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魔之飞龙在天txt》有没有韩寒写作的风格?没有...

您(@)目前可用积分:186491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原创]关于少年韩寒不可能写出《书店》系列的三重证!
92582 次点击
462 个回复
8:36:32 发布在
(一)自从麦田率先发难以来,质疑韩寒的声音就没有断过,而且不断有新的质疑出现。。。客观分析一下这些质疑,我们不得不说其中并无任何直接证据,相当部分甚至仅仅处在Reasonable Doubt,也就是“合理怀疑”的阶段。既然是“合理怀疑”,一般来说,替韩寒说话的人们也总是不难找到针对这些怀疑的“合理解释”。&比如说韩寒作品的思想和风格”深刻老成得不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种质疑就不甚有力,因为十几岁的青少年(尤其假如是天才的话),是完全可能刻意模仿出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之语调风格的----本人初中时就曾写过模仿杜甫的五言律诗,并得到老师的交口称赞,其中有不少对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感叹,现在看来完全是装B,但青少年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且善于模仿么。。。不过模仿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长期学习模仿的对象,韩寒的作品明显模仿钱钟书,如果他承认自己是钱钟书的小说迷也就罢了,但他偏偏却咬定自己不爱读小说,这就难免让人起疑。好在这让然仅仅属于”合理的怀疑“,因为韩寒也确实有当年模仿过钱钟书,如今不好意思承认的这种可能么!&再比如对韩寒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现场命题”纸入水杯“偏偏给改成”布入水杯“,虽然很让人搞不懂,但对此同样并非不存在“合理的解释”-----毕竟假如韩寒在当时真的已经具备作家才能的话,那么他观察问题的角度自然会非常深入而和常人不同。或许他第一感觉就想到了”写布“也说不定,而从来不重视考试的他,不那么在乎让自己的作文百分百切题也是可能的。&-----我举以上两个例子,无非是想说明,为什么很多针对韩寒的质疑仍属于”合理的怀疑“,也因此不能构成任何韩寒让人代笔造假的证据。&(二)然而对韩寒的质疑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却忽然得以看见一些堪称Circumstantial Evidence,也就是”环境证据“的东西----这类质疑不仅远比一般主要依靠常识+推理产生的”合理怀疑“有力得多,而且,至少在北美的司法体系中,这类证据如果足够多的话,就完全可以作为刑事罪案定罪的依据----哪怕没有半点直接证据也罢!前些年美国有一个著名的Scott Peterson妻子失踪(后来找到了尸体)案,最后陪审团就是凭借一些环境证据(比如案发当天他去过弃尸的湖边、他在一些关键地方撒过谎、他已有情人、案发后一些表现不合常理、尸体发现后携大量现金前往边境附近。。。等等)判定Scott有罪。&“环境证据”的出现,再加上此前大量根本未被韩寒团队及其支持者合理解释的“合理质疑”,无疑将把对“韩寒作品涉嫌让人代笔”的公众质疑推向一个新高度,成为有根有据的诈骗指控。。。那么,如今究竟冒出了什么新的“环境证据”呢?&-----证据就在韩寒此前据说分别于初二(14岁)和高一(16岁)发表的两篇文章《书店》和《书店后记》之中-----关于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一般性分析质疑,大家可以参考彭晓芸先生的这篇。其中最有力的、可以从侧面同来证明“写《书店》的韩寒绝非青少年韩寒”的证据,猫眼这里早几个小时已经有人指出并讨论过了,那就是下面这段----”世纪末的最后几年,书店越来越开放。记得以前买书只能远远观望,书则安然躺在柜橱里,只能看着名清内容。最要命的是书价被压在下面,侧身窥视,仍不知价目。木论身心,都极为痛苦,更不好意思惊动售货员。”&这段文字让很多人一看就皱眉头:“以前买书只能远远观望,书则安然躺在柜橱里”这都是什么年代的事情啊?1982年才出生的韩寒怎么可能拥有这种“过来人”才可能拥有的独特体验呢?以本人的例子来说吧,本人68年出生,比韩寒大了差不多整整15岁。中学时自己没在书店买过书,因此毫无记忆印象。。。