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天山雪莲的价格看雪莲,吃哈密瓜..

一起去天山看雪莲,吃哈密瓜.._百度知道
一起去天山看雪莲,吃哈密瓜..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你疯了,还是傻了。
其他类似问题
哈密瓜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起去天山看雪莲,吃哈密瓜.._百度知道
一起去天山看雪莲,吃哈密瓜..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时间可以相约同去。西部是个美丽的地方。
其他类似问题
哈密瓜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起去天山看雪莲,吃哈密瓜.._百度知道
一起去天山看雪莲,吃哈密瓜..
我有更好的答案
...........................................................
其他类似问题
哈密瓜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一起去天山看雪莲,吃哈密瓜.._百度知道
一起去天山看雪莲,吃哈密瓜..
我有更好的答案
和你人事真实我的幸福
我老家就是新疆滴~~天山看过,雪莲吃过,哈密瓜常吃~~~~~~祝你玩的愉快啊
其他类似问题
哈密瓜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该商铺的 哈密瓜 相关产品
除供鲜食,还可制作瓜干、瓜脯、瓜汁。瓜蒂瓜籽可入药治病,瓜皮喂羊能促肥增膘。
  在每一百克瓜肉中还有蛋白质0.4克,脂肪0.3克,灰分元素2克。其中钙14毫克,磷10毫克,铁1毫克。请不要小看这1毫克铁,它对的造血功能和发育有很大关系。同肉类相比,哈密瓜中的铁含量较之等量的鸡肉多2倍,鱼肉多3倍,牛奶多17倍。
  哈密瓜肉中维生素的含量比其它水果也毫不逊色。在哈密瓜鲜瓜肉中,维生素的含量比西瓜多4至7倍,比苹果高6倍,比杏子也高1.3倍。这些成分,有利于人的心脏和肝脏工作以及肠道系统的活动,促进内分泌和造血机 能,加强消化过程。
  哈密瓜,性寒味甘,含蛋白质、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果胶、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磷、钠、钾 等。哈密瓜果肉有利小便、止渴、除烦热、防暑气等作用,可治发烧、中暑、口渴、尿路感染、口鼻生疮等症状并且有清凉消暑,除烦热,生津止渴的作用,是夏季解暑的佳品。食用哈密瓜对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用来作为贫血的食疗之品。如果常感到身心疲倦、心神焦躁不安或是口臭,食用哈密瓜都能有所改善。
哈密瓜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哈密瓜等甜瓜类的蒂含苦,具有催吐的作用,能刺激胃壁的黏膜引起呕吐,适量的内服可急救食物中毒,而不会被胃肠吸收,是一种很好的催吐剂。哈密瓜香甜可口,果肉细腻,而且果肉愈靠近种子处,甜度越高,愈靠近果皮越硬,因此皮最好削厚一点,吃起来更美味。
  中医认为,甜瓜类的果品性质偏寒,还具有疗饥、利便、益气、清肺热止咳的功效,适宜于肾病、胃病、咳嗽痰喘、贫血和便秘患者。
  哈密瓜不仅是夏天消暑的水果,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人被晒出斑来。夏日紫外线能透过表皮真皮层,令皮肤中的骨胶原和弹性蛋白受到重创,这样长期下去皮肤就会出现松弛、皱纹、微血管浮现等问题。同时导致黑色素沉积和新的黑色素形成,使皮肤变黑、缺乏光泽,造成难以消除的太阳斑。而哈密瓜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而这种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增强细胞抗防晒的能力,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另外,每天吃半个哈密瓜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能确保机体保持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
  搬动哈密瓜应轻拿轻放,不要碰伤瓜皮。受伤后的瓜很容易变质腐烂,不能储藏。
  哈密瓜性凉,不宜吃得过多,以免引起腹泻。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宜于肾病、胃病、咳嗽痰喘、贫血和便秘患者.
