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rclive延迟的延迟直线上升 刚开始几十左右 准...

  1盘活存量需要增量,存量在家族手中,社会阶层较高,局部降准&定向降准都不利于盘活效率。   盘活存量的帝王亲定大杀器资产证券化,是取缔外汇储备的新宽松之源。没有这个源头,开不开降准的闸门,意义不大。   2存款保险制度必然推出,风险转嫁与p民,而不是留给郭嘉或正负,这是上边一贯的手法。   3银监会防联保贷款风险,曰:不能猛抽贷,要用时间换空间。潜在概念是要适度宽松。   4长远上看,用优质资源如稀土来强撑外汇占款,危害多多。   5相爷虽然相对远离了国安威,以及改革小组,经历了城镇化,克强经济学,平衡术,这样的下行曲线;然则从帝王却开始为市场化鼓与呼了!喊给家族听的盘活存量口号,翻译给大伙听就是:出来吧,给你劫掠的自由!   当然,在正负人力资源新陈代谢停滞的前提下,过往的tz内,只能诱之以利的状况,不会改变。   6高风险的背景下,对于在华外籍资产的流出,恐惧到了极点,所以才有外汇储备负担说法。如此一来,家族资产的控制,就晓得尤其重要!风险大家都看在眼里,留下来的借口只能是:留下来,给你自由进出的自由!于是自贸区,以及对外投资的便利,就开启了。这些都需要降准来提供必要的动力。   当然,自贸区是有助于内需有助于降低生产大过剩提升投资效率的东西。   7如果仅仅为房市软着陆,那么或许局部降准,国开投放货币,那也就足够了。然则,除了房屋买卖占gdp达12%之外,建材加上家电,都与房市关系密切,据称,三者累加,所占比例有超20%的可能。换言之,单独房市维持现状,对gdp增量的影响就可能达到两成。所以盘活存量,寻找新的增长点,尤其必要!   8今年国际形式将风云变换,不能维持国内稳定,到时候内外矛盾联动起来,谁能承受?而gdp与就业间的联系,已经被广泛认可。保7保就业,是上层的底线。   9羊币国际化实际上是本国从生产大国转向消费大国的一个过程。消费能力是挽留在华外籍资产的最根本手段。过于从紧的货币政策不利于此。   10一些发达郭嘉基本上准备金率很低的!交接班以来,做得最多的,就是各种风险控制,当他们觉得风险控制做得已经到位的情况下,降准自然是水到渠成。
楼主发言:43次 发图:
  早就知道了  
  周小川强调要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 降准不可期?  /node/91996  降准巨兽哥斯拉真的要来了吗?  /node/91861  部门为争夺监管权僵持不下 存款保险条例难产  /node/91884  分析称5月全面降准可能性很低 两大条件可触发降准  .cn/china/.shtml  周小川定调货币政策稳健当头 分析称6月难降准  .cn/news//.shtml
  现在市场上不缺流动性,如果因为经济下行而将准肯定会引起滞涨
  单纯以为降准就是宽松的,自然是213的想法儿……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  由于现金相对于M2,太小,所以即便降准1%,按照现有货币乘数,以及M2,计算,大致也就释放四五万亿M2而已!  四五万亿,是神马概念?这可不同于昔日四万亿的时候叻!毕竟,M2远远高于当年。如今,随便地方宽松一下,就八万亿出去了,搞个城镇化就四十万亿,那宽松出个五万亿,那不就毛毛雨叻……  其实,就国与国而言,准备金不过是用来宽松的渠道宽窄而已!  当年之所以宽松,不过是准备金开了渠道,而外汇占款,源源不断,才造就了当年的宽松盛宴!  如今,外汇占款不给力的前提下,降准所为何来?  答案在于,存款保险,开搞了!  准备金本来就是一种风险控制,而如今存款保险推出的时间点,越来越近,这东西也是一种风险控制!  不同点在于,前者是风险由郭嘉来承担,后者是p民自己承担……  当然了,外汇占款虽然不给力,但是也不是就不能宽松!那么这种宽松的唯一源头,就是资产证券化!  有了存款保险制度,那么准备金才有降低的可能,然则这玩意一经打开,就好比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来的东西,会带来很高的风险!  存款保险,会提升p民的存款压力;  与此同时,由于降准,正回购,以及扩大投资,必然挤压内需空间,提升贫富差距!  而国内经济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投资效率不会很快提升,为了就业强行提升的投资比例,必然导致进一步大过剩!  投资问题,导致风险扩大,风险高,会导致银行的恶性揽储!肿么揽储,答案就在于理财!  银行业,要盘活存量僵化资产,结果必然会信贷资产证券化!存款保险的退出,导致存款相对于证券和其他理财,有各种不足……  但是,当外汇储备流出,当汇率贬值压力陡增!p民的生存压力将越来越大!一方面国际粮价将越来越高,而p民抗通胀的能力却越来越低!  一方面,存款相对于理财,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外来压力越来越大!  当一边大量的p民被套牢,另一方面生存压力导致他们需要钱……  投资扩大,本就导致p民抗通胀能力越来越低!第一季度信用卡违约率再创新高,嘿嘿,这是都像统计局说的那样,体制内外,收入都10%以上的增长率?  刘军洛开药方,要大宽松,条件是公平公开!  上层搞了一个财政预算,想玩相对公开,还把郎咸平给捣鼓出来鼓与呼,真是好笑!他们于市场化一样,在权力不对称背景下,只是增加自有劫掠的机会而已……  这是一个太需要公平公开的涩会!  降准,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执政的失败……  所谓上沿看通胀,下沿看就业,在假数据遍地的地界儿,都是浮云而已!  p民何以名之为p?答案在于发出声音的强度而已,七不准,英语下架,合起来,就是一个红彤彤的猪八戒!  人们天天捣鼓软着陆,殊不知,在一个短视成为普遍性疾病的世界里,有领域软着陆,就有对应的硬着陆!着眼点不同而已!  米国金融危机,以及欧元区银行业主权危机,都是在权衡民生与郭嘉经济指标上,倾向于了前者,做出的泄洪选择!  如今,在本国,很显然,民生未来必有硬着陆的那一天!道理很简单,其他领域要软着陆!