但84年上了大学后,虽然地处经济不发达省份的中等城市(也在华东,但比苏州无锡都落后),但当地的书店却家家都是开架售书,只有杂志等少数柜台才是闭架,而且我们同学都从没提过这是一个新事物,说明开架售书在当时的中国尤其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已经相当普及。事实上,韩寒《书店后记》之中的那种独特观感,我这辈子还真没有一点体验呢!连我们这些“六零后”在韩寒刚出生不久就完全体验不到了的旧事物,“八零后”的韩寒却不仅清楚记得,反而感受深刻,这还不足以说明“韩寒”写下的上述文字,其实根本不可能出自“青少年韩寒”的笔下、而只能出自其父亲那一辈的人么?----我前面强调过:一个青少年完全可能模仿出中老年人的思想和文风,然而有一样东西他们绝对模仿不出来:这就是老一辈人真实的生活体验。就这样,对“韩寒有人代表”尤其是“韩寒作品可能出自其父”的质疑第一次拥有了强有力的旁证,此一重证也!(二)但这个旁证似乎还不够,因为马上有了很多替韩寒辩解的声音,比如中国在九十年代应该还有不少乡镇书店仍然在闭架售书,身处上海郊县的韩寒完全有可能体会到“闭架售书”的经验。。。云云。可惜这样替韩寒辩解的人偏偏忘了一点:韩寒究竟是怎么具体描述自己的“闭架售书”体验的。请让我们再好好读一遍这段文字:“记得以前买书只能远远观望,书则安然躺在柜橱里,只能看着名清内容。最要命的是书价被压在下面,侧身窥视,仍不知价目。木论身心,都极为痛苦,更不好意思惊动售货员。一旦惊动,碍于面子,不买不行,于是佯装草读一遍,&心里暗叫:不要太贵!切莫太贵!偏偏这书看上去薄薄一册,一拿到手里感觉不妙,竟不知怎么增肥不少。西方哲人说不可相信第一眼的爱情,买书亦是如此。然后愈翻心愈往下掉,最后服一闭,嘴角肌肉一抽,狠把书翻个身扫其身价,两眼一瞪,不自主地咽下去一口口水,想万幸万幸,贵得不算离谱,尚可承担。”----既然韩寒此前14岁所写的《书店》一文中已经描绘了开架售书的场面,而且这里的用词是“记得以前买书只能。。。”而不是“记得其他地方买书。。。”,说明他感受“闭架售书”时的年龄肯定最多14岁-----这就不免带来了新的疑问:一个最多十四岁的孩子,还没有独立生活,怎么会对自己心爱之书(或者任何商品)的书价如此敏感、对花钱买书能否让自己“尚可承担”如此在乎,甚至,对“看书不买丢面子”、“不好意思惊动售货员”。。。这类明显只有成年人才在乎的东西也如此当回事呢?!一个父母疼爱的少年人买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来,究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我想很多人应该还记得。反正我当年是只要口袋里有属于自己的钱,就绝无爱不释手却最后放弃的道理。。。至于什么不愿惊动售货员、担心不小心丢面子云云,我根本想都没有想过----可我们的韩寒呢?你注意他的用词却是“尚可承担”(也就是明明有钱买却怕自己承担不起),而不是这个年龄段人真正应该在意的“兜里尚有钱”!如果说韩寒少年磨难、惊人早熟,因此在14岁不到年纪就懂得勤俭持家。。。这个尚有可能。可我们很难想象,这么一个懂得生活艰难、懂得照顾自己面子和他人感受的韩寒,居然在自己父母望子成龙的教导下,居然会不好好读书、只想着扣女、任凭自己的所有功课差到不能再差的地步!所以韩寒根本不可能在14岁前就拥有上述基本只有习惯了克制欲望勤俭持家、又特别在乎自己面子形象的成年人思维,也因此上述文字绝无可能出自少年韩寒之手!所以说,少年韩寒不仅不大可能拥有“以前都是闭架售书”的生活体验,而且更极不可能拥有文中说描述的那种独特成年人辛苦无奈生活感受-----此二重证也!(四)如果说上述两重证据还似乎有些“出自一处”的话,那么接下来这个“三重证”就是完全独立不相关的了,但同样拥有极大的旁证说服力。请看“韩寒”在1996年年《书店后记》结尾前的文字----“近日传来一大喜讯,写文章可以致富矣!文人的致富领头羊是专写科幻小说的倪匡,由于看这类小说的人文化水平都不太高,所以他怕姓名里两个字一个都不识,改名为“废品(Westrel)”,就是现在大多数人所钟爱的卫斯理先生。传闻卫先生写书速度甚快,而读者买他的书速度更快,令人折服”----看清楚了没有?“韩寒”显然是在写这篇文章前不久的“近日”,才听到“传来”有关“写文章可以致富”的“大喜讯”,而且是关于倪匡先生的。。。可惜倪匡先生早在1992年就隐居离开香港移民美国不再露面写作(详见维基百科和百度),因此所谓“倪匡致富“的新闻,只可能在92年前出台并广泛流传,却绝无可能在96年“近日”突然成为什么“一大喜讯”。”韩寒“在这里,无疑突然时空颠倒,穿越到了好几年前!