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乱弹下载]两汉的兴亡

两汉的兴亡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 13:59:37 
    儒生是政府的智囊,其意见有时是会左右当政者的决定的。    齐国的稷下学派即是如此。    被充一点,稷下学派时,不止是儒生,百家杂陈,呵呵
  【正文继续】  
这政策包含用人政策,还是陆贾那句话,马上打天下,却要马下治天下。在刘恒的思路里,开国功臣战时跨马披甲,所向披靡,闲的时候整整地主,分分土地,他们本事大功劳也大。但是,治国水平很业余。况且,汉有天下近三十年,功臣们一个个凋零而去,在世的几个也颤悠悠,虽心仍系朝廷,但力有所不逮。所以,汉朝千秋万代的基业,也不能老依靠元老呀。  
然而,功臣们实在没得说,老得牙齿都掉了,还一心想着国家,要为国家分忧解难,贡献余热。按后世的话说,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呀,实在令刘恒同志感动涕零。因此,刘恒虽要令他们回家养老,但一时也不好劝。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不久后,对周勃这样的老臣,刘恒简直有点烦了!人家陈平那么识趣,知进退,懂谦让,你却还大大咧咧得自以为重,上朝下朝,还要找个人扶上扶下,这岂是我大汉帝国的蒸蒸气象?  
其实,刘恒早就旁敲侧击,暗示老臣们该退的则退。一次,他把周勃陈平找来,问周勃,当今天下,一年有多少个罪犯被杀头,一年有多少担米入国库,一年有多少自然灾害,一年有多少钱花在扶贫上......皇帝这简直是刁难找茬嘛,问这么多冷门问题,谁能回答得了呀。问得周勃直冒冷汗,不知所对。  
刘恒心想,我这不是刁难,这是给你颜色看。  
刘恒见周勃回答不出来,转身问陈平。这么刁的问题,陈平当然也说不出了,但他不愧是特工头子出身,很机敏,巧妙地顶撞皇帝,说道:这些问题不关我事,请陛下去问相关部门(有司)。  
刘恒一听,唉,你这话说得奇,作为丞相一问三不知,还敢跟我踢皮球,让我找相关部门。那你给我说说看,这些事情相关部门都管了,你们二位丞相(周勃平吕功大,居右丞相,而陈平为左)管什么?  
陈平不慌不忙,振振有词地说道,丞相管人不管事,我们只管各部领导。  
文帝被这么一顶,倒也无话。但从此以后,周勃开始畏惧,于是引咎辞职,让陈平独当丞相(后来,汉丞相不分左右,即此始,见《百官公卿表》)。后来,陈平告老了,不久去世,周勃又被起用。  
但从此,周勃如坐针毡,江山易主了,这丞相当得不安稳呀。  
不久,洛阳书生贾谊来了。  
这位吴太尉推荐的高材生,生于公元前200年,比刘恒少三岁。与刘恒一样,生在汉帝国,长在红旗下,未曾为地主放牛,也没做过资本家的童工,是长在阳光雨露里幸福的一代人。  
但是,好事不能尽站,他们也有自己的遗憾,没参加过革命。特别是刘恒,至九五之尊,却不知革命之滋味,经常还要听老臣们忆苦思甜,传承优良传统。可谁知道,这何尝不是老臣在居功自伐呢?  
刘恒初见贾谊,是公元前179年,时贾谊正当弱冠之年。这位少年,果如吴太尉所言,不但内在深厚,而且外才也风流,出口成诵不说,而且仪表超脱。刘恒见了,得意得笑了,下令道:“贾生明日随大臣上朝议政。”  
此后,贾谊便每次上朝议政,朝堂上一时热闹了起来。  
史书记载,刘恒经常诏令议下,出提案,让大臣议论。诸老先生都是干革命出身,战场上浑身是胆,但是,如今皇帝说要改革开放,要弄经济,要搞教育,这些希屁娘的都什么玩意,老子以前从未听过。于是,大家你看我,我望你,不知如何发言,选择集体沉默。但是,贾谊却不然,每次议案发到手里,都尽为之对,而且是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所言也必切中要害。  
一个白面书生,一群老练功臣;一个朗朗对辩,一群垂头不语。在朝堂上,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被刘恒这么一搞,老臣们往日的八面威风,顿时一扫而光。这样的结果,刘恒非常满意。
  作者:嵩阳云树 提交日期: 14:01:00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 13:59:37       儒生是政府的智囊,其意见有时是会左右当政者的决定的。      齐国的稷下学派即是如此。        被充一点,稷下学派时,不止是儒生,百家杂陈,呵呵    ===================================================  首先,灰常感谢兄帮我翻页。    其次,您说得对。很多朝代都有一些学派在影响政治。春秋时孔子率领的儒家也是。只不过,稷下被养着,而孔子的学生们是非政府组织。呵呵。    秦汉以后的博士,派别变得少了,思想不活跃了。他们思想,以及政议论,对朝廷还是影响很大,当下写的这个贾谊就是这类人。但不管是稷下学者,还是秦汉朝廷博士,都存在一群滥竽充数者。滥竽充数这个词,估计当时就是针对稷下很多混饭的人写的预言。同时,上级领导也有个毛病,喜欢把知识分子当花瓶,这不只是我才有,古者有之。呵呵。
    好象有句&不问苍生问鬼神&讲的是这个时候吧.  贾长沙的命运很可惜呵  
  刘恒见周勃回答不出来,转身问陈平。这么刁的问题,陈平当然也说不出了,但他不愧是特工头子出身,很机敏,巧妙地顶撞皇帝,说道:这些问题不关我事,请陛下去问相关部门(有司)。     刘恒一听,唉,你这话说得奇,作为丞相一问三不知,还敢跟我踢皮球,让我找相关部门。那你给我说说看,这些事情相关部门都管了,你们二位丞相(周勃平吕功大,居右丞相,而陈平为左)管什么?     陈平不慌不忙,振振有词地说道,丞相管人不管事,我们只管各部领导。     文帝被这么一顶,倒也无话。但从此以后,周勃开始畏惧,于是引咎辞职,让陈平独当丞相(后来,汉丞相不分左右,即此始,见《百官公卿表》)。后来,陈平告老了,不久去世,周勃又被起用。  --------------------------------  周勃玩脑筋急转弯,十个也不是陈平的对手。老肃每当看到此处就忍不住要笑
  毛润芝称贾谊王勃等辈为&英俊天才&,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乃论政雄文
  为了大家的支持,自己顶。
  周末坚决休息,周一开始续贴。
  看望郑兄与西汉,期待新文
  关耳兄明天开工吧
  偶尔路过,版主又开始更新了,太好了!!!  还在看前面的,呵呵!
  内容8错,记一号
  久别今又来!  