  降准之时便是屁民换美元的最后窗口之时  
  挺好的,支持楼主  
  坏账潮来势汹汹——中国十大银行逾期贷款飙升至五年新高  /node/92206  随着银行逾期贷款飙升至五年新高,银行的坏账率有可能升至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将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损失,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借款人的日子也将更难过。  据彭博新闻社的报道,截至2013年底,中国十大银行的逾期贷款达到5880亿元,同比大增21%,这是至少2009年来的最高水平。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的逾期贷款比不良贷款高出31%,也创下至少5年来最大差距,这表明银行可能是为了避免对潜在的损失进行拨备而拒绝承认资产质量恶化。  经济下滑拖累企业收益,政府对非银行融资的打压也令借款人更加难以获得新增信贷或者借新还旧,在这种背景下,逾期贷款水平的走高意味着银行在未来几个月将会承受更大的损失。  评级机构标普认为,逾期贷款是资产质量恶化的领先指标,它表明借款人受到的流动性约束不断增强。中资银行的信贷困局会逐渐得到解决,但令人不安的是,目前还看不到尽头。    不久前,银监会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监管统计数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首次超越1%,创下近3年以来的最高值。  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461亿元,较年初增加541亿元,不良贷款率1.04%。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不良贷款率在经历了连续9个季度的上升后,首次突破1%,达到了过去近3年以来的最高值,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均创2011年二季度以来新高。  交行预测,如果经济明显下滑或者房地产价格危机相关行业,银行坏账率可能会升至1.5%的2009年来的新高。
  除了存量盘活需要增量之外,这些坏账的处理or核销,也需要增量……
  经济学家集体喊话降准 货币当局两难中如何选择  /news/.html  经济学家集体喊话降准  银行、投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们闲不住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有关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的讲话,使得市场上有关央行应否全面降准的讨论再度升温。  就在26日晚间,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几乎同时在微博上发声呼吁央行降准。  上周,李克强在内蒙古赤峰考察期间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  他还称,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时间,市场开始再度扬起央行降准、政策宽松的预期。  5月26日晚间,沈建光在微博上表示,央行降准是当前对付硬着陆最好的宏观政策。“李总理在赤峰提到‘经济下行压力不能掉以轻心,适时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早前国新办形势吹风会上,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祝宝良也认为适当降准也是一种办法。再说,降准并非大规模刺激,只是货币政策从过紧转向中性的必然要求。”  几分钟之后,鲁政委亦在微博上称,全面降准有必要。“一方面,外汇占款等自然注入流动性偏少,需要央行主动释放流动性来平补;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高层关注的是融资成本,只有公开全面降准才有利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中长端利率回落。”  同一天,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也发表文章称,当前中国多项经济指标表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时机已经成熟,有必要较大范围放松政策以稳增长。王志浩比较了2008年、2012年和当前的系列数据,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发电量、信贷增长、银行间流动性以及实际利率水平等情况均符合降准条件。但王志浩同时表示,本届政府应对经济下行的态度不同以往,何时出手仍难以预料。  另外,野村证券的张智威也是降准的最早拥趸。他此前就曾表示,长期资本利率不下行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是负面因素,而且长期资金成本的降低并不能通过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如果经济数据进一步下行,央行降准的可能性将提升。“降准并不仅仅是一个短期操作,这与当前中国面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包括房地产行业下行,以及地方融资平台融资成本高企都紧密相关。”根据张智威的研究,2014年至2015年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风险逐渐释放的时间,而房地产行业对中国金融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不过,表态谨慎的经济学家亦有人在,有券商就认为央行仍将坚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微调政策,而非全面降准。  民生证券研究报告称:“不可否认,如果按照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模式来应对经济下行,央行确实应当此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通过总量宽松拉动总需求。但我们反复提示,在‘新常态’的框架之下,政府的宏观管理思路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未来走老路、搞总量刺激政策的概率不高。”  民生证券研究院管清友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仍然坚持上述观点。  而在5月中旬,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曾对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少数几家媒体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成为对冲高额外汇占款的工具,存准率的调整会引起较大震动;而我国外汇占款数额巨大,降准吐出的头寸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所以中央银行不会轻易全面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财政部敦促地方政府加快支出  /gb//bch181014.asp?source=whatnews2  中国财政部周三称,已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和其他预算投资的支出,以便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部在其网站上发布的一份通知中说,今年一些支出速度相对较慢,预算资金必须在6月30日前分配下达到各地区、各部门。  财政部警告说,超过9月30日仍未落实到部门和单位且无正当理由的,除据实结算项目外,全部收回总预算。  财政部称,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一些困难不容低估。它承诺使财政支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份日期注明5月21日的通知说,各地区、各部门要在依法合规、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基建工程及其支出进度,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财政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9.6%,低于上年同期13.6%的同比增幅。  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财政性存款为人民币3.67万亿元(合5,872亿美元),高于2013年4月底的人民币3.05万亿元。这些数据表明政府支出速度没有去年快。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经济学家治晓佳说,此举应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速的放缓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的反对奢侈浪费行动和财政支出的放缓。  根据3月份公布的预算,今年的支出将增长9.5%,至人民币15.3万亿元,而收入将增长8%,至人民币13.95万亿元。  预计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将增长7.4%,低于去年7.7%的增速。中央政府设定的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左右。
  收藏,请楼主继续,你的研判非常有前瞻性。
  分析称5月全面降准可能性很低 需两大条件可触发  /14/TAJTASP00254IU1.html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疑云挥之不去。  昨日下午开盘,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409密集成交多笔大额买单,仅10分钟内成交量逾4亿元,随后该合约量价齐升。受此异动刺激,市场“降准”预期重燃。  实际上,近期多条线索皆让市场嗅到了“降准”的味道。上周李克强总理在内蒙古考察时的讲话,被市场解读为“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以缓冲短期内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同时传出的“央行对国开行3000亿元再贷款”等微刺激传闻,亦加重降准预期。  多位市场人士认为,这些迹象显示,决策层正在努力推进降低融资成本、改善流动性,而国债期货的异动则是机构资金豪赌货币政策宽松之举。  如此强烈的“降准”预期并不奇怪。因为最近两个月实体经济环比增速较1-2月份温和走强,但仍低于潜在水平,产出缺口自年初以来持续下降。房地产领域自2014年以来需求持续疲软,同时,政府对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加强监管,而由于同业业务大部分与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有关,因此,同业业务去杠杆化可能在短期内增加房地产市场风险。这些都被认为是短期中国经济下行的潜在风险。  澳新银行刘利刚(微博)认为,由于通缩风险上升,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因此央行可能会放松货币政策。  具体逻辑在于,尽管央行可以通过短期公开市场操作来维持宽松的流动性,但目前较低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并未有效传递到借贷利率上。在五月上旬,虽然2014年第一季度的市场流动性宽松,但加权平均借贷利率仍处于7.18%的高位,仅低于去年第四季度2个基点。  同时,目前大中型银行仍必须维持20%的存款准备金率和75%的存贷比,只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并调低最佳贷款利息,才能从真正意义上降低中国企业的借贷成本。  进入五月下旬,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和货币政策之间的不一致性不断增加,更多机构开始预计政府将出台放松措施,包括降准等。  但也有机构认为,仅以最新金融数据来看,虽然信贷增速进一步小幅放缓,但整体信贷环境仍然较为宽松。民生证券、海通证券、安信证券等认为所谓政策微调,并不意味着启用全面降准工具。其逻辑在于:“新常态的框架之下,政府的宏观管理思路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未来走老路、搞总量刺激政策的概率不高”,而降准仅可能出现在“经济动能明显滑落”之际。
  随着127号文下发而逐渐消散的降准预期,又随着住建部小组出京调研而凝聚了起来。本周市场情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由于各方都不知道楼市下行究竟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因此政策预期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通过对比发现,支持降准和反对降准的市场舆论分野异常明确。支持降准的观点以贴近市场投资的机构为主;而反对降准的观点则主要来自国字头的研究机构。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准备金率。准备金率调整是针对货币乘数,但由于以广义货币增速作为货币政策目标,那么准备金率调节和基础货币投放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在当前M2 目标增速13%,货币乘数4.1-4.2 背景下, 0.5%的降准大致相当于一次7000 亿左右的基础货币注入。  国信证券表示,再贷款而非降准是更优的提供长期流动性的政策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降准绝无可能,而只是说降准时机未到。国信认为,降准的触发条件有两个:一是基础货币缺口进一步扩大,对应着外汇占款的大幅萎缩;二是货币乘数大幅下滑,对应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大幅回落或商业银行的全面惜贷。但我们认为,“当前形势符合降准条件“的观点值得商榷。外汇占款不低,货币乘数仍高,加之央行有从负债端操作向资产端操作转化的意图,决定了当前降准时机并不成熟。  国信证券认为降准时机并不成熟的原因主要有一下三点:首先,当前货币乘数仍然维持高位。前两次降准前货币乘数均出现大幅下滑(均降到3.8 以下),而当前一季度货币乘数为4.22(这可能有所高估,我们估计在4.17 左右)。从4 月金融数据看,货币乘数也不大可能快速下滑。  其次,外汇占款不低且有较大不确定性。当前货币乘数下,存在约1 万亿的基础货币缺口,若降准释放7000 亿,央行只剩3000 亿的可操作空间。如果未来外汇占款超预期上升,那么央行可能又得被动回收基础货币。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国外货币政策的判断是,美国QE 退出具有不确定性,欧洲陷入通缩风险,日本持续量宽。这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外汇占款是否趋势下降央行并无确切判断。  最后,央行一直有意摆脱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而希望通过资产扩张(购买债券或者再贷款)主动投放基础货币。这种负债端操作向资产端操作的转化,无疑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提出完善抵押品框架,用意就在拓宽主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在外汇占款具有较大不确定的情形下,为了避免再次陷入被动对冲的境地,同时也为主动投放基础货币预留空间,当前一个较大并且可控的基础货币缺口也是符合央行目标的。  中航证券分析四月货币数据,表示M2回升至13%目标位上方,意味着5月全面降准可能性很低。但社会融资与存、贷款余额增速的下降,将继续对经济形成向下的压力,因此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仍不乐观,未来全面降准依然可期。
  如果随便贷款。都跑路怎么办。那不就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内需无力,很多家庭按揭贷款,养老,教育。。。压得喘不过气来
民何以聊生?
  战战兢兢地问楼主,反正我也看不太懂,就是很特么危险就是了。现在换美元行么???
  农商行继续降
  回复楼主,@地动仪2012  1盘活存量需要增量,存量在家族手中,社会阶层较高,局部降准&定向降准都不利于盘活效率。   盘活存量的帝王亲定大杀器资产证券化,是取缔外汇储备的新宽松之源。没有这个源头,开不开降准的闸门,意义不大。   2存款保险制度必然推出,风险转嫁与p民,而不是留给郭嘉或正负,这是上边一贯的手法。   3银监会防联保贷款风险,曰:不能猛抽贷,要用时间换空间。潜在概念是要适度宽松。   4长远上看,用优质资源如稀土来强撑外汇占款,危害多多。   5相爷虽然相对远离了国安威,以及改革小组,经历了城镇化,克强经济学,平衡术,这样的下行曲线;然则从帝王却开始为市场化鼓与呼了!喊给家族听的盘活存量口号,翻译给大伙听就是:出来吧,给你劫掠的自由!   当然,在正负人力资源新陈代谢停滞的前提下,过往的tz内,只能诱之以利的状况,不会改变。   6高风险的背景下,对于在华外籍资产的流出,恐惧到了极点...  -----------------------------  ?  
