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 一名高二英语的学生 内心之中对未来有着美丽的憧憬。可...

作文讲座&&第一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憧憬
&&&&&&&&&&&&&&&&&&&&&&&&&&&&
  憧憬是一种梦想,梦有多美,憧憬的图画就有多美;憧憬是一个希望,希望有多大,憧憬的舞台就有多大;憧憬是一种智慧,智慧有多深,憧憬的隧道就有多深;憧憬是一种执著,成就有多高,憧憬的巅峰就有多高……
  人生因为憧憬而美丽!
  憧憬是一首诗——有时豪放,有时凄美。有时喧嚣,有时静谧。有时“大江东去”,有时“小桥流水”。憧憬的灵感可以在生活中捕捉,在梦境中追寻。
  憧憬是一幅画——高山,流水,大川,碧草,人物,虫鸟……都有创造入画的意境。
  憧憬是一首歌——它能制造经典,它能引领流行,它能唱响世界,它能牵动人们心灵底层的泉水使其汩汩流动。它可以是老人的故事,也可以是吸引无数孩童的歌谣。
  人,不能没有憧憬!
  面对生活的多姿多彩,我们选择梦想,选择憧憬。
  憧憬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享受如痴如醉。
  憧憬是一种情怀——关照自然,渴望倾听,亲近生命,走入心灵。
  憧憬是一种幸福——自然中的小草,高山上的岩石,人类的快意与波澜,都会闪烁出爱的火花、情的充溢,都会流露出笑的宽慰、苦的涩味。庄子的超脱,陶潜的隐逸,岳飞的壮举,鲁迅的奋争,都会给你一种写作的暗示。
  梦想和憧憬会使你变得更高、更美、更纯。
  写“憧憬”类的作文,要善于以独特的视角捕捉生活中的美。一个期望的眼神,一件时尚的衣服,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一幢楼房的兴起,以及高山上的一棵小草,田野间的一次劳作。选用这些素材,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但必须注重细节的刻画、主题的深化、意义的创新,否则会给人平平的感觉。
  写“憧憬”类的作文,要善于以睿智的心思发现生活中的独特。高山憧憬小草,红花憧憬绿叶,大海憧憬小溪,伟大憧憬平凡,运动憧憬静止,常规憧憬独特(“经典三”《天山向日葵》便是例证)。从这样的例子中去挖掘生活中的独特美,要写出新意,要真,勿“做秀”。
  写“憧憬”类的作文,要善于以恰到好处的体裁串联起美丽的素材。如写小小说,要注意文章波澜起伏;写散文,要注意语言的清新、意境的美丽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揭示;写杂文,可文笔肆意,纵横驰骋,但要说“思”讲“理”。
  同学们,请开启梦想、憧憬和智慧的大门吧,快快上路!一路风景,一路汗水,一路硕果,一路美!
  一名男子给小朋友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男孩,他的父亲是个收入微薄的驯马师,只能勉强维持全家的生计和送儿子去上学。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的理想写下来。
  晚上,小男孩写了一篇长达七页的作文,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理想,还画了一幅画来表现自己的整个计划:有庄园,有牲畜,有土地,还有他想住什么样的房子……总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未来的憧憬中。
  第二天,他将作文交给了老师。老师却将作文评为不及格,并留下一句话:“放学后来找我。”
  小男孩去找老师,并且问他:“为什么给我不及格?”老师说:“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要想得到你想要的,需要很多条件,更需要很多钱。你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老师接着说:“如果你回去写一个更实际一些的目标,我会重新给你打分。”
  小男孩回家后想了很久,他还问父亲该怎么办。父亲回答说:“儿子,这要你自己决定。”
  在认真考虑了一个星期之后,小男孩将原来的作文原封不动地交了上去。他对老师说:“您可以给我不及格,但我要保留我的梦想。”
  故事讲完后,男子对小朋友们说:“这个故事里的小男孩就是我。现在我们就在我梦想的房子里,在我梦想的庄园里。当年的作文我仍然保留着。”
  他说:“两年前我的这位老师带着三十个学生来参观我的庄园,临走之前他对我说:‘我给你当老师的时候,我是一个梦想掠夺者。这些年来,我剥夺了很多孩子的梦想。幸运的是,你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
  我们不要让别人剥夺我们的梦想,我们也不要去剥夺别人的梦想。
  这是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男孩”正是因为有着自己的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执著追求、努力奋斗了一生,因而终于美梦成真。故事真切感人,语言质朴,耐人寻味。文章结尾“我们不要让别人剥夺我们的梦想,我们也不要去剥夺别人的梦想”一句更是画龙点睛,寓意深刻。
一个梦改变一生
史蒂夫·古迪尔
  德克诺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他工作不久便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的学生让他十分头痛。他甚至考虑换一份工作。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位天使对他说:“你的学生中有一个将会成为世界领袖。你准备如何启发他的智慧,增加他的自信心,培养他的才能与思想,还有他坚强的性格?总而言之,你会怎样教导他,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世界领袖?”
