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场博客大聚合 流水线上的Factory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是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日,我进了A厂阳极二组在上下挂区域负责上挂待氧化..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72|
上传日期: 02:24:2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是一名流水线上的工人
官方公共微信以亲身经历晒出中国工人在流水线上的真实生活
我与广州市南沙区某集团的工友兼大学的师弟师妹的合影
除了高考那年,从高一开始到大学结束,读书时期的每一年寒暑假我都有打工。去年暑假我在广州南沙区的某集团打工。近期富士康员工的频繁跳楼事件,使我不得不将亲身经历在流水线上的打工生活记录下来,让大家了解那是一种怎么样的生活。
7月中旬,我从一个地方网站论坛上知道了这个招聘信息的,之后就联系之,当时及去厂的一路上,对方给予的所有信息,让我们同行的人绝对无法判断对方是个中介,一直都以为是工厂的人事部的,后来进厂签合同的时候才知道每个人都要从工资中扣除一百块给这个中介。同去的人都很愤怒,但是都到了厂的门口了,花了一百多的车费,回去时不可能的了,只好咬牙地被宰了。之后去体检和开个中国银行的账号,一共花去60+20=80块。于是大家打工一个月的成本首先就是:车费100*2+中介费100+体检费60+开户20=380块。
到广州之后,尽管不是第一次上广州,可是是第一次在广州吃快餐,在湛江,8块钱的快餐能够砍下满满一盘子的白切鸭了,到了广州8块钱是怎么样的呢?我点的是青椒炒瘦肉,半个小时后,就有了答案,我看到老板娘上菜了,远远就能见到青椒堆满得很高,不是一般而是很罕见的高,我想原来广州快餐也不贵嘛,那么多菜。可是,当她放到桌子上时后,我发誓,除了堆得不是一般而是很罕见的高的菜就是青椒,而只有六块面积为两个手指般的瘦肉,我当场晕倒。非常狠。
没有培训,我们就上班了。这个厂是组装高级花洒的,专门出口欧美的。我的第一工作岗位就是试水检测产品合格否,只看到几遍就到我了,事实上,我手忙脚乱,一开始就由于操作不当,将那高压的水喷射到对面的流水线上,吓得对面的女性工友尖叫大喊,很丢脸,之后由于小心何熟练就没失误了,可是,第一天,我就是机械地重复这个工序,非常烦闷的过程,无聊到极端,于是,我就尝试着想想些在学校里发生的一些开心的事,这样一来,心情就好很多了。我很懂得引开我的注意力的。可是,当我一不聚精会神的时候,那错误又犯了,连续喷了三次水,整条流水线都弄湿了。于是,流水线的组长就将我调到其他岗位了。
其他的工作岗位其实也没多少差别,就是不停地扭螺丝,或者装上个小零件,每每到一个岗位,都要不断地重复着这个动作。在一条流水线上,大家的速度是一致的,这个速度取决定于带头的人,她/他快,整条流水线都会快,而为了赶速度,往往是熟练并且很听话的工人带头,他/她不得不快,因为组长会交待她的速度是多少多少,每小时完成多少才算及格。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有及格的,就算是拼命地下货,也没有超过规定的一次的。但是,每次组长都会骂人,说整条线的人在偷懒。我心里很清楚,有时候,这样的生产速度基本上是到一个人的极限了,因为流水线上有的岗位上工作比较多,这个岗位上的人简直就不能坐下来,在那里工作,而是站起来,手没有一刻停下来。就算是这样,每小时的产量还是不能达到标准的一半。于是,组长总是理直气壮地骂街。其实,这里面暗含着一条非常重要的管理规则,那就是永远不要让员工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就算到了极限,而这时候组长拿个标准和之对比,就会让员工认为这不是他/她的极限,员工的精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就算是极限了,也要骂。而,如果不骂,而是赞许的话,那么就是承认了这个极限,一旦员工知道了极限,就会以此为参考,一旦如此,那么以后绝对不会出现比前一次速度更快的了,只会出现比前一次速度更慢的。所以,管理人员就那样做了。
上班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我是早上八点上班的,所以每天最迟要7点15分起床了,这样能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如果7点30分起床的话,就赶不上了。工厂的食堂的早餐很难吃,就只有稀稀拉拉的滚烂米粥,很烫,一点青菜。所以很少人到饭堂吃,很多工友出到厂门口,买“走鬼”的东西吃。一般的早餐花费是1块至2块。至少有十档走鬼,走鬼卖的东西很多,有山东煎饼,小笼包,面条,炒粉,还有一般的面包和豆浆。炒粉很油腻,有一次我吃了,整个工作过程中总觉得胃部有些油腻的东西上升到喉咙的地方,觉得很恶心,后来就再也不吃那炒粉了。
