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的七、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片、十二...

当前位置:
>>>党的历史上有哪两次转折性的会议?①中共一大②遵义会议③中共七大④中..
党的历史上有哪两次转折性的会议?①中共一大&②遵义会议&③中共七大&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读图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党的诞生,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大会作出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黔北重镇遵义,并在1月15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路线,做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具有转折意义是的②④,故选C项。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把党的重要思想理论写进党章的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分别在中共“七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写进党章。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党的历史上有哪两次转折性的会议?①中共一大②遵义会议③中共七大④中..”主要考查你对&&遵义会议,长征的开始,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遵义会议长征的开始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1、共同点:(1)都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2)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共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3)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遵义会议为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不同点:(1)所处环境不同;遵义会议处于长征时期和国民党围追堵截的危险环境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处于建国后粉碎四人帮后安定时期。(2)讨论的议题不同,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纠正了“两个凡是”的思想错误,树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而且还提出了经济上方针。 遵义会议召开:1、背景: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2、内容:(1)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3)选取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3、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的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左”和“右”:用“左”或“右”来区别派别的习惯来源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三级会议。当时的国民公会里山岳派在左,吉伦特派在右。山岳派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公会中的革命民主派,因坐于会议大厅的最高处得名。1792年吉伦特派退出雅各宾俱乐部后,山岳派实际上成为雅各宾派。 哲学上讲: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就是正确的认识,如果执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当时的实际,就是正确的;如果超越了当时的客观实际,做了条件不成熟的事情就是左倾盲动(冒险)主义;如果落后于当时的实际,条件成熟了还不去做某种事,一般叫右倾保守(投降)主义。在战争年代,党内“左倾”容易走向关门主义,“右倾”容易导致投降主义,因此要反对“左倾”、“右倾”,但主要是反“左倾”的冒进性。在和平时期,党内“左倾”容易走向空想主义,“右倾”容易导致妥协主义,因此还要反对“左倾”、“右倾”,但主要是反“右倾”的保守性。其实,“左”与“右”的区别由来已久。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伟大的哲学家老子就说过:“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红军长征开始:1、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旗帜,逐步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全国许多地方建立了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蓬勃发展。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及其他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企图消灭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开展了英勇的反“围剿”斗争。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指挥和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指导下,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了四次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1933年9月,国民党当局以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1934年10月中旬,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并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 2、时间:1934年10月3、地点:江西瑞金。红军长征主要事件:&红军长征初期的状况:由于当时临时中央的领导者,在指挥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和突围的时候,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且将各种仪器均随军携带,导致行军队伍缓慢。红军虽然英勇作战,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是自己也损失惨重,至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时,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已经锐减至3万余人。而且这时国民党已判断红军将沿湘桂边境北上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战略意图,调集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在毛泽东等人的力争下,中央红军改变了原先的战略计划,决定争取主动,向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红军在占领通道城后,立即进入贵州东部,一举攻克黎平,强渡乌江,把国民党的追剿军甩在乌江以东和以南地区,于1月7日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城。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1.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2)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5)长征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并以其为基点,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2.长征胜利的军事意义:(1)长征的胜利说明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军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灵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战无不胜的法宝。(2)长征的胜利说明,只有思想、路线上的团结,才能取得军事斗争的胜利。(3)长征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井冈山时期,中国红军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随着“左倾”思想占领主导地位,红军在军事斗争中节节败退,最终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了长征。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伟大的遵义会议,彻底清算了“左倾”思想,会议集中地解决了最迫切的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及其一整套作战原则。从而取得了红军长征的胜利。 会宁会师纪念塔:&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通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红军长征:长征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团、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中央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华里(12,500公里)以上,因此又称二万五千里长征或万里长征北上抗日。长征过程中,红军被迫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主力由出发时的30万人锐减到2万5千。在付出沉重的代价后,红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力量。红军长征: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由于连续苦战,红军锐减。12月中旬,抵达湘黔边时,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开会,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日,红军占领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遵义会议后,鉴于川敌布防严密,中央红军确定撤离遵义后,在川黔滇边和贵州省内迂回穿插。特别是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中央红军灵活机动地创造战机,运动作战,各个歼敌,以少胜多,从而变被动为主动。随后出敌不意,主力南渡乌江,直逼贵阳,迅即西进,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侧策应。5月初,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红四方面军原在川陕根据地,为向川甘边发展,日至4月28日取得强渡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然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等擅自决定放弃川陕根据地(亦称川陕苏区)向西转移。5月初,共八万余人开始长征,中旬占领了茂县(今茂汶)、理番(今理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以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为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决定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西地区。8月底,右路军一部在包座全歼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约五千余人,打开了向甘南前进的门户。9月张国焘率左路军到达阿坝地区后,拒绝执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针,并要挟中共中央和右路军南下。毛泽东等于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军(后组成陕甘支队)继续北上,夺取腊子口,突破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先期结束了长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为党中央和红军扎根在陕北奠定了基础。红军长征路线图:&张国焘:(1897年-1979年)字恺荫,又名特立,笔名和化名有:张特立、特立、张彪、凯音、张特、天师、国焘、焘等。俄文名字:阿莫索夫。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938年被开除党籍。1920年10月,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出席并主持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和李达为中央局成员,陈独秀为书记,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组织工作。会后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兼《劳动周刊》主编,领导工人运动。1931年初回国,党在上海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会议在米夫的操纵下,1月1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到鄂豫皖根据地,任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书记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他在鄂豫皖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并主持开展错误的“肃反”。1935年4月放弃川陕根据地开始长征。6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张国焘晚年一家人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后,为了统一指挥两大方面军作战,中共中央召开了著名的“两河口会议”,会议决定由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中革军委副主席。但张国焘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并通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国共第二次合作全面抗日后,日,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一说是代主席)的张国焘借祭拜黄帝之名逃离延安,遇上蒋鼎文后到了西安,投奔中国国民党。4月11日周恩来到武汉汉口与张多次协商未果之下,4月18日,中共中央开除张的党籍(于4月22日《新华日报》发表)。不久,加入国民党的特务组织——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主持“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从事反共特务活动。
