标题建军大业中,你对那位演员或那句台词印象最深刻看,为什么?

“我以毛泽东的名义感谢你们”。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对于特型演员许国祥来说,这句表演台词大概很寻常。类似的话他或许说过很多遍,这位52岁的毛泽东特型演员10年前参加海选“出道”,在几部电视剧里扮演过伟人,也参加过诸如公司年会、手模大赛的活动走穴。 

  唯独昨天,他火了。

  因为他站在了博鳌亚洲区块链会场。随着那段镇臂高呼的演出视频被疯狂转发,“魔幻”成为更多人对区块链的印象。

  事实上,许国祥以前没有接触过区块链。在《新京报》的采访中,这位演员回忆,听说活动主题是“亚洲区块链”,“我想把亚洲人民都团结一块儿了,好呀,就答应了。我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

  许国祥成了“红人”,以他未曾预料的方式——当晚,他收到了很多谩骂短信。这是他从未有过的待遇。而许国祥成为众矢之的的背后,真正属于特型演员的热闹和风光,正在渐渐消亡。

  特型演员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原本只是昆明军区一位文化干部的古月40岁之前没演过戏。因长相酷似毛泽东,他被叶剑英选中,出演了1978年的《西安事变》。尚未从伟人逝世悲痛中完全恢复的民众大为振奋,《延安日报》刊出报道《“毛主席”又回到了延安》。

图: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

  因为群众基础广泛,毛泽东成为拥有特型演员最多的领袖。

  古月一生就扮演过84次毛泽东。为了无限接近伟人形象,他从言谈举止都模仿毛泽东,甚至写得一手毛式书法——演一场毛泽东为朱德题词的戏份时,他提起笔来挥墨而就,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这符合当初叶剑英提出的要求:

  “演毛主席可不是闹着玩的。演员必须多读毛主席著作,多看有关纪录片,广泛收集毛主席各个时期的照片,查资料,练表演,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才能演好领袖形象。”

  这套理论的原型产自前苏联,最有名的两位特型演员是扮演列宁的史楚金、扮演斯大林的格洛瓦尼。

  史楚金扮演列宁,在当时被前苏联视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他被安排在完全模拟列宁工作、生活和生活场景的环境下学习,最终成功变成了“列宁的影子”,连列宁夫人见到他时都很惊讶。

  而斯大林在电影《伟大的曙光》、《宣誓》中见到了米哈伊尔·格洛瓦尼扮演的“自己”,很是满意。第一次他表态“我这么富有魅力,很好”,第二次则直接在克里姆林宫召见了这位特型演员,并赞“现在,你算把我研究到家了。”

  可惜,史楚金后来积劳成疾,带病拍摄后逝世,而格洛瓦尼也在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逐渐被边缘化。

  国内早期的特型演员们重现了这份职业的荣光。他们大多部队出身,上世纪70至90年代间频繁出现在国产影视剧里。他们收获了大量粉丝,伟人的光环也映射进了现实生活——周恩来特型演员刘劲遇到过一位虔诚的出租车司机,后者坚持不收钱,兴奋央求“就让我当一回你的司机,当一回你的‘卫兵’吧”。

  不过,没有自我,影子终究是孤独的。

  受身份限制,早期的特型演员们收入并不高,演出是艺术创作,也是政治任务,总之,跟赚钱没什么关系。而长期浸润在一个任务角色里,创作难免枯竭,随之而来的就是寂寞。刘劲曾经感慨:

  “观众对你越认可,你就越没法演别的角色,只能重复一个形象。对于一个职业演员来说,这种痛苦、心理疲劳是观众所无法了解的。”

  市场成为特型演员职业“消亡”的助推器。

  对于年轻观众来说,明星扮演伟人带来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复刻般模仿的特型演员。即使是以讲述丰功伟绩为主题的献礼影片,也不得不考虑这些受众的需求——毕竟,他们是贡献票房的主力。

  市场口味变化之下,神似成为比形似更重要的事情。

  刘烨在《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两部电影里扮演了毛泽东,但他只需要花20分钟化妆,戴头套、贴双眼皮胶、粘痦子、打底色,就齐活了——为刘烨化妆的黄烨也为古月画过毛泽东的老年妆,耗时8个小时

