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子好还是女儿好和女儿咱就不一样呢?

让我们一起学会尊重孩子!——由女儿初次和爷爷奶奶相处所想到的:中外育儿思维的大不同!
爷爷奶奶第一次来澳洲小住,虽然女儿松子三个月大时见过他们,但对孩子来说,这次才算是她第一次真正的认识爷爷奶奶。老人们还没来之前,我就总是用积极的语言让松子对爷爷奶奶的到来充满盼望。我想这对他们好好相处会有好处。果然,松子说她都等不及要看看爷爷奶奶什么样了。
初见面的前两天,内向的松子以更快的速度接纳了这一对陌生人,第二天就粘在爷爷身边了。
但,好景不长,从第三天起,情况大变,松子甚至是害怕单独和他们相处。以前,早上一起床,趁我洗漱的时候,松子总是自己下楼在厅里画画。现在,她不敢下去,怕单独和爷爷奶奶相遇。孩子显得很可怜,爷爷奶奶也有点难过,这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爷爷奶奶对爱的表达,那种在中国大人们眼中习以为常的爱的表达,恰恰伤害到了我的松子。由此,我体会到了中外思维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
细节有许多,我只举三个小例子。
一,为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和亲近,奶奶喜欢见着松子就去掐她的小脸蛋。对松子来说,奶奶还是个陌生人,当然不肯,于是松子会到处躲,奶奶还不依不饶,追着孩子要掐。在孩子还没熟悉他们的情况下,争着要抱松子,完全没意识到松子当时如何拼命的挣扎抗拒。以至于,松子只有在我和爸爸在场时,才敢和奶奶呆在一起。
回想一下,在中国,大人们,特别是老一代,自以为友好的去摸别人孩子的头,甚至摸脸蛋掐脸蛋,甚至不经孩子同意就强行去抱,是不是很常见?但在澳洲,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理解的会认为你喜欢孩子,但你不够尊重孩子。极端的甚至会认为你是在侵犯孩子。
其实,我并不觉得西人家长是大惊小怪。我很赞同他们的思维立场,因为,他们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判断你的行为。真心的替孩子想一想,一个身材比你大两三倍的陌生大人,有时候,无异于一个很具危险的怪物。这个怪物不管你反对与否,强行碰你的头、脸甚至身体,你会不会怕?会不会讨厌?甚至在你无助的躲避的时候,怪物还要追着用武力强硬达到目的,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权?完全无视孩子的感受?
二,奶奶实在太喜欢松子了,对松子说:“奶奶把你带回中国去。”我明白她本意是不舍得和孩子分开,表达她的喜爱之情。算是真心话,也算是逗孩子。但问题在于她说这句话的语气,是降调的陈述肯定句,而不是征询意见的问句。没想到,极少哭的松子,立即大哭。松子的激烈反应仍然没引起奶奶的注意。第二天,奶奶又无意中开了同样的玩笑。这一次,松子又哭了。而且,从此,松子再也不敢单独和奶奶在一起,生怕奶奶真的把她带走,她害怕离开妈妈爸爸。甚至,松子表现得讨厌奶奶,奶奶给她水喝,她会怄气似的扭过头不理她。
我也经验不足,直到第二次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和松子爹都找奶奶谈了。告诉她在澳洲,大人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当做具有独立思维的真正的人,而不是小猫小狗。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更不能拿孩子的单纯认真随便开玩笑。甚至看到孩子单纯的上当了,还要在旁边取笑,觉得有趣。
从此,奶奶不敢再开这种玩笑,也不再随便动手去碰孩子。慢慢的,松子的戒心淡了。我带着松子和爷爷奶奶一起捉迷藏,奶奶也找她感兴趣的事情来破冰,问她画的是什么啊?教奶奶画好不好啊?。。。。。。直到现在,松子完全和他们打成一片,我也算是放心了。