上班,大小便都要得到个组长的离岗证,才能去的,而不是依据员工的有多急的程度,一条线上就只有一个离岗证,平时都不知道它在哪里,总是有人兜藏起来,又或者某些员工一小时出车间厕所或者某个地方兜转偷闲,所以在整一个月中,我只拿过一次离岗证去洗手间的,更多的时候二急的时候,不管它的工厂规不规则罚不罚的就去了,其他的员工很少有像我这样的,但是我认为忍急是不可能的,比所有的事都重要。
其实,上班就是在等待下班,上班的过程就是等待下班的过程。几乎一条流水线的入口都挂着一个钟,机械重复的烦闷工作,使人很压抑,做着这些重复的工作,真是在挑战人的忍耐的底线,我想谁都只想着快快的下班,离开车间,可是人越看钟,就越觉得时间过得越慢,时间仿佛停住了,又过一分钟了,哈,又过一分钟了,哈,心里就是这样的想的。看了很多次之后,慢慢的感到失望了,很煎熬,于是就抑制自己不再去看时钟了,可是脑袋混混沌沌的,工作的时候,基本上,每个人的表情都麻木冰冷的,整个车间就是让人感到压抑。所以,我在工作的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时钟的指针指着下班的时刻了。一到那个时刻,基本上,整车间的人都欢呼。
中午下班后,有90分钟的吃饭时间。吃饭的时候,员工们都冲着去饭堂,从车间排队打完卡到饭堂到洗好餐具再到排队打完饭基本上耗了45分钟,整个饭堂人山人海,排队很要命,排的队足足有十五米,员工并不理会纪律了,只要这条队里有自己的熟人,就穿插进去,后面的人也没有人又异议的,大家都这样做,所以默许了吧,也可能太累了,谁也不想多说一句话了。
菜,只有四样。大青菜,通心菜,冬瓜是常食菜,另外肉就是半肥瘦或者就是鱼,用个以前家庭小孩洗澡用的大盆装起来。吃这些菜,一点油都没有,甚至连盐的一点味都没有,只有感觉到苦涩的生菜味,特别是通心菜,青黄青黄的,粘粘滑滑的,一看就知道是将全部的菜倒进一个大锅里面煮熟的。我们几个一起的工友都很饿,饭量比学校的猛增了两倍,吃那么多饭,我们都感到惊讶,通常,我们打完饭,就去勺汤进饭里,再一搅拌就是汤饭,所以就算吃到了一半吃光了菜,也能吃下去,吃饭的速度是惊人的,吃那么多东西,六七分钟就搞定了。吃完之后,起来都有些困难了,肚子胀胀的,和工友们聊过,都说,肚子胀得厉害,然而就是觉得不饱,仍然想吃。
于是吃完饭后,基本上就只剩下30分钟了,这半个小时里,很多人都在厂道上抽烟,有的人上车间趴在流水线上小睡。这时候,很困,有时候,就我不得不从饭堂慢慢走上五楼的宿舍,再床上睡一下,就算是五分钟,也是去。每次一躺到床上,基本上我又想睡,又怕,怕一睡就睡着下去,几个小时都不能醒,所以,总紧紧地抓住手机在手里,大概几十秒就看一次手机时间,然后又闭上眼睛,又隔着十几秒又睁开眼看时间,就这样的小睡几分钟,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争分夺秒了。但是有一次,还是失败了,当我醒来时只剩下三分钟就过上班时间了,要知道在厂里,迟到一分钟是减去一小时的工钱的,于是拼命地跑下宿舍,又跑到厂房三楼车间,刚刚好,没迟到,这样的速度,我估计刘翔不一定能跑的赢我了。
下午的工作是最困的,总是忍不住的再流水线上打瞌睡,但是要是被组长发现就惨了,一个工友被发现斜着工帽盖住眉头地方,呆在那里一动不动,被组长发现,拉下帽子,当头当面劈过去。很少人敢打瞌睡,但是,我有时实在太困了,于是就将前面下的货分段时间完成,也就是迅速地将货完成我这道工序,以赢得几秒的时间,然后就闭着眼睛,以休息一下,然后下一次重复着。于是一个下午就是这样的打发了。
一天工作是9个小时,我不知道9小时制是怎么代替了法定8个小时的。周一至周五5块钱一个小时,加班比平时高1.5倍,也就是7.5元。周六周日算是加班的,7.5元一小时。也就是说,按正常的劳动,如果全部不加班的话,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就是990块。但是按照伙食+日用10元一天,一个月的成本就是300元,于是成本就是:300伙食+380(车费+中介费+体检费+开户)=680元。那么一个月就只剩下:990-680=310元。这样的话,谁都不可能放弃不加班了。不但如此,一旦想到加班的工钱是平时的1.5倍,无论多累,谁都没有理由说服自己不加班了。310块能买到什么呢?只能买到一双安踏鞋吧。
加班,通常是从下午六点到晚上十点,再计算四个周六周日的八个小时的加班费,那么一个月的加班所得一共是7.5*4*22+7.5*8*8=660+480=1140块。加班的工资大于正常的工资。
总的计算的话,那么就是:7.5*9*22(正常工资)+1140(加班工资)-总成本680=1450元。这是每天工作了13个小时的总得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再我们同去的工友在最后的几天里,实在熬不下去了,提前几天就走了。再车间,我认识了湖南的工友,他说,很羡慕你们可以走了,我这样的生活还不知道要过多少日子。我离开之后,除了心酸,什么都不剩下了。现在想想,除了恐惧之外,什么都没有剩下来了。或许,这个工厂的工资还算高的了,也不拖欠工资,我应该万分的感谢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流水线上的兵马俑——打工者许立志写作史
