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人体健康的湿度空气湿度是多少?医学

跑步是不少人喜爱的运动方式。它不需要任何器械,受场地的制约也较小。

跑步的时段很有讲究,晨跑、午后跑和夜跑效果大不同。哪个时段最合适你?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为热爱跑步的你,选择一个最佳时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系教授  陆一帆

跑步的适宜时段取决于外界环境和身体状态。外界环境主要考虑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身体状态包括是否疲劳、饥饿等。

早上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或有云雾,温湿度较适宜,30~40分钟的中慢速跑步出汗量不会太大,体感较为舒适

晨跑还能让人戒掉睡懒觉的习惯,让身体彻底苏醒过来,并且一整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经过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植被释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相对较低的温度也不利于空气中的尘埃和颗粒扩散,空气质量差,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另外,早上起床后一般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如果空腹或者进行高强度晨跑,很容易诱发低血糖。       

此时空气较好,晨雾散尽,阳光充足。午后3~5点,人的精神状态饱满,体力相对充沛,不但能提高跑步的效率,还可减少受伤风险。

午后太阳仍高挂空中,这时紫外线较强,户外跑步容易晒伤。而且,如果是夏天,此时空气和地表温度过高,体感很热,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迅速流失,容易中暑。       

空气含氧量较高,温度适宜,环境有利于跑步。晚上时间方便且充裕,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上班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身心疲劳,身体机能和反应能力下降,这时跑步不利于恢复体能,还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夜跑还影响晚餐和睡眠:

运动前后一小时不适合进食,夜跑需要推迟晚上的就餐时间。

跑步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让交感神经活跃起来,甚至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因此,夜跑让人兴奋,可能导致难以入睡或失眠。

如果选择晨跑,切忌空腹,跑前适当吃些面包或饮用少量牛奶和水;强度不要太大,慢跑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之内。

