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厂用来擦东西的有刺鼻味、强挥发性有机物的化学液体是什...

当前位置:
>>>已知a.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c.能..
已知a.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c.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d.酒精易燃烧;e.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f.点燃酒精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回答:其中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属于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属于酒精用途的是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故abc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物质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酒精易燃烧,故d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故点燃酒精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故答案为:f;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属于酒精的用途,故答案为:e;故答案为:abc;&&& d;&&& f;&&& e.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已知a.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c.能..”主要考查你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应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应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和判别
物理性质:1. 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2. 实例:在通常状态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3. 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等。&化学性质:1. 概念: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铜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化学性质只能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若在使用物质的过程中,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则是利用了物质的物理变化,物质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则是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判断是“性质”还是“变化”: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就”等词语,往往指性质,若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等词语,往往指物质的变化。有关描述物质的词语:1. 物理性质:(1)熔点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3)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压强。(4)密度物质在单位体积上的质量叫密度,符号为p。 (5)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跟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6)潮解物质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如固体、NaOH,精盐在空气中易潮解。 (7)挥发性物质由固态或液态变为气体或蒸气的过程二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8)导电性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导电性:固体导电靠的是白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离子 (9)导热性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叫导热性。一般导电性好的材料,其导热性也好。 (10)延展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碾成薄片的性质叫展性。二者合称为延展性,延展性一般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之一。 2. 化学性质: (1)助燃性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进行燃烧的性质。如硫具有可燃性。 (2)助燃性物质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如氧气具有助燃性(3)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提供氧元素的性质 (4)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夺取含氧化合物中氧元素的性质,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即还原剂)有 H2、CO、C。(5)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质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性质: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6)稳定性物质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自身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的性质,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7)风化结晶水合物(如Na2CO3·10H2O)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结晶水的性质。物理变化: 1.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 实例:灯泡发光,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碘,干冰的升华,汽油挥发,蜡烛熔化等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 定义: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2. 实例:木条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3. 现象: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时常伴随着一些反应现象,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哈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物理变化:1.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指形状改变或三态变化。化学变化:1.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2. 微观实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构成新分子。物理变化概念的理解:(1)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摩擦生热,升温,活性炭吸附氯气等都是物理变化(2)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因为变成了另一种物质(3)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不变(4)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成语、俗语、古诗词蕴含的化学知识(1)成语、俗语中的变化 ①物理变化:只要功夫深,铁柞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木已成舟;滴水成冰;花香四溢等。 ②化学变化:百炼成钢、点石成金、蜡炬成灰等。(2)古诗词中的变化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物理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化学变化粉身碎骨浑不怕—化学变化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态变化是指同一种物质可在固态,气态,液态三种状态发生转化的过程,如下图,物态变化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名称和热量变化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a.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c.能..”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7001121305192668423192971626798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能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考点】.【专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根据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解答本题.浓盐酸的挥发性,所以有刺激性气味.【解答】解: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挥发出的氯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故答案为:无;刺激性;白雾【点评】记住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是解答本题关健.在记忆的时候可寻找一些关系:如因为具有挥发性所以具有刺激性气味.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75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知识点梳理
无机化合物即无机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等。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其他无机化合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化合物来研究。绝大多数的无机化合物可以归入氧化物、酸、碱、盐四大类。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区别:无机物是无机化合物的简称,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物通常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总称为有机物。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已知A、B、C、D、E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E是一种无...”,相似的试题还有:
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A、I是两种常见的金属单质.H在常温下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气态单质.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C、G物质的化学式.C_____G_____(2)写出反应①、⑥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①:_____该反应通常叫做_____反应.反应⑥:_____反应④:_____.
已知A~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C、E为气体,B、D为液体,D是一种不挥发性酸,其浓溶液有强氧化性,F的溶液与X共热通常用于实验室制备单质C,X是一种黑色粉末,B分子中有18个电子,实验室常用B和X制备单质E.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B、C、D、X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2)X与铝高温下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4)写出反应①、⑥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⑥_____.
已知A、B、C、D、E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1)若A是一种黑色单质,B是一种常见的难挥发性酸,C、D都是气体,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下试剂中可用来区别C、D两种气体的是().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②溴水&&&③澄清石灰水&&&④品红溶液(2)若A是一种黑色氧化物,B是一种常见的挥发性酸,反应时生成的C是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当生成1molC时转移电子数是().(3)若A是一种双原子分子,B是一种乳状物,得到的C、D混合物化学式分别是().(4)若aA(g)+bB(g)?cC(g)+dD(s)+eE(g)反应中A%随温度和压强的改变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a+b<c+d+e&&&&&&&&&&&&&&&&&&&&②正反应是吸热反应③加入物质D对平衡没有影响&&&&&④增大加强时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挥发性有机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