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历史——明朝那些事儿好看吗ZT|闲言碎语

好看的历史小说推荐,大家都看过什么?我看过明朝那些事儿,求推荐。_百度知道
好看的历史小说推荐,大家都看过什么?我看过明朝那些事儿,求推荐。
提问者采纳
唐师,大汉天师。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航行。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10]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
这篇文章我构思了六个月左右,主要讲述的是从 1344 年到 1644
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
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是描写正史的,资料来源包括《明实录》、《明通鉴》、《明史》、《明史纪事本末》等二十余种明代史料和笔记杂谈,虽然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但文中绝大部分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甚至人物的对话都是有史料来源的,为了文章的流畅,出处就不一一列出了。
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体裁,不是小说,不是史书,但在我看来,体裁似乎并不重要。
我想写的,是一部可以在轻松中了解历史的书,一部好看的历史。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2]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
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 1328年—— 1344 年放牛
& 1344年—— 1347 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 1347 年—— 1352 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 1352年—— 1368 年造反(这个猛)
& 1368年—— 1398 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一切的事情都从
年的那个夜晚开始,农民朱五四的妻子陈氏生下了一个男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朱元璋。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
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朱元璋先生也不例外,他出生时,红光满地,夜间房屋中出现异光,以致于邻居以为失火了,跑来相救(明实录)。
然而当时农民朱五四的心情并不像今天我们在医院产房外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带着喜悦的父亲们,作为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父亲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吃饭问题。
农民朱五四的工作由两部分构成,他有一个豆腐店,但主要还是要靠种地主家的土地讨生活,这就决定了作为这个劳动家庭的一员,要活下去只能不停的干活。
在小朱五四出生一个月后,父母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元时惯例):朱重八,这个名字也可以叫做朱八八,我们这里再介绍一下,朱重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点。
朱重八高祖名字:朱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字:朱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字:朱初一
他的父亲我们介绍过了,叫朱五四
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朱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元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眼花)
朱重八的童年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地主刘德家放牛。他曾经很想读书,可是朱五四是付不起学费的,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那样的情操,自然也没有杨素那样的大官来赏识他,于是,他很老实的帮刘德放了十二年的牛
因为,他要吃饭
在此时,朱重八的梦想是好好的活下去,到十六岁的时候,托村口的吴老太作媒,找一个手脚勤快、能干活的姑娘当媳妇,然后生下自己的儿女,儿女的名字可能是朱三二、或者朱四零,等到朱三二等人大了,就让他们去地主刘小德家放牛。
这就是十六岁时的朱重八对未来生活的幸福向往。
此时的中国,正在极其腐败的元王朝的统治下,那些来自蒙古的征服者似乎不认为在自己统治下的老百姓是人,他们甚至经常考虑把这些占地方的家伙都杀掉,然后把土地用来放牧(元史),从赋税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来的科目,都能用来收钱,过节要收“过节钱”、干活有“常例钱”、打官司有“公事钱”,怕了吧,那我不出去还不行吗?不干事还不行吗?那也不行,平白无故也要钱,要收“撒花钱”。服了吧。
于是,在这个马上民族统治中国六十余年后,他们的国家机器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此时的元帝国就好像是一匹不堪重负的骆驼,只等那最后一根稻草。
这根稻草很快就到了
1344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上天终于准备抛弃元了,他给中国带来了两个灾难,同时也给元挖了一个墓坑,并写好了墓志铭: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他想的很周到,还为元准备了一个填土的人:朱重八。
当然朱重八不会想到上天会交给他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
这一年,他十七岁。
很快一场灾难就要降临到他的身上,但同时,一个伟大的事业也在等待着他,只有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历经苦难,投入火中,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浴火重生,成为光芒万丈的神鸟。
朱重八,来吧,命运之神正在等待着你!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3]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到来了,这一年刚开始,元帝国的头头脑脑们就收到了两个消息,首先是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即使不把老百姓当人,但还要防着他们造反,所以修黄河河堤就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情。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在元的政府中,竟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一定要修,另一种认为不能修。在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黄河泛滥居然不去修,难道要任黄河改道淹死那么多人?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也不例外。
客观的讲,在这样一件事上,就维护元朝的统治而言,主要修的不一定是忠臣,反对修的也未必就是奸臣,其中奥妙何处?要到七年后才会见分晓。
&&&&极力主张修的是元朝的著名宰相脱脱,他可以说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名臣,实行了很多的改革政策,为政清廉,而且十分能干(宋史就是他主持修的),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极力主张,已经给元朝埋下了一个大大的炸药包,拉好了引线,只等着那微弱的火光。
另一个是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对于元政府来说,这个比较简单一点,反正饿死病死了就没麻烦了,当然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皇帝(元顺帝)要下诏赈灾,中书省的高级官员们要联系粮食和银两,当然了自己趁机拿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赈灾物品拨到各路(元代地方行政单位),地方长官们再留下点,之后是州、县。一层一层下来,到老百姓手中就剩谷壳了。然后地方上的各级官员们上书向皇帝表示感谢,照例也要说些感谢天恩的话,并把历史上的尧舜禹汤与皇上比较一下,皇帝看到了报告,深感自己做了大好事,于是就在自己的心中给自己记上一笔。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大家都很满意
但老百姓是不满意的,很多人都不满意。
朱重八肯定是那些极其不满意的人中的一个。
灾难到来后,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如果说这是日记的话,那应该是世界上最悲惨的日记之一。
朱重八的愿望并不过分,他只是想要一个家,想要自己的子女,想要给辛劳一生,从没欺负过别人,老实巴交的父母一个安详的晚年,起码有口饭吃。
他的家虽然不大,但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相互依靠,父母虽然贫穷,但每天下地干活回来仍然会带给重八惊喜,有时是一个小巧的竹蜻蜓,有时是地主家不吃的猪头肉,这就是朱重八的家,然而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朱重八的姐姐已经出嫁,三哥去了倒插门。除了朱重八的二哥,这个家庭已经没有了其他成员。
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的看着他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哭莫过于此!
