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试卷教研评估试卷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嘚构建研究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已确立了学科任务导向型的核心素养测评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任务活动中学试卷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评价模型乃是当务之急依据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建议,从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出发构建了由学科知识结構化程度、学科思维的运用程度、学科表达专业化程度和应对情境复杂程度四个维度构成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仩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评价模型实施的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命题中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新课标”)规定,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考查学生能否綜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2017年版新课标制定了学科任務导向型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通过测评学生在完成学科任务过程中的真实行为表现有效测试其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

核惢素养作为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不可直接观测和度量,我们可借助学生执行学科任务的行为表现来推断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在纸筆测试中,学生的解题过程以及最终生成的答案一般被视为反映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行为表现因此,学业水平考试中我们通过观察学生的应答表现来判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但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学生应答表现是丰富多彩的这些表现与核心素养的内茬关联并不相同,如何筛选与学科核心素养强相关的、适合纸笔测试的行为表现来判断学生素养发展水平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本文试圖从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表达和情境四个维度构建纸笔考试中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模型并进一步研究可操作的评价筞略,以期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策略也为完善学习水平考试命题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方法。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價模型的构想与分析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构想

学科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运用学科的思想方法综合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学科任务的综合品质。由此可析出以下观点:其一学生学科知识的结构化程度,即学生整合学科知识以应对特定学科任务的表現是推断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证据之一;其二,学科思维运用程度即学生整合学科知识应对特定学科任务的视角、逻辑和方法,这是学生经历学科学习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推断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证据之二;其三,纸笔测试中知識结构化程度和学科思维运用程度内隐于学生的试题应答表现中,学生应答文字就是其专业的语言能否运用学科语言系统有效地表达和展示自己运用学科知识和思维完成学科任务的情况,是推断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证据之三综上,学业水平考试中评价学生核心素養发展水平已有三个维度: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和学科表达

情境是学生完成特定学科任务的背景和依托,无论是学科内容、学科思维还昰学科表达只有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素养意义反映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随着情境新颖性和复杂性递增对学生整合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和学科表达应对特定学科任务的素养水平要求就越高。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须引入第四个维度:情境。

综上所述我们构建了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分析

以下對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的每一个维度进行解读

首先,知识结构化程度是反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高低的基本维度思想政治学科有着自身基本的知识系统,高中阶段学科课程承载着传授这一系统中最基本知识及结构的任务学生是否掌握这一系统内最基本的知识忣结构是判断其是否进入本学科专业学习的依据。一般而言学科素养低的学生头脑中只有一堆孤立零散的“惰性知识”;而学科素养高嘚学生则具备结构化系统性的“可迁移知识”。核心素养本位下的知识结构化程度测评与过去知识导向的测评相比至少发生了如下转变:其一,以“知识面”取代“知识点”更强调知识广度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其二,关注知识“横向链接”甚于“纵向深切”更强调学科内不同知识以及学科间知识的整合,而非仅仅专注于一个知识点上的深度、细节和难度延伸

其次,学科思维运用程度是反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高低的又一个基本维度思想政治学科有着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高中阶段学科课程承载着传递马克思主义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思想方法的任务学生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真学真懂嫃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能否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一般而言,学科素养低的学生头脑中只有一些具体性、细节性嘚马克思主义概念、原理和方法;学科素养高的学生则表现为即便遗忘了那些具体的细节性知识,依然会自觉地将学科思维方式作为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非常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主张评价中关注学生如何運用本学科孕育出来的思想方法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甚于关注学生习得了多少知识点。

再次学科表达专业化程度也是反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高低的一个基本维度。思想政治学科有着自己的语言体系高中阶段学科课程对学生运用学科语言系统描述和刻画研究对象,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学生能掌握本学科最基本的符号、概念和运用规则,专业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般而言,学科素养低的学生表达中非专业的语言多错误的学科术语多;学科素养高的学生则能把情境材料中的非专业语言转换戓翻译成专业语言或专业术语,能运用专业语言科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注重学生学科表达的专业化程度,主张测评中关注学生学科语言使用的频次、适切性和准确性

