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内容?

陈可辛指导,由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电影《投名状》,改编自清末“四大奇案”(悬案)之一的“刺马案”。电影最后庞青云因功受封两江总督,在就职典礼上,三弟姜午阳为报庞青云杀二哥赵二虎之仇以正“投名状”之义,跟庞青云白刃相见,打得不可开交。姜午阳招招要害,咄咄逼人,庞青云在见招拆招的同时,其实对姜午阳并没有痛下杀手,两人就这么纠缠着,最后在礼炮声响中,庞青云后背中火枪,正面被姜午阳刺中,倒在了水泊之中,再没有起来。

其实姜午阳的眼神也告诉了观众,庞青云并不是他杀的,他刺中的那几刀根本不足以要了庞青云的命,那么庞青云做为封疆大吏,对国有功之人,到底是谁在背后放冷枪暗杀了他?

慈禧太后杀庞青云的原因只有两个:其一,忌惮庞青云的兵力。其二,免除南京三年赋税损伤朝廷利益。

其实这两点稍微推敲下都不成立,庞青云在电影中的设定是没有多少纯粹属于自己的兵力,打苏州打南京都是找三公借兵,还要请何魁出兵虚张声势,再说同时期的曾国藩、李鸿章哪个不比他的兵力多!免除南京三年赋税在庞青云请奏慈禧太后的时候她答应的是那么干脆,如果不悦完全可以当场找个理由否定,否定了他庞青云还敢造反不成?

再说查阅资料慈禧太后的一生也从未对谁实施过暗杀行为,即便光绪皇帝的死因众说纷纭,但到底也没定性是慈禧太后使唤人给光绪帝下的毒!慈禧太后想要除掉庞青云完全可以动用朝廷的权利,随便找个理由都能灭了庞青云三族。所以说慈禧太后暗杀庞青云的理由和方式都不成立!

电影《投名状》“三公”剧照

投名状中假设了“三公”这样一个形象,红宝石的顶戴基本可以确定是正一品级别的官员,更准确的说应该是皇族贵族中的王爷,这已经是三公通过自己努力能得到的最大官了。庞青云的两江总督也是封疆大吏,职位确实不低,但离皇家贵族地位到底差了不少。

庞青云不管从兵力兵权到官职地位都跟三公有明显的差距,那么三公有什么理由暗杀庞青云呢?地位威胁到了三公?没有!庞青云不投靠他们?这是个理由,但也不至于被暗杀,要知道那三个老头其实也是各怀鬼胎,他们三个要联手做同一件事基本不可能,若其中一个人的行为被其他两人抓住把柄,那个人指不定会官位不保,甚至生命受到威胁,谁又会冒那么大风险去暗杀庞青云,干那么一件对自己并没有直接利益的蠢事呢?所以三公暗杀庞青云从动机和受益来看都不成立!

电影《投名状》何魁图片

何魁在庞青云第一次全军覆没的时候大概和庞青云是同级别将令,或者比庞青云级别稍低。但当电影中庞青云再次去求何魁帮忙的时候,从何魁的盔甲和后来三公对何魁的态度来看级别已经明显比庞青云高出不少。后来庞青云被封两江总督,官至一品的封疆大吏时,都能跟三公平坐对饮,这时候他的身份发生了180度大反转,让何魁开始仰视。

电影《投名状》庞青云剧照

这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何魁能心甘情愿的看着比自己低级的人青云直上压自己一头吗?第二庞青云打南京时向何魁借兵借粮许诺携手进南京城功劳一人一半,结果庞青云独吞战果独据功劳,被骗的何魁能善罢甘休吗?分析到这已经很明确了,何魁后来找赵二虎喝酒试图策反他,从这个桥段的设定就说明何魁这人阴险狡诈,是个唯利是图之人。顺势何魁暗杀庞青云就成立了,他有能力实施,有机会获得庞青云就职典礼的细节信息。暗杀完庞青云解决私人恩怨,他的靠山三公也会力保他不至于搭上性命,而且两江总督的位置极有可能落到他这个摇旗呐喊虚张过声势的有功之人头上。从个人恩怨,受益人到个人行为来说,何魁都是暗杀庞青云最有可能的幕后凶手!

电影《投名状》“三公”及何魁关系复杂

制片人、出品人、监制、特别出演分别指的是什么?