他唯一的宣泄方式是痛哭,可是哭完了,他还要面对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埋葬他的父母,可是没有棺材、没有寿衣、没有坟地,他只能去找地主刘德,求刘德看在父亲给他当了一辈子佃户的分上,找个地方埋了他爹。
刘德干净利落的拒绝了他,原因简单,你父母死了,关我何事,给我干活,我也给过他饭吃。
朱重八没有办法,只能和他的二哥用草席盖着亲人的尸体,然后拿门板抬着到处走,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地方埋葬父母。可是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土地,却没有一块是属于他们的。
幸好有好心人看到他们确实可怜,终于给了他们一块地方埋葬父母。“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泱佯”这是后来能吃饱饭的朱元璋的情感回忆。
朱重八不明白,自己的父母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却在死后连入土为安都做不到。地主从来不种地,却衣食无忧。为什么?可他此时也无法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他也要吃饭,他要活下去。
在绝望的时候,朱重八不止一次的祈求上天,从道教的太上老君到佛教的如来佛祖,只要他能知道名字的,祈祷的唯一内容只是希望与父母在一起生活下去,有口饭吃。
但结果让他很失望,于是他那幼小的心灵开始变得冰冷,他知道没有人能救他,除了他自己。
复仇的火焰开始在他心底燃烧。
如此的痛苦,使他从脆弱到坚强。
为了有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4]
和尚的生涯
朱重八选择的地方是附近的皇觉寺,在寺里,他从事着类似长工的工作,他突然发现那些和尚除了没有头发,对待他的态度比刘德好不了多少,这些和尚自己有田地,还能结婚(元代),如果钱多还可以去开当铺。
但他们也需要人给他们打杂,在那里的和尚不念经,不拜佛,甚至连佛祖金身也不擦,这些活自然而然的由刚进庙的新人朱重八来完成。
朱重八一直忍耐着,然而除了要做这些粗活外,他还要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长明灯)。即使这样,他还是经常挨骂,在那些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他还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每一个孤独的夜晚,他只能独坐在柴房中,看着窗外的天空,思念着只与自己相处了十余年的父母。
他已经很知足了,他能吃饱饭,这就够了,不是吗?
然而命运似乎要锻炼他的意志,他入寺仅五十余天后,由于饥荒过于严重,所有的和尚都要出去化缘,所谓化缘就是讨饭,我们熟悉的唐僧同志每次的口头禅就是:悟空,你去化些斋来。用俗话来说就是,悟空,你去讨点饭来。我曾经考察过化缘这个问题,发现朱重八同志连化缘也被人欺负。由于和尚多,往往对化缘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点,就指派领导的亲戚去,那些地方穷,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反正饿死也该,谁让你是朱重八。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点是在淮西和河南。这里也是饥荒的主要地带,谁能化给他呢?
然而,就从这里开始,命运之神向他微笑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5]
在游方的生活中,朱重八只能走路,没有顺风车可搭,是名副其实的驴行。他一边走,一边讨饭,穿城越村,挨家挨户,山栖露宿,每敲开一扇门,对他都是一种考验,因为面对他的往往只是白眼、冷嘲热讽,对朱重八来说,敲开那扇门可能意味着侮辱,但不敲那扇门就会饿死。
朱重八已经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家,他所有的只是那么一点可怜的自尊,然而讨饭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后的保护。要讨饭就不能有尊严。
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压力,哪个更重要?
是的,朱重八,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伟大。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6]
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请注意这句话)。
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了淮西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认识了很多豪杰(实际上也是讨饭者)。此时,他还有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明教,他相信当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伟大的弥勒佛一定会降世的。其实就他的身世遭遇来说,他是不是真的相信弥勒倒是很难说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心中真正的弥勒是他自己。
但朱重八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已经从一个只能无助的看着父母死去的孩童,一个被人欺负后只能躲在柴堆里小声哭的杂役,变成了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战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
长期的困难生活,最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后,只能怨天尤人,得过且过,而另外一些人虽然也不得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但他们的心从未屈服,他们不断的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朱重八毫无疑问是后一种。
如果说,在出来讨饭前,他还是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在他经过三年漂泊的生活回到皇觉寺时,他已经是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
这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很多人可能究其一辈子也无法完成。转变的关键在于心。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心是最柔弱的地方,它特别容易被伤害,爱情的背叛,亲情的失去,友情的丢失,都将是重重的一击。然而对于朱重八来说,还有什么不可承受的呢?他已经失去一切,还有什么比亲眼看着父母死去而无能为力,为了活下去和狗抢饭吃、被人唾骂,鄙视更让人痛苦!我们有理由相信,就在某一个痛苦思考的夜晚,朱重八把这个最脆弱的地方变成了最强大的力量的来源。
是的,即使你拥有人人羡慕的容貌,博览群书的才学,挥之不尽的财富,也不能证明你的强大,因为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7]
当朱重八准备离开自己讨饭的淮西,回到皇觉寺时,他仔细的回忆了这个他呆了三年的地方,思考了他在这里得到的和失去的,然后收拾自己的包裹踏上了回家的路。
也许我还会回来的,朱重八这样想。
三、踏上征途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上天给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了下来,元朝的末日到了。
我们的谜底也揭开了,现在看来,脱脱坚决要求治黄河的愿望是好的,然而他不懂得那些反对的人的苦心,元朝那腐败到极点的官吏也是他所不了解的。现在他终于要尝到苦果了。
当元朝命令沿岸十七万劳工修河堤时,各级的官吏也异常兴奋,首先,皇帝拨给的修河工钱是可以克扣的,民工的口粮是可以克扣的,反正他们不吃不喝也事不关己。这就是一大笔收入,工程的费用也是可以克扣的,反正黄河泛滥也淹不死自己这些当官的。
这是管河务的,那么不管河务的怎么捞钱呢,其实也简单,既然这么大工程,必然有徭役指标,找几十个人,到各个乡村去,看到男人就带走,理由?修河堤,不想去?拿钱来。
没有钱?有什么值钱的都带走!
