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帮父母不同意怎么办用刀伤人怎么办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24 小时
金币:2410
等级:初中三年级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6:37
查看: 316&
  第一刀:家长专制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而让他觉得强权就能战胜一切。
  第二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与你的姐妹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
  当你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而你拉着儿子匆忙离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儿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当女儿告诉你小区花园的水龙头坏了,你是提上工具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打电话,还是告诉她别多管闲事?你假装没有看见公共汽车上站不稳的老人,当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你却用眼神去制止他。你的这些表现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
  第三刀:“善意的”谎言
  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发觉了大人是经常说谎的。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在辩解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
  第四刀:杜绝冒险
  孩子要下河游泳,成人不是教会他怎样在水中保护自己,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孩子要登高也不被允许,当然也是由于安全的原因。
  孩子都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去买东西,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二十岁的孩子还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
  是啊!现在的社会有些乱,出门有危险,在家也不安全。但就这样一直抱着,他们又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第五刀:不遵守法规功德
  孩子自己过马路很少会去闯红灯。孩子骑车也会规规矩矩地在自行车道里行驶。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横道,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桥,而是翻栏杆、横穿马路。大人的借口是我忙,赶时间。殊不知这一刀让孩子体会到: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很多人开车时带着孩子,脑子里没有交通规则,眼睛里没有交通标志,在街上横冲直撞,非得看到警察叔叔才收敛一些。这就教会了孩子:人治大于法制。在法规的执行者看不见的情况下,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肆意践踏法规。
值得细细看哦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金币 + 30&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24 小时
金币:2410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6:38
  第六刀: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不愿意带着孩子去为灾区捐献衣物,因为我们交过税了,那是政府的事。我们不给街角的乞丐一点施舍,因为他们肮脏。
  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时,你问,是不是学校规定必须这样做的?还会问,规定最少捐多少?你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善良的本性。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你拖着孩子快速离开。同事得罪了你,你指使孩子偷偷拔掉他自行车的气门芯。家里做饭少几棵大葱,你不去找邻居借,而是叫孩子到走廊去“拿”几根。你又一点点地在孩子身上播种着恶行的种子。
  第七刀:不热爱大自然
  在公园游玩时你带着孩子去攀枝摘花。离开的时候,孩子要带走垃圾,你说不用管,有清洁工干。为了让孩子高兴,违反规定向笼中的猴子投喂食物。喝完饮料,你随手扔瓶子,抽完烟,随地扔烟头。孩子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喜欢动物的。我们却当着孩子的面杀掉了他喜欢的鱼,杀掉了他喜欢的鸡鸭。让伤心的孩子再也不愿意吃这些动物了。
  我们在劝说孩子的时候用的是“万物为我所用”的逻辑。告诉孩子的是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可以戕害一切生灵。
  第八刀:重机械结果 不重视创新
  我们可怜的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已经不懂得什么是创新了。当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劳累而懒得回答,或许因为他问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而敷衍。我们惯用的伎俩就是:“等你长大了就懂了!”“这个不要求掌握,你记住就行了!”“这个是不会考的!没有为什么!”等等自以为聪明的说辞。殊不知这会让孩子慢慢变成考试动物,脑子机械化了,不会思考了。几十年应试教育的恶果,使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它的升学率。不管学到了什么知识,只要能上清华、北大就好!
  第九刀:盲目攀比诱发嫉妒心理
  孩子小的时候总会毫不掩饰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的欣赏,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喜爱。孩子告诉家长某某同学多么优秀时,家长总是拿孩子的短处跟他崇拜的人比较,要么说看人家多聪明,多努力啊!哪像你这么懒!要么说要向他学习啊,给父母争光!这种批评式的比较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影响孩子的自尊心。
  最初,孩子会说:“我要比他还棒。”可当一次次地超越不了自己欣赏的对象,又被父母奚落之后,孩子那良好的欣赏的心态就会变成糟糕的嫉妒心了。嫉妒,这个人生的一大公害就被天真的孩子学会了!