午后跑要避免太阳直射,注意防晒,最好是下午4点之后。

夜跑最好在太阳落山后的傍晚时分,简单进食后再开始跑步,中慢速跑步以30~40分钟为佳。

联系方法:@/中国蛇协/home电 击 伤【病例】当日下午4时,急诊室接到某工地打来电话,说一名中年男性在工地上被断落之裸包电线击倒,已经切断电源,但该男子依然昏迷不醒,呼叫无反应,面色苍白,口唇发黑,无呼吸动作。要求指导现场处理和立即派人出诊。请问该男子目前处于何危急状态?如果是你接电话应该如何答复?出诊时应注意什么?一、概述电击伤(electrical injury,或 electric flow)通过而引起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不论是电流还是静电的电能量,均可引起电击伤。高压、超高压情况下,电流亦可间接(空气或其它介质)电击人体。现代社会人们在每天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都要与电打交道,甚至有时会触碰到被破坏的高压电线,加上对安全用电缺乏认识,电击伤事件经常发生,是常见的急诊急症,应引起重视。 二、发病机制电击伤有电源进口和出口,进口为人体接触电源处,出口为身体着地处。电流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有:①化学作用:通过离子运动引起肌肉收缩、神经传导异常等。②热效应:使电能转变为热能而引起组织、器官的烧伤。电击伤的严重程度与电流种类和强度、电压高低、皮肤及其他组织电阻、触电时间长短、电流在人体内的径路、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一)电流的种类和强度:就电的种类而言,交流电比直流电对人体的损伤更大。频率在15~150Hz的交流电对人的危险性很大,其中以50~60Hz对人的危险性最大。频率为50 Hz时,即使电压仅为60V,也可引起致命的心室纤颤。但当频率高达2000 Hz以上时,其对人的危险性反而降低,因高频电流有通过导体表面化的趋向。人体通过的电量(电流强度)为决定损伤轻重的重要因素。人体接触交流电频率为50~60Hz时,不同的电量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症状:电流强度2mA有麻刺感;8~12mA有刺痛、肌肉收缩;20mA肌肉强直性收缩、呼吸困难;25mA以上如通过心脏,可致心室纤颤或心搏停止;90mA以上电流通过脑部,触电者立即失去知觉。闪电击中人体后,虽可发生心室纤颤,但这种高电流(A)通常使心跳停搏,随之可能恢复为正常心律,而呼吸停止的时间则长而持续,因此,抢救闪电击伤时,必须进行持续人工呼吸为主的心肺复苏。(二)电压的高低:电压的高低决定了电流能否克服皮肤电阻及人体的通电量。按电流强度(I)=电压(V)/皮肤电阻(R)的公式,在同一皮肤电阻条件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危险也越大,故高压电比低压电危险性更大。一般认为电压低于24V时,对人体是安全的,超过40V则可能有危险。低压一般指电压在1000V以下,它可致心室纤颤、心搏骤停。1000V以上为高压电,它可致呼吸肌强直性收缩、甚至呼吸停止。超高电压为雷击(闪电),高达1亿~10亿V,具有极高的热度及爆炸力。(三)触电部位的电阻及通过途经:按电流热效应原理,组织电阻最大的部位产热量最大。人体各种组织的电阻各不相同,神经、肌肉、皮肤、肌腱、脂肪及骨骼的电阻依次递增。骨组织电阻最大,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最高,加上深部组织散热慢,骨周围的其他深部组织可因此而增加损伤,但骨对热的耐受力却较大,受损较轻。神经及血液的电阻较小,但这些组织却更易为高热所损伤,电流通过血液可直接影响血管层,引起血液凝固、血管栓塞,血循环的病变及严重的“内烧伤”使肌肉发生变性及渐进性坏死。身体各部皮肤的电阻因皮肤厚度不一而相异,角化层及全层皮肤最厚的手掌及足底部的电阻最大。皮肤电阻的大小随着所含的湿度、温度和电位差而变化,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皮肤电阻降低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疲劳、过热、过冷、失血、疼痛性创伤及精神创伤等因素均可提高人体对电流的敏感性。若将皮肤下各层组织视作为单一导体,则经过截面较小部位的电流密度大于经过截面较大者。一定量电压的电流经一侧手至一侧颈部,则在臂部的电流密度大于躯干的电流密度,因而在臂部产生的热及内烧伤也较大。皮肤下的小接触点,截面最小,产热及内烧伤也最重。(四)触电时间长短:触电时间越长机体受损越严重。低压电击时电流持续时间>4min,呼吸停止即难以恢复。(五)病理:尸检发现电击即刻死亡者可见局灶性烧伤和全身瘀斑样出血,数日死亡者的脑或脊髓充血、水肿和局灶性坏死;触电处可见血管损伤、血栓形成、肌肉水肿和凝固性坏死;镜下发现广泛肌肉组织破坏后释放肌球蛋白引起肾小管坏死。三、临床表现电击伤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从皮肤发麻到表皮烧伤引起组织损伤、骨折和功能障碍、急性肾衰,重者可发生心搏骤停和呼吸停止,甚至死亡。(一)症状与体征1.局部表现:轻者触电局部发麻;重者皮肤灼伤,局部渗出较一般烧伤重,包括筋膜腔内水肿。有“入口”和“出口”体征特点,入口处常呈炭化,形成洞穴,多累及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骼,损伤范围外小内大。深部组织呈夹心坏死,坏死层面不明显。电击伤及血管时可继发出血或营养障碍,伤口久经不愈。邻近血管常受损害,出现进行性坏死,伤后坏死范围可扩大数倍。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表面烧伤轻微,而深部损伤可达肌肉、神经、血管,甚至骨骼。