  德克诺被惊醒了,一身的冷汗。他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梦。我将是一名世界领袖的老师!德克诺激动得不能自已。
  德克诺选择相信这个梦,他开始重新思考他给予学生的教导。他在想他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具备世界领袖的才干。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询问了许多专家学者,最后,他得出了结论:一个世界领袖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丰富的阅历与经验;不仅要有极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能广泛地听取他人的意见;不仅要有领导众人的能力,还要有与他人进行团队合作的能力;他应该对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力,也应该对未来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应该对生活充满热情,对生命有着极高的尊重;他应该有着创造性的思维,有着先进的思想;应该有着自己做人处世的原则,应该对自己有着严格的要求;最后,他的心中也应该充满仁爱与感恩之心。
  培养计划在德克诺的心中渐渐完善起来。他的世界也因此改变。当每一位学生从他的面前走过时,他都会仔细地凝望着他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很可能成为未来的世界领袖。上课时他不再把他们看成普通的学生,而是当成未来的世界领袖来对待。他的心中仿佛有了一份责任,因为未来的世界会掌握在台下的某一位学生手中。
  此后,那个梦一直鼓舞着他,让他对工作始终充满着高度的热忱,丝毫没有了当初的懈怠之心。他按照他的计划一步一步进行着。他总是想尽办法培养他的每一位学生的各项能力,决心要让他们成为最合格最伟大的世界领袖。
  &然而,多年以后,他的学生中并没有人成为世界领袖。但是他们大都成为了杰出的人,他们有的成了作家,有的成了画家,还有的成了哲学家……他们都感恩于德克诺老师曾给予他们的最好的教导。还不仅如此。德克诺所熟识的一位女士后来成为了美国政坛上的风流人物,她不是他的学生而是他的女儿。她曾经在自传中写道:我的父亲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导师,他一言一行都让我非常钦佩。
  看起来,德克诺的那个梦没有成真,然而他并没有感到遗憾。他曾经感慨地说:“我很庆幸我做了那样一个梦,那个看似十分荒诞的梦让我对自己、对他人的看法和态度完全改变,它确实改变了我的一生。”
  其实,我们也需要那样一个梦。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都将会遇到一位或者一些他日必定登上人生高峰的人,只不过我们无法预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能够遇上他们。所以,我们不妨把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看成是与众不同的人,看成是未来的世界领袖。或许这样,我们也会因此而变得与众不同。
  人,不但要拥有梦想,更可贵的是实现梦想过程中脚踏实地的奋斗。文章以“梦”为线索,按照“做梦——思考梦——实现梦——议梦”的顺序结构全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把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看成是与众不同的人”,“我们也会因此而变得与众不同”。如果这样,即便美梦并非完全成真,又有何妨!文章结尾议论精辟,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空间。
天山向日葵
  从天山下来,已是傍晚时分,阳光依然炽烈,亮得晃眼。从很远的地方就望见了那一大片向日葵海洋,像是天边扑腾着一群金色羽毛的大鸟。
  车渐渐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像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做一回向阳花了。
  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解开的。
  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太阳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围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天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然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天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吗?