  【正文继续】  文景四十年(7)  
刘恒带贾谊到朝臣面前秀了一番,效果非常不错,很为红旗下的一代鼓气。刘恒很是得意,但功臣元老们很丧气。  
不到一年,刘恒就把贾谊迁为中大夫。中大夫一职,仍是科员,仍干着议时政、出主意的活。与前不同的是,现在贾谊属郎中令管,是皇帝的幕后智囊团了,也就是说,他可以撇开群臣与皇帝谈论政治。  
汉朝宫、府分权,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宫即为宫廷,属皇帝管,府即朝廷,属丞相管。皇帝虽能管丞相,但很多时候与丞相也是有矛盾了,若遇像周勃这样功高震主的臣子,难免有点碍手碍脚。汉文帝私搞智囊团,把重要事情先在幕后讨论好了,然后于朝堂上与朝臣共议,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架空周勃、陈平一派的革命元老。至少,这是部分架空。  
中大夫虽还不算官,但贾谊已然成为刘恒的核心顾问,成为皇帝架空功臣的得力助手。而且,刘恒对贾谊的才能欣赏有加,每到紧要关头,必咨以大事。这段时间,刘恒出了几道关于侯国改革的政令,贾谊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前文所说的迁侯国的改革就出自贾谊。  
迁侯国的改革,是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阻力,各诸侯在执行的时候拖拖拉拉,效果很差,拖了两年,到公元前177年,还没法执行下去。  
这皇帝果然不好当呀,不是上了台就能做的呀。这令刘恒非常懊恼,他问贾谊:怎么办?  
贾谊说,那就从中央开始改革,让天子畿内的侯爵们做表率,先到国就任,如此,诸侯国就无拖延理由了。  
刘恒想想也是,对山高皇帝远的诸侯王我没办法,但对我京城内的各级爵爷们,我还是可以治的。况且,让这些功臣们离我远点,我也好放开手脚搞改革开放。于是,公元前177年,刘有下一道诏令,令周勃辞掉丞相职务,带头赴国就任。  
周勃无奈,只好率领子弟搬到绛县去住。  
诸侯王见中央意已决,也都没办法,只好乖乖遣国内的亲信侯爵到天子指定的地方就国。  
这招是一箭双雕,它不仅削弱了各个宗室王国的实力,而且,使中央提前开始人事更替。周勃走后,太尉灌婴为丞相,而太尉这一职被暂时撤销了。不到一年,公元前176年,灌婴也去世了,而张苍代为丞相。
  西汉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位高权重,有职有权;个人感觉掌管军事的太尉一职反倒是虚职,无调兵之权.有点象现在的国防部长,只管军队国防建设,真正的调兵用兵之权在中央军委和总参.
  张苍,秦时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公元前256年生人。文帝时,张苍年已八十,比周勃、陈平都老,堪称张老。张老虽老,但战时非有特别的战功。然而,他是秦汉时期卓越的数学家、天文历法学家,知识非常渊博。并且,他还是养生专家,大寿星,活到一百多岁,还能妻妾成群。文景时代,功臣们都纷纷去高祖那儿报道了,张老的牙齿也掉光了,却还活得逍遥自在,把小老婆当奶妈,饭咬不动了,就跟儿子们抢奶吃,靠吃人奶安享晚年。  
现在看来,张苍是不正经的人,为老不尊,没有人伦观。然而,人家有才就是没办法,智商一流,情商也一流。因此,尽管风流成性,却还不误仕途,凭自己渊博的知识,为汉初的历法、天文、计量、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他在仕途上一步一个脚印,历任刘邦的计相,吕后的御史大夫(相当副丞相),最后,到汉文帝刘恒时,八十岁的张老还能代灌婴,荣登丞相之位,达到人臣之极。这是他人生的辉煌,也是古今仕途的奇迹——八十岁还能新任相,中西几千年,也不多见。  
张苍虽也从革命队伍走出来,但与贾谊一样,也是知识型人物。从张苍的仕途可见,汉初从刘邦到刘恒,二十多年间,权力逐渐从功臣到读书人转移。可见,汉初高层虽经历吕后时代的残酷斗争,但政治发展轨迹大体还是健康的,各级政府,逐年减少军功元老。  【正文继续】  
高祖去世前曾做身后的人事安排,依次把如下几个人指定为汉廷的核心人物,他们是萧何、曹参、王陵、周勃、陈平。这几个,身上无不挂满打倒秦帝国打倒反动派的勋章。在军功上,张苍一点优势都没有。然而,合该他命长,一直熬到牛人去尽,最后怀才遇文帝。  
因此,张苍之前的几个丞相,算是一个时代,不妨称之为开国功臣时代。而刘恒上台不久后,朝廷的人事安排逐渐脱离了刘邦的影响,新皇帝的文治思想逐渐体现在用人上。身为知识分子的张苍,成为这个时代第一个丞相。而贾谊、晁错也不例外,也是以读书人的身份,以其真知灼见影响文景时期的政治。因此,从张苍开始,可以算是旧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始。
  【正文继续】    
在此,我们先撇下张苍不说,回头来再看看贾谊。  
贾谊的迁侯国政策,不但削弱王国的势力,而且催发了朝廷人事的更替。对此,老同志很不满。一介书生,未经革命风雨,仅凭几篇文章取宠,专靠耍耍嘴皮哗众,在朝堂上狐假虎威也就罢了,居然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得寸进尺,敢拔虎头毛。岂有此理!此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功臣们不再沉默,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这个书生,一起抗议刘恒新政。史书记载,公元前174年,刘恒提议任贾谊为公卿,受到功臣的反对。  
所谓公卿,就是指当时的中央官员,具体是三公九卿。三公为政军首脑,最大是丞相,丞相下有御史大夫,此二公管政府。另一公为太尉,管军队。  
而九卿在三公下,乃分管各部的部长,古人以九最大,故《礼记》设九卿,下面以三乘之,依次还有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等等。  
中国文化喜欢搞对称,这叫做一阴一阳谓之道。朝廷搞三公九卿人事制度,后宫也有以皇后为首的三妃九嫔制,也以三为基数,逐次乘之,分别有如下头衔:一后(相当于当朝皇帝)、三妃、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朝廷三公九卿制,是为官员间权力制衡。而后宫三妃九嫔制,并非为皇帝好色而设置,是皇室权力制衡的结果,这个搁下以后再谈。  
在各时期的实际操作中,朝廷并不是死板地只设九个部,而是按各个时代的需求,从十几个到二十多个部门不固定。因此,九只是个概述,而九卿实际上是中央各部长的统称,并不严格设九个部门。到王莽时,以新代汉,王莽聚集一群儒家书呆子来执政,人事安排迂腐死板,不切实际,严格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等各级官员,不管实用不实用,统统照搬礼书的规定。这种死板的制度,是导致王莽很快失败原因之一。这是后话,也先按下不表。  
我们前面说过,汉丞相总理政务,但不管具体事,只管理百官,这符合三公坐而论道的思想精髓。  
丞相不具体做事,但权很大,下面有一群人替他奔命,直接对他负责。同时,他对各部长有一定的任免权。而皇帝虽管丞相,却不能对丞相的政务横加干涉。因此,对朝廷来说,丞相俨然就是一个代理皇帝。  
如今,刘恒要把贾谊从一个科员直接提拔为中央干部。然而,尽管你是皇帝,也不能说提就提,要走合法程序,那就是先提名、再审核、最后提拔。这当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审核,由皇帝、三公、以及若干元老来完成。  
由上我们大体知道,汉虽为君权政治,但从其运作机制看,凡涉及国家大事,并非皇帝一人说了算,而要与大臣商议。这已经具备几分民主的味道。  
但是,这只能算官僚民主,几个官僚关起门来,在一间小黑屋内民主决定朝政。然而,比起周朝宗法制度,这已有很大的进步。宗法社会靠圣人,靠周公,而若上无贤能之君,下面就会出奸猾之民。一旦奸猾之民强大到法律都拿他没办法,就要圣人出师诛逆。宗法政治思想的糟粕是以德治国,其实质上就是圣人专政。但是,政治并不是替天行道的工具,而是各方势力的名利场,不管是正是邪,只要客观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你都得正视它,而不死武断地加以诛灭。  
我们看到,不管是先秦宗法政治,还是后世的君主官僚制,谁在台上,对“正邪”各派实际上都具备一定的包容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针对民众的宣传,总是说教的那一套,什么仁义呀,道德呀......等等等等,都是一些政治学的末术。  
扯远了,回到汉朝。我们说刘恒提名年轻的贾谊,要把他升为部长。但因刘恒与贾谊制定了一系列在元老中很不得人心的政策,因此提拔贾谊的建议惨遭汉初政治局内部广泛反对。
  写得不错!!!!