随着病情发展,可在一周或数周后出现坏死、感染、出血等。有些电击伤者身体可见各种花纹,病人所带指环、手表项链或腰带处可以有较深的烧伤。2.全身情况: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尤其是植物神经系统。轻者出现头晕、心悸、皮肤脸色苍白、口唇发绀,惊恐和四肢无力;部分病人有抽搐、肌肉疼痛。中度者呼吸浅快、心动过速及早搏,短暂意识障碍;较重者出现持续抽搐、肌肉强直、尖叫、阴茎勃起、休克、昏迷,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立刻死亡。3.电击伤后综合征:胸部不适,毛发改变,月经紊乱,性格改变。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眩晕、神经过敏、脊髓损伤等。(二)并发症电击伤可引起永久性失明或耳聋;短期精神异常;周围神经病变可致肢体瘫痪;局部组织烧伤坏死继发感染;内脏破裂或穿孔;肢体剧烈的强直性肌肉收缩或电击后病人从高处坠下可致骨折;由于大量深部组织的损伤、坏死,肌间隙的大量渗出、肿胀、筋膜内压力增加可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肢体远端缺血,造成肌肉不可逆的损伤和坏死,释出大量的肌红蛋白及血红蛋白,当经肾脏排出时,尿呈葡萄酒色或酱油色,可导致肾小管阻塞,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妊娠妇女被电击后可发生流产或死胎。(三)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可有WBC增高。2.尿液检查可有肌红蛋白、血红蛋白阳性。3.动脉血气分析可有PaO2降低、PaCO2升高及高血钾等电解质异常。4.血清CPK、LDH、GOT等升高。5.心电图检查:常有心律失常,甚至室颤或停搏。也可见到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及急性心肌梗死型的心电图变化。特别对电流进口在左臂的病人应行心电图检查。如心电图有变化,应行持续的心电监护。6.X线可明确骨折的情况。7.MRI对诊断深部组织的损伤有帮助。四、诊断要点电击是非常紧急的急症,急诊医生必须马上作出诊断和病情判断以及处理。根据有明确的触电或被雷击史,结合局部体征特点、全身情况及电击伤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明确诊断及损伤程度。电接触点位于左臂时应注意心肌的损伤,于颈部则应注意脑、脊髓及眼晶状体的损伤。五、急诊治疗急诊救治原则:立即使患者脱离电源,检查伤情,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对症治疗、处理外伤和防治并发症。挽救生命优先于保全肢体,维持功能优先于恢复结构。急诊救治流程图:电 伤外伤烧伤骨折使患者脱离电源心肺脑复苏术心搏呼吸停止检查伤情对症处理出现并发症消毒、清创、包扎、固定等处理复苏成功进一步生命支持生命征稳定留观察室治疗EICU监护治疗生命征不稳定(一)急救的第一步为立即脱离电源,防止进一步损伤:救助者切勿以手直接推拉、接触或以金属器具接触病人,以保自身安全。最妥善的方法为立即将电源电闸拉开,切断电源。但对接触某些携带有巨大残余电力的电容器性能的电力设备而被电击的病人,以及电源开关离现场太远或仓促间找不到电源开关时,可用干燥的木器、竹竿、扁担、橡胶制器、塑料制品等绝缘物将病人从有关设备电线或电器分开(图5-1-4),或用木制长柄的刀斧砍断带电电线切断电源后,救助者方可接触伤者。但应认识到,如木棍、皮带、橡皮手套、绝缘工具等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尤其是在潮湿或高电压的情况下。分开了的电器仍处于带电状态,不可接触。(二)现场心肺复苏:迅速把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作伤情判断,检查若有气道阻塞的病人,应立即给予清除口、咽、喉内的分泌物,并打开气道,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建立人工气道。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心跳或呼吸停止者,应立刻分秒必争地进行心肺复苏,可望及时挽救生命,降低或减少后遗症或并发症。心肺复苏方法参见第一篇第六章。(三)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对于较轻的电击伤病人,经一般对症处理即可。高压电击伤时,深部组织的损伤大,渗出多,体表烧伤面积不足以作为安排输液的根据。在进行输液治疗时,主要依据病人对输液治疗的反应,包括每小时尿量、周围循环情况及对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补液量根据其表面积计算应多于一般烧伤的补液,为了及时将游离的肌红蛋白及血红蛋白排出体外以减轻对肾脏的刺激损伤,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注意利尿和碱化尿液,可使用利尿剂、甘露醇、碳酸氢钠等,开始应输入较大量液体以保证病人尿量在每小时50ml以上。但是,在有过心搏骤停或心电图异常的电击病人,应控制输液量,以防心脏负担加重。对于严重的电击伤病人,尤其是有合并症的病人,应尽快转入EICU进行监护治疗,针对不同的并发症而作出相应的处理。(四)处理外伤:对有明显电灼伤或合并其它部位损伤的病人,应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早期切开减张,包括筋膜切开减压。如对有较大烧伤创面患者,应保护灼伤创面,防止污染和进一步损伤。密切注意继发性出血。早期全身应用抗生素,注射TAT,注意预防厌氧菌感染。对合并有四肢骨折者,在搬运过程中应注意适当固定,保护患肢。