可怜的脱脱,一个好的理论家,却不是一个实践家
老把戏出场了,当民工们挖到山东时,他们从河道下挖出了一个一只眼睛石人,背部刻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民工们突然发现,这正是他们在工地上传唱了几年的歌词。于是人心思动。
这真是老把戏,简直可以编成电脑程序,在起义之前总要搞点这种封建迷信,但也没办法,人家就吃这一套。
接着的事情似乎就是理所应当的了,几天后,在朱重八讨过饭的地方(颖州,今安徽阜阳),韩山童和刘福通起义了,他们的起义与以往起义并没有不同,照例要搞个宗教组织,这次是白莲教,当然既然敢起义,身份也应该有所不同,于是,可能是八辈子贫农的韩山童突然姓了赵,成了宋朝的皇室,刘福通也成了刘光世大将的后人。
他们的命运和以往第一个起义的农民领袖也类似,起义、被镇压、后来者居上,这似乎是陈胜吴广们的宿命。
尽管他们的起义形式毫无新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伟大和在历史上的地位,在史书上,将永远的纪录着: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第一个举起了反抗元朝封建统治的大旗。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8]
自古以来,建立一个王朝很难,毁灭一个却相对容易得多,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不是没有来由的。
在元代这个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的朝代里,最高等级的蒙古人杀掉最低等级的南人,唯一的惩罚是赔偿一头驴,碰到个闲散民工之类的人,可能连驴都省了。蒙古贵族们的思维似乎很奇怪,他们即使在占据了中国后,好像仍然把自己当成客人,主人家的东西想抢就抢,想拿就拿,反正不关自己的事。在他们的思维中,这些南人只会忍受也只能忍受他们的折磨。
但他们错了,这些奴隶会起来反抗的,当愤怒和不满超过了限度,当连像狗一样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反抗是唯一的道路。反抗是为了生存
这把火终于烧起来了,而且是燎原之势。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看似强大的元帝国发生了几十起暴动,数百万人参加了起义军,即使那纵横天下无敌手的蒙古骑兵也不复当年之勇,无力拯救危局。元帝国就像一堵朽墙,只要再踢一脚,就会倒下来。
此时的朱重八却仍然在寺庙里撞着钟,从种种迹象看,他并没有参加起义军的企图。虽然他与元朝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朱重八来说,起义是要冒风险的,捉住后是要杀头的,这使得他不得不仔细的考虑。
在很多的书中,朱重八被塑造成一个天生英雄的形象,于是在这样的剧本里,天生英雄的朱重八一听说起义了,马上回寺庙里操起家伙就投奔了起义军,表现了他彻底的革命性等等。
我认为,这不是真实的朱重八
作为一个正常人,在做出一个可能会掉脑袋的决定的选择上,是绝对不会如此轻率的,如果朱重八真的是这样莽撞的一个人,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9]
真正的朱重八是一个有畏惧心理的人,他遭受过极大的痛苦,对元有着刻骨的仇恨,但他也知道生的可贵,一旦选择了造反,就没有回头路。
知道可能面对的困难和痛苦,在死亡的恐惧中不断挣扎,而仍然能战胜自己,选择这条道路,才是真正的勇气
我认为这样的朱重八才是真正的英雄,一个战胜自己,不畏惧死亡的英雄。
朱重八在庙里的生活是枯燥而有规律的,但这枯燥而规律的生活被起义的熊熊烈火打乱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具体打乱这一切的并不是起义军,而是那些元的官吏们。
在镇压起义军的战斗中,如果吃了败仗,是要被上司处罚的,但镇压起义的任务又是必须要完成的,于是元朝的官吏们毅然决然的决定,拿老百姓开刀,既然无法打败起义军,那就把那些可以欺负的老百姓抓去交差,把他们当起义军杀掉。
从这个角度来看,元的腐朽官吏为推翻元朝的统治实在是不遗余力,立了大功。
此时摆在朱重八面前的形势严重了,如果不去起义,很有可能被某一个官吏抓去当起义者杀掉,然后冠以张三或者李四的名字。但投奔起义军也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被元军打败,也是性命难保。
就在此时,一封信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幼年时候的朋友汤和写了一封信给他,信的内容是自己做了起义军的千户,希望朱重八也来参加起义军,共图富贵,朱重八看过后,不动声色,将信烧掉了。他还没有去参加起义的心理准备。
&&&&然而晚上,他的师兄告诉他,有人已经知道了他看义军信件的事情,准备去告发他。
朱重八终于被逼上了绝路。
接下来的是痛苦的思考和抉择朱重八面前有三条路,一、 守在寺庙里 二、逃跑 三、造反
朱重八也拿不定主意,他找到了一个人,问他的意见,这个人叫周德兴,我们后面还要经常提到他
周德兴似乎也没有什么好主意,他给朱重八的建议是算一卦(这是什么主意),看什么条路合适
算卦的结果是“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意思是逃跑,呆在这里都不吉利,去造反还可能没事。
朱重八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自己不过想要老老实实的过日子,种两亩地,孝敬父母,却做不到,父母负担着沉重的田赋和徭役,没有一天不是勤勤恳恳的干活,还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躲到寺庙里不过想混口饭吃,如今又被人告发,可能要掉脑袋。
那就反了吧!反他娘的!
(长篇)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10]
这是一个真实版本的逼上梁山,也是那封建时代贫苦农民的唯一选择。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谁愿意打仗?在活不下去时,那些农民被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直至它的灭亡。
这是他们的宿命。
所以我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确实是值得肯定的,他们也许不是那么厚道,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各种打算,但他们确实别无选择。
汤和就这样成了朱重八的第一个战友。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将陪同朱重八一起走完这条艰苦的道路。
然而汤和也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居然是唯一一个陪他走完这条路的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评《明朝那些事儿》的人物观——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作者:猪蹄儿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是一部通俗的关于整个明朝历史的长篇著作,因为行文简洁、语言幽默,或许还加入与现实的对照,它成为一部当前很流行的历史书。这本书的流行是眼下社会浮躁的反映。此书不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作者过于年轻,虽然他研究了较多的历史资料,作者过多地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历史学人研究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需要长期的思索、考证、浸淫,然后方能厚积薄发,写出关于真实历史的著作。以明末历史为例,此书只用了最后一卷——第七卷就写过了,有些像蜻蜓点水。        和很多伟人一样,我一直以为明末的历史是中国、中华民族最为错综复杂、最为令人惋惜叹息的一段历史;那些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中国今天;那是一段笔下难以驾驭的历史大画卷。姚雪垠花了一辈子时间也只写了李自成,好像写得还不够好;郭沫若也只写了李自成进北京一段;金庸、方舟子只写了袁崇焕;陈寅恪只写了秦淮名妓柳如是;阎崇年其实只知道努尔哈赤。        其实我真正想批评的是这本书的历史人物观。评价历史人物从大处说是看他们对后代的贡献。这种贡献有许多方面。比如阿基米德、牛顿这样的科学家、数学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怎么说都不为过;中国历史上有这样的人物吗?可能孔子、老子这些先秦的哲学家、教育家可以?我心中未有定论。再比如说大文学家杜甫、曹雪芹,他们写出的故事和诗篇是反映人性的最高境界,从而构成中华文明最基本最精华的成份。还有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等,他们的英勇不屈,忠贞不渝的伟大人格为我们的民族树立了高尚的品德榜样。        那么《明朝那些事儿》是怎么分类明代历史人物的呢?作者‘当年明月’说整个明代的第一人是王阳明。王阳明叫王守仁,号阳明,是哲学家,提出所谓‘心学’。就我所知他主张“格物致知”,这似乎是实践出真知的意思,可是如果你看他怎么格物致知的,你就知道他说的格物致知其实不是实践的意思,他看竹子能看一上午,这是什么格物啊?他主张人性解放,有些文艺复兴的意思,但是当时的中国并不是欧洲中世纪般黑暗,这个主张也就是对儒学的一些修正而已。至于他还是军事家教育家等并非是该书作者举他为明代第一人的的原因。也就是说,‘当年明月’是因为王阳明是哲学家的选他的。这是一个可笑的理由。哲学家就第一啊?如我上面所述,王阳明的思想虽有独到之处,但他并无大影响,怎么能被看成第一人呢?! 现代中国的解放是来自西方的学说啊!        用同样的观念,‘当年明月’认为在明末的政治军事家中以孙承宗为第一,因为孙承宗是一个战略家,他制定了宁锦防线战略。这个战略确实高明,但这是孙承宗在参考袁崇焕等人的意见之后确定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战略的制定也远不如战略的执行重要。后来他自己在执行这个战略时不是也吃大败仗么?致使祖大寿投降(诈降)。在错误观念的指引下,作者‘当年明月’得出结论:袁崇焕只是个二流人物,他也就是执行所谓孙承宗的战略,还犯了好几个很有争议的所谓错误,如骗崇祯说五年解决后金问题,如杀毛文龙。        其实袁崇焕才是当时乃至整个明代的第一人。他是汉族抵挡女真人进攻的唯一重要人物。他头脑中的战略观念才是宁锦防线战略的精华。他不仅是宁锦防线战略的制定者之一,更是实践者。他对强敌努尔哈赤、皇太极奇迹般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表明他不仅是明代文臣用兵最好者,更是伟大的军事家。有他在女真人就攻不破他的防线。他对待强大外寇的英勇气概,在当时社会状况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牺牲自己的大丈夫行为为我们树立了如岳飞,如文天祥般的榜样。看看他帐下的佘义士和佘义士后代如何对待袁崇焕,你就知道他的伟大。他不第一谁第一!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顶起来  
      起点专门出了个专栏议 袁崇焕, /publish/zt/ych/1203index.html
       凤凰网:袁崇焕是不是民族英雄?  /history/special/paohongyanchongnian3/  资料库(几百本相关书籍,数十G资料.)  /history/special/paohongyanchongnian3/articles/0_.shtml      高第小传  /topicdisplay.asp?BoardID=16&Page=1&TopicID=2425570      袁崇焕真的那么好吗  /f?kz=      明实录    //.html    
  楼主自己先好好学学历史再来评价别人吧。
你说说我说的错误在哪里。不要说没用的话。  
  评价一场战争、战役的胜利与否,要看战略目标是否实现!LZ,你认为宁远、宁锦,后金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实现与否!如果袁崇焕成功制止了敌人的战略目标,那么是两场大捷,如果没有,就不能算是!  