1:制片人:影片的主宰,第一负责人,最大权力者,可更改导演。

制片人,是指影片的生产制造者,类似于音乐唱片之中的音乐制作人,公司体系之中的总裁。凡是一切有关于影片实际行动的工作都由制片人来完成。具体包括如下一条龙工作内容:

1:剧本统筹;挑选剧本的权利,决定拍一个怎样主题的片子,由制片人根据市场环境来挑选最终剧本。

2:前期筹备;确定好电影的立意和商业切入方向后,制片人会商讨核心成员的建立。包括:导演的选择、主要演员的选择、拍摄地点的选择。

3:组建摄制组(包括演职人员以及摄制器材的合同签订,这是剧组的核心。一个剧组少则上百人,多则近千人);

4:摄制资金成本核算、财务审核;

5:执行拍摄生产(开拍到杀青的所有工作都在制片人的权利范围内,他具有更改开除所有人员的权利)

6:后期制作(影片的剪辑、机位镜头、色彩调配等。后期的制作成本和时间一般大于实际拍摄时间);

7: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各种发布会、各种主题曲、电影票预购活动都由制片人筹办)

8:外申报参奖等工作(影片上映后需要提前锁定各大电影奖项,争取提升票房销量)。

制片人的工作内容大体就是包括以上前期剧本、人员组建、资金统筹、拍摄监制、后期处理、发行、上映、申报参奖这一系列工作流程。内容十分繁杂琐碎。而在任何一个环节之中,制片人都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也是影片销量和收益的第一负责人。普通人只看得到台前幕后的是导演,可是实际上对于电影内部行业而言,导演是针对拍摄的绝对核心,并不涉及前期和后期的工作。

前期的筹备和后期的发行,都不在导演的专业拍摄技能之内。而实际上制片人的专业能力,就在于此。所以制片人的地位是比导演要更高,也具有特殊时刻更换导演的权利。但一般不会那样做,因为国内的导演基本上就那几个。

但是因为国内特殊情况,大部分的顶级导演就是制片人,这就导致了制片人的定位极为模糊,常常和导演重叠。但实际上,最好的制片人往往是辅佐导演,或者制片人担任导演,亦或者导演担任制片人。因为导演需要对影片有绝对的控制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新版扎导版《正义联盟》之中,导演为了获得绝对话语权,放弃了薪酬。

2:出品人:制片人的金主爸爸,投资者、电影的股东,电影票房的号召者。

出品人,定义是:影片主要投资方的法定代表或挂名法人。出品人的工作很简单:审视被投资影片是否具有投资的价值,然后决定是否投资。

说简单点,出品人就是制片人的金主爸爸,就是电影拍摄一切花销的源头。同样也是电影成功后的最大获利者。但是要注意,出品人往往是一个人,但是他并不是具体的主资方,常常是主资公司的老板。那为什么不写出品方,而往往是写出品人呢?

因为出品人往往是那些在电影界内部具有较大号召力的明星、导演。标注他们的名字,比他们的电影公司更具有号召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吴京被“骗”投资《流浪地球》。吴京就是《流浪地球》的出品人,他掏的钱救了整个剧组,让剧组可以正常开工。而且吴京具有完美的电影号召力,毕竟有他自己担任制片人、担任出品方、担任导演的《战狼2》大获成功。

所以,严格意义上出品人是出品方的代表,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电影票房号召力存在的。为什么这些年吴京的电影一部接着一部?很简单,因为吴京出品或参演的电影片方都能够得到很高的回馈。而在《攀登者》扑街之后,吴京也聪明了,开始不接那种中看不中用的垃圾爱情电影,而是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开始转战抗日、战争题材。这个转变是对的,只要吴京不拍儿女情长的影片,基本上票房都很顶。

3:监制;制片人的马仔、心腹。确定预支、拍摄进程。制片人的代理人。

最大的监制就是制片人,但是制片人的监制工作是监督其他的项目监制。因为一个影片的全部制片工作很庞大,一个单独的制片人永远不可能达到统筹全局。所以,就有了一个全新的岗位诞生:监制。

监制在一半般情况下就是指的项目监制和总监制。而总监制大部分是制片人的绝对心腹,或者是制片人自己。而依附于总监制之下的就是各个项目的预支和拍摄进程。就好比,总裁手下的一级项目经理。好比音乐制作人手下的编曲总负责人、和音总负责人。

监制的工作,就很容易理解了,主要有以下几条:

1:代表制片人监督导演的艺术水准和经费支出,同时也协助导演完成日常工作的配合。

2:制定影片的具体拍摄日程计划,如何时开拍,何时杀青,进度如何等;并要严格执行。

3、负责摄制组的支出总预算和电影制作的后勤保障;开工资;

所以监制的权利是很大的,基本上是和电影导演分庭抗衡。而且在剧组之中,导演和监制就是一对天生合不来的职位。监制和导演吵架,那是剧组的平常节目。因为监制的工作内容就是监督导演而抑制导演乱花钱,而导演为了拍摄效果肯定是要为影片负责,自然要花钱。监制和导演一般会在杀青之后握手言和。毕竟都是工作。

但实际上,监制并非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在总监制手下还有着的各个项目监制。比如财务、道具、后勤。

4:特别出演;大牌做配角。

特别出演相比于以上的三个工作岗位,就容易理解多了。

当影片之中有具有电影号召力的大牌演员担任配角时,基本上都会在影片的片头和片尾标注上:特别出演:XXX。这说白了,就是增大演员的号召力,可以让他的粉丝们产生消费的一种技巧。