  【正文继续】  
反对的人当中,以周勃、灌婴为首,(灌婴当时还在世)后面跟着很多大大小小利益相关者。刘恒见势不妙,发现自己有点激进,只好作出让步。并且,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刘恒对贾谊是“疏之,不用其议。”这是刘恒上台后第一次受挫。不久后,贾谊被下放到偏远地方,去做长沙王的太傅。刘恒的选择很无奈,但很实际。看来,要全面实行文治,必须得熬,熬到元老们一个个自然凋落。  
也许,这不是一个皇帝能够完成的任务。
  很有启发,继续  
  谢谢老友顶,谢谢新朋加入。  自顶一下,表示对朋友的响应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 11:04:07   
    西汉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为三公,丞相位高权重,有职有权;个人感觉掌管军事的太尉一职反倒是虚职,无调兵之权.有点象现在的国防部长,只管军队国防建设,真正的调兵用兵之权在中央军委和总参.    ========================================================  是的,如孟兄所言。  西汉初年太尉一职权力是要受制约。什么时候制约,就是战争之前要受制约。比如太尉要发兵,必须受皇帝授权,这是很大的制约。同时,即使战争,太尉也没有完全控制三军,而只能指挥一部分军队。这在汉初剿灭诸侯的战争中可见,比如灭陈豨,周勃第一次为太尉出征,与刘邦领不同的军队从不同方面进攻,因此也不能独揽大权。    文帝废太尉官后,和平时就不设太尉。景帝拜周亚夫为太尉,完全是要满足吴楚谋反这一特殊局势。后来,周亚夫骄泰不可治,被景帝想办法给结果了。    
  反对的人当中,以周勃、灌婴为首,(灌婴当时还在世)后面跟着很多大大小小利益相关者。刘恒见势不妙,发现自己有点激进,只好作出让步。并且,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刘恒对贾谊是“疏之,不用其议。”这是刘恒上台后第一次受挫。不久后,贾谊被下放到偏远地方,去做长沙王的太傅。刘恒的选择很无奈,但很实际。看来,要全面实行文治,必须得熬,熬到元老们一个个自然凋落。     也许,这不是一个皇帝能够完成的任务。  ---------------------  利益决定一切啊!      
  自顶,今日六一,放假一天,明日续贴。
  提拔贾谊的建议惨遭汉初政治局内部广泛反对,那周勃同志就是常委之一。,
  六一记号
  頂頂  
  等待郑兄的下文!
  祝大家六一快乐,自顶
  【正文继续】  文景四十年(8)  
长沙国是汉初唯一留下的异姓功臣王国,为吴氏,其开国国王是吴芮。文帝时,贾谊被贬到其国做太傅时,正值第五个王吴差当国。  
吴芮,秦时鄱阳县令,也是鄱阳县的创始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鄱阳始设县,吴芮被秦始皇任命为鄱阳史上第一个县令。那时,这里民众野居,盗贼出没,鄱阳湖周边分布着一个个土著部落,或结网打渔,或上山打猎,很多人过着饮血茹毛的日子,只有少有的农耕居民与其杂居,文明程度非常低,周时称为百越。  
吴芮初任县令时,鄱阳并无一座像样的城池,时人称吴芮为番君,说白了,就是部落酋长。可这位部落酋长与其他百越酋长绝对不一样,传说他自小跟随渊博的祖父学习百家之学,受到良好的教育,读了很多古籍,懂了很多治世方略。早年,在秦未统一中国之前,他就在赣南一代率领部落民众抗击各路盗贼的侵扰,逐渐养成自己的势力。不久后,鄱阳设县,吴芮为长,为了防御盗贼的侵扰,吴芮组织当地民众建造县城。从此,鄱阳成为真正的县级行政区,两千多年之后的今日,我们仍称之鄱阳县。  
吴芮创建鄱阳县后12年,楚民爆发反秦起义,章邯放骊山刑徒镇压起义军,黥布趁机逃走,带一群罪犯奔鄱阳,归于吴芮。吴芮见黥布,为其英雄之气所服,遂厚礼相待,深结纳之,并把女儿嫁给他。不久后,吴芮与黥布举百越之兵反秦。吴芮反秦后投项梁军,而这个黥布就是在巨鹿之战中立大功的英布,是项羽手下五大猛将、刘邦时期的三大猛将之一,后被封为淮南王。  
当时,中原与华北兵荒马乱,秦楚两军正打拉锯战。而吴芮在南方也非常活跃,率领百越之众推翻秦在当地的政权,收徇楚南部各地。他从鄱阳出发,北上九江、略衡山(在汉时所谓衡山在今湖北黄冈境内,非今日衡阳),再西取岳阳、定长沙。  
项羽为西楚霸王,吴芮因在南方有功,被封为衡山王(湖北黄冈)。但项羽为霸王后独断专行,残暴无能,与义帝的矛盾日益加深,因此迁义帝去郴县,并秘密令吴芮派人沿途刺杀义弟于江中。吴芮义不执行项羽命令,与项羽结下梁子,遂被项羽除去王国,复称为番君称号(土著酋长)。  
不久诸侯反项羽,民众也纷纷加入反楚战争,吴芮在张良的劝说下也反了项羽,投靠了刘邦。从此,鄱阳、长沙等南方诸县不战而归汉。项羽败后,刘邦感其建城安民之德,念其奉地拥汉之功,封吴芮为长沙王。  
这就是长沙国的开始。  
旧时长沙虽在楚国南端,长期受楚文化浸润陶冶,但因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封在此地的楚国贵族,很少在此好好经营,故文明程度也很低,与秦时鄱阳一样,接近荒芜,其居民多是土著野人。反秦战争中,吴芮取得长沙后,见此地荒芜不化,遂临湘水而建筑城池,建成后,城上有士兵把守,城内有百姓安居,那是最早的长沙城。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其中记载:“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所筑也。”可见,吴芮不但是史上第一任长沙王,而且也是长沙城市的开山鼻祖。  
古代诸侯的最高道德标准就是忠君爱民,表面上,大家都在提倡这一点,但实际上,大多数诸侯,即便是皇帝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吴芮弃秦投楚,再投汉,所弃之主,都是残暴之主,所投之君,虽不能算仁慈,也都是诛暴之君。由此见,吴芮之忠君,在于爱民。前后两次筑城安民,也足以证此。  