后金的目标是攻克山海关,进关以取天下吗?还是作为一个强盗团伙进行抢劫的?  
从已巳之变,皇太极可以从蓟镇入寇,而袁无防备,可以看出他没有任何战略能力,从蓟州潜越事件,可以看出,他甚至没有战场指挥能力。  
明月对他的评价太偏高了!袁甚至只是明朝同级别官僚里能力偏下的一个(当然不是最低下的),但在配合他偏激的个性,和所谓“勇于任事”的做法,他对明朝的危害,超过了绝大多数人,可以说是明朝灭亡最重要的责任人之一。
。。。。。。。。。。。。。。
  明月没有抬高袁,他说袁在历史上的名气是清朝给的。清必须找出一个明的软肋。你说这么好的官都被杀了,明还不黑暗么?
  作者:luboyusi 回复日期: 19:25:37 
    明月没有抬高袁,他说袁在历史上的名气是清朝给的。清必须找出一个明的软肋。你说这么好的官都被杀了,明还不黑暗么?  ---------------------------  他还没高抬吗?“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  
那一条冤枉他了?就一个蓟州“纵敌长驱”是哪怕一个连长正常水平军官做的出来的?
  袁的伟大源自利益。
  楼主差太远了
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是袁崇焕想到过的。他提醒过崇祯皇太极可能绕过袁管辖的地区直攻京城。这是方舟子在他纪念文章中说的:     “袁崇焕走马上任,坐镇辽西,满兵再也不敢取道宁锦以入山海关,但是却可能取道蒙古,从蓟门入寇。袁崇焕虽然官为督师蓟辽,蓟州其实是他所管不到的,因此上疏请朝廷务必加强遵化的防守,增设团练总兵。连上三疏,朝廷却因为他推荐的总兵人选被弹劾,不予理睬。朝官还在那里互相推诿扯皮,而皇太极已接受汉奸高鸿中的建议,果然如袁崇焕所料,在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率领满兵十余万,以蒙古兵为前导,从喜峰口窜入长城,攻陷遵化。”(我的博客里有转帖。)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0:26:27 
         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是袁崇焕想到过的。他提醒过崇祯皇太极可能绕过袁管辖的地区直攻京城。这是方舟子在他纪念文章中说的:       “袁崇焕走马上任,坐镇辽西,满兵再也不敢取道宁锦以入山海关,但是却可能取道蒙古,从蓟门入寇。袁崇焕虽然官为督师蓟辽,蓟州其实是他所管不到的,因此上疏请朝廷务必加强遵化的防守,增设团练总兵。连上三疏,朝廷却因为他推荐的总兵人选被弹劾,不予理睬。朝官还在那里互相推诿扯皮,而皇太极已接受汉奸高鸿中的建议,果然如袁崇焕所料,在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率领满兵十余万,以蒙古兵为前导,从喜峰口窜入长城,攻陷遵化。”(我的博客里有转帖。)  ---------------------------------------  我就说嘛!原来是靠方舟子那个史盲的文章来做评论的!那还不如用金庸呢!  
看一个人,不是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然后再看他做的和说的有什么区别!既然按你转述方舟子所说,袁预见到了!那么,他又怎么把他最看重的力量,赵率教部从蓟州调到山海关区呢?(奇怪了,按你的说法,蓟州不归他管,怎么赵部由他调动?蓟镇的军饷由他管)  
再退一步说了,就算蓟州不由他管,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三日,袁崇焕部在哪儿?接受了什么命令?当天皇太极部又在哪儿?干了什么?方舟子是在睁眼说瞎话胡说而已,读到他文中写的“十一月初十,袁军到达蓟州,与满兵交锋,满兵没有料到会在这里遭  遇袁军,大惊,于半夜越过蓟州向通州退兵,渡北运河,直逼北京。”这一句,本人华丽丽的败退了!随便拿本北京或者河北的地图看看,皇太极会魔法吗?怎么能越过蓟州向通州叫“退兵”的?  
就这一段,给朋友你看个书单,估计没时间没精力读,那么帮你做个书签,去读下《崇祯长编》卷二十八丙申、戊子、乙未、己亥、丙申这几个条目下的记载。再读《崇祯实录》卷二,己丑、辛卯、癸巳、甲午条目,对照下!如果还不够,再对照读《满文老档》同期的,十一月十三日,十四日记录!就算是袁的手下为他吹捧的《辽师入卫纪事》《白冤录》都扭扭捏捏的承认袁在蓟州绝对的指挥弱智!在吹出了“必不令敌越蓟西一步”这样的牛皮一天以后,在没有任何阻击战,没有任何实质性抵抗,甚至没有任何对后方进行报警的情况下,让敌人就这么过去自己的防线?这样的战役打出来,哪个国家,哪个时代都要军法从事的!他的军事上的无能,在这一战役展露无疑!
  嗯!找不到的话给你链接:  《崇祯实录》  /f?kz=  《崇祯长编》  /viewthread.php?tid=1296  《满文老档》下载(1990年中华书局重译本)  /3034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0:26:27 
   麻烦告诉下:从蓟州怎么“向通州退兵”的?
  看到楼主说王阳明那里。。。我就笑傻了。。。就这水平?