  患有脚气病、黄疸、腹胀、便溏、寒性咳喘以及产后、病后的人不宜多食。
哈密瓜哈密瓜含糖较多,糖尿病人应慎用。
  哈密瓜多为椭圆形或橄榄形。它的颜色为果绿色带网纹的, 金黄色的,花青色的等等。 用鼻子去闻瓜,一般有香味的,成熟度适中。没有香味或香味淡薄的,是成熟度较差的,可以放些时候再吃。挑瓜时可以用手摸一摸,如果瓜身坚实微软,成熟度就比较适中。如果太硬则不太熟,太软就是成熟过度。瓜瓤为浅绿色的,吃时发脆,如是金黄色的,吃上去发粘,白色柔软多汁。总之,哈密瓜的总类很多,希望您挑选时注意这几点。
  现实行塑料大棚栽培,每年5月,即有早熟的甜瓜上市,
哈密瓜接着,各种各样的甜瓜相继成熟;较晚熟的黑眉毛蜜极甘上市时已临近10月深秋。这类晚熟冬瓜质优而耐贮运,经秋日曝晒后,用绳络兜好,挂吊在暖窑中 过冬,至来春取食,依然鲜美如新。新疆普通人家在房顶晒西瓜,床下堆满瓜,来客时剖瓜招待,寒冬腊月全家围着火炉品瓜消夜,皆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种哈密瓜是很讲究的。《敦煌随笔》记载了古代的种法:“以苦豆之叶垫土中,培壅其根,夏末秋初成熟,白露前后采摘,若浇水过多,其味减薄。”
  现在科技进步,方法也改良了,但催苗时,最好不要用化肥,而用农家肥或油渣,瓜秧发九片叶,坐瓜时即停,不加塑料薄膜,不加农药,
  哈密瓜春季大棚栽培的最佳播种时期:1月下旬~2月上旬。
  沙垄:根据棚宽挖一有倾斜(以能流水为宜)的槽,倒三角形,上底宽约30厘米,深40厘米,距离沟底20或25厘米架铺铁网,铁网上面铺塑料网(网眼大小以不漏沙为宜),网上沟壁铺一层油毡、一层塑料布与土壤隔开,然后填入沙子与地平,垄距1.2米。两年换一次沙(怕重茬的作物)。
  水道:在较低一侧垄端垂直挖一排水槽与各垄相通,垄内多余的水、肥可入此槽排出后二次利用,用水泥抹槽防渗且宜流水,在地侧砌贮水池,与水槽相通。在垄高侧设主管道,直径1.5或2寸,与水泵相连,末端束紧,接出分支管顺在垄上,直径0.5或0.8寸,在苗旁分支管上扎两个大的洞,末端束紧,为了防止水溅射叶片, 在分支管上盖一层薄膜,经小水泵加压后成半滴半喷式浇水。
  管理 
  可采用干燥处理,把干种子在60~69℃恒温干燥箱内烤3天左右,消毒杀菌效果良好。若无此条件可把种
哈密瓜子在强日光下晒种2天。
  播种时,一是钵面要平,苗钵间排列紧密;二是苗床要充分浇水,待水下渗后播种;三是一钵一粒籽,种子平放;三是覆土深浅要一致,厚约1cm为宜,播后轻轻压实。
  苗床管理
  春季育苗强调保温防病,苗床采用多膜覆盖,地面铺设电加温线。
  温度管理:采用“二高二低”法变温管理,即出苗前,苗床温度应保持白天30~32℃,夜间18~20℃,以促齐苗;第一片真叶展开前,床温应适当降低,保持白天25~28℃之间,夜间15~16℃,以防高脚苗;第三片真叶出现止,床温应适当提高,保持白天30~32℃之间,夜间18~20℃,以促进早出真叶;定植前一周进行低温炼苗,使幼苗逐渐适应大田环境条件。
  水分管理
  苗期应严格控制水分,视苗床钵体干湿程度于晴天的午前进行适量浇水,浇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发、水渍收干后再盖塑料薄膜。
  湿度和光照管理
  通风降湿是防止幼苗病害发生的关键。因此,齐苗后在床温许可的范围内,应尽量揭开小环棚塑料薄膜,增加通风,降低苗床空气湿度。遇阴雨天气,在中午前后也要进行短时间的通风降湿、增加光照。
  育苗期间可进行一次25%阿米西达悬浮剂喷雾,以防病和提高抗性。
  田块选择:哈密瓜栽培忌瓜茬和连作地块,应选择3年内未种过瓜类、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稻茬田块。有机质丰富、通透性好的沙质土壤为种植哈密瓜的首选。
  施足基肥:定植前一个月,进行耕翻,耕翻深度以25~30cm为宜,同时开好配套沟系(大明沟、操作沟和棚外围沟),并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一般亩用商品有机肥1000kg左右,钾型三元复合肥(N∶P∶K=15∶15∶15)30kg和过磷酸钙50kg。
  整地作畦:作畦时一定要高畦、高垄,一般立架栽培作四畦,地爬栽培作两畦。畦面应呈龟背形,采用地膜全覆盖(春季透明地膜),有利保墒降湿防草。
  搭棚和铺地膜:定植前15~20天,应搭好大棚、盖好膜,以提高地温和棚内气温,达到预热瓜路的目的。
  定植时期:定植应以秧龄和叶龄,春季苗龄30天左右。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中旬定植。
  地爬栽培:株距45cm左右,每棚2畦,亩栽500株左右。
  立架栽培:株距40cm左右,每棚4~5畦,亩栽1100株左右。