  第十刀:不能正视竞争
  竞争本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没有竞争的社会将失去向上的冲劲儿。人都是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生存的。人类本身就是在动物的竞争中优胜出来的,所以人天生就有竞争意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是,失败者要学会握着优胜者的手真心地向他表示祝贺。
  我们都可能会在单位被同事超越,在生意场上被对手打败。回到家里,我们不是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争取下次胜利,更多的是找客观理由,辱骂竞争对手。别以为你的孩子还小,听不懂大人的事情。他已经从你的身上学会了仇恨超越他的人。我们每个做家长的人都应该反思。在我们指责社会的不公,指责教育的失败、指责别人道德沦丧的时候,我们自己又是在怎样培养孩子?收起你手里的刀,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保留他们天生的优良品质,给社会以希望。
金币 + 10&
用户等级:实习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9 小时
金币:6602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6:41
咦?不会吧?
用户等级:家长帮小编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023 小时
金币:38291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6:47
好帖,点赞,希望小雨多多发帖,也望大家多多支持!
用户等级:家长帮小编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423 小时
元宝:2644
金币:158198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6:47
rose0429 发表于
刀刀中箭咦?不会吧?
用户等级:家长帮小编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7423 小时
元宝:2644
金币:158198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6:48
欢迎常来交流哟~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24 小时
金币:2410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6:52
沐小雪 发表于
好帖,点赞,希望小雨多多发帖,也望大家多多支持!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24 小时
金币:2410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6:53
rose0429 发表于
努力改正& &&&
用户等级:小学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62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6:53
不遵守交通秩序,倒是有过哦,叮嘱小孩一个人过马路时一定要宁等三分钟,不抢一秒钟,可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又以赶时间为借口。
用户等级:家长帮小编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915 小时
元宝:1155
金币:83965
<em id="authorposton14-8-14 17:09
这帖子一看就知道楼主是个专业户。 内容帮,排版棒,值得细细品读哇。
用户等级: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57 小时
元宝:2227
金币:67298
<em id="authorposton14-8-15 00:18
小妖 发表于
这帖子一看就知道楼主是个专业户。 内容帮,排版棒,值得细细品读哇。小妖,好久不见*^_^*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11 小时
元宝:1099
金币:45946
<em id="authorposton14-8-15 16:16
人作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不是竞争出来的。这个世界就是为人而存在的,认识万物之灵。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11 小时
元宝:1099
金币:45946
<em id="authorposton14-8-15 16:16
人是万物之灵。
用户等级:实习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9 小时
金币:6602
<em id="authorposton14-8-15 18:52
零星小雨94 发表于
努力改正好哒
用户等级:实习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69 小时
金币:6602
<em id="authorposton14-8-15 18:54
当当豆 发表于
咦?不会吧?嗯 almost,要修正
家长帮十周年纪念勋章,参加十周年用户印记活动获得。
