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偏方

&&&&&&&&&&&&&&&&&&&&&&&&&
&&&&&&&&&&&
&&&&&&&&&&&&&
&&&&&&&&&&&
&&&&&&&&&&&&
家庭医生在线骨科骨质增生栏目,为您提供最多的骨质增生相关信息,帮您治疗骨质增生,主要介绍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颈椎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的原因,膝盖骨质增生的症状,腰椎骨质增生,骨质增生的症状,骨质增生的自我治疗,治疗骨质增生的偏方,膝关节骨质增生等相关内容。
摘要:引起骨质增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骨骼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骨质增生。这种骨质增生与人体的衰老有关,是人体内生理变化的表现,从本质上讲是不能预防的。但是,通过……
摘要:骨质增生症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疑难杂症,5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增生发生率为98%,日渐增多的骨质增生症已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它是世界卫生……
摘要:骨质增生是骨科的常见问题,也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关于骨质增生的名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命名,其中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都是骨……
摘要:年轻人骨质增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现在办公室一族每天对着电脑工作,身体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容易导致颈椎骨质增生;其次,一些青少年坐、立姿势不正确,长时间玩游戏,……
摘要:骨质增生与年龄增长、职业、性别、种族、遗传、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为负重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如脊柱的颈椎和……
摘要: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
摘要:在40岁以上的人中,骨质增生患者占一半以上。由于大多数人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但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就需要抓紧时间进行治疗了。 骨质……
摘要:骨质增生多发生于颈椎、腰椎、关节、脚跟以及人体椎管内等部位,由于日渐增多的骨质增生症已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所以人们生活中应加强预防骨质增生……
摘要:骨质增生是一种骨骼退化的结果,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骨质增生的发生给很多患者的日常生活都带去了困扰。预防骨质增生不仅要注意锻炼,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疗法保健,辅助性的……
摘要:骨质增生又叫骨刺或骨赘,是由于骨关节边缘上增生的骨质所导致的疾病。发生骨质增生的外因多为跌打骨折、整复不良或膝足畸形、脊柱侧弯等因素,内因是风寒湿邪、阻塞经络、……
摘要:骨质增生,中医认为此病的发生多跟关节长期受力,导致劳损,最终引起骨增生。除此之外,中医还认为骨增生的原因跟外伤有关,加之前面的劳损,就会发生骨增生,具体归结如下……
摘要:颈椎骨质增生是颈椎病的一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颈椎退行性变化使颈椎增生的骨质压迫到周围组织或引起周围骨质、小关节及软组织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
摘要:骨质增生根据其发病的部位分为好多类,其一就是颈椎骨质增生,属于较多见的一种。颈椎骨质增生的危害很大,影响颈椎的正常活动。一般的治疗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且复发的可……
摘要:骨质增生是骨科的常见问题,也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关于骨质增生的名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命名,其中骨关节病、骨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等,都是骨……
摘要:骨质增生与年龄增长、职业、性别、种族、遗传、体质、姿势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多为负重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如脊柱的颈椎和……
摘要:骨质增生的本质是人体骨骼的一种衰老现象,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人的年龄增长,的脊柱和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的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脊柱和关节的平衡遭到破坏,现……
摘要:骨质增生这种骨科疾病,一旦发现,及时治疗是肯定的。不过,在这之中,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选择一个好的治疗方法,还得注意别的方面。所以说,治疗骨质增生需要有针对性。……
摘要:骨质增生这种骨科疾病,一旦发现,及时治疗是肯定的。不过,在这之中,有很多方面需要考虑,选择一个好的治疗方法,还得注意别的方面。所以说,治疗骨质增生需要有针对性,……
摘要:骨质增生发病率很高,特别是中老年朋友更是常见,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极大影响了正常生活。当然年龄不是骨质增生的唯一因素,那么骨质增生还有什么原因呢?
