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帝 551年宣帝即位 久之,在位2年

南朝的宋齐梁陈_百度知道
南朝的宋齐梁陈
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建立者和建立时间分别是什么?都城在哪儿?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齐: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自立为王。 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而形成了较强的势力,建立陈,建立齐,499年被任命为雍州刺史。四七九年。 公元557年,自立为帝,是为陈武帝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是东晋末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力量。他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公元420年他废掉了晋帝。 都城都在现在的南京,他乘齐国内乱。 梁朝的建立者萧衍擅长文学,萧道成灭宋,建立了梁朝,那时候宋立国的时候叫做建康,发兵夺取了皇位,陈霸先废梁敬帝,国号宋
宋(公元420—479年)  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是东晋末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力量。他在与东晋四大家族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于公元420年他废掉了晋帝,自立为王,国号宋。为区别于后世赵匡胤建立的赵氏宋朝,史学家长称之为“刘宋”。由于刘裕出身贫寒,又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使其灭亡的教训,故而在他登基后,不再重用名门大族。其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主要交于自己的皇子,所以没重蹈东晋发生大族割据的覆辙。然而,由于皇子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最后以至与相互残杀,这是刘裕始料未及的。 前四二二年,刘裕卒,宋少帝、文帝相继即位。其中,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是刘宋最繁荣的一段时期,这时南方的经济、文化才真正有所发展。公元四五零年至公元四五一年,宋文帝贸然北伐,与北朝的魏国交战,...
南北朝(420年-589年) 概述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北隋灭南陈结束,共169年。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夏朝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  商朝历代国王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丁--帝乙--商纣  周王朝帝系表  1.西周朝  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周厉王-&周共和行政-&周宣王-&周幽王  2.东周朝  平王宜臼-&桓王林-&庄王佗-&厘王胡齐-&惠王阆-&襄王郑-&顷王壬臣-&匡王班-&定王瑜-&简王夷-&灵王泄心-&景王贵-&悼王猛-&敬王□-&元王仁-&贞定王介-&哀王去疾-&思王叔-&孝王嵬-&威烈王午-&安王骄-&烈王喜-&显王扁-&慎靓王定-&赧王延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其时天子衰弱,政由五伯。五伯者,齐桓、晋文、宋襄、楚庄、吴夫差也。郑庄、秦穆、越勾践皆小伯。  赵:襄子毋恤、桓子嘉、献子浣、烈侯籍、敬侯章、成侯种、肃侯语、武灵王雍、惠文王何、孝成王丹、悼襄王偃、幽缪王迁、代王嘉  魏:文侯斯、武侯击、惠成王莹、襄哀王嗣、昭王敕、安僖王圉、景闵王增、王假  韩:-懿侯若山、昭侯武、宣惠王琏、襄王仓、僖王咎、桓惠王熙、王安  秦:献公师隰、孝公渠梁、惠文王驷、悼武王荡、昭襄王稷、孝文王柱、庄襄王子楚、始皇政  齐:威王因齐、宣王辟疆、闵王地、襄王法章、王建  楚:悼王熊疑、肃王臧、宣王良夫、威王熊商、怀王熊槐、顷襄王横、孝烈王完、幽王犹、王负刍  燕:易王、哙、昭王职、惠王乐资、武成王、孝王、王喜  秦朝年表:  始皇帝秦始皇二十六221秦始皇三十七公元前210  二世秦始皇二十七(七月)210二世三年公元前207  子婴二世二年(八月)207二世三年(十月)公元前206  汉朝: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汉宣帝刘询  汉元帝刘奭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汉平帝刘衎  更始帝刘玄  (新朝)王莽  东汉又叫后汉,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起至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止,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面,史称东汉,东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少帝刘懿,  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公元前6--57年)。高祖九世孙,先后推翻王莽,刘玄后称帝,在位33年,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县西长道社)。  明帝(刘庄)初名刘阳(公元28--75年)。光武帝第四子,光武帝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48岁,葬于显节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章帝(刘炟)(公元56--88年)。