  定植行一般在畦中间。定植时应选晴好天气,并及时浇好活棵水,可适量使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来浇灌以防病。
  春季多膜覆盖保温时,应特别注意降湿防病。尽量创造一个高光照的环境,晴天在保温的条件下勤揭膜通风降湿,坐果前大棚白天保持28~30℃,夜间不低于10℃;当瓜蔓长至坐果节位时,适当降温促进坐果;果实膨大期应加大昼夜温差,以利果实养分的转化和积累,促进果实的膨大和提高品质。
  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可在活棵后喷施植物营养液促发棵,如赐保康液肥等。瓜果膨大期时进行1~2次追肥,可在离根部30cm处穴施,亩用复合肥10~15kg,结合进行磷酸二氢钾的叶面喷肥。瓜成熟前15天停浇肥水,以防裂果。
  哈密瓜生产上常采用的整枝方式主要有单蔓整枝和双蔓整枝。
  即主蔓晚摘心(27~30叶摘心),去除主蔓基部侧芽。春季选取12~15节的子蔓留瓜,雌花后留2叶及早 摘心。
  即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摘心,选留两根健壮子蔓,其余子蔓全部摘除
哈密瓜。春季选取11~13节的孙蔓留瓜,雌花后留2叶及早摘心。
  哈密瓜一般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时间春季宜在上午7~10时进行,选择同品种异株上当天开放的雄花,掰去花瓣,将雄蕊在雌花柱头上均匀轻轻涂抹。
  当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根据各果实的长势及发育情况综合判断选留其中一个端正、健壮的幼瓜,其余去除,通常28~30节位进行打顶。一般单蔓留一瓜,双蔓留两瓜。
  哈密瓜的引种,我市是1990年开始的,通过赴新疆考查,品种筛选,栽培技术更新,成功地研究出温室育苗、塑料大棚保护地移栽、立体栽培管理的栽培技术,采用此种方法种植哈密瓜平均单瓜重1公斤左右,重的可达到2公斤以上,果实折光糖含量12%,高的达到14%。一般占地面积336平方米大棚(长42米、宽8米),可定植株,产商品瓜3000公斤以上。
  一、品种
  1.新密杂9号
  该品种一代种子,生育期85天左右,植株长势强,蔓长291厘米,平均单瓜重1公斤左右,最大可达2公斤以上,平均单株座瓜2个。果实椭圆形,果面金黄有稀网或无网,果肉青白,肉质细软,汁水适中,清香,适口性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4%,果实成熟后落柄,耐贮运。
  2.黄旦子。黄旦子又名铁旦子,生育期85天左右,植株长势较弱,从雌花开放到成熟需40天,果实圆球型,成熟时为桔黄色,该品种适应性强,较抗病,耐贮运。
  二、育苗
  温室营养钵旱育苗,3月10—20日育苗,苗龄30—35天,4月10—20日定植,6月10—15日成熟。
  1.建造温室,做苗床
  (1)保护地的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水源充足地建造温室。
  (2)做苗床:苗床中间留有过道,视温室宽度两边均匀作床,长度不限,宽度为1.5米,棚两侧留0.3米,便于管理。育苗面积与定植面积之比为1∶25为宜,要多10%的苗做补栽准备。
  2.播前准备
  (1)营养土配制:大田土3份(7年以上没种过瓜类田土),腐熟马粪2份,炉灰或沙土1份,混合过筛,用80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消毒,每立方米营养土用药液50克。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直径8—10厘米营养袋内,压实。
  (2)种子准备及处理:播种前先进行人工粒选种子,剔出秕粒、破损、不纯的种子。在阳光下晒1—2天。催芽前采用温水消毒,用40—50℃的温水浸种15分钟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小时,浸后用清水冲洗2次。
  (3)浸种催芽:浸种4—6小时,然后捞出控干放在28—30℃温度下催芽,约24小时,有8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3.播种。先将营养钵浇透水,在其中间放入一粒发芽种子,然后覆土1厘米,盖塑料膜保温。
  4.苗床管理。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5℃,出苗后揭去覆盖在苗上的塑料膜,防止烤苗,秧龄30—35天,长出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三、定植
