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认识遂平县人民政府的吴宏启

槐树乡介绍_河南驻马店遂平县槐树乡地名网
河南驻马店遂平县槐树乡
行政代码:身份证前6位:411728长途区号:0396 邮政编码:463000隶属政区:行政级别:乡 车牌号码:豫Q辖区面积:80km2人口数量:约3.4万人人口密度:425人/km2 槐树乡相关网站:??????????????
  一、基本情况
槐树乡位于遂平县城西北部29公里处,辖14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民族为汉族和回族。人口3.4万,总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47万亩,山区面积2.8万亩。境内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网络已初步形成,交通四通发达。通讯设施日臻完善,移动通讯实现全乡无缝覆盖,程控电话装机量3000多部,通讯方便快捷。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槐树乡属亚热带与温暖带的过渡地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700-850毫米,平均气温15℃,平均日照时数2208.2小时,全年无霜期224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境内有石羊河、万泉河2条河流,有双沟、八里岗、胡岗、桐木沟4座中小型水库和5座溢流坝,总蓄水量150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3000余亩,是进行水产开发的良好场所。
    地形复杂、土壤肥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浅山区,最高点龙天寨海拔553米,中东部为平原,海拔高度在80-150米之间。平原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5%,土质多属于黄棕攘土、黄褐土和老黄土,土层厚而且肥沃,是本乡粮、油、烟等农作物主产区。2.8万亩的山区面积为全乡的林果开发、畜牧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场所,极有开发前景的龙天沟自然风景区已被县政府列入旅游开发大格局中,急待海内外知名人士和企业的开发利用。
    农产品种类繁多、农业资源丰富。全乡平原地带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芝麻、红薯、花生、烟叶等农作物,面积达5万余亩,是遂平县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基地。山区盛产各种中药材和各种果木,其中有桔梗、柴胡、马登草、山楂、板栗、山枣、桐油、柿子、樱桃、梨等,主导品种是板栗有2000余亩,梨枣500余亩。
  二、特色经济
烟叶生产:槐树乡是遂平县种烟大县之一,具有悠久的种烟历史。年种植面积均在3000亩以上,烟叶生产已成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畜牧养殖:槐树乡是养殖世行肉牛贷款项目乡之一,畜牧养殖业发展迅猛。全乡年出栏猪4.5万头,羊1.5万头,牛0.9万头,家禽30万只,年利
还有1个地名与槐树乡同名:以下地名与槐树乡面积相当:
槐树乡区划 210 槐树村
220 池庄村
220 大营村
220 高楼村
220 陈庄村
220 霍庄村
220 李兴楼村
220 柳树庄村
220 罗庄村
220 坡于村
220 胜桥村
220 吴岗村
220 袁庄村
220 张吴楼村
槐树乡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槐树乡怎么看? ---说两句吧!
共有54条评论
54楼 网友223.104.19.210于 14:58:57发表:我是袁庄大队的,孙庄的我也是
53楼 网友220.181.51.40于 21:27:32发表:我是袁庄的!在昆山有乡吗?
52楼 网友223.151.94.54于 16:34:02发表:现在槐树乡在搞农村房屋清查工作吗?
51楼 网友222.85.69.137于 14:34:25发表:现在家乡还是那样,变化不大,咱们这些游子即使想为家乡做点事也不是很容易的了,每个村干部都是快成强盗了和地痞称兄道弟和乡干部推杯换盏、谁不服就来施展咱们的本事了,已经把咱们儿时玩耍的地方变卖,得来的钱都留在自己的腰包、不给咱们家乡的人做一件好事。我时常回去看看的,也梦想集结我那些儿时的伙伴一起为咱们的新农村出点力出点钱的,但是我看看这些不愿意看到的嘴脸心里不知有多疼。我是高楼村杨楼的,QQ 愿家乡的有志之士共谋家乡新农村建设。我就不怕他们打击报复,真惹急了,把这帮小子全揭发了。望家乡人民富强,敢于与-做斗争,建设咱们美好的家园。
50楼 网友124.68.25.18于 14:29:54发表:现在家乡还是那样,变化不大,咱们这些游子即使想为家乡做点事也不是很容易的了,每个村干部都是快成强盗了和地痞称兄道弟和乡干部推杯换盏、谁不服就来施展咱们的本事了,已经把咱们儿时玩耍的地方变卖,得来的钱都留在自己的腰包、不给咱们家乡的人做一件好事。我时常回去看看的,也梦想集结我那些儿时的伙伴一起为咱们的新农村出点力出点钱的,但是我看看这些不愿意看到的嘴脸心里不知有多疼。我是高楼村杨楼的,QQ 愿家乡的有志之士共谋家乡新农村建设。
49楼 网友124.68.25.18于 14:14:44发表:不知有谁知道遂平是槐树乡高楼村的李其中的联系方式?谢谢!qq有谁认识槐树乡名叫李套的联系方式呢?多谢各位Q多谢各位啦
槐树乡骨科膏药的,有谁认识的?多谢各位啦
高楼村的李其中年龄多少 就两个队姓李的 一队 六队 我是六队的 有叫李继忠的
48楼 网友125.122.223.163于 23:20:22发表:霍庄村王艳容的电话是多少啊?你好,我是孙书堂,和你找的是一班同学但我也是想认识一下以前的同学,我的qq你好,霍庄村没有叫王艳容人的。牛庄才有王艳蓉
47楼 网友123.162.195.163于 8:41:49发表:我是孙庄人,十二年没有回家;不知道变化怎样.你好?是霍庄村委孙庄吗?家乡变化不大,路修好了仪封到霍庄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啊是坡于村孙庄吗?
46楼 网友123.162.195.163于 8:41:45发表:我是孙庄人,十二年没有回家;不知道变化怎样.你好?是霍庄村委孙庄吗?家乡变化不大,路修好了仪封到霍庄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啊是坡于村孙庄吗?
45楼 网友220.181.51.37于 21:02:32发表:有人认识槐树村的王金中的吗?
44楼 网友115.239.212.10于 14:51:13发表:谁知道槐树街的张永旗吗?我是他好朋友孙聚臣,由于我常年在外,失去联系。满想他的,谁知道他电话,我电话是
43楼 网友111.194.154.177于 21:57:31发表:不知有谁知道遂平是槐树乡高楼村的李其中的联系方式?谢谢!qq有谁认识槐树乡名叫李套的联系方式呢?多谢各位Q多谢各位啦
槐树乡骨科膏药的,有谁认识的?多谢各位啦
42楼 网友111.194.154.177于 21:54:51发表:不知有谁知道遂平是槐树乡高楼村的李其中的联系方式?谢谢!qq有谁认识槐树乡名叫李套的联系方式呢?多谢各位Q多谢各位啦
41楼 网友111.194.154.177于 21:52:10发表:不知有谁知道遂平是槐树乡高楼村的李其中的联系方式?谢谢!qq有谁认识槐树乡名叫李套的联系方式呢?多谢各位Q
40楼 网友115.239.212.4于 12:54:40发表:我想找张吴楼村的于会州老师。知道在那吗?
39楼 网友115.239.212.6于 12:51:36发表:我想找张吴楼村的于会州老师。知道在那吗?
38楼 网友118.186.153.217于 0:05:44发表:我是孙庄人,十二年没有回家;不知道变化怎样.你好?是霍庄村委孙庄吗?家乡变化不大,路修好了仪封到霍庄为什么不回家看看啊
37楼 网友42.230.145.100于 16:04:00发表:我是孙庄人,十二年没有回家;不知道变化怎样.你好?是霍庄村委孙庄吗?家乡变化不大,路修好了仪封到霍庄
36楼 网友42.230.145.100于 15:55:30发表:霍庄村王艳容的电话是多少啊?你好,我是孙书堂,和你找的是一班同学但我也是想认识一下以前的同学,我的qq你好,霍庄村没有叫王艳容人的。
35楼 网友117.135.170.67于 19:24:38发表:我是袁庄大队的,孙庄的
34楼 网友112.64.199.29于 19:24:33发表:我是袁庄大队的,孙庄的
33楼 网友175.148.184.126于 9:29:26发表:我是王顶庄来新疆四十年了,好想我出生的地方,祝你里的乡亲越过越好
王顶庄 哪个啊 ?
我也在新疆40年了QQ
真诚祝愿家乡乡亲们生活富裕、幸福美满!我是槐树于庄多年漂泊在异乡的土生槐树人,在吴岗念的小学、霍庄读的中学我叫于江涛;有还记得我、认识我的同学、朋友、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请和我联系吧.•••QQ:
32楼 网友175.148.184.126于 9:27:59发表:我是王顶庄来新疆四十年了,好想我出生的地方,祝你里的乡亲越过越好
王顶庄 哪个啊 ?