刘邦上台后为了给子孙后代扫清执政障碍,开始剿除异姓诸侯王,各个王国都传不到第二代,难逃灭亡的命运,而唯吴芮的长沙国能传于后代。其中原因,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长沙处于偏远之地,幼弱的皇子不堪跋涉,而另一方面,按照史书所论,乃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就是说,吴芮是以正道发迹的。从鄱阳到长沙,一路上不仅行军打仗,而且架桥铺路,平地造楼,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还招抚民众归于正途。汉代楚后,汉兵不用一兵一卒,就令其民归汉。  
刘邦做皇帝后,很念吴芮的功德,不但留有其国,而且,在他去世后,还谥为文,后世称之长沙文王。我们知道,谥乃臣子对死去天子或国君的评价,有盖棺定论的作用,留给后世解读。在谥法里,每个谥号都有多种解释,以文为谥,是非常高的评价。从吴芮生前事迹看,其所以谥为文,大概因其慈惠爱民。一个荒蛮之地的土著君长,去世后能得文这个谥号,非常不容易,简直比被封为国王还难。但是,后世却非常乐意称吴芮为长沙文王。  
长沙文王死后,又传了四个王,刘恒在位时,长沙国最后一个王上台,是为吴差。当时吴差年少,才几岁,贾谊在汉朝得罪功臣,被刘恒贬给吴差当太傅,去教导吴差治国方略。
  刘邦上台后为了给子孙后代扫清执政障碍,开始剿除异姓诸侯王,各个王国都传不到第二代,难逃灭亡的命运,而唯吴芮的长沙国能传于后代。其中原因,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长沙处于偏远之地,幼弱的皇子不堪跋涉,而另一方面,按照史书所论,乃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就是说,吴芮是以正道发迹的。从鄱阳到长沙,一路上不仅行军打仗,而且架桥铺路,平地造楼,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还招抚民众归于正途。汉代楚后,汉兵不用一兵一卒,就令其民归汉。     刘邦做皇帝后,很念吴芮的功德,不但留有其国,而且,在他去世后,还谥为文,后世称之长沙文王。我们知道,谥乃臣子对死去天子或国君的评价,有盖棺定论的作用,留给后世解读。在谥法里,每个谥号都有多种解释,以文为谥,是非常高的评价。从吴芮生前事迹看,其所以谥为文,大概因其慈惠爱民。一个荒蛮之地的土著君长,去世后能得文这个谥号,非常不容易,简直比被封为国王还难。但是,后世却非常乐意称吴芮为长沙文王。  -----------------------------  很不错的人啊!
  拜读,顶起。
  大老粗刘邦不全是匪气取天下,他的过人之处多了去了。  
  【正文继续】  
对此,贾谊很不满。什么国王太傅,不就是把我流放到偏远地区与野蛮人为伍嘛?在长沙期间,贾谊思绪万千,百感交集,发悼古之幽思,作痛今之愁赋。在一篇辞赋里,他自比屈原,忧愁幽思,长期郁积,渐渐变成一个悲愤的青年。  
辞赋中的屈原,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他与贾谊时代不一样,前后相隔一百多年。但才华相当,命运相仿,就连先宠后疏的经历惊人地相似,我们不妨介绍一下。  
屈原是战国末期最著名的不得志政治家,也是诗人,有很多辞赋传世,著名《离骚》就是其中之一,其事迹可见《史记》。屈原所生的年代,乃楚怀王执政时期。当时,楚怀王是战国诸侯外交的一块香饽饽,是东方齐国的盟国,而西方的秦国也一直在暗中拉拢楚国,令楚怀王断绝与齐外交,与秦国交好,从而瓦解东方诸侯的联盟关系。  
面对秦国的橄榄枝,以楚怀王为首的楚国内部,对外政策闪忽不定,没有坚定的立场。对此,有人提出新的外交思路,断齐投秦。而另有人认为要奉行原来外交政策,保持与齐国的盟国关系。这很本来很正常,如果楚怀王善于利用当时国际局势,两边都利用,不失为外交谋略的上上策。可是这个楚怀王笨得可以,进了一脑子水,见秦开出丰厚的条件,只顾眼前利益,马上与齐断绝关系,一边倒地投向秦国。我们知道,后来楚国因此惨遭包含秦国在内的诸侯征伐,这加速了六国灭亡,包括楚国本身。  
当时这政策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屈原是非常有影响的一位。而朝中有嫉妒屈原才能的大臣,如上官大夫与后来的令尹子兰,借此投楚怀王所好,极力排挤屈原,屈原因此两度遭到流放。  
楚怀王死后,屈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那是南方五岭合围地带,常年降雨,气候卑湿,而且此地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对任何人来说,来到这里这都是折磨,尤其是城里的贵族,细皮嫩肉,长期放到这里,与诛杀无异。  
古代,流放是非常严厉的惩罚。当时有很多地方荒无人烟,把你放逐出去,就等于让你整天过着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流放途上时有强盗潜行、野兽出没,就算你身体好没被冻死饿死,也要防被野兽吃掉,被强盗杀死。  
当然,如果你够强悍,可以把野兽杀了烤着吃,也可以把强盗灭了生吃。但,这几乎不可能。因此,这是残酷的经历。现代人读唐宋被流放官员的散文,只赞其文之美,却不知流放之苦。当然,到唐宋时期,很多地方都被开发,有民居住,条件比屈原时好多了。因此,有些文人被流放后,生活虽然清贫,情绪也很不满,但也时常乐在山水之间,做一个自在文人,闷的时候发发牢骚,死后其文还能流于万世。而屈原那时侯的沅、湘一带,很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你进得去,不一定出得来。因此,楚王流放屈原,就等于要判他死刑。  
史书记载,屈原不但身受流离之苦,而且精神上也倍受折磨,最后称不立浊世,愿投江裹鱼腹,于是自沉汨罗喂鱼去了。
  屈君可叹,贾生可惜,
  【正文继续】  
后之读书人,读此无不感到悲愤,贾谊也不例外。如今贾谊正经历同样的遭遇,一样的流放,一样的湘水,一样的旷世奇才,还有朝廷之中,一样谄谀的权臣,更有甚者,在贾谊眼里,可能连刘恒也与楚怀王也有几分相似,对时政先明后昏,对贾谊也是先信任后疏离......古人之辙覆于前,今人之车随其后,前后对比,何等相似,这怎能不令人感伤悲痛!于是乎他临湘而作赋,名《吊屈原》,其辞发愤郁结,其声流闻千古,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沈汨罗......  