明帝第五子,明帝死后继位,在位13年,病死,葬于敬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和帝(刘肇)(公元79--105年)。章帝第四子,章帝死后继位,在位17年,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邓太后(邓绥)(公元81--121年)。和帝皇后,和帝死后,执政16年,病死,终年41岁,葬于和帝慎陵之侧。  殇帝(刘隆)(公元105--106年)。和帝幼子,和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终年两岁,为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安帝(刘祜)(公元94--125年)。章帝孙,刘庆子,殇帝死后继位,在位19年,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终年32岁,葬于恭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少帝(刘懿)(公元?--125年)。章帝孙,安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1年,病死,葬处不明。  顺帝(刘保)(公元115--144年)。安帝子,少帝死后被宦官拥立为帝,在位19年,病死,终年31岁,葬于宪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25里处,一说在洛阳市西)。  *梁太后(梁纳)(公元106--150年)。顺帝皇后,顺帝死后执政6年,病死,终年45岁,葬于顺帝宪陵之侧。  冲帝(刘炳)(公元143--145年)。顺帝子,顺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半年,病死,终年3岁,葬于怀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25里处,一说为洛阳市西北)。  质帝(刘缵)(公元138--146年)。章帝玄孙,冲帝死后,被梁太后和梁翼迎立为帝,在位不足1年,被梁翼毒死,终年9岁,葬于静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桓帝(刘志)(公元132--167年)。章帝曾孙,质帝被毒死后,由梁翼迎立为帝,在位21年,病死,终年36岁,葬于宣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  灵帝(刘宏)(公元166--189年)。章帝玄孙,刘苌子,桓帝死后,窦后立他为帝,在位22年,病死,终年34岁,葬于文陵(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  少帝(刘辩)(公元175--189年)。灵帝死后继位,在位不足半年,被董卓废黜,后被毒杀,终年15岁,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献帝(刘协)字伯和(公元181--234年)。灵帝第三子,少帝弟,少帝被废后继位,在位31年,被曹丕废黜,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今河南省修武县北小风村)。《汉完》  三国各国皇帝  曹氏魏国  高皇帝讳腾(追封)  太皇帝讳嵩(追封)  太祖武皇帝讳操(追封)  世祖文皇帝讳丕  烈祖明皇帝讳睿  邵陵厉公讳芳  高贵乡公讳髦  元皇帝讳奂  刘氏蜀汉国  昭烈皇帝讳备  后主讳禅  孙氏吴国  始祖武烈皇帝讳坚(追封)  长沙桓王讳策(追封)  太祖大皇帝讳权  会稽王讳亮  景皇帝讳休  昭献皇帝讳和(追封)  乌程侯讳皓  西晋:  武帝司马炎(236-290)  惠帝司马衷(259-306)  怀帝司马炽(284-264)  愍帝司马邺(300-317)  东晋:  元帝司马睿(276-322)  明帝司马绍(298-325)  成帝司马衍(321-342)  康帝司马岳(322-344)  穆帝司马聃(343-361)  哀帝司马丕(341-365)  废帝司马奕(342-386)  简文帝司马昱(321-372)  孝武帝司马曜(352-396)  安帝司马德宗(382-418)  恭帝司马德文(386-421)  南朝-宋(420-479)  武帝刘裕(363-422)  420年称帝在位3年  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小时家贫。后因战功逐渐成为东晋的权臣,420年,他迫晋恭帝禅让,建立南朝*宋,在位3年死,时年60岁。  少帝  (406-424)  422年即位在位3年少帝刘义符,刘裕长子,即位3年,被杀,时年19岁。  文帝  (407-453)  424年即位在位30年文帝刘义隆,刘裕第三子,他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453年,他被太子所杀,时年47岁。  孝武帝  (430-464)  453年即位在位12年孝武帝刘骏,文帝第三子,残暴昏君。死于464年,时年35岁。  前废帝  (449-465)  464年即位在位6个月前废帝刘子业,孝武帝长子,暴君一个,嗜杀乱伦,在位6个月被杀,时年17岁。  明帝  (439-472)  465年即位在位8年明帝刘彧,文帝第十一子,残暴昏庸之君,在位8年,死时34岁。  后废帝  (463-477)  472年即位在位5年后废帝刘昱,明帝长子,淫暴无比,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被萧道成杀死,死时15岁。历代王朝中,没有像南北朝时宋朝的前废帝,明帝,后废帝这三个皇帝这样,闺门无礼,乱伦淫秽,手足相残,几近禽兽。  顺帝  (469-480)  477年即位在位3年顺帝刘准,明帝第三子,在位3年后退位,480年被杀,时年12岁。  南朝-齐(479-502)  高帝  (427-482)  479年称帝在位4年  高帝萧道成。南朝*宋的宰相,后废顺帝自立,建立南朝*齐,在位4年,时年56岁。  武帝  (440-493)  482年即位在位11年武帝萧赜,高帝长子,死于493年,时年54岁。  郁林王  (473-494)  493年即位在位1年郁林王萧昭业,武帝长孙。在位1年被杀。时年22岁。  海陵王  (480-494)  494年即位在4个月海陵王萧昭文,郁林王弟,在位4个月被杀,时年15岁。  