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大陆时,悲伤难过时…想想曾经在部队和战友一起度过的日...

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该帖被浏览& 29,360&次,回复&18&次
& & 时光如金,岁月如流,难忘那1981年,我们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梦想中的军营,开始了岁月如歌的军旅生活。 & & 庙尔沟,在新疆昌吉县,一个在中国版图上没有标记的地方。我们的师部、医院和汽车营就坐落在这里。 & & 庙尔沟她南侧环山,东侧为深林、北侧拥有清澈见底的头屯河,西边是哈萨克族的一个种羊牧场。我们每天听着潺潺流水声、不同鸟儿的欢唱声、看着身着哈萨克族民族服装的牧羊姑娘赶着雪白的羊群,展现出的一幅幅优美的画卷,感到心情愉悦,生活美好。 & & 庙尔沟她以景色秀丽著称。自然的深林景观、潺潺的小河可与九寨沟和漓江的景色媲美。 & & 山上生长着一种叫骆驼刺的植物,是新疆特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每到春天到来时,她会开出淡淡的小花,虽然不是很漂亮,但第一个通知春天来了的总是她。所以,我们都喜欢她。 & & 据老兵们讲我们师在朝鲜战场上曾经是个英勇之师。我以能加入这英勇之师的队伍而感到自豪。 & & 最难忘的新兵训练。三个月,苗条的我们个个增长体重15-20斤,可想而知了…… & & 那时每天最怕听到的是起床号声。意味着新的一天训练又要开始了。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齐步走、向后转、跑步走……累呀,从早练到晚。 & & 那段时间最盼望的就是吃饭。因为当时的伙食不好,70%的粗粮,早晨吃的窝头训练2个小时后就会饥肠辘辘,盼望着太阳快点升起,下午又盼望着太阳快点下山,当然最盼望的还是新兵训练快点结束。最盼望的周日下午的伙食改善,能吃上一顿大米饭。我们女兵通常是大吃一顿后再悄悄装上满满一大碗留着第二天享用。碗当然是当时粗瓷大号碗,可谓是海碗。现在家庭已经使用很精细的小婉了,想当年我们有多能吃。 & & 最快乐的是发津贴的日子。新兵第一年每月女兵9.5元,男兵每月9元。女兵多了0.5元的卫生费。国家的以人为本就体现在制定的这些政策上。津贴到手后,城镇男兵一般就是卖点烟酒类,农村兵却会留下少部分买洗漱用品外,统统存起来补贴家用或为娶媳妇备留金。而我们女兵,因为个个来自部队干部家庭,所以统统不会过日子,全卖了糖果、罐头、饼干。农村男兵对我们表示出不屑,而我们却乐得其中。 & & 生活是艰苦的但并快乐着。在这里我们遇见了来自山东的、四川的、陕西的、河北的、武汉的以及新疆本地等等的战友,汇集在这大家庭里。 & & 因为相识,我们相知。生就出浓浓的战友情、姊妹情和兄弟情。 & & 感叹岁月流失的太快,曾经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最美好的经历、最美好的生活、最纯真的战友情,已经匆匆流去。 & & 难忘那梦中的军营,军还有那嘹亮的军号声;多少次睡梦中醒来,竟忘记此身早已不在那绿色的队伍中。二十多年的魂牵梦萦,耳边还常响起那雄壮的口令。我的战友,我的弟兄姊妹,虽然我已经离开了你们近二十年多年,但我的心里仍不时有那一片绿色,有那帽徽和领章的鲜红,有对朝夕相伴战友们的思念, 这就是我终生难舍的军旅之情。夏天的雨,洗得这青山葱绿格外幽幽;暖湿的风,吹得我心如酒醉思意浓浓! & & 今天我多想再见到当年的你们,表达不尽的是那份亲切思念,感怀不完的是那份人间真情! 千言万语倾诉不尽的是对部队生活的留恋,千歌万曲倾吐不完的是对战士第二故乡的深情,过去岁月的我虽然没有现在年轻人的潇洒,可那段无怨无悔的经历至今还让我回味无穷.....头屯河水伴我行。鬓白曾经历多少事, 最难忘还是《军旅情》! & & 流金岁月,岁月如金,我们都在流失那些曾经的努力攀登与灿烂年华,让我们各自在各自的追求中去回忆与珍惜!QQ:
分享到:&&
RE: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日,我从军的梦实现了。这一天早上,我们真的穿上了绿军装,在基地第一招待所集合准备出发。 & & 激动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毕业3个月后同学们再聚集,竟然是在奔赴各兵种部队(炮13师、陆军五师、铁五师)的前夕。一别可能是几年、几十年或不再相见。同学们相拥告别,早已是泪流满面。因为奔赴不同的部队,同学们相约一定要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报答父母恩情和回报军队子女这一光荣称号。 & & 前来送行的人很多,有一家老少都来的,也有派代表的,比新兵的队伍还壮观。我们基地有近10年没有大批的女生当兵的情况了,这一年是为解决部队子女就业问题,新疆军区、工程兵某部与我们基地以对换的办法,解决部队干部的后顾之忧,也是取消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后的第一次大批量征集女兵。在我们80级和81级的毕业生中除去考入大学和护校的外,其余符合条件的都在这一年当了兵。