比如:陈道明、范伟、陈宝国等一级国家演员会标注,吴京、成龙、沈腾这样的电影号召力大明星会标注。

总体上,影片行业的岗位和音乐行业的岗位差不多,但是体量却比音乐行业要多得多,内容也更为复杂。

这个词是中国制造,国外只列出出品公司,淡化资方个人影响力!因此英文也挺中式的。

出品人是电影投资方的法定代表人,一般是董事长,不一定是老板。

一部戏必须有金主出钱才能开拍,因此代表投资方的出品人往往在电影片头放映后第一个出现。

目前几个著名电影大厂的出品人分别是:

中影:喇培康(以前是韩三平)。上影:王健儿(以前是任仲伦)。光线:王长田。华谊:王中军(王忠军)。博纳:于冬。万达:曾茂军。英皇:杨受成。

由于电影是一项高风险投资需要分散投资,因此一部戏可能会有好几家金主,甚至十几家。所以,出品人也是排得满满的!

奥斯卡等电影奖项中的最佳影片与、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外国语片等作品奖,法定领奖人就是制片人!

因为制片人相当于一部影视剧的法定代表人,负责除艺术创作外的一切内外事务,包括筹资、组建团队、发行等。

目前电影界的主流机制还是导演中心制,导演不可避免地会与制片人有些冲突。不过知名大导演兼任制片人可以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是资历浅的导演,一般话语权不如制片人。有时候某些知名演员看中了一部剧本,由于成本等原因,不愿意使用大导演,于是自己兼任制片人,利用自己的人脉为新导演保驾护航。像汤姆汉克斯与克鲁斯都有过这种经历。

按照英文字面意思,监制就是执行制片人或行政制片人!不过参照执行导演的地位,实际上就是导演手下干活的,因此翻译成行政制片人更贴切,就像首席执行官也可以叫做行政总裁。

监制源自香港影视业,本质上还是制片人。后来由于陆港影业融合,大陆电影也出现了这个称谓,并且不影响制片人称谓的存在。

除了监制与制片人,一些大制作的国产片还有执行监制、联合制片人等等乱七八糟的头衔。没办法,一部大制作涉及十几家金主,每个有点话语权的人都想露露脸‘青史留名’,干脆设立了很多挂名的职务。

不过对于香港电视剧实行的是监制中心制!一部剧一般只有一名监制,若干个导演。每个导演负责几集或几个场景,同时开拍,缩短进度。

例如83版《射雕英雄传》监制是王天林,王晶的父亲;导演是日后成名的杜琪峰。因此,这部剧被视为王天林的作品。

香港电影也有监制中心制,最典型的就是麦当雄兄弟!麦氏兄弟负责拉投资,作为出品人、编剧与监制,有时亲自执导(《旗兵》),有时聘请其他导演《跛豪》!

特别出演就是请大牌明星客串几个镜头,与友情出演类似,区别在于收不收费!友情出演一般不收费或者象征性地收点。

我们经常能够在影视剧作品中看到这四个词,但它们的意思各不相同:

制片人是剧组的主芯轴,指挥剧组的一切运作。制片人必须是业内人士,熟悉影视剧制作的一切流程。他需要寻找优秀作品并准确定位其市场,为剧本拍摄融资,制定严谨的预算,筹建剧组以及统筹拍摄。

国内外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制片人。

1、比如曾打造过数十部卖座火爆的电影的好莱坞金牌制作人杰瑞·布鲁克海默,主要作品有《加勒比海盗》系列、《珍珠港》等。

这些电影形成了鲜明的“布鲁克海默特色”——动荡不安的影片节奏,强烈而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及极具个人风格的讲故事方式。

2、再比如打造过《北京遇上西雅图》、《捉妖记》、《十面埋伏》、《卧虎藏龙》等佳作的制片人江志强。

江志强被誉为“亚洲最佳制片人”,他也是张艺谋、李安的御用制作人。

3、还有侯鸿亮是中国内地制片人,同时也是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要有《闯关东》、《琅琊榜》、《伪装者》、《北平无战事》、《欢乐颂》、《狩猎者》、《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外科风云》等影视作品。

出品人与制片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出品人可以是非行业内人士。简单的说,出品人就是大财主,主要负责投钱并以赚钱为主。

出品人一般都是出品公司的法人代表,比如华谊兄弟的出品人是王中军。

他曾投资拍摄过《可可西里》、《手机》、《寻枪》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监制是制片人的重要助手,主要负责指导影视拍摄和监督预算。但监制最大的作用是利用自身名气来助推影视剧宣传发行。

1、比如陈国富是中国台湾导演、编剧、制片人、监制。

曾监制过《非诚勿扰》系列、《画皮2》、《鬼吹灯·寻龙诀》、《双瞳》等优秀电影。

2、再比如陈可辛,没有人不知道他吧。

《中国合伙人》、《七月与安生》、《投名状》等票房大作都是他监制的。

3、还有,近期影院最火的电影就是由徐峥监制和主演的《我不是药神》哦!