辞颇长,在此就不抄了,有兴趣的同学可见《史记》。顺便提一下,我有一朋友,略懂吟诵之法,曾用湖南方言为我们吟诵贾谊的《吊屈原》,其音凄楚悲切,而其气顿挫绵长,听来感人心肺,仿佛屈原再世,贾生当前,令人潸然欲往......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古代很多文人,尽管他在仕途上落魄不堪,但因精于此道,遂能作绝世之唱,勾起后人共鸣。  
贾谊与屈原生在不同时代,但才华相当而遭遇相若。政治上都有见解,文学上皆通音律,仕途中一齐跌跟斗。司马迁因此把此二者合为一传,是为《屈原贾生传》。  
细读汉史,不难发现,汉文帝刘恒也似乎以贾生为屈子。他把贾谊贬谪到长沙,似乎要让这位旷世才子去感受历史的反复性。他要让他知道,历史上有很多经世济俗之大才,不但在政治上不得意,而且还惨遭当局流放。他要让他明白,政治这东西,不是有才就能玩的,更要有后台、有实力,因此很多时候,是看你立场对不对。  
如今贾谊以刘恒为后台,以文治为立场,要弱宗室,疏功臣,这不但得罪了宗室诸侯,而且遭功臣群讧。关键的是,皇帝的实力还不够硬,靠一个皇帝是保不住的。无奈之下,刘恒只能暂时放弃政治理想,暂时疏离得意之臣。  
这是文帝放贾谊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他放到长沙?长沙为吴氏之国,与宗室王国的反复无常不同的是,长沙王对汉廷历来忠心耿耿。因此,贾谊之前的迁侯国新政,虽然得罪了很多宗室王,但并未波及长沙王。刘恒把贾谊放到长沙,意要令其躲避功臣之口诛,也要让其免遭宗室之残害,有保护其人生安全的意思。但这只是我个人猜测,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看更多史料,探出更多内容。  
可见,比起屈原,贾谊幸运多了。二者遭遇虽相似,但程度大不相同。屈原是流放,贾谊是贬谪。而且,屈原遇到亡国昏君,而贾谊却得知己明主。从这点看,贾谊自比屈原,这个牢骚发得有点过了。至少,刘恒以后,在宗法封建问题上,汉景帝、汉武帝几乎完全实行贾谊的政策。当然,文景武帝三朝,是经过不断检验反思,才用其策。只是,文帝时代,是一个不属于贾谊的时代。  
因此,在仕途上,他只能做个政协委员,提提议案,用舆论渐浸时弊,温和地推进汉初制度改革。
  自顶一下回家,晚上回复各位评论。拜拜。
    贾谊是不是和田家英有些像呵?  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少年得志,也一样地烟消云散
  辞颇长,在此就不抄了,有兴趣的同学可见《史记》。顺便提一下,我有一朋友,略懂吟诵之法,曾用湖南方言为我们吟诵贾谊的《吊屈原》,其音凄楚悲切,而其气顿挫绵长,听来感人心肺,仿佛屈原再世,贾生当前,令人潸然欲往......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古代很多文人,尽管他在仕途上落魄不堪,但因精于此道,遂能作绝世之唱,勾起后人共鸣。  -------------------------------  正是政治仕途的不幸成全了贾谊名声上的大幸!在美学上,悲剧美最具震撼力。    
  谢谢各位老朋友支持。  欢迎各位新朋友报道。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 18:46:05         辞颇长,在此就不抄了,有兴趣的同学可见《史记》。顺便提一下,我有一朋友,略懂吟诵之法,曾用湖南方言为我们吟诵贾谊的《吊屈原》,其音凄楚悲切,而其气顿挫绵长,听来感人心肺,仿佛屈原再世,贾生当前,令人潸然欲往......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古代很多文人,尽管他在仕途上落魄不堪,但因精于此道,遂能作绝世之唱,勾起后人共鸣。    -------------------------------    正是政治仕途的不幸成全了贾谊名声上的大幸!在美学上,悲剧美最具震撼力。      =====================  不知为何,文学这东西,我有时候很喜欢,有时候却很讨厌。
  还没跟上,先顶顶!
  天才大都不幸,但这种不幸造就了另一种幸运,他们消磨在生存的时代,却享誉在永恒的历史。
  楼上说的是,天才离政治远一些才能幸运的
  【正文继续】  【西汉的兴亡】文景四十年(9)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贾谊于公元前176年春被贬谪长沙,四年后被皇帝召回长安。  
四年后的长安,朝廷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旧相灌婴已死,绛侯周勃之国上任,当朝丞相为张苍。张苍生性豁达,加以年高八旬,因此,他虽贵为丞相,却与世无争。因此,对文帝来说,朝廷那边的压力缓和了很多。而对贾谊来说,可议的时政也宽阔了许多。  
四年前刘恒曾下达贬谪令,让贾谊远离长安去长沙做太傅,而此时贾谊回长安,刘恒却很高兴。虽贵为皇帝,但也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他在未央宫宣室(祭神殿)私下接见了贾谊,不设宴席,不讲排场,只上一壶香茗,几盘鲜果,或者还有几坛陈酿。两人促膝相对,畅谈阔别之情,既有君臣之礼,又结宾主之欢。四年前,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愤怒青年要出头;四年后,往事恍若隔世,叨起来却瞬如一念。唯一能留下岁月印记的是,此时的贾谊一脸的沧桑,而刘恒对他满眼期许。  
他们二位都成熟了,言谈举止也变得稳重了。  
这次宣室之聚,人虽少,但时间很长,两个年轻人闲得可以,边聊边喝,从下午一直到深夜还不肯散席。然而,他们虽无所不谈,但就是未及政治问题。据《史记》记载,刘恒“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可见,皇帝与贾谊并不是在拉家常,整八卦,他们聊的都是一些很高深的哲学问题,其中包含鬼神之说,本体之论。  
且看贾谊怎么回答,“具道所以然之状”,把鬼神的来龙去脉深入浅出地讲述给皇帝听。  
可惜,史书并未长篇转述贾谊到底对鬼神之事说了些什么。但我们可以想象,那一定非常精彩,也很深刻。要不,何以令刘恒至夜半还不睡,非常兴奋,移席至前,侧耳倾听?并且,分别了四年,刘恒孜孜以学,自以为才学能够超过贾谊了,而宣室听完鬼神论后,便自觉差远了。  
唐人李商隐有绝句《贾生》,写道: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首诗字面意义很浅,写的就是宣室问鬼神的情景。前半部赞誉贾生之才,后两句转而批评刘恒不务正业,好不容易把贾生从长沙请回来了,却问一些不关痛痒的事情,而对朝廷政务一句不提。  
很有意思,但关耳兄对此诗颇有意见。
  静听关耳兄的意见
  【正文继续】  
此诗很有意思,但关耳兄对此诗颇有意见。  
我们说贾谊是天才政治家,但若要给他加一个限定词,我们可以更精确的说,他是一个政治理论家,不是一个政治实践家。这种人,做顾问是上等之材,但是,他若要出来竞选,结果肯定是,大家一算选票,他定以大悬殊败北。  
既然是理论家,肯定也是思想家,哲学家。在他理论的背后,应当有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来支持他的立场。  
我们知道,在古代政治实践中,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一年四季,逢年过节,大到皇帝小到各级爵爷,都要参与祭祀活动,各路诸侯人不能到,也要把贡品送到,这是礼治中重要的一环。《汉书.郊祀志》说,《洪范》八政,三曰祀。《洪范》是《尚书》的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所谓八政,就是讲政治的八个内容,第三条就是祭祀。  
这个祭祀为什么那么重要?“昭孝事祖,通神明也。”就是要向列祖列祖汇报一年的为政得失,要向各路神仙祷告,护佑我大汉五谷丰登,富国强兵。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形式,近自汉朝中央,远至四夷君长,不管文明的野蛮的都在搞,是当时的政治潮流。它的实质就是人的心灵与神灵的沟通,同时向民众宣传执政的合法性。祭祀的时候,供上牺牲,并配以庄严肃穆的音乐,参加者意要专,心要诚,在觋巫的主持下,行祷告之礼,仿佛各路神仙列祖列宗就在眼前一样。  
理论家说,心在,神在。你若心猿意马,神仙就请不来了,这叫心诚则灵。  
大家看到这里,不免心生疑问。鬼神这东西,到底有没有呀?说实在,很少人知道,要让大家都知道了,怎么能称鬼神。所谓神出鬼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嘛。  
作为皇帝的刘恒,大概也从未与鬼神见面,但他每年都要参加这样的庄重仪式。他因此很茫然,鬼神存不存在这个问题积压在他心里很久了,但没地方问。  
可是,有一天,他却突然撞了鬼,恍恍惚惚,顿生幻觉,然后昏昏睡去,梦一黄头郎推他登天堂。醒后,他于未央宫边的渐台上寻找黄头郎,遂得弄臣邓通。这邓通与梦中之人长得一模一样,你说这神不神?刘恒当然感到神奇了,怀疑神灵预告。  
这可能是刘恒的一个陈年老梦,相信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的梦,可能也终身不忘,是不是神灵的预告却很难说。但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其中必有鬼神,这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没了鬼神,死了后去哪里呀,如来提倡目空一切,佛家却也有因缘轮回的寄托。  
刘恒曾得如此神奇的梦,自然也陷入了冥思,但百思不得其解呀。现在,贾谊这位思想天才就在眼前,这不是闲得没事嘛,刚好可以追问,不要放弃学习的好机会。于是他问道,“鬼神这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呀?我们人是从什么转化到娘胎里的呀?死了之后又去哪里呀?”  