日正午,深圳,24岁的富士康普工许立志,离开了城中村的家,一个被单人床挤满的单间,在一栋握手楼的五层,月租350元。这是4月份刚刚租下的,之前,他在城中村的另一头,住了三年。
他来到AAA大厦17楼,对面是友谊书城,许立志是个爱书的人,可能去看了会儿书,下午两点,他出现在大厦17楼,走出电梯,左转,迎面是一条满是办公室的走廊。
那不是要去的地方,他折返,另一头,那里有一扇窗,扶着窗框朝外看,是林立的高楼,他看了五分钟。
一年前,他为这一刻写了一首诗:
他想着想着
往前挪了一步
——许立志《跳楼》
疼痛的光在珠江三角洲弥漫/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亿万打工者驮着生活的火车/修建通往新世纪的康庄大道
——许立志《开往南方的火车》
我要踢开粘滞的土地/站立起来/发出旷世惊奇的呼喊 ——罗德远《黑蚂蚁》
“这是他在报纸上的处女作。”罗德远主编着一份叫做《打工诗人》的民间刊物。2011年的秋天,他收到了青年工人许立志寄来的诗歌。车间、搁浅的青春、流水线、站着入睡的身影,这些他都熟悉,二十年前,他从四川泸州的乡下来到惠州,在工厂清点货仓。
许立志1990年出生,高中毕业外出打工。2011年2月,进入深圳富士康,是流水线上的普工。进厂前,他的银行卡只剩了取不出来的99元。进厂后,1700元的试用期工资,对他无异于一笔财富。而工作,似乎没有那么可怕,第一天上班就是夜班,夜里八点到早上五点,流水线旁双手如飞,他发现时间过得真快,他想,虽然枯燥,但这样“无忧无恼也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的方式就是写诗。
诗歌发表一个月后,罗德远邀请他到惠州参加《打工诗人》创刊十周年聚会,作为年轻诗人的代表。
“他给我打电话,说请到假了,高兴得不得了。”那是罗德远和许立志唯一一次见面。这是一个身高175cm的年轻人,瘦,脸上有着青春痘。在会场,他腼腆地打招呼,随即淹没在越聚越多的打工诗人中。
当天晚上举行了诗歌朗诵会,这个全会场年纪最小的诗人用潮汕普通话朗诵顾城的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彼时,正是深圳富士康“十三连跳”震惊世界的时候,许立志来自富士康,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一位与会者评论道,许立志写下的《车间,我的青春在此搁浅》,“已触及‘十三连跳’的深层原因”。而通过诗歌舒缓情感,人们看到了悲剧不会重演,“显然,这位90后青工的内心,实现了某种和解。”
在许立志身上,罗德远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他不怀疑和解的可能。打工不易,底层多艰,他也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与自己的工厂宿命达成和解,以诗歌的方式。
1996年,28岁的罗德远依然在工厂清点着数以千计的电视机机壳。由于喜欢写诗,在打工诗人的圈子里,薄有名声。前半生的农村生活,让他的诗歌充满了乡土意象,他将打工者形容为“黑蚂蚁”:勤劳、卑微,忍耐而奉献。他也是这么做的,工作二十年,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春节要加班,他就主动报名。
他是这样一只黑蚂蚁。直到1996年的圣诞节。
“香港老板要搞圣诞晚会。车间主管和我说,你不是会写诗吗,你给我写一首。”工厂叫康惠电子,罗德远模仿《白杨礼赞》,写了《康惠礼赞》,晚会上得了二等奖,奖励一条毛毯。
一个月后,他从工人升为职员。
“人只要努力,真的会有回报的。”十八年后,成为广州增城区文体局办公室主任的罗德远坐在办公桌后说。这也是他的诗歌哲学,“没有完全的绝望,作为诗人,一定要给出希望。”
2011年,对于许立志,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他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参加了第一次诗会,还获得了他这一生中最光辉的称号——打工诗歌接班人。虽然这来得有些轻率,据写新闻稿的记者说,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他最小,又写诗。
“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那种自豪感和满足感是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旅程才刚刚开始。”一个月后,踌躇满志的许立志买下一本书,《写稿赚钱18技》。
2011年情人节,决心踏入工厂时,他曾有些失态,“谁他妈能断定以后一定怎样?命从来没有一定的!”