我也在新疆40年了QQ
真诚祝愿家乡乡亲们生活富裕、幸福美满!我是槐树于庄多年漂泊在异乡的土生槐树人,在吴岗念的小学、霍庄读的中学我叫于江涛;有还记得我、认识我的同学、朋友、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请和我联系吧.•••QQ:
31楼 网友175.148.184.126于 9:24:23发表:真诚祝愿家乡乡亲们生活富裕、幸福美满!我是槐树于庄多年漂泊在异乡的土生槐树人,在吴岗念的小学、霍庄读的中学我叫于江涛;有还记得我、认识我的同学、朋友、儿时一起玩耍的伙伴请和我联系吧.•••QQ:
30楼 网友175.148.184.126于 9:16:44发表:也祝愿家乡亲人们生活美满
共有54条评论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
遂平县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湖北恩施土家族叫潭淼的女孩谁认识_百度知道
湖北恩施土家族叫潭淼的女孩谁认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倒是有同学跟这个名字一样 只是乃此谭希望你早点找到咯
就是叫谭淼,能告诉我她的QQ号跟电话号码吗谢谢
她不是湖北人哦
有谁认识河南遂平县的李雪艳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土家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95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_元末农民起义-牛bb文章网
95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_元末农民起义
话题:,,
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第一节元朝统治的衰败至正新政至顺四年(1333),妥欢贴睦尔即帝位。从此,元朝进入元顺帝统治的最后36 年衰败时期。年仅13 岁的妥欢贴睦尔,面临着年复一年造成的积重难返的政治局面:权臣擅权、吏冶腐败、财政空虚、社会动荡。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深感社会危机的严重,因而力图推行新政,实现中兴,以摆脱危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铲除权臣伯颜是当务之急。文宗图帖穆尔与权臣燕铁木儿相勾结,一手制造了旺忽察都事件,把兄长明宗和世剌毒死。文宗临终前嘱咐道:“昔者晃忽叉(即旺忽察都)之事,为朕平生大错。朕尝中夜思之,悔之无及”(权衡《庚申外史》)。他决意传位给明宗长子妥欢贴睦尔。当时权倾天下的燕铁木儿担心事情败露,决定封锁文宗遗诏,传位给明宗次子懿磷质班,是为宁宗。年仅7 岁的宁宗在位53 天后得病而死。燕铁木儿千方百计阻扰妥欢贴睦尔继位,直到燕铁木儿病死,妥欢贴睦尔才登基称帝。当年翊戴明宗、文宗夺位的伯颜起而代之,拜中书右丞相,进封秦王,在与燕铁木儿子、左丞相唐其势争夺权势的斗争中取胜。此后,伯颜“独秉国钧,专权自恣,变乱祖宗成宪,虐害天下,渐有奸谋”(《元史?伯颜传》)。他的官衔加起来总共达到246 字,“势焰熏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颜而已”(《元史?伯颜传》)。伯颜秉政达7 年之久。在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元朝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动荡不安。为了在这种不稳定的社会条件下求得个人权利的绝对稳定,伯颜推行了一系列“变乱祖宗成宪”的政策。这些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首先,排斥汉人、南人,加强民族压迫措施。他下令禁止汉人、南人习蒙古、色目文字,以阻止他们参与政权机关的管理活动,并于至元元年(1335)宣布废除科举,以防止汉人、南人通过科举入仕。在中书省内,汉人、南人遭到前所未有的排斥。至元二年以来,只有王懋德、许有壬、傅岩起分别担任过左丞和参知政事,其中许有壬为了争论废科举事,丢掉了参知政事的职务。当至元三年先后爆发广东朱光卿、河南棒胡起义后,伯颜竟提出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的主张,尽管这一荒谬的建议是无法执行的,但是已暴露出伯颜集团对汉人、南人的仇视和歧视心理。与此同时,对汉人、南人还实行了禁军器、刷马匹等防范措施。第二,对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者实行排斥、打击。伯颜出身蔑儿乞部,该部曾被铁木真击败,部众大多被俘为奴,故伯颜幼时曾为剡王彻彻秃家奴。剡王彻彻秃为宪宗蒙哥第三子玉龙答失之孙,立有军功,地位显赫。伯颜擅权,剡王自然是他的障碍,但伯颜每见到剡王仍呼之为“使长”。“伯颜至是怒曰:‘我为太师,位极人臣,岂容犹有使长耶!’遂奏剡王谋为不轨,杀剡王并王子数人。”(《庚申外史》)妥欢贴睦尔不准杀剡王,伯颜强行传旨行刑。世祖忽必烈第九子脱欢之孙宣让王帖木儿不花和威顺王宽彻普化,也被伯颜矫旨贬斥。 第三,滥发纸币,大肆敛财。至元三年(1337)发行纸币75 万锭,比顺帝即位前一年的至顺三年(1332)增加50%以上。伯颜把大量钱财攫为己有,仅得赐田一项就达1 万多顷。所以,时人说:“天下贡赋多入伯颜家”(《庚申外史》)。后来伯颜被贬,有人题诗于壁云:“百千万锭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①由于伯颜倒行逆施,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湖广、四川、江西、江浙等行省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连绵不断。至元三年(1337)正月,广州增城县民朱光卿发动起义,石昆山、钟大明率众响应,称“大金国”,改元“赤符”;四月,归善县民聂秀卿、谭景山私造军器,以宗教为号召,拜戴甲为定光佛,并与朱光卿联合,朱光卿虽被镇压,但其余部一直活动了三年之久。与此同时,河南汝宁信阳州爆发棒胡起义。棒胡本名闰儿,因好使棒,人称“棒胡”,与其徒百余,“以烧香惑众,妄造妖言作乱,焚陈州,屯营于杏岗”(《元史?顺帝纪二》)。他们显然是白莲教徒。以后,又有胡山花、辘轴李、棒张等起兵响应,直到次年四月棒胡等被俘杀,起义才失败。同年,四川合州大足县有韩法师起义。至元四年(1338)六月,福建漳州路南胜县李志甫领导畲民起义;江西袁州(今宜春)爆发彭莹玉及其徒周子旺起义,子旺称周王,改国号,旋被镇压。至元五年十一月还发生了河南省台掾史范孟等假传圣旨、杀行省平章月鲁帖木儿等人、自称河南都元帅的事件,受牵连者以千百计。至元六年二月,伯颜的侄儿脱脱在妥欢贴睦尔支持下发动政变,伯颜被贬至南恩州阳春县(今属广东),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清除伯颜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要求的。自元朝建立以来,附会“汉法”与抵制“汉法”在蒙古统治集团内部虽然一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推行“汉法”已是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伯颜擅权以来,排斥汉人,废除科举,采取民族压迫政策,是元朝后期一场罕见的抵制“汉法”运动,显然是逆社会潮流而动的不得人心的举动。脱脱的政变是得人心的,人们称此举为“拔去大憝,如剔朽蠹”①。 ① 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七《讥伯颜太师》。① 杨维祯:《杨公神道碑》,《东维子文集》卷二四。伯颜被逐后,妥欢贴睦尔命脱脱之父马札儿台为太师、中书右丞相,脱脱为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为御史大夫。马札儿台热衷于经商敛财,半年后下台。至元六年十一月,脱脱出任中书右丞相。当时“天子图治之意甚切”(《元史?苏天爵传》),把大权交给脱脱,脱脱立即大刀阔斧地废除伯颜“旧政”,推行一系列新政,史称“更化”②。主要措施有:第一,恢复科举取士制。脱脱任相后仅一个多月,即恢复科举制度。这一措施对于笼络汉族士大夫、消除伯颜排儒带来的民族隔阂心理有一定作用。脱脱又大兴国子监,蒙古、色目、汉人三监生员,达到三千余人。第二,置宣文阁,开经筵,遴选儒臣以进讲。文宗时置奎章阁,一时精英荟萃,文采焕然。文宗卒后,奎章阁无人顾问,文士四散。脱脱上台后,改奎章阁为宣文阁,主要用作宫廷教育,在翻译古籍、编撰史书等方面起了不小作用。脱脱又选儒臣欧阳玄、李好文、黄谩⑿碛腥伤娜私病V琳拍辏1349)冬,宣文阁改为端本堂。第三,恢复太庙四时祭及其他礼仪制度。第四,调整蒙古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正式为剡王彻彻秃昭雪;召还宣让王贴木儿不花、威顺王宽彻普化,使返回所属领地;功臣博尔术四世孙阿鲁图正广平王之位。第五,开马禁、减盐额、蠲逋负,减轻对人民的控制与剥削。如减盐额方面,河间盐场自至正二年(1342)起,免余盐3 万引;两浙盐场自至正三年起,额盐量减少10 万引;福建盐场自至正三年起,免余盐3 万引。另外,对地方官提出六条标准,制定《守令黜陟之法》,“六事备者减一资,三事备者平迁,六事俱不备者降一等”(《元史?顺帝纪四》)。 第六,修撰辽、金、宋三史。自至正三年四月起修,至四年三月完成《辽史》,四年十一月完成《金史》,五年十月完成《宋史》。《金史》、《宋史》成书时脱脱已辞去相位,但脱脱在决定三史“各与正统,各系年号”的编史方针和筹措资金、组织班子方面其功不可没。自从脱脱在妥欢贴睦尔支持下推行新政以来,元朝统治集团的主要人物作风大有改变。妥欢贴睦尔用心攻读圣贤书,裁减宫女、宦官,节省御膳、御装,关心政治,常在宣文阁与大臣商谈国事。广大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因受到重用,多“知无不言,言无顾忌”(《元史?苏天爵传》),欢呼“至正宾兴郡国贤,威仪重见甲寅①前”②,准备在“至正中兴”中一显身手。脱脱因为推行“更化”政策,朝政为之一新,“中外翕然称为贤相”(《元史?脱脱传》)。至正四年五月,脱脱辞相。由博尔术四世孙阿鲁图出任右丞相;七年正月由别儿怯不花任右丞相;当年十二月,朵儿只任右丞相;九年闰七月,脱脱复相。其间共5 年多,妥欢贴睦尔仍有励精图治之志,② 黄茫骸妒饭竦辣罚痘平鸹肪矶① 指延v元年,是年首次开科。② 欧阳玄:《试院倡唱》,《圭斋集》卷二。也继续推行一些新政,但从整体来说,元朝的政治腐败已不可挽救,加之天灾频仍,人民起义愈益强烈,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这段时间内,妥欢贴睦尔起用的三相能力较差,威望远不如脱脱。故新政大多由妥欢贴睦尔亲自过问。这段时期内推行的新政主要有:第一,颁行《至正条格》。自英宗颁布《大元通制》以来,二十余年间一直未曾修订过新的法律,“以致诸人罪状,议拟有轻重之殊。..每罚一辜,或断一事,有司引用,不能偏举。..事至于斯,深为不便”③。故妥欢贴睦尔命平章政事阿吉剌监修新律,于至正五年十一月成,赐名《至正条格》。