  移栽定植前,按70厘米距离开沟,亩施腐熟的鸡、羊、马粪等3立方米,化肥三元素30公斤,钾5公斤,施入沟中,与土壤混均匀后覆土做垄,垄高15—20厘米,宽70厘米,然后覆地膜移栽,株距35—40厘米,移栽后浇定苗水,待水下后用细土封穴,防止水份蒸发,有条件地方上滴灌设备效果更好。
  四、棚温控制
  定植后白天温度保持27—30℃,夜间不可低于20℃(自然温度低可采用二层膜提高温度)。整个生育期内
哈密瓜积温达到℃,缓苗后应注意通风降温。开花前营养生长期白天气温保持25—30℃,夜间不低于15℃,地温25℃左右;开花期白天保持27—30℃,夜间15—18℃;果实膨大期白天保持27—30℃,夜间15—20℃;成熟期白天28—30℃,夜间不低于15℃,地温不低于20—23℃;座果后要求温差15℃,夜间温度过高易徒长,对果实糖分积累不利,影响品质。
  五、湿度控制
  相对湿度在50—70%为宜。大棚栽培土壤水分蒸发量小,土壤水分过多易徒长,应严格控制浇水。哈密瓜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为:定植后到开花期土壤最大持水量70%,开花座果期80%,果实膨大期80—85%,果实成熟期55%。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全生育期基本上浇4次水,定植时浇足底墒水,开始抽蔓时浇1次,果实膨大期浇2次。
  六、整枝
  大棚栽培采用吊蔓立体栽培方式,采用单蔓式整枝,当主蔓长到6—7片叶开始吊蔓,将瓜秧扶到吊绳上使之上爬第4节以下的子蔓留一叶摘心并抹去腋芽,在5—7节长出子蔓座果,座果后留2—3片叶,一般单株座瓜2个,第二个瓜在10—13节留瓜。在大棚内栽培由于不通风影响授粉,要在开花期间每个棚内放置一箱蜜蜂或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七、病虫害防治
  哈密瓜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枯萎病、病、霜霉病。害虫有:小地老虎、蝼蛄、蛴螬和蚜虫。
  1.猝倒病。
  (1)幼苗发病时,可喷洒铜铵合剂药液。配方是:铜2份,硫酸铵15份,消石灰4份,充分混合密闭一昼夜后使用。打药时取药粉一份兑水400份喷雾。
  (2)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喷雾。
  2.枯萎病。枯萎病又叫萎蔫病,蔓割病,俗称死秧子。
  (1)药液灌根:70%甲基托布津或40%超微多菌灵300倍液灌根。以株基部为中心,挖深10厘米,直径8—10厘米小圆坑,主根基部露到外面往坑内灌满药液,灌后不封坑,使根部受到煅练而抗病。
  (2)涂抹:用70%敌克松1份加面粉20份,兑水调成糊状,涂抹到病株基部,防治效果很好。
  3.病。病通常在座瓜中后期发生,如不及时防治,病情蔓延快,使植株光合作用减弱,叶片硬化干枯,衰亡。
  (1)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4.霜霉病。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叶残体越冬,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片,
哈密瓜使叶片干枯似火烧一样,干枯卷缩。
  (1)农业防治:培育和选栽壮苗,要选择地势好、排水好、肥沃沙质土壤种植,施足农肥和磷钾肥,合理密植,通风透光,切忌阴天浇水;发现病株立即拔出烧毁。
  (2)药剂防治:可用40%乙磷铝、40%疫霜灵2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
  5.地下害虫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蛴螬、蝼蛄,对常发生地下害虫的大棚,定植前要采取预防措施。
  (1)结合施底肥,每公顷用1.5公斤的辛硫磷毒土施入,毒杀地下害虫。
  (2)毒饵诱杀:定植后发现地下害虫可进行人工捕杀或毒饵诱杀。毒饵配制: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适量水稀释后拌在30公斤炒熟的麦麸上,于傍晚撒在瓜秧附近及地下害虫活动的地方诱杀。
  6.瓜蚜。瓜蚜也称腻虫。在高温季节繁殖率高,危害重。
  (1)在蚜虫初发期呈点片发生阶段可用40%乐果乳油倍液防治。后期可加大药液浓度用800—1000倍液防治。
  (2)用来福灵乳油倍液喷雾。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农业防治,结合化学防治,要勤观察,及时用药,清理杂草。控制棚内湿度、保持植株干燥是防病的最有效措施。
