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世界上三大河流运沙能力最强的河流么?

当前位置:
>>>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
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C.黄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D.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在上游修建水库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广东模拟
(1)黄河从源头到河口为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一二阶梯,从河口到旧孟津是中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的二三阶梯,在阶梯的交界处蕴藏着巨大的水能,也就是说水能集中在上中游,所以A说法是正确的;(2)黄河含沙量大,泥沙主要是来自于中游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所以B说法是正确的;(3)黄河在中游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到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日积月累形成“地上河”,所以C说法是正确的;(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就是要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而不是在上游修建水库,所以D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主要考查你对&&黄河&&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黄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由于长期人工筑堤束水,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黄河主要的支流有: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无定河、延河、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近年来,黄河断流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水库建设与管理,调峰济枯;另一面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增强节水,护水意识;同时要加快黄河上游“引长济黄”工程的论证。&黄河的优势:
根治黄河的主要方法:1.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2.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3.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黄河流域图:黄河流域主要水电站:三门峡水利枢纽:山西平陆、河南三门峡市交界处,1960年投入使用。三盛公水利枢纽:内蒙古磴口,1966年投入使用。青铜峡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市,1968年投入使用。刘家峡水电站:甘肃永靖,1974年投入使用。盐锅峡水利枢纽:甘肃永靖,1975年投入使用。天桥水利枢纽:山西保德、陕西府谷交界处,1977年投入使用。八盘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80年投入使用。龙羊峡水电站:青海共和,1992年投入使用。大峡水利枢纽:甘肃兰州,1998年投入使用。李峡水利枢纽:青海化隆,1999年投入使用。万家寨水利枢纽:山西偏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交界处,1999年投入使用。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济源和孟津交界处,2001年投入使用。公伯峡水电站:青海循化,2006年投入使用。拉西瓦水电站:青海贵德、贵南两县交界处,尚在建设之中,是黄河干流最大的水电站。
发现相似题
与“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857245908138300401882326536看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源自______省的巴颜喀拉山,在流经______高原后,汇入河流的泥沙急剧增多,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_____量最多的河流.(2)黄河流域河水最容易泛滥的河段是__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看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源自______省的巴颜喀拉山,在流经______高原后,汇入河流的泥沙急剧增多,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_____量最多的河流.(2)黄河流域河水最容易泛滥的河段是__
看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源自______省的巴颜喀拉山,在流经______高原后,汇入河流的泥沙急剧增多,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______量最多的河流.(2)黄河流域河水最容易泛滥的河段是______游河段,该河段的河床被抬升,成为举世闻名的“______”.(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4)为什么长江也说自己是黄河?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其黄河中游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致使黄河含沙量大增,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2)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使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地势平坦,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该河段河水最容易泛滥;&&& (3)对黄河的综合治理,一是对黄土高原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二是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 (4)长江含沙量大,所以长江说自己也是黄河了;由于长江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陡坡垦殖,导致植被覆盖率大减,再加上围湖造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才导致长江含沙量大增;上游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中游退耕还湖是解决长江含沙量大的有效措施.故答案为:(1)青海;黄土;沙;(2)下;地上河;(3)加强中游黄土高原上的水土保持;(4)长江含沙量大,所以长江说自己也是黄河了;由于长江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陡坡垦殖,导致植被覆盖率大减,再加上围湖造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才导致长江含沙量大增;上游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中游退耕还湖是解决长江含沙量大的有效措施.
本题考点: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黄河的综合利用与治理措施.
问题解析:
黄河的中游流经了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这里植被遭到破坏,地表得不到保护,在夏季多暴雨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大量的泥沙被携带,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近几十年来由于长江上中游地区滥伐森林,陡坡垦殖,导致植被覆盖率大减,再加上围湖造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才导致含沙量大增.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68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成可怕的大水灾.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主要说明了黄河的什么现状
数字列举法 说明文常用的方法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2.打比方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把……比作……,体现了……的……特点……)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4.列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的了解事物的特征.5.诠释法(又称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引.的例子,说明…….的…….的特点.) 6.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7.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8.引言论/引用/引资料  有力说明,并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9.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10.列数字/列数据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2014o灌南县模拟)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C.黄河的下游形成了“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2014o灌南县模拟)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C.黄河的下游形成了“
