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育2012心理学考研真题真题山东的

等级:书童 |
您现在的位置:&>>&
&>>&&>>&&>>&文章内容
2011年山东中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
日来源:233网校
2011年山东中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
考试大频道收集整理
特别推荐:
责编:xufen&&
课程专业名称
原价/优惠价
¥800 / ¥400
¥800 / ¥400
¥800 / ¥40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600 / ¥48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394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292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253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100 243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238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230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229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224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200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99 195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192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100 192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96 191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100 185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184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183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85 183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100 181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178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100 164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100 163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88 161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100 156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155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147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147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100 142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85 139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 136
本卷作答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0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7-9章) 联创世华 联创教育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7-9章)
最新信息,2012山东教师招聘资讯。联创世华助您公考成功!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 技能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是_________
D.反馈 (  )
2.把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成为
A.操作的定向
B.操作的模仿
C.操作的整合
D.操作的熟练 (  )
3.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  )
4.对活动起定向作用
D.智力 (  )
5.吹啦弹唱属于 技能
D.评价 (  )
6. 操作技能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有_________
D.观念性 (  )
7. 操作技能从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_________
D.观念性 (  )
8.高原期通常出现在操作技能练习过程中的
A.初始阶段
B.中间阶段
C.结束阶段
D.全过程 (  )
9. 安德森的心理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_____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  )
10. 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_________
D.展开性 (  )
11. 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_________
D.客观性 (  )
12. 心智技能的结构具有_________
D.感念性 (  )
13. 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_________的范畴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  )
14. 就有效的操作技能的形成而言,模仿需要以_________为基础。
D.练习 (  )
15.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即是_________
A.智力技能
B.知识迁移
D.思维程序 (  )
16. 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进行心智活动系统研究的是_________
C.加里培林
D.库恩 (  )
17. 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_________
A.听觉控制
B.视觉控制
C.触觉控制
D.动觉控制 (  )
18. 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只有通过_________,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
D.练习 (  )
19. 根据练习时间分配的不同,练习可分为_________
A.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
C.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
D.实际练习与心理练习 (  )
20. 在技能学习的最初阶段,&&&&&& 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 心理学对技能的早期研究主要在相对简单的_________方面。
22. 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操作技能与_________操作技能。
23. 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_________操作技能与_________操作技能。
24.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属于_________技能。
25.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包含一下四个步骤:(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_________,(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6. 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方式,可将技能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7. 操作技能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操作技能与_________操作技能。
28. 根据_________的观点,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_________知识的范畴,其区别在于前者的作用是_________,后者用于_________。
29.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_________或_________。
30. 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_________以外显的_________表现出来。
31. 心智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_________,联系形成阶段和_________。
32. 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_________。
33.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________,执行具有内潜性,_________。
34. 操作熟练的内在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_________。
35. 是形成各种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36. 操作的熟练指形成的_________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_________,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_________和自动化。
37. 根据时间分配的不同有_________与_________。
38. 目前,我国心理学家一般认为,用心理模仿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两个步骤,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39. 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40. 通过_________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映像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 心智技能形成要经过哪些阶段?
42. 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有哪些?
43. 试比较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
44. 技能有什么作用?
45. 技能有哪些基本特点?
46. 简述在教学中应如何培训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47.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DAC 6-10、BABDC
11-15、CADAA 16-20、CBCAC
二、填空题
21. 动作技 22. 细微型 粗放型 23. 连续型 断续型 24. 心智 25.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26. 操作技能 心智技能 27. 徒手型 器械性 28. 加涅 程序性 对外办事 对内调控 29. 动作方式 行为模式 30. 定向映像 实际动作 31. 认知阶段 自动化阶段 32. 积极性与主动性 33. 对象具有观念性 结构具有简缩性 34. 动力定型& 35. 练习
36.动作和方式 适应性 完善化 37.集中学习 分散学习 38. 创拟确立模型 检验修正模型 39. 技能 40. 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
三、简答题
41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答:原型定向,指的是了解心智活动的时间模式,也就是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原型操作,指的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以外显的方式实施。原型内化,指的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转变为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
42 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有哪些特点?
答:从动作品质看,动作的稳定性,准确性,灵活性较差。从动作的结构看,各个动作间的协调性较差,互相干扰。从动作控制看,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动觉控制较差。从动作效能看,完成动作比较标准动作要慢,个体容易感到疲劳。
43比较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答: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操作技能除了具有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与心智技能不同的其它一些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具的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外显性。第三、就动作的结构而言,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对象具有观念性。第二、执行具有内潜性。第三、结构具有简缩性。
44 技能有什么作用?