  大棚哈密瓜主要病害有:蔓枯病、病、霜霉病及病毒病等。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福星乳油、10%世高水分散粒剂、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等喷雾防治。
  在发病初期或整枝时,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配成糊状药液涂抹病部或伤口,有效率可达90%以上。
  大棚哈密瓜主要虫害有:虱、蚜虫、瓜绢螟、红蜘蛛、潜叶蝇、蓟马等。采用针对性的杀虫剂如25%
哈密瓜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杀虫双水剂、15%安打悬浮剂等喷雾杀虫或挂黄色粘板诱蚜。蝼蛄、金针虫、地老虎
  哈密瓜播种前后,覆盖地膜前,在两个播种穴之间挖一小坑,撒入毒饵。毒饵配方:100斤炒熟的麸皮中,加敌百虫0.5公斤,以适量的水拌匀。
  种蝇、金针虫、地老虎、蓟马
  喷洒敌百虫或敌敌畏1000倍液于幼苗及茎基周围
  乐果或已酰乳油,1份药加水5份,用毛笔或小排笔沾药液涂于瓜秧基部,涂10cm左右
  红蜘蛛
  喷洒乐果乳油800-1000倍;73%克螨特乳油1000倍,石灰合剂波尔0.2-0.3。以上药剂可交错使用,在收获前15天应停止施药;20%的三氯杀螨醇800-1000倍液喷洒。
  细菌性叶斑病
  喷800-1000倍敌克松,800-1000ppm链霉素:1:1:250的波尔多液;300倍退菌特。以上药剂可交换使用,6-7天喷一次,共2-3次。
  用“798”花茎覆盖;10%的草甘磷1:10倍涂于列当茎部;杜尔:草甘磷:水为1:3:40涂抹或喷洒列当植株。
  疫霉病
  随水灌药,70%敌克松每次每株3克;50%可湿美双每次每株4克;25%瑞毒霉素每次每株1克。在灌水时随水把药灌入瓜沟内,共灌2次,其间隔为半月左右,灌药同时可结合叶面喷洒58%甲双灵锰锌800-1000倍。
  真菌性叶枯病(弱斑病)
  可喷洒:1:1:250的波尔多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
哈密瓜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药时保证质量,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蔓枯病
  用敌克松1:50倍液涂抹病部,或喷洒波尔多液,代森锌,退菌特等药剂。(浓度同上)
  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200ppm,每次用药10克(有效成份),既15%粉锈宁67克加水50-100公
  斤;石灰合剂,以波美0.2-0.3度为宜,避免在中午温度过高时使用。以上药剂可交错使用,每15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3次。
  鉴别哈密瓜的成熟与否,有以下几种方法:
  开花至成熟的时间,即果实发育期。雪里红品种在40~43天。
  离层。果实成熟时在果柄与果实的着生处都会形成离层。
  香气。有香气的品种,果实成熟时香气开始产生,成熟越充分香气越浓。
  果实外表。成熟时果实表现出固有的颜色与花纹。雪里红品种成熟时白里透红,偶有稀疏网纹。
  植株特征。坐果节卷须干枯,坐果节叶片叶肉失绿,叶片变黄。
  采收应在早晨,瓜的表面无露水时进行;采收时,瓜柄应剪成“T”字形,并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伤。
  李子(红、青李子各100克)洗净切块,哈密瓜肉切块,与冰块100克搅打成冰沙,装入盘中即成。
  菜品口感:甜酸适口。
  食谱营养
  哈密瓜:哈密瓜风味独特,富有营养。哈密瓜的干物质中,含有4%~5%的糖份(萄糖、果糖、蔗糖)容易被吸收利用。适当多吃哈密瓜有益健康。哈密瓜性凉,不宜吃得过多,以免引起腹泻。李子:李子是中国的传统果品之一。鲜果中含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胡萝卜素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含多种氨基酸、天门冬素等。李子对肝病有较好的保养作用。唐代名医孙思邈评价李子时曾说:“肝病宜食之”。李子中的维生素B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的作用,贫血者适度食用李子对健康大有益处。李子的悦面养容之功十分奇特,经常食用鲜李子,能使颜面光洁如玉,实为现代美容养颜不可多得的天然精华。李子酒就有“驻色酒”之称。李子易助湿生痰,不宜多食,尤其脾胃虚弱者应少食。 双层哈密瓜酸奶
  原料:哈密瓜100克,酸奶250克,矿泉水少许。