  脑残请自重。。。。。。
  楼主你这种历史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格物致知”吗???我告诉你,是:“知行合一”!“格物致知”那是朱熹的思想。天哪,说你脑残一点都不为过。典型的历史白痴!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心学”体系的核心,王守仁之后,桃李满天下,嘉靖忠臣徐阶、赵贞吉、海瑞等,万历“第一首辅”、帝师张居正,以及后来的清流之士东林等皆“心学”门人也,阳明之前,中国儒学为“程朱理学”、阳明之后,中国儒学为:“阳明心学”。直接促成了明代后期的个性解放运动,再加上王守仁平定朱宸豪之乱中表现出来的军事战略家的才能,说他是明代第一人,一点都不为过。    袁崇焕,是孙承宗宁锦防线的重要执行者,孙承宗最重要的臂膀,确乃大将之才,猛人。应该说有他在宁锦这道防线上,满清想入关,只要一种方法就是绕道而行。但袁崇焕换杀毛文龙这一段后果很糟糕,一来,后金在后方完全没有了牵制,而来直接导致了尚、耿二人的叛逃,毛文龙虽无法控制,但是否要杀,确是值得商榷的。在北京危机时,袁崇焕只是尾随在清兵后面,牵制一下,却未能御敌于国门之外,使明朝遭受建国后的第二次北京保卫战,崇祯起疑,加上群臣党争的结果,导致后来遭来杀身之祸。我觉得明月的评价很恰当啊,袁崇焕是一个将才,能阻碍延缓清兵入关,却不是一个能扭转乾坤,平定辽东的大战略家。而孙承宗作为东林党人,宁锦防线的构筑者,可能完成辽东大业(因为没完成,所以也不敢乱加赞誉),但在明末党争下,他根本就是有心无力,一次次的辞官归田,一次次的起复,错失了成就辽东霸业的最佳时机。    奉劝楼主,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要多思考思考,多看史书,不要人云亦云。这样才不至于犯低级错误
  应该说有他在宁锦这道防线上,满清想入关,只要一种方法就是绕道而行。  ---------------------------------  没有他在又如何?他仅仅只做了一年巡抚,一年半督师而已!他之前,他之后,几十年难道敌人攻破过山海关,直取中原了?恰恰是在他在台上的时候,整个战略局势急转直下,蒙古倒戈,东江斩帅而失去作用,朝鲜被攻破!你们一直说他有能力,他的能力到底展现在哪里呢?
战胜敌人是战略的目标之一。打了胜仗,努尔哈赤都被打伤致死,令皇太极不敢触碰宁锦防线,这还不就是目的?    
袁崇焕虽然知道皇太极蓟州入侵的可能性并为此担心,但他并无真正权利力指挥蓟州防务。皇太极的入侵成功没有袁崇焕的责任。对于皇太极的入侵,袁崇焕只能是竭尽全力地追赶和堵截。他对于蓟州的防守没有什么经验,皇太极遇到他后不与之恋战,避开他而去通州(也即所谓“退”,但这没有“败退”之意。古人云“且战且退”,并非一定沿向其原来进攻方向后退。)。袁崇焕不可能在平地上从后面追击敌人,那不是把敌人往北京赶么?所以他必须绕路以堵截皇太极。好在他在北京城下堵住皇太极,否则后果难料。以前的取胜依靠城池,以防守为手段。真要进攻,他根本没有胜算,这也是他总有议和倾向的原因。    
对于明末清初的史料,不能太认真。那时绝大部分人已经误认袁崇焕为汉奸了。    
另外,对于具体战术细节,现在是很难说清楚的。我们要看的是历史的大面目。最重要的事实就是袁崇焕指挥下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他(和孙承宗)的关锦防线一直就没有被女真人攻破过。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0:02:04 
         战胜敌人是战略的目标之一。打了胜仗,努尔哈赤都被打伤致死,令皇太极不敢触碰宁锦防线,这还不就是目的?         袁崇焕虽然知道皇太极蓟州入侵的可能性并为此担心,但他并无真正权利力指挥蓟州防务。皇太极的入侵成功没有袁崇焕的责任。对于皇太极的入侵,袁崇焕只能是竭尽全力地追赶和堵截。他对于蓟州的防守没有什么经验,皇太极遇到他后不与之恋战,避开他而去通州(也即所谓“退”,但这没有“败退”之意。古人云“且战且退”,并非一定沿向其原来进攻方向后退。)。袁崇焕不可能在平地上从后面追击敌人,那不是把敌人往北京赶么?所以他必须绕路以堵截皇太极。好在他在北京城下堵住皇太极,否则后果难料。以前的取胜依靠城池,以防守为手段。真要进攻,他根本没有胜算,这也是他总有议和倾向的原因。         对于明末清初的史料,不能太认真。那时绝大部分人已经误认袁崇焕为汉奸了。         另外,对于具体战术细节,现在是很难说清楚的。我们要看的是历史的大面目。最重要的事实就是袁崇焕指挥下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他(和孙承宗)的关锦防线一直就没有被女真人攻破过。  -----------------------------  我说朋友你啊!唉!读了几个史盲写的抒情大于史料记载的文章,就当是真实的历史记录了!  
野猪皮被打死打残?又是方舟子还是金庸写的?宁远一战,袁某人上交260个首级,(后金自己承认死了500)自己最重要的后勤基地被人攻下,七千士兵死难!全部辎重物资被掠夺焚烧!除了宁远以外山海关外所有地点被攻克?这种仗叫胜利?一个仅仅是战术性成功叫胜利?就算是宁远,野猪皮仅仅攻打两天而已,其战略目的全部达到,这样的仗也就是没面子的明朝官员才会扯淡说大捷而已!  
野猪皮被打死打残更加是无稽之谈!除了一个棒子使者外,没有任何的一部史料有记载,更没有任何权威的史学认可!(而这个棒子自称是听袁崇焕本人说的,但袁自己奏章可没写,明实录里更加没记录)一个很简单的事实:野猪皮在宁远战后八个月才死!而这八个月中,他先远征毛文龙,再千里远征蒙古,走了几千里路,死前还在泡温泉,有哪一点象负伤的样子?非要说他受伤而死,说在鞍山驿被毛文龙部打伤都比宁远大,毕竟这一仗没几天后他就死了,何况明确记载在战场上他是明确“连夜”回辽阳!  
