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请加此群 153029335 刚刚成立的 还等...

523被浏览312,617分享邀请回答51413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54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 精选一日中国第18个记者节可能不在这个岗位的蛋友们大多数都对这个节日不了解尽管我们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一定的概念但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不放假的节日这群可爱的人常年无休工作轮轴转只为了出好新闻内容绝大多数的记者今天与平常没什么两样或是行色匆匆于采访途中或是奋笔疾书于案牍之前把新闻内容做好就是他们庆祝节日的最好方式记者是个什么样的职业?在圈外人眼中风光、刺激、神秘在家人眼中日夜颠倒,奔波忙碌在朋友眼中总是很忙,没有档期其实,记者是这样的记录时代,揭示真相,守望社会他们是百姓了解世界的“眼睛”是**与民众连接的“纽带”他们是观察者、记录者、参与者他们为了新闻不分地区和时区他们为了选题挑灯夜战到凌晨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这是这个职业必备的技能在这个不休假的行业节日里蛋妹代表金蛋理财想跟所有在记者岗位上奋斗的蛋友们还有所有记者朋友说一声你们辛苦啦谢谢你们的付出才有了更好的新闻今天让我们一同给这群可爱的人送上最深的祝福记者蛋友们在哪里在留言区让蛋妹看到你们给你们送上真挚的感谢《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 精选二受教育不是为了站上顶峰,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掌柜轰轰烈烈的2017届高考终于是落下帷幕了。有人默默回家躺在床上睡了一觉,有人马上约上几个好友去网吧玩王者荣耀,有人把高中三年的书和资料全撕了、卖了,有人在KTV聚会狂欢,有人在偷偷流眼泪....似乎每一次毕业,都是一场青春的告别仪式,对未来满怀期待与憧憬,想象着它的模样。而那些,放弃参加高考的人,现在过的怎么样了?在网上看到有一个姑娘留言说,她上高二,觉得高三的学长学姐们苦苦在题海中挣扎太可怕了!而她暑假做手机专卖店里的促销员,生意很好的时候也能赚到五六千一个月,比她刚大学毕业的表姐挣得还多。她说,既然有没有文凭都能挣钱,那上不上大学还有那么重要吗?现在这个社会,很多工作也能提供只对大学生开放的薪酬和福利了。按揭贷款来房间啊按价格埃馆打算考高级大傻蛋搜嘎的噶啥的嘎嘎阿迪嘎嘎的三个 阿迪嘎嘎的个大嘎嘎的三个啊大嘎达个阿迪嘎嘎的个啊大件近而今天居问其他岗位二后会无期特区外人员认为好结如野人人委托企业嘎哈环境突然就让他干活刚热后如何收发货时那份儿二岗位我人格和嘎多喝水她暑假在一家手机专卖店里做促销员,生意很好的时候也已经赚到了五六千一个月,比她刚大学毕业的表姐挣得- 01 -年轻有太多好处,唯有短视是不可逃避的缺点。在我十几二十岁的时候,也从没有想过什么看不清的未来,一样是羡慕邻居的姐姐高中毕业就去做了销售,不仅不用读书做试卷,可以穿着美美的制服跟高跟鞋,每个月也有好几千的收入。那个姐姐跟我家做了多年的邻居,上学的时候其实成绩不错,努力一下考个重点大学也不是不可能,可她觉得冲刺太过辛苦,早早的放弃了高考,每天只是在家学学化妆,跑到附近的店里去打零工,她爸妈都在外地,家里只有一个奶奶,拦也拦不住。早些年的时候,她做的顺风顺水,签下了好几个单,家里的家具都换了新的,老邻居们纷纷称赞,说这孩子出息了,不比上过大学的差。而我大三那年,她失业了,看到她坐在楼道里的满地烟头中叹气,她说:“我们这种靠青春吃饭拿订单的工作,只要青春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现在要怎么跟那些十八九岁口齿伶俐的小姑娘竞争?”她在家差不多待了两个月,找工作到处碰壁,就在我快要放暑假之前,她要回老家了,走时来跟我妈告别,说,自己还有两万块的积蓄,在城市里混不下去,希望在老家还能做点小生意,有个立足之地。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她换了手机之后,就失去了联系。后来,每当看到有类似“某初中少女月入十万”的新闻,我都会忍不住想,那会是她吗?她会是那少数幸运儿中的一个,还是会像更多藏在励志故事背后的农家少女一样,接受一场不太情愿的婚姻,然后在街角开一间小卖部,就这样终老呢?我希望是前者,却也清楚的意识到,这可能性有多微乎其微。- 02 -学识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决定人的一生。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太容易盯住一点蝇头小利,被一点利益蒙住双眼,以为生活会永远顺遂而青春永远不老。然而,当你过了三十岁,某天发现自己脸上的胶原蛋白一天一天流失的时候,看到越来越多青春甜美的小姑娘和你竞争同一份工作,当你查出了脂肪肝,陪客户喝酒力不从心,而跟你同公司出来的年轻人端着酒杯侃侃而谈时,你该如何自处?我曾经跟一位做记者的朋友聊天,她采访过许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痛苦不堪而又无力摆脱的体力工作者,对生活的巨大惯性心有戚戚,我随口说了句,他们既然想要改变,为什么不能用业余时间去学点技能呢?她用那种“何不食肉糜”的眼神看我一眼:你以为他们都能跟我们一样朝九晚五带双休?上班就是坐在电脑前分析一下数据回回邮件做个PPT?让你上班站八个小时,看你下班后还有没有精力学习。生活的惯性是很可怕的,她说。一开始,只是屈服于眼前的利益和轻松,选择了一份门槛低含金量也低的工作,然后在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中,一点点失去斗志和精力,随波逐流,再找一个跟自己差不多的伴侣,两个人一起陷在生活的泥潭里,往后的几十年,都在简单复制。- 03 -一纸大学文凭,其实是人摆脱生活惯性的一个出口。文凭,不仅是敲开某个领域的敲门砖,它也能让你享受更多的资源,认识更多的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去摆脱之前那些碎片化的,短视的,甚至有些愚昧的观点。有时候人生的岔口,就是从一个机会开始的,然后越走越远,再也无法回头。一位朋友公司的司机,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却连一天假也不敢请,因为只要休一天假,就意味着全勤奖和补助都泡了汤,收入折半,而家里还有要上学的女儿,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年逾70的老母。他可以跳到其他地方工作,但却无法摆脱司机的职业,从长途车换到公交车换到商务车,所能做的可只是在那狭小的缝隙里翻转挪腾。那个男人,开了20多年车,在一线城市中,拿着四千出头的工资,每天除过八小时的正常工作之外,有紧急采访,也必须随叫随到。他花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给自己上初中的小女儿报了一个数学培训班,说,我一定要供她上大学,不为了给我争气,只是想她以后不必像我一样,只能困在这一种人生里,动弹不得。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费劲心思,掏空心血,也一定要劝孩子好好读书,去考大学,并不是因为打工妹就比别人低贱卑微,也并不是因为除了这一条路之外别无他处可去。而是他们都太清楚,一个连学习都嫌累的人,是很难咽下生活的苦的。那张文凭,那个机会,虽然并不一定能让你飞黄腾达,但至少在你想要摆脱某种苦难的时候,能赋予你一点点的能力和资格,帮你推开一扇新的门,给你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去见识更大的世界。“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受教育不是为了站上顶峰,而是为了不跌入谷底。”年轻的朋友们,别让生活把你困在二十几岁。看不清脚下的时候,不妨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努力向远处去望。来源:作者:陶瓷兔子,公众号:少女成长研习社(taocituzi77)。授权请联系作者◆分享到盆友圈◆◆就是对多赢最大的奖赏◆- 其他文章推荐 -關注多赢之后,回复「热文」即可查看3月爆文:1.《中国最牛父亲,两个子女正国级,三个女婿正国级,孩子个个非富即贵!》2.《十大溺爱做法,惯孩子如杀孩子,家长一定要耐心看看》3.《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特级禁片,内容远远超乎你的想象!》4.《你对父母的态度,决定你过怎样的人生》5.《这个中国女人从洗衣妹站上了人工智能的巅峰,不仅胜过柯洁,还成了美国人膜拜的偶像!》多赢福利,发送【海报】至公众号即可参加赢积分兑好礼活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送您188红包券+1万元体验金』《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 精选三文/余亮无论2016年科技圈热门的噱头有多少,对数据基础设施方面的耕耘仍然是决定实力的关键。阿里之类电商数据帝国自不待言,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在资讯数据领域的开拓更加值得注目。比起电商的物流数据,资讯算法驱动与用户数据分析是更加“触及灵魂”的事情。1月15日,在头条主办的“珠海未来媒体峰会”上,技术出身的CEO张一鸣走到台前,向台下一众媒体人发表演讲:《我眼中的未来媒体》。他纵横媒体发展史、国内外现状,从古腾堡到贝索斯,从App Store到Instant Articles,看似雄辩地证明媒体人把内容输送到算法推荐平台是大势所趋。一点资讯紧跟其后。1月20日,在其与凤凰博报联合举办“凤凰一点通”年度影响力自媒体盛典上,一点资讯宣布打通两家平台,资源共享。一点资讯副总裁吴晨光面对台下上百位自媒体人,也在极力渲染一点资讯的读者画像等算法技术。鹬蚌相争刚刚白热化,已有一只黄雀在身后――腾讯的同类产品“天天快报”已经低调运营了一段日子,不知道在憋什么大招。人们应该记得,2014年多家传统媒体因版权问题对今日头条发起声势浩大的诉讼。2015年11月也有媒体发起对一点资讯的版权诉讼,但反响很小。再到如今,媒体人坐在台下为张一鸣鼓掌捧场。也许真是时势变化,技术的发展已经让内容生产者从惊恐到不得不适应。头条不是百度,推荐引擎有别于搜索引擎。其实头条所自豪的算法推荐也不是这几年才出现,谷歌、百度都是前辈,为什么是头条让算法成了颇具神秘感的明星?头条出名以来,一直有人吐槽推荐算法不准确、制造信息茧房,一些评论者宣称装了就卸载。我也有同感。不过就像帝吧远征之人力洪流带来的震撼,今日头条巨大的流量也促使我重新审视算法洪流。别忘了头条招聘启事上写着:“对用机器学习算法解决现实问题有强烈的渴望和坚定的信仰。”尚显粗糙的算法,正在成长的生命我先抛出对算法的总体观点,有三个层面:首先,算法是一种类似金融资本的东西,是方法。就像财务投资者不必追求理解公司具体产品本身,只在乎能否增值。算法不管内容实质是什么,只管能否数字化、分类集合、反馈优化,是处理海量信息的方法。与资本一样,它能提升效率,也与个体有矛盾。第二,张一鸣在演讲中说Facebook把技术支持变成了一项接近水、电、煤气这样公共服务的事情。