此外,腹壁电击伤致胆囊坏死、肠穿孔、肝损伤、胰腺炎等;头部电击伤致头皮损伤、颅骨外伤、甚至全层颅骨坏死等;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案例分析】根据本案例被电击后呼叫无反应,面色苍白,口唇发黑,无呼吸动作,是心搏呼吸停止的表现。对电击伤的病人现场急救是最重要的,特别是目击者对心搏呼吸骤停的病人应立即进行现场持续徒手心肺复苏术,同时呼救。急诊值班医护人员接到呼救电话时应嘱现场目击者立即进行现场持续徒手心肺复苏术,直到患者复苏或急救医务人员赶到并接手抢救。本例出诊时应注意带上用于现场复苏抢救用的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器、氧气、心电除颤监护仪、外伤处理包等设备,以及有关抢救药品。【思考题】1.电击伤的严重程度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2.电流对人体产生哪些作用?3.电击伤的典型症状与体征有哪些?4.电击伤的急救原则是什么?淹 溺【病例】某学校女生, 18岁,某日13时在河边玩耍时不慎落水并被急流冲入深水区, 想挣扎但未果,逐渐沉入水底,在旁的同学见状,立即呼叫救人,熟悉水性的同学即前往施救,5分钟后,在众人努力下将其救上岸,此时见落水者面色苍白、口唇发紫、无呼吸、呼之不应,此时有人将其身体倒立给予“倒水”,未能倒出,即将其平卧,用手将口腔吸入杂草异物清出,并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另一人给予胸外心脏按压,直到13时15分120救护车的医护人员到达。此时120急救医护人员应做何处理?一、概述淹溺(near-drowning)也叫溺水,指人体淹没于水中,呼吸道被水、淤泥、杂草所堵塞,或喉头、气管反射性痉挛,引起急性缺氧、窒息。造成呼吸、心搏停止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在短期内死亡(又称淹死或溺死,drowning)。在我国,淹溺是十分常见的急症,淹溺者以青少年为主,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二、发病机理淹溺的基本病理改变为急性窒息所产生的缺氧状态。当人淹没于水中时,因本能地屏气而缺氧,又被迫深呼吸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了气体交换。落水后的挣扎使机体氧耗量增加更加重了缺氧。淹溺分为干性淹溺(窒息缺氧)和湿性淹溺(肺泡进液)。(一)干性淹溺:为喉痉挛致窒息,落水者呼吸道液体进入很少或无。人落水后,因惊慌、恐惧或骤然寒冷等强烈刺激而引起喉头痉挛、声门关闭,以致呼吸道完全梗阻,造成窒息和(或)反射性心搏骤停而死亡。据估计溺水死亡者约有10%~40%属此型。(二)湿性淹溺:为落水者呼吸道和肺泡吸入大量的液体而窒息,数秒钟后可以发生呼吸停止和室颤。淹溺时水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理生理也有所不同(表5-2-1)。表5-2-1 淡水与海水淹溺时不同的病理生理溺水成分 淡水淹溺 海水淹溺性 质 低渗液体。 高渗液体,含3.5%氯化钠和大量钙盐及镁盐。吸 入 可迅速透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 进入气管及肺泡腔后不进入血液,但对肺泡壁 毛细血管有明显的化学刺激作用。缺 氧 循环血量骤增,可引起肺水肿。肺泡壁上皮 大量血浆及水份渗出到肺泡,引起肺水肿。动 细胞受到损害及其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 脉低氧血症较淡水淹溺更为严重而持久。 塌陷,造成全身严重缺氧。电解质 低钠、低氯及低蛋白血症。红细胞在低渗血 高钙血症可使心动过缓和心脏传导阻滞,甚至紊 乱 浆中破坏而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高钾血症 心搏骤停。高镁血症可抑制中枢和周围神经,甚至心搏骤停。 扩张血管、降低血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论淡水与海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后,都可引起肺水肿,阻碍肺内气体交换,共同的基本病理改变为急性窒息所产生的缺氧和二氧化碳储留。吸入污水时可引起肺部感染,进而发生ARDS使肺通气功能障碍加重。全身缺氧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脑水肿、DIC、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代谢性酸中毒等。若跌入粪池、污水池,可同时引起硫化氢中毒等。淹溺在冷水中还同时引起体温过低症。三、诊断要点根据淹溺史和打捞经过,不难诊断,但应迅速评估淹溺者生命状态:如是否有呼吸心跳、血压及意识状态等。还应寻找其他的损伤证据,特别是颈椎损伤。(一)临床表现:尚处于濒死期淹溺者获救后,由于机体缺氧,往往表现为烦燥不安或神志不清,可伴有抽搐、全身青紫或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厥冷、面色灰白、球结膜充血、面部浮肿、上腹部膨隆,口腔、鼻腔和气管内充满血性泡沫或污泥,呼吸停止、心跳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或测不到,甚至心跳停止。有的患者还合并颅脑及四肢损伤。在复苏过程中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心搏骤停。经心肺复苏后,常有呛咳、呼吸急促,两肺布满湿性罗音,重者可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及心力衰竭等。