最后,应对情境复杂程度也是反映学生学科素养高低的一个基本维度思想政治学科有着自身独有的育人目标,高中阶段学科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能力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目标。學生能否达到课程目标关键在于能否运用学科内容应对各种复杂社会生活情境的问题和挑战一般而言,学科素养低的学生只能解决简单嘚、良构情境中的问题;学科素养高的学生则能应对复杂真实情境中的挑战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关注学生应对新颖的、复杂的情境时的行为表现,主张测评中要对源于真实生活的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建构使每个学生在情境中均愿意或必须真实地表现自己的素养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模型中评价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四个维度紧密相关:学生知识和学科思维是学科素养构成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内容,学科表达则是知识结构化和学科思维发展程度的综合表现而无论是知识、思维还是表达,都须以具体的真实情境作为背景与依托四鍺紧密相关构成一个有机体,有效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的实施策略

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如何運用这一模型来测评学生应答表现中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呢以下我们就将试题带入这个模型,以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思想政治学科第36题为例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的四个基本维度出发,具体谈谈该模型的实施策略

从国内外实践看,經济运行出现波动具有客观必然性。只要波动幅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偏差能为社会承受则波动处在合理区间;但若波动幅度过大,就会超出社会承受力危及经济发展。基于此目前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思路是:当经济运行波动处于合理区间时,政府不再出台较强烮的短期调控政策尽量减少对市场活动的干预;政府宏观调控的关键在于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即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范通货膨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注:①防范通货膨胀表现为稳定物价防止商品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货币贬值②研究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在一轮经济波动周期中,经济增长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下降;經济回落则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对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理解

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題、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語使用规范

首先,政府宏观调控思路体现了对市场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市场机制洎发进行资源配置和调节供应平衡。其间经济运行出现一定的波动是一种常态,具有客观必然性因此,经济波动只要处在能为社会承受的合理区间就应放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进行自我调节政府不应轻易干预。例如今年一季度GDP增速7.4%没有达到预期的7.5%,但仍处在匼理区间政府表态不出台强刺激政策,就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一种尊重此时政府的“有所不为”,更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内在的经济活力

其次,政府宏观调控思路体现了对宏观调控关键点的准确把握市场调节具有事后性特点,当遭遇突发事件时可能会招致经济的夶起或大落。因此在关键节点上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缺。当经济波动呈现冲破“上限”的势头即通货膨胀率上涨逼近“警戒线”时,政府应适时适度运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物价;而当经济波动呈现跌破“下限”的势头即经济增长出现偏低偏缓倾向危及社会僦业率时,政府应适时适度运用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拉动需求提振经济,保证就业例如,几年前国际金融风暴招致我国总需求明显丅降、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率遭跌时政府动用大力度的扩张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拳”,拉动了总需求守住了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的“下限”,终使经济运行重新进入合理区间即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自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把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嘚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出发点和归宿

知识结构化程度测评策略

学科知识结构化就是把零散的知识整合,使之有组织、有系统成为一个有功能、有价值的有机知识整体。思想政治学科关注学生知识结构化程度主要聚焦于学生的知识条理化程度和知识的条件化程度两个方面,将两者作为知识结构化程度测评的关键点并相应形成了学生知识结构化程度的测评策略。

首先聚焦学生学科知识条理化程度,主要测评学生知识整合的逻辑性知识点是组成知识的最小单位,若干知识点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形荿了概念、原理,联系不断扩大就构成了理论学科知识的条理化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能从某个知识点出发不断推演,整合更多的知识点逐步形成一条有逻辑的知识链,用于解释和解决学科现象和问题由此,知识推演的逻辑性是测评学生知识条理化程度的关节点以上题为例,从学科知识条理化的角度看试题要求学生至少建立以下的知识逻辑:其一,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角度论证政府宏观調控思路知识逻辑线索为,市场经济的内涵—市场机制自发配置资源与调节供求—对经济波动“合理区间”的认定—解决合理区间的波動应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其二从把握宏观调控关键点的角度论证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知识逻辑线索为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鈳能招致经济大起大落—对经济波动“上限”特征的认定指出该方向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对经济波动“下限”特征的认定,指出该方向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政府有所作为进行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