再进一步,当算法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积累的智能本身将成为基础设施。KK(凯文?凯利)在新书《必然》里说到,未来的人工智能网络(主要包含算法)将会成为“如同电力一样无处不在、暗藏不现的低水平持续存在”。比如办公室的桌椅和电脑都会识别你,记录你喜欢的姿势,在你一走进办公室就调整好姿态,打开你常用的软件、网站等等。但对于资讯内容传播来说,这还不够。内容不是桌椅,桌椅只要伺候我们,内容却是装载了他人灵魂的存在,要和我们互动、砥砺。这就是第三层,算法要想触及灵魂,还得努力。头条到底是什么?有人已经说了它不是新闻客户端,而是信息分发平台。仅此而已?张一鸣演讲称:“将对媒体在今日头条平台上的用户数据进行更详尽的统计分析。除了性别、终端、年龄、地域分布等用户属性基本分析外,还将提供用户的兴趣和情感倾向分析。通过这一功能媒体可以知晓受众喜欢哪些分类的文章、用户最喜欢文章里的哪些关键词、关注你的人还喜欢哪些内容等等。”这话本意是针对微信,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恰好只能提供受众的“性别、终端、年龄、地域分布”分析。兴趣和情感,这是算法更高的追求。头条的销售人员在推销自家产品时,可以告诉一家汽车制造商:用户的阅读行为数据能够展现出哪个地方的人最喜欢你们的哪一款车,我们将把你们的广告推送给合适的读者。今日头条的同类产品“一点资讯”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创始人郑朝晖曾对内容总监吴晨光强调:“比阅读重要的是阅读者的行为。”所以头条们在做什么?今日头条是伪装成新闻客户端的用户行为数据收集器和分析器!(这感觉就像有位美国**学者说的,现代中国是一个伪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帝国。)每一篇新闻都应该被看作一道对用户的测试题,用户的每一次点击、评论都是一种回答,都被系统记录,和关键词、Dom标签、作者、阅读时间、网络环境(wifi还是4g?)等等一起构成多维数据矩阵,刻画出这个读者的特征。每道“测试题”都很粗糙,但是就像KK的“蜂巢思维”所言,海量资讯一起测试出的用户特征就比较准确。而且用户因为是在无意识中完成测试的,答案比较真实。这就是头条们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核心所在。读者难免会质疑,你倒是收集好数据了,可是给了我们什么?读者也不需要流量,要的是信息的准确和善解人意。我们不妨把算法看作一个正在成长的生命。普通读者这些年对算法推荐的直观感受并不佳:浏览了某个淘宝页面之后再去其他网站,页面也会浮现同类产品的广告,如果浏览的是情趣用品呢……在头条看新闻也很容易遇到这种情况――相似资讯不断涌来。(可参见虎嗅上这个批评:《我为什么看衰内容的个性化推荐?》)粗解今日头条的算法经常被头条员工拿出来说的简单算法是AB测试和双盲检验。算法架构师曹欢欢和增长团队的张楠都公开讲解过,如何用AB测试来判定一个产品修改的效果。比如一个按钮是用红色好还是用蓝色好,那么就各向1%的用户发布两种颜色产品,哪个下载得好就推哪个。如果用在新闻上,就是同一条新闻由编辑给两种标题,测试哪个标题点击好。双盲检验,是先让算法判断一个新闻的分类和推荐对象,然后让两个编辑分别检验,如果结果一样,就通过,不一样就请第三人判断并汇报程序员,重新调整算法。在我看,这背后是一个类似神经算法的“刺激-反应”模式――根据算法反应对错调整某个参数(权重),也是一种人工智能里常见的“半监督式学习”。这大概也是张一鸣口中人机结合、发挥人的智慧的证据之一。不过在这个例子中,编辑的角色比较被动,像工厂流水线上的螺丝。我注意到今日头条在拉勾网打出一个百万美元年薪的广告,招募算法架构师,要求擅长:贝叶斯学派相关算法,超大规模离散LR,深度神经网络,各种tree-based的算法等。其他算法工程师岗位要求大同小异。这些在技术人士眼中并不特别,很多IT公司必备,多和概率统计学有关。比如贝叶斯算法,常用的邮件客户端上就有出现。Foxmail截图我想尽我所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位百万年薪工程师具备的算法知识,不从数学专业角度(专业角度我也不懂,否则我就去应聘了~),而是从用户角度思考“算法想要什么”。以招聘启事中的tree-based算法为例。为了处理信息,算法的初始诉求往往是对海量信息做分类聚合。人类眼中的词汇在它眼里都是参数(维度),一千个不同词汇组成的一篇文章就是一千个维度组成的一个向量。然后机器在代数世界里衡量不同向量的相似度――简单向量距离分类法、贝叶斯算法、KNN(K最近邻居)算法、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维度太多,于是算法进化了,不再把每个词当作维度,而是把html代码里的节点标记(DOM)作为维度,这样就**减少了维度个数。人类看见的标题、文字、图片,被代码放在不同的DOM节点里,比如head,比如body,比如TR、TD(表示表格的代码),构成树状结构。算法以这些节点为维度,用各种算法对比不同的文档异同――k means(硬聚类)算法,minimax(极小化极大算法)……再进一步,引入图论范畴的模式树,就有了更高级的tree-based算法。下图是个常见的html dom展示,不需要看懂,只要了解机器眼中的文章是什么样子。(机器眼中,各种标记最重要,然后通过各种公式来处理。图片来自爱范儿,公式来自酷勤网)算法五花八门,我说的也不准,主要看气质――算法这个孩子不知道新闻说了什么,只知道哪些新闻是同类,哪些是热点(点的人多当然就是热点,机器可以通过一种“组合”算法来判断,可以参见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奥美数据科学实验室主任王成军的文章《“今日头条”怎么计算:“网络爬虫+相似矩阵”技术运作流程》)。文章标签、关键词等也起到作用。算法的行为很有趣,好像在努力用各种办法躲避对内容灵魂本身的认知,只通过外表的形式特征去猜内容的相关度。读者身上没有关键词,没有标签,算法如何把握?数学家们有办法,贝叶斯算法就是一种。经典的贝叶斯问题在小学奥数里就有(美剧《生活大爆炸》里也出现过):假如分别有A、B两个口袋,口袋A里有7个红球和3个白球,口袋B里有1个红球和9个白球,现从这两个口袋里任意抽出了一个球,且是红球,问这个红球是来自口袋A的概率是多少?让我们换一个更具新闻性的表达方式:假如已知韩国每5年发射一次卫星且每次爆炸失败率是60%,朝鲜每2年发射一次卫星且每次爆炸失败率是40%。现在从朝鲜半岛传来一声卫星发射失败爆炸的巨响,请问这枚火箭来自朝鲜的概率是多少?根据贝叶斯公式【P(B|E) = P(B) × P(E|B) / P(E))】就可以推导出这个概率来,也就是逆向计算概率。(图片来自“机器之心”网站)恰好头条自己提供了一个范例:2015年10月,在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和今日头条联合举办的“洞见数据的力量――电视媒体高峰论坛”上,一位叫做安娜的女士说:头条有个独特的算法能推算用户的年龄,即使你没在头条订阅。系统根据已确定年龄人群的动作、特点和兴趣做了一个模型,由协同原则判断读者是否符合这个模型,这时机器先预判是否为该年龄段的用户,同时机器再根据你的阅读动作最终确定年龄段。这个独特的算法可能就是贝叶斯算法(当然也许不止一种算法,比如也可能存在专门用于挖掘不同数据集合间关联性的Apriori算法等)。我猜想算法架构师会预先根据心理学、社会学统计数据以及以往读者点击数据,构建一个用概率来描述的人格特征模型,比如男性模型的特征之一是在阅读新闻时点击军事新闻的概率是40%,而女性模型是4%。一旦一个读者点击了军事新闻,算法就开始逆推TA的性别,加上TA点击其他新闻的行为数据,综合计算,就能比较准确地判断TA的性别。综合IP地址(地理信息)、点击时间、评论参与、点赞行为这些明确的信息,就能区分出不同读者的取向、兴趣。原理不难理解,但做起来考验智慧和耐心。但是,算法并不像它自己吹嘘得那么神,它有很大的困境困境1:它并不能区别风格,也无法产生风格算法团队本身是较难产生风格的。头条、一点资讯和天天快报究竟有多少区别呢?风格既人,风格即灵魂。鸡蛋个个不同但那不是风格,只是原始特征。风格是一种需要积极建构的气质,是生气灌注的行动。传统媒体都是有风格的,没风格的不是死了,就是僵尸媒体。下面这个微博截图体现了风格:美国的纽约时报和赫芬顿邮报同一个“美国梦”,也具有显著不同的气质。有自己相信并追求的价值观,追求新闻事实时候有非如此不可的冲动,写作时有难平之意化为不休的诉歌,这才是风格。风格是原创,是观点交锋,是议程设置,是话语创新。算法还没学会这些,因为设计算法的技术人可能还不太懂这些。这还不只是差异化竞争问题,更重要的是产品的内在矛盾。头条们不止是平台,因为伪装不是白装的,新闻客户端的表象与算法机器的矛盾是无法摆脱的“原罪”。形式不是内容之外可有可无的事物,形式就是内容。头条们注定不可像没有首页推荐的微信公号平台一样,真的只做完全中立,没有一点情感和立场的平台。人们都认为你是资讯客户端,你就要做资讯媒体的事情,哪怕和算法的性格有矛盾。但矛盾不是缺陷,矛盾是推动自身进化的动力所在。他们想有风格。起步较晚的“一点资讯”在努力表现自己的风格,比如宣称自己是做兴趣搜索,有别于头条的算法推荐。吴晨光宣称一点资讯是“百度+头条”:“正如一点资讯董事长刘爽所说,如果头条是造纸术和印刷术,那么一点资讯就是火药和指南针。这两个APP都以‘千人千面’为核心竞争力,因为确实像造纸术一样改变了传播。但一点比头条更近一步:所谓火药,是通过搜索唤醒了沉睡在APP里的信息,你可以通过搜索、订阅,两步完成你对任何你感兴趣内容的定制。至于指南针,我这样理解:因为一点后台有非常精准的用户画像,所以可以把最符合你兴趣的内容分发给你。用我们内部的一句话说:大事件作出共鸣,个性化要像蛔虫。”可以看出来,作为后起者,一点资讯一方面不得不通过头条来定义自己,同时又必须有所区别,特别强调搜索。不过从用户直观感受来讲,这种区别是很难看出来的。头条一样有搜索功能,也会记录读者的搜索行为。可能,郑朝晖有雅虎的经历,在搜索上会有独到经验。至于“指南针”,只是一个更生动的比喻。所描述的“用户画像”,可以猜想也是和贝叶斯算法之类大同小异的方法。看拉勾网上“一点资讯”的招聘,唯一的算法师招聘广告要求:“文本分类和语义理解,社交网络分析,网页搜索,推荐系统等领域的特定算法,理解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网页搜索,推荐系统,用户数据分析和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应该说,所谓“特定算法”大家都类似。具体的公式和策略五花八门,但那只是鸡蛋的不同,最多在比拼谁的算法最state of the art。能区别风格的还是操作者的思想理念、媒体情怀和舆论场的洞察判断力。同样的算法,具体开发时候也要看悟性、灵性。谷歌与百度在用户看来,最直观的区别也还是理念和情怀的不同。相比之下,吴晨光强调一点资讯在提高自媒体门槛的做法,这种筛选是由媒体人团队做到的,我认为更重要。“最近两个月,一点资讯封掉了大概7000多个号。古玩、健康、财经等,都是重灾区。我们的竞争对手,在放宽入驻条件,但我们相反――高标准,并且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从一级到六级,级别越高标志着你的内容越优质,这样你得到的展示量就越大。”这是在用人的智力为算法提供可贵的参数。头条大举招募媒体人入驻平台,并加大对自媒体平台的投入,这是有意识地抢占底盘,获得内容版权,也是无意识地要让自己更生动。可是算法尚不能理解这种风格化的努力。困境2:引导读者走进信息的茧房,沉沦于本我我试着用社会心理学的语言来描述算法独尊主义带来的信息茧房问题。算法和读者一起,沉沦于本我的漩涡。本我的欲望让你去点击了一条惊悚的社会新闻,但本我不是人性,对本我的自省和超越才是人性。