发现相似题
与“党的历史上有哪两次转折性的会议?①中共一大②遵义会议③中共七大④中..”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18344311817180718055764446195708列举中共“一大”“三大”“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召开的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意义高一新课改人教版历史的寒假作业,知道的请说答案!谢谢!最好和书上的一样!
【尘埃】磍棅
日 “一大”上海法租界召开1923年 “三大”1927年8月 “八七会议”1935年 “遵义会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一大 1921年 上海 内容:通过党纲
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那你不会查历史书就行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2016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16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编辑:少芬
  一、填空题(103题):
  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2、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有两个人贡献特别突出,在党的创建史上被称为&南陈北李&。他们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的、统一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4、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党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
  5、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6、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党的各级组织和党的纪律作了具体规定,并明确阐释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7、1922年1月爆发的香港海员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到来。日以武汉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爆发,将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点。
  8、日,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等先后被杀害。
  9、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举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0、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1、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12、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13、日,上海学生及其他群众举行反帝游行,租界巡捕开枪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14、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指出了谁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谁是中国革命的朋友。
  15、1926年9月,毛泽东发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16、1927年初,毛泽东到湖南湘潭、湘乡、长沙等地考察,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驳斥了党内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责难,论述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17、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思想。这次会议史称&八七会议&。
  20、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等决议案,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次会议史称古田会议。
  2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通令,成立以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的红军。
  22、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23、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军在陕西省延平县会师,是红军长征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部队。
  24、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抗日救国。
  25、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
  2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7、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遵照中共中央命令,西渡黄河作战。11月上旬,根据中央决定过河部队改称西路军,开始了转战河西走廊的悲壮征程。
  2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
  29、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0、193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13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31、日,新四军第一个军部在武汉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32、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确定党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33、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等主张。9月16日,毛泽东将以上三点主张概括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
  34、日,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讲话。
  35、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
  36、中国共产党从抗战一开始就提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
  37、1940年8月,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参加部队有105个团约20万人,故称百团大战。此役,沉重地打击了敌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8、日,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对日战斗中壮烈殉国,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中国共产党最高将领。
  39、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讲话,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
  40、1942年2月,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这次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
  4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
  42、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43、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的主张。
  44、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上签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
  45、日,国共双方谈判代表在重庆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46、日,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中原军区部队发起中原突围战役,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
  47、全面内战爆发后,在全国范围内,除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事进攻的第一条战线外,又形成了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美军暴行,反对蒋介石政权内战、独裁、卖国政策的爱国民主运动的第二条战线。
  48、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49、日,刘伯承和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突破黄河天险,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5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土地改革的工作迅速在全国各解放区展开。
  51、1948年7月发起的襄樊战役,歼敌2万余人,活捉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司令长官康泽,解放了老河口、谷城、宜城、南漳、襄阳、樊城广大地区,取得了开辟桐柏解放区以来的最大胜利。
  52、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这一战役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53、日,新华社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强调必须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
  54、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
  55、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议在北平(今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展示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
  56、建国初期,从根本上稳定物价,做到国家财政收支和市场物价供求基本平衡的重大措施是统一全国财经工作。
  57、建国初期,人民政府为稳定市场,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经过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结束了国民党统治自抗战以来物价暴涨的局面。