对兵器学稍有了解就知道,宁远的大炮,是当时英国产18磅长炮,这种炮,在1803年榴散弹没发明以前,是只能发射实心弹的,要真被一枚18磅重的铁球砸中会怎样?(按有些网友的说法,不要说野猪皮这么个七十岁的老头,就算是七岁的霸王龙,也撑不过八分钟去,何况八个月)
努尔哈赤被击伤,有什么不可能?袁崇焕只杀了几百人?你的史料来自清人。他们会写得不值得信。  
  袁崇焕虽然知道皇太极蓟州入侵的可能性并为此担心,但他并无真正权利力指挥蓟州防务。  ------------------------------------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没读过任何的原始史料,仅仅是由方舟子,金庸之流的抒情文得出结论。好吧!你看看袁崇焕本人的所谓提醒皇太极的蓟州奏章:  兵部行《督帅袁崇焕题》稿:
  兵部为夷情事,职方登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督帅尚书袁题请:准兵部咨该本部题前事等因。
    奉圣旨:据报西夷市买货物,明是接应东夷,藉寇资盗。岂容听许?!你部一面行督抚官,加紧提防,仍着袁崇焕俞安性详加计度奏。钦此。钦遵。
    抄出到部,备咨到臣,臣会同蓟辽总督俞,查得哈刺惧三十六家原在蓟辽抚赏,仇于虎而未与奴通。自去年虎酋攻伯彦黄台吉,据此故穴,彦死之而我不能为各夷之依。夷遂依奴而自固。且夷地荒旰,粒食无资,人俱相食,且将为变。
  夫辽已能抗奴,夷即变奚为?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臣是招之来,许其关外高堡通市度命,但只许布米易换柴薪,如违禁之物,俱肃法严禁,业责无与奴通。各夷共谓:室如悬磬,不市卖一二布匹于东,何由藉其利而糊口?宁愿以妻子为质,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哀求备至,各置妻子与高台堡外,历历也。臣亲出谕之,见其穷迫所为,若绝其活命之方,则立毙之也。夷肯坐而待毙乎?即饥之窘之可空其类乎?不可空则不必府怨而驱其与奴合。况我天启二年败回,关内外告饥,督抚王象乾行臣抚三十六家,令其粮来市卖,每日百车而数十车,军民利之。我歉曾因其食,彼歉而我屯其膏,于义未惬。不如因而树德,存数种于外,他夷入犯,我得藉其藩篱。总能驾驭有法,若能去其暴而柔其心,彼将为我用之,宁有他心?今诸夷指天说誓,必不忘中国。此夷受抚多年,一向相信,即今一冬以来未尝生事。此时我兵马未备,只合笼络,俟修饬即周,且驱夷而用之,如不为我用,另有法以处,何敢以虏遗君父而贻畔封疆也?事属军情,不敢发抄,合词奏闻等因。
  -----------------《明清史料甲编》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  不错,袁本人确实有“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表示对蓟州兵力不足的担心。  但问题是,这奏章本身的内容就是要求对蓟州外蒙古朵颜部卖粮的请示,并且在中央驳回后几次三番的申请!  
如果果真如你所言,袁本人对蓟州管不了,管不到,那么,对蓟州边墙外外交军事政策的执行,怎么是他负责了?他又以什么立场上这份奏章的?即便真的是他管不到蓟州,这份奏章也证明了他已经把手伸到蓟州,并直接管理了蓟州边防最重要的事务:对长城外蒙古各部的战抚问题,他有决定性发言权。  
需要指出的是,在他几次三番的申请,特别自己为蒙古各部“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的誓言背书担保后,朝廷终于同意他的申请,但严格提出:如果出事,由你负责,他本人也同意。最终的结果,喀喇慎三十六家最终投靠后金,为其带路并伙同其进犯,袁的牛皮最终吹破!
  对于皇太极的入侵,袁崇焕只能是竭尽全力地追赶和堵截。他对于蓟州的防守没有什么经验,皇太极遇到他后不与之恋战,避开他而去通州  -----------------------------------  请告诉我,这样的地形下,袁本人在已经事先布置并信誓旦旦向皇帝朝廷发誓:必不令敌越蓟西一步的情况下,怎么能让敌人从眼皮底下过去!甚至几万的敌人根本没发现,没有向后方报警的情况。如果果真如你所说,只能追赶和堵截,那么他以什么立场许下这一承诺造成局面的全盘被动的。
  对于明末清初的史料,不能太认真。那时绝大部分人已经误认袁崇焕为汉奸了。  ---------------------  什么叫不能太认真?我们了解历史的唯一方法,不正是靠史料吗?不正是靠当时人的记载吗?这种历史不可知论真可笑之极!那你又是凭什么说袁某人是英雄的呢?  我引用了《崇祯长编》《崇祯实录》《明清史料》的内容,你知道这几本是什么书吗?特别是《明清史料》这些资料的来源,是一直保存到现在的奏章文件的原件,明白吗?至今保存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袁本人的原件!这个都不可信,还有什么可信的?  
当时人绝大部分认为袁是汉奸!又是谁告诉你的?方舟子?  
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崇祯长编》卷三十七,崇祯三年八月癸亥  这是明朝出动三部九卿的超豪华阵容审判八个月后的最终结论!有任何一个“汉奸”的说法吗?有任何一个罪名是他能否认的掉的吗?  
既然想到那种可能性,他必然会想在国防上加强力量。    
袁崇焕有说话过满的问题,反映在很多地方。这是他表明决心的方式。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0:38:50 
         努尔哈赤被击伤,有什么不可能?袁崇焕只杀了几百人?你的史料来自清人。他们会写得不值得信。  --------------------------------  不好意思,这个资料是袁崇焕本人的说法,他只上交了260个人头!明的军功都是以斩首记的!你不知道?  
野猪皮被击伤,是有这种可能啊!但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这一点啊!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1:23:10 
         既然想到那种可能性,他必然会想在国防上加强力量。         袁崇焕有说话过满的问题,反映在很多地方。这是他表明决心的方式。  ------------------------  老天,我都把他奏章原文都给你了!怎么还是死活不信啊!还是看不懂?他的方法,这奏章不是写的非常清楚了,就是靠卖粮拉拢长城外的蒙古朵颜部,让蒙古人守边墙以外。结果呢?一败涂地!他要拉拢的对象投靠后金,反而成了带路的。也正是因为相信蒙古人,他把蓟州唯一有战斗力的赵率教部调走到山海关。结果“蓟州无一可持”赵又匆忙回去救火,结果中伏身死,蓟州唯一有战斗力的部队就这么没了!袁会没责任?
当时的老百姓都认定袁崇焕是汉奸,这才有争食其肉的事。而且鸣谢者的“罪行”里有几项就是汉奸的意思。    
史料不能都信,必须去伪存真。  
一个奏折能说明他的所有想法吗?   