1~2天后可出现脑水肿、ARDS、溶血性贫血、DIC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继发性呼吸道感染多见。(二)实验室检查:动脉血气及pH测定示低氧血症和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淡水淹溺可有血钾、钠、氯化物轻度降低,溶血时血钾增高,尿中出现游离血红蛋白。海水淹溺者血钠、血氯升高,血钙、镁可增高,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可出现蛋白尿和管型尿。X线胸片见肺部阴影扩大,肺纹理增多,肺野有絮状渗出或炎症改变,甚至可有两肺弥漫性肺水肿。心电图检查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非特异性ST段和T波改变,通常数小时内恢复正常。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时提示病情严重。四、急诊处理淹溺的急诊处理原则:立即畅通呼吸道,呼吸心搏停止者,进行心肺脑复苏处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积极治疗肺水肿,纠正低氧血症,防治吸入性肺炎、MODS等并发症。淹溺的急诊流程图:心肺复苏术(CPR)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呼吸衰竭肺水肿复苏后处理供氧密切观察生命征保护脑神经复温海水淡水输注5%葡萄糖液或血浆。输注3%盐水,全血或成分输血。机械辅助通气对症治疗判断心跳呼吸有无淹 溺清除口腔淤泥杂物支纤镜清除气道吸入异物(一)现场急救:将淹溺者从水中救出后,应立即清除口鼻腔内的水和泥沙等污物,恢复其呼吸,如呼吸心搏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具体操作参考第三章第五节“心肺复苏术”)。尽早气管插管,使用人工呼吸器进行间断正压呼吸,待心跳恢复后再送医院继续抢救。除海水溺水外,患者肺内积水多已吸收,故无需“倒水”处理。呼吸道有较多分泌物或液体影响通气时,应予负压吸痰处理。(二)安全运送:因淹溺者大多数有复杂且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常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故复苏初步成功后,仍需转送医院进一步观察和治疗。在转送和搬运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继续吸氧,呼吸停止者继续使用人工呼吸器维持呼吸,开通静脉通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三)复苏后处理:复苏成功者应转入EICU治疗。1.积极纠正低氧血症:供氧。插胃管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对昏迷患者应气管插管,支气管纤维镜下清除吸入气道内的异物。呼吸衰竭者给予人工辅助呼吸,可加用PEEP。对于清醒的患者可通过面罩给氧持续气道正压(CPAP),目标是保证PaO2>60mmHg。必要时高压氧治疗。2.复温:低温淹溺者应脱去湿冷衣服。需人工呼吸者给以经过加温湿化的气体。患者肛温在32~33℃时可用干燥的毛毯或被褥裹好身体,逐渐自行复温;肛温<31℃时,应加用热风或用44℃热水温暖全身。不需要做心肺复苏的患者,可做全身性温水浴,方法是头部外露,裸体浸泡在40~44℃或稍低温度的水中,使其缓慢复温。< p="">3.脑神经保护措施:给予冰帽,防治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滴注,6~8h一次。4.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淡水淹溺用3%的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可输全血或成分血。海水淹溺用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静脉滴注,应输血浆以纠正低血容量及血液浓缩。5.处理并发症:应用抗生素防治吸入性肺炎,特别是吸入污水、粪便者。肺水肿及支气管痉挛时,可喷雾吸入0.5%异丙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可防治脑水肿、肺水肿、ARDS,并能减轻溶血反应。有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者也应积极对症治疗。【病案解析】患者意外溺水5min后被救上岸,面色苍白,口唇发紫,无呼吸,呼之不应,可以确定为心跳呼吸停止。幸好目击者掌握基本现场急救技术,并给予徒手心肺复苏术。尽管120救护车的医护人员到达已经是事故后15min,此时120急救医护人员立即接手继续给予标准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并使用人工呼吸器进行间断正压呼吸。同时开通静脉通道,静注肾上腺素1mg和3%生理盐水200ml。心电检查示心室纤颤立即给予除颤。5min后患者心跳恢复,继续人工呼吸、给氧,并送医院进一步抢救。在EICU监护及对症治疗6h后患者出现自主呼吸,12h后神智恢复,经高压氧治疗7次痊愈出院。通过本例的成功急救,说明在全民中普及基本急救知识是如此重要,也提醒那些不会游泳者要有安全意识,以防意外。急诊出诊要迅速、抢救要及时、治疗要有效。【思考题】1 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有何区别?2 淹溺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什么?3 如果遇到淹溺的病人,该怎么处理?