答:第一、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可以使个体的活动表现出稳定性、灵活性,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情境。第二、技能还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技能调节着经验获得的过程,决定着经验获的的速度、水平,是经验获得的手段,从形成问题的表征、确定问题的性质和类型、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的方法,到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是通过各种心智与操作动作实现的,而合乎法则的心智与操作技能保证了问题的解决,也达到了变革现实的目的。
45 技能有什么特点?
答: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技是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第三、技能中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46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答: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准确的结果反馈可以引导学生矫正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鼓励学生艰难困努力改善其操作;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
四、论述题
47 如何利用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
答:心智技能按一定阶段形成,因此在培养方面也要分阶段进行。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心智技能本身难以认知的特点,主体难以体验其必要性,因此,教师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激发主体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心智技能的培养,开始于主体所建立起来的原型定向映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决定了其迁移的价值。最后,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心智能力是借助内部语言实现的,言语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标志动作,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此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第八章:学习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1. 计划安排每天仔细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 )
2. 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 )
3. 以下哪一类不属于组织策略?__________
C.过度学习
D.列提纲 ( )
4.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 构成
A.意识和能力
B.规则和技能
C.经验和方法
D.认知策略 ( )
5.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 ( )
6. 在学习中, 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D.调节 ( )
7. 随意记忆属于 策略
C.精细加工
D.计划 ( )
8.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地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__________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 )
9. 调节策略属于学习策略的
A.认知策略
B.提高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 )
10.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__
A.语义联想
B.视觉现象
C.关键词法
D.谐音联想法 ( )
11.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尽可能的让多种感言参与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 )
12.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 )
13. 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 进行的
D.触觉 ( )
14.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__________的记忆策略
D.调节性 ( )
15. 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 )
16. 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做__________
A.作关系图
C.运用理论模式
D.利用表格 ( )
17. 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B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复述策略 ( )
18.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单词china,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chinese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
A.前摄促进
B.倒摄促进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 )
19. 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 )
20. 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__________
A.元认知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复述策略 ( )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 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有 策略和__________策略等。
22. 在学完一系列词汇后,马上进行测验,开始和结尾的几个词一般要比中间的词记得牢,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_效应。
23. 人的学习__________是通过视觉进行的。
24. __________是对知识最好的复习。
25. &记忆术&很好,比如《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一种__________的记忆术。
26. 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__________。
27. __________是有效利用策略的前提条件。
28. 元认知包括两个成分,__________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29. 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其中确立一条明确的路线,并在其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这就是__________。
30.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意意义,对记忆还很有帮助,这种方法被称为__________。
31. 视觉联想就是要通过__________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
32. __________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只是和调节这些只是的能力。
33. 交互式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__________阅读领会。
34. 交互式教学指在教会学生四种策略:总结、提问、析疑和__________。
35.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
36. 精细加工强调在新学信息和已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__________的多少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37. 学习中所列出的提纲要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8. 对学习材料进行旧类整理,将主要信息归成不同水平或不同部分,然后形成一个__________。
39. 针对陈述性只是的学习策略主要有认知策略、__________和组织策略。
40. 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系统结构图、__________、模式或模型图、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42. 学习策略的特点有哪些?
43. 什么是复述策略?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44. 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45. 学习策略训练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46. 怎样进行学习时间管理?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47. 试述认知策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CBA 6-10、ABBCD
11-15、DCABA 16-20、ABABC
二、填空题
21. 模式再认 动作系列学习 22. 首位 近位 23. 83% 24. 在实践中应用新学知识 25. 缩减和编歌决 26. 整体识记 27. 专门领域的基础知识 28. 对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观念 29. 位置记忆法 30. 谐音记忆法 31. 心理想象 32. 元认知 33.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34. 预测 35. 生成性学习 36. 背景知识 37. 概括性 条理性 38. 系统结构图 39. 精细加工策略 40. 流程图 网络关系图
三、简单题
41 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有哪几种?
答: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有以下五种: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型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42 学习策略的特点?
答:学习策略有以下特点: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过程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规则和技能构成。
43 什么是复述策略?简述常用的复述策略?
答: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复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使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记忆策略有: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互相干扰;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
44 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答:首先,要根据自已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已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45 学习策略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主体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特定性原则。4、生成性原则。5、有效的监控。6、个人自我效能感。
46 怎样进行学习时间管理?
答: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四、论述题
47 试述认知策略?
答: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在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1)利用随意记忆和有意记忆;(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6)画线。2、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的策略。常用的策略有:(1)记忆术;(2)做笔记;(3)做笔记;(4)提问;(5)生成性学习;(6)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策略有:(1)列提纲;(2)利用图形;(3)利用表格。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一、单项选择题
1. 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
D.价值性 (  )
2. 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高见,具有新奇性,这反映了创造性的什么特征?