  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的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而模糊的背影。
  “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对!因为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憧憬,别样的梦想。它们不愿意盲从,它们年轻新鲜活泼漂亮,它们高傲,它们坚强,它们自赏。因此,它们终于有了真正的成熟——特行独立、敢于坚持。作者用深邃的文笔给我们以祝福:愿我们成为天山脚下美丽的向日葵。
梦想的彩带
  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好梦天天都在飞。
  看,那些小草像是有些倦意,懒洋洋地打着呵欠,又像是害羞似的,迟疑地探出小脑袋;一些迎春花开得很旺,黄艳艳的,摇动着手臂,潇洒地跳动着轻盈的舞步。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儿的花啊草啊,也不甘示弱,都鲜艳明媚着,用自己的外衣编织着田野的风采。花香、草香、泥土香,伴着拂过的微风挥散开来,让人如痴如醉。饱览着“乱花渐欲迷人眼”般的美景,心中那嫩绿的希望也会随之慢慢萌芽。
  想象着门前有一条小河,河里有透明的水在流淌,有早春的杨柳在舞动,那纤细的叶化为活泼的鱼,从水中的青草中缠游开去,纤细的手似乎可以触摸到青草上的油泥。水面上,一圈一圈荡漾开来的是满含民族风情的洗衣谣;空气中,一阵一阵氤氲开来的,更是水乡淡淡的清香。放眼望去,点缀在眼前的是“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多彩,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绚丽。
  那间像陶渊明那样的小屋,不仅仅是“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小屋玲珑地矗立于柔和的山脊上,凌空飞起,姿态蹁跹。说它是小屋,其实更像是鸟一般、蝶一样,轻灵地栖息于枝头!白天,到湛蓝的天幕下去体会“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去感受“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夜晚,便举杯邀明月,或听潺潺流水泻于两峰之间,或思接千载品瀚墨清香。
  年轻的心满载着好多美丽的梦!我还梦想自己是匹骏马,奔驰在茫茫的草原,为理想开拓出平坦的道路;梦想自己是条小鱼,游弋在无边的大海,为人生画出完美的弧线;梦想自己是一叶浮萍,漂浮在多情的浪尖,为未来唱出铿锵有力的歌谣。梦想走入清静安宁的涟漪,去思索人生的真谛;梦想用黑夜给我的眼睛,去寻找幽谷百合驻守着的馨香……
  舞动梦想的彩带,只要热爱,在成长的天空里我们会永远年轻。
  没有梦想,生命将黯然失色。毫不夸张地说,梦想有多美,文章才会有多美;梦想有多奇,文章才会有多奇。
  作者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才有了梦想飞到“初春的田野”、“美丽的水乡”和“幽静的山脊”这般新颖脱俗的构思。表面看,三个梦想是三幅独立的画面,然而喜爱自然、渴望和谐的情感却又无不巧妙地蕴含其中。所谓“形散神聚”,大概如此。
  文章善用修辞,语言亮丽。说小屋“像是鸟一般、蝶一样”,比喻形象贴切;写小草“迟疑地探出小脑袋”,拟人生动精彩;信手拈来的诗句,更将作者的文采展示得淋漓尽致。
与快乐梦想相拥
  久居城市,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楼房里,多么渴望心灵的放飞啊。
  骑车在田野上,看见快乐奔跑的小狗,想象自己也成为一只小狗儿,在即便不能说广阔但也很大的田野上兴奋地四处乱跑;对着熊熊的火堆狂吠,用小小的爪子拼命地挖老鼠洞,把老鼠赶出来,和它们一起做游戏;为了一块食物而与其他小狗打架……多么愉快的生活,到处充满了新鲜自由的空气。
  农家门前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块空地,荒芜又寂寥,只有几株不知名的植物,长得还算高大。想象自己是一只蚂蚁。哇,好大的一片沙漠!每一处都那么新奇神秘,等待着我去探险。我要用毕生的精力走完这片广阔无边的沙漠,去寻找沙漠中的绿洲,看一看骆驼的样子,和它打个招呼。如果我口渴了,我就爬到仙人掌里面去吮吸它的汁液;如果天气太热,我就躲在仙人掌的影子里乘凉。等我快要走不动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前面有好大一片绿洲。我用尽所有的力气向它跑去,啊,多么高大的树林,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我大口大口地喝着水,简直开心得要晕了。
  不远处有一片茂密的树林,芳草如翡翠,青草丛生,中间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门前有一条小溪淙淙流过。我会在门前的树下放一个秋千,累了就可以运动运动。我还会养几只小鸡小鸭,让它们陪着我,无事的时候,我会扯一些青草,捉几只虫子喂喂它们。
  天空晴朗的时候,乘着竹筏在河里荡漾,或者坐在树荫下钓鱼。饿了也不要紧,可以在溪边生火做饭吃烤鱼片。饭后,可以在竹林里散散步,或洗洗衣服,或者坐在秋千上看看书,或者躺在草坪上聆听大自然的音乐。假如下雨,我也不怕,支个小篷,坐下来,边喝咖啡边欣赏美丽的雨景。夕阳西下,竹林里寂静无声,竹林里的一切都在晚霞的照射下镀上了一层金黄色,显得更加迷人耀眼。
  让我的思绪伴着一只小鸟,飞到长城上去唱歌,飞到富士山上去看伴着樱花点点的日出,飞到死海去游泳,飞到金字塔的顶端俯瞰尼罗河,飞到巴黎圣母院给可怜的怪老人敲钟,飞到哥本哈根的朗厄里尼港湾海滨公园,给大海边的美人鱼擦去绝望的泪水。最后我要飞回到我们祖国的首都北京看奥运会召开的盛况。
  我还想有更多的拥有,我要我的心灵永远可以自由地飞翔……
  文章主题鲜明、文采飞扬。一次农家之行,路上的美丽景色引起小作者的联想,立意高远。文中的五幅画面激活了作者的生活积累,展示了一个个色彩鲜明、人物鲜活的镜头,画面精致,语言流畅、清新,不少语句灵动而有诗意:竹林散步、洗洗衣服、秋千上看书、躺在草坪上聆听音乐。读来对读者也是一种享受。
我想化作诗人
  在我的心里,诗歌像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像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歌,像一片片飘逸自由的云,总能将我带入快乐而幸福的境界。
  小的时候,躺在院子里,细细地数着天上的星星,不由地想起爷爷教我的诗句,吟诵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眼前仿佛出现了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的形象;吟诵着“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又好像看到了李白思念家乡的身影。