反复涌来的社会新闻会让读者生厌。这个一直被人质疑的问题似乎没有得到透彻的说明和改善。求证过员工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们会告诉你不喜欢这样的信息就用手指划掉,系统就会减少此类信息推送。我在虎嗅上也看到类似的回答,如下图:算法只计算异同关系,只机械地问你要还是不要,而没有计算诸如相对关系、主从关系等等复杂的关系。就像一个不太会恋爱的直男,听到对方说no的时候,并不善解对方真正的意思。我同意虎嗅上这个读者的说法:算法能否采用更好的策略,除了数学思维本身,还在于算法对人性的理解。非线性思维才能贴近人性――哪怕是庸常之辈,也会渴望有一只手能托起自己的头颅。假如用户多点击了几次惊悚社会新闻,算法可以继续推送同类资讯,但是一定要显出一种“我猜你其实也是个有高尚趣味的人”的姿态――可以于惊悚新闻信息流里突然插入一条洗眼资讯,可以是正能量,可以是对立面,可以是新闻分析。既然瀑布流里面可以插入广告,为什么不能插入和用户点击趣味相反的文章?我不了解具体算法设计问题,也许需要更复杂的集合算法。每条资讯有自己对应的镜像,就像本我对应的超我,就像西斯武士对应的绝地武士。不甘做机器保姆的小编可以参与打造这样的集合,提升机器灵魂的同时提升自己,共同进化。彼此是对方的启蒙者,而不是做一个被动的仆人。也许会有偏差,会有博弈,但魅力就在这里。在《失控》看来,人机之间要有一定的对抗才能共同进化。也许算法在等待读者自己走出沉沦,但对抗就要求算法更弹性一点,更抢先一点,主动试探读者是否想要逆风而行。用资讯测试读者,是把读者看作已完成的人格。而人性是永远在路上的未完成之物。人性和人类的创造物,需要彼此激发,螺旋上升。分类聚合算法只是把自己看作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正如科学试验里的观察者,以为自己不在事件之中。但这是不可能的,算法已然在参与人性的构建,只是采取了消极的方式――人以群分,每个人沉沦在自己的趣味里。后果是读者的极化,老死不相往来,像黑客帝国里的人茧。人茧衰弱的同时,系统的活性也在衰减。极端分化的人群与极端分化的信息一样,缺少活性。而搜索引擎则没有那么主动地去极化人群。人在搜索时候主动性更强,我倒希望一点资讯是在利用搜索引擎收集读者的主动性方面有所建树,以此刺激算法。我们可以用贝叶斯算法本身的问题来解释这个危险:研究者John Horgan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被追捧和被歪曲的贝叶斯理论,究竟有什么大不了?》(由“机器之心”网站提供中文翻译),讲述了贝叶斯算法自身的一个矛盾(具体论证过程此处免去,可参见上面的文章链接):“贝叶斯理论没什么神奇的。归根结底,它就是在说,你的信念只和它的证据一样有效。如果你有好的证据,贝叶斯理论就能得到好结果。如果你的证据不足为信,贝叶斯理论也就没什么用。进入的是垃圾,出来的也是垃圾。”对贝叶斯算法来说,初始确定的概率很重要,比如前面提到“40%的成年男性喜欢阅读军事新闻”,这个概率判断就是初始确定的概率,能通过社会统计获得比较接近现实的数字,一般也比较符合常识。但是对于很多事情,比如“上帝存在”,初始概率就难说了,有人会定为百分百,有人会定为零,于是最终结果不过反映了给出初始条件者自己的主观愿望。即便“40%的成年男性喜欢阅读军事新闻”,表达的也是现有的社会状况。最终的资讯推荐结果则反过来强化了这个初始概率――爱看军事的就更多地看到军事新闻。认为性别是后天建构的女性主义者恐怕就会讨厌这种刻板状况。所以,目前的算法是不太懂得体贴各种人类需求的。未来它应该让不同的趣味,不同的人群相逢。今日头条应该收购豆瓣而不是入股各种媒体张一鸣演讲批评微信朋友圈信息推荐效率低,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在朋友圈获得优质信息的效率取决于你的朋友质量,有精彩朋友才有精彩资讯,如果都是晒海滩的当然没意思。头条不受社交关系限制,对于缺乏丰富社交层次的人来说,获得信息效率高。可是缺少社交属性和社交关系的积累也是头条的软肋所在。腾讯目前正在低调运行“天天快报”,与微信平台以及腾讯媒体开放平台分开,未来未必不会整合。那样就可以结合社交推荐和算法推荐,尤其可以利用朋友圈里各种专业人士、学者点赞推荐或阅读撰写资讯的行为(只要他们愿意公开)。帝国的反击迟早要来,头条们的算法武士应该尽早打造具有熵增能力的资讯关系,并发展一种把“兴趣”人格化的算法社交方式。算法需要人,这话不止是说需要社交关系,而是策划者的想象力。我见过有人围绕豆瓣上的影片打分,手工收集打分者读书数据,非常有趣。比如给电影《胜利大阅兵》五星的人喜欢看什么书,给一星的人又看什么书。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加以聪明的算法,就可以激发出新型社交模式,不过这里不展开。蓝媒汇报告称头条购买了不少媒体的股份,比如世界说、新榜、华尔街见闻等等。从算法的逻辑讲,我以为这不是最优的收购方向。在我看,与那些拥有社交数据的媒体比如微博合作才是对的。头条们应该收购豆瓣。不是说要做社交,而是要拥有社交数据并利用算法激活之。豆瓣之类集聚的人之想象力,为什么不能和机器算法互相滋养?这些技术起家的公司已聘请资深媒体人加盟,头条请了林楚方,一点资讯请了吴晨光,都是媒体圈很有名气的主编级人物。不过媒体人目前的作用主要是公关,撬动自己掌握的丰富媒体资源,或者利用自己的表达能力替不善言辞的技术人表述产品。我觉得,如果媒体灵魂和算法的结合暂时困难的话,何方先做智库?眼下官方对智库建设青睐有加,头条们的数据再加一点媒体眼光,就可提供很多技术落后智库无法提供的报告。这需要人的想象力。比如最近帝吧远征脸书,举国震惊,也引发了很多评论。无论各方如何评价,这都是90后乃至00后网络新人的一次亮相。各方都不太了解他们,商业公司需要了解他们,**机构也需要了解他们。众说纷纭,很多是从主观偏见出发。想了解他们有很多办法,比如去采访他们,去贴吧收集材料做统计。但百度或者头条们显然可以有更快捷的智能办法,能够通过相关评论资讯的阅读和其他关联数据,来考察相关人群的特点,他们的地域分布,他们的收入状况,他们的兴趣爱好。在9月大阅兵期间,范玮琪因为在微博晒娃遭到大量谩骂,有人批评骂人者是民粹,是买不起好产品的loser。但是学者邹振东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他们的组成和其他群体类似,iPhone使用率很高,颠覆了主观判断者的意见。并最终发现是微博的算法推荐导致范玮琪和读者的意外碰撞。这些命题需要有人想到,才能动用算法去做。而人的因素不像算法可以总结成可复制的标准算法。洞察并善用人的智慧,发挥人群的博弈,而不是让个人成为资讯喂食对象,才会让算法也变得更有灵气。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和天天快报,哪一家会走得更远?《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 精选四2017年年底,中国青年报社策划发起向广大读者众筹2018新年献词活动,收到了大量回复,这些回复读后令人动容。这篇凝聚着众多青年读者心血、智慧和激情的创新样式的“众筹献词”题为《新时代,我的舞台我的国》,刊登在日的《中国青年报》一版显著位置。一经刊发,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新闻背后的故事同样十分精彩,为满足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朋友的需求,我们特请到本报参与此项工作的其中两名青年记者——李玥和李想,来谈一谈他们的感受和献词背后的故事。问:是谁想到要用“强国体”的形式来写2018年新年献词的?李玥:过去每年的新年献词都是本报总编辑张坤撰写。但在今年的一次会议上,张总提出他连续写了几年,已经没什么新意了,希望报社的青年能够推陈出新,大家一起玩起来。会后,我和唐轶、李想几个同事一起喝茶聊天,就想到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个类似“凡客体”的句式,因为报社最近在通过开展“强国一代”活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于是我们就想到了“强国体”,像玩游戏一样,向读者众筹一篇新年献词。当时觉得很有新意,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玩”得起来,其实心里是没有底的。李想:我们设置了一个语境,比如2017年8月,九寨沟地震,震区大量房屋坍塌,但身在北京的我们并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些开展搜救工作的人有多么辛苦。透过这个语境,我突然想到用“你看到……但你可能不知道……我希望……”连成一句话来表达每个青年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强国体”的框架就形成了。问:邀请函发出后,收到的回复多吗?李玥:“强国体”接龙的时候不知道大家会玩成什么样,会不会说心里话,但发出后,几个小时就收到了几百条留言。当时还想着我们团队自己先写一些,然后带着大家玩,后来发现根本不需要,青年自己就玩起来了。李想:我们收到了几万字的“强国体”留言,然后筛选了很多不同的类型,放在了新年献词里。问:除了已经发表的留言,还有哪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李玥:去年12月31日,我找了一个咖啡馆,为了让自己进入状态,选了一首《我爱你中国》来听,边听边看大家写的“强国体”献词。有教师发来的留言,从文字中看出他并不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城市里的教师,他可能是在边远山区给打工子弟的孩子们上课的教师。他希望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可以发光发热;还有青年工人、医生、维和士兵发来的,我边看边默默地流泪,很多人期待在下一年会更好,他们不仅认为自己会更好,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这个国家也会更好,正因为有这么多青春的面孔在努力着,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好。李想:邀请发出后,医生、警察、教师纷纷留言。一位工人留言说:“你看到的made in china,其实是我们没日没夜地在流水线上亲手组装出来的”;还有一位自由摄影师,他说,他经常去大山里免费给很多贫困家庭拍全家福。参与留言的既有从事特殊职业的工作者,也有从事普通职业的青年,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我感到特别开心。问:那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留言,与你们以往的采访经历有关吗?李玥:有,但关系不大。这代人大多是90后或者95后,他们到底能不能承担强国的重任?有人怀疑。他们平时嘻嘻哈哈的,喜欢一些我们认为非主流的东西,但当我们看到,他们愿意用一种特定的句式把他们想说的话串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每代人都有一个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愿望——不管这愿望是大是小,不管他从事的是平凡的工作还是特殊职业,这种朴素的情感都是最打动我的。李想:打动我的还是文字本身的力量,就像这篇献词的标题——“我的舞台”,这些年轻人都站在自己的舞台,写自己的故事,这样的画面感是最打动我的。