(2014o灌南县模拟)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C.黄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D.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在上游修建水库
(1)黄河从源头到河口为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一二阶梯,从河口到旧孟津是中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的二三阶梯,在阶梯的交界处蕴藏着巨大的水能,也就是说水能集中在上中游,所以A说法是正确的;(2)黄河含沙量大,泥沙主要是来自于中游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所以B说法是正确的;(3)黄河在中游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到下游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日积月累形成“地上河”,所以C说法是正确的;(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就是要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而不是在上游修建水库,所以D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本题考点: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问题解析:
依据黄河各河段的特征来解答此题.①黄河是世界上含泥沙最多、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立方米的年平均含沙量35千克。②古人称道黄河是“一担水,六斗泥”。③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④泥沙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⑤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却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呀!”1.文中第①句不够简明。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②句“称道”使用有误,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和月亮距离的3倍”,这是上文中的一句话。它应放在第____________句后面。 4.第⑤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关联词___________改作______________。
1.删去“含沙量最大”。2.“称道”改为“说”。3.③4.却是
按要求修改短文。
①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立方米的年平均含沙量35千克。②古人称黄河是“一担水,六斗泥”。③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④泥沙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⑤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却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呀!” (1)“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和月亮距离的3倍”,这是上文中的一句话。它应放在第 _________句后面。(2)第⑤句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关联词 _________ 改作 _________ 。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母亲河,你带走的是什么
  ①“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平均每年泥沙流失量高达16 亿吨,这不是微血管破裂,而是主动脉出血。”   ②黄河是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我们歌颂黄河,赞美黄河,岂能容忍有人这样“攻击”她!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朋友的这番话有一定道理。这难听的话刺到了我们的痛处。   ③黄土高原曾经郁郁葱葱,黄河的水也曾经清澈碧绿。随着“坎坎”的伐木声,河畔的森林植被越来越少,河水由清变浊,由浊变黄,“一石水而六斗泥”,河改名叫黄河。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近58 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表层土有0.2~0.7 厘米厚。若筑起高和宽均为1 米的土堤,至少可以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长期水土流失,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④水土流失了,每年随之而去的氮、磷、钾约3000 万吨,相当于100 座年产30 万吨化肥厂产量的总和。在宁夏南部黄土高原区,每个劳动力耕种着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七倍以上的农田。他们早出晚归,累死累活,即便是苍天保佑,风调雨顺,一亩地才打三四十公斤粮,收二三十公斤油籽。   ⑤“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浑浊不堪,因此有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之说。黄河的年经流量为423 亿立方米,远比世界上的一些大河少,但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38 公斤,每年输沙量达16.4 亿吨,两项指标均高居世界各大河之首。黄河的流域面积不及密西西比河的1/4 ,但年输沙量却是密西西比河的5 倍。   ⑥注入黄河的泥沙使黄河的河床每年增高5~10 厘米。在黄河下流的一些地区,河床已高出两岸十多米,成为一条空中“悬河”,真的如李白所说的那样,“黄河之水天上来”。多少年来,这条悬河成为架在人们头上的长剑,历史上曾发生过1500 多次大决口。黄河成为一条害河,人们望黄兴叹,谈黄色变。   ⑦水土流失是世界性危机。世界各国水土流失的发生,无不是植被破坏的结果。   ⑧据研究,形成一厘米厚的表土,约需100 年到400 年时间,而若无植被的保护,风雨在短短的几个季度就可把这些沃土冲光。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1.为什么说“黄河流失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土高原被人们无情地剥去外衣,裸露在风雨之中。”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其中“外衣”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这句俗语现在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5.简要回答:黄河成为空中“悬河”的原因是什么?各填入一个短语。 ①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②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样的田野上,我们为子孙后代播种的是美好的希望吗?”本文以此句作为结束句,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7分)明天,我们拿什么滋养生命 ①“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这是河流污染的真实写照。 ②根据我国国家环保局的一项调查,在被统计的 13l 条流经城市的河流中,严重污染的有36条,重度污染的有21条。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和汞等。其中有机类属严重污染,三氮类属重度污染,重金属为轻度污染。目前中国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③污染带来的就是灾难。珠江海区的污染使栖息在该海区的鲷科、石首科、带鱼、乌贼和中国对虾等19种经济鱼类和25种经济虾类连续出现大量死亡,使洄游产卵繁殖的狮鱼、马鲛等锐减;这里著名的“万山渔汛”,已不成汛。 ④长江也不乐观,不断增加的、不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在城市江段已形成明显污染带。据调查,长江干流21个主要城市江段的污染带已超过600千米,占城市江段长度的70%。随着乡镇企业及农业发展,长江水体还受到农药和化肥污染。另外,每年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达6亿吨,输沙量已达黄河的1/3,相当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密西西比河3条世界大河的输沙总量。 ⑤母亲河——黄河的情况更遭。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1997年创纪录地达到累计断流226天,仅胜利油田少产原油就损失30多亿元。目前,黄河流域用水量已超过360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流域用水量猛增,各地都对昔日流入黄河的雨水“围追堵截”。大大减少了黄河的入水量。甘肃、宁夏百姓大挖水窖,积蓄雨水,被广泛推广的所谓“旱作农业”,使干旱的土壤变成了一块块“海绵”。地下水开采和生态耗水,如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等都直接影响到黄河的水量,使黄河再也无法形成昔日容纳百川的汪洋恣肆的壮观场面。 ⑥专家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将进入高峰时期,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⑦拯救我们的水资源环境吧,不要让“人类最后见到的一滴水是我们自己的眼泪”变成现实! 小题1:、认真阅读⑷⑸两段,概括造成水环境的恶化的人为因素有哪些?(2分)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3:、文中第⑤段“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旱季断流现象几乎年年发生”一句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三大河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