第二,定荐举守令法。妥欢贴睦尔深知当时官吏素质下降,因而制定新法,凡选转某人为官,他都亲自过问,予以审查,意欲选拔一些无劣迹的清廉之士为地方官。 第三,遣奉使巡行天下。至正五年十月下诏曰:“遣官分道奉使宣抚,布朕德意,询民疾苦,疏涤冤滞,蠲除烦苛。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职申请,五品以下就便处决。民间一切兴利除害之事,悉听举行”(《元史?顺帝纪四》)。于是调遣大批高级官员分巡全国各道,意图改变贪官污吏状况,开创廉政建设新局面,“然奉使者,类皆脂韦贪浊,多非其人。惟四川一道,得王士熙(即王守诚)、武子春(即武琪),稍振纪纲,余皆鼓吹而已”(《庚申外史》)。第四,举逸隐士,沙汰僧尼。推行新政以来,朝廷颇感人才缺乏。在修撰三史和奉使巡行天下时,注意采访山林遗逸,推荐到京任职。“隐士无求于朝廷,而朝廷有求于隐士”(《庚申外史》),成为当时的名言。自后至元末到至正九年脱脱复相的近9 年时间内,妥欢贴睦尔励精图治,大有中兴之意。其中前4 年由脱脱主持更化政策,主要是废除伯颜旧政,调整与汉族地主阶级的关系,巩固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加强文治,这一目的基本上达到了;后5 年主要由妥欢贴睦尔亲政,新政的内容主要是完善法制、加强廉政、选拔人才,这一目的基本上没有达到。综观至正新政的内容,基本上没有触及遏制土地兼并、解决财政危机等更尖锐的问题。即使至正新政全部成功地推行了,也改变不了元朝整个政治肌体败坏、大厦将倾的局面,更不可能出现一个“中兴”的奇迹。开河与变钞至正新政没有解决社会危机。妥欢贴睦尔不得不于至正九年(1349)闰九月召回脱脱,命他复为中书右丞相。脱脱重新执政后,面临着一大堆极其棘手的问题。至正四年五月,大雨二十余日,黄河暴溢,北决白茅堤(今河南兰考东北)、金堤。沿河郡邑,如济宁路(治今山东巨野)的单州(今山东单县)、③ 苏天爵:《乞续编通制》,《滋溪文稿》卷二六。虞城(今河南虞城北)、砀山(今属安徽)、金乡(今属山东)、鱼台(今山东鱼台西)、丰(今江苏丰县)、沛(今江苏沛县)、任城(今山东济宁)、嘉祥(今属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的定陶(今属山东)、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成武(今属山东),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南)的东明(今山东东明东南),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的汶上(今属山东)等州县均遭水患。黄河泛滥如此严重,受害地区如此之广阔,是河患史上所罕见的。更由于政府没有采取果断治河措施,水势不断北侵。到至正八年正月,河水又决,先是淹没济宁路,继而北侵安山(今山东东平西),汇入运河,延袤济南、河间,不仅运河有中断之势,而且河间、山东两盐运司所属几十个盐场也有淹没的危险。大都赖以生存的粮食和生活用品,元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盐税,将会急遽减少。更为严重的是,河患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河南、山东等河泛区“所在盗起,盖由岁饥民贫”,大批流民涌入长江下游,“沿河盗起,剽掠无忌,有司莫能禁”。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也是此起彼伏,其中山东私盐贩郭火你赤起义,福建汀州连城县罗天麟、陈积万起义,湖南吴天保领导的瑶民起义,台州黄岩盐贩方国珍起义,辽东女真人锁火奴和兀颜拨鲁欢反元,云南死可伐起义等影响最大。监察御史张祯惊呼:“灾异迭见,盗贼蜂起..若不振举,恐有唐末藩镇噬脐之祸”(《元史?顺帝纪四》)。妥欢贴睦尔曾制定《守令黜陟之法》和《荐举守令法》,又遣奉使巡行天下,意欲改变官贪吏污的状况。结果收效甚微,贪污、贿赂之风随着社会矛盾的尖锐更加严重。朝廷像哈麻这类奸臣,“自藩王戚里,皆遗赂之”(《元史?哈麻传》)。地方官更是天高皇帝远,其向民征钱,各有名目,有所谓拜见钱、撒花钱、追节钱、生日钱、常例钱、人情钱、赍发钱、公事钱等等①。就是号称清廉的廉访司官员,也是声名狼藉。至元八年十月,御史台承认:“近年以来,江南各道廉访司书史奏差,间有不务守慎,恣尚贪饕,..滋长奸恶,废坏纪纲。若不严为立法,无以效劝将来。”②民间甚至作诗嘲笑廉访司官员:“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扔穗贼不争多。”时人叶子奇说:“及元之将乱,上下诸司,其滥愈甚。”③赋役沉重且不均,这是造成广大人民不满的重要原因。此类情况,江南尤其严重。福州崇安共有50 都,纳官粮6000 石,“其大家以五十余家而兼五千石,细民以四百余家而合一千石。大家之田,连跨数郡,而细民之粮仅升合。有司常以四百之细民配五十大家之役,故贫者受役旬日而家已破”(《元史?邹伯颜传》)。福州也是役法不均,官府常常“聚数百人于庭,鞭笞拷掠,责成于一二日之间,吏巧法与豪猾表里,贫民受抑无诉”①。浙西则以赋税重而闻名。至正间,平江路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地下水悍,岁赋五十万硕,民避其役,不啻如猛虎”②。广大农民的极度贫困,是促使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① 叶子奇:《草木子》卷四下《杂俎篇》。② 《南台备要》,《永乐大典》卷二六一○。③ 《草木子》卷四上《谈薮篇》。面对这疮痍满目的社会,其实是没有任何灵丹妙方可以把它治理好的。黄河听其泛滥,钞法任其混乱,社会危机势必加深,人民起义迟早会如同烈火一般燃起;立即开河变钞,解决财政危机,使灾民重返家园,在脱脱看来这是摆脱危机的唯一良策。但脱脱对人民群众对元朝统治的极度不满估计不足,更不会估计到开河变钞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变更钞法的原因,一是国库严重空虚,入不敷出。世祖至元后期以来,财政渐见拮据,因而纸币发行量猛增。大德以来,开始动用纸币准备金;武宗至大时,动用钞本更为严重,又发行至大银钞,使之五倍于至元钞,同时恢复使用铜钱;仁宗即位,加以整顿钞法,罢至大银钞与铜钱,但又大量印钞,曾连续四年每年印数在200 万锭以上,官定钞银比值只及中统初的1/20。日积月累印发的纸币到至正年间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二是伪钞横行。元代钞法对造伪钞者一律处死,但冒险者仍为数不少,“坐罪虽曰匪轻,获利自是甚重”③。历年印造的伪钞几乎流通于全国,愈积愈多,对钞法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至正十年(1350)四月,左司都事武琪向脱脱建议变更钞法,吏部尚书契哲笃对他的建议表示支持。他们提出以楮币一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为母,而钱为子。脱脱原则上同意这一方案。为慎重起见,脱脱会集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集贤、翰林两院官进一步商议。经过激烈争论,压制了不同意见,决定变更钞法。变钞的具体办法,一是印造“至正文钞”(实际上是用旧日的中统交钞加盖“至正交钞”字样,故又称“至正中统交钞”),新钞一贯合铜钱一千文或至元宝钞两贯,两种钞并行通用,而中统交钞的价值比至元宝钞提高一倍。专置宝泉提举司,“每日印造,不可计数。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元史?食货志五》)。二是发行“至正通宝钱”,与历代旧币通行,形成钱钞通行局面,并以钱来实钞法。至正十一年(1351)新钞与通宝同时发行,“行之未久,物价腾踊,价逾十倍”,“京师料钞十锭(每锭50 贯)易斗粟不可得”,“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元史?食货志五》)。到至正十六年时,纸币“绝不用,交易惟用铜钱耳。钱之弊亦甚..且钱之小者,薄者,易失坏,愈久愈减耳”①。变钞本是以“钞买钞”的办法,即用新钞来压低民间的至元宝钞,达到增加国库收入,摆脱财政危机的目的。结果由于新币发行额过大,广大人民群众加以抵制,因而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变钞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政府的信誉却一落千丈。① 吴海:《故王将军夫人孙氏墓志铭》,《闻过斋集》卷三。② 杨维桢:《长州县重修学宫记》,碑存苏州孔庙。③ 苏天爵:《灾异建白十事》,《滋溪文稿》卷六六。黄河决溢后,元廷在治河问题上一直犹疑不决,因而延误了五六年之久。运河受阻,盐场被毁,饥民相食,反抗不止,形势十分严峻。脱脱复相后,都漕运使贾鲁再次申述了自己的主张:“必疏南河,塞北河,使复故道。役不大兴,害不能已”(《元史?成遵传》)。脱脱决定采取贾鲁的治河方案。但工部尚书成遵等出面抗争,认为黄河故道不可得复,并说:“济宁、曹、郓,连岁饥馑,民不聊生,若聚二十万人于此,恐日后之忧,又有重于河患者”(《元史?成遵传》)。双方争论十分激烈。脱脱治河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至正十一年四月初四日,妥欢贴睦尔正式批准治河,下诏中外,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兼总治河防使,发汴梁、大名13 路民15 万人,庐州(今安徽合肥)等地戍军18 翼2 万人供役。四月二日开土,七月完成疏浚黄河故道工程,开始堵塞黄河故道下游上段各决口、豁口,修筑北岸堤防。八月二十九日放水入故道。九月七日,贾鲁用船堤障水法开始堵水工程,至十一月十一日终于使龙口堵合,“决河绝流,故道复通”①。贾鲁在治河工程上取得了成功。 然而,农民领袖韩山童、刘福通等果然用开河机会发动了农民起义。时人作诗云:“丞相造假钞,舍人做强盗。贾鲁要开河,搅得天下闹。”②又有《醉太平小令》称:“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③时人把开河变钞看作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源。其实元朝社会矛盾的激化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之故,开河变钞只是元朝社会矛盾总爆发的导火线而已。第二节元末农民大起义起义的爆发和暂时挫折贾鲁开河后,农民领袖韩山童等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武装起义。① 孔齐:《楮币之患》,《至正直记》卷一。① 欧阳玄:《至正河防》。② 《草木子》卷四上《谈薮编》。③ 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三《醉太平小令》。韩山童是河北栾城人,出身于北方白莲教世家。其祖父韩学究为白莲教主。武宗时禁白莲教,韩学究被谪徙广平永年县。白莲教渊源于佛教净土宗的弥勒净土法门,得名于五世纪初东晋庐山慧远之白莲社。南宋初昆山(今属江苏)人茅子元创立白莲宗,即白莲教。