李玥:中国很大,有960万平方公里,每一缕阳光照射的地方,每一条江河流过的地方都有青年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做着不同的事情,都在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更强,就像这篇献词也是众筹来的,也是大家集体凝聚的力量,读者感动我的正是这样的力量。起初我们的标题叫“新时代,你的舞台你的国”,张总觉得既然要把舞台交给青年,对于中青报、中青在线这样的媒体不该再有你我之分。从“你”到“我”虽然一字之差,但是表达了我们要把这个平台交给青年的理念。问:从众多的留言中可以看出这些青年集中在哪个年龄段吗?李玥:参与留言的读者85%是80后或90后,或是在读的90后大学生,或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80后,他们都是正在国家的角角落落为大家服务的青年,基本都是中青报影响和覆盖的人群。李想:我们报社很多公众号都推送了这个邀请,不同公众号的读者留言都很有各自的风格,比如“共青团新闻联播”就收到了很多团干留言,“青年观察家”和“校媒”收到的大多是大学生留言,官方微信收到的是来自医生、教师的留言,最后我们筛选的留言涵盖了众多职业。问:你们觉得这些“强国一代”身上有哪些共同特质?李玥: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做着并不很起眼的工作,生活也并不十分光鲜,每天做着很普通的工作,比如,筑路工人、民警、军嫂……他们的共同点是:有着一份平凡的工作,但心里却非常关注关心关切我们的国家,内心的爱国热情是完全挡不住的;还有就是非常敬业,我们设置的语境是“你看到……你可能不知道……”表达了他的工作本身也许并不是一帆风顺,“我希望……”表达了他们对国家是有期待的,有希望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意愿,有愿意参与建设这个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陈馨瑶 陈姗采集整理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日 07 版)《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 精选五核心提示:无锡市中医医院一名女护士的辞职信在网络中炸开了锅,被网友称为“最霸气辞职信”,信中称“做微商2年赚了180万,等于在医院工作30年的薪水”。原标题:【紫牛观察】女护士霸气辞职:做微商2年赚180万抵工作30年!微商真那么好做吗【浦女士 图片来源网络】微商已成为每个人的朋友圈中不可避免的一类人群,每个人都试图在互联网共享经济时代分到属于自己的一杯羹。近日,无锡市中医医院一名女护士的辞职信在网络中炸开了锅,被网友称为“最霸气辞职信”,信中称“做微商2年赚了180万,等于在医院工作30年的薪水”,刺眼的数字,短时间地聚集巨大财富,一时间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关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原创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宋世锋 陈迪晨编辑 张冰晶 陈迪晨网曝2年赚180万,等于工作30年这位女士在微商圈早已是名人【这封辞职信率先在网上被晒出 图片来源网络】信的右上方出现了工号牌,内容大致为,自己毕业后至今11年,一直从事护士工作,但是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被生活所迫,她在业余时间干起了副业做起了微商,如今用2年就可以赚180万,而这些财富相当于她在医院30年的收入,为了自我发展,她选择辞职。8月24日,无锡市中医医院承认,他们确实收到了一份职工浦某某的辞职信,辞职的原因是做微商。【女护士 浦女士 图片来源网络】紫牛新闻(微信号:yzwbznxw)记者在网上查找后发现,浦女士在微商圈早已是一位名人。网络上的资料是这样介绍她的:麻叶百万团队创始人,江苏微商第一女神战团团长,江苏微商教育女神第一人,从淘宝到海外代购,再到微商,这位集气质、美貌、品德、个性于一身的微商女神已经成功地确立了其在微商圈内的地位,传授自己的独创秘籍,调教微商小白,打造微商领袖作为微商网校的宗旨,会坤微商魔鬼特训营主要负责人,专注微商教育。医院正在为她办理辞职手续浦女士否认辞职信是自己曝光的此封信乍一出现在网络,立即炸开了锅。浦女士此前所在的单位,无锡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过忆表示,当事人浦女士确实是中医院一名分诊台护士,工作至今已有11年,关于网上流传的辞职信和工号牌照片,信件内容的确与院方收到的辞职信一致,且信上有她的亲笔签名,目前正在按照辞职的正常流程走程序。对媒体提出采访浦女士的要求,医院有关人士拨通了浦女士的电话,询问她是否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浦女士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访,不过否认网上曝光的“霸气辞职信”是她本人拍摄,她也没有将其上传到网络上。至于该图片是什么人所拍、由什么人上传到网上,目前尚不得而知。随后,紫牛新闻记者又给浦女士留言,表达想面对面进行采访,一直未获回音。【浦女士工作的导医台】微商成功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尽管辞职,对护士还是有感情的紫牛新闻(微信号:yzwbznxw)记者发现,无锡本地一家自媒体“金融街1号”刊登了浦女士的专访,回顾了这位微商大咖的创业历程和辛酸史。浦女士南京卫校毕业后,进入无锡中医医院工作,从2008年开始,她开始在淘宝上开店,卖的是市场上消费量最大的童装和女装。2009年,淘宝店做到了双皇冠,年销售额达到了100万。2011年,她成了聚划算引爆爆品操盘高手营的发起人,已经在教人怎么卖货了。她有三部手机,其中两部在助理的手里,每部手机上的微信粉丝上限,都达到了腾讯的最高限制5000人......每天几乎没有在夜里12点前睡过觉、亲自去工厂选货直播......从话语中可以看出,浦女士对白衣天使这份从业11年的职业还是有感情的,自称有诸多不舍,也坦陈在医院与病人打交道这么多年对自己也是个锻炼,感谢医院给了自己一个锻炼的平台。【浦女士辞职表格 图片来源网络】当护士时:忙时连一口水都喝不上医院同事认为她确实很拼在无锡市中医医院,紫牛新闻记者找到了浦女士辞职前所在的针灸科分诊台。针灸科分诊台分为一区和二区,每天两边轮流安排导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挂号前来针灸科看病的病人进行诊室划分,紫牛新闻记者到来时候诊的病人并不是很多。据悉,浦女士工作十多年来,并不仅仅局限在分诊台,如抄药方等工作她都干过。而分诊台的工作也不仅仅局限在安排病人那么简单,很多杂事小事都需要分诊台的护士干。一位护士告诉紫牛新闻记者,针灸科有淡旺季之分,在夏天最热的时候,一个主任一个上午能接诊的病人就达到一百多号,忙碌的时候连口水都喝不上,不过好在都是上的白班,早上七点上班,下午五点多下班,不用上夜班。提起对浦女士的印象,同事们都很敬佩她,认为她很拼。在她们眼中,她是一个实干派,很少说废话。她甚至一个人跑到马路上去扫街,邀请人扫码,跑到外地去推广......同事们坦陈,她们很少看见她在上班期间做微商,浦女士也并没有鼓励身边的同事做微商,她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甚至在这件事情曝光前都没有听她说过有辞职的想法。同事们起初比较惊讶,浦女士昨天说辞职,第二天就上交了辞职信。对于为何要辞职的原因,同事们推测可能是微商实在太忙了,兼顾不到护士的工作,再加上家里的两个孩子需要照顾,可能辞职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紫牛新闻(微信号:yzwbznxw)记者提出为何这么高调,要在辞职信中晒收入对比医院工资的问题时,同事也表示不太明白。医院禁止工作期间干“私活”两三年前就曾排查做微商的员工无锡市中医医院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护士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自己曾和浦女士在一起实习过,浦给她的感觉是她能走到今天不容易,科室里的同事也会时不时地买她的产品,她写那样一封信或多或少心里有一些怨气,之所以干了11年,是因为在父母的眼里,这份工作至少是一份铁饭碗,所以一直勉强维持到今天。这一点浦女士在辞职信中也有所体现,“我的付出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就因为我们是合同工”。对这一点,无锡市中医医院表示,该院对于所有员工都一视同仁,不管是编内还是编外员工,都会按照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进行薪酬支付。干部的任用方面也为编外人员创造条件,近期刚刚就有3位编外人员踏入医院的管理岗位。不过院方表示,医院规章制度上明确,未经医院许可,不得在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执业活动,不得在工作期间从事与医疗无关的行为。他说,如果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在工作时间内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将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不仅如此,早在两三年前,无锡市中医院就曾对院内员工做过一次“排查”,针对有微商行为的,进行了教育和劝导,劝导无果的,则给出了相应的罚款和通报批评。微商赚钱真那么容易吗另一位年入百万的微商说:起早贪黑,还要忍受被“拉黑”一名年收入百万的微商告诉紫牛新闻(微信号:yzwbznxw)记者,回首自己这几年的微商路,可谓酸甜苦辣。当初做微商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也是带着好奇心,没想到竟然成为了自己的职业。起初是拼命加人,然后分析微信里的人,哪些是潜在顾客、哪些肯定能成为顾客、哪些是永远都不可能成为顾客的。每天从早上一睁开眼就在思考今天的朋友圈要发哪些内容。其间,有人屏蔽她,删除她,但是她都坚持下来了。她说,内心不够强大的人做不了微商,人缘不好的人做不了微商,从进入微商这个行业,在朋友圈刷第一条广告开始,就是一场人际关系大考验。做微商以后,基本没有早睡过,手上的手机两三部,每天都要不停地发朋友圈,关于成功,关于产品,关于活动......她不会像其他初级微商那样,盗图,造假,简单粗暴地夸耀自己的产品,更多时候,她会结合自己的生活,配上文字,表达对于产品和微商这个职业的热爱。她说,做微商其实最终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尤其是代理团队以后,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已经不是她的主要任务,身上更多的是责任,某种程度上已经转换为团队里的精神导师。尤其是很多初级代理加入后遇到困难质疑后,她要一对一地辅导,让他们重新站起来,只有这样,团队健康发展,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入。【资料图】微商通过口碑形成强大销售圈但永远是少数人赚大钱学者崔忠洲 认为:微商是基于微信平台而构建的商业网络,其成本几乎等于零,尤其是与传统店面行业相比、与电商平台相比,其成本也更低,因为没有准入要求,也无需相关的评价体系。