    关于王阳明,我搞错一个地方,即说他&主张&格物致知。我记得他格竹子的故事,以为他是主张这个观点的。无论如何,他对格物的练习说明他完全不知何为格物。这种人的哲学水平高?比我以前想的还要低。“知行合一”如果不以“格物致知”为基础就是完全的空想。这种糊里糊涂的想法岂不是误人子弟?他影响下的个性解放运动仅是对儒学的小修正而已,而且这种个性解放和西方以人为本的个性解放相差较远。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1:34:39 
         当时的老百姓都认定袁崇焕是汉奸,这才有争食其肉的事。而且鸣谢者的“罪行”里有几项就是汉奸的意思。         史料不能都信,必须去伪存真。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1:35:50 
         一个奏折能说明他的所有想法吗?   ------------------------  史料是不能都信,尤其是相互之间有出入的时候!那么拜托你找出来啊!找出不同的来啊!没有任何的史料,你就靠臆测来判断的?他有什么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作为后人只能看做了什么来评判不是?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1:36:55 
        关于王阳明,我搞错一个地方,即说他&主张&格物致知。我记得他格竹子的故事,以为他是主张这个观点的。无论如何,他对格物的练习说明他完全不知何为格物。这种人的哲学水平高?比我以前想的还要低。“知行合一”如果不以“格物致知”为基础就是完全的空想。这种糊里糊涂的想法岂不是误人子弟?他影响下的个性解放运动仅是对儒学的小修正而已,而且这种个性解放和西方以人为本的个性解放相差较远。  ----------------------------  拜托!格竹子是他几岁的事情?你拿人家十几岁的行为来判断人家一生!先把“知行合一”到底什么意思搞懂再来说话成不成?心学和理学之间的差异搞懂了再说话成不成
  LZ从王守仁小时候格竹子的事情上看出了王守仁的水平比楼主还差,笑趴了我,LZ的水平也就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水平
  战略执行竟然比战略制定还重要,没有战略你去执行什么…大脑进水银了吧
会空谈战略的人很多,真正能实践的人就不多了。马谡就很会制定战略啊。    
正确的战略都是有实战经验的人制定的,执行能力当然是更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知行合一吧?但这种知行合一是以懂战争为前提的,就是说先要格物致知哦。所以这不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如果不以“格物致知”为基础就是完全的空想。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3:04:53 
         会空谈战略的人很多,真正能实践的人就不多了。马谡就很会制定战略啊。         正确的战略都是有实战经验的人制定的,执行能力当然是更重要的。这就是所谓知行合一吧?但这种知行合一是以懂战争为前提的,就是说先要格物致知哦。所以这不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如果不以“格物致知”为基础就是完全的空想。  ----------------------------------  这就对罗!其实袁崇焕就是马谡赵括贾似道之流的人物,战略制定起来头头是道!看看他写的《答毛羽健五问》那个花团锦秀啊!简直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做起来呢?就不那么回事了!就是运气实在是好!碰上个找文字的弘历,捧起他来,以贬低整个明朝的皇帝大臣百姓,以宣扬自己进中原得天下是“天意”!唬的你们一楞一楞的把这个既平庸,又刚愎,犯下大罪的罪人当成是“整个明代的第一人”。  
关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问题!我想请问阁下,哪怕通读过一本朱熹和阳明先生的论著没有?如果一本都没有!你又是凭什么在发表议论的?你的“知行合一”如果不以“格物致知”为基础就是完全的空想。”这种观点是你自己臆测的,还是建立在充分理解他们的学说后分析获得的?如果你连他们的哪怕一部著作都没读过,你怎么敢发表这样的议论!  
网络真是个好东西,一个对自己谈论的东西毫无了解的人也能发表对这东西的意见了
袁崇焕的防线牢不可破,就在于他军事在行,胜利事实摆在那里。这就是格物致知基础之上的知行合一,不是空想。    
“知行合一”如果不以“格物致知”为基础不仅是的空想,而且可以是臆想,和禅宗的一些胡说八道有些像。    
网络的真正作用(在袁公问题上)其实是让用伪书来臆想诋毁袁崇焕的人发一些在历史学家们眼里根本不成立的言论。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2:44:20 
         袁崇焕的防线牢不可破,就在于他军事在行,胜利事实摆在那里。这就是格物致知基础之上的知行合一,不是空想。         “知行合一”如果不以“格物致知”为基础不仅是的空想,而且可以是臆想,和禅宗的一些胡说八道有些像。         网络的真正作用(在袁公问题上)其实是让用伪书来臆想诋毁袁崇焕的人发一些在历史学家们眼里根本不成立的言论。  -----------------------------------  牢不可破是什么意思?真不可破怎么敌人打倒北京城下了?因为敌人没从山海关打进来?按这逻辑,马奇诺先生岂非法国第一战略家?  
胜利事实是指什么?宁远?斩首269, 俘虏3,自损7000,战略物资全部丢失,除宁远外土地全部失陷,敌人实现全部战略目标的胜利?  
宁锦,我就不明白了!宁锦之战,袁崇焕他既不是最高指挥官(最高指挥使阎鸣泰),也不是前线一线指挥将领,从保留下来的袁崇焕奏章,命令,他根本已经无法有效进行指挥了,而且其命令很多都是反效果的,满桂的胜利恰恰是违反其命令才打赢的。战后评定,人人有功劳,就他被赶走了!还不能说明问题?莫非只要有他袁大人在的地方,功劳就是他的,黑锅就是别人的?  
你就老老实实说:他们的书,我一本都没看过,我发这个评论,是我自己猜测的,不就得了?  
历史学家,哪个历史学家?金庸,方舟子,阎崇年?不知道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馆长;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长的毛佩琦教授(对明史研究稍有了解的就知道他在明史研究圈中的权威地位)算不算历史学家?他说“袁崇焕过大于功”是不是不成立的言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樊树志教授是不是历史学家?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李宝成研究员算不算历史学家?………………  
伪书是什么意思?你是凭什么说伪书的?明人的你说人人认定他是汉奸所以不可信,清人的你又说不信!那么你的可信的史料倒是拿出来啊!如果一本都没有,你又靠什么说他是“明朝第一人”?又是靠你的臆测?你认为是就是?  
明人的史料不可靠,不信,清人的史料不可靠,不信!莫非要找大顺大西的史?那么至少也要拜托你找出来啊!
史料如果不辨真伪地全信,把伪书的描写当真事儿,荒谬的结论就会被得到。现今的所谓学者们,其实也是真伪难辨地,哗众取宠、造假腐败者太多。  
  呵呵,争论激烈。
  历史对人物的评价从来都没有过公平的,因为人生本就不全.事事哪来全,历史人物不过是为了今天和明天服务用的,  生时为生者用,死后再为人用而已........   好象是于则成的那句话:&你知道我们死后坟前是鲜花还是狗粪&  生或者死都不是真的应该为名,而应该是对得起最初的良心.足够了....死后的名与生前的利..不过是得之幸失之命,为了它而活,活的累死了也累......海青天就是没悟透这层........  至于袁大帅.....算不得什么......明月的排名其实没什么....袁的排名只能如此.........在公在私也只能如此.我想就算袁死后听到排名也不会觉得怎么样.他生而不这名,死后何惜名??????反到是那些活的人,比如皇汉们.人家老袁死了几百年了,还不安生,让你们弄出来给绑到旗上说三说四?你们不是为死者不过是你们的目的..........    至于岳飞.袁崇焕.他们死后得之今日中华这幸,也不会惜自己是民族英雄还是抗某英雄的一个大名小名...........    皇汉们自持懂点历史,却是最没读懂历史的人.......前人已誓,只为生者得安.............你们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国学????你们不配学.
  今日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九百多万公里土地,民生安定,无战乱忧.万民安居......千古大幸......  我想无论是岳飞.袁崇焕死后也不会为自己是民族英雄还是抗某英雄之名而打破万民安定之事实,倒是那些想分裂中国的人,总拿一个什么替古人正名的旗来说三说四.........  记住岳飞.袁崇焕既然称得上英雄二字,必定不会在意自己坟前的花是一朵还是两朵.别拿死人说事.看不起皇汉.