  面对着无垠的苍穹,冥冥中,从遥远的天空中传来一声问语:“想做诗人吧,做一名怎样的诗人呢?”是啊!我应该做一名怎样的诗人呢?
  我想做一名像李白一样自由洒脱的诗人。我向往他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与自信,向往他那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浪漫与豪情。当然,我更欣赏他在宫廷之中,敢于让杨贵妃磨墨、让高力士脱靴的那种豪放不羁。
  我想做一名像杜甫一样情系苍生的诗人。我要体会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情怀,更要学习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襟。
  我想做一名像文天祥一样心系民族的诗人。我希望自己能够像文天祥那样,充满雄心壮志,铿锵有力地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想做一名像郭沫若一样敢于想象的诗人。我会像他那样,“不断地毁坏,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努力”,对祖国充满无限热爱,对新生活充满无限向往。
  我想做一名像汪国真一样热爱生活的诗人。“何必想你柔情似水,何必想我伟岸如松,只要情也洁白,只要诗也透明。”那种流动着的青春激情,跳动着的青春脉搏,能够让我的生活变得纯真与清新。
  做一名诗人,固然要学习前人,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在诗的世界里,我一定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灿烂的一页。
  小作者选择“化作诗人”这一角度,语言便有了出彩的基础。巧妙引用诗词,紧紧扣住不同诗人的性格与命运,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古典诗词与现代佳句信手拈来,大显文章文采。众多的诗词一方面代表了小作者深情的呼唤,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其窥探到小作者内心深处的那种责任心和使命感。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一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的病床则远离窗口。
  靠近窗户的病人……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
  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荫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一天晚上,靠窗的同伴突然醒来——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不靠窗的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发现那个靠窗的病人早已咽气了……
  不靠窗的病人探头朝窗口望去。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据泰格特《窗》改编)
  请以“憧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写作要求:①围绕话题叙说一个动人故事,歌颂人间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记叙文、散文、小小说都可以。②要有一条明确的叙事或抒情线索,人物性格鲜明。③可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
【写作提示】
  生命因憧憬而美丽。美好的憧憬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在这样的心灵看来,人间一切都应该是美的:美的天空、美的河流、美的大地——哪怕有些东西生活中根本不存在。写好这类作文,要有“文眼”——即文章中起“点睛”作用的语句。“文眼”出现在篇末,可起卒章显志的作用,如《春》;“文眼”出现在篇首,有总领全篇的功能,如《背影》;“文眼”出现在中间,则起统贯上下文的作用,如《松树的风格》;也有的文题即是“文眼”,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文章的结构上不妨模仿一下“欧·亨利式笔法”,那么你的文章也一定会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据说现在青藏铁路豪华旅游专列的车窗将大于普通客车车窗,以便于乘客欣赏沿途美景。列车为乘客提供周到的医疗服务,并提供“星级宾馆”式的服务。另外,旅游专列在沿线旅游景点进行短暂的停靠,以方便乘客游览。长年白雪皑皑的珠穆朗玛峰,清澈如镜的湖泊,引人膜拜的拉萨,气势磅礴的冰川,绵延数百公里的札达土林……数不清的奇妙景色都会尽展眼前。
  旅游本身就是“生活在别处”的一种憧憬……
(节选自敏妍《憧憬也美丽》)
  请以“憧憬美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
  人在青少年时期通常会特别崇尚大自然,特别想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你可以选取你崇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进行叙说,体现对自然、人文的崇敬之情,写出别样的“憧憬”之美。写作要求:①要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贯穿全文。②用美的文笔,写出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追寻之美。这是全文的重点。③可运用一些手法,如“先抑后扬”、“托物言志”等;还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④切忌只写景,没有揭示中心的句子。
  3、心中的憧憬
【写作提示】
  吴承恩《西游记》中孙悟空充满神奇的金箍棒一定令你充满奇思异想;莫怀戚《散步》中主人公背着母亲散步的情景一定令你终生不忘;高尔基《海燕》中那傲视暴风雨勇敢飞翔的海燕一定令你崇敬不已;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充满神秘的百草园一定令你心驰神往;朱自清《春》中草花风雨人对春的“憧憬”,周敦颐《爱莲说》中对纯洁正直刚正不阿的莲的向往……“憧憬”无处不在,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积累。
