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blz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php tid&tid=305...

2015年7月 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科恩的诗集《渴望之书》
(星尚频道推荐)
莱昂纳德?科恩,他是诗人、小说家、歌手、画家、和尚,是&摇滚乐界的拜伦&。近日,其诗集《渴望之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
  科恩写的歌被各界歌手翻唱,至今已有300张以上的音乐专辑收录,仅以翻唱《哈里路亚》一曲的专辑为例,销量已超过500万张。科恩比披头士、滚石乐队年长10多岁,比鲍勃?迪伦大7岁,比猫王还要早1年出生。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民谣浪潮中脱颖而出的传奇人物,至今已有78岁。但是,和这些超级偶像不同的是,他先是一个诗人(9本诗集),然后是一个作家(2部小说),最后才成了一个歌者。1966年发表《美丽失败者》,书评家盛赞:&乔伊斯还在人间,他以科恩之名在蒙特利尔生活,他以亨利?米勒的角度书写。&
  科恩来自寒冷然而富有浓厚欧洲气息的加拿大小城蒙特利尔,英国文学是他的专业。早年以诗歌和小说在文坛成名,小说《美丽失落者》被评论家誉为上世纪60年代的经典之作。很偶然的机缘将他带入民谣领域。在茱迪?科林斯的帮助下,将他的诗作配上简单的和弦,开始游吟生涯。他先后出版了《莱昂纳德?科恩之歌》和《来自一个房间的歌》等专辑。
  科恩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修禅。1994年起,他隐居在伯地山,1996年剃度出家成为禅宗和尚,法号&自闲&。1999年还俗下山。2008年初夏,74岁的科恩重回舞台,在欧洲巡回演唱,偶尔低吟他的诗句。《渴望之书》中的诗歌是科恩在南加州秃山禅修中心,在洛杉矶、蒙特利尔、孟买写下的,距他上一本诗集出版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书中同时收录了莱昂纳德?科恩顽皮的画作。
  此次中文版由诗人北岛、作家孔亚雷担纲翻译,孔亚雷认为:&科恩的诗与歌――让我们想到死。感觉到死。它们是面对死亡的诗与歌。它们并不抵抗,也不逃避,只是平静地,甚至温柔地凝望。凝望着无所不在,仿佛暗夜般的死亡。但那黑暗并不可怕。或者说,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科恩的歌好像在告诉我们,黑暗也可以是一种保护,一层温暖的茧。死也一样。死也可以是一种保护,一种温暖的限制。我们常常都忘了自己会死,不是吗?所以我们才会成为不失者。所以我们才会糟蹋自己好不容易才轮到的人生。所以才有政治和战争,欺骗和罪恶。是死在保护我们。提醒我们。教导我们。教我们珍惜,教我们勇敢,教我们去爱,去劳动,去制造艺术。去怎样真正活着。&
2009年秋天的那个下午,接到邀请我翻译科恩诗集的电话时,我几乎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回想起来,我至今还感到后怕(但不后悔)。我竟然无视两个最明显的障碍:首先,诗是不可能翻译的(诗就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美国大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说);其次,我不是诗人(只有诗人才有资格翻译诗&&我忘了是谁说的)。一向理智(或者你也可以说怯懦)的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鲁莽的决定呢?惟一的解释就是爱。对科恩歌曲的爱。对科恩苍老的爱。说不清到底为什么爱(我将在后面试着说清楚一点)。因此,当我翻译到下面这首小诗,我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苦笑)。
我花了近一年半时间翻译这部《渴望之书》。其间写了几篇短篇小说(这几篇,加上之前的一些短篇,即将以《火山旅馆》为标题结集出版),也在为新长篇做准备(读书,做笔记,锻炼身体)。除周末外,大部分时间我都一个人呆在莫干山上的一座石头房子里。清晨&&我一般六点起床&&在厨房煮咖啡的时候,从窗口可以看见院子里的月季和远处的群山。自然,这种生活经常让我想起科恩在诗中常常提到的伯地山。自然,我也能深切体会到他那散发着黑色幽默的孤单。
&&&&&&& &&&&&&&&&&&&&&&&&&&&&&&&&&&&&&&&& &&孔亚雷语
&以下是诗集中值得回味的三首短诗:
&&&&&& 老人和蔼。
  &&& 年轻人愤怒。
  &&& 爱也许盲目。
  &&& 但欲望却不。
&&《老人的悲哀》
  我剃光了头
  我穿上僧袍
  我睡在一间小木屋的角落
  在六千五百英尺的山上
  这儿很凄凉
  我惟一不需要的
  就是梳子
  &&&&&&&&&&&& &&《害相思病的和尚》
每次我告诉他
  接下来我想干什么,
  莱顿就严肃地问:
  伦纳德,你确定
  你做的是错的吗?
  &&&&&&&&&&&&&& &&《莱顿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od 305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