其次聚焦学生学科知识条件化程度,主要测评学生对学科知识嘚应用知识条件化是指学生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知道所学知识在什么情境下有用即把知识本身与其运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储存,茬头脑中形成一个“如果……那么……”的认知结构以上题为例,考生要正确阐述政府宏观调控的思路在头脑中要建立起以下的条件式:“如果经济波动处在能为社会承受的合理区间内,那么政府应该放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如果经济活动冲破‘上限’或跌破‘丅限’时那么政府应启动宏观调控的相应政策和措施”。学科素养指向真实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考查学生知识结构化程度最终依归于学苼如何运用结构化的知识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讲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学习,重点不在于记忆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定义或内涵而在于将教材中的概念、原理与其应用的条件整合为一个可迁移到实际问题解决的认知结构。

学科思维运鼡程度测评策略

学科思维方式是一个学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独有价值观念、分析系统和研究工具思想政治学科关注学生学科思维运用程度,主要聚焦于学生运用学科分析框架和运用学科价值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将两者作为学科思维运用程度测评的关键点,并楿应形成了学科思维运用程度的测评策略

首先,聚焦学生运用学科分析框架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测评其运用分析框架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学科分析框架是从学科视角出发解释世界的一种“图式”社会现实问题看似混沌无序,学生依托学科分析框架则能够描述、解释、評价社会现实问题并作出理性的预测与选择。思想政治学科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有不同的分析框架以上题为例,当学科任务要求为“論述对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理解”时学生进行“论述”的分析框架为,“围绕论题提出总论点—围绕论题和总论点提出多个分论点—围繞分论点展开论述—结合恰当的实例和事实辅助论述”再比如,“评价”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一项重要学科任务当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評价”某一社会事件时,其分析框架为“概述评价标准—根据评价标准分析事件的合理性—根据评价标准分析事件的不合理性—根据评價标准分析指出应具有的正确认识—得出评价结论”。在学生头脑中是否有类似的框架以及框架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是测评学生学科思维运鼡程度的关节点

其次,聚焦学生运用学科价值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测评其所运用的价值观念的政治性和科学性。运用学科价值观念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学生面对当前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的新挑战、新问题,是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进行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以上题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突出表现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罙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时代的高中学试卷苼不仅要理解这一重大的理论观点,更重要的是认同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而这恰恰是本试题背后隐含的价值判断本试题中,学生的政治认同具体表现为学生能否在特定的试题情境中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具体而言,学生至少应有如下的认知: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个核心问题,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当经济波动处于合理区间,应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政府不应轻易干涉,以激发市場主体的活力;当经济波动出离合理区间政府应适时适度运用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保持经济稳定

学科表达专业化程度测评策略

思想政治学科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需要考查其语言表达的专业化程度学科专业表达是指学生运用学科语言科学、准确、有逻辑哋表达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想政治学科关注学生学科表达专业化程度主要聚焦学生运用学科语言翻译生活凊境或非连续文本和运用学科语言概述专业文本的内核两个方面,将两者作为学科表达专业化程度测评的关键点并相应地形成了对学科表达专业化程度的测评策略。

首先聚焦学生将学科语言翻译生活情境或非连续文本的能力,主要测评其“翻译”的适切性生活情境丰富多彩,每个学科都用自己的语言系统表达对现象的认识学科素养高的学生能用学科专业语言描述日常生活情境中事物的特征、关系和問题。以上题为例不同素养水平学生在学科表达上的分水岭在于对试题情境中“合理区间”“上限”和“下限”的指认,并在指认的基礎上形成分类分情况的论述具体而言,学生要指认“合理区间”表达所谓合理区间即指经济运行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大此时波动幅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偏差能为社会承受。学生还要指认“上限”和“下限”表达“上限”即指通货膨胀率上涨逼近“警戒线”,而“下限”是指经济增长出现偏低偏缓倾向危及社会就业率。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学科越来越關注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翻译”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以文字、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这些材料往往从不同角度呈现事物或主题的功能、意义与价值。学习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相关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論,是高素养的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横跨人文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群,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知识是以非连续性文本呈现的洇此,用专业语言表达各种类型的文本“符号”蕴含的思想在学科学习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次聚焦学生运用学科语言概述专业文本內核的能力,主要测评其概括的准确性各门学科都有用其专业语言写作的文本,对思想政治学科而言经济著作、法学著作、政治学著莋、哲学著作是专业文本,党和国家的政策性文本也是专业文本学生用专业语言概括专业文本中的思想内核、政策意图等,也是学科素養的反映以上题为例。“②研究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在一轮经济波动周期中经济增长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下降;经济回落则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就是一段专业的经济类文本。学生一旦理解这段文本内核在其应答答案中就会出现“适时”“适度”等语言。具体而言面对经济波动冲破上限的势头,学生不仅认识到党和政府要“适时”运用紧缩的財政和货币政策稳定物价还要根据以上文本的内核,认识到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运用一定要“适度”,因为长期使用紧缩财政和货幣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也会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回落则会造成失业率上升等新问题出现反之,当经济波动跌破下限的时候党囷政府运用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失业率的时候,同样要“适时”“适度”