明帝  (452-498)  494年即位在5年明帝萧鸾,高帝侄,即位后大杀手足,南齐国衰,死于498年,时年47岁。  东昏侯  (483-501)  498年即位在3年东昏侯萧宝卷,明帝第二子,他残忍凶暴,嗜杀成性,挥金如土,被萧衍杀死,时年19岁。  和帝  (488-502)  501年即位在1年和帝萧宝融,明帝第八子,在位1年,被萧衍所杀,南齐亡。  南朝-梁(502-557)  武帝  (464-549)  502年称帝在位48年  武帝萧衍,502年废南齐皇帝自立,建立南朝*梁,萧衍信奉佛教,生活简朴,但政治昏庸,549年死于侯景叛乱,时年86岁。  简文帝  (503-551)  549年即位  在位2年简文帝萧纲,武帝第三子,在位2年死,时年49岁。  元帝  (508-554)  552年即位  在位3年元帝萧绎,武帝第七子,在位3年被杀,时年47岁。  敬帝  (543-557)  555年即位  在位2年敬帝萧方智,元帝子,在位2年被陈霸先废,558年被杀,时年16岁。梁亡。  南朝-陈(557-589)  武帝  (503-559)  557年称帝在位3年  武帝陈霸先,557年废南朝*梁的皇帝自立,国号陈,他为人十分简朴,在位3年死,时年57岁。  文帝  (522-566)  559年即位在位7年文帝,武帝侄,在位7年死,时年45岁。  废帝  (552-570)  566年即位在位2年废帝陈伯宗,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废,570年死,时年19岁。  宣帝  (528-582)  568年即位在位14年宣帝,文帝弟,死于582年,时年55岁。  后主  (553-604)  582年即位在位7年后主陈叔宝,宣帝长子。他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就知道游宴玩乐,制作艳词,589年,隋军攻入建康,陈亡。后主被俘,死于604年,时年52岁。  北朝-魏(386-556)  道武帝  (371-409)  386年即位在位23年  道武帝拓拔珪,鲜卑族人。383年,前秦经淝水之战后,国力日弱,386年16岁的拓拔珪复国,称代王,同年改称“魏”,史称“北魏”,死于409年,时年39岁。  明元帝  (392-423)  409年即位在位15年明元帝拓拔嗣,道武帝长子,死于423年,时年32岁。  太武帝  (408-452)  423年即位在位28年太武帝拓拔焘,明元帝长子,即位后先后消灭大夏,北燕,北凉,大大增强北魏国力,统一了北方。但在与南朝*宋的战争中大败,452年,太武帝死,时年45岁。  南安王  452年即位在位8个月南安王拓拔余,太武帝子,在位8个月被杀。  文成帝  (440-465)  452年即位在位14年文成帝拓拔浚,太武帝嫡孙,他在位时北魏国力开始下降。死于465年,时年26岁。  献文帝  (454-476)  465年即位在位7年献文帝拓拔弘,文成帝长子,即位时14岁。18岁时就让位给4岁的太子,476年死,时年23岁。  孝文帝  (476-499)  471年即位在位29年孝文帝拓拔宏,献文帝子,孝文帝一朝,进行改革,494年,迁都洛阳,推广汉化,并带头将姓改为“元”。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死于499年,时年33岁。  宣武帝  (483-515)  499年即位在位16年宣武帝元恪,孝文帝二子,即位后政治腐败,贪污成风,起义不断,他死于515年,时年33岁。  孝明帝  (510-528)  515年即位在位12年孝明帝元诩,宣武帝子,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他死于528年,时年19岁。  孝庄帝  (507-530)  528年即位在位2年孝庄帝元子攸,528年被拥为帝,在位2年被杀,时年24岁。  长广王  (-531)  530年即位在位1年长广王元晔,咸阳王元禧子,在位半年被杀。  节闵帝  (498-533)  531年即位在位1年节闵帝元恭,广陵王子,在位1年被废,533年死。  后废帝  (513-532)  531年即位在位半年后废帝元朗,章武王子,在位半年,被高欢(北齐文宣王之父)所杀。  出帝  (510-534)  532年即位在位3年出帝元修,广平王子,被高欢用力为帝,534年逃出洛阳,投奔宇文泰,被宇文泰所杀,时年25岁。  魏在出帝后分为东魏,西魏。  北朝-东魏  孝静皇帝  (524-550)  534年即位,在位17年孝静帝元善见,出帝逃后,高欢拥立他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北朝-西魏  文皇帝  (507-551)  535年即位,在位17年文皇帝元宝炬,535年被宇文泰拥立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废帝  551年即位,在位2年废帝元钦,文帝长子,在位2年,被杀。  恭帝  554年即位,在位3年恭帝拓拔廓,文帝第四子,在位3年被杀,西魏亡。  北朝-齐(550-577)  文宣帝  (529-559)  550年称帝在位10年  文宣帝高洋,其父高欢为北魏的渤海王,534年北魏分为东西魏,550年,高洋废东魏皇帝自立,改国号“齐”,史称“北齐”,在对突厥,契丹的战争中,他屡次获胜。但他晚年荒淫无度,死于559年,时年31岁。  废帝  (545-560)  559年即位在位1年废帝高殷,文宣帝长子,在位1年被高演所杀,时年17岁。  孝昭帝  (535-561)  560年即位在位1年孝昭帝高演,高欢第六子,文宣帝之弟,在位1年死,时年27岁。  武成帝  (537-568)  561年即位在位4年武成帝高湛,高欢第九子,高演弟,他是一个暴君565年,禅位与其子,后死于568年,时年32岁。  后主  (557-577)  565年即位在位12年后主高纬,武成帝长子,576年周武帝大军攻北齐,他禅位给儿子高恒,被俘被杀,时年20岁。  幼主  (570-577)  577年即位在位25天幼主高恒,后主长子,在位25天被俘,北齐亡,高恒被杀,时年8岁。  北朝-周(556-581)  孝闵帝  (542-557)  557年即位,在位8个月  孝闵帝宇文觉,鲜卑族宇文泰第三子,557年即位,国号“周”,在位8个月被杀。  明帝  (534-560)  557年即位在位4年明帝宇文毓,宇文泰长子,在位4年被杀,时年27岁。  武帝  (543-578)  560年即位在位18年武帝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他统治时,北周日益强大,开始统一北方,消灭北齐,并攻击南陈,取得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他死于578年,时年36岁。  