图:《建军大业》中刘烨的定妆照

  同样轻松的还有在《建国大业》里扮演蒋介石的张国立。化妆时他拒绝在脸上贴东西,眉骨、颧骨、鼻子都没变,只加上了蒋氏胡子。这位减肥16斤的“皇帝专业户”最后也没能复原蒋介石的清瘦之相,而是通过演技达到了“神似”。

  专业特型演员在大荧幕中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在民间,草根特型演员的演出市场却越发红火。

  有人选择单枪匹马,比如《人物》杂志报道过的四川“女版毛泽东”陈燕。她在2007年入行,出场费早早达到5位数,有专门的经纪人负责打理生意,邀约大多来自地产公司、商场促销、企业剪彩、婚礼和寿宴等。

图:女版“毛泽东”陈燕

  她对商演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正规机构,必须有邀请函和公章,穿便服时可以唱歌,全副武装扮演毛泽东时,不发声,只完成抽烟、挥手、直视远方沉思等招牌动作。

  她的商业模式是民间特型演员群体的缩影,但女性身份又让她成为特例。于是,在网络传播里,关于她的很多生存细节都被忽略,更多人只记住了标题里那些怂人听闻的信息:太像伟人,丈夫不敢同房

  有人选择团队作战。

  一家名为“伟人风采艺术团”的机构曾经被《中国新闻周刊》报道。50后创始人商清瑞在18岁时被人评价长得像毛泽东,长相优势也帮助他在长沙拿下过一个电网项目。

  在一场婚礼上扮演毛泽东致辞并换来500块收入后,商清瑞干起了“特型演员”,继而发现商机,成立广告公司,下设“伟人风采艺术团”等机构,与散布在民间的几十位特型演员长期合作。

  在一份网络爆料的艺术团报价单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人的出场费为5000元,“林彪”、“蒋介石”等人为3000元。而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这家艺术团在2006年刚成立时,一年演出大概20场,等到国庆60周年、建党90周年时,一天大概就要赶两三场。

  谁在“消费”民间特型演员?

  毫无疑问,那些最需要快速捞钱、又处于起步期的行业,也最需要用特型演员来吸引眼球。这个榜单包括了:二三线城市的地产商、爱打高科技概念的不知名健康公司、透着山寨味道的大赛,如今,又新添了区块链

  昨天“走红”的特型演员许国祥无疑起到连接作用。

  而从许国祥在2017年的零碎商演信息里,你能大概了解到“金主”们的身份。

  他曾经为一家名为“天基权”的健康公司站台,这家公司的产品包括:等离子净空器、等离子健康仪、量子轻松棒。他的身影还出现在一场手模大赛的现场——尽管这有些让人费解,“伟人”与手模能有什么关系?

图:许国祥作为嘉宾出席手模大赛

  作为行业共识,特型演员们一般不参加对“伟人”不敬的演出。董晓是一位邓小平民间特型演员,他曾经拒绝一场活动,一位土豪想为80岁母亲“导演”一出戏,安排老母亲乘车检阅,“主席”、“总理”和“小平同志”紧跟其后。

  董晓拒绝的理由很简单:“我们这么干,小平同志会高兴吗?

  除了这些默认的潜规则,2007年出台的法规对特型演员的商业行为提出了约束——《关于禁止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做商业促销宣传的通知》明确提到,不可以使用特型演员推销产品或服务

  不过,民间智慧往往能让人跨越沟壑,尤其当动力是赚钱的时候。

  法规出台后,商清瑞为河北一家沙发床代言,收费20万。他没有以众人熟知的毛泽东形象出现在海报里,而是穿了套中式对襟服——那张与伟人有几分形似的脸,对于这家小家具厂来说,也就够了。

  邀请特型演员代言,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私企老板的偶像崇拜。这个圈子里的另一个共识是:60后老板尤其热衷于赞助红色文化演出和影视剧。这群人受红色文化影响很深,崇拜伟人,又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由此也成为演员们最爱打交道的“金主”。 