该教信奉阿弥陀佛,认为死后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该教要求徒众做到三皈(皈佛、皈法、皈僧)、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主张素食。元朝建立以后,白莲教进一步得到发展。“南北混一,盛益加焉。历都过邑,无不有所谓白莲堂者,聚徒多至千百,少不下百人,更少犹数十”①。至元十七年(1280)江西都昌杜万一利用白莲教“妖言惑众”,发动武装起义,之后白莲教徒起义屡有发生。武宗时白莲教被禁。仁宗时恢复。韩山童成为北方白莲教主后,即以“弥勒佛下生”和“明王出世”为号召,“河南及江淮愚民,皆翕然信之”(《元史?顺帝纪五》)。在韩山童的周围拥有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等一批骨干,他们积极“倡言天下大乱”,煽动起义反元。治河开工前,韩山童等凿好石人一个,只开一眼,在其背上镌刻“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14 个字,预先埋于黄陵岗,同时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元史?河渠志三》)。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下旬,开河民工挖出独眼石人,消息传出,人人惊诧,以95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_元末农民起义为天下真要大乱了。五月初,韩山童与刘福通等聚众3000 人于颍州颍上县(今属安徽),杀黑牛白马,誓告天地,宣布起义。韩山童发布文告称:“蕴玉玺于海东,取精兵于日本。贫极江南,富称塞北。”①假托南宋卫王赵g走崖山、丞相陈宜中走日本,来达到“复宋”的目的。刘福通又鼓吹山童系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刘福通自称是南宋将刘光世的后代,当辅之②。起义军打出了“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联③。很明显,起义爆发后,韩山童等用鲜明的政治口号来代替宗教迷信作为号名。所谓“贫极江南,富称塞北”,揭露了广大汉族劳动人民的贫困和蒙古、色目贵族搜刮掠夺财富的社会现实,把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结合在一起。至于“复宋”的口号,则迎合广大汉族人民心理,是达到阶级斗争的一种手段和策略。正当起义军汇集在一起,誓告天地之时,地方官闻讯突然袭击,韩山童被捕牺牲,妻杨氏、子林儿逃奔武安(今江苏徐州武安山)。刘福通冲出重围,率起义军于五月初三占领颍州(今安徽阜阳),大起义正式爆发。起义军头裹红巾作标志,称红巾军;起义军多为白莲教徒,烧香拜佛,故又称香军。① 刘叮骸读缤蛟堤眉恰罚端拼邈濉肪砣① 《草木子》卷三上《克谨篇》。② 何乔远:《名山藏》卷四三《天因记》。③ 《辍耕录》卷二七《旗联》。红巾军占领颍州后,妥欢贴睦尔十分惊慌,立即遣枢密院同知赫厮、秃赤率“素号精悍,善骑射”的6000 名阿速军及各路汉军,又令河南行省徐丞相派兵协同镇压。这三个元将“但以酒色为务,军士但以剽掠为务”,无心恋战。双方对阵后,赫厮见红巾势大,扬鞭高呼:“阿卜!阿卜!”(快跑!快跑!)迅速逃跑了。刘福通据朱皋(今河南淮滨东南),攻破罗山、真阳(今河南正阳)、确山等地,进兵舞阳、叶县。九月,刘福通占领汝宁府及息州(今河南息县)、光州(今河南潢川)等地,众至10 万。颍州起义成功后,对全国各地人民群众鼓舞很大。北方地区响应起义的主要有徐州李二和濠州郭子兴。邳县(今江苏邳县北)人李二,又称芝麻李,于至正十一年(1351)八月,与社长赵均用(一作赵君用)、彭大及其子早住等起兵占领徐州,从之者十余万人,也以“烧香聚众”,称红巾军。未几,占领徐州近县宿州、五河、睢县、虹县、丰、沛、灵璧、安丰(今安徽寿县)、泗县等地。十二年二月,定远(今属安徽)富豪郭子兴与农民出身的孙崖、俞某、鲁某、潘某等起兵,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郭子兴称元帅,亦以红巾为号。闰三月,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投奔郭子兴,为亲兵。南方白莲教首领们也立即抓紧这个时机,发动起义。彭莹玉是南方白莲教主,至元四年发动袁州起义失败后,逃匿于淮西民家。“淮民闻其风,以故争庇之,虽有司严捕,卒不能获”(《庚申外史》)。他奔波于江淮、江西、湖南、湖北一带,化名彭翼、彭国玉,又称彭和尚,教徒称之为“彭祖”,敌人诬之为“妖彭”,其徒遍及南方各地。至正十一年夏,彭莹玉起兵于淮西①。八月,麻城(今属湖北)铁工邹普胜、罗田(今属湖北)布贩徐寿辉等起兵于蕲州(今湖北蕲春南),他们宣传“弥勒下生,当为世主”,烧香拜佛,也头裹红巾,故亦为红巾军。十月,攻克蕲水(今湖北浠水)。并以此为都,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压倒“大元”之意),改元治平,推徐寿辉为帝,邹普胜为太师。天完政权是元末农民起义中建立最早的农民政权,行政和军事机构均仿元制。中央设中书省(又称莲台省),下设六部;地方有行省;军制有百户、千户、万户、总管、统军元帅等及其相应管军机构。自至正十二年(1352)正月开始,天完军队分兵四出:丁普郎、徐明达攻克汉阳、兴国(今湖北阳新),邹普胜克武昌、龙兴(今江西南昌),曾法兴克安陆(今湖北钟祥)、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南)、中兴(今湖北江陵),欧普祥克吉安,陶九克瑞州(今江西高安),陈普文克吉安,周伯颜入江西、湖南、广西,王善攻福建。彭莹玉这时也与天完军会合,与项普略(又名项甲、项奴儿)东去九江,入安徽,激战于徽州(今安徽歙县),过昱岭关,破杭州,在杭州“不杀不淫,招民投附者,署姓名于簿籍”①。旋因元军反扑,弃城去苏南,又转战于徽州等地,最后退至瑞州。红巾军所过之处,所在农民纷纷响应,“不旬日,众辄数万,皆短衣草屦,齿木为杷,削竹为枪,截绯帛为巾襦,弥野皆赤”(《元史?魏中立传》)。① 陶安:《繁昌县监邑铁仲宾功绩纪》,《陶学士文集》卷十七。① 《辍耕录》卷二八《刑赏失宜》。南方红巾军的重大胜利是与他们的政治口号分不开的。据记载,至正十二年(1352)四月,江西宜黄的红巾军首领涂一、涂佑,新城红巾军首领童远攻占建宁(今属江西)、泰宁(今属福建),不久,入邵武(今属福建),“扬言‘摧富益贫’,以诱村氓从逆。凡窭者之欲财,贱者之欲位,与凡子弟之素无赖者,皆群起趋之。旬日间,聚至数万,掠富民家,散入山谷搜劫,无获免者”①。“摧富益贫”这一针对当时社会上贫富不均而提出的战斗口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南方起义队伍的发展异常迅猛。与此同时,江淮起义军在赵普胜(双刀赵)、李普胜(李扒头)领导下,于至正十二年春,渡江南下,克无为,入繁昌,占领铜陵、池州,进围安庆,再下湖口、彭泽,势如破竹,号称百万水师。在北南红巾军起兵后不久,河南、湖北一带则有“南锁红军”和“北锁红军”。至正十一年十二月,王权(又名布王三)、张椿等攻占邓州(今河南邓县)、南阳(今属河南),称“北锁红军”,又攻占唐(今河南唐河)、嵩(今河南嵩县)、汝(今河南临汝)、河南府(今河南洛阳),进逼滑(今河南滑县东)、浚(今河南浚县)。明年正月,孟海马等攻占襄阳(今属湖北),称“南锁红军”,旋克房(今湖北房县)、归(今湖北秭归南)、均(今湖北均县西北)、峡(今湖北宜昌)、荆门等州。面对红巾军起义的浪潮,元朝廷加紧了对汉人、南人的防范。规定凡议军事,汉人、南人官吏必须回避。脱脱上奏妥欢贴睦尔:“方今河南汉人反,宜榜示天下,今一概剿捕。诸蒙古色目因迁谪在外者,皆召还京师,勿令诖误。”②同时,元廷又用卖官、募捐等办法来求助于富豪巨商,组织和支持地主武装――义兵。河南沈丘畏兀儿人察罕帖木儿和罗山人李思齐纠集地主武装至万人,元廷授察罕帖木儿汝宁府达鲁花赤,李思齐汝宁府知府;淮东豪民王宣,募得丁壮达三万人之多,号称“黄军”。此类地主武装,农民起义地区处处皆有,他们配合元军,使红巾军遭受很大损失。后来元廷在许多地方设置义兵万户府,“募土人为军,免其差役,令讨贼自效。因其乡人自相团结,号‘毛胡芦’,故以名之”(《元史?顺帝纪六》)。元廷将中原红巾军视为心腹之患,不断派出重兵血腥镇压。赫厮、秃赤率阿速军镇压失败后,又于至正十一年九月派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以知枢密院事与卫王宽彻哥率诸卫兵十余万前往河南;十月,又增派知枢密院事老章至河南。十二月,元军破上蔡,俘杀红巾军将领韩咬儿。十二年三月,元军陷汝宁。红巾军偷袭驻守沙河岸边的知行枢密院事巩卜班军,杀巩卜班,元军退数百里。不久,也先帖木儿再驻沙河,某夜,军中夜惊,也先帖木儿尽弃军资器械、粮草、车辆,率残兵退至朱仙镇。当时官军之腐败,由此可见一斑。① 嘉靖《邵武府志》卷二,黄镇成撰碑。② 《庚申外史》;《元史》卷一八四《韩元善传》。至正十二年(1352)八月,脱脱亲率大军出征徐州芝麻李。九月,破城,元军进行大屠杀,芝麻李被俘杀,赵均用、彭大、彭早住等率余众奔濠州郭子兴。脱脱命贾鲁围濠州,贾鲁不久病卒。次年五月,元军撤围。彭早住称鲁淮王,赵均用称永义王,势力在郭子兴之上。十四年,彭、赵东去盱眙、泗州等地。南锁红军和北锁红军活跃于南阳、襄阳及汉水流域一带,拥众达十余万。元廷遣四川行省参知政事答失八都鲁等分路“围剿”。至正十二年五月,答失八都鲁陷襄阳,布王三被俘杀,北锁红军先被镇压。十四年正月,答失八都鲁再陷峡州(今湖北宜昌),南锁红军也被镇压。南方红巾军虽分兵四出,夺取许多城池,但所得多不能守。北方红巾军受察罕帖木儿、李思齐“义兵”牵制脱脱又荡平了徐州芝麻李,北锁红军被答失八都鲁镇压,使南方红巾军失去屏障。于是,南方各省元军从四面八方前来“围剿”。赵普胜、李普胜率领的江淮水师因孤立无援,退守巢湖自保。至正十三年(1353)十一月,元江西行省右丞火你赤破瑞州,彭莹玉等惨遭杀害。十二月,江浙行省平章卜颜帖木儿、南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哈临秃、左丞秃失里、西宁王牙罕沙等联合进攻天完政权都城蕲水,城破,天完政权四百多名官员被屠杀,徐寿辉等遁入黄梅山和沔阳湖中。至此,南北红巾军经过最初两年的战斗,虽然摧毁了许多元朝地方政权,对元朝统治和各地地主富豪打击十分沉重,但敌人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红巾军又牺牲了韩山童、彭莹玉这样的杰出领袖,因而遇到了暂时的挫折。起义再起和最后失败正当红巾军处于劣势之时,至正十三年正月,泰州白驹场(今属江苏东台)盐贩张士诚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18 人,杀多次窘辱过士诚的弓兵丘义及诸富户,募集盐丁起兵。四月,攻破泰州,拥众万余。五月,克兴化。未几,又克高邮。十四年正月,士诚自称诚王,国号大周,改元天佑。九月,妥欢贴睦尔命脱脱出师高邮。脱脱总诸王各爱马、诸省各翼军马,董督总兵、领兵大小官将,号称百万,“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元史?脱脱传》)。十一月,元军抵高邮,士诚大败,退入城中不出。元军分兵破六合、盐城、兴化等地。高邮被围,城中不可支,日议投降事,但又恐罪不能赦,不敢投降。十二月,妥欢贴睦尔突然下诏削去脱脱兵权,顿时引起一场混乱,百万元军不战自溃,形势发生急遽变化。元廷自己制造的这场动乱是元朝政治腐败、妥欢贴睦尔走向堕落的必然结果。