中 暑【病例】患者男性,21岁,南京某工地工人,于7月某日高温闷热天气下,高强度劳动时出现高热、抽搐、意识障碍而送来急诊。查体:T.41℃,R.40次/min、P.120次/min,Bp.70/40mmHg,无汗,昏迷状态。血常规WBC. 3.6×109/L,Plat.60×109/L,PT. illness)指在长时间的高温高湿和热辐射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出现一系列热应激症候群的总称。重症中暑分热痉挛(heat cramp)、热衰竭(heat exhaustion)、热射病(heat stroke)和日射病(sunstroke)四种类型(也有将日射病归属于热射病同一种类型)。这些病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所不同,其症状和体征亦有差异,因而其防治措施也不尽相同。据临床资料分析,重症中暑的死亡率较高。二、病因 常由于夏季持续性高温(35℃以上)同时存在高湿度(相对湿度80%以上)和太阳热辐射下的气候环境露天作业,患者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过多获取外源热能以及产热增多和散热障碍等为常见病因。患有各种慢性病、年老体衰、肥胖、营养不良、体内严重缺钾、过度疲劳、先天性汗腺缺乏或皮肤广泛受损以及使用阿托品等影响出汗功能的药物,可成为中暑的诱发因素。高温下进行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后水、盐大量丢失或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时是发生热痉挛的原因。热衰竭多发生于饮水不足的老年人、体弱者和婴儿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人体头部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可发生日射病。热射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持续闷热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者。三、发病机制(一)体温调节障碍: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人体可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方式散热,使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过程保持平衡状态。当外环境气温增高、热辐射强度增大或劳动代谢产热轻度增加时,机体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增加散热,此时血流加速、皮肤血流量增加和血管扩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继续保持平衡。如当环境温度高于体表温度,人体唯一散热途径只能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虽大量出汗(环境空气中湿度大时,即使大量出汗,其汗液蒸发量也很小),但散热量仍小于产热和受热量时,使机体蓄热量不断增加,引起体温升高,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的中暑表现。(二)热适应能力下降:人体在受热后发生热应激反应,此反应的特点是选择性合成热应激蛋白(HSP),可使人对热产生热适应,提高耐热能力,但热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或热适应能力下降就会引起热损伤。(三)热损伤:高热使IL-1、肾上腺素能受体等发生相应改变,使人体耐热,同时过热会使细胞膜、细胞器、酶类受损,组织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受损甚至凋亡。脑水肿是中暑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热损伤后的一种组织病理反应,血管原性细胞外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和细胞毒性细胞内水肿(细胞代谢障碍) 两种类型并存。在高温环境下患者常常由于大量出汗或出汗后只进水未进盐,出现低钾、低钠血症和低血浆渗透压更加重脑水肿。1、热痉挛: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神经肌肉细胞兴奋性发生改变,从而突然发生肌痉挛,伴有收缩痛。2、热衰竭:由于高温高湿度下大量出汗,同时周围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剧增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至循环血流量骤减、颅内供血不足而引起昏厥。3、日射病:日光热辐射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温增高可达40~42℃,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另外,脑水肿机械地压迫脑血管,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脑内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和多巴胺、5-羟色胺浓度的升高而致脑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了脑缺血。