  将准,人民币更贬值,汇率会更难控制,热钱会更少,不大可能  
  人民币仍有适度升值空间 下半年或迎两轮降准  /node/92265  本文作者为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文章授权发布。  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从今年2月份起就已经逆转。在日对美元的汇率创出新低后(美元/人民币即期汇率为6.0406和定盘价为6.0930),人民币即期汇率已经贬值3.2%(日贬值至6.236),人民币定盘价已经贬值1.3%(日贬值至6.170)。人民币走势转变主要由几重因素影响:经济前景弱化、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立场转变和市场投资者的技术调整。通过重新引入双向波动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希望打压投机性资本流入,支持出口,集中关注国内货币操作。  从政策方面来看,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内的政策制定者已在近期突出强调了积累过多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李克强总理在本月初表示,过高的外汇储备水平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沉重负担,这是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明确谈及外汇储备积累的代价。这意味着对资本流入的政策态度将会发生变化:过去存在非对称性偏好(可以接受资本流入但不愿看到资本流出),但在目前偏好已经得到平衡。  “热钱”重新流出  过去3个月内人民币动态的转变看起来已开始对资本流动造成一些影响。实际上,我们的估测显示,“热钱”流动在4月份已经转变为流出82亿美元(参见图表),而在2月份却出现了高达354亿美元的近期流入峰值。我们对“热钱”流动的计算方法是银行净外汇购买头寸,并对商品贸易流动和外商对内直接投资予以调整。“热钱”于最近转变为流出的部分原因是中国公司的境内外汇存款增长,这在今年前4个月内增长了515亿美元,远高于2013年全年272亿美元的增幅(参见图表)。总体来看,由于2月份以来人民币出现的新动态,市场(和公司)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看起来已经消退。  人民币前景:2014年底美元/人民币汇率为6.15  我们认为,近期的人民币贬值并不意味着已经转变为一种贬值趋势。人民币仍有适度升值的空间。  1.
经常项目盈余约占GDP的2%:中国在2013年的经常项目盈余为GDP的2.1%,我们预计未来1-2年内仍将保持在GDP的2%左右。这意味着人民币将接近平衡水平,但是人民币仍有适度升值的空间。  2.
境内和境外利率差别:由于主要货币的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境内人民币明显较高的利率(4月份基准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3.0%,财富管理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5.16%)意味着,人民币仍然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可持有货币。  3.
政策优先事项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从更广泛的宏观政策框架来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主要的政策优先事项之一,也是中期金融改革计划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此来看,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普遍担忧人民币持续走软将会阻碍推动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努力。  4.
来自主要贸易伙伴的政治压力:尽管人民币在近期已经不再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中国意识到在美元/人民币汇率持续走软时可能会受到来自美国(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政治压力。实际上,在美国财政部4月15日发布的最新半年度汇率报告内,其中评述道:“…人民币汇率仍然被严重低估…”和“…汇率调整程序仍然不完善和该种货币必须进一步升值才能达到均衡价值。”  但是,未来继续采取适度升值策略的可能性也已经下降。总体来看,由于不再显著的单边升值趋势和更多的双向波动趋势,我们已经将2014年底美元/人民币的汇率预测调整为6.15,将2015调整为6.10。由于单边升值趋势变得不再明显和更多的双向波动,这种潜在人民币走势的理据是避免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和资本流入卷土重来,尤其是在中国人民银行认真控制外汇储备积累速度的情况下。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与我们调整后的人民币前景预测相一致,我们也调整了对存款准备金率(RRR)的预测。目前,我们预计2014年将会出现两轮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各为50个基点,一次是在第三季度,另一次是在第四季度。  我们强调,我们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测并不代表着信贷宽松。相反,存款准备基金率下调应该被解释为中性冲销操作。其中的逻辑如下:由于人民币在短期内仍将走软,资本流入将继续下降(或如4月份的数据显示,转变为资本流出)。反过来,主要由总体外汇储备积累驱动的储备货币增长将会放慢。在这种情景下,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将能证明有助于提高货币乘数(参见最后一个图表),以保持M2货币供应稳定增长(2014年M2货币增长官方目标为13%)。  我们认为,评估货币政策立场最重要的指标是信贷增长 — 值得注意的是信贷在近几个月继续逐步缩减,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按存量计算)已经从去年12月的17.8%下降至4月份的同比增长15.8%。请注意,我们保持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为16.2%的预测不变。因此,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预测不应被解释为货币政策立场的重大转变。相反,它是一种中性冲销操作,或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用词来说是一种货币政策微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短期内出现重大货币宽松的可能性较低,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采取了各种货币政策立场的微调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观察到的措施(如回购、逆向回购、央行票据)、未观察到的措施(如动态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对个别银行的流动性供应)和其他披露滞后的措施(如标准贷款工具、再贷款)。展望未来,微调的区间可能会进一步调整,这取决于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
  相爷说,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不能掉以轻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正确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巨大回旋余地和潜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强大局意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住突出矛盾,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把已确定的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要针对企业反映的实体经济资金总体紧张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运用适当的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盘活资金存量,优化金融结构,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进金融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金融机构要围绕企业急需创新服务,更直接更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西部和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也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在攻坚克难中打造竞争新优势。
  瑞银:中国地产繁荣时代已逝 明年经济增长降至6.8%  /node/92286    瑞银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发表报告称,本轮房地产下滑是由于发生了供大于求的结构性变化,中国房地产的长期繁荣时代已经结束。  瑞银对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基准预测为6.8%。瑞银并不认为中国会出现其他新兴市场常见的房价崩盘、或出现金融或国际收支危机。但是,中国的房地产建设量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调整,房地产长期繁荣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未来几年,随着经济和金融系统逐渐消化房地产部门的调整。  万科总裁郁亮近日也做出类似的判断,称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一个是业内的运动员,一个是业外观察者,二人的观点不谋而合。  本轮下滑是结构性调整 与往年不同  瑞银报告指出,虽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隔几年就会经历一轮周期,不过本轮调整不同于以往:  首先,2004-05年、2007-08年和2010-11年的房地产下滑均发生在宏观政策和房地产政策显著收紧之后,而这次房地产下滑并没有明显的政策触发因素。当然,2013年下半年信贷增速有所放缓、最近几个月银行放慢了房贷审批,但这远不能与往年房地产下滑前的信贷冻结和/或地产政策大幅收紧相提并论。事实上,新一届中央政府自2013年3月上任以来对房地产行业鲜有表态,即便当时一线城市房价持续大幅攀升。不仅如此,最近几个月新开工面积下滑速度之快、幅度之大也超出以往。  其次,供求格局已经发生转变。过去几年,房地产建设面积进一步攀升(图1),而城镇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住房需求则有所回落(图2)。换句话说,住房的新增供应量已经超过了内在需求(包括改善性需求,详见下文),且住房供给中用于满足投资性需求的比重越来越高。    瑞银指出,虽然理论上城镇化和住房更新改善所催生的需求合计可达每年800-900万套,但这仍远低于城镇住房竣工量(2013年竣工约1100万套),并且也低于新开工规模。另外,截至2013年末,约有5700万套住房仍在施工中。  第三,与其他资产相比,房地产作为投资品的吸引力正在下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自发推进,理财产品迅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储蓄;而许多城市房地产库存高企、房价低迷,租金回报率较低,因而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较低;随着资本管制逐步放松和人民币在国际上用途更加广泛,居民对海外房地产及其他境外资产的投资也变得越来越容易。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全球利率水平将有所提高,而人民币稳步升值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二者均会对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吸引力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明年增长6.8%  瑞银认为中国经济不太可能硬着陆,基准预测是2015年GDP增速仅小幅放缓至6.8%,明年GDP增速降至5%的概率只有15%。有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崩盘的可能性较小:  第一、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较为健康、杠杆率较低。这意味着房贷违约风险整体上应该可控,购房者不太可能被迫出售住房。因此,相比其他市场,中国的房价可能粘性更大,而财富效应带来的种种影响可能会较小。  第二、政府仍有能力和意愿应对房地产下行、支持经济增长。决策层已经开始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加快保障房建设、推进有助于增长的改革(包括简政放权、向民营资本开放更多行业、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降低小微企业税负等)。政府还可以放松一二线城市的限购政策(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悄然放松)、放松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降低首付比例,以及放松三四线城市的户籍制度,从而支持当地住房需求。  此外,受益于发达经济体复苏,未来几年中国的出口增长有望得到提振。所以,在出口改善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大概率上可能只会温和放缓。
  在中国,何谓“改革”?  /gb//opn170339.asp?source=mostpopular
  快降啊,我要卖了手头的房子,儿子在米国等着我呢!  