长期支持论坛,在线时间、发帖数、页面访问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申请杰出贡献勋章
济南特色勋章
描述:济南地区用户专用勋章
灌水类文章达5篇以上者可申请
颁发给一周内签到前三甲的版友
帮帮派会员
时刻关注需要帮助事及人,主动热心通过自己身边的人脉及资源,尽自己所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事及人
Powered by热门关键词:
热门关键词:
父母要警惕孩子上学带刀的危险行为
9:11:51 点击: 次&
日《羊城晚报》报道,四川绵阳市某初三学生小马在回二楼寝室时,在台阶上摔了一跤,然后就倒地不起。等小马的同学们把他搀扶起来时,发现他胸口的衣服已经被鲜血染红。校医在对小马检查时发现贴身衣物间有一把折叠刀,随即把他送到绵阳市中心医院,最终抢救无效后死亡。后来经警方调查发现,这把刀是小马自己从网上购买的,平时会经常拿出来玩耍,没想到今天酿成了惨剧。
英国曾经对孩子带刀上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在11岁至16岁间的孩子超过四分之一都曾经带刀上学,英国每两周都会有一个孩子死于刀刺。在中国虽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调查,但孩子因携带刀具而酿成惨案的情况却屡见报道:日,江西省永丰县人民法院审结了5名小学生因为争抢女朋友而把一个初中学生捅伤的案件;3月14日,上海浦东区一个16岁的学生冉某纠集同班另5名学生,将14岁的李某刺死;&2月19日,湖南省娄底市一名14岁的初中生在网吧与父亲发生冲突时,掏出弹簧刀捅向父亲的胸口,父亲当场死亡;日,甘肃省白银市的一名初中生在和好朋友发生争执时,掏出随身的刀子将他捅死……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有自尊心强而情绪控制能力差等特点,所以这个群体随身携带致命性的刀具无疑是一个令人严重担忧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会携带刀具呢?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仅仅是那些品质恶劣,不守纪律的孩子会带刀上学,那些内心缺乏安全感,没有朋友,不自信的孩子同样也会携带刀具。在带刀上学的孩子中,大概有36%的孩子是因为经历过或看到被刀威胁的场景,才开始带刀上学的,这样的孩子带刀的情况更具隐蔽性,父母和学校更难察觉。
所以,在避免孩子携带刀具的问题上,除了学校要加强对孩子的保护,给予他们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教育外,父母也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要引导孩子明白,带刀上学只能带来危险不能带来安全。可以相信,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可以给孩子强大的内心力量和依赖感,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出现带刀上学的行为。
阅读上一篇:阅读下一篇:暂无
找课114全国免费课程咨询热线,为您推荐口碑最好的中小学课外辅导、少儿英语、成人英语、出国留学机构(其他课程咨询恕不接待)
北京 400-001-&上海 400-001-&广州 400-001- 深圳 400-001-&天津 400-001-&杭州 400-001- 南京 400-001-&苏州 400-001-&济南 400-001- 青岛 400-001-&武汉 400-001-&重庆 400-001-
成都 400-001-&西安 400-001-&宁波 400-001-大连 400-001-
温馨提示:拨打招生免费咨询电话方法,先拨通400-001-9911,再根据语音提示按分机号,等待接通,欢迎您的来电。(电话接听时间段:周一至周日上午9:00―晚上20:00)
??????????
????????????????????
??????????
??????????
???????????????
音频公开课
6404
2257
2925
1963
2425
2455
3888
2484
8847
3237
4793
4523
4146
10469
8977
8774
7979
15044
12908
12846
三百六十行,欢迎各培训机构加盟您现在的位置:>
老实孩子怎么变成了伤人凶手?
& 09:28:55&来源:&
▲一个父母都经商,一个父母都务农,孩子交了什么朋友、想了些什么,他们一无所知。
▲一个崇尚武力,一个注重“江湖义气”,两个孩子凑到一起,酿出了血案。
▲为教育失足少年,法官没有
一判了之,而是调查了他们的成长“轨迹”,在法庭里上了一堂课。
YMG记者 于君 通讯员 莱法宣
新闻导读:
一个原来老实本分的孩子,在同学的影响下变得崇尚武力,不满16岁的他,毫不含糊地把刀捅向了同学的腹部,得知过去表现良好的孩子变成这样,忙于经商的父母惊讶之余,后悔不迭。针对这位失足少年,法院没有像对待其他刑事案件一样一判了之,而是对这位少年的成长轨迹进行了法庭调查,在给予法律惩罚的同时,耐心教育指导,给了他一个改造的机会。昨天,记者从莱山区法院获悉,少年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
老实孩子持刀伤人
■涉案人员:张某(涉及未成年人,化名),作案时不满16周岁,是安徽省当涂县人,父母都是生意人;李某(化名),作案时不满18周岁,莱山区人,父母都是农民。
■事件背景:张某的父亲在烟台做生意,母亲则在安徽老家。因为父母平时都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他,就把他送到了烟台市区一所技工学校读书。