一块接一块的主板/像送葬队伍一样/死气沉沉地向我走来/我把他们从载具上一一取下/隔着静电手套/阵阵炽烫仍然通过手指直涌胸口/我咬紧牙关忍受着/就像我必须忍受着生活
——许立志《忍受》
累/她感到无边的累/在这个城市/这永远构不成/辞工的理由
——郑小琼《何丽》
郑小琼大概是新世纪最有名的打工诗人。自2007年获得了人民文学奖后,她就有了卓绝的名声。她曾是东莞第一位农民工身份的省人大代表。
郑小琼记得许立志。在深圳的一次诗会上,“他那时很活跃地参加诗会,我看过他的诗。同样年纪的时候,他比我写得好。”
诗会是如许立志一般的年轻诗人结交同道、拓展文脉的舞台。盛名之下,郑小琼常被邀请,但她其实害怕这样的场合,害怕看见年轻人炽热的眼睛,希冀她告诉他们改变命运的方法。
曾几何时,这也是她的愿望。那时,她到处投稿。她的成名作,就发表在《打工诗人》上。
“想写些东西发表,能够进入工厂内刊或者杂志社。这是最初的动力吧。”
2008年,郑小琼被吸纳入广东省作协,成为作协下属杂志的一名编辑。因为诗歌,郑小琼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她有了城市人的身份,再不用担心被机器刮去指甲盖。
但人生顺遂之后,郑小琼却怀疑起来。
“我常想我是不是幸运。”所有人见到她,都说她很好运,她想这是实情,幸运,也就是偶然的意思。
这让她难过。写打工诗的人数以万计,能如她一样改变命运的,少得可怜。她拿不出能传授他人的方法,更害怕自己的光环会遮蔽掉这真相。
多年前,她一样积极参加诗会。诗会中,真正来自工厂的打工诗人并不多,她觉得自卑。参加得越多,视野越广,改变命运的想法就越强烈。失落和不甘,她想像许立志一般的年轻人也会有同样的心结。
“但我真没觉得诗歌可以改变命运。底层人的命运越来越难改变。”
许立志的房间里,有郑小琼的诗集。
他的诗越来越灰暗了,面对无法改变却渴望改变的现实。他表达了对深圳这个城市的喜爱,想换个方式留下来:他有一份自荐信,请求被深圳中心书城录用。自荐信中,他反复强调对书籍的热爱,列举发表在刊物的作品,千方百计与书拉上关系,最后却输了。
这三年,他只是从作业员换成仓管,再变成线长。
他接到了许多善意劝告,一位前辈说,写诗不要那么悲观。他听从了,“一想到90后就想到年轻,想到朝气与未来。我听你的。”
但很快却重回旧路,他的诗仍然因为太过阴暗被退稿。
与诗中的孤苦相应,许立志的身体也出了问题。上夜班落下的偏头痛是他的梦魇,头部的震颤漫过血管,身体好像一点点腐化。咳嗽、喉痛、腰弓以及失眠,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他似乎还患上了厌食症。流水线,已经成了畏途:
今天的劳动不要太重/时间,不要太长/否则,跨出这道门槛/至少需要一百年的勇气——许立志《凌晨的眺望》
“若是有用诗歌改变命运的想法,更可能走进死胡同吧。”郑小琼有些茫然。她写过一个叫阿敏的打工姑娘,阿敏热爱诗歌,“想赚两年钱再写诗”。而再次听到她的消息,诗人阿敏已经成了被抓获的传销犯,入狱三年。
许立志生活的城中村,里面住着许多富士康的打工者。&(南方周末记者 张瑞/图)
这个早上我不再是低着头颅的打工仔/我是抬头挺胸的汉朝将军/誓以最后一箭/洞穿匈奴首领的胸口 ——许立志《杀死单于》
我对旁边的工友说/富士康又有人跳楼了/他们没有理我/还说这里是捷普 ——冉乔峰《报新闻》
2011年,当许立志进入流水线时,19岁的冉乔峰逃离了工厂。他去了工地,那里钱更多,更自由。
他在工地扛钢管。一根钢管六米长,五十斤重。一次扛三根,压得他“仿佛要被大地吸进去”。
更恐怖的是上高架。离地二三十层楼的高度,踩在钢管上拧螺丝,低头,下面的人只有蚊子般大小。
晚上回到工棚,工友们要么打牌,要么看电视,冉乔峰躺在床上,用手机写诗。
“每天想到什么就写出来,第二天上工就舒服些。”
他在微博上发起了“打工诗社”的话题,每次设定一个主题,让人们进行微诗接龙。最受打工者欢迎的三个题材,是讨薪、留守儿童和下岗。
他还建立了QQ群,都是热爱诗歌的年轻人。许立志也在里面,他们有时互相交换新写的诗,听听意见。
冉乔峰说现实主义是许立志的强项。但他们的诗不一样,“我的诗开始低沉,但结尾比较励志……他可能陷在自己的思想里,走不出来。”
冉乔峰还收获了爱情。2013年,深圳火车站,为了省钱,他在网吧待了整晚。早上醒来,发现背包被划了一个大洞,手机、钱包都没了。幸好上网时间还剩一小时,他在网上向诗友求助,一个在工厂打工的姑娘,从未谋面,却立马打给他三百块钱。
许立志和女朋友也是在网上结识。2011年春节回家,他骄傲地告诉父亲,他有女朋友了,还在广州读大学。这份并不那么“合理”的爱情曾让许父疑惑,直到许立志向他出示了照片。他决定听其自然,2013年年末,听到了两个人分手的消息。
许立志告诉他,女方父母嫌他们家太远了。
“是嫌太穷吧。”许立志的老家在广东揭阳的农村。女孩毕业后去了银行工作,他还在工厂。如今,许父会想起这对儿子的打击,“起码向他证实了,他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钱。”
2014年五一劳动节,冉乔峰让自己的诗歌事业更上一层楼。他们在深圳租了一间老年活动中心举办了“打工诗社”的线下聚会。他邀请了老前辈罗德远,后者在会上讲了一个有些促狭的笑话,“我说发现了一个问题,喜爱诗歌的人,女的不靓,男的不帅。”
许立志没有来,他已决定破釜沉舟。