摘要: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高发的疾病,特别在天气转寒的季节尤为多见。一旦发作,痛苦难忍,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增加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对生活感到厌烦、不安。所以,骨质增……
摘要:骨质增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的危害很大,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患上骨质增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骨质增生是一个病理过程,时常受各种因素所左右,骨质增生常会引起患者关节变形……
摘要:骨质增生患者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本病起病缓慢,无全身症状,疼痛常不严重,气压降低时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本病最重要又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
摘要:骨质增生是人到中老年以后常见的病症之一,但是对于如何有效的预防骨质增生,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预防骨质增生的保健常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骨质增生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多由于关节活动过大、长期磨损导致,多见于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跟等负重关节,患者的症状普遍相同。然而对于骨质增生,很多人都存在错误……
摘要:骨质增生,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
摘要:增生性骨关节病是指由于关节退行性变,以致关节软骨被破坏而引起的慢性关节病。又称退化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肥大性关节炎等。下面和家庭医生在线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
摘要:现在大输入电脑工作都很忙,基本上是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其实这样对你自己很不好。根据骨质增生的病因来预防骨质增生是根本。很多生活中的细节都是导致骨质增生的根源。李……
摘要:骨质增生的症状有什么?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摘要:增生性骨关节病是指由于关节退行性变,以致关节软骨被破坏而引起的慢性关节病。又称退化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肥大性关节炎等。下面和家庭医生在线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
摘要: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
骨质增生热文
本次峰会规模巨大,约6800家医药企业参会,共吸引了20万名专业观众参观
[]营养问题凸显 约一半孕妇孕期体重增加超标
[]夏天备孕的妙招介绍 女性备孕期应多做运动
[]河边群殴女同学引反思 校园暴力频发原因何在
要治好颈椎病,枕头的选用是很关键的,特别是在有的人平时工作非常劳累,如果拥有一个……
副主任医师
各类脊柱外科微创手术
单位:解放军总301医院 骨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单位:解放军第306医院 骨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单位:上海瑞金医院 骨科
职称:主任医师
单位:上海长征医院 骨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单位:广州华侨医院 骨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单位:中山二院 骨外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健康咨询热线:010-&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投诉:010-&&&&&&