  于是,属于特型演员的正史走向了没落边缘,野史却在以光怪陆离的方式继续着。

  但这似乎是一个注定走向要消亡的行当。当特型演员的金主、消费群体依次老去,这个市场也必然萎缩。征兆已然出现——1996年就在电影《长征》里出演过毛泽东的唐国强曾经是老一辈的偶像,但他如今被年轻人熟悉的演出,也只有那些魔性的广告GIF图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理想之城》收官,董事长赵显坤和吴红玫喜结连理,收获了很多观众的好评,其讨论度甚至超过一路打怪升级的励志女主,让人感慨赵显坤作为一个配角的角色魅力。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霸屏之前的于和伟曾做过很多年的龙套演员,他甚至在34岁那年一事无成,悲观失意到想要投江。

对表演的执念曾让无戏可演的于和伟跌落谷底,深陷绝望;然而也是对表演的热爱,让他爬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行。

生于贫寒之家,幸也不幸

于和伟出生于辽宁抚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是家里第九个孩子。

母亲生下他时,已经45岁高龄,加上物资匮乏营养不达标,自己的奶水甚至不能喂饱他。

三岁那年,于和伟父亲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身上。最困难时,母亲烤卖红薯来养活一大家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在于和伟的童年记忆里,最好吃的零食是别人挑着担子卖的榨菜,拿一个咸菜疙瘩可以吃掉两个馒头。

于和伟的大姐比他大24岁,当时刚好生了女儿,大姐不忍心见弟弟挨饿,就把这个最小的弟弟当成自己的孩子喂养,这才让于和伟活了下来。

虽然出生于贫寒之家,于和伟却在一个传统大家庭中感受到点滴温暖,他经常缠着哥哥、姐姐,让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放暑假时,他会坐在姐姐的小卖部前,饶有兴致地看着那些来来往往的人,观察他们的状态:为什么他今天特别开心?为什么她今天不高兴?

观察生活,了解不同人的情绪状态似乎成了童年时代于和伟的一种乐趣,那时他就发现,原来各个年龄层的人之间,有着如此巨大的差异。

那时,当地的抚顺话剧团来学校招生,五官端正、性格幽默开朗的于和伟被招进剧团,“于老师”正式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

而凭外形进剧团的于和伟,对表演还是一张白纸,他只能从零开始学习做表情、记台词、怎么走位……恶补一番后,剧团开始分给他一些不起眼的配角,他则尽力把每一个角色演好。

在越来越深入地研究过表演后,于和伟决定追随内心所爱,走演员这条路,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报考了上海戏剧学院。

然而,在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他却犯了难——700元学费对于这个贫困之家来说,是一笔巨款。年纪已经不小却要向家里要钱,对于一个七尺男儿来说,并非易事。

于和伟的小姐姐知道弟弟没钱交学费后说:“小伟,考上大学是好事,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大学。”

那一年,靠着小姐姐卖掉自己孩子钢琴凑的4000块钱,于和伟敲了上海戏剧学院的大门。

回忆起自己上学的幸运,于和伟说:“如果不是姐姐支持,我很可能跟母亲一样,去卖红薯。”

在家人的支持下,于和伟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的一名新生,踌躇满志的他,准备在演艺界一展身手,却没想到更大的苦难还在后面。

要把干的事儿当回事儿。”

1996年,于和伟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戏毕业,进入南京前线话剧团,正式开启了演义生涯,却没想到刚踏入社会就受到一记重击。

最落寞的时候,他万念俱灰,每天借酒浇愁。一天晚上,他又喝得酩酊大醉,走在桥上,望着无际的江水,他甚至想过干脆纵身一跃,一了百了。

后来,于和伟在朋友和家人的安慰中逐渐走出阴霾,悲观偏激的少年被生活打磨得平静坦然,当那些不如意一次次向他袭来时,于和伟在心里默默鼓励自己:我现在还在拍戏,还在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身边还有爱我的人,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呢?