特别出演是指那些大牌或者资历深的演员出演一个重要但不是主演的角色。特别出演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提升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二是让影片变得更加出彩。

比如刘德华特别出演过《长城》,虽然不是主角,但刘德华的出演提升了整部电影的“逼格”。

再比如《超时空同居》里,徐峥在电影中特别客串出演了5分钟,相当的抢镜;同时他也是这部片的监制;而他成立的公司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则是《超时空同居》的主投方,这部片中他身兼数职,不可谓是“大拿”一位!

大家来欢乐一下吧,哈哈!666!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念晴)

这个回答下面,太多都是文字说明,但普通观众是搞不懂这些电影术语的。

当然,大家也不用搞得那么清楚,因为实际上电影公司那帮人也不一定搞得清楚。

1、先说制片人和出品人的关系。

如果只看字面意思的话,出品和制片其实差不多,反正都是老板。有的说法出品人是董事长,制片人是总经理,对董事长负责。其实都是那么回事。反正都是老板就对了。

我拿大家最津津乐道的星爷几部电影片头字幕为例,给大家科普科普。

我最喜欢的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片头出品人:向华强、向华胜两兄弟。

《逃学威龙2》出品人也是这俩人。

《国产凌凌漆》还是如此。

向氏兄弟的背景,大家都懂的。

如果是经常看周星驰老片的观众,一定会经常看到这个logo。

向氏兄弟的永盛电影公司成立得很晚,1987年才成立。后来就是拿下了王晶和周星驰的电影合约,周星驰自从《赌圣》爆红以后,一直到1996年,早期创作最巅峰的时代都是在给永盛拍片。早期的周星驰就是永盛的招牌。

向华强作为老板,经常在自家电影里面出镜。最著名的是《赌神》里面饰演龙五,后来的《赌侠》等几部赌片也出现过。

后来周星驰和向氏兄弟闹掰,这两年向太陈岚老是炮轰周星驰,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啦。

看了这么多电影片头,只有出品人,没有制片人。为什么呢?因为在老板心中

反正出品人就是老板,制片人也是老板,也可以是老板的代理人。

2、然后说说监制是干啥的

在《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里,出品人还是这兄弟俩。然后监制还是向华胜。

还有《逃学威龙2》也是如此。

所以,在老板心目中,不仅制片人和出品人可以是自己,连监制都可以是自己。

其实监制,也是老板的代理人,一是帮助老板监督导演啊、演员们有没有好好干活,二是帮助老板监督资金使用。拍电影是要钱的,用钱要有个度,不能随便超支。

所以老板觉得,既然我都干得过来,索性都自己来吧。

当然,要是老板太忙了,还是要换别人来干。但一定是心腹。

在《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面,监制就换成了王晶。

这里面还有个行政监制陈岚,就是大名鼎鼎的向太了。

行政监制是啥我也不懂,估计就是瞎挂个名。

好了。上面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看,制片人、出品人和监制的关系其实乱七八糟。

大家就记住一句,老板们根本不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

你们也不用搞清楚这么多,管他什么制片啊、出品啊,监制啊,反正都是老板或者老板的代理人。就完了。

老板是出钱的,导演和演员就是干活的,就这么简单。

至于特别出演啊,一般都是比较有名气,不一定是演员,到这部电影里过过瘾,所以是特别出演。

比如《逃学威龙2》里面的叶德娴就是特别出演。

就是周星驰的上司女督查啦

《唐伯虎点秋香》里面特别出演有3位。

比如吴镇宇就是客串了一把四大才子之一啦。

好了,就简单介绍这么多吧。喜欢的记得点个赞哦。

第一娱记出品必属精品!

作为一个在影视行业工作多年的制作人,我来安利一下这个回答!

制片人:简单的说,就是项目经理!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需要一个全面操盘、一个执行的人,这个人就是制片人,他是影视项目的第一责任人。这个人一方面是代表资方,行使资方权利,所有资金出入,制片人签字才能支出!另一方面,他带领制片部门,要保障导演部门的工作,给导演提供保障!有一些制片人还要对影视项目收益负责,就是最后这个项目赚不赚钱,他也得管。从头到尾,第一责任人!

张纪中在没有成立公司之前,就是做制片人的,他以制片人身份拍了《笑傲江湖》《神雕侠侣》《三国演义》等作品!

出品人:简单的说,就是出钱的老板,投资人!电视剧、电影公司的老板!你看电影字幕上挂出品人的都是于东、王长田等人!于东是博纳影业老板,王长田是光线老板!