  58、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是指抗美援朝、土地制度改革、镇压反革命。
  59、1951年至1952年间,我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即&三反&运动。
  60、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标志着我国开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61、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标志着大规模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62、1956年1月,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发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63、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64、1956年9月,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确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繁荣科学和文化艺术工作的指导方针。
  65、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
  66、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67、1957年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
  68、1961年1月,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69、日,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70、1966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开始。
  7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72、日,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工。1988年全部建成。
  73、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成效显著,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铁路运输和钢铁欠产等问题。
  74、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
  7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红安县涌现了200多位高级将领,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
  76、共和国十大元帅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77、共和国开国大将分别是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7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尊重台湾现状、实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建议两岸实现通商、通邮、通航。
  79、1978年秋,安徽省凤阳县凤梨公社小岗村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日,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80、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这篇讲话成为指导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81、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和《福建省厦门经济特区条例》,决定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厦门设置经济特区。
  82、日,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单位联合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发出倡议,开展以&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活动。此后,这项活动又和&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活动相结合。
  83、日至21日,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选举李先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84、1983年10月,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决定》规定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
  85、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86、日至15日,全国首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到2010年,国家共实施了五个五年普法规划。
  87、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88、1989年、1994年,中央军委确定36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其中湖北籍军事家有4位,分别是李先念、徐海东、王树声、林彪。
  8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90、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1、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92、日,国务院特准坚赞诺布继任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9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三讲&教育由此开始。
  94、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9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96、日,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97、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98、中共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9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正式会谈。会后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100、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0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相关政策。
  103、、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选择题(98题):
  1、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是(B)。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C、二七大罢工
  2、19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C)召开。
  A、上海、天津B、北京、上海C、上海、嘉兴
  3、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A)。
  A、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B、如何进一步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C、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4、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是(C)。
  A、香港海员罢工B、广州沙面工人罢工C、省港大罢工
  5、1925年爆发的(C),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在这场斗争中初步积累了领导反帝斗争的经验,从而认识到无产阶级是反帝斗争的中坚力量。
  A、安源路矿大罢工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C、五卅运动
  6、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有关北伐战争说法正确的是(A)。
  A、国共合作的产物B、主战场在四川、湖北C、彻底消灭了封建军阀
  7、日,北伐战争在(C)的口号中正式开始。
  A、&解放全中国&B、&先烈之血,主义之花&C、&打倒列强,除军阀&
  8、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走上了(A)的道路。历史证明,这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A、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夺取敌人力量相对弱小的城市和发动城市暴动相结合C、领导、组织工人运动来推动革命的发展
  9、1927年9月,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革命队伍称为(C)。
  A、工农红军B、国民革命军C、工农革命军
  10、1927年9月至10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C),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A、井冈山会师B、南昌起义C、三湾改编
  11、1927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引起很大震动。它的领导者是(A)等。
  A、张太雷、叶挺、叶剑英B、周恩来、叶挺、叶剑英C、朱德、贺龙、陈毅
  12、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A)召开。大会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是一次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
  A、莫斯科B、上海C、北京
  13、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始创建(A)革命根据地。
  A、湘鄂赣B、湘鄂西C、鄂豫皖
  14、日,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深入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在四周白色恐怖包围中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C、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
  15、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这次会议史称(B)。
  A、黎平会议B、古田会议C、八七会议
  16、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从而为(B)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A、闽浙赣B、中央C、闽西
  17、1931年,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挑起了侵占我国东北的(C)。
  A、卢沟桥事变B、华北事变C、九一八事变
  18、1931年11月在瑞金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C)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A、林伯渠B、瞿秋白C、毛泽东
  19、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留在中央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的领导人是(B)。
  A、彭德怀、项英B、项英、陈毅C、张国焘、陈毅
  20、1935年1月,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即(B),结束了党内&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通道会议
  2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A)首先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抗日救亡爱国运动,这次运动史称一二九运动。
  A、北平B、上海C、南京
  22、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B)。
  A、工农武装割据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
  23、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图取自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A)。