  4、离2008年奥运会开幕越来越近了。奥运的圣火已经点燃,奥运的钟声即将敲响。围绕“2008年奥运”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出你的憧憬与向往。字数600字左右。
【写作提示】
  这是个重大的、时尚的话题,能引起你强烈的关注欲望。但要写好这类题目不容易。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缺少现场的亲切感受。同学们需要搜集丰富的奥运素材,然后选取自己能“驾驭”的材料,最好从“小处”着笔,体现“大的”主题。文中可写几个典型场面,也可描写几个感人细节。
  5、“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春风把你吹绿,阳光把你照耀。河流山川哺育了你,大地母亲把我紧紧拥抱。”
  请以“小草的憧憬”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写作提示】
  这类题目要想写得出彩,一是构思另辟蹊径,如设计悬念、冲突,以荡起情节的波澜;二是运用联想、想象,写出震撼人心的细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学生青春期十大心理矛盾应对策
幸福生活从心开心,关注心理健康。
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
  几乎每个中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重的作家、工程师、医生、企业家、领导干部等等,而实际上他们当中有一些学习不是很努力的,他们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想得不多,做得不够,形成了美好的愿望与心理准备脱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教育学生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使他们明白,美好的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浓厚的享受意识与劳动观念淡薄的矛盾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中学生越来越讲究&实际&,加上一些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在孩子身上花钱大手大脚,使得中学生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据我们的抽样调查,绝大部分学生每天都买零食吃,同学过生日,除礼尚往来外,还要摆酒宴。男生中&烟君子&、&小酒民&大有人在:女生中讲究穿着打扮的比比皆是,有的女生还随身带着高档化 爱美丽,不断更换时髦的服饰。但这些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劳动观念淡薄,他们轻视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是多余的,就连平时学校组织的大扫除也讨厌,可以说对劳动采取消极态度、厌恶劳动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中是相当普遍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爱劳动是人类的美德,通过劳动得来的享受是正当的、光荣的,不劳而获是一种可耻的行为。
 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由于其社会生活爱美丽经验的逐渐丰富,他们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别。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也不愿同长辈透露内心,实行自我封闭。调查中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把心里话&对自己说&或&对日记本说&,向同学和师长隐匿秘密。由于他们把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这类学生往往通过记日记、画画、写字等来表现内心的苦闷和孤独感。他们很需要求得别人的理解,而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和&不太理解自己&。解决这一矛盾要求教师和学生交朋友,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他们从苦闷与孤独中解脱出来。
 独立意识与依赖心理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他们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个别学生会发生顶撞老师现象,甚至对学校、社会产生反抗情绪,可以说他们的独立意向、主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但同时他们又缺乏必要的知识与能力。这一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方面重视不够,二是因为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一般也不鼓励子女过早独立。调查表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要求子女&只要能上大学,什么事都可以不管&,所以造成了中学生的实际上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反映在经济上,还反映在生活上,出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管学习,不管其他&的不正常现象。因此,教师要和家长一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办,逐步消除其依赖心理。
由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
原标题: 女性保健 中学生青春期十大心理矛盾应对策
编辑: linsha &&
文章地址: /bj/0F.html
爱美丽编辑推荐:
爱美丽网内容精选
爱美丽专题热点
热点推荐HO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英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