先是脱脱复相之前,康里人哈麻、雪雪兄弟屡次在帝面前为其美言,脱脱复相后深为感激,升哈麻为中书右丞。不久,哈麻与脱脱发生矛盾,降为宣政院使,于是对脱脱怀恨在心。他偷偷引进西天僧教妥欢贴睦尔运气术,哈麻妹婿集贤大学士秃鲁帖木儿亦荐西蕃僧伽磷真,所教者名“演揲儿”,汉语“大喜乐”。大喜乐是一种宗教舞蹈,又是一种气功。秃鲁帖木儿利用这种运气及房中之术,诱导妥欢贴睦尔进行淫乐。秃鲁帖木儿又荐老的沙等10 人,号称“倚纳”。这些“倚纳”用高丽宫女为耳目,专门刺探公卿贵人家的命妇,市井街坊的良家妇女,引入宫中,供妥欢贴睦尔和这些“倚纳”淫乐。妥欢贴睦尔与推行至正新政时判若两人,全然不顾皇帝尊严,与这些男女相与亵狎,甚至男女赤身裸体,寻欢作乐。其淫乐的秘室即筑于宣文阁之旁,称之为“皆即兀该”,汉语“事事无碍”的意思。又在上都修穆清阁,有房数百间,亦为大喜乐的场所。当时,“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无所禁止,丑声秽行,虽市井之人,亦恶闻之”(《庚申外史》)。脱脱对此亦深恶痛绝,欲将哈麻除之。哈麻获悉后,百般挑拨皇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脱脱兄弟的关系。脱脱出征高邮后,妥欢贴睦尔任命哈麻为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唆使监察御史奏劾脱脱和也先帖木儿罪行,故妥欢贴睦尔下诏削脱脱兵权,命谪迁云南镇西路(今腾冲西),家产籍没。十五年十二月,哈麻矫旨遣使鸩死脱脱于云南贬所。高邮战役是元末农民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大军百万,一时四散。..其散而无所附者,多从红军,铁甲一军入襄阳,号铁甲兵者是也”(《庚申外史》)。从此,元廷再也没有力量纠集如此众多的兵力来镇压起义军,只能主要依靠地主武装来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农民起义军则以此为转折,重新积聚力量,组织队伍,掀起规模更大的武装斗争高潮。至正十五年(1350)二月,刘福通迎韩山童子林儿于砀山夹河,在亳州(今安徽亳县)正式建立宋政权,改元龙凤,立林儿为帝,号“小明王”。以杜遵道、盛文郁为丞相,罗文素、刘福通为平章,福通弟刘六为知枢密院事。不久,因杜遵道专权,被福通杀死,福通自任丞相,加封太保。宋政权的机构建设逐步完善,中央有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中书省下设六部;地方设行中书省,先后曾建立过淮安行省(平章赵均用)、江南行省(平章朱元璋)、益都行省(平章毛贵)、曹州行省(平章武某)、辽阳行省(平章毛居敬、潘诚、关铎、沙刘二等),行省下置府、县;管军机构与天完政权同。宋政权建立后,元廷命答失八都鲁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代替太不花为中原地区元军总指挥。答失八都鲁率军进驻许州长葛(今河南长葛东北),为刘福通军所败,士卒奔溃。十五年九月,答失八都鲁至中牟,收集溃散士卒,刘福通突然劫营,大获辎重,并俘其子孛罗贴木儿。但红巾军又遭元将刘哈剌不花袭击,孛罗帖木儿又被救回。刘福通命其将赵明达取嵩(今河南嵩县)、汝(今临汝)、洛阳,北渡孟津至怀庆路(今河南沁阳),河之北大为震动。元廷不得不自豫南调察罕帖木儿来应战,赵明达战败。十二月,答失八都鲁进攻太康,进围亳州,刘福通使小明王避兵于安丰,自领兵与答失八都鲁战于太康、亳州,击退元军,亳州得安。至正十六年(1356)九月,刘福通分兵出击,发动了著名的三路北伐,意欲一举包围大都,推翻元朝。西路军由李武、崔德率领。他们出潼关,克陕、虢(今河南灵宝),扼崤函,转攻晋南。十七年初,李武、崔德转攻陕西,下商州(今陕西商县),攻武关。二月,夺七盘,进据蓝田,前锋直抵灞上,进逼奉元路(治今陕西西安),分兵攻占同(今大荔)、华(今华县)诸州。陕西省台连连告急,元廷不得不命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刘哈剌不花等前去救援,西路军败走兴元(今陕西关中)。闰九月,刘福通增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入陕,与李武、崔德汇合,自兴元转攻秦(今甘肃天水)、陇(今陕西陇县),据巩昌(今属陕西),败于察罕贴木儿,西路军溃退。次年,一部分西路军在李喜喜率领下南下四川,改称“青巾”,被徐寿辉部将明玉珍逐走。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李武、崔德向李思齐投降。东路军的统帅是毛贵。他原是赵均用的部将。至正十四年,赵均用与彭早住等高濠州东去盱眙、泗州后,进据安东州(今江苏涟水),与元将董抟霄激战于北沙、庙湾、沙浦等地,大败元军于泗州。十六年三月,扬州地主武装“青军”头目张明鉴逐走镇南王孛罗普化,孛罗普化奔淮安。不久,王宣所部“黄军”反。十月,赵均用联络青军、黄军围攻淮安,杀镇南王孛罗普化而据之。宋政权命赵均用为淮安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毛贵奉赵均用命,转战于安东、海宁、沭阳、赣榆一带。十七年初,元将也速攻海宁,毛贵夺其战船,由海道入山东。二月,毛贵取胶州(今山东胶县),击毙元山东宣慰使释嘉讷。又下海,转攻益都,益王买奴逃遁,遂下滨州(今滨县北)。四月,克莒州(今莒县)。短短二三个月内,尽有山东州县。元廷急命湖广行省左丞相太不花,知枢密院事孛兰奚及董抟霄等出兵镇压毛贵;又命答失八都鲁攻曹州盛文郁部,防止盛部与毛部势相联结。为防止毛贵北上,急从太不花、答失八都鲁等三处军马内,择其精锐守河北。七月,元镇守黄河义兵万户田丰响应毛贵起义,克济宁路(治今山东巨野)。是年冬,驻棣州(今山东惠民)的义兵千户余宝杀知枢密院事宝童起义。负责镇压山东农民军的总指挥纽的该一直龟缩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不敢出战。次年正月,田丰取东平。二月,毛贵克济南。至此,山东几乎尽为红巾军所有。宋政权在山东设益都等处行中书省,命毛贵为平章。毛贵立宾兴院,选用官吏,又于莱州大规模屯田,官民田十止收二分,生产大有发展(《元史?顺帝纪八》)。毛贵把山东建成后方稳固的基地,然后挥师北上。至正十八年(1358)二月,毛贵兵至河北南皮魏家庄,杀河南行省右丞董抟霄。又连克清(今河北青县)、沧(今河北沧州东南)二州,据长芦镇。三月,克蓟州(今天津蓟县),至郭州枣林、柳林(均在今北京市境内),元枢密副使达国珍战死。毛贵兵进逼大都,“京师人心大骇,在廷之臣,或劝乘舆北巡以避之,或劝迁都关陕,众议纷纷”(《元史?刘哈剌不花传》)。当时形势对红巾军非常有利,答失八都鲁已病死,其子孛鲁帖木儿与察罕帖木儿互相攻伐,京师十分空虚。但由于中路军作战失利,未能突破山西、河北元军防线,从而与东路军汇合攻大都,致使毛贵孤军深入,在柳林败于元将刘哈剌不花,不得不退师济南。十九年四月,从淮安来山东投奔毛贵的赵均用,杀害毛贵。七月,毛贵部将续继祖自辽阳回益都,又杀赵均用。山东各地红巾军虽奉毛贵子小毛平章为帅,但实力大受影响。而田丰自称花马王,王士诚称扫地王,田丰与王士诚为争夺地盘互相攻伐。至正二十一年(1361)夏,察罕帖木儿开始进攻山东红巾军,发并州军出井陉,辽、沁军出邯郸,泽、潞军出磁州,怀、卫军出白马,以及汴梁、洛阳诸军,水陆俱下,分道并进。自率主力军渡孟津,逾怀庆,直抵山东,相继占领冠州(今山东冠县)、东昌。八月,察罕帖木儿遣其子扩廓帖木儿及其将阎思李、关保、虎林赤由东阿造浮桥渡河,田丰率2 万人夺桥未成,元军占领长清。田丰屡败,不得已降元,察罕帖木儿报请元廷授以山东行省平章职。田丰招降棣州余宝、东平王士诚、东昌杨诚。八月,元军下济南,南取泰安,北攻济阳、章丘,东略沿海诸州县,红巾军节节败退。察罕帖木儿因镇压红巾军有功,升中书平章政事、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十月,元军进围益都。二十二年六月,田丰、王士诚设计杀察罕帖木儿,重返红巾军队伍,回到益都。扩廓帖木儿袭父职,继续围攻益都。是年十一月,元军破城,田丰、王士诚被俘杀,守将陈猱头以下二百余人被俘后送京师处死。山东红巾军全部被镇压。中路军是曹州盛文郁的部队。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由关先生(关铎)、破头潘(潘诚)、冯长舅、沙刘二等率领,逾太行山入山西,取泽州之陵川、高平。闰九月,克潞州(今山西长治),在冀宁路(治今山西太原)遇阻。十八年春,毛贵率东路军北上,直趋大都。为加强侧翼力量,阻止元军来援,命其将王士诚、续继祖自益都出兵攻怀庆,克晋宁,与中路军配合,势力大增。于是,中路军决定分兵两路:一路攻绛州(今山西新绛);一路由沁州(今山西沁县)攻冀宁、大同等地。时毛贵进逼大都失利,察罕帖木儿在晋南伏击中路红巾军取胜。六月,关先生、破头潘由辽州(今山西左权)转攻冀宁,意欲从保定、定州(今河北定县)突破元军防线,失利,改向晋北。十月,关先生等从定州转攻大同、兴和(今河北张北)等地。十二月,关先生等克上都。红巾军在上都烧毁元帝驻夏的宫阙后,再克全宁路(治今内蒙古翁牛特旗),焚鲁王府。进而攻取辽阳行省首府辽阳路(治今辽宁辽阳)。宋政权遂于此处置辽阳行省,命毛居敬、关先生、破头潘、冯长舅、沙刘二等为平章。红巾军进入东北后,元守军一触即溃,而关内元军则仍有一定实力,为此,他们决定进攻高丽。高丽王与元廷有特殊关系,而且派军进入中原镇压红巾军。至正十九年(1359)二月,中路军致书高丽王,准备进攻高丽。十一月,中路军前锋渡鸭绿江。十二月,毛居敬率红巾军攻占义州、静州、麟州、西京(今朝鲜平壤)。以后转战于西北沿海诸州。二十一年九月,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等再入高丽,一度攻占开京(今朝鲜开城),迫使高丽恭愍王逃奔福州(今朝鲜安东)。次年初,关先生、沙刘二等战死,余众在破头潘率领下退回辽阳,四月,破头潘在辽阳被俘。中路军至此全遭失败。宋政权分兵三路后,元廷不得不分散兵力对付各路红巾军,因而为刘福通亲率的中央红巾军解除了元军的压力。至正十七年六月,刘福通攻汴梁(今河南开封),不克。八月,转攻大名、卫辉等路,很快占领豫北、冀南广大地区,屡败元将答失八都鲁,元廷对答失八都鲁十分不满,“颇疑其玩寇失机,使者促战相踵”,红巾军伪造与答失八都鲁通和书,“遗诸道路,使者果得之以进”(《元史?答失八都鲁传》)。答失八都鲁得知,忧愤而死,子孛罗帖木儿继之。十八年五月,刘福通克汴梁,并定为国都,实现了使“宋”政权名副其实的宿愿。95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_元末农民起义这时,宋政权出现了鼎盛的局面。《元史》称:“造宫阙,易正朔,号召群盗,巴蜀、荆楚、江淮、齐鲁、辽海,西至甘肃,所在兵起,势相联结”(《元史?察罕帖木儿传》)。红巾军也自称:“慨念生民久陷于胡,倡义举兵,恢复中原,东逾齐鲁,西北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悉皆款附。如饥者之得膏粱,病者之遇药石。”①当时元朝主要兵力仍然集中在北方地区,尤其是靠镇压红巾军起家的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李思齐等军阀势力,全力以赴围剿北方红巾等各路军队,所以,北方红巾军在摧毁元朝统治的斗争中,作出的贡献和牺牲是不可估量的。由于三路北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先后遭致失败,或远离宋都汴梁,宋政权很快从鼎盛开始逆转。