而且,到96年那阵子,所谓”写文章可以致富“早就不再是什么新闻了----贾平凹的《废都》就发表在1993年,那时的韩寒已经开始写作,并且据自己写已经拥有在书店柜台前流连忘返依依不舍的体验,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废都》“洛阳纸贵”(当年新闻标题)、贾平凹大赚版税的当年最引人注目文化现象呢?他又怎么非要到96年才突然听说“写文章可以致富”这“一大喜讯”呢?!尤其,韩寒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以及其他场合都强调过:“我不喜欢看小说,我就喜欢看杂志,军事类的东西。我自己会写,干嘛要看你们是怎么写的?”。。。前面分析过:他这样的说法其实让自己靠刻意模仿钱钟书等小说家成为少年作家的那种可能性变得不存在。而在这里,人们不禁要问:一个从不喜欢小说、也根本不喜欢科学的韩寒,怎么居然会突然对一个通俗科幻小说作家倪匡的“新闻”如此感兴趣并大发感慨起来了呢?他又怎么知道倪匡就是卫斯理的呢(这个连我也不知道,今天在猫眼才学到,因为我是真的对这类小说毫无兴趣)?----时空倒错,穿越倪匡,这就是有关青少年韩寒不可能写出《书店》系列的第三重证据。其实同样两篇《书店》,其中引人怀疑值得推敲的地方还更多----比如“韩寒”写到“也有专门研究称谓的,告诉你女人无论老少,&一律“小姐”,佩服自己怎么没想到,“小姐”、“大姐”乱叫“------且不说一个14岁的上海少年,可不可能和中年人一样习惯叫“大姐”,单单这“女人无论老少、一律小姐”的习惯,早在94年之前很久,就已经被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韩寒”在这里却表现了某种大惊小怪,这难道不是又一次“时空穿越“么?再比如,”韩寒“描写”磁带包罗万象,声音略带呻吟,唱到“情丝百结”&时突然无声,反复调查才发现原来带子与机器“情丝百结”了”。。。。可是据网友考证,这首“情丝百结”是许冠杰1989年的不甚有名流行曲,很难想象到了1994年还会被书店播放,这里同样存在“时空穿越”的明显痕迹!至于七门考试不及格,至今不懂任何一门外语的韩寒,居然能拥有连我这个英语大拿都不知道的“Humor原意是体液”常识,且看得出来自己很喜欢卖弄英语知识。。。这个,就只能算“合理的质疑”了,呵呵:)我总的感觉:“韩寒”这两篇《书店》,其实是写成于89-90年----那个时候许冠杰的那首歌还在流行、倪匡正在当红(都上电视主持节目了)。。。书店里还没有大量出现小平南巡之后铺天盖地的“成功类”“经商类”书籍(“韩寒”根本没提,很奇怪哟),反而琼瑶三毛的言情小说还在流行,那年月距书店大批改为开架也应该不过几年时间。那个时候的韩寒才八岁,其父韩仁均正在辛苦持家的年纪,酷爱写作却家中清贫。。。他是多么高兴地听到“近日传来一大喜讯,写文章可以致富矣”的消息啊!^-^(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在猫眼和其他地方对公众人物韩寒提出合理质疑的素质越来越高中国人)&&&&&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行动行动]
[猴普夫尔]
[haihai212]
[孟婆给碗汤]
[孟婆给碗汤]
[石头花开]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39:24 &&
自己顶,望广传,跟帖者,奖续作:)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47:11 &&
ding替五个月抢沙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47:41 &&
替午夜过客抢板凳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0:01 &&
网络监督韩寒网络更加应该监督政府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0:14 &&
有趣的是:韩寒父亲韩仁均同韩寒之间的关系也有“三重”:第一重:韩父的笔名居然也叫“韩寒”,这个固然已经有了合理解释。。。但我们也不得不指出:这在客观上大大地方便了“韩父代笔”。我们现在需要问的是:1)韩父在韩寒出生前,究竟真的使用过“韩寒”的笔名么?&2)韩父在儿子出生后,是否继续使用过“韩寒”的笔名?为什么不换??第二重:韩父曾提到:儿子和自己的笔迹很相似。。。。这个无疑将给今天韩寒手稿的真伪鉴别带来极大的不便,但我真正好奇的是:韩父为什么要主动提到这一点呢?我的感觉:他这是在给将来需要时自圆其说埋伏笔。第三重:韩父据说曾给《少年文艺》投稿,后来韩寒居然也给这家刊物投稿(《书店》就发表在那里)。。。而且韩寒开始发表文章了,韩父就江郎才尽从此不投稿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当然,我们不能说韩寒所有作品都出自其父,但至少上面这两篇《书店》,不出自其父,也只能在多年之前出自其父那辈、那类的人。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0:53 &&