您所在位置:
腰椎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
&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最新提交的预约记录信息
问吧精华区
推荐精彩文章  11.1 克刺汤
  【来源】谢金荣,《新中医》(12)1990年
  【组成】淫羊藿、杜仲、、独活各15克,巴戟天、川芎、鹿角胶(兑服)各10克,续断、黄芪、狗脊各20克,、骨碎补各12克,苡仁30克,甘草3克。另用蜈蚣4条,炮穿山甲、全蝎、地龙各3克,共研细末兑服。
  【用法】上药用酒、水各半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功用】补肾壮督强筋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除痰化瘀。
  【方解】中老年人,肾亦渐虚。腰椎部乃太阳经、督脉通过。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盖肾为水火之脏,统督一身阳气,太阳经脉行一身之卫表。若肾亏虚,则卫阳空疏,屏障失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肝肾精亏,肾督阳虚,使筋挛骨弱,留邪不去,痰浊瘀血、阻滞关节隙处,而致疼痛,日久不愈,必致关节增生畸形所致。肾虚是本,病邪为标。故方用巴戟天、淫羊藿、鹿角胶、杜仲、狗脊、骨碎补补肾壮督强筋骨;当归、白芍、生地养血敛阴止痛;黄芪益气;苡仁渗湿除痹;独活、木瓜祛风除湿止痛;炮山甲、牛膝、川芎活血祛瘀;全蝎、地龙、蜈蚣搜风通络镇痛;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壮督强筋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除痰化瘀之功。标本兼治,故效果颇佳。
  【主治】腰椎。
  【加减】寒湿盛者,加制川乌、晚蚕砂;夹热者,重用地龙;夹痰者,加白芥子;夹瘀者,加土鳖虫、红花;痛剧者,加、秦艽、延胡索;身体极度虚弱者,加紫河车、黄精、;伴有下肢胀痛者,加土鳖虫、丹参。
  【疗效】治疗74例,病史5年以上35例,1~3年39例。15例配用了按摩理疗。结果显效(痛胀麻感消失、功能恢复)58例,好转(痛胀消失、功能基本恢复)12例,无效4例(痛胀减轻、劳累后又复发)。总有效率为94.59%。
  11.2 增生汤
  【来源】林如高,《林如高骨伤验方》
  【组成】泽兰、红花、川芎、莪术、萆薢各6克,穿山甲、当归、续断、木瓜、怀牛膝、鹿衔草各9克,甘草、制草乌、制川乌各3克,白花蛇1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散瘀逐湿,通络止痛。
  【方解】骨质增生多是中年以后发生的一种骨关节疾患。中老年人,气血不旺,加上长期慢性损伤,劳损处气血凝滞,寒湿侵络,骨质失养,久久发生退行性病变,软骨消失,骨面硬化,关节边缘则发生保护性的骨质增生。方中以泽兰、莪术、当归、川芎、穿山甲、红花活血祛瘀;木瓜、萆薢、白花蛇祛风逐湿;制川草乌辛热,能去经络中寒湿;鹿衔草、续断、怀牛膝、甘草补肝肾、强筋骨。诸药相伍为用,共奏散瘀逐湿、通络止痛之功。用之临床,常获奇效。
  【主治】骨质增生疼痛。
  【疗效】多年临床使用,常获奇效。
  11.3 强力热敷散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川红花、当归尾、骨碎补、生大黄、桃仁各9克,白芍、川芎、鸡血藤、威灵仙、元胡、透骨草、、穿山甲、生川乌、生草乌、皂角刺、樟脑各15克,白芥子、羌活、独活、冰片、干地龙、宣木瓜各9克,蜈蚣2条,全蝎6克,生南星、生半夏各12克。
  【用法】上药除冰片、樟脑外,一起烘干,共研细末,入樟脑、冰片同研均匀,贮瓶备用,勿泄气。于临睡前,每取本散10~15克,放入铁勺内炒热后,入白酒(适量)炒拌至热后,速将药散倒在一垫布上,令患者将患处(足跟)放在药面上熨之,冷后如上法再炒再熨,连用4~5次,熨至最后1次时,待热度能忍受时敷于患处,并包扎固定,或再加一热水袋于药面上加温以助药力。每日换药1次,至愈为度。
  【功用】活血化瘀,散寒祛湿,搜风化痰,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方解】骨质增生之成,多因素体阳虚,肾阳虚则骨失温煦,&阳虚生内寒&,易致风、寒、湿三气杂至,久郁不解,阻遏气机,痰瘀渐生,客于骨骼,日积凝结,终成骨质增生,或因行走站立过度,或因外伤,损伤骨骼所致。病以阳虚为本,寒湿痰瘀为标。故方中君以红花、归尾、桃仁、川芎、元胡、白芍、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臣以威灵仙、透骨草、羌活、独活、宣木瓜祛风湿、通经络;生川乌、生草乌温经散寒、通络镇痛;生南星、生半夏、白芥子燥湿化痰、温经散寒、软坚散结;佐以地龙、蜈蚣、全蝎搜风软坚、通络止痛;皂角刺、穿山甲性善走窜,无处不到,善能散瘀通络,消肿止痛;樟脑、冰片芳香通诸窍,通络、消炎、止痛;入肉桂助阳温肾,疏通血脉,能使诸药不能透达之处,有肉桂引之,莫不透达,故前人有&宣透百药&之说,兼之为使。再用骨碎补配肉桂补肾阳、通血脉、利关节;生大黄凉血消肿、通导瘀浊。诸药配伍,共奏活血化瘀、散寒祛湿、搜风化痰、软坚散结、通络止痛之功。加之药散炒后,白酒渗透,其温化散结之力尤著。又药敷患处,直达病所,故奏效颇捷。