这种依靠熟人口碑得以传播的商业推广,在广告成本上几乎为零。但微商会形成一个强大销售网络圈,特别是有些微商,以产品为纽带,将参与微商的人员组织起来,不定期地进行产品文化的培训与销售策略的宣讲,从而结成了强大线下网络,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微商许多是做现有品牌的零售,因而,非常依赖于其产品本身的质量高低。有些产品,如与健康、母婴亲子等有关的行业,则很容易在微信平台上形成聚集效应,从而易于为少部分人创造财富。不过,法律法规对于这种渠道销售的东西的规范,也远远跟不上实际情况的发展。所以,一旦出问题,则作为中间环节的微商,差不多完全免除责任。这为未来此种商业的发展埋下了未知的隐患。一位电商专家告诉紫牛新闻(微信号:yzwbznxw)记者,过去微商的模式基本就是招代理,开始确实有一拨人赚到过钱,后来就很难做了。微信主要还是从熟人开始的,早前的都是朋友圈刷屏,后来微信官方对这方面进行过限制,刷屏现象基本消失了。现在很多微商也是金字塔式的发展,也许在上头有一些人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下面的代理就很难讲了。【资料图】工作期间从事微商,单位有权劝止甚至处理员工吗?目前,在职人员兼职做微商似乎成为一个时髦的副业,那么单位有权处理甚至开除工作期间做微商的员工呢?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唐迎鸾认为:一、全日制用工下,如职工在上班期间做微商,满足条件时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关系。1、在职员工做微商不属于“兼职”,应该属于做“副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款第4项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影响,或经用人单位指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是否能依据此条解除劳动合同呢,显然不行。本条规定的是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是员工在上班期间做微商,不属于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兼职的情形。所谓“兼职”是指劳动者在同一时期同时受雇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人单位并领取报酬的职业劳动。而微商只是在本职工作以外做的“副业”,并不属于《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兼职的情形。而目前法律对于兼职以及做微商并没有明确禁止,在此种情况下,只有通过用人单位完善规章制度去加以约束。所以用人单位如对上班期间员工做微商做出处罚,只能依据本公司的规章制度来进行。2、利用工作时间做微商,是用人单位处罚的依据。根据法律规定,标准的全日制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在8小时的工作时间中,应当只能做与本单位相关的工作,而不能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但是显然鉴于微商的特殊性,需要不停地在朋友圈刷存在感,需要及时的回复,所以即使在工作时间以外做微商,也很难保证在工作时间之内不去对相关的客户进行维护,必然导致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而作为劳动者受雇于用人单位必须要对单位负责,对用人单位诚实守信,忠实,这是劳动者所必须要尽的义务。而劳动者一旦做了微商不管是否是在8小时之外,都很难保证尽到上述义务,故而会有一些用人单位禁止本单位员工经营微商,但是如果禁止经营微商,用人单位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1)、用人单位对于员工做微商必须要有规章制度,并且有相应的处罚措施;(2)、对于规章制度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同时须在本单位进行公示;(3)、用人单位必须要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违纪违规的行为。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用人单位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另行支付补偿金。3、还有一些从事特殊行业的,比如说医生、教师等,即使是在工作时间之外,但是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对其形象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对其相对应的人群也会形成困扰,比如说,教师,如果学生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老师在做微商,那么对于老师所推荐的商品到底是买还是不买,陷入两难境地,同时,也会对老师教书育人的形象大打折扣。4、公职人员不可以经营微商《公务员法》第24条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第53条第14款规定,公务人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它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如允许公职人员兼营微商,很容易形成权力寻租,滋生腐败。所以有些省份是明确规定禁止公职人员从事微商等副业行为。【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 精选六“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你,小编的小伙伴们。你们就是最可爱的人。你们既是小编的同事,又是小编的朋友,更是小编的家人。打着这些字小编的手在颤抖,很激动,很兴奋,也很幸福,因为你们与我我同在!新金所走到今天,有大家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老板特意嘱咐小编,在这里向大家道一声辛苦了,谢谢你的付出,谢谢你的奉献!并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有时,你见到的大家可能是这样的,站在台上领奖,玩耍,活动,面对客户,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为此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们有多么辛苦!跟随小编的镜头,来到幕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地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常常加班,顾不上吃饭,确保了新金所平台正常运营和客户的资金安全。他们是我们平台最可爱的人!平台开发人员、设计师,运营策划的美女帅哥们!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我们融资客户更快拿到贷款,常常放弃了周末在公司认认真真地审核客户提交的资料和申请,深入现场考实地察,陪同客户办理各种贷款所需抵押手续,正是他们不懈的努力,我们投资客户才能安心地将资金交给那些需要贷款的人们,他们是项目的守护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风控与信贷部同事们她,我们的老大姐,喜欢来我们办公室看看卫生,说说谁谁的项目要催催了,谁谁的工作该加把劲了…。有时候觉得姐,您不累吗?后来和她一起做过一些业务,才发现也许只看到了她的一面,放大了缺点,忽略了她的能干和敬业,她的斤斤计较和唠叨何尝不是为我们好呢!她是最可爱的人!还有他,这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新金所平台的总经理,从国外留学归来,积极响应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投身于西部经济开发工作。常常不辞辛劳的加班到半夜,经常在前往机场的路上仍然开着电话会议安排部署着新任务,处理着公司的事务。他放弃了休息与周末,更没有时间陪家人,虽然普通话说的有点慢,带着书生气的谨慎与谦虚,但是他以身作则、踏实、谨慎的工作态度影响着我们,“比你有钱、有能力的人都在努力,你在干嘛?!”他是最可爱的人!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返乡的火车回去欢度春节的时候,当你陪着家人热热闹闹置办年货时候,当你举起酒杯,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相依守岁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或许惊讶“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想想那些还在工作岗位上的人,你就会发现自己有多幸福。朋友请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正是那些默默奉献的人你才体会到了幸福。朋友!你已经知道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家人,请再深深地爱他们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 精选七这是一个速生速死的时代,没有行业会一直如日中天,没有技术会一直独占鳌头,没有任何职业是金饭碗。每一个追求上进的人,都会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但究竟怎样做才能消弭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呢?能给出标准答案的人不多。在今天这篇文章中,原央视主持人、著名互联网投资人张泉灵,结合自身经历以及感悟,围绕这个问题,谈得很深入,文章很长,券姐读后启发颇大,强烈推荐阅读。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我前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东北人讲述自己的故乡,我读了感触挺深的。这篇文章里面,作者讲了一个案例,他说:他爷爷有一年给他打电话,特别着急,说你们俩夫妻别在北京混了,赶紧回哈尔滨吧,这儿有好事情,这儿的环卫局在招环卫工人,不是临时的,是正式的,而且给上保险,2000多元/月,可好了。如果你不是一个东北人,可能理解不了“体制内、有保障”这六个字的魔性,也就更理解不了作者爷爷为什么会如此看中一份2000元/月的工作了。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后来哈尔滨招环卫工这个岗位时,报了几千人,其中200多人有完整本科学历,甚至还有硕士毕业生。我不知道这些硕士在走进大学校园时,甚至在完成他们硕士论文时,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将来竟然会去做一个环卫工。