  做法:将哈密瓜切小块,加少许矿泉水和少许酸奶倒进搅拌机中搅拌30秒。杯里先倒入半杯酸奶再倒入搅拌好的哈密瓜汁,然后在最上面一层再加少许酸奶,即可饮用。
  原料:小哈密瓜1/2个,豆腐2块,胡萝卜1/4只,圣女果2个,豆腐干2片,意粉适量。
  做法:煮意粉到熟,沥干捞出放在哈密瓜"碗"里。其他东西也可以一同清煮,自己根据每种食物的性质掌握入锅出锅时间就好了。我没有加别的原料(包括盐),只放了几片葱丝而已。浇上哈密瓜碎末和番茄酱就可以吃了,这个没有什么规定,喜欢什么酱就浇什么吃吧,不过最好是偏甜口味的,和整体风格比较相称。个人感觉凉拌口感更好。 哈密瓜炒虾仁
  原料:哈密瓜150克,鲜虾仁80克,青椒1只,胡萝卜20克,生姜10克。
  调料:花生油500克(实耗油30克),盐5克,白糖1克,湿淀粉适量。
  制作过程:
  将哈密瓜去皮切丁;鲜虾仁洗净;青椒切丁;胡萝卜去皮切丁;生姜切小片。锅内烧油,当油温为50摄氏度时,加入虾仁泡至九成熟时倒出备用。锅内留余油,加入姜片、青椒片、胡萝卜丁、哈密瓜丁.用中火炒至快熟时,投入虾仁,调入盐、白糖炒透,用湿淀粉勾芡,入碟即可。
  操作要点:此菜不宜放味粉,否则菜味不佳。泡虾仁的油温不能过高,否则虾仁不滑嫩。
  功效:哈密瓜果肉多为橙黄色,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等,能治便秘,可作断奶期的营养食谱。
  主料:哈密瓜400克,百合100克
  调料:盐1克,陈皮1克各适量
  制作工艺
  哈密瓜洗净去皮,去籽,切块;陈皮浸软,百合洗净,备用。锅中放入适量的清水,加入哈密瓜、陈皮、百合,用大火煮半小时;转慢火煮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趁热食用。
  工艺提示
  瓜不宜久放,如果吃不完就可以用来煲汤了。瓜汤不要留隔夜最好当天喝完。
  食用方法:早餐|中餐|晚餐
  食谱营养
  哈密瓜:哈密瓜风味独特,富有营养。哈密瓜的干物质中,含有4%~5%的糖份(萄糖、果糖、蔗糖)容易被吸收利用。适当多吃哈密瓜有益健康。哈密瓜性凉,不宜吃得过多,以免引起腹泻。
  此汤能润肺生津,解渴除烦,益脾和胃。
  原料:哈密瓜500克,苹果1只,瘦猪肉100克,生姜2片。
  制作步骤
  将哈密瓜去皮核切块,苹果削皮去籽并切片,瘦猪肉切片。所有配料配以生姜2片,文火炖汤。
  要点:水果要新鲜。
  适合年龄段:2岁9.10月宝宝适用。 哈密瓜汁
  原料:新鲜哈密瓜200克。
  制法:新鲜哈密瓜去皮,去籽,切成块状。将切好的哈密瓜放入榨汁机中榨出哈密瓜汁。用纱布过滤后,用温水以1:2的比例稀释后即可。
  小贴士:哈密瓜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但哈密瓜较甜,在给宝宝食用的时候要注意加适量水稀释。
  美味可口的哈密瓜不仅仅是人们夏季消暑的上佳选择,而且它还有着特殊的作用。法国的一位农夫在无意中发 现,有种哈密瓜对人们的皮肤特别有好处,它能防止人们娇嫩的皮肤被太阳晒伤。
  据《每日邮报》日前报道,这位农夫在无意中发现,一种特殊种类的哈密瓜和其他瓜相比,能够储藏更长的时间而不会坏掉。当法国巴黎大学的科学家对这种瓜进行深入研究时,他们发现,这种瓜富含抗氧化物质,能够有助于抵抗可对细胞造成损害的氧自由基。而过度暴露在太阳下则可触发氧自由基的生成。
  目前,这种哈密瓜的瓜汁已经被浓缩后,冻干成为了药片制剂。除了擦防晒霜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每日服用这种片剂来防止皮肤被太阳晒伤。巴黎大学的有关专家对此表示:“这种瓜汁精华能够给你提供一种额外的保护,这是你只吃一个哈密瓜所不能得到的。”
  哈密瓜豆浆
  原料选配
  ①主料:白豆浆500毫升,哈密瓜果粉9克。
  ②配料:白砂糖12克。
  制作方法
  ①将哈密瓜果粉用少量热白豆浆充分溶解为哈密瓜果浆待用。
  ②将白豆浆、哈密瓜果浆、白糖加入小奶锅中煮开。
  制作提示
  豆浆和哈密瓜果粉煮开后撇去浮沫。
  具有哈密瓜特有的清香味,含多种维生素。具有美容作用。
  “哈密瓜”一名出自康熙大帝的金口玉言,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派理藩院郎中布尔赛来哈密编旗入 藉,哈密一世回王额贝都拉热情款待,多次品尝哈密甜瓜,布尔赛对清脆香甜、风味独特的哈密甜瓜大加赞赏,建议额贝都拉把哈密甜瓜作为贡品向朝廷贡献,是年冬,额贝都拉入京朝觐,在元旦的朝宴上,康熙大帝和群臣们品尝了这甜如蜜,脆似梨、香味浓郁的“神物”之后,个个赞不绝口,但都不知“神物”从何而来,康熙大帝问属臣,均不知叫何名,初次入朝的哈密回王额贝都拉跪下答到:这是哈密臣民所贡,特献给皇帝、皇后和众大臣享用,以表臣子的一片心意。康熙大帝听后思忖,这么好的瓜,应该有一个既响亮,又好听的名字,它既产之哈密,又贡之哈密,何不就叫“哈密瓜”呢,康熙言毕,群臣雀跃,齐呼万岁圣明。从此哈密瓜名扬四海。