  【主治】足跟骨质增生病。跟骨肥大增生,形如骨刺,手按或着地触之则痛剧。对其他部位上骨刺,亦有良效。
  【疗效】二十多年来,本人治验甚多,疗效满意。如治疗跟骨骨质增生病45例,经治5~15天后,结果痊愈40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据临床实践观察,本方治疗足跟骨质增生病,有较好的远期疗效,本组治疗病例,随访4年均未见复发。其后,为了临床使用方便、扩大应用范围,即在方中加入化疗发热剂,用棉纸袋装药,每袋装药散10~15克,封口,备用。无论何部骨质增生,即取本散一袋,烘热敷于患处,固定。每2日换药1次,用于其他部位骨质增生病、(痛处固定)及一切局部疼痛证,最多贴敷5次,亦可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多数均获痊愈。止痛有效率达100%。
  11.4 抗骨质增生丸
  【来源】刘柏龄,《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熟地3份,肉苁蓉、鹿衔草、骨碎补、淫羊藿、鸡血藤各2份,莱菔子1份。
  【用法】上药煎制成流浸膏,加,泛丸,每丸重2.5克。每日服2~3次,每次服2丸。
  【功用】补肝益肾,通经活络,强筋健骨。
  【方解】方中以熟地为主,补肾中之阴;淫羊藿兴肾中之阳;肉苁蓉入肾充髓;骨碎补、鹿衔草补骨镇痛;加鸡血藤通经行气活血以增强健骨强筋的作用;佐莱菔子健胃消食理气,以防补而滋腻之弊。药理研究表明,熟地、肉苁蓉具有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增生和渗出作用;本方有一定的镇痛效应与抑制增生作用。此可能是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释放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结果。
  【主治】退行性脊椎炎。
  【疗效】治疗退行性脊椎炎1000例,病程短者22天,长者18年。治疗1~2月,最长6个月收效。结果显效(腰痛消失,活动不受限,能恢复原工作)808例,好转(腰痛显著减轻,活动功能进步,能恢复原工作或大部分工作)141例,无效51例。总有效率为94.9%。
  【附记】凡及其他原因引起发热者忌服本方。
  11.5 活络通痹汤
  【来源】蒋利,《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独活、川续断、制川乌、制草乌、熟地各15克,桑寄生、丹参、黄芪各30克,细辛5克,牛膝、地龙、乌药、炙甘草各10克,土鳖虫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分2次服。药渣用纱布包后趁热敷于腰部,以温热不损伤皮肤为度。
  【功用】温经活络,养血通痹,祛风止痛。
  【方解】方中独活、桑寄生、川续断补肝肾、舒筋络、祛风湿;丹参、乌药理气活血,祛瘀通络;黄芪、熟地、炙甘草补气养血,扶正祛邪;牛膝、地龙、土鳖虫搜风活络,通痹止痛;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温阳散寒,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腰椎压迫,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
  【主治】肥大性脊柱炎。
  【疗效】治疗肥大性脊柱炎110例,结果痊愈67例,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
  【附记】本方一方两用,内外并治,可资效法。有助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11.6 骨痹汤
  【来源】关幼波,《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杭白芍30~60克,生甘草、木瓜各10克,威灵仙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滋补肝肾,祛邪止痛。