画皮被剥开,鬼魅正现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1:39 &&
替白岸抢马扎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3:16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3:37 &&
8:50:01&&的原帖:网络监督韩寒网络更加应该监督政府我是监督韩寒和政府两不误,尤其在这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的情况下-----你看我最近的主贴跟帖即知。韩寒下一步肯定更加堕落,因为他最近的采访居然说“民众不怎么想要自由”。。。而且他说“不再爱惜羽毛”(这本身就是未受教育之人的逻辑笑话:难道有人泼粪,你先前爱惜羽毛就错了么?),也明显暗示他不再忌讳沦为孔庆东。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4:58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6:44 &&
慈父为儿子成长当人梯。常见&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7:41 &&
嗯,顶楼主!除了楼主写的这三个非常给力的证据外,还有一个就是方舟子提到的《三重门》的书名来历和读音了,这四个致命的证据是韩寒怎么样也解释不清楚的了!可以盖棺论定了,那韩寒就是假货!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8:29 &&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8:58:57 &&
又有重打发现,这完全可以成为呈堂证供,许多著名大律师,著名检察官也不过如此了,韩寒的流氓“粉屎”(王朔发明的词汇),不敢在这样的帖子中叫骂了,
共 92582 次点击,462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2902301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25306 / 昨日发帖:29635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关于少年韩寒不可能写出《书店》系列的三重证!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怎样拥有韩寒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
还有谁的写作风格类似?
谢邀。首先要说明的是,写作一定要养成自己的风格和技巧,不为迎合任何读者,不为讨好任何观众,这才是每一个写作者的写作初衷。当然,借鉴是可以的。韩寒的文章常以语言犀利、幽默著称,杂文尤甚,我们不谈寓意表达,只谈风格技巧,我觉得可以简单总结为以下三点。1、 流畅行文通透,读起来绝对不会磕磕绊绊。2、
节奏节奏把握能力非常强,使文章能够一气呵成。3、
幽默言语间抖的小机灵、小包袱,恰如其分地展示写作技巧。下面具体讨论———————————————————————————————————————————1、
避免长句其实这是每一个写作者的必修功课,汉语不同于英语,长句写得越长证明文章一定写得越难看。所以一句长句尽量拆成多句表达,时不时添加标点符号。比如韩寒的《1988》开篇便有: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这其实是一句话,韩寒用了个逗号。这种例子很多,不废话。⑵