如此问题,看起来很幼稚,你要按无神论的观点去解读,肯定会说,皇帝在搞迷信。但若细细思量,这一串问题却是严肃而有趣的哲学问题,若一直打破沙锅问到底,可以追问到古代帝王祭鬼神拜祖宗的政治意义,包含很大的政治哲学理论,甚至,可以问到包罗万象的宇宙学问题。  
那么,贾谊是怎么解释刘恒的这些问题呢?很遗憾,史无记载。
  有道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文帝问问也是理所当然.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 10:17:13 
    天才大都不幸,但这种不幸造就了另一种幸运,他们消磨在生存的时代,却享誉在永恒的历史。  ===============  这是因为蠢才太多,他们要拉天才入伙,一般情况下都拉不成,于是天才往往就成了天真,只得藏之名山留之后世了,哈,怪论,勿怪也  
  【正文继续】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其他古书里找出答案。比如,通常认为孔子是个无神论者,《论语》记载子路问神被训的故事,人的事情都没搞清楚,问鬼神干嘛?同时,他自己也很少谈论神仙的问题。但是,孔子却很重祭祀,认为祭祀一定要在庄严的气氛中进行,一点都马虎不得。更重要的是,祭祀不是用来歌功颂德的,你执政的时候,明明劣迹斑斑,却还要搞一大堆假数字来欺骗鬼神,那会出大问题的。  
为什么一个“无神论者”,对祭祀会那么重视?很矛盾,颇令人费解。  
实际上,孔子并非无神论者,而是一个唯仁论的有神论者。在孔子眼里,只有你达到仁的标准,才可以被供奉为神,其余的通通都要从神位上被请走。  
而至于祭祀祖宗,那是孝道的体现。孝道是仁的基础,你自己祖宗都不管了,祭其他神也是不灵的。亲情都顾不上,出来从政,能行仁政么?  
所谓祖有功而宗有德,人类的繁衍,氏族的强盛,是祖上积德的结果。宗法社会特别信奉这一点,这思想一直被流传下来。因此,从汉朝开始,历代开国皇帝庙号都为高祖或太祖,而第二个皇帝开始,不管多能耐,也只能自降一级,只能称宗了,如太宗,高宗等等,一直称到改朝换代。  
这当中,大多数皇帝只有在当朝被祭祀,隔了朝代人家都不认你了。为什么?江山易姓了,因为你在血缘上不是人家祖宗,在功德上达不到仁的标准。看看那些历代被祭祀的人,都是圣人,黄帝炎帝以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无不如此。当中,很多人物都没当过皇帝,他们因为在人类历史上作出突出的贡献而受后人崇拜。  
可见,祭祀祖宗,实际上是祭鬼,我们知道,七月十五是鬼节,专门给孝子贤孙用来祭祀祖宗的。这个仪式,大到皇帝,小到细民,都要行。而祭祀先圣,才算是祭神,在政治上,表示我朝要行仁政,只有皇帝诸侯才有资格行这个仪式。  
神都是先圣仁人,你既然祭祀他,就承诺要向他看齐,要行仁政。这当中,你要把今年的工作汇报给他,不光要说政绩,而且还要说过错。这在西周时期,是国家祭祀的实质内容。但到了春秋末的孔子时代,礼崩了,乐坏了,很多国君开始搞数字游戏,明明贫困人口还有500万,却向神称才50万。孔子一看不对头,发现祭祀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政治意义,于是很愤怒。因此《论语》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并且认为,这样的祭祀还不如不举行。  
那么,这样胡搞,到底有无神来惩罚你呢?比如晴天突然来个霹雳,一下子把说谎的巫婆神汉给劈成两段,这可能么?呵呵,绝不可能。  
正因为不可能,因此有人开始侥幸了,觉得上帝也可以糊弄。第一次说谎的时候,可能很怕,抬头看天,瞧瞧是否变阴。看看太阳还高高挂着,没事,于是庆幸。第二次继续说谎,这次胆子大一点,不看天了,只是心里有所顾忌。但是,到了第三次、第四次,白面粉变成老油条了,皮厚了,于是想都不想,随口就来一堆谎话.....这大概是孔子当时所见的实景,因此他很愤怒,说这样还不如不玩这套。进一步解释,我们可以说,还不如另找理论来解释你做国君的合法性。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人心变坏的过程,扩散开去,就会导致体制的涣散。最后,大概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孔子很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纲堕坏。  
可见,祭祀虽是仪式,但背后包含很深的神学内容,这些内容是古代政治的理论依据。因此,刘恒于宣室中,问鬼神于贾谊,问的是大问题,这问题不仅涉及人生,而且涉及政治。贾谊不会像孔子训子路那样训刘恒。因为,贾谊深刻理解鬼神对政治的意义;其次,子路刚烈有余而智谋不足,刘恒绝非此类。  
于是,贾谊说,好,好,这个问得非常好,然后把他所学,一五一十地告诉刘恒。其内容史虽无载,但如关耳兄所言。
  呵呵,妙.关耳兄深得鬼神的奥妙
  李商隐的诗,应该是借古讽今,不知是此解否?