日,许立志写下了《杀死单于》,用一种你死我活的愤激,表达对工厂生活的绝望和痛恨。他要一击毙命,寻找更好的生活。一个月后,合同到期,他毅然离开了这间困了他三年的工厂。
我和两个哥哥搬出桌椅/母亲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父亲那时还倚在门框上抽着劣质香烟/悠哉游哉/“开饭啦”,母亲有力的歌唱/也是一恍惚间,这么多年/就在几个傍晚中过去了
——许立志《一家人》
2014年4月,诗歌评论家秦晓宇在网上看到了许立志的诗歌。眼前一亮。
他在编一本叫《工人诗典》的诗歌选集,希望囊括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优秀的工人诗歌。他选了五十余名诗人,有郑小琼,没有罗德远。他还想找到更年轻的。
谈起初衷,秦晓宇说,中国有2.5亿农民工,8000万产业工人,数以万计的工人在写诗,其中不乏相当出色的,但这部分文学成就被低估,不见于任何重要的诗歌选本。工人们“我手写我心”,即使写的是自己的生活,也是为广大的命运同路人立言。“这是社会的史诗,也是工人阶级的精神史诗,呈现的是社会转型中产生的所有代价,所有的肉身经验。”
许立志的意义,在于他不仅属于被转型碾压的“庞大单数”,还身处资本全球化时代下金字塔的最底端。
“他在用天分写作。他的诗歌其实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泛滥的抒情,有的却是神来之笔。”秦晓宇选了许立志的两首诗,其中一句是,我咽下一枚铁做的月亮,他们管它叫做螺丝。
“他的诗真的很特别。”
用许立志的诗作为选集的结尾,秦晓宇也有考虑,“他还年轻,来日方长,放在结尾,也是希望。”
2014年8月,配套的纪录片《我的诗篇》开始拍摄。展示打工第一线的诗人的工作、生活、写作。秦晓宇选择了十位诗人。
“我告诉导演,许立志是一定要拍摄的,他是这个纪录片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但8月底,却传回了意想不到的消息,许立志拒绝了,是所有诗人中唯一一个拒绝拍摄的。
“他说,我不写诗了。”
许立志没有告诉家人,他离开了工厂。长达半年的时间,他一直在电话里虚构着工厂故事。有人说他去了江苏,不久折返,他一直失业,无所事事。他不大和诗友们联系,退出了冉乔峰的“打工诗社”QQ群。
后来,看着儿子的自荐信,许父说,许立志一开始就错了。他想去书城上班,是为了能看书,“他太年轻,看不懂。书城是卖书的,他只想去看书,目的都不一样。”
许立志出生在农村,初中毕业时,由于数分之差,交不起借读费,他去了镇上的中学。许父以此自责,觉得这是他之后一直郁郁的原因。
“我都不敢想他要搞创作,他没说过。”高考失利后,家里安排他去学一门技术,比如修电脑,像他的哥哥们一样,他不愿意。
“他走错了路,下多少功夫写一篇东西,还抵不上人家一天的工钱。”65岁的老年人去过深圳,那是一个繁华的地方,在街上,“不到两里路,汽车就一只接一只。”
“诗歌真的很难改变命运。”秦晓宇说,唯一的窄路,是被作协、行政单位、媒体等体制吸纳,但机会少之又少。
这是因为诗歌在中国的特性“没法商品化”让它高贵,也让诗人软弱。被体制接纳几乎是唯一的上升途径。
成为办公室主任的这些年,罗德远最主要的工作是写报告,掌握不同领导的喜好,写出让他们满意的稿子。他是单位的年度先进工作者,却没多少时间写诗了。
郑小琼称自己是“办公室女工”。直到今天,她还在焦虑,“至少三代才能在城市立足”。
“我不想进入体制。那样会背离写诗的初衷吧。”冉乔峰说,他更愿意赚钱创业。
许立志的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走通任何一条路。秦晓宇说,难以想象,四处碰壁的许立志,万般无奈重返富士康时,他是多么的绝望。
这绝望,既是对自己,也是对诗歌。
这是谁都没有料到的/我一生的路/还远远没有走完/就要倒在半路上了 ——许立志《我一生的路还远远没有走完》
最后的时光,许立志在诗中愿意提到故乡,他给故乡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风厝桥村”,他不惜虚构故乡的衰颓,表达怀念。事实是,最后半年,他只回去待过一个晚上。
“不可能回村里,年轻人都要出去打工。”许父说,这是村子的现实。
日,他的骨灰被撒入深圳南澳的海水。好在,南澳的风光,也是他称羡过的。
那天,坠落十小时后,他的微博定时发布了最新一条,四个字——新的一天。
富士康的许立志喜欢到厂子门口的这座贴满“牛皮癣”的天桥上,一有空他就来到这里看车流人流。(南方日报记者
作者:张瑞 李骁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流水线上的猪仔”——港澳四天三夜游之深度体验
&香港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际大都市,然而这美丽繁华的背后,却暗藏不少令人深恶痛绝的旅游利益链,前往的方式有很多,请一定要慎重选择!短短的四天三夜游,让你看到赴港澳游的另一个世界。