  A、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B、开创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C、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
  24、日发生的(A),对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A、西安事变B、华北事变C、两广事变
  25、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这一事件史称(C)。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
  26、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A)。
  A、《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B、《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27、(A)是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A、平型关大捷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28、日,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惨案,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焚烧、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C)以上。
  A、10万人B、20万人C、30万人
  29、日,(C
  )一部在安徽巢县蒋家河口伏击乘船出扰的日军,揭开了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常规战争的序幕。
  A、新四军第一支队B、新四军第二支队C、新四军第四支队
  30、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C)的著名讲话,明确提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科学论断。
  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持久战》
  31、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B
  A、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思想路线
  32、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B)。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C、战略反攻阶段
  33、民歌《南泥湾》是对1942年陕甘宁边区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C)开发南泥湾,使之成为&陕北好江南&的生动写照。
  A、第三八五旅B、第三五八旅C、第三五九旅
  34、&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是周恩来在(C)后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控诉和回击。
  A、西安事变B、四一二政变C、皖南事变
  35、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军委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日,新四军军部在江苏(B)成立。
  A、苏州B、盐城C、徐州
  36、日,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A),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标志着整风运动结束。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关于纠正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中错误倾向的决议》
  C、《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37、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C)的政治报告。
  A、《论解放区战场》B、《论统一战线》C、《论联合政府》
  38、日,毛泽东发出(B)的声明,号召&中国人民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盟国作战。&
  A、《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B、《对日寇的最后一战》C、《团结起来,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39、日,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以及马歇尔的代表、北平军调部执行处处长白鲁德在武汉签订了制止中原内战的(B)。
  A、《国共停战协定》B、《汉口协议》C、《双十协定》
  40、1947年10月下旬进行的(B)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A、鄂西南战役B、高山铺战役C、渡江战役
  4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C)。
  A、辽沈、淮海、渡江战役B、上党、淮海、渡江战役C、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42、在(A)上,毛泽东豪迈地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C、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
  43、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C),在新解放区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A、《中国土地法大纲》B、《五四指示》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4、1950年至(C)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A、1951
  B、1952
  C、1953
  45、(B)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
  46、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B)。
  A、民族自治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平等
  47、1952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五反&是指反对行贿、偷税漏税、盗骗国家财产、偷工减料、(B)。
  A、弄虚作假B、盗窃国家经济情报C、假冒伪劣
  4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B),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49、&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B)中提出来的。
  A、《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0、1956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A)的方针。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长期合作,共同发展&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51、&八大&《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A)。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的中央委员会B、党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52、1957年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的主题是(C)。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反对官僚主义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3、日,(B)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动工兴建。它是我国自行勘测、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并成为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工程。
  A、三门峡B、丹江口C、隔河岩
  54、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A)的八字方针。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压缩基本建设规模C、&保证重点,适当收缩&
  55、1961年,党中央作出以研制&两弹&为中心,加速国防科研和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两弹&是指(A)。
  A、原子弹
  氢弹B、原子弹
  导弹C、导弹、氢弹
  56、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B)。
  A、1966年将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B、四个现代化的构想C、&三线建设&的计划
  57、日,(C)全线建成开通。该铁路是中国铁路主要干线之一。
  A、焦枝铁路B、宝成铁路C、成昆铁路
  58、日,(B)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
  A、第25届B、第26届C、27届
  59、(B)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
  A、1971
  B、1972
  C、1973
  60、(A)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全国高校重新通过统一招收新生。
  A、1977年B、1978年C、1979年
  61、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首次把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目标写进《党章》。这一目标是&要努力造成一个(B),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A、又有中央权威又有地方积极性B、又有集中又有民主C、又有团结统一又有民主
  62、日,《光明日报》发表了(A)的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标准只有一个》C、《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
  63、1978年12月,邓小平在(C)闭幕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A、中央理论务虚会B、国务院务虚会C、中央工作会议
  64、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B)上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全面开展拨乱反正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国民经济调整
  65、1979年4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制定了(B)的八字方针,决定用3年时间进行国民经济调整。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调整、改革、整顿、提高C、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66、日至29日,(B)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A、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七中全会
  67、(C)年8月17日,中美两国政府就分步骤直到最后彻底解决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这是中美两国政府继1972年上海公报和1979年建交公报之后发表的第三个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公报。
  A、1980
  B、1981
  C、1982
  6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C)个沿海港口城市。
  69、1984年10月,(B)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部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
  A、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
  70、日,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上书中共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后,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亦称为(C)。
  A、&星火计划&B、&火炬计划&C、&863计划&
  71、日,(B)核电站并网发电。这是新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
  A、大亚湾B、秦山C、岭澳
  72、党的(A)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称谓。
  A、十五大B、十三大C、十四大