避免书面化避免书面化的意思就是尽量口语化,因为是四个避免、避免、避免、避免,所以这么写~。~韩寒最擅长的是小说和杂文,而这两者的阅读对象全部都是普罗大众,普通老百姓,所以越直白的文字表达越容易深入人心,谁愿意听你拽之乎者也,文绉绉地酸啊!这也是现代社会写作的大势所趋,总结起来七个字:简单、易懂、不装逼。我和她的感情里,其实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第三者。现实是最大的第三者。这还无关乎柴米油盐,仅仅和自己卑微的理想有关。我究竟喜欢她么,我至今都不知道。当我要对她敞开自己的时候,她把我胸前的纽扣系紧,轻轻说道,NEVER DO THIS。这是她很喜欢说的一句英语,不知道她是从哪一部电影里学来的。这是我在《1988》中随机抽选的一段,怎么样?感觉一口气读下来,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要表达的全部都表达了出来。这样的段子感觉在我们自己在生活中随口就能说出来,很直白,很口语,但是又不好写,因为这已经成了一种境界。⑶
避免陌生字、词和成语不要以为自己是个写字的就必须拽几个难度系数3.0以上的字词和成语,也不要摆出一副“这个成语难道你真不懂?”的嘲讽表情,那不叫有文化,那叫流氓。你难道真想读者读你小说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本新华字典?读者读得最爽的时候,你用一个“匔”字打断读者的阅读快感,这是最忌讳的事情。韩寒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他能让你从文章的第一个字一口气读到最后一个字,然后说上一句,啊?没了?我说两个成语,看你认不认识。鳌掷鲸吞、波流茅靡。哈哈。不举例了。⑷
避免不必要的副词。 副词我就不多说了,写作的人都知道,有时候“他愤怒地说”还没有“他说”更有张力,一是过多副词会啰嗦,影响阅读流畅,二是句意重复,很多情绪不需要过度去表达,要让读者自己感悟。以上这几条更偏向于现代写作的写作方式,并不能完全称之为韩寒的写作技巧有别于其他作家的地方,下面接着看。2、
注重观点韩寒在表达观点时往往非常直接,这样在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同时,节奏更好拿捏和处理。我想对什邡政府说,这不是地震的非常时期,人们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诉求是必须被尊重的。但问题是,这是真相吗?我知道,这是你我乐于接受的、希望得到的、符合我们内心对这片土地上时常出现的不公正悲愤的真相。但这不是真相,真相是什么,我不知道,因为我知道有人时常说谎,而且无论事情是真的假的,它总是习惯以一副做贼心虚的姿态来处理问题。所以,我不能完全相信现在的说辞。这样的观点比比皆是,立场表达明朗。 ⑵
注重韵脚韩寒的文章,尤其是前些年针砭时弊的杂文,节奏感特别强,有相当的视觉冲击和阅读快感。为什么节奏感强,语言犀利外,就是注重韵脚。电影只是胶片,薄薄两毫米,总有一款适合你。上天决定了谁是你的亲戚,幸运的是在选择朋友方面它给你留了余地。 那是人家的游戏,他们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有的惊心动魄、波澜壮阔,有的失魂落魄、一错再错。……牙齿有一颗是黄的,有口气,一米七,穿回力。韩寒在近几年的文章中越来越少的使用韵脚,在保留流畅度的同时,文章更显成熟稳重。⑶
注重句式注重句式是保持节奏的重要方法,这里指的句式多是使用排比或相似的句型,这样的表达常常事半功倍,这是韩寒非常拿手的写作手法。我说是的,我不像有些地方,不会当众做侮辱性手势,只会私下做侮辱性勾当。他们往往是疲于奔命的人,你不能让他们以70码的速度去送命,你也不能让他们以15码的速度去奔命。KO不了你的,也许让你更OK;没让你倒下的,也许让你更强大。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 韩寒文章的节奏和幽默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来说幽默。3、
相似的字音、字形乱入韩寒最常用的幽默技巧,比如上文中的“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其实就是。所以很多写作技巧其实放在一起用效果最好,这同时也说明,我们中国的汉文字太了不起了,千变万化,意味深长。望文生义,日全食当然要日全时嘛。至于我们,看见好的捧个场,遇见坏的冷个场,碰见傻的笑个场,等他们自己给自己砸个场,也只能这样。跳出棋盘的棋子,哪怕披着旗帜,最终也只是个弃子。如果热血,没洒对地方就会变成鸡血;如果奉旨,演过了头就会被千夫所指。 ⑵
歌词乱入我最喜欢这招,每次看到都会笑喷。我的妈妈,十年是个什么概念,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啊。我会依照宪法,不停地要,躺着、坐着、站着、走着、写着、说着、我只有不停地要,要到你想逃。你就算拍一亿人民币给我们,三年时间也做不出一个能装车的地盘来。你应该在车底,不应该在车里。⑶