在做跑龙套演员的那些年,于和伟将欲望降至最低,用踏实勤奋武装自己,躬身前行,潜心修炼,慢慢地剔除掉一个少年的桀骜和天真。

他会跑到北影厂门口去等组训,却经常被导演直接跳过,每次当他深受打击,都会想起大姐的教导:“不要把自己当回事,要把干的事儿当回事儿。”

他说话带着浓重的东北口音,选角导演问他:“怎么普通话都说不好?”于和伟害羞,闷头扒饭,“我普通话能说好啊,有点紧张了。”

“你别吃!”导演扒着他筷子,“说说说!‘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你说你普通话好,你说给我听!”

筷子一放,于和伟留下一句“我不说”,起身走了。

后来他兜里一直揣本《新华字典》每天翻阅,坐公交车,看到路边有个“春”字,就查,到底是平舌翘舌?

熬过最难的几年之后,龙套演员于和伟逐渐接到一些反派角色,他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演活了很多反派。

《大宅门》里的白占安,贪祖上钱财,最后成失心疯,朝大宅门吐唾沫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历史的天空》的万古碑让他成为当年最成功的反派角色,于和伟的角色意外以一种被“唾弃”的方式让观众记住了。

唾弃和咒骂对于反派角色而言,是一种最好的肯定。那一年他达到了从业以来最好的状态,“我坚持了这么多年,来寻找自己的理想,我没有白跑一趟。”

从龙套于和伟、反派于和伟到主角于和伟,他等了太久。

年近四十,于和伟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三国》刘皇叔这一经典角色,让观众看到了他卓绝的演技,宛如“刘备再世”。

之后,《军师联盟》中的曹操,他演了“三国”中三分之二的重要角色,有网友调侃他“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演曹操,今天下三分,于和伟占其二。”

同一个角色,于和伟总能演出不一样的感觉。

陈独秀这个角色,他一共演过三次:《中国1921》《建军大业》《觉醒年代》。

如果说前两部里,陈独秀只是作为配角存在,那么作为《觉醒年代》里的绝对主角,观众可以清晰感受到陈独秀觉醒的心路历程。

后来,于和伟凭该角色拿到了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鲜花和掌声虽迟而终至。

人们总憧憬生命中的高光时刻,可到底什么是高光时刻?

或许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万分之一的幸运,或许是站到领奖台接受掌声雷动……

但对于于和伟来说,他的光荣之路始于一个并不算耀眼的时刻:

33岁时,距离他从东北远赴1000公里之外的上海追求表演梦想,已经过去近七载。

跌落谷底时,他只有一个念想:“只要有一部作品让观众认识有一名演员叫于和伟,认可我会演戏,就行了。”

他说,是张艺谋导演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那是1995年,张艺谋开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上海戏剧学院组织一个班的学生去当群演,其中就有当时念大三的于和伟。那场戏拍的是巩俐在台上唱歌,于和伟这些学生在台下扮演宾客。

那时他想过:如果能演张艺谋的戏,该多好。

结果这一等,就是26年。

出道22年,跑龙套12年,从无戏可演到出演70多个角色,于和伟一次次从低谷中走过,却更加热爱表演,突破重围去奔赴内心热爱,至于火不火,则保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不求成功,但求踏实,于是才能在张艺谋执导的《悬崖之上》,贡献教科书级的演技。

作为整部电影最帅的一场“徒手灭火”戏,于和伟只拍了一条,就漂亮地通过。

在剧本中,这场戏的描述只有一句话“一张纸条,把它烧掉,化成灰烬”。

于和伟觉得这场戏和人物性格相关,因为周乙十分谨慎,他一定会亲眼看着这张字条烧成灰烬,所以会不停转不停烧——这样的处理合理缜密且极具观赏性,没有千锤百炼之后的娴熟演技,不能如此流畅自然。

有人说,于和伟直接跳过“小鲜肉”阶段,跻身“叔圈”才熬出头,是大器晚成。

经历世事的于和伟,身上有大量的履历和经历做支撑,生发出对于生活的独到思考,他吸引观众的,不是某一个角色或为迎合市场而刻意塑造的个性,而是戏外的一段人生。

对于内心有所热爱的人来说,只要是在奔赴的路上,便已值得。

能够沉浸在自己喜欢并享受的事情上,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总的评价:还不错,无尿点,不尴尬。7分左右吧。