监制:监制现在有两个含义。早些年,一般挂名监制的都是影视公司的上级领导!譬如我以前在一个省级影视公司,拍了电视剧以后,我们一般会把省广电局的领导挂上监制。但是后来和香港电影融合后,香港电影里面的监制,和内地的制片人有些类似。这个监制,一般是经验丰富,有一定艺术水准的人,他起一个全面把控电影质量、进度的作用。譬如华谊常用李国富做监制,还有陈可辛也经常做监制!

特别出演:简单来说就是名演员客串的一个好听的说法。一般来说,大咖演员都是主演,但是因为人情,面子,也会在一些影视作品里露个面,串个场子,戏份很少,所以制片方一般会给他挂特别出演。譬如说《泰囧》里最后出场的范冰冰!只有两分钟的戏!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你满意!

创作立场声明:最近回看老电影时,意外发现了它,简直可以说是越嚼越香哈哈。然后闲来无事做了点记录。我也没开什么公众号,看到大妈这里也有聊电影的帖子,干脆就发到这里好嘞,试试看怎么玩动图。

于是有了这篇不像影评的影评,注意:此文内容有严重剧透。

《投名状》的主要剧情是根据晚清四大案之一的“刺马案”改编而来的,确切的说,是根据此案的民间版本改编的。因此,噱头是天然就够,比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兄弟反目、偷情捉奸、战争和权谋、忠心与复仇等等,再加上几位炙手可热的明星,以陈可辛导演的叙事能力,票房基本是稳了。

还记得刚看这部片子时我还是个热血小愤青,这看过就忘的俗套剧情,还有几位大牌并不酣畅淋漓的演技,加到一起也没留下几个记忆点。

它说了个什么故事呢:晚清太平军起义,战火连绵民不聊生,庞青云被同僚出卖,手下军队一千六百号兄弟无一生还。他自己仅靠着装死而活了下来,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半道上,他遇见了离家出走的莲生,二人一夜取暖后,莲生不告而别。之后庞青云出来觅食,在街道上被姜午阳发现其身手不凡,邀请他一起做匪并带回村,发现莲生居然是匪首赵二虎的妻子。

被贫穷饥饿所折磨的农民在赵二虎和姜午阳的带领下,劫抢太平军的粮草,导致被晚清官兵盯上,半夜一顿抢砸之后提出招安。庞青云乘机鼓动大家参加军队,赚合法的军饷粮食,于是三人纳投名状结兄弟义,赵二虎拱手让出老大的位置给庞青云。

三兄弟浩浩荡荡地带着村里的一班兄弟出发从军。这支兄弟军不要命的拼劲,出手就拿下舒城,所向披靡攻城略地,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由匪转兵的改变。进而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不顾军令直取苏州,但是打了一年,却身陷囫囵,粮草也难以为继。

庞青云只好与竞争对手魁字营做交易,换取短短十日的口粮,他的如意算盘是不止要攻下苏州,而且要打个时间差,迅速拿下南京。可此时赵二虎却孤身进城,招降了苏州,顽强困守一年的守军将领,以近乎于自杀的方式换得赵二虎优待降军的承诺。

人算不如天算,苏州城内颗粒无收,原本就只够自己四千人十日的口粮,如今却又多了四千降军和一城的百姓。所以,庞青云决定杀降,但赵二虎要坚守承诺优待俘虏,两兄弟的观念产生了巨大分歧。最后,庞青云说服了姜午阳,控制了赵二虎,得以快速处理隐患,直取风雨飘摇墙倒众人推的南京。

仗打完了,庞青云荣升两江总督,并且继续与莲生保持着不明不白的关系。在朝堂之上,庞青云提出免除两江辖区三年征税并得到首肯之后,进一步与朝廷各种错综关系推开距离,准备励精图治让百姓安居乐业。

但上船容易下船难,位高权重和手下的精兵强将让朝廷很是猜忌,庞青云为了心中最后的“天下大同”的理想,也为了向朝廷证明自己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只好裁兵并诱杀赵二虎。但姜午阳却误以为这一切是莲生造成的,他击杀了莲生以求解救赵二虎,却未能如愿。最终兄弟三人走上了自相残杀的结局,以投名状开始也以投名状结束……

后来再看一次,是因为前些年有一阵国学热曾国藩热什么的,空气中都充斥着厚黑学的味道,带着问题又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从这个角度看,完全可以说是另一部片子。

如果说上文中的剧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桥段,那么从这里开始,我要说的,基本上就是官场和人心的东西了,没看过电影的或者对这些不感兴趣的那可以就此打住了。为了防止全是文字看起来打瞌睡,我会配合一些截图说明,有不少观点综合了某瓣某乎等社区的高赞回答,但为了行文流畅此处不便一一说明

屁股决定脑袋,不搞清楚人物立场是没法理解人物行为的,乍一看,片中主要人物无疑是兄弟三人和莲生,可但凡有一些实际生活经验的朋友都应该能看出来,莲生最多只是兄弟反目这一结果的,真正的症结在于庞青云的立场和心态上的变化。