“深圳的朋友送了几张港澳四天三夜游的免费VIP畅游卡,每个人只要交530元的指标费就可以畅游港澳”……半个月前,接到老爸的一通电话让我半信半疑,声称有免费游香港澳门的好福利。“免费畅游港澳,竟然有这种好事?天上好端端地会掉馅饼?”出于职业习惯,我下意识地向老爸提出了质疑。“不用担心,是深圳一朋友给我的卡,原本是他们公司内部的福利,他们有事去不了,应该没问题。”
我的担心和顾虑,在老爸的解释下减少了很多,自己忙着工作也没有过多地放在心上。但是在出发的一周前,在咨询身边朋友和上网查询后,我发现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心中的顾虑愈发强烈。可是老爸却早早地确定了行程并缴纳了一家人(5人)的指标费,同时还邀上了老家的几位朋友(6人)——共11人的江西团。明知此行有陷阱,但是没办法,一家人在一起没有什么好顾虑的,在大致了解一些陷阱之后毅然请假和家人前往深圳汇合。
卡的由来及行程安排
在互联网上搜索港澳四天三夜游,如果不加上诈骗、黑幕、陷阱等后缀关键词,你很难发现这次旅行会存在什么问题。行程卡上清晰地写着:
第一天:皇岗口岸集合,过关,游览星光大道,浅水湾,海洋公园,金紫荆广场,会展中心,晚上夜游维多利亚港湾。夜宿三星级酒店,包午餐、晚餐。
第二天&游览黄大仙庙,游览珠宝中心、手表城、免税商场、DFS,晚上自由活动。夜宿三星级酒店,包早、午、晚餐。
第三天&出发坐船去澳门,游览大三巴牌坊、妈祖庙、澳门大桥、渔人码头、澳门赌场。夜宿澳门,包早、午、晚餐。
第四天&返回珠海。散团。
在提醒一栏还有“温馨提示”:需要带什么证件,不会强迫购物,行程途中的景点费用,交通费用,用餐费用,保险费用,住宿费用,签证费用全部由旅行社承担;游客只需支付530元/人的(导游服务费230元及旅游旺季预定宾馆费用300元)即可。
第一站:集合
7月6日是在深圳皇岗口岸集合的第一天,随之而来的是接下来的梦魇之旅。6日清晨8时许,我和老婆顺利在皇岗口岸与家人汇合,而名为“康辉旅行社”的旅行社也提前一天发来短信,称联系一位李先生可以协助我们过关前往香港,而第三天夜宿澳门也临时更改为夜宿珠海,理由是澳门的酒店被预定满了。
8时30分,一个20左右的小伙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他自称是送关的李先生,把我们11个人的港澳通行证收集起来,准备与香港那边的导游对接。皇岗口岸人多嘈杂,送关人一不留神就消失在人群中,这一举动顿时让我们感到心慌:“不会还没上路就被坑了吧?通行证可都在他手里。”
&这是第一位跟我们团接触的送关人,他与香港导演联系好后,收走我们的畅游卡和每个人的团费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没过一会,我发现送关人又领来了一批人,跟我们一起拼团的原来还有不少散客,有江苏、山东、安徽等等,整个团有28人。跟着送关人李先生一起来的还有一位自称是姓刘的香港女导游和一位黑衣男子鲜先生,他们也陆续给我们贴上了3号数字团标,这也是第一次被“贴标”。手续办好后,我爸把11个人的费用共6000余元全部给了送关人,没有任何收据和凭证,所有的畅游卡也被收回,表面上看起来是循环再利用,实际上是“毁灭物证”。
第一次是被贴上“3号”团标,此后一路都是不同标志,尤其是以购物标志均多。
第二关:排队过关
拿到通行证后其实通关很快,但是排队的过程很漫长,2个小时有2/3是在排队中度过的。从深圳出关再到香港关口,一路都是贴着各种标签的赴港澳游客,人多真是让人伤脑筋。上午11时20许,正式踏入香港地界,你会发现游客乘坐大巴处有很多“某某大法”的会员,他们一边打着横幅和标语,一边向游客散发传单和书籍,这在大陆是决不允许的,香港的自由由此可见一斑。
&图中黑衣男子也是来接团的,之后一直陪我们在香港(跟团时间最长),自己声称是深圳人,专门负责带团去香港。
由于通关是分批排队,我们28人的团一下被冲散了,于是我们11人的江西团和另外一家江苏人(5人)被黑衣男子鲜某安排上了一辆车牌为RR7938的丰田考斯特,正式开始了香港两日游。临近中午,我们先是去指定的地点吃饭,“旅游伙食,大家不用说也知道,管饱不管好,反正勉强能吃。”还没到饭点,我们就被黑衣领队打好了预防针。
在香港吃的各种套餐都是大同小异(八菜一汤),如果你购物给力,导游会考虑适当给你加餐。
第一天&匆匆忙忙的香港半日游
6日下午,我们第一次得知为我们安排行程的是一家名为金濠假期有限公司的旅行社,带团的导游何先生个人认为是货真价实的香港导游,这位50左右的男子在介绍香港历史文化时非常认真,一旦有人插话,他会立即制止。“不要在别人认真介绍时插话,这是最起码的尊重。”何导带我们去的都是香港纯景点,去太平山山顶看世界高楼、去浅水湾看海、去海洋公园体验夏日清凉及各种游乐设施,这个半日是整个行程中真正的旅游体验,但是所有的美好也仅仅局限于这半日。
香港导游何导,全程接触感觉最认真的一位本地导游,一路都忙于介绍香港的经济文化,很敬业也够专业。
一开始下发的行程表也注明了不得强迫游客购物,当然,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有专人讲解景点,也有专人负责带你购物。
傍晚时分,一位新的女导游替代了何导,在接触之后,个人膜拜她为牙尖嘴利的“港姐”、知名的“洗脑专家”。一上车,噼里啪啦一大堆话让全车人陷入沉寂。“我们这个团就是观光购物团,羊毛出在羊身上,是香港的珠宝店、名表店还有酒店等等老板赞助我们的这次旅游。所以不用说,大家也应该明白,不仅要观光,我们还得买东西表示一下。不管多少,来香港花点开心钱,多要多花、少要少花。”