D.先进性 (  )
3. 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既定疑点
B.理论假设
C.刺激情境
D.给定途径 (  )
4. &对代数式a2 & 2ab + B2 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的问题
D.认知性 (  )
5. 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的问题
C.无结构 (  )
6. &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 的问题
D.认知性 (  )
7. 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的完成对心里问题的表征
C.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  )
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  )
9. 下面选项中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无目地的幻想
B.穿衣等自动化的操作
D.发明创造 (  )
10.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其首要环节是
A.发现问题
B.提出问题
C.分析问题
D.理解问题 (  )
11.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头脑中形成 的过程
A.问题结构
B.问题线索
C.问题内容
D.问题空间 (  )
12. 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过程是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  )
13. 将能达到目标的所有可能的选择都找出来,试遍所有可能,总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D.演绎式 (  )
14. 由先前经验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里准备状态叫
D.潜伏学习 (  )
15. 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D.独立性 (  )
16.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问题解决?__________
A.吃饭穿衣
B.漫无目的的幻想
D.回忆电话号码 (  )
17. 依据经验或自觉选择解法的方式是
D.演绎式 (  )
18.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自觉思维
D.发散思维 (  )
19. 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则表明其思维的__________越高
D.结构性 (  )
20. 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B.功能固着
D.定向 (  )
二、填空题
21. 现实中的问题各种各样,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2. 有结构的问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
23. 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__________。同时包含一系列的__________。
24. 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25. 当你熟悉塑料带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发现或想到它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带&使用,这种心理现象叫做__________。
26. 发散性思维的上个特征分别是__________、变通性和独特性。
27. 问题解决的两种方式分别是算法式和 。
28. 各种__________都可以看作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 以杜威等人为代表,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0. 能否发现问题,与个体的__________、已有的__________等有关。
31. 问题空间是个体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包括问题的__________。目标状态以及由前者过渡到后者的各中间状态和有关的操作。
32. 问题的三个基本成份,给定的条件,__________和目标。
33. 对问题的表征包括问题的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4. 认知心理学将理解问题看作是在头脑中形成 的过程。
35. 检验假设的方法有__________与__________两种。后者的结果是否正确,最终还要由__________来证明。
36.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37. 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__________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38.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已有的知识经验与 。
39.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环境、__________和个性等。
40. __________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创造性的培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 简述创造力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42.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3. 问题解决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44. 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45. 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46. 简述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4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据此淡淡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CAC 6-10、BBDDA
11-15、DCCCA 16-20、CBDAB
二、填空题
21. 有结构的问题 无结构的问题 22. 已知条件 要达到的目标 23. 目的性 心理活动 24. 发现问题 25. 功能固着 26. 流畅性 27. 启发式 28. 发明创造 29. 循序渐进 分阶段 30. 活动积极性 知识经验 31. 起始状态 32.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3. 表面特征 深层特征 深层特征 34. 问题空间 35. 直接检验 间接检验 直接检验
36. 数量 质量 37. 常规性问题解决 40. 民主 38. 问题的特征 定势与功能因素
39. 智力 40. 民主
三、简答题
41 创造力和智力的基本关系?
答:创造力和智力是一种相互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低智商不可能有创造力;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力,也可能有低创造力;低创造力的可能低智商也可能高智商;高创造力必定有高于平均水平的高智商。
4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有以下方面:问题的特征,即问题的类型,呈现形式;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定势有功能固着。指的是解决问题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和典型功能后,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特质。
43 问题解决有哪几类?分别是什么?
答:问题可以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前者,问题明确,解法稳定,个体按一定思维即可以得到答案。后者,问题情境不明确,解法不确定,难以找到答案。
44 高创造力者有什么个性特质?
答: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45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答:发现问题----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表征。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46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答: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管教方式以及家庭气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创造性。在学校教育方面,如果学校气氛较为民主,教师不以权威方式管理学生,教师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容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学习活动有较多自由这种教育环境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2、智力(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较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3、个性。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第九章来源:考试大& 日&& 【考试大:我的学习乐园,我的考试专家】&
四、论述题
4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并据此谈谈在实践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有以下方面:问题的特征,即问题的类型,呈现形式;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经验越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大;定势有功能固着。指的是解决问题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和典型功能后,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特质。针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可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帮助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其次,教授和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结合具体科目,教授思维方法。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更多关于教师招聘考试的权威资讯请关注:,
(&&免费咨询热线:400-)
统一客服热线:400
E-mail: 电话:6 56936 传真:5
地址:山东济南山大南路 29-2 山大鲁能科技大厦7楼
版权所有 联创世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心理学考研真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