至正十八年七月,察罕帖木儿移军洛阳,孛罗帖木儿进攻曹州。十一月,曹州失陷,曹州行省武宰相、仇知院牺牲。十九年初,孛罗帖木儿北上代州(今山西代县)、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云内(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南),驻军大同,切断中路军与汴梁的联系。二十年五月,察罕帖木儿移军虎牢,分兵南路出汴南,攻陷归、亳、陈、蔡,北路出汴东,置战船于黄河内,略曹州南,据黄陵渡,又发陕西、山西各路元军,把汴梁包围得水泄不通。八月,汴梁失陷,刘福通护韩林儿冲出重围,逃奔安丰。至正二十三年(1363)二月,张士诚遣将吕珍攻安丰,小明王急向朱元璋求救,朱元璋不顾张士诚、陈友谅东西夹击的危险,亲率大军北上,救出小明王、刘福通,安置于滁州。至此,宋政权已经名存实亡。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二月,朱元璋称吴王前夕,其将廖永安迎小明王、刘福通至应天,途经瓜步,将他们溺死①。① 郑麟趾:《高丽史》卷四一《恭愍王》四。① 《国初群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引《通鉴博论》,《明太祖实录》卷十二称:“吕珍攻刘福通于安丰,入其城,杀福通等。”高邮战役后,南方红巾军也利用这一机会,重振旗鼓。黄陂渔民出身的倪文俊在重建天完政权中起了重要作用。至正十五年(1355)正月,倪文俊克沔阳,在汉川鸡鸣仪大败元军,威顺王宽彻普化之子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战死。不久,倪文俊又连克襄阳、中兴(今湖北江陵)、武昌、汉阳,俘威顺王子歹帖木儿及王妃等。元廷见其势大,下诏招抚,因谈判不成,倪文俊杀威顺王子。元廷命答失八都鲁等守蕲黄,命太不花为湖广行省左丞相,总兵湖南,全力剿捕红巾军。十六年正月,天完建都汉阳,徐寿辉仍以邹普胜为太师,命倪文俊为丞相,改元太平。是年,天完军东入浙江,西取襄阳,南克湖南常德、澧、辰、衡、岳诸州。赵普胜率巢湖水师克枞阳、池州、青阳等地,并两度围攻安庆。十七年九月,倪文俊企图谋杀徐寿辉篡夺帝位,失败后自汉阳奔黄州(今湖北黄冈),被其部将陈友谅所杀。倪文俊的部队全归陈友谅所有。陈友谅出身沔阳谢姓渔家,因赘于陈氏,故改姓陈,曾在县衙任贴书之职。元末兵起,与弟友仁、友贵聚众起义,投奔天完政权,充任倪文俊部下簿掾,累官至统军元帅。杀倪文俊后,夺得天完政权军权,率军重点进攻东南。至正十七年底,沿江而下,在小孤山大败元军。十八年正月,与赵普胜等联军攻破安庆,杀元淮南行省左丞余阙等。此后,连克龙兴、瑞州、邵武、吉安、抚州、建昌、赣州、汀州、信州、衢州等路。使天完政权成为南方各支起义军中拓地最广、实力最强的武装力量。但陈友谅与倪文俊一样,篡权野心强烈。为此,他于至正十九年九月,杀害唯一可与之匹敌的赵普胜。是年底,又逼迫徐寿辉徙都江州,乘机伏杀徐寿辉部属,自称汉王,改元天定。二十年五月,陈友谅挟徐寿辉攻占太平。闰五月,杀徐寿辉于采石,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汉,年号大义,仍以邹普胜为太师,以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太尉兼知枢密院事。陈友谅篡位后,“其将士皆离心,且政令不一”(《明太祖实录》卷九)。赵普胜、徐寿辉旧部纷纷离去。而陈友谅则把矛头指向应天(今江苏南京)的朱元璋,企图联合已经降元的平江张士诚对朱元璋东西夹击。张士诚未敢出兵。陈友谅称帝后不久,即沿江而下直奔应天,结果在龙湾中计大败,逃回江州。朱元璋乘胜连克太平、安庆等地,赵普胜旧部张志雄,徐寿辉旧部、驻守袁州多年的欧普祥,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北)守将于光等投奔朱元璋。二十一年,陈友谅多次反扑失败,朱元璋占领江州,陈友谅逃奔武昌。陈友谅饶州守将吴宏、建昌守将王溥、龙兴守将胡廷瑞等均以城降朱元璋。二十二年,吉安孙本立、曾万中,龙泉彭昌中等降朱元璋。这时,陈友谅已面临众叛亲离、“疆土日蹙”的局面。二十三年,陈友谅不顾一切发动了鄱阳湖大战,终于自取灭亡。陈友谅杀害徐寿辉篡夺政权后,天完旧将明玉珍宣布与陈友谅“不与相通”,在四川形成割据。明玉珍是随州(今湖北随县)梅丘里平林聚农民。元末兵起后,被当地富豪推为屯长,组织武装结寨自保。至正十三年冬,投奔徐寿辉,授为统军元帅,守沔阳。十七年秋,占领重庆,徐寿辉授为陇蜀行省参政。十八年,败李喜喜“青军”于普安(今四川剑阁)、广元,天完升玉珍为陇蜀行省左丞。十九年四月,克嘉定(今四川乐山),败元四川行省平章朗革歹等,杀右丞完者都,进克成都、隆庆、潼川。从此,元朝在四川的统治宣告结束。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弑徐寿辉称帝,“友谅使来,宋主(即徐寿辉)崩弑外闻,乃斩使焚书,三军缟素,为宋主发丧,附膺哀悼,殆不堪忍。..自是议讨友谅,移檄四方,会兵三峡。..谥宋主曰:‘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犹舜之宗尧也”①,明玉珍又“立寿辉庙于城南,春秋奉祀”②,对寿辉表示十分忠诚。二十一年七月,明玉珍称陇蜀王。二十三年正月,明玉珍称帝,国号大夏,改元天统,仿周制,设六卿,以戴春为冢宰,万胜为司马,张文炳为司空,尚大亨、莫仁寿为司寇,吴文仁、周兴为司徒,刘祯为宗伯,废释老二教,上奉弥勒,赋税十取其一,“农家无力役之征”③。明玉珍曾出兵陕西、云南、贵州等地,但多不能守,以后很少出兵,重于防守。二十五年,明玉珍更六卿为中书省、枢密院,以戴春为左丞相,万胜为右丞相,尚大亨、张文炳为知院,邹兴等为平章。二十六年春,明玉珍病死,遗言:“汝等同心协力,但可自守,慎勿妄窥中原,亦不可与各邻国构隙。”又说:“元虏未逐,余志不能遂也。”④子明升即位,年仅10 岁。高邮之战使张士诚转危为安。脱脱在前线罢兵权后,元军大乱,张士诚乘机出击,扩大地盘,并且拒绝元廷的多次招安。至正十五年(1355)底,淮东大饥,士诚遣其弟士德占领通州(今江苏南通),渡江克常熟。次年二月,攻占平江路(治今江苏苏州)。士诚改平江路为隆平府,将政权机构从高邮迁来。又分兵连克无锡、常州、松江、湖州、杭州,占有富庶的长江三角洲。这时淮西朱元璋已攻占集庆(今江苏南京),势力向东扩展,朱、张双方在镇江形成对峙。至正十七年,朱元璋军连克长兴、常州、泰兴、江阴、常熟等地,张士德在常熟被朱元璋军擒获。“于是,士诚北有淮海,南有浙西,江阴、长兴二邑皆其要害。长兴据太湖口,陆走广德诸郡;江阴枕大江,扼姑苏、通州济渡之处。得长兴,则士诚步骑不敢出广德、宣、歙;得江阴,则士诚舟师不敢大江,上金、焦。至是并为我(指朱元璋军)有,士诚侵轶路绝”(《明太祖实录》卷五)。张士诚战场上屡战屡败。割据台、温、庆元地区的方国珍奉元朝之命进攻张士诚。在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张士诚接受元朝招安,妥欢贴睦尔降旨授士诚为太尉。① 刘桢:《玄宫之碑》,1982 年明玉珍墓出土。② 杨学可:《明氏实录》。③ 杨学可:《明氏实录》。④ 杨学可:《明氏实录》。张士诚降元后,继续与朱元璋争夺地盘,双方在江南地区大体上维持原来态势,但在苏北、鲁南、皖北一带,张士诚利用宋政权衰败之机,把势力一直扩张到济宁、濠州一线。元廷为解决京师饥荒,于至正十九年九月,不惜以御酒龙衣赐张士诚,以换取海运粮。从至正二十年到二十三年(),张士诚和方国珍,一个出粮,一个出船,每年海运粮11 万石至13万石不等,解往大都,从而延长了元朝的反动统治。张士诚集团也是一伙新生的地主分子,他们割据平江后,“无不志在良田美宅”①,“诸公经国为务,畜声伎,购图画,唯酒色耽乐为从,民间奇石名木,必见豪夺。..诸公宴集,辄费米千石”②。张士诚“经岁不出门,不理政事”③,其弟张士信,有“后房百余人,习天魔舞队,珠金玉翠,极其丽饰”(《明太祖实录》卷二十)。至正二十三年(1363)二月,士诚遣吕珍进攻宋政权最后据点安丰,朱元璋救出小明王、刘福通,才使他们幸免于难。九月,士诚自称吴王,遣使赴京请命,妥欢贴睦尔不允。元廷又遣户部侍郎博罗帖木儿、监丞赛因不花到平江催海运粮,士诚不允,双方关系断绝。江浙行省的元朝官员也被士诚排挤。此后,张士诚集团更加腐朽堕落,灭亡之时也指日可待了。自从至正十四年(1354)高邮战役后,北南红巾军都从起义的低谷走了出来,展开了规模更大的反元武装斗争。北方红巾军分兵三路北伐,对元朝在北方的统治予以沉重打击,并为南方红巾军的发展和朱元璋队伍的壮大创造了条件。南方红巾军战绩辉煌,按实力本可担负起推翻元朝的历史重任,但陈友谅篡权后急遽蜕变,最后众叛亲离,自取灭亡。非红巾军系统的张士诚、方国珍,乘天下大乱之机,割据一方,叛服无常,早已失去农民起义的性质。朱元璋稳扎稳打,逐步壮大,最后担负起推翻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使命。① 乾隆《苏州府志》卷十《田赋》三。② 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卷上。③ 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卷上。第三节朱元璋削平群雄朱元璋是濠州钟离太平乡孤庄村人,出身于十分贫苦的农民家庭。至正四年(1344)春,淮河上游瘟疫流行,他的父、母、长兄相继病故,他掩埋了他们的尸体后,入寺为僧,后来游方化缘,饱受社会黑暗之苦,深知人世艰辛。至正十一年(1351)红巾军起义爆发,“初起汝颍,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御制皇陵碑》)。元璋目睹“元将至,略民为俘,邻境骚动”(《天潢玉牒》),遂决意投奔郭子兴部红巾军。他作战勇敢,足智多谋,被郭子兴视为亲信。至正十三年(1353),元军解围后,郭子兴与徐州帅赵均用、彭大父子失和。朱元璋意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至正十三年六月,朱元璋到家乡钟离,“倡农夫以入伍。..不逾月而众集”(《御制皇陵碑》),共达七百余人,其中有幼时相好徐达、邵荣、周德兴等人。加上后来入伍的邓愈、常遇春、胡大海等,至正十五年兼并的巢湖水师俞廷玉、俞通海父子,廖永忠、廖永安兄弟,桑世杰、张德胜等,都是朱元璋队伍的骨干。他们出身贫苦,勇敢善战,反元坚决。朱元璋队伍中虽然兼并过不少地主武装,但并不影响它的红巾军本色。郭子兴提拔朱元璋为镇抚、总管。十五年三月,郭子兴死。四月,宋政权任命郭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子兴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从此,这支部队正式归宋政权统辖。五月,朱元璋兼并部分巢湖水师后,开始南渡。六月,取采石、太平。定远人冯国用曾向朱元璋建议:“金陵龙盘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明史?冯国用传》)太平知府陶安也说:“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明史?陶安传》)朱元璋决定东取集庆(今江苏南京)。是年七月、九月,两攻集庆失利,郭天叙、张天佑被叛将出卖,俘送元军杀害。十六年三月,朱元璋亲率大军三攻集庆,一举攻克,杀元江南行台御史大夫福寿,改集庆路为应天府。遂分兵取镇江、金坛。