惊喜: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竟然只有电影前的广告和最后一分钟(真的只有一分钟)在强行核心价值观。

不是专业影评人,我下面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讲讲这部《建军大业》。

(不吹不黑,只想看吐槽的请直接拉到最后,理性阅读)

(能找到的剧照不多,配图将就吧)

首先来说说最直观的:画面音乐和剧情。

也就是说感官冲击度与内容感染力。

画面没得说,一个词:好看

可能也有影厅的关系,整个《建军大业》画面的质感非常不错,尤其是战争场景。战争中的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战场上战士们面部神情的抓取、伤病员们或残缺或烧焦的肢体处理的非常到位。

宏大而不繁复,震撼却不聒噪。

战争,免不了死伤,免不了血腥。

如果在《建军大业》中,那些被砍下的头颅、排水渠内的鲜血、刺目的残肢断臂让你感到恶心,那这就是一部失败的作品;但如果这些能让你在反胃后体会到哪战争的残酷,那这部电影就算合格的了。《建军大业》,我认为合格。

(不过《建军大业》中的血腥场景非常直白,这也是战争中的常见画面,反胃感十分正常)

有几个画面的转换我很喜欢,由于不是专业人士,且在网上找不到相应截图,说不上好在哪,观众们移步影院便知。

音乐算是全片覆盖了,也算是《建军大业》不得不运用的手段。由于重在战争,弱在剧情,没有背景音乐的引导,观众很难随着影片转换情绪。

剧情是一个大头,是每一个电影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一般观众最看重的部分。

但说实话,在我看来,《建军大业》的剧情展开,一般。甚至是中下等水平

(也有可能是因为历史知识的缺失,理解较弱)

首先剧情架构不紧密。战争描绘为主,背景铺陈不够。

其实整个建军,要放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的确说不完、放不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三河坝战役、井冈山会师,这四大板块都可以单独出电影了……

于是这样就会出现背景和战争的取舍问题,《建军大业》选择了战争,于是有了震撼的爆破和音效,但剧情……?(所以同伴走出影厅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觉得这个电影太散了,没有剧情,全在打斗)

以至于看完电影更多的沉重是对战争的哀痛而不是对内战历史的痛惜。我想这并不是这部电影的初衷吧?

(不过这种选择也是主题所迫 主题请看下文分析)

并且,结局呢?井冈山会师创建革命根据地后就草草结束了?

说几个印象十分深刻的片段。

1、南昌起义陈峰牺牲时贺龙的敬礼

陈三哥的人物形象是比较鲜明的,首先,和全片所有的主角一样——他是一个军人,而且是一个有原则有信仰的军人。虽说是历史上的失败者,但这部电影给了他足够的尊敬。

最讽刺的是,在死人陈峰前,贺龙给了一个军礼;在活人赵福生前,贺龙个了他一个枪子儿。

本是一个战壕的兄弟,但道路不同,不得不兵刃相见。

2、毛泽东逃到河南直到离家那一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其中有非常生动的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刻画以及革命者形象。那个时候,他还不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而是心怀家国的有志青年毛润之。

毛泽东在被押送的路上给了押送他的人六块大洋,看到这里我都笑了,毛爷爷真会玩心机(也的确是一个大智小慧皆具的人)。

和杨开慧告别那段很感人,情感很真实,就是右边那个儿子嘴巴不知道怎么搞的,全程抽搐,我一直盯着挪不开眼……

3、三河坝战役朱总的指挥

只知道朱总是十大元帅之首,并不知道是怎么排到了第一,《建军大业》算是见识到了。3000人在3天要打30000人,虽然最后还是撤退了,但这三天的坚守,不用点智慧是分分钟KO啊!