如果说儒家思想是要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那么庞青云的心路历程按照这个模式,可以概括为保命立足立功,最后到守护一方百姓。他有理想,不管这个理想是本身就有的,还是形势推着他生发出来的,总之他是在践行着,可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他会选择蛰伏着伺机而动。

庞青云一出场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可以扪心自问体会下,换做是你,在那种情况,选择装死而苟活,心态应该如何?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夜温暖的前后,他是判若两人的,从肢体动作和表情眼神方面可以接收到这些信号。旁白说不知道是那碗粥还是莲生,让他感觉到他还活着,可是我想,毋宁说是巨大的耻辱和悲愤感,还有对前途的无望和对兄弟们的愧疚(或许有)宣泄而出后,获得了正面反馈而重拾生命热情来的更加贴切。

这一事件标志着庞青云顺利完成了对保命这一阶段的心理建设以及完善。

之后入了匪,再到接受招安转投清军,一路攻城略地看似顺风顺水东山再起,但此时他心里非常明白,这跟他之前的际遇几乎是一样的,也很有可能重蹈覆辙。打仗的是他,接防的还是魁字营,打下一座城还是以前的老套路抢钱抢粮抢娘们,这一切太像了,就像他自己的台词说的,这样做跟畜生没什么区别。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人看,那就别怪别人不把你当人看。所以,要想取得质的转变,他做了一次非常漂亮的杀鸡儆猴。

这一事件标志着庞青云的野心开始萌芽,要想长久立足,走的更高更远,他还需要民心。

接下来,想做更大的事就需要爬上更高的位置,而更高的位置又需要更大的军功。于是,在三公的反对下,庞青云选择了直取苏州。他就像一个赌徒,每一次以小博大得手后,下一次都毫无保留倾尽全力,要么鸟枪换炮要么血本无归。但这一次有些麻烦,大城苏州一打就是一年,一直打到弹尽粮绝,庞青云为了避免血本无归的结局,选择了一个更加激进的方式,那饮鸩止渴的样子像极了肥硕的韭菜们自以为能一夜暴富而做出的极限融资行为。

可事与愿违,赵二虎意外的“王者归来”分分钟击碎了他的如意算盘。不但权威受到挑战,更棘手的是要吃饭的嘴翻了一倍,原本就是困难模式,现如今变成了地狱模式。

不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饼已画好骑虎难下,就算你赵二虎是亲兄弟,那也不能挡我的道,过了这道坎南京已经是唾手可得!

这一事件标志着庞青云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之外,为了立功脸皮越来越厚心也越来越黑。

攻破南京并不是重头戏,片中采取了比喻蒙太奇的手法一笔带过。朝堂之上,听到加封两江总督,庞青云应该是脑子被驴踢了,连谢恩都省了,直接提出要太后免除两江辖区的征税。

答应吧好人是你庞青云做的,不答应吧锅是领导背,太后只停顿片刻便答应了这个要求。这里再一次体现了庞青云的急功近利,在他看来,只要趁热打铁厚着脸皮拿下这项优惠政策,对他今后在地方上的治理来说无疑是开了个绝好的头。

此时,距离他到达理想的彼岸只剩最后一步。自古以来中枢都忌讳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庞青云需要明里暗里出两次血,处理掉军队和赵二虎。

当然,如果他能提前主动意识到,可能在处理方式上有更多选择,但如今他是被动接受,就只能自断臂膀了。好在问题并不大,对于此时的他来说,用赵二虎的命纳投名状就像当初用一条陌生人的命纳投名状一样驾轻就熟。

这一事件标志着庞青云从一无所有到位极人臣的华丽转身,金灿灿的总督宝座是对他多年来全情付出的犒赏。当一个毛头小子的渺小身躯从尸山血海里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成长为一个身披铠甲的庞然大物时,试问,谁还管你有没有原罪?

诶?还真有一个,姜午阳。这个热血青年一路走来,看似被莫名其妙的个人崇拜冲昏了头脑,其实一直恪守着投名状的要义,一路走来,不管多大多复杂的事,他的处理方式都简单的转化成纳投名状时的两句话:外人乱我兄弟者,必杀之;兄弟乱我兄弟者,必杀之。

嗬,多么简单的二分法。他认为,只要杀了那个“外人”,或者,杀了那个“兄弟”,世界就会好。

所以,他拦在了庞青云近在咫尺的总督宝座前,经过一番搏斗,除了刚开始的偷袭之外,他几乎无法给庞青云造成有效打击,但他还是执拗地一次次举起刺刀,口中念着兄弟乱我兄弟者,必杀之。最后他在明知事有蹊跷有人背后开枪的情况下,一力承担了“刺庞”罪名。这是他姜午阳的信念和必须要守护的世界。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姜午阳正面硬刚之外,有人在背后开枪?

