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地图网吧强行更换收费系统背后的利益链!

银川热计量改革调查:利益链断裂 不少热表变死表
来源: 新华网
利益链断裂 热计量成“烫手山芋”
记者调研发现,居民的消费利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的节能环保公共利益难以统筹、协调。三方难尝“甜头”造成的链式反应,是这一改革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供热企业本是这条利益链的重要一环,企业尝不到供热计量的甜头,是改革举措难以见效的重要原因。记者采访发现,银川市供热企业认为成本本来就高,按热计量收费后,他们担心利润空间再次缩小。
目前银川市热计量计费实行两部制热价,包括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两部分,各占总热价的50%。用户先按现行热价缴纳热费,最终根据实际用热量结算,多退但少不补。
银川市泽翔供热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菲说,多退少不补的两部制热价机制对居民无疑有利,但对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来说,却不符合市场规律,造成经营性亏损。
居民尝不到按热计量收费的甜头,也影响到热计量改革。针对部分老旧小区实行热计量改造后供暖质量反而下降的问题,赵菲分析,供热循环系统上多一块热计量表、多一套系统,必然增加热阻。而要提高供热质量,企业必须对既有建筑和热源、热网进行节能改造。
尝不到计量收费“交钱少暖气热”的甜头,居民的节能动力不足,节能减排的公共利益也就无法实现。在幸福家园小区居民王华家中,记者看到屋内温度高,主人穿着单衣。“家里有调温度的遥控器,但基本不用。现在还是按建筑面积收费,调高调低都一样。”她说。
完善共赢利益 热表才能真正运转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测算,如果能够全面实施供热计量改革,切实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可比目前减少30%的建筑能耗,居民节省的采暖费也比较可观。推行供热计量是大势所趋。
业内人士认为,破解当前供热计量改革难题的办法,是继续推进这项改革,兼顾居民、社会、企业三方的利益诉求,形成一条闭合、多赢的利益链。
首先,健全居民在省钱中节能的平台。赵菲认为,不少供热计量改造存在只能计量,无法调控的弊端,导致目前多数热计量改造难以实现节能的预期目标。
其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供热计量相结合,让供热企业在系列节能之举中获得利润。
胡亚娟认为,如对热网和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供热企业在实行热计量改革后,原有居民区的热负荷就会下降。企业在供热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新增供热面积,实现效益增加。
再次,国家作为节能环保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应运用政策调动企业参与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的积极性。
银川市和不少北方城市一样,供热单位多、小、弱、散的问题比较突出。据银川市供热办介绍,当地现有供热单位300多家,其中小锅炉数量占到80%。多数供热企业管理水平低,供热设施陈旧老化,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管网和热源的节能改造更加困难。
赵菲告诉记者,多数弱、小、散的供热企业没有能力对热源、热网投资进行节能改造,也熬不过漫长的回收期实现盈利。国家应当继续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大资金补助力度。
业内人士呼吁,欲促进热计量改革更好的实施,须尽快建立健全供热计量收费的监管机制、法规保障机制,采取价格激励措施,合理确定热价。
】【】【】当前位置: >>
>> 滚动资讯排行榜
数据加载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川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