全程带我们购物的香港导游,口才真的很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去做销售可惜了。集“天使与魔鬼”的气质于一身。
近半个小时的“灌输式介绍”,大部分就是在介绍香港是法制社会,相比大陆买东西不用担心假货,各种福利待遇很好,家庭非常和谐,在香港要相信风水一说。她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大家的行程全部执行下去,说白了就是带你去购物,让你把钱花光。导游直接开门见山,“狐狸尾巴”初现端倪。
第一天入住香港的酒店算非常OK,位于西九龙走廊的九龙珀丽酒店,环境及服务都不错,周边也有不少商店,而“洗脑专家”也坦言,第一天的酒店一定让你满意,但是第二天是否住同样的酒店,就看我们一路的“表现”了。&入住酒店的好坏取决于你购物的表现,整体而言,团队的贡献使得我们有幸2天都入住同一家酒店。而导游天天就在那强调香港住宿如何如何贵,言下之意就是你住得好一定好买东西还回去。
第二天&漫长的等待与无尽的购物
7月7日,意料之中的购物时间到了,白天全是逛珠宝店、环球表城、亚洲国际免税店、DFS等等,在指定时间内没有达到足够的额度,你只能超长时间在房间里等候,而且换来的还是导游的语言刺激和挑衅。
在一家名为KJI珠宝店内,也是我们的头号赞助商,一进门就有一个男子在那向你介绍这里的珠宝怎么怎么好。5分钟后就是“闭关购物”:里面人山人海,进入推拉门后会被完全封闭起来,购物团几乎都会被拉进这里,手机讯号全无。琳琅满目的珠宝还有好多拿着计算器的销售人员,他们在你一进门时,就已经如狼似虎地盯上了你,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会是同一个销售人员跟着你们。如果你在厕所呆的时间太长,导游甚至会在门口守候,直到看到你出来挑东西。
一个上百平米的密闭房间里,全是导游拉过来的购物团,规定2个小时内没有完成“任务”,你只能是干等。
店内的珠宝真假无法鉴定,手机在这里讯号全无,不少大陆游客将钱砸了进去。
每个销售人员手里都拿着一个计算机和一个盛放珠宝的盒子,每个人都是贪婪地盯着指定的“目标”。
好吧,这一路购物,一路贴标,进进出出都是不走回头路,亲身体验之后真有种被人当猪仔来回倒卖的感觉。
销售人员极力推荐的就是一款“时来运转”的项链,出发之前就知道这个很坑人,因此我们一家人都对这个不感冒。在导游的监视下,一路下来,老爸还是花了上万块,而同团的江苏一家人更是大手笔,两个小孩人手一块表,还买了珠宝项链,黑衣领队拿着一张纸会挨个询问记录每个人购买了多少钱的东西。也许是估摸着完成任务了,原本要熬2个小时的购物,提前10几分钟结束了,而出口是另外一个门,里面犹如迷宫一般,没有买东西的只能干等。每到一个地方,门口工作人员都会给你贴上不同的标签,提醒你要准备采购了,花多花少都得算在旅行社和导游身上。每去往一个购物点,都要被当地的商家宰上几刀,导游等一套人马都会从中提成。
&珠宝和手表店的老板都是本次四天三夜游的大赞助商,因为购物的时间读安排得特别长。逛完珠宝就是买手表了。
这里的手表绝大部分都是上万块,真伪也无从查证,大部分是瑞士旗下的品牌,绝对的暴利行业。
电子产品推销也是一个重要购物环节,店员极力推荐一款德国摄像机,问了销售员如何设置像数等问题,对方竟然折腾了半天没给我调出来。点评:“平时习惯了磨嘴皮子,根本没有内涵。”
每个进去购物的团都会贴上标签,售货员会登记并以此作为导游的“业绩”,即从中提成。
由于团员购物给力,中午导游给我们加餐——烧鹅。
在谢瑞麟珠宝店,采购黄金的游客可以称得上爆棚,但是这家店贴有“优”字标签,品质相对有保障。
看到我们这个团完成了任务,“洗脑专家”上车后显得十分开心,表示中午会给我们加餐,一只烧鹅。她特意问了对昨晚的酒店满意不满意,言下之意是今晚也不会住得太差。其实大家对购物本身并不抵触,但是这种软磨硬泡式的“强制购物”着实让人反感,虽然口头上不强制,但实际上在言语和当时的环境下,你无法抗拒这种购物的压力。很多去的人深有感触,也有一直坚决不买东西的,结果被导游整得很惨,住宿和伙食难以保障,一路给你穿小鞋,甚至把你分离至另外的旅游团。
出发前我就已经存储了香港旅游业议会、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电话,最坏的打算就是直接拨打“999”,让香港警察来处理。如果确定买了假货,这笔账一定要还。导游也一直在强调香港是法制社会,如果游客跟商家或者导游发生冲突,如果没有十足的证据,对方可以反告你诬告,结果投诉人有可能要去坐牢。考虑到第一次去香港,不少人还是会心存顾虑,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更是只能干吃哑巴亏。
&去香港之前,希望大家多上网做做功课,相关的维权电话要记好。一定要开通国际漫游或者在当地购买一个电话卡,关键时候没有通讯工具很悲催。
在完成购物过程后,之前在深圳通关的刘导再次出现,她的目的相对单纯,把未完成的景点看完。说好的乘坐游轮观看维多利亚港夜景,结果6点不到去看,啥夜景也没有,就是坐了一回香港的轮渡。
第三天&缺觉疲惫的一天