到了这里,是不是有点越嚼越有味的意思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原版,按照时间背景,片中描写的攻破南京实际发生在1864年,而后面发生的“刺马案”在1870年,最后成了一桩不了了之的悬案。而且导演在时间上有所改动和简化,那么在原版上是找不到答案的。

再来看看导演的改编有没有给出答案。前面聊的基本上都发生在明面上,想要揭开这个谜底,得牵扯到背后的另外几股势力,虽然导演已经帮我们简化成三个人和太后,但如果只看一两遍,那么这个案子是破不了的,我们会忽略很多细节。于是,我们得接着品。

片尾有句台词说:“太后想安定天下,怎会倚仗一个外人。”让很多人觉得庞青云是太后安排人杀的。一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仔细一想却不然,因为动机并不充分。

导演只安排太后出场了一次,主要信息是通过李莲英之口说的,前面说:“你还年轻,君臣相伴会长久。”这很明显是太后见到一颗急速升起的政治新星,而有意拉拢。后面说赏黄马褂,加封两江总督,这是给实际好处,面子给了实权也给了。

但庞青云的反映实在出格,或者说叫不知好歹,朝臣皆偷眼观察太后的反应。而太后呢?只停顿了不到十秒,就答复了“准奏”,看不出喜怒哀乐。

这里太后的描写我认为是符合历史人物形象的,距离发动辛酉政变掌握实际政权已经将近十年,风雨飘摇里的磨炼达到这个水平不难理解。所以,太后对庞青云的态度应该是从拉拢暂时回到了中立,毕竟这样一个愣头青,调教的好可以成为急或者干脆当炮灰,也有可能野心越来越大,甚至无法控制,但这些都还需要更多时间观察。

如果说仅凭这段对话,让太后从拉拢到仇恨,甚至对刚封的朝廷大员痛下杀手,还是用最低级龌龊的暗杀手段,这多多少少有些说不过去。更别说这位大员不久前还为民请命,很有可能声望正隆。

接下来我们细品下隐藏在幕后的重头戏——三公。虽然导演给他们的戏份并不多,但是基本都踩在节点上,推动剧情的发展。称得上细节满满回味无穷,他们分别是“狄大人”、“陈大人”、“姜大人”。

三公出场第一幕,从座次就可以简单看出尊卑顺序为狄陈姜。

狄大人这个姓似乎就在暗示其非汉族,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那么,又可以推断出狄大人应该是太后一系或者是满臣权贵一系的,在地方上,他坐头把交椅是有道理的。

陈大人是军机处的,这个机构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皇帝的秘书办公室。另外还说他的绿营兵经常被魁字营欺负,而绿营兵就是汉兵。

见面后想支持庞青云,只拿得出一千五百人,还没有口粮。综上所述,陈大人应该是皇帝一系,通过苦哈哈的科举一路艰难爬上去的汉人,也侧面说明了朝廷里皇帝没实权。

姜大人的嫡系部队是魁字营,经常欺负绿营兵,晚清的军队分八旗兵和绿营兵,但片中并没有说明魁字营是八旗兵,而领头的何魁也不是满姓或者蒙古姓,所以这里只能说姜大人满汉存疑。

从片中另外两位大人对其的态度细节来看,他应该是实力最强的,而且都是别人出钱卖命,他的部队理所当然捡现成。结合当时的情况看,甚至往后百年间的经验告诉我们,他最有可能是地方军阀。

总而言之,当时的三公势力基本上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陈大人有名无实,仗着是皇帝的人不用担心出局,只是跟着吃点骨头渣渣,但处处受欺负还不敢说;姜大人人多势众有钱有粮,通过正在进行的战争,更多的在疯狂攫取资源扩大影响力;而狄大人有点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只要能获得利益,他乐得维持现状。

这种平衡在攻下舒城后动摇了一下。当时所有人都默认了庞青云是陈的人,陈大喜,狄给了五个营,而姜突然让何魁接防。陈的表情很有意思,虽然没有聚焦到,但也看得出那是无可奈何,而姜说:“狄大人,陈大人,不会有意见吧?”,再一次先狄后陈,而且是摆明了要占便宜。

陈大人的喜悦是因为手里的实力在扩大,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谁都懂;狄大人再送五个营的兵力是要庞接着打胜仗,好到朝廷里去邀功请赏,另外可能也有稀释部队的意思在;而姜大人使出的杀手锏保证了其依然是战争中的最大获益者。这个平衡轻微动摇了一下依然归了位。

但庞青云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主,他可不管三公的利益是什么,他只想尽快结束战争,越快越好。

这让本该代表朝廷利益的狄大人都不满意了,好比球赛,虽然每个队都想拿冠军,但是你起手就搞了个大比分,让比赛进入垃圾时间,那没得悬念了大家都没得玩也没得赚。可以说,这个时候,狄应该从之前的拉拢庞的态度,变成了中立态度,但还不至于起杀机,毕竟平叛事实客观上是巩固朝廷统治的。