三,从奶奶跟我唠家常里,我听到许多在国内的别的亲戚朋友的生活细节,家长、幼儿园老师对待孩子的方法,在我看来,都有不妥的地方。比如,见了老师不好意思问好。老师和爸妈就会说:“这孩子太内向了,害羞不说话,没礼貌。”参加幼儿园的跳舞表演,内向的孩子拘谨放不开手脚,当妈妈的说:“你不好好跳,别的小朋友和大人就瞧不起你了。”这句话让我不由得想起那些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让孩子拼学琴拼考级拼成绩拼工作拼工资的家长。
同样的学琴考级成绩工作工资,追求它不是错,但关键问题是追求它的出发点是什么?要知道,活着是为了体验生命的快乐和感动,不是活给别人看的。社会上真正成功的人是绝对的少数,有必要给孩子压上这样的巨大负担吗?何况,别人看来成功的人,不见得内心就真正的快乐。与其做一个成功的不快乐的人,宁可让孩子做一个普通的快乐的人。
对比同样内向害羞的松子在澳洲的待遇。松子进幼儿园也不跟老师打招呼,起初我觉得尴尬,就说:“她是个害羞的孩子。”结果,老师找了个机会就把我叫到一边,告诉我不可以这样当着孩子的面给她贴标签。孩子很容易受标签的影响,认为自己就是个害羞的人,就应该不问好。正确的做法是:妈妈可以跟老师或大家说“松子现在还没准备好,等她感觉舒服了的时候就会问好的啦。”这样的说法一来解了围,二来暗示了孩子,她是需要问好的。
松子在playgroup跟着老师跳舞,有时候她不肯好好跳,我命令式的要求她听话,好好跳。老师的反应却是:“没关系。松子现在不想跳是吧?那就等想跳了再跳吧。”
想想也是,别说孩子,你自己不是也会在本应该起床的时候任性的发发懒,或者因为没睡好身上没劲儿而啥也不想干吗?孩子也是个人,也有这样那样的感受,也有发懒的时候,也有浑身没劲儿的时候。孩子不是机器,和你一样。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育儿上面,同样。细节,让我感受到了中西育儿思维的巨大差异。造成这个差异的其中一个根源,恐怕就是:大人是否真正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来尊重。是否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在中国,我上述的三种情形相当常见,以至于我们就认为它是正常的,从来没认真想过它可能是不妥的。可见,大多数中国的孩子处在一个多么弱势的地位。
我常感叹,中国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可是,一到了社会上,就象进了恐怖的陷阱。时刻要小心人犯子把孩子抢走当商品卖掉;许多幼儿园和学校仍然存在着体罚甚至打骂孩子的情况;在医院没有人把孩子当做有感情的恐惧而可怜的小家伙,孩子只是一具需要扎针的身体,见过多少护士和家长,一起把已经懂事的孩子强按在床上打针,我要强调的是已经懂事的孩子,而不是小婴儿。公园里少见为孩子设置的免费玩乐处;哪怕大城市的高档的购物中心里也难见婴儿哺乳室。
就连正在码字的现在(我在图书馆),突然听到有国语厉声喝斥:“站起来!快点!听到没!站起来!”我转头去看,是个中国奶奶或姥姥,拉着幼小的孩子,那是一个刚蹒跚走路的小孩子。小孩子可能因为贪玩或想休息,走了一半就坐在地上。回来继续写我的贴子,不由得很想对老奶奶说:可不可以换一种口气跟孩子说话呢?可不可以不把他只当成一个小猫小狗那样的去喝斥呢?如果你这样说"宝宝快站起来,地上脏。或者,我们要赶时间,故事时间快开始了。"不是更好吗?
让孩子知道你要求她站起来的原因,这样他才从内心愿意去听从,这才是把他当成有独立思维的交流方式。如果家长对孩子要求的每一个动作,都跟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要求他这样做的原因,那么这个孩子将会是个讲道理的孩子。我自认为松子在这一点做得很好。爷爷奶奶带她去超市之前,她会告诉奶奶:“我感冒了,所以,你不要给我买甜的东西吃。”她能主动想到这个,是因为在她想买甜食的时候,我拒绝她一定是告诉她道理的,不可以说出类似:“我说不行就不行!”