  民国28年(1939年),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到新疆工作,路经哈密,住在招待所里(即尧乐博斯大楼)。他在回忆录《新疆风雨》中写道:只见阿桑(茅盾的儿子),抱着一个橄揽球那样的东西走上楼来,这球绿中带黄,上面布满了灰纹。德祉(茅盾夫人)借来了刀子,当时剖开,是绿色的瓤,足有两寸厚。“啊哟!”德祉叫起来:“是只生瓜!”阿桑已经抓起一块,咬了一口,叫道:“好吃,像生梨。”果然,这哈密瓜像生梨那样生脆,但又甜得醇厚,还有一种异香,梨是不能同它相比的,与兰州的“醉瓜”也截然不同。大家一面吃,一面赞不绝口。这才想起问阿桑,这瓜是从哪里弄来的。“就在门外的地摊上买的,只是一千两新疆票,折合法币是两角五分钱。”大家又惊叹瓜价的便宜,等于兰州的半担黄河水。
  清朝初期,新疆的大部分地方都在东察合台汗国的统治之下,哈密当然也不例外了。到了1678年,蒙古的另一部准噶尔击败了东察合台汗国,建立了准噶尔汗国,哈密也随之落入准噶尔汗国的统治。准噶尔汗噶尔丹与清廷为敌,经常骚扰清朝边境。康熙皇决定对准噶尔进行征讨,准噶尔怎么能是清廷的对手呢?开战不久,噶尔丹大败,哈密的维吾尔头领额贝都拉首先脱离准噶尔的统治,归顺清王朝,还主动擒获噶尔丹之子及其部属,招降噶尔丹的侄儿和女儿,康熙皇认为额贝都拉顾大局,识大体,诚心归顺,维护祖国统一,功绩卓著,于1697年10月,仿蒙古例,将哈密维吾尔编为蒙古镶红旗回部,封额贝都拉为一等札萨克,仍号达尔汗,颁印赐纛。次年初,理藩院郎中布尔赛来哈密编设旗队时,品尝了额贝都拉收藏的哈密甜瓜加格达,认为哈密甜瓜香甜清脆,风味独特,如果作为贡品,敬献皇上,一定会博得皇上的欣赏。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额贝都拉立即部署属下,划拨贡瓜地,挑选种瓜能手,选择当时哈密瓜农培育的耐贮存耐远运也就是布尔赛品尝过的甜瓜品种加格达种植,作为贡品,精心培育。
  说来也巧,到了秋末,额贝都拉刚把所培育的甜瓜加格达收贮停当,就接到康熙皇关于进京陛见的诏命。额贝都拉的贡品除去哈密的土特产品小刀、鹿角、梧桐碱、羊羔皮之外,就是精心培育的甜瓜加格达。额贝都拉亲自挑选出100个甜瓜,个个都是色泽碧绿,网纹均匀,大小适中。接着就是请来编织能手,选用上等柳条,编成细密均匀、形象美观的驼筐,内衬马莲,外捆毛绳,每峰骆驼驮两筐,每筐驮两个瓜,加上其他贡品、食品和水,一行40峰骆驼就这样浩浩荡荡地上路了。
  那个时候,交通工具只有畜力车和驼、马等牲畜,不论是京官赴任,还是边疆藩王进京朝觐,一般都是以畜力车代步,而下边的人,条件好一点还有驼、马可骑,条件差的就只有步行了。当时规定,京官到哈密赴任,途中115天,而藩王朝觐,一般都是每日百里,一天一站,到站休息。额贝都拉是首次朝觐,更是小心谨慎,一天一站,从不耽搁。那时朝觐,一般都是从哈密出发,经黄田、沁城、庙尔沟,从明水出疆,经马鬃山、内蒙古额齐纳旗、包头、大同,然后进京,途中70多天。额贝都拉到京,卸驮检查,所驮之瓜都还完好,连迎接的理藩院郎中布尔赛都感到十分惊奇,认为这是皇恩浩荡,是神祗的保佑,是额贝都拉这次朝觐的吉兆。
  在元旦的朝宴上,群臣们品尝哈密所贡的这种甜似蜜、脆似梨、香柔适口的奇瓜异果,都觉得从未吃过这样的美味,但又都不知道是何神物,产于何地,就连康熙皇也感到新奇,当即征询群臣,布尔赛立即跪答:“臣在年初奉旨去哈密设旗编队,发现哈密这种甜瓜奇异,建议作为贡品,请皇上品尝,至于叫什么名字,微臣也说不清楚!” 额贝都拉一听皇上询问,诚惶诚恐,立即跪答:“此乃哈密所种之甜瓜,是微臣所贡。我们畏兀尔(维吾尔古称)人将甜瓜叫库洪,将哈密叫库木勒,意思就是甜瓜的丰收或丰产的地方。”康熙皇一听,十分高兴地接着说:“哈密既是甜瓜的丰产地,我们就瓜以地名,把这种甜瓜就赐名哈密瓜吧!” 额贝都拉和群臣们一听,全部离席跪拜,三呼万岁,感谢皇上亲赐瓜名。皇帝金口玉言,从此哈密甜瓜就叫哈密瓜了。
  因为康熙皇赐名,哈密瓜一下子享誉全国,不仅新疆其他地方所产的甜瓜争叫哈密瓜,就连甘肃金塔寺所产的甜瓜也叫哈密瓜了。
  为了争夺哈密瓜的原产地证明商标,新疆哈密地区和吐鲁番地区进行了一场旷日的“战争”。1995年,哈密 地区申请注册哈密瓜原产地证明商标,理由是“哈密瓜”之称相传出自康熙之“御批”。当时,新疆哈密王向康熙进献一种瓜香甜可口,康熙品尝后脱口而出“哈密瓜”。此后,新疆的这种特产甜瓜均被称为“哈密瓜”。哈密人认为,哈密瓜品牌是老祖宗留下的,应该保护好这个遗产。
  然而,哈密人的做法惹恼了近邻的吐鲁番人。因为据考证,哈密王当年进献的哈密瓜并非产自哈密,而是出自与哈密相邻的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原产地自然不能说是哈密。