当然,在中国**正确的语境里边,我们还是比较强调“人人平等”,强调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实际上,不同的职业对社会的贡献还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去选择走环卫工这样一条路呢?借着这个案例,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活得特别不容易,因为这个时代的变化太快了,但我们内心的价值观有可能停留在上一个时代,甚至在上上一个时代。这个故事里的爷爷,我相信他的价值观其实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他相信一个不变的体制、一个不变的单位,一个体制内可以每个月给你固定工资的人生状态是最有安全感的,他完全不知道在外面世界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面对变化的焦虑感,其实在两年前也发生在我的身上,很多媒体会问,你当着央视的主持人,为什么要去改变身份,做另外一个职业,你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我通常开玩笑说,我在央视面临这样一个状态,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人说:泉灵姐,我特别喜欢你。后来有人说:泉灵姐,我妈特别喜欢你。再有人说:泉灵姐,我奶奶特别喜欢你。我特别担心很快就没有人喜欢我了,我就离开了。这是一个玩笑,但真实地反映了我内心的焦虑,这个焦虑是其实我的外部环境已然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极其担心的是一个做传播的人,最后在自说自话、自怨自艾、自恋自哀,我们晚清不知道真正想说服的人在哪里,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变化。除了这种焦虑,对我而言,更大的恐惧来自于你明明知道世界在变,变得如此之快,变得如此无孔不入,进入你的方方面面,但是其实你并不知道它是怎么变的。我儿子最喜欢去自然博物馆,每次到了那儿,我也跟着会看到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段落。有的时候,看着那个图版时,我就会想,最早一批大陆崛起,然后从海底开始把自己的鳍变成四肢走上大陆的动物,他们有安全感吗?历史的演变经历了,从大陆崛起,到陆生动物,再到哺乳类动物,最后到人类,但毫无疑问第一批走上大陆的动物,一定死亡率特别高,他们痛苦,不如在海洋里得心应手。我要不要做这样的人?大趋势没问题,但是我们生命如此有限,我们是否要冒这样一个险。这是我两年前面对的一个问题。但是我实在太好奇了,我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人,所以即便痛苦,即便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即便会造成更大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但是我决定迈出这一步。这一步在外界说起来,是华丽转身,但坦白讲,一点都不华丽,这个过程可痛苦了。但人生毕竟有限,如果我能在一辈子,尝试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面对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且相比于现在的世界,另一个世界又代表着未来的趋势,我愿意冒这个险,我的好奇心驱使我做了这个决定。跟大家分享几个我自己体验到的,可能在原来环境里很难去理解的,到底这个时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甚至最近被谈论非常多的区块链,他们在怎么改变我们这个世界?大的理论我不多说,给大家分享几个小的案例。案例1我的一个朋友,文怡,早期在各种电视台上各种教人做菜的节目,后来在网络上她变成了KOL,是意见领袖、网红,干的也是也教大家怎么做菜,但有很多粉丝。有一天她突然想能不能教大家做菜以外,把在厨房里用的工具、锅、案板各种好的东西跟粉丝分享?一个个体,搭乘上互联网能量时能有多大呢?有一天她决定要卖一个产品,三块案板,就是厨房里中餐用的剁的、切的,生熟分开的三块案板。在我们这一代人(70后),你们认为三块案板应该多少钱?我们心目当中几十块钱一块,贵一点也一百多块钱,但她这三块案板最后卖了1500元。当时我这样一个对价格不敏感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凭什么,为什么这么贵?她很快说服了我,她说服我的理由,在消费领域直接能够抵达你内心的焦虑是最能够让你掏兜的。她说:你们家的案板常年在提供霉菌,因为中国人习惯用木头当案板,那个东西又浸水,总是不干,总有一些水和汁渗透到木头纤维底下,案板上一块一块发黑,都是霉菌。粗浅的医学知识告诉我们,霉菌是致癌的重要物质,这个案板把这么厚的木头压缩到这么薄,表面致密,不会有任何的霉菌,没有任何涂层。我立刻被说服了。虽然1500元,三块案板远远超过我认为的价格,但是在我的生活里是有需求的。这么被我说服的人有多少呢?在一个小时之内,案板卖出去了1万块,这个量,相当于这个德国品牌一年在整个亚太的销量。她第二次再提请这个公司能不能再给搞1万块的时候,那个公司都疯掉了。因为在原来的销售体制环境下,没有办法想象这个东西居然可以有一个人给我订了第二次全年亚太的销量。这是互联网特别神奇的地方,能迅速放大单个人的力量,只要你吸引了足够多的注意力,让别人相信你,单个人可能能超过一个公司在整个亚太一年的销量。案例2这个时代,我们的不安全感,不仅仅是别人家的传奇,更重要的是在原来你非常熟悉的领域里,你认为自己就是专家,但实际上怎样呢?未必哟。我最近一段时间在跟一个服装类消费企业打交道,这个企业是A股上市公司,仅服装类年销售量大概在50亿-60亿,全国有数千家门店,绝对行业当中的资深。我去看了他们线上淘宝的店,突然意识到他们其实没有理解这个时代的变化,为什么?因为他们把淘宝的店当作了一家店。而在我看来线上是一个新的渠道,淘宝的一家店不是一家店。觉得听懂我这句话在说什么的举手,我相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包括卖服装资深的专家,在服装行业里几十年,每年还有50亿-60亿销量的品牌,其实一开始都没理解我在说什么。在他们看来,我在全国有几千家门店,现在淘宝也很火,所以我也去淘宝开一家店就好了。对不起,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件事情,线上淘宝是一个全新的渠道,不是一家你在互联网上开的门店。如果我在北京王府井(19.24 -7.63%,诊股)开一家店,这家店主要位置在王府井,往来的人以王府井旅游人口为主,目标客户大概能够确定,在线上,这一家店有可能东北的人进来,有可能广州的人进来,但如果线下卖服装的话,9月份,在广州可能卖主流是短袖,在东北已经卖羽绒服了,如果是线上一家店的话,你的主业应该呈现的是什么呢?所以才会卖不好。理论上是一个全新的渠道,一个东北人点进来和一个广州人点进来,看到的主页应该是不一样的才对;一个男人点进来和一个女人点进来,看到的主页不一样才是对的,一个东北手机号的人出现在了广州点开你的店面,你应该问他:请问你要切换你的城市吗?用这个问题的答案来判断他是打算过两天在东北收货,还是因为到了广州,因为带错了衣服需要紧急发货。真正好的服装零售品牌,线上线下销售比例是50:50,线下销售50%,线上销售50%。而这个公司,一个A股上市公司,一个曾经的龙头企业,到目前为止线上销售额只占到它整体销售额不到5%,只是一个词的差别,把它看作是一家店还是一个渠道。当你理解了背后变化时,整个管理体制、思路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把它当做线上一家店时,可能认为它就是你品牌的奥特莱斯,所有库存卖不出去的,全扔到那个店里。如果当做一个新的渠道、新的趋势,甚至有可能把它当做你的分销会前面那一段的实验品,比如有一个新品上来,应该先开一个分销会吗?不对,应该扔到线上去,看线上数据,知道到底是北京人喜欢还是天津人更喜欢这身衣服,哪个地域卖得更好,应该把衣服扔到那个地域,而不是等库存不好的时再退回来。所以整个逻辑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即便在中国今天竞争最激烈的行业里,大家觉得最熟悉的行业——白酒。服装还有不断品牌的变化,有时代,有时尚。白酒传统,大家都觉得白酒是年份酒好,越传统越好,前头还有神一样的茅台,市值快过万亿了。你觉得还有新的白酒品牌的活路吗?即便有电商,大家都在摇头说,没有新的白酒品牌的活路。你们记得最后一个全国性白酒品牌是什么?天之蓝、梦之蓝,因为搭上了电视最后的辉煌时代。电视是最后的大众媒体,今天的互联网即便有9亿日活、10亿日活,也是一个分众媒体,因为我们每个人看得互联网是不一样的,但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响起时,是大众媒体覆盖面,同时覆盖几亿人可以同时看到,通过电视的力量推出最后一个全国性白酒品牌,这个品牌是天之蓝、梦之蓝。在此之后似乎看不到这样一个快消品品牌能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性品牌,特别是在白酒行业里。特别有意思的是,最近三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诞生了一个新的品牌——江小白,针对的是年轻人。这个品牌做了几件事情:1、更了解了90后消费者和70后消费者有什么不同,很多现在还在做传统行业的人会这么看待自己的品牌和品类,如会认为我是卖白酒的,着什么急?酒要醇的好。所以20岁不喝白酒,不喝就好了,等着你到40岁变成我的用户。这一类人是我等着你。2、要分析的人,90后和70后要喝白酒的人到底发生什么变化呢?有一个特别重大的变化,其实就是一个消费心态上。我们想象70后怎么喝酒的?一般攒十来个人,说几个人喝白酒,怎么也得凑够五个人或者至少四个人,才愿意开一瓶白酒,因为你内心清醒地算了一下,每个人喝二两半,就开吧。最后四个人互相迁就,开了一瓶白酒。这是70后的社交特点。90后有一个特别大的社交属性,他们在社交环境里,第一,不愿意迁就你,也不需要你迁就我。所以如果要喝白酒的话,我一个人想喝白酒,不劝你们,你愿意喝什么就喝什么,但是你也别劝我来跟你喝一样的,就意味着白酒的包装要小瓶化,变成二两、半斤的,我一个人可以作主的,年轻人更容易购买它。以前也有小瓶,二锅头就有小瓶,但是90后除了更个性化之外,酷是他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字,他消费的时候不仅仅是消费里面的乙醇,消费的是一种生命状态,就是酷不酷。你觉得他拿一个小二放在旁边会很酷吗?不酷。这个事情他会转发朋友圈吗?菜上来都会手机先吃,不能让一瓶小二放在菜边上,就变成不酷的东西。不仅这个东西要小,一个人能喝,价格合适,喝得起,喝着不差,喝不坏,要酷。江小白很酷。江小白包装上有一句话,就是所有喝江小白的人所提供的,那句话可能非常打中你此刻的心情,比如有一句话可能是“其实对喝酒的人来说,重要的不仅是谁陪你喝,更重要的是谁在家里等你”,有各种各样这样的话。你想想一下你是喝酒夜归的男子,把这样一句话发在朋友圈里的时候,你的老婆有没有可能原谅你多一点。这些话怎么来的?当你进入社交媒体,用江小白的订阅号或小程序的话,都可以说“我要说”,你是可以说你喝酒时想说的话,如果你脑子里突然空白,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它给你提供各种语言的模板,可以在上面改,还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每过一段时间,江小白选择一下,印在他们的酒瓶子上。