  表示看不懂  
  地产绑架了就业,  就业绑架了投资,  投资绑架了GDP,  GDP绑架了M2。  在经济下行期,其实是游走在M2的某条边缘曲线上,当外汇占款不利,而又不能长期依赖对外优质资产(如稀土,储量有限,过度开发,伤害环境)输出的前提下,将准,就成为慰问M2的唯一可行手段!
  中国商业地产的“冰与火之歌”  /gb//OPN081306.asp?source=newsroll  对目前的中国住宅市场来说,“凛冬将至”似乎已经成为了主旋律,住宅市场过去的黄金十年或将无法得到延续。但商用物业与住宅决然不同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商业地产发展的复杂和多变,从盈石集团研究中心对20大城市市场数据的持续监测来看,庞大的未来供应将使得商业地产行业的竞争更趋白热化,商业地产的开发商和运营商将在更广的地域和更深的领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一线城市写字楼需求强劲,部分二线城市供应过热  盈石中国城市写字楼需求指数排名显示,城镇人口基数大、经济规模大且现代服务业水平较高的一线城市处于写字楼需求排名的第一集团。上海和北京分别排名写字楼需求指数的前两位,而在写字楼供给指数中却分别排名倒数第三位和倒数第一位,表明这两个市场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这将继续加剧企业选址边缘化的趋势。  预计未来三年,中国20大城市将新增甲级写字楼约4,820万平方米,其中约68%位于16座二线城市,长沙、天津、无锡供给压力最大。由于很多二线城市都热衷于第二CBD或城市新区的建设,青岛、厦门、重庆、沈阳、成都的供应压力也不容乐观。  一线城市商业物业需求细化,二线城市异军突起  盈石中国城市商业物业需求指数显示,人口数量、收入以及支出等主要指标都位于前列的上海和北京在需求指数排名中处于领先地位且远超其他城市。进一步细化的商业物业需求也刺激了一线城市商业地产在物业形态和业态组合上的创新,同时品牌商也更倾向于将以上海和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作为抢滩中国市场的突破口。受惠于巨大人口基数、区域经济发展刺激政策以及基础建设的巨额投入,二线城市中的重庆和成都的消费市场潜力不容小觑,其商业物业需求指数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五。  在商业物业供给指数的排名中,二线城市明显高于一线城市。预计供需指数排名双双靠前的城市,包括重庆、成都、武汉,未来它们的商业物业市场发展水平将得到快速提升,但同时也意味着剧烈的行业竞争。  中国商业地产持续健康发展的王道  其一,写字楼开发应回归一线城市是理性选择。上海和北京是最适合开发商和投资商进入的市场,也将会是写字楼开发的主战场。对于供给指数排名较高而需求指数排名较低的写字楼市场,如长沙、无锡、厦门和沈阳,这些城市存在整体空置过高、供应过大等现象,堪称写字楼供给的红海,预计需要较长的去化周期。写字楼开发商和投资者进入二线城市时应保持慎重,尽量避开供应高峰和未来供应较大的非核心商圈来规避风险。相对于急于大规模发展新城,在二线城市优先发展核心商圈更为合理。  其二,供应压力之下的商业物业开发应注重择时择地。前几年累积的在建工程已陆续进入了交付期,商业物业项目供应量在未来一段时间都将持续攀升,并且部分城市甚至出现大体量商业物业集中入市的现象。尤其是成都、重庆、南京、武汉、长沙等城市未来商业物业供应量较高,开发商进入这些城市应该择时择地避免大供应量冲击。同时成都、武汉未来供应都集中在购物中心领域,同质化现象严重,开发商项目如何脱颍而出、突出重围成为关键课题。从品牌商的角度来说,未来以重庆和成都为首的西南区域市场需求会进一步上升,对于开发商和品牌商将是新的机遇。除一线城市外,天津、苏州和哈尔滨从消费能力和增长规模上也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可能成为商业地产上的一片蓝海。  其三,新型城镇化将对商业地产格局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新型城镇化将优化服务业结构,推动生产和生活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为商业地产迈入成熟阶段奠定基础。新城镇化将是复杂、漫长的过程,包括城镇化成本分担机制、土地财政等在内的根本性问题很有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无疑会影响规划实施的进程和效果。可以预见的是,在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地区的系列配套方案以及实施细则将在最近两年内密集出台,再加上城市以及产业发展的动向,都将成为开发商和运营商进行战略布局调整的重要依据。  本文作者张平是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区发言人。
  保与弃的抉择
  请教下楼主:~~~  现在国内的 信贷资产证券化 搞了一年就进展得很快了,各种“宝”,各个信贷p2b网站搞得如火如荼,表面上看似是 实体经济搞活跃了,但是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楼主预测得很对,这些“证券”确实比存款受欢迎多了,由“余额宝”引发的一系列自发改革,果然很成功! 但是背后有什么隐忧呢?
同时这些“证券”的安全性怎样?
楼主指点下, 谢谢~~
  @愤怒了2012 31楼
18:01:00  请教下楼主:~~~  现在国内的 信贷资产证券化 搞了一年就进展得很快了,各种“宝”,各个信贷p2b网站搞得如火如荼,表面上看似是 实体经济搞活跃了,但是 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楼主预测得很对,这些“证券”确实比存款受欢迎多了,由“余额宝”引发的一系列自发改革,果然很成功! 但是背后有什么隐忧呢?
同时这些“证券”的安全性怎样?
楼主指点下, 谢谢~~  -----------------------------  资产证券化的三个阶段。初始,降准盘活家族资本,融资盘活民间资本,而外资这个阶段将一如既往或者更加速的流出。   中间,成效初显,资本账户开放吸引外资,民营资本流入加速,而家族对外投资和竟购却在加速。   最后,资本账户红利释放完毕,外资倾巢而出,家族资本转移完毕,坐等资本大贬值,民营资本被套牢。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外资不走的,就是改鉉易折,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然后把土地圈进池子...换言之,卖得彻底一些,爱占便宜的外资就不走了。   吸引外资的首要目的是学习,学习好了,自然会发展,这两者做好了,把丫踢开,换个方向学习。但是没学会,就反过来,是人家吸够了膏血,一脚把你踢开!   我们把七不准猪八戒当成学习的清规戒律,还妄图创新,这就是扯胆!还妄图用创新的名义来管控,那就是欺骗。为啥欺骗?看上别人东西了...啥东西?a权利,b财富!你为啥没权没财,你丫被骗了呗!
  王石酸酸的说,任某人是亲儿子。这实际上就是社会阶层差距的一个缩影,所以杭州宋某人退出,万科言之凿凿地产黄金期结束,而任大炮却说地产还有若干年好日子。当然,也有者小地产商已经被冻死了...
  之所以会选择降准,还因为本国自交接班以来,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变化1.青天式反腐削番,这不是要趟改革深水区,而是换个人继续...   2.追溯历史,淡化马教理论,其实这种淡化是因为某理论做不到与时俱进,追溯历史,以特色自居正统,搬出封建典故来,是因为儒教本身具有攀附属性,欠一个主子,如今已有帝王术复苏迹象...   3.但是这帝王术,仅限于这五年上升期,交接班会让他露出原型。所以最好称伪帝术。而国安卫的出台,军警一体,更说明了其家族代言人的身份。多年来,家族以军为据点,以央企国企为触角,盘根错结,其实力之雄厚,无与伦比!而这看似几圈的东西背后,可能只会起到军警向家族靠拢结合的逆作用。而这玩意过于要到下一次交接班才会显现出负面效应来,天下大事喝酒必搞,九龙夺嫡,领除几闷...   4.即便换算到创新领域,本国的人治笑柄依旧死不肯该。多少外国的葱花专家到国内拿项目经费,做狗不理玩的?人家都说本国人傻钱多了,他们却抱订了送人才可以送己的私欲,继续nozuonodie   5.人治的危害不仅与此,不久前,舆论风头指向了官员的专职文书,这在自顶层就过度强调执行力的团队里,即便撤离这些文书,也是玩形象工程而已。执行力三大法宝,财政权,人事权,投名撞,一个都不会少!   6.我们这段日子以来,看惯了上层顶层舞蹈,而这些舞蹈以及相应的稳定压倒一切手段,都是需要财富支撑的,都是需要精力支撑的。此消彼长,上面舞蹈的华丽,对应着,实际改革,基层改革,低层公平性,都会止步与上头狠关心的阶段。   7.人事上的新陈代谢加速度并没有看到,于是政策执行上的新瓶装旧酒现象,就不可避免。他们还是他们,他们会的那些伎俩还是那些...   8.文化一如既往甚至变本加厉的被管控,进而服务,素质,教育,品德,责任心,真实度,都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在逆水行舟!   9.如今混经济论坛的,基本上都可以讲出几句凯恩斯的问题来,但是在宏观调控依旧是上头首要法宝的前提下,在盛世大谎菊花篮的盖子依旧在,在宏调理论基础依旧是对经济周期客观性赤果果的反对面的前提下,新理论何在?效果谁敢保证?责任谁来承担?   10.地产绑架就业投资gdp以及m2,外部风光不在,存款保险嫁衣神功将成,盘活存量对增量的渴求日渐强烈,降准岂能守住滞涨元年的压力?