4、三河坝战役小兵呕吐

真的是画内画外观众角色人物同感啊……我没吐出来的小兵帮我吐了,不过也更真实,这点点个赞。

5、片中多次提到的“黄埔军校”“同学”“老师”

讲道理,内战是最不值得的,本来大家是好兄弟是手足同胞,因为一些政治、道路问题不得不兵刃相见,太残忍!不应该啊!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主题方面,是爱国?弘扬中国军人的精神?还是单纯卖情怀?

爱国有,国家危亡之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精神有,战争场景一路厮杀就是给你看军队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情怀有,红色情怀,虽说现在大多数人并不买账,但这段红色的历史就在那。

但这三点表现的好吗?不好。这个主要还是剧情和背景的锅。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三河坝战役,每一个重大决议背后都有先人们的深谋远虑,而电影就几个蒙太奇,几句台词匆匆了事。战争场面太多,这三点主题根本不能表现到位。

相反,《建军大业》倒是传递出了不少对内战的惋惜

从哪体现?上文我有说到几点动人之处,就是那些战争细节,才让战争更加真实。

内战打的不是别人,是自己的同胞,杀死的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可能认识于辛亥,却又反目于南昌。实在令人唏嘘。

最后说一下最受争议的,就是演员表。

我不是很喜欢“小鲜肉”这个词,就叫青年演员吧……平时不怎么关注,只认识一些人名,在这里只说本片中的表现。

第一遍出场有些不和谐,但后来也不算太尴尬。

刘昊然是给我惊喜最大的演员,是海报里前景的五个人演的最好的。一看到刘昊然和马天宇的时候,我同伴笑出了声,我也笑出了声,觉得他们演这种电影不合适。但是后来发现刘昊然真的放开了啊(其他答主放过一张截图,刘昊然和马天宇的表情演绎……高下立见)!南昌起义后欢呼的喜悦、粟裕的少年感拿捏的很好,算是半个亮点吧。

第二个小小惊喜是张艺兴。我同伴全程没认出来,我告诉他张艺兴演的是卢德铭的时候惊呆了。也侧面说明演的意外不错……?有的人说他不能开口,其实只有第一句台词有点出戏,后面的中气都很足。可以看得出演的很认真。为什么不是好而是认真?因为认真过了真的有点僵硬……和刘烨的对手戏整个人和面部是僵直的,看着他我脸都有点抽筋。(但和李易峰的何长工一比…眼神竟然意外不错)

形象其实塑造起来了,不错,7/10分。

(题外话,张艺兴的腿也太细了……别人的靴子都包住了腿,就他没有包住)

欧豪的叶挺4/10分。没看过欧豪的任何作品,知道叶大鹰点名批评选角,看完只觉得……叶挺没有这么爱耍帅吧……战场上的一个面部特写我也是醉了,那神情完全就是玛丽苏剧里的霸道总裁……其实除了那一段,其他都还行,看得下去,就是南昌起义……不知道在干嘛。

槽点最大的是关晓彤。哇跟我是同龄人吧,为什么要去演邓颖超……??我实在想不出朱亚文的周恩来对着关晓彤喊“小超”、“邓大姐”时是什么心情……

(所以我心中的邓大姐一直是一个齐耳短发、有白头发的智慧好大姐形象……关晓彤的邓颖超太不像了)

李易峰的何长工,化妆不像,演的不好。两个字总结:面瘫。

(看这张图我可以笑一天)

还有一个要吐槽的,不是青年演员,是于和伟的陈独秀。中共初代领导人啊……怎么给演成那样了……生气不是生气,而是声嘶力竭地吼,感受不到愤怒。收到李大钊被处死的消息,哭的时候真的好做作啊……

霍建华的蒋介石太清秀,张天爱的宋美龄太多情,好在不那么出戏。

陈赫的斯励不怪他,长的太喜感,严肃不起来。

刘烨向我们证明了,演太祖不一定要长得像!!!

最后一点题外话,顺便讲个笑话。

走出影厅,同伴说:“我觉得刘昊然和马天宇真是配一脸啊!”

我:“那明明是粟裕和林彪的少年战友情!”

(导演应该会想到这点吧?但这种CP真的好吗???)

以上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军大业观后感500字大学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