第二晚入住的还是一样的酒店,但是黑衣领队临走前还不忘宰我们一刀,先是将两盒钥匙扣发到我们手上说是免费观看,紧接着就说什么司机这一趟跟下来不容易,我们的安全全靠他掌舵,买点纪念品就算是给司机点补贴。其实两盒钥匙扣的成本价也就50元左右,但是对于这种硬塞给游客,然后带有胁迫性质的强制购买,真的很过分,这就是赤裸裸地要钱。离开香港的当晚,我们利用晚上的时间外出购买了不少药品,这个比制定商家购买的要便宜不少,而且种类更齐全,顺便还可以品位下街头的美食。
购物行程结束后,黑衣领队强行加塞纪念钥匙扣给游客,说是给司机一点补贴,但是这种方式让人很反感。
刘导在把我们带回宾馆后就撒手不管了,临走前交代:第二天凌晨4点半必须起床出发,会有人来接我们前往澳门。而她留下的澳门导游电话,在香港根本打不通,因此我们只能漫无目的地等待安排。
8日凌晨5时许,一位自称是香港旅游发展局工作人员的小姐来接送金濠旅行社的旅客,而我们的团此刻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其他团的散客也与我们一起坐车前往香港码头。
这位香港旅游发展局的送关人也是一位“洗脑达人”,上车后先是讲风水忽悠一通,接着就开始叫卖会唱国歌的紫金花纪念品了,100元一个,也是确保每个家庭一个,实际上过澳门后这东西连20元都不值,无奈又被坑了一次。而这位黑衣女子,帮我们买完船票后就再也没出现过了。
8日凌晨,一位自称香港旅游发展局的工作人员带我们前往香港码头。
路上不忘推销这款会唱国歌的紫金花纪念品,售价100元。
帮我们买完去澳门的船票后,这位大姐再也没出现过。
香港乘船前往澳门只需1个小时左右,但是大家根本无心顾及海边风景,但是忙着补觉,4点半起床,真是够折腾人。事实上到达澳门后,又需要跟另外一批人拼团,结果白白耗费了近一个小时在澳门出镜大厅等人。而此时,我们又被贴上了7号团的标签,再一次被拉上了购物的大巴。
澳门导游比香港导游更厚道,把我们先前的遭遇完整描述了一遍,还替我们出主意应付接下来的购物时间。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安慰我们,其实又是布下温柔陷阱,让我们往另外一个火坑跳。注意,但这次不是强制,而且欺负我们是第一次来澳门。
去澳门赌场参观原本是不需要任何费用的,澳门导游王导却以避免再次组织我们前往购物为由,帮我们设计另外一条澳门游玩路线,但是要加收220元每人的参观赌场的门票费用,还送一块质量极差的纪念手表。一听还要购物大家脸色都绿了,相比漫长的等待,220元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而连哄带骗就是澳门导游的招数。
澳门的东西比香港又要便宜很多,但是大部分人已经在香港栽了跟头或伤了元气,根本无心购物。说好的观光,基本都是走马观花,不到20分钟就急着催你走,有购物的地方就巴不得你多逗留一小时。“澳门就是酒色财气,看山水可以去大陆,来这边主要就是购物和赌一把。”澳门王导如是说。
澳门导游人更实在一些,但是他们的任务也是带你观光购物,当然,相比香港导游的“野蛮”,他们算温柔很多。
再次被贴上了熟悉的标贴,猪仔又要上流水线啦。
参观威尼斯渡假村及澳门赌场其实是不用收费的,澳门导游知道我们很反感购物,于是拐个弯把我们的钱给套走了。
这三天行程走下来,整个人身心俱疲,个人还要随时提防导游骗人,实在是防不慎防。港澳四天三夜的畅游卡大部分是通过电子购物或者购买家电以及作为礼品送出的,但是真实的情况就是观光购物团,其中购物占据绝大部分时间。真心希望每一位选择的消费者能擦亮眼睛,不要因为一些蝇头小利而上了大当。还是那句话,天上不会无端掉馅饼,去香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跟团方式,自由行或纯观光团都是不错的选择。
眼看着我们一行20余人没有什么油水可榨,澳门的导游又领着我们从澳门出关回珠海,我们又被无情地抛给珠海导游,当晚入住的是一个非常低档的扬名酒店,房间里尽是一股霉味,貌似已经有很久没人在里面住宿。在网上搜索,发现在珠海的行程竟然大部分还是购物,很多人听到这两个字都有打人的冲动了,于是大家伙商量下就地撤团,不再跟着去被坑了,也算是减少了一次被贴标签的机会。
感慨:这种变相坑人的旅游能走多久?
香港繁华的背后,离不开大陆的鼎力支持,但是这一切的美好,在这次购物之旅后,形象大打折扣。
四天三夜港澳游,我们一路上先后换了不下于9个“导游”或“领队”,大部分都无法获知真实身份,被带进商场、珠宝店购物的时间占据全程的三分之二,很多观光景点明显缩水。但是你使用的是所谓的VIP会员卡,被收走后你根本无从起诉,因为你既没有合同明文规定,也没有具体的投诉人,我们就像一群猪仔,被多名人贩子多次转手倒卖,每到一处都要“打上烙印”,然后被宰上几刀再出手,而这一切进程都非常顺利,恰如一个工厂的生产流水线。
对香港的好印象、正能量全部被这些购物团折腾消磨得一干二净,如果香港政府鼓励这种旅游方式长期发展下去,真的会严重抹黑城市形象。坑得了一次坑不了第二次,这种没有回头客又留下坏名声的买卖,真的适合香港这种国际大都市吗?也请我们每一位大陆消费者、观光客能擦亮眼睛,不要再轻信这种“免费的午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纽芬兰渔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