当然,这些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大人都不晓得。我认识的许多人,包括松子的姥姥,就特别注意尊重孩子。就象有的人天生就受孩子的喜爱,有的人天生就不会和孩子相处。有的人,天性就很注意尊重他人的感受,很会替他人着想,当然,对待弱势的孩子,他们也更容易感受到孩子的弱小与无助。松子姥姥很少主动去抱孩子亲孩子,但松子却很喜欢她,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姥姥躺在床上看书,松子主动过去俯身在姥姥额头上亲了一口,那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因为她虽小,却能感受得到姥姥的爱和尊重。
因此,我并不是批判所有的中国成人。只是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思维习惯,一种大现象。有些在西方国家人人都知道是不妥的事情,拿到中国,却相当常见,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改进的问题。
说这么多,其实面向的群体,应该是身在中国的大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本意实在是好的,是真心的为受到不当待遇的孩子们感到心疼和担忧。都说西方人更注意遵守公共秩序,更注意尊重别人,更讲人权。这都是与他们小时候受到的对待和教育有关。想象一下,从小就受到大人暴力强制的孩子,长大了遇到问题,会不会首先也想到暴力强制?这里说的暴力可不仅仅是体力武力,更包括精神上的。包括大人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是不是因为你是大人,就觉得你的孩子必须得听你的?你的话就必须是无条件服从?。。。。。。
同样做为一个母亲,我也时时反省自己。我总说全职妈妈的岁月,对我来说,绝不是无所事事无聊透顶。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在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因为孩子,我有机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孩子的世界。从健康知识到幼儿心理学,甚至对人性的理解,都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我相信,做每样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学,用心去体验,用心去享受,每一分钟都可以过得充实,哪怕是为孩子换尿片的那一分钟。以此,判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金钱上的收获和地位上的显赫。衡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应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和视角。
我喜欢那些懂得和孩子相处的人,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孩子的内心是最细腻敏感的,孩子的眼睛是最容不得沙子的。一个能很快就赢得孩子喜爱和信任的人,一定是懂得体察他人情感需求的爱心大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周杰伦的最新专辑《魔杰座》里的歌曲是同样的名字却不一样呢?就比如歌名叫《女儿红》的,现在又叫《给我一首歌的时间》。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歌名啊?
为什么周杰伦的最新专辑《魔杰座》里的歌曲是同样的名字却不一样呢?就比如歌名叫《女儿红》的,现在又叫《给我一首歌的时间》。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歌名啊?
补充:为什么啊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词曲:周杰伦
  编曲:林迈可 (Michael Lin)


周杰伦 -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词 :周杰伦 
  曲 :周杰伦
  专辑:魔杰座
  发行日期:日
  曲目:02
  「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 紧紧的把拥抱变成永远」
  这首是周杰伦每张专辑都必须要有的周式经典R&B情歌,周杰伦的歌词常常简单得一针见血,刺进心里:「在一起叫梦 分开了叫痛 是不是说 没有做完的梦最痛」, B段的「梦」、「痛」周杰伦以一种迷离的合音强调出这两个字,彷佛内心的呐喊如涟漪一波波散开,梦很美却很痛;一首歌能唱多久?时间却凝结在拥抱中,成了永远,曾经拥有即是永恒,用一首歌的时间,重温爱情,用一首歌的时间,说再见。
  周杰伦10月份才刚推出最新专辑「魔杰座」,MV却早在4月份就已经在香港拍摄,「给我一首歌的时间」MV在五星级饭店的总统套房拍摄,又尽收香港夜景怀抱浪漫,让这首由他填词作曲的歌曲展露唯美气息!此外又借来跑车「幽灵之子」在香港老街取景,袅袅炊烟营造出悲伤气氛,当时已经感冒的周董还不惜让洒水车把自己全身淋湿,就为了要更有意境效果!而香港国际大导演刘伟强以及余文乐也前来探班,关心周杰伦MV拍摄状况,周杰伦与跑车,加上刘伟强、余文乐在现场,顿时让大家笑说有拍摄「头文字D」的错觉!

的感言:tank you very much 满意答案
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是对的,以前那个(女儿红)是假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音乐领域专家您没有权限查看该内容。
您可以试试:我对我哥和我姐的女儿都称为侄女吗?还是有不同的叫法?_百度知道
我对我哥和我姐的女儿都称为侄女吗?还是有不同的叫法?
提问者采纳
你哥的女儿是侄女 你姐的女儿是外甥女
其他类似问题
其他1条回答
弟兄或其他同辈男性亲属的女儿,称为侄女。.姐或妹的女儿,称外甥女。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儿子好还是女儿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