如果那句话那一刻打中了你的心,如果那句话是你发起的一句话,你会不会放在你的朋友圈里。今天的主流媒体是谁?是朋友圈啊,同学们,因为你们的时间都在那里面。所以,对于江小白来说,一个喝白酒的人不仅是一个消费者,同时是一个传播节点,免费的哦;不仅是一个传播节点,还是一个内容提供者;不仅是一个内容提供者,是整个品牌的参与者。也就是说,即便在最传统的行业里面,当你发现你的品牌传播渠道已经从一个电视台的大众媒体变成以个人为节点的社交媒体时,所有的产品设计、所有的传播渠道、所有的思路都是发生变化的,即便在白酒这样一个传统行业里,都会有新的公司的崛起。案例3吃过周黑鸭的请举手,吃过德州扒鸡的请举手。周黑鸭在香港上市时,一年销售额接近30个亿,利润7个亿。德州扒鸡三百年的国家级名品,大概今年可以卖到5个亿。周黑鸭才几年?德州扒鸡这么高的知名度。你可能反应说德州扒鸡门店少,德州扒鸡目前有1500家门店,周黑鸭和它差不太多,都是卖禽类,他们之间一个非常传统,一个新崛起的企业,之间有什么不一样?如果不仔细想,会觉得它们其实很相似,卖鸡卖鸭能有多大差别。今天去德州扒鸡,说一个辣的,一个不辣的,这不是重点,今天去吃德州扒鸡还是挺好吃的,有它的拥趸。他们之间到底不一样在哪儿呢?德州扒鸡的历史是跟着中国了交通线演进的,德州扒鸡的大盛时期发生过两个阶段,第一是随着大运河走向了全国,第二是随着铁路走向了全国。以交通线为主要思路的德州扒鸡,直到今天主要的门店是跟着高速线开的,主要门店出现在高速路的休息区里。交通线发展到今天,消费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当年从山东德州坐着大运河的船到北京,需要好几天,坐着火车进来也得一天,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们至少在路上可能要吃两顿以上的饭。吃一顿饭,会带点就凑合了,零食就能替代,吃两顿以上饭时,怎么也得在路上补充点。这就是德州扒鸡的兴旺史。但今天,对不起,德州到北京太快了,别说吃饭了,一包瓜子都没嗑完就到了。这时候你需要一只整鸡吗?你愿意在火车上打开一只整鸡?!德州扒鸡就是这样被干掉的,是因为你的外部环境变了,口味没有变,消费者对口味的喜好也没有变,但是消费场景变掉了。当年很多人拿德州扒鸡送礼,今天我到您家去,要不是德州老乡,给您拿只鸡?这事儿有点怪。谁家缺只鸡呢?!所以今天的周黑鸭是什么概念?是一个肉食类的、新鲜的零食,休闲食品。看起来是一样的,一只鸡、一只鸭,但一个还是添个菜、送个礼,沿着交通线布局,一个是零食的方式走进你家门口、办公楼下面的便利店,所以它他有着天壤之别。这是最容易解释即便在最传统的领域里,这个世界因为互联网,因为大的外部环境的改变,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你不去理解这种改变,对不起,你可能就会沦落为上一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扔掉你的时候,都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这是我自己觉得最恐惧,也是那一片新大陆(16.00 -7.25%,诊股),尽管充满了荒蛮,尽管有着各种不合理,但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今天除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迅速改变我们这个世界的还有人工智能,阿尔法狗战胜了李世石的第一局,腾讯邀请我去做直播主持人,当时我的身边解说那一场围棋的是九段,我非常好的朋友,我在开局之前问他:你觉得输赢机会会怎么样?当时围棋界相当乐观,非常非常乐观。因为在此之前,阿尔法狗所宣布最好的成绩是战胜了专业的五段,但是在一个围棋高手看起来,九段和五段不是差四段的事情,是差四个世界,是可以用数量级来碾压的。所以一个九段打五段,他们认为不需要解释。另外他们觉得围棋是一门艺术,有灵感,有那种很微妙的艺术的点,而他们认为人工智能不过是算力,以艺术来对抗算力,他们觉得这也是两个世界,是两个有高低差别的世界。这是这一场比赛开始之前的状况。开始之后,我相信整整五场比赛,4:1的结局,对整个围棋界的冲击是巨大的,更何况后面还有柯洁的证明,0:3。今天围棋系统用人工智能帮助小棋手重新认识围棋,从完全看不起到重新理解为什么人工智能赢了他们,为什么?其实非常简单,人脑算力是非常有限的,功耗有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把大量人生经验凝结成了不需要从头算一遍的状态,变成了经验。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背九九乘法表,因为我们不需要从头算一遍,七八就是五十六,变成本能反应。棋谱、定式、经验都是这样一种算力节省的方式,是我们人类进化到今天所完成的一种方式。但计算机不是,计算机永远在从头算,每一步都算概率,说:这么下有81%的概率,这么下有72%的概率,就算拿81%的概率。每一步从头算一遍,后面是庞大的计算资源。所以算出了超出你的经验和定式的东西,算出了全新的逻辑,这是为什么阿尔法狗的下一代完zero全没有人类的经验,只知道棋盘上的规则,自己跟自己下,有100:0的完胜上一代阿尔法狗的成绩。超出人类经验的东西对各位医生来说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因为医疗是要有金标准的,你说你是一个黑箱,我给出这个结论,这个东西是癌,这个东西不是癌,你要告诉我怎么判断这个东西是癌,要有标准,用一个黑箱帮我判断不行。人工智能在今天,还为医疗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我们想想“明星”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开始诞生的?歌星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有钱的?徽班进京两百年,为什么梅兰芳成为大家都知道的?在艺术上他有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他赶上了唱片诞生的时代。因为在一个戏院里,当年的戏院也就容纳一百多人,一个大戏院也就几百人,今天在现场也就小一千人,但是唱片意味着可以把你的声音复制,让更多的人听见。所以歌星是在有版税之后才变成了明星和变成了富豪的,因为你的行为能力可以被复制了,你的声音、表演、影像可以被复制了,让更多的人当做一个工业品来接受他。这个单个的个体的能力就被无限放大了。包括文怡,因为她的能力被互联网放大了,所以她才变成了一个能有巨大能量的人。医生说:今天我有一部分的能力可以通过像好大夫这样的网站被放大。但问题是我的看诊还得一对一地看,手术还要来医院。我相信很快人工智能复制一个人的行为执行能力会快速到来。我相信在今年之内,就可以在北京的街头看到那样的机器人(17.48 -7.02%,诊股),可以模拟在巴黎最好的本届咖啡大赛的冠军给你冲的一杯咖啡。原来手冲咖啡为什么是小众行为?因为好的咖啡师就是稀缺人才,而且一天能干的事情跟大夫能做的手术一样,非常有限。最优秀的咖啡师一天能泡20杯咖啡,泡到25杯时,注意力下降,就会降到更下的水平。这是为什么一个工业品星巴克无论是什么豆子,你们发现星巴克都是深烘焙的咖啡了吗?因为深烘焙才能把无论什么咖啡豆都做成一个味道。无论在上海哪一家店,在北京任何一家店,喝的星巴克的咖啡都是差不多的,这是工业时代强迫给你的东西。但本质上咖啡都和茶一样,其实每一包咖啡豆都是不同的,有丰富的层次。今天一个巴黎最新得了冠军的咖啡师的行为就可以被一个机器人复制,也许今年你就可以在北京的街头喝到这样层次丰富,每一杯都不一样小众的咖啡了,因为这个行为可以通过3D的视觉,在空间里面被复制。今天大夫的经验也可以被复制,特别重要。我们有几项投资和医疗有关,其中大量用到了全世界、全国最好的大夫的经验,包括我们如何判断一些医疗的图像,这里到底是不是主流,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脑部病变,如果我们拿到十年脑核磁的数据,我们知道他70岁什么样子,80岁什么样子,81岁他得了老年痴呆,怎么看他的海马区的一些缩小,有什么样的规律?一个大夫很难记住十年完整的变化,更难记住一千个人到底在这个海马区有什么样的变化,但只要他能做精准的结果判断,计算机可以帮他找出一些规律,一些跟你的想象不一样的定式,原来这样的演进是海马体演变的一种规律。我们投资了类似的企业。也投资了在行为上,在手术室能帮助到更多大夫的企业,类似于能够让你在手术室里看得更加清晰。大夫这个职业真是太牛的一个职业了,因为在教科书里,我们看到的解剖图,所有的器官都被标成了不同的颜色,打开人体原来是那样的。如果能够在对患者无伤、活体情况下,当你打开一个病人的腹腔时,如果里面不同的器官也能有不同颜色的话,相信对于大夫来说,是一个能够减少压力和减少犯错误的可能性。所以今天人工智能的视觉、判断的辅助,包括人工智能跨越到化学、生化等领域,包括工程学上的进步,可以让一些微弱光线的变化,通过工程学的放大,让你在术中能够看得见,这样的项目正在快速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所以今天我相信一个最早去拥抱这些新技术变化的大夫,就有可能跟最早去拥抱了唱片的歌者一样,你的能力会被复制,你的能力会被扩大,你有可能成为制定整个新标准的人。这是我们今天非常乐于见到的一种变化,我们也希望在众多的人工智能的项目当中,能跟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大夫进行合作,因为我们相信简单去雇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去做那些片子的标注和一个真正有经验的大夫去做这些片子的标注,交出来的人工智能是有差别的。说到了人工智能带来了变化,有的人说,它是不是一个全新的,再把互联网颠覆一遍的东西?我觉得人工智能可能是另外的一种,它有点像水和电,需要通过已经建好的水网和电网去输送到各个终端。所以今天的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强的赋能的技术能力,当它跟已有的深入到我们千家万户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联合起来的时候,变成了一个更加有吸引力、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有扩大能力的新的基础设施。今天,如果还拒绝这种基础设施进入你的生活的话,就有可能发现这个世界翻页了,他们看不清这个世界跟原来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看起来是一样的天和地,但真的不是原来那个世界,不是通过大运河和通过铁路扩张的那个时代,今天的消费者变了,今天的时代也变掉了。最近,所有的投资人都特别特别焦虑,能焦虑到什么样程度呢?是因为区块链的诞生。最近投资界有一句话,“币圈一天,互联网十年。”因为有强泡沫的ICO的时代里,比特币的疯涨,各种空气币的诞生,可能有一些人在一天里挣的钱就超过你能够在互联网的时代里十年挣到的钱。尽管互联网已经是一个如此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会逼着你内心超级的焦虑。对待这样的焦虑,我们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常理性派地说:“完全否定,这就是庞氏骗局,这就是一帮骗子。”