  @lantianaini2008 21楼
03:03:11  将准,人民币更贬值,汇率会更难控制,热钱会更少,不大可能  -----------------------------  降准,是因为流动性不足,因为M2需要维稳,否则GDP,投资,就业,房地产,整个链条都会出问题。  汇率降低,是因为国际市场上的羊币太多!而米国并没有启动做空,米国的官方依旧在指责本国压低汇率!换言之,他们还需要羊币保持在高位!  要挽留热钱,需要主动出击,而不是坐以待毙!不能盘活僵化的存量资产,不但热钱会萎缩,而且在华外籍资产,以及一部分家族资产,都会流出……
  @留声机_恋曲 18楼
20:55:16  战战兢兢地问楼主,反正我也看不太懂,就是很特么危险就是了。现在换美元行么???  -----------------------------  作为防御手段,换一些是必要的!具体换多少,要看自己的社会阶层,要看自己和家庭的收入以及稳定程度!  作为几圈正在越来越强的郭嘉,存在强制结汇,半羊币半债券结汇的可能性,所以,要注意防范风险!  真正的汇率断崖风险,发生在欧元区崛起,发生在集成创新产品化的时候!因为汇率是由贸易决定的!而美国的产品,对于本国这样创新内在含量低的郭嘉而言,并不具有直接的冲突,他们更多的是蕴含原始创新,因此其服务和产品的价格,跟本国不在一条线上!  欧元区经历的积累已久的贬值,对应到山寨郭嘉低技术含量,但是升值积累依旧的,那才是大戏!  所以,换美元,不急!
  @只看凤凰逛天崖 16楼
20:26:40  如果随便贷款。都跑路怎么办。那不就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  如果都随便贷款,那怎么会有高利贷存在?贷款是按照阶层差距,被管控得很严的东西!当然,跑路,也被控制得很严!  只要控制得好,做好嫁衣神功,赔的是中下层的夫人,折的兵那也没当成自己家的!
  @悲哀一带 5楼
18:29:41  降准之时便是屁民换美元的最后窗口之时  -----------------------------  这个说法儿,有些夸张!  欧元区,日本,加拿大,等第二阶层郭嘉的集成创新产品化,是第一道管卡,换美元,在此之前,即可!  TPP对新的新兴市场开放,而再次封锁本国,那是第二道管卡!准备贬值的印度,瞄准的就是这个机会!  中俄关系冰点化,这是第三道管卡!
  短线观点:人民币走低将持续多久?  /story/#adchannelID=1100  人民币汇率2月开始回跌时,交易员们预计这将是暂时的,是中国央行在向不听话的出口商发出警示。许多出口商此前虚开发票,以将资金带入境内,从人民币的稳定升值中获利。  但昨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达到1美元兑6.26元人民币,创下自2012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较弱的每日指导价(汇率可围绕该指导价上下浮动2%)反映出,中国央行仍在引导汇率下行。那种认为人民币下跌不会持久的理论是在押注,假如人民币汇率掉头向下走,那么以美元廉价借贷、利用虚开贸易发票将资金兑换为不断升值(且利率更高)的人民币的做法将很快停止。这或许能解决中国贸易数据变化无常的问题,并消除导致人民币升值的一个不受欢迎的因素。  但3个多月过去,中国央行的威慑干预貌似带有长期性质。人民币汇率稳步下跌,而经济消息,特别是来自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的消息,证明这种下跌是合理的。然而,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发端于人民币走弱之前。或许中国政府正在艰难地寻找一种方式,既能停止引导汇率进一步走低,又不会显得自己已不再在乎。毕竟,释放出政策已转向的信号,可能引发投资者对人民币走强的新一轮押注。  与此同时,中国在出口方面的竞争对手,也就是日本和韩国,正在输掉这场汇率“向下竞赛”。日元今年对美元升值3%,韩元亦然,而人民币贬值3%。我们可以为中国辩护说,可能有一些技术因素在发挥作用,比如石油公司月底售出人民币。大多数分析师仍坚持原有的预测,即人民币今年下半年会恢复升值,但在华盛顿,已经有人在问,这是不是一项事实上的秘密行动,旨在提升竞争力。毕竟,中国在这方面是有前科的。  译者/阑天
  @地动仪2012
18:23:00  1盘活存量需要增量,存量在家族手中,社会阶层较高,局部降准&定向降准都不利于盘活效率。   盘活存量的帝王亲定大杀器资产证券化,是取缔外汇储备的新宽松之源。没有这个源头,开不开降准的闸门,意义不大。   2存款保险制度必然推出,风险转嫁与p民,而不是留给郭嘉或正负,这是上边一贯的手法。   3银监会防联保贷款风险,曰:不能猛抽贷,要用时间换空间。潜在概念是要适度宽松。   4长远上看,用优质资源如稀土来强撑外汇占款,危害多多。   5相爷虽然相对远离了国安威,以及改革小组,经历了城镇化,克强经济学,平衡术,这样的下行曲线;然则从帝王却开始为市场化鼓与呼了!喊给家族听的盘活存量口号,翻译给大伙听就是:出来吧,给你劫掠的自由!   当然,在正负人力资源新陈代谢停滞的前提下,过往的tz内,只能诱之以利的状况,不会改变。   6高风险的背景下,对于在华外籍资产的流出,恐惧到了极点  —————————————————  降准有个屁用,关键是实体经济不能赚钱,不是缺钱。  
  /gb//OPN092127.asp?source=UpFeature  关于中国房地产的六个问答  任志强  一问:为什么富豪排行榜上有那么多房地产商?  1. 中国和垄断资源相关并对市场拍卖的只有土地(也曾有过煤炭)。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首富中为什么没有开发商?因为当金融、资本、石油、矿产、电讯、平面媒体、电视、网络媒体、军工等行业都充分对市场开放时,房地产就不再被唯一关注了。  2.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高峰期,且原有的住房条件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所有国家在城镇化同步发展的阶段,房地产也都如此高增长。只是当城镇化率远超过75%之后,市场会从一手生产为主变为二手交易为主和持有物业为主。如美国约800多万套的交易中,新房最高100多万套,目前只有60万套。而中国近两年,年均新房交易约1000万套,保障房约200多万套。一手交易远大于二手交易。只有少数城镇化率较高的城市,二手交易略大于一手交易数量。  3. 房地产行业单位值和总数量大、价值高、产销集中度高是其他非垄断行业无法相比的。如一个单位少则五、六十平米,大则数百平米,而非以一平米、二平米为单位交易;一个项目少则数万平米,多则数百万平米;行业年总量超过十多亿平米,总值超过八万多亿元。这是其他非垄断商品无法相比的,只是无法与垄断行业相比。  二问:为什么许多非地产为主的行业也都进入房地产?  1. 其实,凡是有垄断优势和能成规模发展的行业并非都进入房地产业(个别是为解决自身问题,而非为市场),没有其他优势和其他投资渠道的才进入房地产。这是一种市场逐步开放的结果。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是开放的契机,城镇化的需求则是吸引力。  2. 房地产的项目规模化效率有助于企业规模的快速提升。在不用依赖于科技创新,靠外包服务打开市场的初期阶段,还没有形成拼产品技术的白热化竞争,这打开了许多企业进入房地产业的大门。尤其是在划拨土地的阶段,可以用同样的资本,更快的扩大规模。  3. 房地产有更高的杠杆率。开发企业可以用土地和在建工程获得银行的信贷,预售之后又能靠预售款和个贷扩大杠杆率。而其他无资产、实物做抵押的行业,就很难将杠杆率放大。  4. 还可以用股权入股、股权抵押等多种方式再加大杠杆率。尽管在先全额一次性支付全部土地款之后,杠杆率已经被大大压缩了。尤其是政府监管预售款、银行延迟个贷发放更严重地影响到了杠杆率和现金流,但与其他行业相比,负债率还是很高的。  5. 工程款按进度结算可以将部分资金压力转移到生产单位,如大量备料款、设备款等。有信誉的企业的支付担保也成为一种短期、小额融资手段。这些都成为进入这个行业的“理由”。但当市场逐步充分竞争之后,专业与非专业企业之间的差距就充分显现了。