脑血流不足必然导致脑缺氧,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散热障碍。尸检发现日射病死亡者的脑组织有充血、水肿、散在出血点、神经细胞变性及轻度中毒性脑炎样改变。4、热射病:当体温高于42℃时,高热对机体细胞膜及细胞内结构的直接作用,使蛋白质热变性,改变脂膜的流动性,损伤线粒体,导致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发生障碍,严重者可引起全身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和衰竭,影响到全身各器官系统,最后产生病变。如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引起DIC出血及水肿等。高温直接影响肝脏,同时受到缺氧、缺血、DIC和代谢性酸中毒的影响,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肾脏的损伤主要是肾小管变性,肾包膜、肾盂、间质出血,出现少尿、尿液比重高,重者出现血尿、肌红蛋白尿,甚至无尿、高氮血症,肾功能衰竭。热射病死亡者尸检可见广泛的细胞变性或坏死,心、肝、肾、脑等器官可有出血和瘀血。四、临床表现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一)先兆中暑症状1、高温环境下,出现轻微的头痛、头昏、眼花、耳鸣、心悸、无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2、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3、若及时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高温现场等,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二)轻症中暑症状1、除有先兆中暑表现外,往往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恶心、呕吐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表现。2、体温往往在38℃以上。3、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三)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1、热痉挛:神志清楚,体温不高。四肢肌肉及腹肌等经常活动的肌肉痉挛,尤其是腓肠肌,常呈对称性和阵发性。可有血清钠、氯离子浓度降低,血清CPK增高。2、热衰竭:头昏、头痛、心悸、多汗、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口渴、皮肤湿冷、血压一过性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常有血液浓缩、高钠血症以及轻度氮质血症。3、日射病:低热,体温增高不如神经系统方面症状明显,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四肢轻瘫、尿潴留及病理反射阳性。甚至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双侧瞳孔散大。可有脑电图异常。4、热射病:高热、无汗、昏迷、MODS为特点。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全身出血、脑水肿、肺水肿、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蛋白尿,凝血异常,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血清CPK增高,肝、肾功能异常。四、诊断与鉴别诊断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出现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可诊断为中暑。热(日)射病应与乙型脑炎、中毒性菌痢、疟疾等发热性疾病相鉴别,病史以及腰穿脑脊液、大便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热痉挛伴有腹痛时,应与急腹症相鉴别。热衰竭应与易引起虚脱和低血压的疾病鉴别。五、急诊处理急诊处理原则:是使患者脱离高温现场,降低体温,补充水及电解质,对症处理,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急诊抢救流程图:见表5-3-1。中 暑立即脱离高温现场,至通风阴凉处中暑先兆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休息安静休息,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补充氯化钠为主,口服含盐饮料,局部按摩,必要时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20ml。日射病口服含盐饮料,必要时静脉补液,一般不用升压药。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对症治疗防治MODS头部物理降温,甘露醇脱水,吸氧等对症治疗。(一)中暑先兆使患者暂时脱离高温现场,至通风阴凉处休息即可。(二)轻症中暑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现场,至通风阴凉处安静休息,解开衣扣,让病人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部,风扇,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不能饮水者,给病人静滴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用量根据具体情况掌握。