  据了解,原产地证明商标和主要内容是证明该产品来源于该地。只有原产地能使用的商标,非原产地生产的同类产品若想使用,必须向原产地交付商标使用费,并且产品品质还得同原产地一致。“争抢的目的是经济利益,谁得到了商标,谁就站在了哈密瓜市场的制高点。”吐鲁番地区农牧局负责人说。于是,这场商标争夺战一打就是7年,其间双方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来论证哈密瓜原产地的归属,甚至还邀请外省区的专家,为双方提供依据。哈密人提出,哈密地域名称历史久远,没有哈密,何来哈密瓜?况且哈密产哈密瓜的历史也一样悠久;而吐鲁番人则反驳说,康熙命名的就是鄯善的瓜,而且鄯善的瓜在新疆甜瓜中成熟期最早,种植面积比哈密多两三倍。在当地考古发现中,2000多年前的阿斯塔娜古墓群中就有完整的哈密瓜的籽和瓤。
  两地的争执让新疆农业厅左右为难,无法出据原产地证明文件。
  然而,就在两地争执过程中,以前一统全国市场的新疆产哈密瓜的地位也动摇了。内蒙古自治区、甘肃、山东、上海、海南等地纷纷打出“新疆哈密瓜”的牌子,开始大面积种植哈密瓜,并运用技术手段,使哈密瓜一年四季均可上市。1998年开始,新疆的哈密瓜销量迅速下滑。如今,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市场上,真正产自新疆的哈密瓜只有60%左右。来自鄯善的消息说,今年当地尚有40%的瓜没有卖出,而哈密地区今年有70%的瓜没卖出。
  新疆工商局商标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因为没有注册,别的产地在流通的各个环节以及广告中使用“哈密瓜”称谓,他们无能为力。而且,随着哈密瓜种植地域的不断扩大,很可能会变成一个通用名称,届时即使想注册也没可能。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地处丝绸之路的哪个国家注册了哈密瓜商标,对新疆的哈密瓜走向国际市场将产生极大影响。
  哈密地区哈密瓜中心负责人说,哈密瓜本是新疆特产,现在因为没有注册而让外省区产地钻了空子。由于本地有独特的水土阳光条件,外地瓜相比品质不足,但他们利用技术使哈密瓜不断上市,导致本地瓜农为抢上市时间,提前采摘,使新疆本地瓜的声誉受损,结果更不好卖。
  多年鏖战,让双方损失惨重。今年初,双方终于坐到了一起。利益共享、提高产品质量保护品牌成为双方共识。于是,哈密、吐鲁番哈密瓜协会很快成立了。以协会的名义,双方共同申请注册“哈密、吐鲁番哈密瓜”原产地证明商标。据有关人士透露,这个商标有望于近日正式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
  《长春真人西游记》:“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
  《阅微草堂笔记》:“西域之果,蒲桃莫盛于土鲁番,瓜莫盛于哈密”,“瓜则充贡品者,真出哈密。”
  《西征纪略》:“路逢驿骑,进哈密瓜,百千为群。人执小兜,上罩黄袱,每人携一瓜,瞥目而过,疾如飞鸟。”
  《食哈密瓜》:“龙碛漠漠风抟沙,胡驼万里朝京华,金箱丝绳慎包匦,使臣入献伊州瓜,上林珍果靡不有,得之绝域何其遐,金盘进御天颜喜,龙章凤藻为褒嘉。”
  《西疆杂述诗》:“一为甜瓜圆而长,两头微锐,皮多黄色,或间青花成条,隐若有瓣,按之甚软,剖则去瓤食肉,多桔红色,香柔如泥,甜在蔗蜜之间。爽而不腻,惟止渴较逊,列为贡物,康熙年间始入中国,成为哈密瓜。”
  《本草纲目》:“止渴、除烦热、利小便、通三焦团壅塞气、治口鼻疮”
  “关于哈密瓜的知识,后来我们更丰富了,知道它在新疆叫甜瓜,品种繁多,有脆的,有入口就化的,形状颜色也各有不相同。”茅盾先生写道。
  公元1228年成书之《长春真人西游记》第一次提到在新疆有哈密瓜,称赞“甘瓜如枕许,其香味盖中国未有也”。
  17世纪开始,哈密瓜列为新疆贡品。清《回疆嗽》:“自康熙,哈益投诚,此瓜始人贡,谓之哈密瓜”所以哈密瓜得于人名。
  新疆栽培哈密瓜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是世界甜瓜种质资源基地之一。今哈密瓜已引种国内许多地方,并引种到日本等国。
产品信息来源:/s.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呼百应
哈密瓜信息分享(<font color="#FF):
发表留言/评论:
联系电话:
您还可能关注:
<h4wusunxian
公司成立:
经营类型:
主营产品:
哈密瓜相关供应信息
哈密瓜优秀采购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山雪莲的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