姜大人就是明显的愤怒了,因为这是要动他的既得利益,他劝陈弃子,并且明确表示“我会让他连回去吗?”。在这之后庞青云判断“自己对他们还有用”,去找狄要粮,而狄直接装不知道,可以看成就是姜从中作梗。

而陈大人虽然对庞的一意孤行可能有不满,但大体还是处于欣赏并支持的状态,他甚至表示可以让庞一步登天。于是在陈姜下围棋的那一段戏中,你来我往甚是精彩,三人的表情很明显暗示姜已经动了杀机。

可庞青云牛逼的是,融资成功后不但拿下了苏州,甚至攻破了南京结束了战争,上市敲钟直接给姜来了啪啪两下。就像他吹过的牛那样,何魁跟着接防都跟慢了,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姜何二人成了要饭的了。此时姜大人应该是什么感觉?

庞青云进京面圣时,正是陈大人“带路”,此时不管是那些语重心长还是看向庞的眼神,都是在告诉所有人,庞是我陈大人的衣钵传人。

好景不长,就被这个铁头娃一手破坏。朝堂之上庞犯下巨大错误之后,陈大人迅速开始撇清关系。

之后,狄陈二人在京城跟庞青云谈话的这一幕戏就很重要,基本上可以说点明了三公最后的态度。狄先夸庞:“君子豹变,辅国良臣。”这是套话开场。陈马上说:“那是因为庞大人和朝廷不属任何派系。”这就是迅速撇开关系,也有怪罪庞遇事从来不打招呼的意思。

狄紧接说:“姜大人气得是卧病南方,何魁又蠢蠢欲动,你镇得住吗?”这是在给信号,也是明显幸灾乐祸,应该就是字面上意思——姜大人在南方指挥,何魁要动手。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在抛出橄榄枝,只是这里狄只停顿了一两秒,第二种猜测稍显证据不足,而庞青云没有接这个话茬。

狄说完了事情,接下来又说时间:“四月初八午时上任,利民利国,利己。”这里说明狄不但知道此事,并且此刻他是决定默认此事的。

而陈大人已经听出了不对,脸上一动略一思索,给出了忠告:“要想有所作为,庞大人,你得好好活着,好好活着。”这里陈的话我觉得有点违背常理了,既然老奸巨猾又知道无力回天,就应该继续撇干净,而不是做这种毫无意义的老好人。

庞青云竟然一身孤傲拱手作别,因为后边就紧跟着他说自己“如履薄冰”的戏,所以也无法判断他是真傻还是装傻,他到底是不屑还是不惧还是不懂都不重要了,水至清则无鱼,为了理想脑子一热不惜裸奔,这下场是注定的,只能说一声长叹。

行文至此,基本上可以拿出结论,暗杀行动是姜指使的,狄默认,而陈是无可奈何。

在后面的刺庞戏中,导演又给出了证据,因为混用了几种蒙太奇手法,所以很容易搞错,不仔细看还真不一定看清楚。

庞青云下马,心神不宁走向总督宝座时,画面切到三公聚首喝茶,(应该是)狄大人说:“一个篱笆得三个桩,姜大人不在,真是不热闹啊。”——这里应该是发生在刺庞之后,姜大人“重新归队”时狄大人的开场白。

然后画面给到三公的顺序是陈大人面部特写——狄大人面部特写——姜大人面部特写。这里要注意的是,背景和点心,陈和狄的背景与前面开场时的背景是相同的,类似于放下来但是叶片收起的样子。而到了姜大人这里,背景看上去差不多也是百叶窗的样子,却变成了叶片遮起来,最关键是桌上的点心是几个鸭掌。

也就是说,刺庞现场庞青云的遭遇和姜大人手敲再到面部特写这两个场景是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而陈狄二人的面部特写是发生在刺庞之后,姜大人“重新归队”时。

枪响之后,画面再到三公聚首的现场,(应该是)狄大人说:“庞青云是个人才,可不懂为官之道。”——这里是狄或者说是朝廷给庞青云定性。(应该是)姜大人说:“南京是重镇,太后想安定天下,怎会倚仗一个外人。”——这里应该理解为姜在申明此事乃太后默认,至少是没反对。而最后一句(应该是)陈大人说:“可惜啊,这都是命。”——还是无可奈何,就算知道也得装不知道。

这个时候,镜头拉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公聚首时的桌面,姜的面前根本没有鸭掌。

好了,围绕剧情简单写了下,就六千多字,再加上截图和制作动图,真有够累的。镜头剪辑、演技吐槽、剧本bug之类的,还有横向对比其他电影什么的,我感觉那不知道得扯多选,暂时算了,以后有机会再出个杂谈篇慢慢聊吧。

PS:求推荐简单小巧好用的视频截动图软件,我用播放器自带的截经常图片超大或者直接奔溃,经常截出来显示文件损坏,也不知道啥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投名状讲的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