  LS的这位小妹妹真是扯淡高手
  关于袁的认定,很多人要么是看金庸的袁崇焕评传。    要么是看《窃明》    都是些莫名其妙的东西。    关于查这个人,总觉得他是站在满洲人的立场说话的。    事实上当时明的政治体制和清完全是两回事。明朝皇帝也许不上朝还要好一点。后期加强皇权后倒是全国崩溃。    还有玄烨,查对他评价甚高,其实他就是为了他们满族统治废除了中华走上技术革新之路的可能。
  作者:怪子 回复日期: 18:49:24   你还真是怪?满洲人是什么意思?这个名字好象只有日本人在讲.......  中国人讲?分列的?是不是日本给你开工资?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12:51:07 
         史料如果不辨真伪地全信,把伪书的描写当真事儿,荒谬的结论就会被得到。现今的所谓学者们,其实也是真伪难辨地,哗众取宠、造假腐败者太多。  ------------------------  问题的事实在于,无论是明是清,无论那一本,哪一部,除了一个反间计,所有的史记载都惊人的一致,没有哪怕稍微大一点的出入。你可以不认,认为它都是伪书,那么请阁下你找出不是伪书的史料来证明其是伪书来。你既然找不出来又凭什么信口开河呢?你又是凭什么说你是对的呢?
  作者:可可小妹妹 回复日期: 18:28:08 
    今日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九百多万公里土地,民生安定,无战乱忧.万民安居......千古大幸......    我想无论是岳飞.袁崇焕死后也不会为自己是民族英雄还是抗某英雄之名而打破万民安定之事实,倒是那些想分裂中国的人,总拿一个什么替古人正名的旗来说三说四.........    记住岳飞.袁崇焕既然称得上英雄二字,必定不会在意自己坟前的花是一朵还是两朵.别拿死人说事.看不起皇汉.  ---------------------------------  说袁某人就说袁某人,别莫名其妙的拿武穆王来捆绑!要武穆王在天之灵,看到有人把他跟这么个大忽悠相提并论,是会郁闷的。  
武穆王以半壁残山剩水,区区五万疲兵,练出精兵,一路几乎恢复中原,大忽悠的背后有百倍于敌人的强大祖国,全心全意信任他的皇帝,他所得到的银两粮食,多到可以直接把他全部的敌人砸死,结果是被敌人打到北京城下;武穆王更加不会也不可能会在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妄自与敌人谈判;不会也不可能在敌人饥荒的时候把粮食卖给敌人的盟友;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无视朝廷的法度擅自杀死品级比自己还高的同僚;更不会也不可能防御一道防线的时候会让敌人甚至在发现不了敌人的情况下让敌人“绕过去”。  
袁大忽悠有任何能与武穆王相提并论的功绩可言吗?他根本连被他擅杀的毛文龙将军都远远不如!  
还有,小朋友,袁大忽悠一直都是文官,你叫他“大帅”他很可能会很生气的。
  纵观整个辩论,kwzolo童鞋论据充分详实,逻辑清晰合理,而猪蹄同志除了开始还有一些资料支持,到后来就只剩无论据无逻辑的想当然言论了。最后猪蹄儿只能将辩论定位至kwzolo童鞋引用的史料是否真实上。但其既不能证明kwzolo论据的不真实性,也无法证明自己所谓“去伪存真”的资料的可靠性,典型的严于律人,宽于待己,同一问题,双重标准。    kwzolo童鞋,你的耐性很好哇,忍不住想“格”你一下,嘿嘿~~    可可小妹妹,你就是一打酱油的~~~一个简单的学术争论,被你扣上了民族分裂的大帽子,你很有红小兵的发展潜质!现在的民族团结与真实的历史过去是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已是一家的后人没有必要为已成过往云烟的先人仇恨所背书。传诵荆轲刺秦、诟病白起坑降,会有人去斥责谈论这些历史是在分裂汉族吗?弄清和牢记历史,并不是为了记住那些仇恨,而是为了延续一种精神,是为了保存、延续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中所凝聚的最核心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在面对以后的外来入侵以及任何艰难困苦时,始终具有坚强不屈屹立不倒的精神动力源泉。
  支持,画个图,  Ooooo    (  )     ) /    (_/    
  ???????
  关于王阳明,我搞错一个地方,即说他&主张&格物致知。我记得他格竹子的故事,以为他是主张这个观点的。无论如何,他对格物的练习说明他完全不知何为格物。这种人的哲学水平高?比我以前想的还要低。“知行合一”如果不以“格物致知”为基础就是完全的空想。这种糊里糊涂的想法岂不是误人子弟?他影响下的个性解放运动仅是对儒学的小修正而已,而且这种个性解放和西方以人为本的个性解放相差较远  _________________    读
  这个帖子有营养,难得啊。    营养还不在主贴。 哈哈哈
  看你们辩论很精彩
  看到楼主说王阳明那里。。。我就笑了。。。
  作者:猪蹄儿 提交日期: 17:41:00 访问:3301 回复:58
和很多伟人一样,我一直以为明末的历史是中国、中华民族最为错综复杂、最为令人惋惜叹息的一段历史;那些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中国今天;那是一段笔下难以驾驭的历史大画卷。姚雪垠花了一辈子时间也只写了李自成,好像写得还不够好;郭沫若也只写了李自成进北京一段;金庸、方舟子只写了袁崇焕;陈寅恪只写了秦淮名妓柳如是;阎崇年其实只知道努尔哈赤。    ——明末历史怎么会“和很多伟人一样”?文理不通嘛!人家明明写的是“明朝那些事儿”,不是写明史,只要能“驾驭”明朝的“那些事儿”就行,不必面面俱到写“历史大画卷”的。这和姚雪垠、郭沫若、金庸等写什么挨得上吗?至于阎崇年,即使“只知道努尔哈赤”,也和《明朝那些事儿》无关,阎崇年本来就是研究清史的嘛。  你在“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前,能不能先学一点基本的识字解文的语法修辞和有关常识?拜托了!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0:26:27 
         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是袁崇焕想到过的。他提醒过崇祯皇太极可能绕过袁管辖的地区直攻京城。这是方舟子在他纪念文章中说的:    ——方舟子的纪念文章也能拿来说事?笑倒。:)  
  楼主,呵呵,再看一次明朝那些事吧。    皇汉就别提了,现在汉都汉不了,那有皇啊
  作者:欣夫 回复日期: 01:17:49 
    作者:猪蹄儿 回复日期: 00:26:27               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是袁崇焕想到过的。他提醒过崇祯皇太极可能绕过袁管辖的地区直攻京城。这是方舟子在他纪念文章中说的:        ——方舟子的纪念文章也能拿来说事?笑倒。:)    【发现老混蛋也有清醒的时候,哈哈哈】
  楼主歇了吧,主文硬伤就不说了,后面你的辩论根本没货跟进啊。
  又是一个见不得别人好的人
  2b楼主
  楼主说的一句话是对的:现在的历史叙述中加入个人的评述太多了,还有就是个人的调侃也过多了,已经失却了历史的意味。
  我这俗人一个,看不出来,但应该允许有不同看法
  楼主太弱智了,你的思想还很肤浅,你压根没有读懂当年明月的意思,蚍蜉撼大树。时间会检验一切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朝那些事儿好看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