  三问:为什么每次调控枪口都对准房地产?  1. 投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尤其是计划经济的时代。没有开放市场时,大多建房都列为基本建设科目,因此自建国以来都是用限制建房投资来调控经济的,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时代更是如此。1988年的楼堂馆所停缓建是建国以来的第七次大调控。当经济过热、通胀上升时,从压缩投资入手是最有效的。1993年的调控也是如此,也因此有了连续几年的经济下滑。  2. 在经济下行时,启动投资也是最有效的拉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要拉动经济增长,但这时已经是以半市场化而非政府行为的基本建设方式为主建房了。于是有了住房制度的改革,让住房完全市场化,取消福利住房分配。房地产成了突围的敢死队。  3. 2003年为防止投资过热再次将板子打在了房地产的头上。这次的错误在于只看到了房地产市场投资的高增长,却没看到基本建设中住房建设的投资快速下降的市场化替代关系。还好一场全球化的传染病,平息了这次调控。  4. 土地招拍挂和分税制,让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救命草,也让中央与地方之间出现了政策分岐。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和地价上升,再一次让房地产成为调控的靶子,却不知土地的垄断与供应下降是根源,再一次把板子打错了地方。  5. 2007年初中央第一次提出了正确的增加供给的主张,但饥饿的市场在土地供给增加时出现了大量的天价地和投资增长,于是年底又来了“两防”的政策,直到2008年的经济低谷。  6. 对付低谷仍要靠投资拉动,于是有了四万亿。但十大产业振兴除了扩大过剩产能之外,几乎没用(高铁应除外),尤其是不可能让老百姓拿出手里的钱。最终还要靠房地产拉动,才能增加民间的消费,并让市场上了个台阶。尽管后来有了限购、限贷,但2011年,房地产消费总额第一次超过了食品。  7. 历史上多次的调控都是从投资入手的。尤其是在投资占GDP的大头、出口对GDP负贡献时,更是如此。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投资不能动,就只能动房地产了。因此有了冯仑的“房地产是个夜壶”的形象比喻。政府的手就总是一会提夜壶、一会扔夜壶的不停乱摸。甚至不惜违法违规的摸进不该摸的地方。  8. 市场本是靠价格释放供求关系的信号,这才能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而以价格为目标的调控,就是要斩断市场看不见的手。以限制需求为手段人为调节供求关系,更是破坏市场机制。还谈什么市场化?房地产只是政府平衡经济增减的工具,因为,这是上下游带动产业最多的行业,且在投资、信贷、就业、税收、土地收入上都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产业,也直接制约着中国城镇化增长进程。  四问:为什么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1. 非市场化福利分房时代,房地产不是支柱,但住房商品化之后成为支柱,因此2003年国务院18号文件肯定了其支柱地位。有人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却不知道世界各国都如此。为什么评价各国经济先看股市与房市?尤其是以房产税为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国家更是如此。  2. 是不是支柱可以看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投资的总量,看销售的总量,看税收的总量,看土地收入的总量,看上下游的拉动,请问除房地产之外还有哪个非垄断单一产业可以与之相比?  3. 再看哪个产业能集中这么大量的民间资本?哪个商品能吸纳民众这么多的购买力?哪个商品能提前锁定消费者未来的收入流?哪个商品能用银行信贷抵消通胀和货币贬值?这也是房子能成为最佳投资品的原因,何况还有增值的收益。房地产当然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而且是一根支撑中国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支柱,也有人称是不能倒的支柱。  五问:为什么房地产成为投资的对象?  1. 城镇化导致需求进入上升阶段,而土地资源的稀缺和垄断,必然让房屋价值上升。  2. 政府不断改善房屋周边的环境和公共服务,也必然增加房屋的附加值。  3. 当资本市场不提供民众可以用少量投资参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红利的开放式基金时,民众只好将房子做为直接投资品。  4. 早期个贷的利率与杠杆作用在帮助刚需解决住房时也在帮助投资者。  5. 货币政策与通胀让住房的价值额外提升了,也成为最具抗通胀效果的投资品种。  6. 股市的不正常让投资者大跌眼镜,又无其他渠道,只有投资房子这一条独木桥了。  7. 任何投资大约都要有技术作为支撑,而住房不用。  8. 许多投资会占用时间与精力,住房不用,放的时间越长反而获利更多。还有使用功能和租赁收入。当然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投资技巧。  六问:为什么如今各种评说又集中在房地产?  1. 涨涨跌跌的是经济,越是支柱就越是会随经济波动而波动,何需大惊小怪?要救的不是房地产而是经济。夜壶总是被提来丢去的,哪次不是为了宏观经济?  2. 历年人为控制违背了市场规律,造成价格的扭曲,也激起了民愤。保障性政策不能保障居住权利,反倒催生了谋求暴利的腐败。以价格为导向的限制政策,让降价成为一部分人的“梦”,以为降价可以为他们带来“幸福”。  3. 许多民众看不到政府从高房价中获取了暴利,政策和媒体将仇恨导向了开发商。当然也有官商勾结的腐败,更加重了这种仇恨。还有少数不守法的行为和违约行为给行业扣上了恶帽子,希望看到这个行业的崩溃。  4. 价格信号的扭曲,不能反映市场的正确供求关系;政府多年非市场化调控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户籍与土地制度限制了自由迁徙的权利,公共服务与就业条件的差别,让人口的合理流动变成了选择性流动。于是城市间开始分化,供求关系也发生了逆转。尤其是价格上涨时的过量投资与库存形成了必要的自我调整。  5. 真的是泡沫破裂吗?假如销售量下降30%,大约还有十亿平米左右的年销量,各国都不会有这么大的市场。这是破裂吗?  6. 尽管房地产只是夜壶,但政府真的不需要这只夜壶吗?政府可以不用夜壶,但政府会不关注必要的经济增长与底线吗?至少房地产还不是过剩产能。城镇化和消费升级还有巨大的需求。我不相信中国会甘愿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地步。要实现中国梦,不管政策如何调整,都需要有个安定、舒适的家。最终前进的路上不管是冰山火海,都会被时代超越的。
  @留声机_恋曲
20:55:16  战战兢兢地问楼主,反正我也看不太懂,就是很特么危险就是了。现在换美元行么???  -----------------------------  @地动仪2012 36楼
19:00:50  作为防御手段,换一些是必要的!具体换多少,要看自己的社会阶层,要看自己和家庭的收入以及稳定程度!  作为几圈正在越来越强的郭嘉,存在强制结汇,半羊币半债券结汇的可能性,所以,要注意防范风险!  真正的汇率断崖风险,发生在欧元区崛起,发生在集成创新产品化的时候!因为汇率是由贸易决定的!而美国的产品,对于本国这样创新内在含量低的郭嘉而言,并不具有直接的冲突,他们更多的是蕴含原始创新,因此其......  -----------------------------  谢谢楼主,你的回复我会仔细拜读的
  本国人治的危害慎重,远不止与创新和形象工程……  看似,在三大法宝,人事权,财证权,投名状,的辅助下,获得了至高无比的执行力!然则,在这三大法宝作用下的执行力,只能是奴性大爆发的执行力!  而没有这三大法宝牵线的关联的,他们去机关去正富做任何事,都意味着面对的,是复杂程度极高的人,而不是某些司法条文或者规则的执行者!相比规则的简约,这种人治的复杂度,将整个涩会的效率拖到最低限度……  所以,古之贤臣,历来向他们的帝王,都建议,要亲贤臣远小人!神马意思呢?就是说,你周边都是奴性甚重的人,喜欢神马就曰神马,看似呗爽,看似执行力极高,实际上,由于奴性与整体执行效率,背道而驰,所以,这样的郭嘉,必定国力走下坡路,最终面临大崩溃,甚至于称其为他国之俘虏!  当然了,这种奴性有时候会传染给帝王!比如:  中国典籍《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原义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房价长期下跌、大幅下跌后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救市,而且是只救经济不救房价  .  ▲ 只有广义货币M2提高到27.7%以上才救得起来,其他救市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的小救市,   2012年之前十年的广义货币M2的平均增长率是18.2%,2009年是比较容易的“房牛市二浪回调的救市”,年增长率就提高到27.7%,比往常大10%左右。因为那时是热钱带着外汇流入,所以没有乱印“非外汇占款”。  2014年不可能呈现大放水大救市,因为房价尚未大跌。如果年要真正的救市,因为是问题更严重的“房熊市的救市”,因为房市总市值是2008年的几倍,因为银行的呆账死账是2008年的几倍,因为地方政府的债务是2008年的几倍,所以广义货币M2年增长率少了救不起来,可能需要高于27.7%。  .  .  ▲ 在国内外热钱出走的情况下,广义货币M2增长率高于27.7%会导致国际社会的抗议和经济制裁  因为在房熊市里热钱带着外汇出走,印钞机缺乏原料(外汇),高于27.7%就是乱印“非外汇占款”,就是无锚印钞票,就是外汇占款制度的彻底改变,就是对他国剪羊毛。  将导致几十个国家谴责,导致三大评级机构举起屠刀,导致美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的挑衅更加肆无忌惮,使得外商部分撤资,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倒退……,将导致国际性金融危机,就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危害他国,将导致各国不断谴责中国政俯在房市养虎为患世界人民。  