李某的父母都是农民,对孩子疏于管教和正确引导。李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识了一些不良行为的朋友,重“江湖义气”,自制力较差,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父母见管不了他,就把他送到了技工学校,让他住校,认为交给老师管理,儿子就不能在外惹事了,因此不再过问儿子的在校情况。
就这样,张某和李某成了同学。
李某到了学校,并没有像其父母想像的那样变好,他的“江湖义气”始终没有改变,与社会上认识的不良朋友也没有断绝关系。原来表现良好、老实本分的张某自从结识了李某以后,思想和行为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迷恋武力解决问题,不顾后果。可是,这些情况,忙于经商的父母根本不知道。
■事件经过:去年2月28日下午5时许,张、李两人在校外吃完饭回学校,李某走得快,先回宿舍了,张某则在路上遇到同学庄某和邢某等人。此时,庄某无故踢了他两脚。他气不过,就把此事告诉了李某,让李某帮忙找人报复。“江湖义气”很重的李某当即打电话,很快纠集了七八个社会上的人,当晚6:30许拿着棍棒来到了校门口,等待李某的“一声令下”。
恰在这时,庄某和邢某等人外出,张某指认了庄某,前来的七八个人二话没说,操起手中的家伙就冲上去,庄某吓得拔腿跑掉了,与庄某一起外出的伙伴邢某等人被团团围住。“混战”中,张某掏出口袋内的弹簧刀朝邢某捅去,邢某流血倒地,不省人事。见其倒地,其他人逃散了。
邢某被送到医院,腹腔大量积血,做手术后才救回一命。他的伤情,被法医鉴定属重伤。孩子小小年纪无辜被捅,而且伤情这么重,这让刑某的父母心痛不已。
案发后,张、李二人逃离学校,在逃跑途中将弹簧刀丢弃。二人自知闯下大祸,先后于去年4月和7月,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法院审判重教育
今年2月18日,检察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追究二人的刑事责任。与此同时,邢某的父母也向法院提出民事赔偿。二人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惹下了大祸,积极赔偿,主动达成赔偿协议,两家共同赔偿了10万元;其中张家掏了8万元,李家掏了2万元。张、李两家的积极态度,取得了受伤学生父母的谅解。
针对二人的刑事责任部分,考虑到二人都是未成年人,审判法官没有就案论案、一判了之,而是本着教育、挽救为主,除了对二人刑事部分调查清楚之外,法院还当庭对二人的成长轨迹进行了调查。
交友不慎、法制意识淡薄,又缺乏家庭正确的教育,是导致他们走上了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法院针对二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从法、理、情多个角度,连同他们的父母,当庭进行了教育。张、李二人当庭表示要痛改前非,吸取教训,重新做人。对儿子的变化,张某的父母当庭表示很惊讶,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其父母向法院表示,今后要对孩子严加管教,并请求法院能给孩子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法院通过审理后认为,在共同犯罪中,张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李某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张某犯罪时不满16周岁,李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按照法律规定,对二人均应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二人案发后均主动投案,如实交代犯罪事实,均属自首,也应该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二人及其父母积极赔偿了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并取得受害人的谅解,也请求法院对二人从轻处罚。结合本案的具体犯罪情节,且考虑到对二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因此,莱山区法院对二人做出了一审判决:张某被判刑一年,缓刑一年。李某被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6个月。
为了让儿子重新做人,张某被父母带回老家安徽上学。而李某则继续留校,父母希望他完成学业,将来踏上社会好好做人。
&|&责任编辑:贺俊艳
■ “烟台资讯365”让您随时随地用手机轻松掌握烟台最新鲜的事儿
■ 订阅方式:发送ytzx到&&
■ 取消方式:发送qxytzx到
■ 资费:0元/月 &&
■ 仅限山东移动用户
·····
·····
········
48小时排行榜
&&增值许可证:鲁B2-号&&广告经营许可证:鲁工商广字08-16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举报邮箱: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烟台星云信息传讯有限公司 本站官方网址 鲁ICP备020006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父母不同意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