  好帖子要常顶。
  快该分页了,顶上去——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 16:08:17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 10:17:13        天才大都不幸,但这种不幸造就了另一种幸运,他们消磨在生存的时代,却享誉在永恒的历史。    ===============    这是因为蠢才太多,他们要拉天才入伙,一般情况下都拉不成,于是天才往往就成了天真,只得藏之名山留之后世了,哈,怪论,勿怪也    ========================================  虽是玩笑,但也是实情。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 22:18:21 
    李商隐的诗,应该是借古讽今,不知是此解否?    =================================================  李商隐大半辈子都陷入牛李党争中,比较郁闷,晚唐朝政也越来越不如人意,肃兄所怀疑也有道理。不过,怀疑归怀疑,具体讽什么事情,却还待挖掘,我很乐意带着这个问题去查查相关资料。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 14:27:53 
    大老粗刘邦不全是匪气取天下,他的过人之处多了去了。    ==================================  刘邦拿儒生的帽子撒尿,得罪写书的儒生,因此被后世一群迂儒抹黑。后人很多读到刘邦的资料,都是儒生整的二手三手货,很片面。
  一些迂儒也是为了自身计,才无限上纲上线    
  頂頂  
  【正文继续】  文景四十年(10)    
宣室论神,贾谊为刘恒生动地上了一次政治理论课,也顺带一些高深的哲学问题。对刘恒的一系列问题,他论述了一大堆,但就是没有具体结论,而刘恒听得很带劲。行内人都知道,哲学绝非一门推理结论的学科,它的任务有二,一是提问题,二是围绕这些问题拼命的扯淡,扯出一套自圆其说的思想方法。试图用哲学方法得出问题结论的人,不是疯子就是狂人,或者他根本就没弄懂哲学为何物。因此,哲学家本质上是一群糊弄人的人。  
刘恒在宣室里被贾谊这么一糊弄,对贾谊越发的佩服了。他越来越相信,这位比自己小三岁的小兄弟,可为臣,可为友,甚至也可师事之。不久后,贾谊被任命为梁王刘揖的太傅。  
太傅虽不算大官,也没实权,但与之前的长沙王太傅比,却重要多了。梁王刘揖虽为文帝的庶出少子,但这个皇子与其他皇子不同,好读《诗》、《书》,与父亲的情趣颇类似。聪明的男人,天生就是半个哲人,刘恒也不例外。若得个儿子,与其相似,闲来日夜阔论天地玄理,也是人生之一趣。刘揖就是这样的儿子,因此刘恒特别喜欢他,与别的儿子自然不同,疼爱程度连太子刘启也不如。  
这样的好儿子,当然得给他配个好老师了。举目望去,满朝读书人,唯贾生能教导此儿,于是他就命贾谊为梁王太傅。得了这个职位,贾谊颇为满意,他也很打心里喜欢刘揖。毕竟这是一个好学后辈,老师都喜欢好学生,做刘揖老师,是个不错的差事,总比在长沙国教吴差好。  
刘揖虽思辨好学,但其命不长,在他为梁王后十年,公元前168年,不幸坠马夭折。刘恒失去爱子,非常悲痛,赐其谥为“怀”,是为梁怀王。“怀”在谥法中是慈仁短折的意思,这表达了刘恒对这个儿子的深深痛惜。  
太傅贾谊对这个学生也非常爱惜,刘揖死后,他自责为师不慎,导致刘揖夭折。因此他长期闭门思过,不与外界交往,一个人不是闷闷不乐,就是放声大哭,整日里寝食不安。贾谊本就多愁善感、体弱多病,如此日复一日地自我折磨,精神渐被掏空,更显形气羸弱。最后,于公元前177年,贾谊恍惚抑郁而死,享年只有33 岁。  
自古才子命皆短,贾谊死后,汉朝从此失去一个天才。
  哲学家本质上是一群糊弄人的人。  
  【正文继续】  
然而,短短33年的光阴,出道才11年,贾谊以才学闻名汉廷。初出道时年轻气盛,激点时弊,才凌功臣,令满朝文武汗颜不止,同时也因锋芒毕露而过早凋谢。  
先前说过,贾谊乃儒家科班毕业,但观其文章学问,似见他对诸子百家都有涉猎。这点不难理解,汉初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陆贾也是以儒家为主,兼修百家之说。而张苍主要喜欢数学天文历法,这不能说是哪家,但他对儒家学问也有很深的心得。而且,在《春秋左传》方面,贾谊还曾受过张苍的指点,其学问流派,自有相承之处。  
《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留下很多文章,比如《贾谊》五十八篇,赋七篇。其中,很多优秀的政论文雄思万丈,见解深刻,不但是了解汉政治的重要史料,而且以此可追溯周朝一代政治演变过程。辞赋方面,杨雄对他的评论是,“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大概是说,孔子门人,开始用辞赋这种瑰丽文章写作,贾谊当属登堂之人,而司马相如到了入室的境界。  
现在,我花点时间总结一下贾谊的主要政见,看看这些政见的思想渊源,以及如何影响整个汉朝政治。这里,我主要分成四个方面阐述。
    贾生才调世无论,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须哀伤付一生.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作者:zxjhyh 回复日期: 14:34:51        哲学家本质上是一群糊弄人的人。    ================================================    作者:家住28层 回复日期: 16:20:26        up  =======================    新朋友,欢迎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 11:40:01        一些迂儒也是为了自身计,才无限上纲上线      =======================    说的不错
  《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留下很多文章,比如《贾谊》五十八篇,赋七篇。其中,很多优秀的政论文雄思万丈,见解深刻,不但是了解汉政治的重要史料,而且以此可追溯周朝一代政治演变过程。辞赋方面,杨雄对他的评论是,“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大概是说,孔子门人,开始用辞赋这种瑰丽文章写作,贾谊当属登堂之人,而司马相如到了入室的境界。  ---------------------------  大概指的是文章中的思想境界吧?  
  周末快乐!
  好久不来,楼主写到20页啦。先加油后读书。。。
  頂頂  
   好久不来,楼主写到20页啦。先加油后读书。。。  
  为一孺子悲伤致死,贾谊的确不值
  人有的时候要没心肝一点,哈  
  天涯论坛--煮酒论史    斑猪 江上苇=应侯范雎=死鞑子=SB=NC  煮酒论坛的斑猪度量真是比针眼还大啊,说了几句不合的话就禁言,还不停的删帖,删回复。删了不说,还禁你的ID, 让你不能发言,然后和马甲一起上串下跳,像个精神病似的对着你的ID自说自话,说你因为辩不过他而遁逃了。十分可笑。    这种人十有八九是心理有问题,由于在现实中太过于失败,于是到虚拟网络中寻求那种虚幻的伪胜利后的满足感。这些早期精神病患者若不尽快进行治疗,将会进展为精神分裂,那时就悔之晚矣。爷本来没必要来指出你们的精神问题的,但本着治病救人的精神,每个人本身都是宝贵的财富,治好了精神病以免去祸害社会,也算是无得功量一份。      这种地方爷日后再也不来了,让你们那帮傻*就自娱自乐去吧。都是一帮J8玩意儿在自淫,在对自我虚幻的伪胜利中达到高潮。        江上苇,你也就这点能耐,窝在煮酒论坛里享受你那仅有的可怜的独裁权利。什么狗屁煮酒,成了你们家开的一言堂了。在煮酒论坛里颠倒黑白,愚弄网民,利用自己斑猪权利去创造历史,污蔑汉人,肆意贬低华夏文化,制造民族分裂的文化基础,其心可诛。他自己竟然还乐在其中,纯SB一个。    死鞑子亡我汉族之心不死!    -------------------------------------------  删此贴者七日之内死全家。支持的请转发,谢谢。  
   頂頂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 22:18:21        李商隐的诗,应该是借古讽今,不知是此解否?        =================================================    李商隐大半辈子都陷入牛李党争中,比较郁闷,晚唐朝政也越来越不如人意,肃兄所怀疑也有道理。不过,怀疑归怀疑,具体讽什么事情,却还待挖掘,我很乐意带着这个问题去查查相关资料。  --------------------  李唐皇帝大半对长生之术感兴趣,而且吃死了不少人,李世民就是第一个长生丹的牺牲品。
  顶顶。不好意思,今天有点事情,没来续贴。
  关耳兄早安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 10:15:32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 22:18:21         李商隐的诗,应该是借古讽今,不知是此解否?            =================================================      李商隐大半辈子都陷入牛李党争中,比较郁闷,晚唐朝政也越来越不如人意,肃兄所怀疑也有道理。不过,怀疑归怀疑,具体讽什么事情,却还待挖掘,我很乐意带着这个问题去查查相关资料。    --------------------    李唐皇帝大半对长生之术感兴趣,而且吃死了不少人,李世民就是第一个长生丹的牺牲品。    ==============================================    嗯,有道理。道教乃唐之国教,贵族迷于此道,皇帝求长生。谢谢兄的点拨,你不说我还一时没联系到。
  接着拜读两汉雄文!