说明今后的大型的放水救市不会轻易出现,因为这是顾不上国际影响、撕破脸皮进行的大救市,只会发生在房价长期下跌,大幅下跌,使得各行各业深陷泥潭、乱象丛生之时,即不得不将“以外汇为锚印钞票的制度”改变为“以财富为锚印钞票的制度”之时。  既然是国际社会口诛笔伐之下的大救市,只能救经济(车祸受伤者),不可能救房市(车祸肇事者)。  .  .  二、在房熊市里,除了大规模的货币增发,其他的救市都是力度不够,都掀不起大浪,都是小救市  .  .  ▲ 楼市“限降令”会促跌房价  “限降令”相当于股市的“10%的跌停限制”。股价出现跌停的时候通常会导致连续下跌,因为大众心理是买涨不买跌。  “限降令”相当于政俯在泄密,暴露了政俯的担心:房价还有下跌空间,可能出现快速下跌大幅下跌的情况。  政俯插手市场永远是帮倒忙。与“限购”会助涨房价的道理是一样的,“限降”会助降房价,因为这相当于发出了房市病危通知书,相当于政俯将“供过于求的真相”敲锣打鼓地广而告之。   你不让降价,开发商和二手房房东就是等死,所以为了逃命,就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例如赠送面积,赠送装修,赠送车库……。  .  .  ▲ 把救市当做好消息是脑子不好用  房价月月上涨,就像外婆天天去公园跳舞,需要住院抢救吗?房价月月下跌就是月月亏钱,张三还天天想着再买一套,思维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张女士接到电话说“外婆正在医院里抢救”,如果大哭是正常的,如果欢天喜地、大声叫好,一定是脑子有问题。  .  .  . ▲ 即使降低存款准备金,广义货币M2也不会超过13.4%,银行也不敢让资金流入房市  日报刊信息:“高盛中国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表示,如果此时放松货币政策,比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引发人民币更快贬值。”  难以降低存款准备金,因为存款准备率的本质是坏账准备金,一旦泡沫破裂,银行坏账呈现4堆……5堆……6堆……不断增多的态势,剩下的4堆准备金必须站岗。  广义货币M2也不会超过13.4%,因为这是政俯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银行已经不敢让资金流入房市,因为房价下跌已经呈现亏钱效应。  .
  针对美国以网络窃密为由起诉五名中国军官一事,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称,美国在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编造一些所谓的“证据”并不困难。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也称,美方蓄意捏造事实,执意起诉中方5名军官,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给中美双方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带来了严重损害。  -------------------------------------------------  想象力的局限性……
  中国治污代价几何? 未来四年GDP或受累0.35百分点  中国短期经济或将为治污行动付出代价。一季度中国工业产出增速明显下降,河北、山西等重工业省份更是大幅收缩。法兴银行称,至2017年,治污将拉低中国GDP 0.35个百分点,今年将遭最明显冲击。昨天,大气污染防治考核办法发布,将挂钩地方政绩考评。
  瑞信投资者调研:中国经济硬着陆将是下半年全球最大风险  瑞信对近400多位投资者调查显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潜在风险的忧虑显著上升。33%受访者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是下半年全球面临的最大风险,影子银行和坏账是导致中国未来增长脱轨两大风险点。
  回复第46楼,@sxlf225588sxlf  房价长期下跌、大幅下跌后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救市,而且是只救经济不救房价   .   ▲ 只有广义货币M2提高到27.7%以上才救得起来,其他救市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的小救市,   2012年之前十年的广义货币M2的平均增长率是18.2%,2009年是比较容易的“房牛市二浪回调的救市”,年增长率就提高到27.7%,比往常大10%左右。因为那时是热钱带着外汇流入,所以没有乱印“非外汇占款”。   2014年不可能呈现大放水大救市,因为房价尚未大跌。如果年要真正的救市,因为是问题更严重的“房熊市的救市”,因为房市总市值是2008年的几倍,因为银行的呆账死账是2008年的几倍,因为地方政府的债务是2008年的几倍,所以广义货币M2年增长率少了救不起来,可能需要高于27.7%。   .   .   ▲ 在国内外热钱出走的情况下,广义货币M2增长率高于27.7...  --------------------------  说的对,存准金是为坏账准备金  
  即使降低存款准备金,广义货币M2也不会超过13.4%,银行也不敢对房市大放贷款,干部也不敢投入房市  日报刊信息:“高盛中国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表示,如果此时放松货币政策,比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可能引发人民币更快贬值。”  难以降低存款准备金,因为存款准备金的本质是坏账准备金,一旦泡沫破裂,银行坏账呈现4堆……5堆……6堆……7堆……不断增多的态势,剩下的3堆准备金必须站岗。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说,大部分存款准备率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大道理管小道理。2014年按广义货币M2计算的货币增发计划是13%,这是地球村最快的速度,这是中国政俯对国际社会的承诺,难以突破计划。在这个大前提下,采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逆回购”“挖掘货币存量”……等方式,都不能使得货币增发计划超过13%。于是,通货紧缩仍然是通货紧缩,闹钱荒仍然是闹钱荒。  即使真的大印钞票,真的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也不敢让资金流入房市,因为高层已经不敢放任房地产泡沫继续吹大了,因为房价下跌已经呈现亏钱效应。2014年后,银行对房地产不是大放贷的问题,而是雨中收伞的问题。  即使真的社会上货币泛滥,资金也不会流入房市了,因为在房熊市里大众心理是买涨不买跌,因为炒房第一大户“干部”不是买入的问题,而是金盆洗手、保住乌纱帽的问题。
  还好,我们有新闻联播。  
  ?银监会发布年报:要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高度关注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深入分析不同区域房地产风险具体情况,及早制定风险防控预案,缓释风险。  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的风险传染。
  楼主,流动性哪里不足了??看看隔夜吧,降准也没有用,降了只会流向不该去的地方!!!!
  @dave9009 54楼
14:41:37  楼主,流动性哪里不足了??看看隔夜吧,降准也没有用,降了只会流向不该去的地方!!!!  -----------------------------  外汇占款,是世界有史以来,最不负责任的印钞形式!这是本国债务问题,在表内看起来,一直都是低风险,的最主要原因!  存贷比,是流动性充足的主要原因!但是,本国存贷比数据,主要是通过同业拆借,做出来的!所以,一旦地产危机发酵,联动反应会非常的强烈!  外汇占款,数据上看起来也没神马大不了的,那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本国优质资产比如稀土,再比如其他存量资源的输出,来制造!但是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有限性,决定了,这玩意,很难持久!正因为如此,相爷才爆出了外汇储备压力说……  QE退却,美元升值,制造业回迁,诸多问题,导致外汇占款金手指威力已经日薄西山!  而外汇占款金手指,表面上看似乎是不承担任何责任,实际上在本国,外籍资产积累数量及其庞大!一旦这些资产出游,那么金手指的负面效应,就会陡然显现!  QE潮退等问题带来的,是自顶而下的紧缩!一旦紧缩造成裸泳者破产,那么底层就会现金流陡增!所以,正回购不断,看似在回收流动性!实际上,这是严重的警告啊!  流向控制不好,自然必死无疑,但是作为一届新的领导,班子,难道坐以待毙?他们期望的政治生命,可不止三两年吧……
  @徒劳的蜜蜂 52楼
11:11:29  还好,我们有新闻联播。  @dave9009  -----------------------------  多看新闻联播,的确信心会足得狠啊!神器!