  【方解】本方是由芍药甘草汤加味而成。方中白芍,甘草酸甘化阴以缓筋急,药性守而不走;加入木瓜性味之酸温,威灵仙药性之辛温,加强了柔筋缓急止痛作用。同时取其温通走窜的功效以达到祛寒、除湿、通络的目的。全方敛而不守,行而不燥,阴阳兼顾。
  【主治】骨质增生,包括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足跟骨质增生等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
  【加减】本方多年来用在临床上治疗骨质增生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加减用来治疗胁痛,顽固性以及痹证疼痛等病症。若颈椎骨质增生,加葛根30克,姜黄10克;气虚者,加生黄芪15~30克;疼痛剧烈者,加桃仁、红花各10克;腰椎骨质增生,加川续断、桑寄生各30克;足跟骨质增生,加牛膝15克,淫羊藿10克。
  因方中白芍用量较大,脾弱者服药后会出现便溏,甚至,此时可加入或苍术10~15克以健脾祛湿。
  【疗效】多年使用,坚持服用,多可痛止而愈。
  【附记】骨质增生,俗名&骨刺&,中医称为&骨痹&。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青年患者偶可见到。其临床表现,因病发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如颈椎骨质增生,症见颈项强痛,转侧不便,牵及一侧或双侧肩及上肢疼痛、麻木,并可引起头晕、心悸、恶心,甚至颈项强痛不能平卧等;腰椎骨质增生,症见腰痛,活动不便,牵及一侧或双侧臀部及下肢疼痛、麻木;足跟骨质增生,症见一侧或双侧足跟疼痛,不能落地行走,清晨起床下地时疼痛加剧,足跟下如踏有硬物感。或走路时偶尔被石子或硬物顶着,疼痛尤剧。
  经服药(汤剂)后痛缓解或痛止后,改用丸剂收功,以巩固疗效。本方与&&中骨痹汤少姜黄、葛根。
  11.7 益肾坚骨汤
  【来源】汤承祖,《名医秘方汇萃》
  【组成】黄芪30克,补骨脂15克,骨碎补、甘杞子、干地黄、当归、白芍、菟丝子、狗脊、川续断、川芎各12克,鸡血藤30克,葛根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肾养血,和络止痛。
  【方解】颈、胸、腰椎骨质增生,好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现代医学称之为颈、胸、腰椎退行性病变。人体关节和附近的软组织及血管到一定年龄会逐渐老化,产生解剖上和生理上的变化,由于日常活动时受损伤,逐渐出现骨质增生和软骨下骨硬化。颈、胸椎的增生可引起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颈肩臀疼痛和手指麻木等;胸、腰椎的增生,可引起腰腿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甚至偏瘫或全瘫。之所以会发生增生,中医学认为系肝肾虚损所致,《内经》云:&肝主筋,藏血&,&肾主骨,生髓&,&五八肾气衰&。因此,人步入中年以后肝血肾精衰少,骨髓生化之源不能濡养筋骨,故出现骨筋痿弱而发生退行性病变。《难经&三十九难》云:&督之为惫,脊强而厥&,颈、胸、腰椎正位于督脉经络循行线上,髓精不足,督脉失养亦可导致颈、胸、腰椎发生退行性病变;肝肾素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亦乘虚侵袭,流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脊柱附近的筋骨关节肌肉及腰背神经支配的肢体出现酸、重、痛、麻和活动受限。汤氏集60余年临床经验,自拟&益肾坚骨汤&是针对脊椎增生、活动欠利、上肢麻痛而设的一首良方。方中黄芪,为益气之要药,能扩张血管改善血行;补骨脂补肾壮阳;骨碎补补肾续伤;菟丝子补肝肾、益精髓;狗脊补肝肾、强腰脊;川断补肝肾、强筋骨而镇痛;甘杞子滋阴补血兼能益气温阳,以上诸药共奏益气补肾之功;干地黄滋阴降火;当归补血活血,可修复创伤;白芍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川芎活血化瘀,搜风止痛;鸡血藤行血补血,通经活络,为疗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之品。上药共奏养血和络之效;葛根解肌止痛。诸药合伍为用,益肾养血,和络止痛。
  【主治】颈椎、胸椎、腰椎骨质增生,上肢麻痛,脊柱活动欠利者。
  【加减】使用本方时,如夹湿者加苍术12克;寒湿者加制川乌、川桂枝各10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附记】本方具有补肝肾、益精髓、益气血、通络止痛之功,以治本为主,标本兼顾,是一首疗效较著的经验良方。
  11.8 除痹逐瘀汤
  【来源】吕同杰,《名医名方录》第二辑