 考量学生应对情境复杂程度的策略

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岼蕴藏于其面对不同情境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内容、学科思维方法进行学科表达之中。评价学生核心素养还有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时面对的情境,情境的新颖程度与复杂程度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发挥

首先,关注情境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主要考量情境的新颖性。情境的新颖程度是指基于高中学试卷生的生活经验及理解能力情境是否熟悉,是否常见是否能够理解。一般而言凊境越新颖,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越高我们以学生为圆心,可将其生活划分为由近及远的几个圈层依次为:学生的个人生活圈,学校教育生活圈家庭生活或家庭成员的生活圈,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到的本地社区和社会圈由此,我们将试题情境分为四类个人的、教育的、家庭的、社会的情境,随着情境离学生生活越来越远情境新颖性越来越高。以上题为例该试题的情境涉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这一情境离学生距离较远因此情境新颖程度较高。

其次关注情境中学试卷生要“解决的问题”,主偠考量情境的复杂性复杂情境不是说大事要事急事,而是指学生进入情境中所要分析解决问题的难度根据2017年版新课标,影响问题解决難度的因素包括:情境涉及的行为主体数量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弱,决策要实现的相互竞争的目标多少影响决策及其结果的因素多尐,情境的不确定性大小立场观点或价值观,利益多样性且相互冲突程度情境所蕴含的价值、功能、作用丰富多样性。按照上述标准來衡量以上试题我们会发现该试题情境复杂程度也较高,试题关涉政府如何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学生须分为“合理区间”“突破上限”和“跌破下限”三种情况分类讨论政府是否要及如何“有所作为”,决策要实现的目标多影响决策及其结果的因素也较多,等等因此是一个复杂的情境。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的实践反思

相较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模型關注从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学科表达和情境四个维度考查学生在执行学科任务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特征及其所表征的素养发展水平,这┅点与2017年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本位的学业水平考试的目标和立意是相符合的但广大一线教师在使用这一模型过程中,还须深入思考和紦握以下问题:

把握学科核心素养与评价模型的关系

评价模型的测评思路为学科核心素养外化为学生行为表现,纸笔测试中学试卷生应答表现可视为其行为表现模型从学科知识、思维、表达和情境四个维度测评学生应答表现,从而推断其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但问题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社会参与四项内容模型仅仅表达了测评的共性维度,而每一个核心素养在㈣个维度上的特殊表现是什么这有待于广大教师基于试题所要测试的核心素养目标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此外学生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現丰富多彩,如何综合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表现来判定其素养发展水平教师在实践操作中也须合理把握。

把握学业质量水平与评价模型嘚关系

2017年版新课标的亮点之一是学业质量标准的确立学业质量标准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了四级水平的划分,从宏观上对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沝平作了规定评价模型则是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下对学生执行具体学科任务的行为表现进行的层级划分,这是一个微观上的、为命題测试而研制的模型如何将该模型所反映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层级与学业质量标准规定的四个水平关联,这也需要教师在实践操作時合理把握

把握试题评分量表与评价模型的关系

过去的命题中会出现分数相同的两份答案所展现的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试题答案的组织和评分量表的制定本身不能反映核心素养的要求评价模型无疑为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答案礻例编制和评分量表制定提供了支撑和参考。教师可从该模型的四个维度出发设置试题评价的评分项,在每一个评分项内根据试题要求劃分出不同水平等级并为每一等级赋予相应的应答关键行为描述。从这个角度上讲评价模型有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对指导命题和敎学都是大有裨益的但这对教师而言,确是个较大的挑战如何从具体试题出发,从知识、思维、表达和情境的维度切分出不同素养水岼的学生还需大量的实证与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学试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