七月,宋政权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宋政权在应天设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命朱元璋为平章。朱元璋占据应天后,东有张士诚倚江南之富庶,争夺江浙地盘;西有陈友谅凭长江中游地利,时时发兵来犯。陈、张沆瀣一气,以消灭朱元璋为己任。朱元璋要坐稳应天,在两强夹缝中立足,是相当困难的。朱元璋的成功,在于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这是当时其他武装所不可企及的。朱元璋注意延揽人才,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入据金陵,采纳了冯国用、陶安之献策;克徽州,问计于老儒朱升,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对;征浙东,胡大海引荐青田刘基、浦江宋濂、龙泉章溢、丽水叶琛等“四先生”。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陈友谅进攻应天,朱元璋左右意见分歧,“献计者或谋以城降,或以钟山有王气,欲弃据之,或欲决死一战,不胜而走未晚也”。刘基奋然曰:“先斩主降议及奔钟山者,乃可破贼尔。”①然后提出战略方针:“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游,其心无日不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明史?刘基传》)朱元璋非常注意采纳这些有识之士的精辟见解,使自己的队伍稳步发展。在军事上,采取了先陈后张的方针。徐寿辉为天完皇帝时,双方并无矛盾,只是至正十五年(1355)时,巢湖水师将领李普胜企图兼并朱元璋军失败被杀,促使水师分裂,俞廷玉等归朱元璋,赵普胜等归天完,在皖南青阳、石埭、潜山一带小有磨擦。朱元璋重点进攻应天周围的徽、婺、湖、信等州,以稳住南方阵地,迫使张士诚不敢来犯。至正二十年(1360)后,他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西线陈友谅,战线逐渐推向皖西、江西,利用陈友谅篡位引起的内部矛盾,大量纳降徐寿辉、赵普胜的旧部,进一步孤立陈友谅。在政治上,朱元璋始终利用宋政权作屏障,保持与宋政权在政治上的一致,朱无璋军克婺州(今浙江金华),开设浙东行省,于省门立两大黄旗,两旁立两牌。旗上书云:“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牌上书云:“九天日月开黄道,宋国江山复宝图”①。这与韩山童、刘福通“直抵幽燕之地,重开大宋之天”的口号是一脉相承的。尽管朱元璋早已独自发展,但始终寄名于宋政权之下。至正十九年五月,小明王升元璋为江南行省左丞相。二十一年正月,小明王封元璋为吴国公。二十三年二月,元璋亲去安丰救出小明王、刘福通,安置在滁州,二十四年,朱元璋称吴王,其纪年仍用龙凤,榜文命令仍称“皇帝圣旨,吴王令旨”。朱元璋非常善于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来缓冲敌人的压力或调整自己的部署。至正二十一年八月,察罕帖木儿用兵山东,招降田丰、王士诚等,势不可挡。朱元璋遣使北上与察罕通好,并说:“吾今遣人往与通好,观其所处何如,然后议焉。”(《明太祖实录》卷九)用尽了韬晦之计。在经济上,朱元璋初期采用抄掠地主财物、强令百姓岁纳寨粮的政策。后期为长久计,他放弃抄掠、强纳寨粮的办法,采用承认农民夺田或占田,鼓励开荒为己业,“给民户田”(刘辰《国初事迹》),收取田租的政策;同时,大力开展军屯、民屯,在应天近郊、江阴、衢州等地屯田,收效十分明显。在赋税方面采取轻徭薄赋,至正二十四年(1364)称吴王时,“赋税十取一,役法计田出夫”(《明史?食货志二》);商税也低,由十五取一,降至三十取一;盐税从十取二,降至二十取一。为发展贸易,至正二十一年(1361)于应天府设宝源局,铸大中通宝钱流通。① 黄伯生:《诚意伯刘公行状》,《诚意伯文集》卷首。① 《国初群雄事略》卷一《宋小明王》引俞本《皇明纪事录》。朱元璋的统一战争是从至正二十三年(1363)开始的。屡败于朱元璋的陈友谅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这年四月,陈友谅特制数百艘大舰,“舰高数丈,外饰丹漆,上下三级,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舫数十其中,上下人不闻相语,舫箱皆裹以铁”。他选择了朱元璋率军北上救援小明王尚未回师之机,兵号称60 万,“载其家属百官,空国而来”(《明太祖实录》卷十二)。陈友谅军首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洪都城原先紧靠赣江,朱元璋考虑在先,已将城墙改建为离江岸30 步。友谅军来攻,大舰无法靠近城墙,只得登岸围城。洪都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率军死守85 天,为朱元璋准备水军迎战陈友谅于鄱阳湖赢得了时间。七月,朱元璋亲率20万大军来援,陈友谅退至鄱阳湖。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水军大会战。陈友谅人众、舰大,朱元璋人少、舰小,双方差距悬殊。但朱元璋深知他的部队士气高涨,上下一心;而陈友谅弑主篡权,“唯知巨舰,未知军心哐怯”(《明太祖实录》卷十二)。朱元璋看准了陈友谅的弱点,一开始就采用火攻。七月二十一日,双方激战于鄱阳湖,开始朱元璋军无法靠近巨舰,朱元璋也险遭不测。后来他采用火攻,利用风势发火枪,焚毁陈友谅战舰20 余艘。二十二日,朱元璋组织敢死勇士,驾驶满载火药等易燃物的小舟,冲向敌阵,乘风纵火,焚其舰船数百。友谅弟友仁、友贵及平章陈普略等许多重要将领被焚死。“烟焰涨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明太祖实录》卷十二)。据统计,是日陈友谅将士被焚溺致死者达6 万人,朱元璋军溺死者7000 余人。经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激战,陈友谅不得不退入草鞋山。八月,陈友谅“粮绝势困”,“进退失据”,准备逃奔武昌。二十七日,在向湖口突围时中矢死。张定边等乘夜用小舟载其尸及子陈理逃回武昌,陈理继位。至正二十四年(1364)二月,朱元璋率水陆大军征武昌,陈理降,大汉割据政权灭亡。 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是平江张士诚。灭张战争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占领苏北、淮河流域诸城镇;第二阶段占领江南地区诸城镇;第三阶段围攻平江。即所谓“先取通泰诸郡县,翦其羽翼,后转取浙西”①的战略部署。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朱元璋发布文告,指责张士诚“假元之令,叛服不常..启衅多端,袭我安丰,寇我诸全,连兵构祸,罪不可逭”(《明太祖实录》卷十五)。令徐达、常遇春等于次年四月前全部攻占士诚在苏北和淮河流域的地盘。至正二十六年(1366)五月,朱元璋发布著名的《平周檄》。这篇檄文虽仍用“皇帝圣旨”和“龙凤”年号,却完全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污蔑红巾军“根蟠汝、颍,蔓延河、洛。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杀戮士夫,荼毒生灵,无端万状”(祝允明《野记》)。又罗列张士诚八大罪状,但口气也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的。这年八月,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率师① 《国初群雄事略》卷四《汉陈友谅》。20 万攻张士诚。至十一月,朱元璋军已占领湖州、杭州、绍兴、嘉兴等地,形成对平江的包围。士诚的重要将领吕珍、李伯升、张天琪、潘元明等纷纷投降朱元璋。十一月,朱元璋用叶兑“锁城法”攻平江,分兵把守平江各门、各方,四周筑长围困之,又架木塔(名曰敌楼)三层,监视城中动静,每层施弓弩火铳,又用襄阳炮日夜攻击。张士诚死命坚守。二十七年六月,张士信在闾门督战时挟妓寻欢,被炮火击中身亡。九月,城破,周仁(隆平府太守)、潘元绍(士诚婿)等降,张士诚率军巷战,最后自经未遂,俘送应天,自缢死。张士诚割据政权被消灭。朱元璋军在攻克平江、灭张士诚后,即遣军分两路进攻方国珍。方国珍于至正八年(1348)与其兄国璋、弟国瑛、国珉起兵反元,不久受元招安。十一年,红巾军起义爆发后,又反。其后据有庆元(今浙江宁波)、温、台等地,屡受元朝封官,官至江浙行省参政。至正十八年(1358)底,朱元璋克婺州(今浙江金华),招降方国珍,朱元璋授其为福建行省平章。但方国珍又同时接受元江浙行省平章职,后又升为丞相,封衢国公。至正二十七年(1367),方国珍北通元将扩廓帖木儿、南交福建陈友定,以对抗朱元璋。九月,朱元璋将朱亮祖、汤和、廖永忠来攻,方国珍日夜运珍宝,准备下海逃跑。元璋军连克台、温、余姚、上虞、庆元,方国珍逃入海中。十一月,方国珍被迫投降。与此同时,朱元璋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率军南下福建征陈友定。陈友定本为驿卒,因镇压红巾军有功,累升至福建行省参知政事。至正二十五年(1365),元置福建行省分省于延平,以友定为平章,“于是闽中八郡皆其所守”(《明太祖实录》卷二五)。元璋军势如破竹,于洪武元年(1368)正月进围延平,友定自杀未遂,俘送应天处死。此后,朱元璋南征北伐同时进行。至洪武元年六月,湖南、广东、广西全为明朝所有。南方之地仅剩四川明升、云南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明朝灭元后,四川、云南才陆续归明。第四节元朝的灭亡95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_元末农民起义扩廓与孛罗之争自至正十五年脱脱被害至二十八年元政权退出大都,十余年间,妥欢贴睦尔为声色所好,更加厌于朝政。起用右、左丞相凡十余人,或为奸佞小人,或为军阀武夫,或为无能之辈,结果都祸国殃民,加速了元朝的灭亡。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旷日持久,而扩廓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之间的斗争,既是一场拥兵自重的军阀之间的争斗,又是宫廷内部争权白热化的表现。脱脱死后,哈麻拜中书左丞相,其弟雪雪为御史大夫。“国家事尽归其兄弟二人矣”(《元史?哈麻传》)。哈麻谋立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事泄遭贬,途中被杖死。妥欢贴睦尔起用搠思监主政,搠思监贿赂公行,贪声著闻,甚至印造伪钞,政治更加黑暗。而妥欢贴睦尔与秃鲁帖木儿等十“倚纳”益加放肆,行大喜乐,演天魔舞,又热衷于自行设计、自行建造房屋和龙舟,对政事益加厌恶。皇太子与其母奇皇后一直谋求内禅,使宦官朴不花喻左丞相太平,太平不允,终于被皇太子和搠思监逼令自杀。搠思监与朴不花“构相表里,四方警报及将臣功状,皆壅不上闻”(《元史?搠思监传》)。他们根株盘固,气焰熏灼,内外百官趋附之者十九。又宣政院使脱欢,与之同恶相济,为国大蠹。朝内大臣恨之入骨,纷纷上疏弹劾。