  7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C)。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A)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吴文俊
  袁隆平B、谷超豪
  孙家栋C、师昌绪
  王振义
  75、日,在(C)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A、巴黎B、日内瓦C、多哈
  76、日至6日,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C)学习考察,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A、井冈山B、延安C、西柏坡
  77、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B)年1月1日起取消农业税。
  A、2005
  B、2006
  C、2007
  7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在(C)上审议通过的。
  A、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B、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C、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
  79、日,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巨大损失。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湖北对口支援四川省(C),帮助灾区恢复重建。
  A、北川县B、茂县C、汉源县
  80、日至24日,第(C)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A、二十七B、二十八C、二十九
  81、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指出:这一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B)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改革创新B、科学发展观C、和谐发展
  82、(B)年12月15日,中国大陆与台湾海峡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两岸直接&三通&加快了两岸经济的融合,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进程。
  A、2007
  B、2008
  C、2009
  83、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A)。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人类的进步与和谐&C、&人类、自然、科技&
  84、(C)年12月22日,我国地质条件最为复杂、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线&&宜昌至万州铁路建成通车。宜万铁路途经湖北宜昌市、恩施州和重庆市万州区所辖的10个县市(区),线路全长377公里。
  A、2008
  B、2009
  C、2010
  85、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十二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C)。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深化改革开放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8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B)
  A、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C、理论联系实际
  87、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的科学理论。
  A、一脉相承B、与时俱进C、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8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A)。
  A、政治保证B、政治保障C、政治基础
  89、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C)。
  A、全面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B、全面提高我国综合国力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中国各族人民的先锋队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先锋队
  91、把入党誓词写入党章,始于(B)党章。
  A、党的八大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四大
  92、党的组织原则是(B)。
  A、集体负责制B、民主集中制C、领导负责制
  93、党的领导主要是(B)的领导。
  A、政治、经济和文化B、政治、思想和组织C、政治、国防和外交
  94、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B)。
  A、阶级成分B、理论和纲领C、路线和方针
  95、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C)。
  A、抵御风险能力和水平B、驾驭全局能力和水平C、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96、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就必须高举旗帜,与时俱进;发扬民主,团结统一;(A),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
  A、艰苦奋斗B、加快发展C、昂扬向上
  97、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A)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
  98、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B)。
  A、反腐倡廉建设B、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简述题(28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第一,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第二,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三,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向,在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的出现让在绝望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社会主义。
  2、八七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八七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起点,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逐步转向农村。
  3、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第一,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第二,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4、请简述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划分?
  答: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5、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什么?
  答: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内容。
  6、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7、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什么?
  答:党的&三大作风&,是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
  8、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各族人民和内外战乱频繁、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在约占世界人口1/4、领土面积位于世界第三的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10、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哪些内容?
  答: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我国外交政策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半个世纪以来,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哪十大关系?
  答:十大关系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1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这次大会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4、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问,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使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宣布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5、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请简要列举几项。
  答: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的发射试验;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74年,第一艘核潜艇建成,并试航成功。
  16、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相继实现了哪三次历史性转变?
  答: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7、请问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什么意义?
  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粉碎&四人帮&后在全党、全国人民中进行的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运动,它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思想的禁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进行了思想准备。
  18、中国共产党同各国政党交往中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在同各国政党交往中,遵循&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四项基本原则。
  19、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20、&三个有利于&的内容是什么?
  答:我们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2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是什么?
  答:日至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3、十七大的主题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2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答: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26、如何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答: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为此,一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四要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五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27、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什么?
  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说我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其二是说我们的社会主义还不发达,还处于初级阶段。
2016党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相关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