宣帝  (559-579)  578年即位在位1年宣帝宇文贇,武帝长子,荒淫无度,嗜酒如命,在位1年就禅位于太子。死于580年,时年22岁。  静帝  (573-581)  579年即位  在位1年静帝宇文衍,宣帝长子,即位时才7岁,由杨坚辅政,581年,杨坚迫静帝禅位于他,建立隋朝,北周亡。  隋朝(公元581年-619年),始于文帝杨坚,终于炀帝杨广,共2帝。杨广后虽还有恭帝(617.11-618.5)在位,秦王浩(618.3-618.9)在位,皇泰帝(618.5-619.4)在位,但他们都是傀儡皇帝,且在位时间极短,故在此不被列入。隋朝结束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又形成大一统的王朝。  隋朝皇帝谱  文帝杨坚(541-604)  581年称帝,在位24年  父杨忠,是北周的隋国公,杨坚袭位后,迫静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隋”。  杨坚称帝后,于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统一后,社会秩序安定,废除了一些酷刑,与民休息,对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  604年,杨坚被其子杨广杀死,时年64岁。  炀帝杨广(569-618)  604年即位,在位15年  杨广,文帝第二子,曾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但在他杀父即位后,杨广过起淫奢的生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并频频出巡。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终于于618年,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杀死,时年50岁。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始于高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唐高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唐朝皇帝谱  高祖李渊(566-635)618年称帝,在位9年,626年让位于李世民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649年即位,在位34年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岁。  中宗李显(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711-762)756年即位,在位7年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726-779)762年即位,在位17年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死于779年,时年54岁。  德宗李适(742-805)779年即位,在位25年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64岁。  顺宗李诵(761-806)805年即位,在位八个月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宪宗李纯(778-820)805年即位,在位15年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穆宗李恒(795-824)820年即位,在位25年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敬宗李湛(809-826)824年即位,在位3年敬宗李湛,穆宗长子。826年12月被宦官杀死。时年18岁。  文宗李昂(809-840)827年即位,在位14年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当政时宦官专权,文宗成为宦官的傀儡。死于840年时年32岁。  武宗李炎(814-846)840年即位,在位6年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时,社会矛盾有一定的缓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药而亡,时年33岁。  宣宗李忱(810-859)846年即位,在位13年宣宗李忱,宪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药毒死,时年50岁。  懿宗李温(833-873)859年即位,在位14年懿宗,宣宗长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死于873年时年41岁。  僖宗李儇(862-888)873年即位,在位15年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间发生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一度占领长安。僖宗死于888年,时年27岁。  昭宗李晔(867-904)888年即位,在位15年昭宗李晔,懿宗第七子。被朱温(即后梁太祖)所杀,时年38岁。  哀帝李拀(892-908)904年即位,在位4年逊位哀帝为昭宗第九子,907年让位与朱温,908年被朱温所杀,时年17岁。  五代(907年到960年)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太多了,你要是还想要就在线联络我,我再给你.
相关问题相关搜索
随时随地有问必答!
<img width="1" height="1" src="/irt?_iwt_t=i&_iwt_id=&_iwt_UA=UA-sogou-000002&r="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宣帝即位 久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