这是我最近两年在我的思维模式里最大的一种变化。媒体要有独立思考和怀疑的能力,所以原来我们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No,我不这么看”“Yes,but”,我今天会这么看问题“Yes,and”,存在即合理,出现必有原因。即便一帮草莽开始把这个事情做得各种各样的漏洞,各种各样的泡沫,甚至违反国家的法令,但是要相信这项技术的本身有颠覆性。如果它造成了大的泡沫,会逼着一群更牛的人进入,然后慢慢去填这个泡沫,也许这个过程中这个泡沫还会崩塌两次,即便崩塌,我也不会幸灾乐祸地说:你看,我早说了吧,But。我今天不会是这个态度,即便崩塌时,即便第一批涨了,较早那批鱼上岸时,也会说那有未来的可能性。为什么相信区块链?因为这个世界很多东西可以被重塑。价值网是有可能被重塑的,信任关系是有可能被重塑的,我只要相信这个底层逻辑,这件事情就有可能发生。例,今天一个企业要去银行贷款,只能跟银行贷款,银行要查我的信用。一家非常大的做白电的企业,格力、美的等有几千家供应商,是不是我跟格力和美的做了生意的每一家供应商都有可能能拿到银行的贷款?不一定,有些企业可能很小。他明明有美的或格力的订单,但因为企业的种种原因,拿不到银行了贷款,在这样供应链线条里,拿不到这部分贷款,生意就会做得少。我们为什么需要银行这样一个中心?是因为银行才能确认你的信用。但是假定我的每一笔订单都在这个区块链上做了认证,不可更改,不能作假,所有参与你的交易的企业都可以给你做证明,它在一个一个节点上,在所有分布式账本上被做了记录,那么请问?美的是否可以自己来做供应链金融?他有没有机会可以发一个美的币。发币不行,违反法律,但是可以打一个白条,企业间借款,诞生一个东西叫“美的白条”。几千家供应商彼此用美的白条来流通,可不可以?这个事情可能吗?企业有没有动力?贷款成本减少了?银行挣的那部分钱的价值有没有可能重新回到这个网络里?有可能。如,今天我是一个内容创作者,要写一个东西,发在喜马拉雅上,分成比例是五五,我拿走50%,喜马拉雅拿走50%,你去哪儿搞流量,我不管,卖出去,我们五五分成。为什么一定要这种模式呢?在区块链的世界里是这样的,假定微博和微信是有区块链的,那么这件事情就应该是段教授发一个微博,被我看见了,我觉得好牛啊,我替您转了一下,您有很多粉丝,我也有很多粉丝,您通过了我,本来按照您的粉丝,可能有几百万的阅读,我后面还有粉丝,又造成几百万的阅读,我进行转发,在区块链上记录了您的价值、我的价值,记录我下面任何一个在传播的粉丝的价值,您写得文章后面自动有一个账户,如果每一个阅读的人原以为它付一分钱的话,最后自动在我们链条上分钱。为什么我还要分给一个平台五成呢?如果你用这样的眼光去看一个未来的话,即便现在它千疮百孔,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它。这是我这两年心态的变化,所有新东西出来都是草莽一片,所有新东西出来都破烂不堪,但是只要相信它在底层有颠覆的力量,请你先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它。我是一个滑雪爱好者,我的滑雪是一个全国亚军教的,他有一个师姐是全国冠军,这个师姐当时觉得是冠军,所以出来如果只当一个滑雪教练的话,可能对自己的人生不是一种肯定,她最后还是放不下这个脸面,作为全国冠军,出来教我这样完全没有体育能力的人,告诉你甩板尾,要问她板尾在哪儿,站在板上,都觉得害怕。她觉得人生不够牛,所以她回到她的故乡,在体育系统里拿一份2000多元的工资,找一个固定公务员的工作。这样的工作,一旦家人有病,或孩子需要更好教育时,就会变得相当窘迫。但是她的师妹,很早发现未来旅游滑雪的方向,去欧洲学习,拿到欧洲整个教练系统的认证,回来开了一家自己的独立雪场之外的滑雪,拿了好几轮融资,成为了很多家雪场的合作伙伴。这其实是不同的人在面对未来时不同的选择,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选择,第一是打开心态,第二是放下身段。这两件事情,对一个面向未来的人,都非常非常重要,不管在原来领域里有多牛,你想要面对未来,恐怕都要面对这八个字:打开心态,放下身段。这个时代里,我们为什么没有安全感?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越转越快,快到你要不然就躲在一个没有轮子的世界里面,要不然挡着他的路了,你得断臂求生,再不然就跳上去,看看它滚向何方。《今天,请关爱这群挖掘真相的人群》 精选八本文经授权转自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成人们对数字情有独钟。如果你为他们介绍一个朋友,他们不会问你他的喜好,而是问‘他几岁了?有多少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他们认为知道了这些,就了解了这个人。”爸爸挣钱多少,成了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标准。今年五月,一位九岁孩子的一句话刷屏:我太优秀了,我爸爸妈妈根本不配有我这么好的儿子。这个孩子考试成绩样样第一,一听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父母没什么钱,只开得起十几万的日产车。孩子受影响,因为爸爸挣钱少。△“爸爸月薪多少万,才能撑起一个家?”有人就此做过一个计算:以男子30岁结婚,60岁退休为例,在这30年中:房子:二线城市1.5万/平方米为准,70平的二居室,装修20万,一共需要125万;车子:10年一换,每辆车10万,需要30万,油钱、保养费、过路费等其余花费加在一起需要66万;休闲娱乐,看电影、旅游每年2万,一共需要60万;日常开销72万、孩子教育60万、孝敬父母36万……所有花销一共419万,平均到每个月,爸爸收入大概需要达到1.2万,才可以保证一个家庭较好地运行。还是在没病没灾的前提下。视频里的假设有许多限定条件,得出的答案也仅供参考。收入越低的家庭,可供支配的钱越少。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4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8元。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都要钱。养家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中国理财周刊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做了一个测算,撇开将来的物价和教育费用上涨因素,在中国养育一个孩子至其大学毕业,至少需要花费50至130万元人民币。如果还要海外留学,那就至少要200万元了,而且这样的费用支出,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高消费城市,基本上已经算是“最低标准”。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80后”年轻人中,有70%都表示“有钱生没钱养”,孩子生活、教育、医疗成本过高,更不会轻易考虑生二胎 。从2017城市平均月薪来看,大多数人都无法达到1.2万这个条件。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有槽值读者留言,说自己在三线城市工作,月薪6000元,房贷每月2000元,一家三口每月生活支出、节节巴巴加上水电费2000元,娱乐消费500元,孩子教育1000元,这样下来每月的工资所剩无几。不敢生病、更怕过节。如果不是妻子收入补贴,自己完全没办法撑起一个家。△爸爸月薪两万,撑起这个家的却是妻子。洗衣、做饭、清洁……看似简单的工作,实则耗费巨大的精力。韩国综艺《同床异梦2》里的城南市市长李在明,幽默风趣,是大众眼中的成功人士。但在生活中,更忙碌的却是妻子金惠景。每天早晨,妻子要早起准备早餐,食物要清淡、有营养、健康美味;等丈夫吃好饭,要为他准备出席活动穿戴的衣服,领带颜色与衬衣搭配效果如何,穿哪双鞋都需考虑。碰上丈夫没有聚餐,早饭之后又得准备午饭,打扫房间、清洗衣服、被套,有时市长回到家,午饭还没做好。好不容易午睡会儿,还得设个闹钟,早点起来拖地,以免市长到家吃不上晚饭。做饭的人,累过头食欲都不会太好,一天的能量来源也草草解决,好不容易睡觉了,还要忍受丈夫的呼噜声。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每天变出花样的饭菜,干净整洁的家。打理一切的妈妈,并不会比在外忙碌的爸爸轻松。生活很琐碎,家庭生活也庞杂,有时工作反而更容易操作。“爸爸”这个词作用的对象不只是孩子,还有妻子。而不懂得尊重妻子的家庭,大多不会幸福。作家甘北写过一篇文章《我月薪一万,娶个保姆怎么了?》,里面讲一个出租车司机和她聊天时,“其实我不差钱,我跟我老婆说了,只要她听话,一辈子不用干活。”好奇之下她问“那你家请了保姆来洗衣做饭吗?”“花那钱干嘛,这些都是我老婆做啊?洗衣服做饭还嫌累?人家的媳妇哪个不是上完班回来,还要洗衣服做饭?”“像我这么条件好的人,她上哪儿去找?”说这话的司机正在办理离婚手续,他们有两个孩子,可哪怕分不到什么财产,老婆也要求离婚。“有更多的钱往往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钱往往能暴露人性中那些可悲的弱点,并凸显人们的无知。”作家罗伯特·清崎说过的这句话,恰恰是这个丈夫的真实写照。△家庭要有序运转,需要每个成员的努力。Radall是美剧《This is Us》中的一个黑人小孩,学空手道时,教练为了让他得到精神上的支撑,叫爸爸Jack做俯卧撑,孩子趴在爸爸背上。教练计数,爸爸跟着做,教练停下,爸爸还继续做着,只是为了告诉孩子,我是你的依靠。不仅如此,Jack对妻子的剖白也感动了许多人:“我遇见你的那天才真正知道,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成为那个能让你开心的人,从今以后,我愿为你做满分加一的男人。不,为孩子做满分加一,为你做满分加二的男人。”爸爸成为爸爸时,妻子也成了妈妈。Jack妻子Rebecca会良言劝他戒酒,学着照顾黑皮肤的养子Radall,安慰因肥胖被孤立的女儿。最好的家庭,是在有限的条件里,努力为对方创造着快乐。△爸爸两个字,不是孩子叫叫就完了。重庆的何爸爸最近在某论坛发了篇帖子“有没有全职奶爸啊,出来聊聊?”火了,被不少网友称为“重庆好爸爸”。一边是妻子热爱的事业,一边是孩子的童年,他都不想留下遗憾。所以几个月前从事机械行业、收入稳定的他辞职了,选择回家带孩子。他和妻子是大学同学,毕业没多久就结婚,一年前宝宝的出世改变了两人的生活状态,父母年纪大了,甜点师是妻子心爱的工作,权衡之后,他决定辞职,做起全职奶爸。“男人的事业可以重新开始,女人的精力就那么几年,我不想让老婆中断事业,让她今后感到后悔。而且带娃不只是女人的责任,男人同样很关键。”不管外人怎么看,换尿布、喂奶粉、哄孩子睡觉……他学得头头是道,甚至还总结出一些经验,比如孩子哭闹时要用其他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新闻里妈妈说,丈夫更适合带孩子,因为自己性格比较急躁,而他很有耐性,是很称职的父亲。照顾孩子也可以看出爸爸的能力。演员杜江面对儿子嗯哼的分离焦虑,会超有耐心地解释。“我问你,爸爸上次去捕鱼对不对,你留下了对不对?”“对。”“邓伦叔叔带着你和所有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戏。然后吃饭,对吧?”“对。”“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吗?”“没有。”“有人伤害你吗?”“没有。”“没有对不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