  【组成】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刘寄奴15克,片姜黄12克,路路通30克,羌活9克,白芷、威灵仙各12克,桑枝30克,胆南星、白芥子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服6剂停药1天,12天为1疗程。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除湿涤痰。
  【方解】吕氏认为,本病虽与肾关系密切,但其主症是受累关节及其肢体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审证求因,乃风、寒、湿、痰痹阻骨脉,经络瘀滞所致,故治当祛邪为主。本方共分三组药物。第一组为活血化瘀药;当归甘补辛散,苦泄温通,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有推陈出新之功;川芎辛温香窜,能上行巅顶,下达血海,旁通四肢,外至皮毛,为活血行气之良药;姜黄辛苦而温,外散风寒,内行气血,有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祛风疗痹之效,以其辛散横行,对上肢之疼痛尤为专长;红花辛散,通经活血,祛瘀止痛;刘寄奴破血通经,消瘀止痛,为破血行瘀之要药;路路通既能行气又能通络,与刘寄奴相伍有通行十二经,驱除经络瘀滞之效。第二组为祛风湿通经络药:羌活气味雄烈,散风之力胜于防风,长于祛风湿,又可通利关节而止痛;白芷气味芳香,偏重于止痛开窍;威灵仙辛散善行,能通十二经,既可祛在表之风又可化在里之湿,通经达络,可导可宣,为治痹证之要药;对筋骨酸痛、肌肉麻木,皆有一定作用;桑枝苦平,善于祛风湿,通经络,通利四肢关节,对风湿痹痛、四肢麻木拘挛皆有良好的效果。第三组为燥湿祛痰药:南星苦温辛烈,走窜燥湿作用很强,对中风痰壅眩晕或风痰引起的麻痹、口眼歪斜,破伤风引起的项强口噤等皆有一定的作用;白芥子辛温气锐,性善走散,能搜胸膈经络之痰,善行皮里膜外之痰,风痰气滞或痰阻经络,肢体疼痛之症皆可取效。
  【主治】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病)。
  【加减】本方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除湿涤痰之功效,故凡风、寒、湿、痰痹阻肢体骨节,经络瘀滞所致各种痛证者均可使用。如气虚体弱、手麻明显者,加黄芪30克;项背挛急者,加葛根24克;热郁经络者,加双花藤30克;湿热内蕴、口苦者,加黄连9克或栀子9克,龙胆草4.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一般服30~60剂可愈。
  11.9 通经除痹汤
  【来源】李裕蕃,《名医名方录》第四辑
  【组成】丹参、当归、鸡血藤、海风藤各15克,连翘30克,乳香、没药、姜黄、威灵仙、地龙、川乌(制)、南星(制)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功用】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经止痛。
  【主治】通治各种骨质增生。
  【加减】病在肩颈上肢者,加葛根、桑枝、桂枝各10克;在腰背者,加杜仲、川断、狗脊各10克;病在下肢者,加独活、牛膝、木瓜各10克。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笔者自拟一方&&热敷液,外用热敷患处,多年使用,屡用屡验,疗效颇著。药用土鳖虫、威灵仙各40克,制川、草乌各30克,白芥子、肉桂、五灵脂、秦艽各30克,皂角、元胡、乌梢蛇各50克,鸡血藤、防己各60克,丹参、补骨脂、川断、狗脊各30克。将上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口,放入容器内,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再放入老葱100克,食醋100毫升,便可使用。同时将多层纱布或毛巾用药液浸湿透(以药液不流动为度),热敷患处,每晚1次,每次敷40分钟,凉则换敷。每剂药可用4天,每次煎煮都需加葱和醋,用量同上。本方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益肾通络之功,局部热敷,使药力直达痛所。此方安全简便,疗效满意。一般用1剂见效,连用5~6剂,多能治愈。临床观察有效率达100%。本方使用时,可随病发部位加入引经药。
相关阅读推荐:
养生加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骨质增生的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