御史大夫老的沙是妥欢贴睦尔的母舅,意图利用群臣弹劾朴不花来达到排挤政敌的目的,引起皇太子和奇皇后的不满,便唆使妥欢贴睦尔将他封为雍王,逐回高丽。老的沙行至大同,跑到孛罗帖木儿军中躲避。于是一场以孛罗帖木儿和扩廓帖木儿为主角的新的内讧即将爆发。 元末军阀争权争势始自察罕帖木儿和答失八都鲁。答失八都鲁出身于蒙古珊竹带氏的功臣世家,自以为是正宗蒙古贵族;察罕帖木儿出身内迁的畏兀儿家庭,以布衣集义兵,凭战功成为统帅,很不甘愿位于答失八都鲁之下。答失八都鲁总制河南军马,但在冀、鲁一带屡战屡败;察罕帖木儿奉命由关陕入河南,再入冀、鲁,侵占了他的势力范围。答失八都鲁忧愤而死后,其子孛罗帖木儿总领其军,退守河北井陉口,后进驻大同,与察罕帖木儿争夺冀、鲁之地,双方之间屡有争战。至正二十年(1360)九月,朝廷命以冀宁(今山东大同)交孛罗帖木儿,察罕帖木儿不从,双方又展开交战,元廷命各还本镇。至正二十年(1360),察罕帖木儿在山东被起义军田丰、王士诚刺杀,其养子扩廓帖木儿袭父职。这时,孛罗与陕西军阀张思道(又名良弼)相联结。至正二十三年(1363)六月,孛罗乘扩廓忙于山东战事,南侵扩廓守地,并遣将竹贞袭据陕西。扩廓亦不示弱,遣部将貊高合李思齐兵攻竹贞,竹贞战败投降扩廓。自从老的沙留在孛罗帖木儿军中后,军阀之间的交战与宫廷内部的矛盾开始结合起来。右丞相搠思监、宦官朴不花与皇太子结成一伙,以扩廓帖木儿为外援,强令孛罗交出老的沙,孛罗不遣。二十四年三月,搠思监、朴不花遂诬称孛罗与老的沙图谋不轨,由妥欢贴睦尔下诏,削孛罗官职,令其解兵权归四川。孛罗知道此诏非皇帝本意,遂拒不奉诏。朝廷下令命扩廓帖木儿出兵讨伐孛罗。这时,宗王不颜帖木儿等出面上书,替孛罗辩解,且很快出兵与孛罗会师。妥欢贴睦尔怕局面不可收拾,降下圣旨,“以搠思监屏诸岭北,朴不花窜之甘肃,以快众愤。孛罗帖木儿等,悉与改正,复其官职”(《元史?搠思监传》)。然而,诏书虽下,而搠思监、朴不花仍留居京城。这样,孛罗进兵京师就找到了借口。四月,孛罗派秃坚帖木儿率军进攻京师。秃坚本为知枢密院事,因得罪皇太子,逃奔孛罗军中避祸。秃坚兵入居庸关,败京师军,至清河,皇太子逃奔兴(今河北承德西)、松(今辽宁赤峰西),京师空虚。妥欢贴睦尔命达达国师、蛮子院使去秃坚军营劝解,秃坚声称必得搠思坚、朴不花,妥欢贴睦尔被迫交出二人,孛罗杀之。秃坚帖木儿浩浩荡荡率军入京师,妥欢贴睦尔以孛罗帖木儿为太保、中书平章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守御大同;秃坚帖木儿为中书平章政事,退出京师。 是年五月,皇太子回宫后,忿怒不已,命扩廓帖木儿调动军队,分道进攻孛罗。扩廓命白锁住守京师,命貊高、竹贞为中道、关保为西道,合击孛罗于大同,扩廓亲驻太原,调督诸军。七月,孛罗与秃坚、老的沙等以“清君侧”名义再次进攻京师,皇太子逃到太原。孛罗等入京师,妥欢贴睦尔命孛罗为太保、中书右丞相,节制天下兵马;老的沙为平章政事;秃坚帖木儿为御史大夫。孛罗主政后,杀“倚纳”秃鲁帖木儿、波迪儿等,罢三宫不急造作,沙汰宦官,减省钱粮,禁西蕃僧人佛事,并多次遣使请皇太子还朝,使者至太原均被拘留。 至正二十五年(1365)三月,皇太子在扩廓帖木儿军中下令,调遣岭北、甘肃、辽阳、陕西各地军队,共讨孛罗帖木儿。孛罗调兵抵御,败绩,于是郁郁不乐,终日与老的沙饮宴,荒淫无度,酗酒杀人,喜怒无常,人皆畏之。妥欢贴睦尔对孛罗的行为也极为不满,密令威顺王宽彻普化子和尚刺杀孛罗。和尚雇杀手于七月二十九日刺杀孛罗帖木儿,老的沙携孛罗家眷逃遁至秃坚军中,与秃坚共奔赵王王傅府(今内蒙古达茂联合旗阿伦斯木),鼓动赵王起兵,赵王缚老的沙、秃坚二人送至朝廷。孛罗帖木儿党至此被彻底清除。当妥欢贴睦尔密谋杀害孛罗之时,扩廓乘机进攻大同,取之。皇太子联络也先及魏、辽、齐、吴、豫、豳诸王准备进京。皇太子在太原时,想用唐肃宗在灵武称帝的故事自立,扩廓等不从。现在进京,奇皇后传令扩廓以重兵拥皇太子入城,企图威胁妥欢贴睦尔让位。扩廓知其用意,兵至京城30里处即下令分散,不入京师,皇太子怨恨在心。既入京,妥欢贴睦尔命老臣伯撒里为右丞相,扩廓为左丞相。居两月,扩廓请南还视师。二十五年闰十月,封扩廓为河南王,总天下兵。十二年六月,抵河南,驻军彰德(今河南安阳),调遣诸将准备南下江淮。但关中李思齐、张思道、孔兴、脱列伯四将各怀异见,要求别立一军,不受调遣。他们共推李思齐为盟主,各令本部曰:“一戈一甲,不可出武关,王保保(扩廓别名)来,则整兵杀之。”(《庚申外史》)扩廓遣其将关保、虎林赤西攻张思道于鹿台,而思齐与思道合兵抗之,双方相持一年,前后百战,胜负未决。至正二十七年(1367)八月,妥欢贴睦尔见诸军互伐,不得不下诏命皇太子亲出总天下兵马。又命扩廓以其兵自潼关以东,肃清江淮;李思齐以其兵自凤翔以西,进取川蜀;秃鲁以其兵与张思道、孔兴、脱列伯等取襄樊;王信以其兵固守山东。诏书虽下,皇太子竟止之不行,扩廓等也拒不受命。扩廓自恃兵强,日益跋扈,又杀皇帝派来调解的诏使天下奴,其部将貂高、关保十分不满,宣布脱离扩廓。两人又罗列扩廓罪状上奏朝廷,并发兵攻扩廓。当时,皇太子用侍御史李国凤等计,立大抚军院,总制天下兵马,专防扩廓。是年十月,扩廓被免职,以河南王食邑汝州(今河南汝南),其所总诸军分由各将统领。至正二十八年(1368),朝廷命左丞孙景益分省太原,关保驻兵防守。扩廓遣兵攻占太原,尽杀朝廷所置官。妥欢贴睦尔下令削夺爵邑,令诸军共诛之。于是,一场新的军阀混战又重新开始,扩廓退守平阳(今山西临汾),双方相持良久。这时明兵已到达河南,思齐、思道率兵西归,而貊高、关保进攻平阳甚急。扩廓夜袭其兵营,俘貊、关二将。妥欢贴睦尔见扩廓势大,立即罢大抚军院,下诏复扩廓原职,领兵准备南讨。自扩廓、孛罗构兵以来,元廷整整花费8 年时间用于内耗之中。这8 年中,朱元璋从容备战,次第削平群雄,最后挥师北伐。元廷的腐败统治,为它自己挖掘了坟墓。明师北伐和元朝灭亡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吴元年,1367)十月,朱元璋在消灭了张士诚割据势力后,即着手挥师北伐。他对徐达等说:“自元失其政,君昏臣悖,兵戈四起,民坠涂炭。予与诸公仗义而起,初为保身之谋,冀有奠安生民者出。岂意大难不解,为众所附,乃率众渡江,与群雄相角逐,遂平陈友谅,灭张士诚,闽、广之地,将以次而定。尚念中原扰攘,人民离散,山东则有王宣父子,狗偷鼠窃,反侧不常。河南则有王保保,名虽尊元,实则跋扈,擅爵专赋,上疑下叛。关陇则有李思齐、张思道,彼此猜忌,势不两立,且与王保保互相嫌隙。元之将亡,其机在此。”又提出北伐的战略部署:“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太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明太祖实录》卷二五)朱元璋的这一席话,充分说明他对全国形势和战局了如指掌,以后形势的发展果然不出他所料。在长期的战争环境里和激烈的战斗中,朱元璋已经锻炼成为一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是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中书平章政事常遇春为副将军,率25 万大军由淮入河,北取中原。临行,又召见诸将士,叮嘱他们“所经之处及城下之日,勿妄杀人,勿夺民财,勿毁民居,勿废农具,勿杀耕牛,勿掠人子女”(《明太祖实录》卷二五)。二十三日,发布北伐檄文,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明太祖实录》卷二五)的口号,这一口号对当时的汉族地主阶级有很大的号召力,对分化瓦解蒙汉各族上层贵族联合统治的元政权起了很大作用。北伐的第一步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十月二十四日,徐达率军抵淮安,遣人往沂州招谕王宣、王信父子。察罕帖木儿死后,王宣父子利用扩廓帖木儿打内战的机会,攻掠山东全境。徐达派人招降后,王宣父子投降,王信被授予江淮行省平章政事。未几,王宣父子复叛,王宣被徐达镇压,王信逃遁。徐达率军先后克复营州、滕州、益都、东平、兖州、济南、济宁、密州、登州、莱州、东昌等地。由邓愈率领的偏师也由襄阳北略南阳,进展顺利。 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定国号为明,建元洪武。北伐的第二步是“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洪武元年二月,徐达等率师进入河南后,首先进攻汴梁。当时元汴梁守将李克彝、陈州(今河南淮阳)守将左君弼、安丰守将竹昌均屯兵汴梁。左君弼原是天完政权汴梁行省首脑,长期占领庐州(今安徽合肥),至正二十四年(1364)降元。明军抵达陈桥时,左君弼率先投降,李克彝奔河南(今洛阳)。明军占领汴梁,次第攻克河南各州县。同时,由冯宗异率领的偏师攻克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扼潼关,西略华州(今陕西华县),以防李思齐军。五月,朱元璋抵汴梁,召集诸将确定北进大都方略。七月二十九日,山东诸将自益都、徐州、济宁会师东昌,前锋分兵渡河。闰七月初二日,徐达等自汴梁发兵,自中滦渡河,进取彰德、磁州、邯郸。十一日,徐达会诸将于临清。十四日,常遇春克德州。北伐的第三步“进兵元都”正在顺利进行中。这时,妥欢贴睦尔如梦初醒。闰七月十九日,罢大抚军院,复扩廓帖木儿官职,命其出援京师,勤王御敌。扩廓故意自平阳绕道大同,尽管元都危在旦夕,他依然观望不进。 闰七月二十日,明军下长芦,趋清州。二十三日,徐达兵抵直沽,水陆两路向大都进发。元中书右丞相也速望风逃遁,元都大震。二十七日,妥欢贴睦尔命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命庆童为中书左丞相,同守京城。二十八日夜半,妥欢贴睦尔率三宫后妃、皇太子、皇太子妃等,开健德门北奔上都,左丞相失列门等扈从。八月初二日,徐达等率至大都,攻齐化门,命将士填濠破城而入,执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等,杀之。至此,统治了百余年的元皇朝终于被推翻。明朝改大都为北平府。妥欢贴睦尔于八月十五日至上都。当时元朝残余势力仍不可忽视。扩廓帖木儿拥数十万军屯驻山西,李思齐、张思道等盘踞陕西,辽阳有兵10 万,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守云南。明廷视扩廓帖木儿为头号劲敌,陕西李、张已有“贰志”(刘佶《北巡私记》),故克大都后不久,明军即兵分两路进攻山西,迫使扩廓撤至甘肃、宁夏。洪武二年(1369)正月,妥欢贴睦尔命扩廓为中书右丞相。四月,元军见明军主力西攻陕西,遣将分道攻北平,被常遇春击败。六月,妥欢贴睦尔逃奔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常遇春克上都,徐达在陕西也势如破竹,李思齐投降。至明年四月,扩廓帖木儿由宁夏北奔和林,残元势力基本上退至漠北。四月二十八日,妥欢贴睦尔因患痢疾,病死于应昌。朱元璋“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号曰顺帝”(《元史?顺帝纪十》)。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为其父谥号惠宗。五月,明将李文忠来袭应昌,爱猷识理达腊退居和林,改年号宣光。和林的残元政权史称“北元”。 分享: >
“元末农民起义”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遂平县人民政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