  【正文继续】  
第一方面,宗法封建。宗法封建有三个要点,其一、嫡长制,其二、裂土分封,第三、贵族婚姻。西周长达八百年,就奉行这样的制度。但西周的崩溃,也因了宗法封建的制度。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裂土分封。  
西周初期,国势强盛,从文王到成王,周天下的领土不断从西往东扩张,土地资源非常丰富,王室人口发展处在初期阶段,地广人稀,因此分封是皆大欢喜的制度。这个时期,不但同宗兄弟能分到大块沃土,而且随着地盘的变大,很多有实力的异姓也受封了。  
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周朝的扩张历史。  
周武王姬发刚上台,周势力限在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东西三百公里以内,其西是原来岐周的地盘,而东面中原地带大部分尚属商纣王。这时候,周王室把两块战略要地分别封给周公、召公。按《史记》记载,今日河南灵宝以西,乃召公姬奭辖地,即今日之陕西;而自灵宝以东,则是周公姬旦的封国,即今日洛阳以西一带。周公、召公之封,在函谷东西战略要地,意在抵御东面强大的商纣王。  
周武王继位九年后,即与各个大小部落会师孟津,对商纣王挑衅示威,史称孟津誓师。孟津在今河南洛阳之北,是黄河的一个重要渡口。由孟津誓师看,武王时期,河南洛阳一带的黄河大概就是商朝与周朝的边界。两年后,武王率领百戎渡津伐纣,大举进攻商都城朝歌,大克。  
商是周朝领土扩张过程中最大的敌对势力,武王伐纣也是周初最惨烈的一次战争,从《史记》看,双方投入人员有近百万之巨。尽管商周之际奉行全民皆兵的政策,百万之众在当时也是个大数目。因此,从这次战争规模看,商、周在三千年之前,已各在东、西形成强大的帝国。只不过,对于商而言,周乃是后起之秀。  
然而,这个后起之秀经历四代人的努力,实力在不断壮大,而商帝国强虽强矣,但已然像一轮垂垂落日,离灭亡已经不远了。最终,周武王在窥见商纣王内部各势力的矛盾之后,毅然发起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东扩战争,并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商帝国政权。  
这一次东扩获取了极大的成功,打下了周朝八百年的封建帝业。随后,姬姓子弟及功臣得到了空前丰厚的战利品,分封的国土向周围推进上千公里,一下子扩大到东海之滨、燕山南麓、以及淮河流域。周朝大规模分封就是在这一次扩张之后,比如召公的儿子克徙封于燕(北京房山有燕都遗址,这段历史《史记》无载,但可见于出土的两件青铜器:克盉、克罍),是为第一代燕侯。而周公儿子伯禽封于鲁(今山东西部),是为第一代鲁公。另外还有管叔姬鲜封于荥阳附近,而蔡叔姬度封于河南上蔡。还有一些旧势力诸侯,如商之后裔宋国,夏之后裔杞国,舜之后裔陈国。而功臣姜尚封齐营丘,世代为齐侯。  
这次大规模的分封,体现周朝政治由亲及疏的宗法理念。武王的兄弟姬鲜、姬旦、姬度,不管有无功劳,皆封于黄河中游的丰饶之地。而召公姬奭尽管功大,而且姓姬,但因只是“周之支族”,灭商成功后,其后代只封于北京房山。那时燕是北方战略屏障而已,可不是个好地方,封到这里只能算是徙边,搞得好可以拓边,搞不好没几代就要灭亡。姜尚更惨,不但封地在东海未化之地,而且近百岁了,还要被派去封国亲政。  
但在周初,这都没问题,反正地大物博,只要有时间,不管天涯海角,土地再荒蛮,总能找出发展之路。燕、齐后来各自依靠自己的地缘优势,发展为战国列强。就是被周朝靠边站的结果,所谓“祸兮,福所倚”,老子讲得非常有道理。  
周武王就这样为其兄弟打下大片江山。  
武王崩,成王姬诵立。此时,因武王儿子不多,成王好像就叔虞一个兄弟,因此成王时代,分封制度并无出现问题。当时,成王要封弟弟叔虞,但不能削宗室功臣的封地,因此,只能再次扩张,于是派周公姬旦伐山西唐部落(今汾阳、太原一带)。周公克唐后,成王即把叔虞封于唐,是为唐叔虞,这就是晋国的鼻祖。  
但是,随着周朝的发展,天子与封国矛盾在深化。诸侯国过了几代之后,势力上变得越来越大,血缘上变得越来越疏,行为也越来越不靠谱。而中央天子的实力一代不如一代,有限的土地资源封于前几代诸侯,天子的亲兄弟没地封,因而觉得越来越不安全。按照贾谊的说法,“亲者或无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这种矛盾到周穆王时期已经变得严重了。  
这时候,诸侯成为列强,天子地位在下降,按《史记》的记载,这叫“王道衰微”。于是周穆王大概要重走文王、武王扩张分封之路,北伐犬戎,要为王室亲者找出路。但是,此举招到既得利益者的反对,比如蔡国就找借口长篇大论,“先王燿德不观兵”,以道德的名义打压周穆王的举动。  
但是,穆王之时,因为诸侯太强大,王室又不搞计划生育,天子亲子弟已然没有出路了。因此,穆王还是不顾诸侯反对,一意孤行地发动对犬戎的战争。  
战争本身是胜利的,但却得不到诸侯的认可。此时膏腴之地尽为诸侯所有,故而战利品甚少;甚至,在内政经济上,经历此战的周王室不强反弱。在后人看来,穆王是失德之君,是周王朝强弱的历史分水岭。但是,若从分封制度的缺陷看,这并非穆王之罪过,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到幽王时,《史书》记载幽王为美女烽火戏诸侯。幽王败死,平王东迁,是为东周之开始,历史进入春秋。如前所述,这也不是幽王的错,而是时代的趋势。  
以上是周朝由强而衰的大致过程,由此见,历史上只有亡国之时,没有亡国之君。像周穆王、周幽王那样,处在倒霉的时代,只能做个倒霉的天子,为后人唾弃,这就是后世很多道德家所看到的历史。但贾谊不同,他总结了周朝如上的裂变过程,以为汉初封建不可长。  
不久后,在景帝时,果如贾谊言,汉初的封建上演与历史“惊人相似”的一幕,吴楚发兵作乱,七国响应,天子与诸侯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当然,有前朝的覆辙做反面教材,有贾谊、晁错这样的先知者在引路,文景二朝总算跌跌撞撞度过分封分裂的危机,从而进入武帝的全盛时代。  
贾谊的《陈政事疏》深刻地剖析了封建的弊端,但汉文帝时期天子未强,因此不敢疾行贾谊之策,而只实行迁诸侯,裂封国的办法削弱封国的实力。(迁诸侯前文已述,关于裂封国,后文将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野史乱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