(三)重症中暑使患者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并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类型进行急救。1、热痉挛:主要补充氯化钠,一般可口服含盐清凉饮料或饮食中加盐,局部按摩,必要时给以10%葡萄糖酸钙10~20ml缓慢静脉注射。2、热衰竭:使患者暂时脱离高温现场,至通风阴凉处休息,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即可恢复,一般不必应用升压药。3、日射病:病死率较高,应注意及时头部物理降温,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脑水肿,吸氧等对症治疗。4、热射病:迅速降低患者过高的体温是急救的关键也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之一。(1)物理降温:最简便的方法是将患者置于通风阴凉处(空调休息室更好)电风扇吹风,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亦可冷敷全身或冰浴,同时不断用毛巾搓擦,以保持皮肤血管扩张。每10~15min测量1次体温(肛温)。有条件使用降温毯或自动降温仪进行物理降温。循环系统严重衰竭导致其它方法难以迅速降低中心体温时,腹腔冷液降温是降低中心体温的有效手段。(2)药物降温:为了防止因体表受冷刺激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或肌震颤使机体产热增加,目前多主张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同时进行。首选氯丙嗪,氯丙嗪可影响体温调节中枢,降低代谢,减少机体产热;阻断交感神经,扩张血管,增加散热;松弛肌肉,防止机体产热增加;降低氧消耗,增加机体对应激的耐受能力。给药方法:氯丙嗪25~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情况危急时,可将氯丙嗪25mg及异丙嗪25mg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100~20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压,必要时停用氯丙嗪和使用升压药。降温过程中,必须始终观察肛温变化,待肛温降至38℃时,应停止药物降温,暂停物理降温,待体温回升后继续以物理降温为主的治疗。(3)对症与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吸氧;纠正失水、低血容量及电解质紊乱;低血压者,可用升压药;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心力衰竭时,选用西地兰、多巴酚丁胺;疑有脑水肿和急性肾功能不全者,可选用甘露醇和利尿剂;无尿、高钾血症及尿毒症发生时,可行血液透析治疗。昏迷患者,可给予纳洛酮0.4~0.8mg肌注或稀释后静脉注射,必要时每隔1h重复用药。酌用中枢兴奋剂,呼吸困难者除给予吸氧外,必要时人工辅助呼吸。抽搐者可给予镇静剂。【病案解析】患者是一名从事高强度劳动工人,发病时值在俗称“火炉”的南京某工地上,体温高达41℃,无汗,昏迷状态。并出现心、肺、肝、肾及血液等器官功能衰竭。符合重度中暑、热射病合并MODS的诊断。收入EICU治疗后,经补液及物理和药物降温等处理后,体温及血压恢复正常,同时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剂,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并予糖皮质激素、钠洛酮以及护肝药等,辅以高压氧等支持和对症治疗,2天后意识逐渐恢复,血气分析、肾功能及凝血指标逐渐趋于正常,血清酶谱下降。转入急诊普通病房治疗18天后痊愈出院。【思考题】1.中暑的概念是什么?2.重症中暑症状分为多少种类型?3.热射病的症状特点有那些?4.中暑急救的首要措施是什么?

李其斌  主任医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科

“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分的多少或潮湿程度。水的气体形式是肉眼看不见的,但产生压力,此压力与湿度密切相关。每单位容积的气体所含水分的重量称为“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AH)”,常用计量单位为mg/L,即每升气体内所含水分的毫克数。在一定温度下,每单位体积内所能容纳的最大水分含量称为“最大绝对湿度”,又称“饱和湿度”。相对湿度(relatiye humidity,RH)是指一定温度下,气体实际所含水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湿度含水量的比值,常以百分数表示。

例如,在室温20℃时实际测得的绝对湿度为9mg/L,而20℃时的饱和湿度为17.3mg/L,那么相对湿度是:

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是用于反映气体湿度的两种单位,对表达不同条件下的气体湿度,绝对湿度较相对湿度更为确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适合人体健康的湿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