网络流行语乱入还有这招,其实同歌词可以合并为一类,不过还是单列出来吧。我当时就感叹,莫非李彦宏他爸是李刚?难道除了信春哥不死以外,多交税也能不死吗?⑷
意境乱入这个也可以称之为画面感乱入,总之是为你营造一种意境,让你脑海里的画面一出来,就笑了。比如:我在报社附近租了一个房子,一开始是合租的,合租的对象是一个男的,结果有一天,他洗完澡以后突然过来向我表白……我们发现如果把“洗完澡以后”去掉,这句话就完全没有意思了。这就是为你植入了一种意境,再如果,我们把“洗完澡”换成“看完书”,笑果就不会那么好了。因为洗澡让人联想到什么?洗完澡就是要睡觉哇,再配合后面的表白,这个“他”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再比如:1988中有一段描写主角小时候,10号躺在他身旁说遗言那段。遗言略,结尾是这样的:……我有多少骨灰?我说,我外公死的时候我看了,大概有几把。10号说,这么点?旁边的一个小伙伴说,我要去吃饭了,吃完饭再过来。10号马上要死了,这个小伙伴为什么要去吃饭?韩寒营造画面的能力太强了。不止这篇,我发现他很多无厘头桥段都应该是深受周星驰电影的影响,绝对有做牛逼导演的潜质。不说了,太多了。⑸
相反的句意乱入韩寒经常在前一句说一个意思,后一句突然在意料之外反过来,达到笑果。据说那天是中国的无车日,可我出门就堵车了。时尚爱国青年都等着听新专辑呢。结果一听,我靠,是张精选集。⑹
“三俗”乱入古往今来,背负作家名号的人往往都很怕别人说自己的用词遣句俗,但韩寒偏偏反其道行之,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点点的“俗”往往让人啼笑皆非。大俗即大雅,恰恰因为这样特立独行的文字风格,也让韩寒成为了开辟80后新文学时代的几个人之一。文化就是生殖器,人人都有,有用的时刻才掏出来的。姑娘们想想,你看着自己的男人一堆大便比自己还大一倍的时候,你会幸福吗?什么“东京攻略”、“韩城攻略”之类的,所以取了个简写,叫《墨攻》。怎么没叫“子攻”?其实上述只是一小部分,我总结的不准确,写作风格和技巧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的,先写这么多,实在想不起来了,有空再补充吧。我读过的韩寒作品不多,以上的选段基本上出自于《1988》《青春》《我所理解的生活》《杂的文》这四本书。其实除了1988外,我几乎没看过韩寒别的什么小说。在我看来,韩寒在1988之前,小说太注重文字技巧而忽略剧情脉络,让通篇看上去过于无厘头,但你又不能说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太扯了。小说最重要的还是剧情,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传达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而韩寒的作品中少意识形态也是这么一回事。剧情的缺陷让韩寒的小说一直达不到他杂文那般的高度,还好在1988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努力与进步。继续期待吧。 总之,韩寒的文章非常适合信息时代网络文体形式的阅读,句式流畅、节奏感强、文字幽默。当然,这样的写作形式也是大势所趋,在快速阅读泛滥的时代,往往只有更直接的东西才能打入人的内心。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韩寒身上有很多很多更深的技巧需要技术宅去研究,不过综其所述,都可以归为两个字:语感。 其实韩寒很多写作的细节都源于他对生活的耐心观察,甚至韩寒的理科思维也帮了他文科上很大的忙,又或者说,这只是一种天赋。同一句话,或许有上千种表达方式,但总有人能掌握住最让你伏案叫好的那一句。对于我们来说,韩寒其实教会了我们一种如何跳出政党、跳出环境、跳出社会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其实是韩寒最大的作用。——完——下面是废话。我认识的作者不多,不知道还有谁的写作风格类似。或许李承鹏算半个。90后女作家张晓晗算半个。其余的……不知道。最后我要大言不惭地说,我算0.25个……哈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飞龙在天tx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