  国务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 加大定向降准和再贷款力度
  新的鸦片刺激开始了:国务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 加大定向降准和再贷款力度
  其实,任何一个郭嘉的治理,其中法制与人治,都是同时存在的。这由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的。   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执政最高效的办法,都是用对人。越落后的时代越是如此!规则和法制,让人接受起来,总是很难的,至少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精力的积累。但是人总是越成长越复杂的,而规则则在人们的批判&质疑背景下,不断去伪存真。   时至今日,中国执政的高效,都令西方世界叹为观止。   如今中国进入了一种悖论中去:对于任何一个执政者而言,换人都是他达到预期效果的唯一有效办法,而所谓的各种危机论调似乎也容不得他们去采纳其他低效手段,那样听起来好像是在不负责任,而且也确实可能因为预期责任完不成而成为自己下台的主要理由。   悲哀的是,这种人治每增一分,就意味着法制减一分。p民做任何事,遭遇低效人治嘴脸,而不是简单规则,不是照章办事,的概率就多两分!   换言之,这种自顶至下的改革,只会与法制背道而驰,
  @地动仪2012 59楼
20:34:15  其实,任何一个郭嘉的治理,其中法制与人治,都是同时存在的。这由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的。  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执政最高效的办法,都是用对人。越落后的时代越是如此!规则和法制,让人接受起来,总是很难的,至少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精力的积累。但是人总是越成长越复杂的,而规则则在人们的批判&质疑背景下,不断去伪存真。  时至今日,中国执政的高效,都令西方世界叹为观止。  如今中国进入了一种悖论......  -----------------------------  楼主怎么看,今天晚上的国务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 加大定向降准和再贷款力度 ?房价又会起来吗?然后权贵抛货?
  其实,任何一个郭嘉的治理,其中法制与人治,都是同时存在的。这由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的。  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执政最高效的办法,都是用对人。越落后的时代越是如此!规则和法制,让人接受起来,总是很难的,至少它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精力的积累。但是人总是越成长越复杂的,而规则则在人们的批判&质疑背景下,不断去伪存真。  时至今日,中国执政的高效,都令西方世界叹为观止。  如今中国进入了一种悖论......  -----------------------------  @yskobe123 60楼
20:57:59  楼主怎么看,今天晚上的国务院: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 加大定向降准和再贷款力度 ?房价又会起来吗?然后权贵抛货?  -----------------------------  真正支持实体经济,应该降低各种间接税,降低企业的实际负担!目前是持续的在坑害实体经济,唯有普遍性的举措,才会惠及民生惠及实体!至于定向降准与再贷款,不过是降低坑害的加速度罢了……  再贷款是继续加杠杆,是继续给存贷比做美工!效果不过是把三角债改成四角五角而已!延迟一时,延不了一世!  这根宽松搭不上边,因为真正有效的宽松源,一个是资产证券化,另一个是土地集约化!房价普遍层面起不来了,但是政治接盘的局,得有亮点!我认为自贸区及其周边的卫星城,是亮点的可能性很大。
  资产证券化的三个阶段。初始,降准盘活家族资本,融资盘活民间资本,而外资这个阶段将一如既往或者更加速的流出。   中间,成效初显,资本账户开放吸引外资,民营资本流入加速,而家族对外投资和竟购却在加速。   最后,资本账户红利释放完毕,外资倾巢而出,家族资本转移完毕,坐等资本大贬值,民营资本被套牢。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外资不走的,就是改鉉易折,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然后把土地圈进池子...换言之,卖得彻底一些,爱占便宜的外资就不走了。   -----------------------------  权贵抛售,将发生在资产证券化见成效后,结束于资本账户红利释放完毕的那个拐点!借口,自然是外国人太没人性……
  看今天的午间新闻,能哭的孩子有奶吃!又是高中免费,又是大力发展纺织业的!靠谱吗?西域经济振兴有戏吗?
  另外请教露珠,2015年是加入WTO承诺的最后期限,关税下降会松动吗?国内车市会有折腾吗?
  如何解读国务院放出的“三支箭”  /node/92656    4月初,中国打响了“微刺激”的第一枪,铁路、减税和棚改的支持措施陆续放出。本周五,“微刺激”的强度进一步加大,国务院要求扩大定向降准和再贷款力度,同时规范同业的发展。  华尔街见闻从此次会议中提到的三大举措进行具体分析和点评。  1,“定向降准”力度、范围皆扩大:  国务院在4月16日召开常务会议时提到,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于日起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决策层这一系列安排,被市场人士称为“定向降准”。 有分析认为,这是央行货币政策放松的重要信号。  今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定向降准”这一说法予以确认。会议不但提到要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 还指出“定向降准”的范围,也要有所增加。降准受益对象由“三农”,扩展到“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  (原文: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三农”、小微企业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报道,市场研究人士认为,此前针对“三农”的“定向降准”大约能释放1000亿元的流动性,对整体经济影响仍偏小,落脚点仍是调结构。 此番“定向降准”规模、力度双双扩大,在进一步调整结构的同时,对于缓解市场整体流动性紧张,应有更大作用。  
  2,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规模: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再贷款”是央行货币宽松的首选政策。  今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规模”。这表明,“再贷款”这一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将不仅仅局限于棚户区改造。近期备受决策层关注的“小微企业”也将受益于这一政策。
  所谓的再贷款,/node/92656  其主要形式为信用贷款,不需要金融机构提供特定的抵押品。央行实施再贷款的主要目的,一是引导信贷流向,定点支持意愿领域;二是投放基础货币,发挥流动性供给功能。
  这一工具曾在1985年到1994年期间多次运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再贷款发挥了央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而在银行系统重组时,央行也为四大“坏账银行”提供过五年的再贷款。  如今再度重启再贷款工具,与其特点不无关系。  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钟正生认为,再贷款有三大优势:  1、可拓展长期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提升商行的资产扩张能力和货币乘数;2、可进一步拓宽使用范围,配合财政政策定向发力;3、开展再贷款无需向市场披露。  华尔街见闻此前分析,央行“购买”国开行发行的长期贷款,可以压低长期借款利率,收益率曲线的长端和风险溢价都有可能出现下跌,长期利率的下滑可以刺激更多长期资金进入监管层希望流入的领域,从而发挥定向宽松以及调结构的作用。  钟正生也提到,鉴于货币政策面临防控债务和稳增长的两难,中国央行不愿全面宽松,只能选择定向发力。针对特定领域注入流动性,不会大幅流入城投和国企等软预算约束平台,正应了央行希望对体制内外部门“分而治之”的结构性视角。  从国务院此次的表态来看,未来再贷款的支持力度将会向小微企业倾斜,这也符合4月以来国家通过“微刺激”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贯思路。  4月8日,财政部、国税总局曾发布通知,对应纳税额不高于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3,规范同业、信托、理财、委托贷款等业务:  国务院会议近日提出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规范同业、信托、理财、委托贷款等业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  这正与此前一系列针对同业、信托等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措施出台密切相关。而在上月一行三会联合发布的127号文更是引发业内热议。华尔街见闻网站(华尔街见闻APP已上线)此前报道:  被认为是新9号文的127号文旨在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中金认为该规定将重创影子银行。很多机构和媒体都纷纷对新9号文作出解读,解读的侧重点无非两大方向,一是同业业务将大受打击,二是监管力度没有预期中严厉。  华尔街见闻认为,对于同业业务的整顿,“新9号文”的基本逻辑很大程度上只是让“绕开监管”“隐藏风险”的同业业务恢复到信贷的实质,也就是规范同业业务会计处理,要求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根据所投资基础资产的性质,准确计量风险并计提相应资本与拨备。  此前央行行长刘士余在五道口论坛的讲话清晰的表明了监管层的态度,而这也得到了今日国务院会议的证实:  刘士余举例称,比如公众拿钱到一家银行购买收益率为8%的理财产品,这家银行再加三个百分点,11%走通道,通道的特权机构再加三个百分点,进入实体就到了14%左右。  “这种层层加水,每个环节都扒皮加码的做法直接抬高了实体经济的成本,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毫无贡献的,而且是会把一个民族、把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带入极其带有赌博心态的短期行为。”他说。  …  “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重点还是债券市场,”他说。  …  刘士余并强调,未来应多渠道推进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而且要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  “如果没有资产证券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会越做越大,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会越做越大,这对资本的需求只能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他说。  许多分析认为新9号文“堵邪道,开正门”的政策立场,使非标收缩成为趋势,未来标准化的信贷和债券将成为重要替代。  考虑到非标资产的主要投向是两高一剩、房地产、基建类,华尔街见闻相信监管层的方向应该是引导资金流向消费端信贷,增加消费端的议价能力,迫使生产者调整价格,加速销售避免资金流断裂,同时还可以降低对土地抵押的依赖,赋予打击非标业务更大的调结构内涵。消费端信贷可能包括了棚改专项债券,投入保障性住房的专项地方债,甚至银行按揭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看来,换美元是唯一出路
  说的太专业,技术层次有点晕。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rclive延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