也就是当时人们通常所说的后门兵,有近百余名女兵。那天按照不同的兵种派出了专车,我们分乘后待发,送别的声音原是叮嘱再叮嘱,而后是轻声的吟啼,最后是哭声连成一片。当时,我因为兴奋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已忘却了与亲人的远离,当然也忘却了哭。 & & 10点整,出发,随着基地武装部长一声令下,我们就此踏上了从军的路。 & & 我们一行20个女兵均是同届同学,征兵干部告诉我们是乌鲁木齐市,至于乌市的什么地方,征兵干部只是说地方非常优美,有山有水,距离乌市约100多公里。我们乘坐的是解放汽车,车上搭了篷子。马兰基地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线,同学们哭声停了也渐渐的安静下来,只是心情都还没有平静,因此,车厢里开始了长时间的沉寂。 车子慢慢地行进着,一望无际的是荒芜人烟的戈壁,因为此时已进入冬季,两侧的戈壁滩上一片灰蒙蒙的没有绿色、没有生机。车子行进到山路上,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两侧的石山如同一个一个身穿盔甲的古代士兵,直立陡峭。车子进入干沟,到处是汽车带起的土雾,路的弯度也很大,不时看见故障车辆或车祸,我们庆幸我们乘坐的车辆驾驶员的技术真过硬,后来才知道接兵的车辆是我们师汽车营一连的车,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记住车号,也没有记住开车的战士是谁。 & & 4个小时后我们到达托克逊兵站,这跟古代时期的马车店相同,都是兵马暂时休息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小做休息后又启程了。车辆前行了近2个多小时后。带队的干部师通信营王有才参谋告诉我们:“快到达坂城了,前面有个很大的盐湖,过了盐湖进入达坂城。姑娘们知道那首著名的《达坂城的姑娘》的歌吗?达坂城的姑娘长得很漂亮。”不知谁尖叫了一声,“快看车的左边,一片一片在闪闪发光”。 带队的干部师医院的王护士长告诉我们,那就是盐湖,闪亮的就是盐的反光折射造成的。 & & 车厢里热闹起来,有人带头唱起了歌一扫先前的沉闷,毕竟年轻离家时的悲伤被眼前的景色所替代,恢复了女孩子的天生的本色,叽叽喳喳声响彻一片,像只只快乐的黄莺。车又行进了半个多小时进入了达坂城地区,赶着驴车的维吾尔族老汉多了起来,不时有乘坐在驴车上的姑娘出现。道路两旁是穿天的白杨树,还有维吾尔族搭满葡萄架的小院不时闪过。下午7点多钟,我们到达我师驻守乌市的十三团,在这里稍作休息后开始进山。车子行进不到1个小时,突然停在了路边,司机下来捣鼓半天告知车坏了。那时不像现在车辆川流不息,在路上会长时间没有车辆通过。好一阵子来了一辆军车,驾驶员之间还都认识,后来知道原来是我们医院的车辆,司机叫田志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城师团的79年老兵。他说车上没有油了,先到我们乘坐的车上抽点油。因为天色太暗,田志明上车取油桶时踩了我的脚,我大声喊道:“哎这里可都是活人那”。他吓得不轻只悄悄的说:“不好意思,没看见太黑了”。到医院工作许久后,还经常听他们那批兵说起这件事。称我们新兵蛋子太可恶、太厉害、也太敢说,恨不得吃掉我们。 & & 加好了油,司机告诉我们自己把行李带好换车。经过这一倒腾,到达医院时已是晚上11点了。我们一身的疲惫,医院教导员、新兵排长冯老撇和班长王丽丽、刘冬丽迎接了我们,还为我们准备了迎客面,下了车先进了食堂。因师部座落在深山里条件艰苦,看着一排排土坯房屋,我们油然而生出失落感。第一顿饭因失望无食欲所以都吃得很少。饭后王丽丽带我们进了宿舍,房间里烧得是火墙倒是挺暖和。王班长这个人也挺和善,对我们挺温柔,交待我们按顺序铺好床铺后,要求15分钟洗漱完毕熄灯。第一个晚上她没有和我们住在一起。我们刚离开家都不习惯,因为失望有人开始议论,说道什么鬼地方这么破烂。有人挑开话头,说明天天亮了在看看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我说既来之则安之吧,条件不好又能怎样,还能换兵种不成?在叽叽喳喳声中,我们渐渐睡着了。 & & 第二天一早,就听见排长冯老撇在外面大声喊:起床了,5分钟之内集合好。在家时懒散惯了,我们还没有严谨的组织纪律性,觉得第一天应该让我们好好睡一觉才对。无奈只得按照当时在家的速度起床、穿衣、洗漱。老撇急了在外大喊:再不出来我进去一个一个的把你们揪出来,大家才慌乱的往外跑,衣冠不整自不必说了。 老撇是个湖北兵,个子高高的长得挺英俊就是黑点,姓冯名起义,因走路有点外八字,顾名思义起外号叫冯老撇,我们来时正与二班长刘冬丽谈恋爱,只是对我们很厉害,当然有时也是有针对性。过去这么些年了,我对他的印象比较淡,原因可能是我与他的一场战争吧,“记恨”他了。 & & 大家排好队,老撇、王班和刘班已经等待多时。首先,老撇开始训话。说了一通部队和老百姓不一样,要遵守纪律什么的。然后是二个班长发言,而后是分班,我分在了一班,宿舍有五个人班长与我们住在一起,其余五人住在二班的大屋里。我很庆幸被分配到了小屋,在以后的训练中逐渐体现出它的好处来。老撇最后是提出要求和违反纪律的处罚措施类的讲话。 训话结束我们进入早餐程序。我们8人一桌,上来四碟小咸菜,糊糊自己舀,主食为窝头。在家的伙食可比这好得多,哪吃的下去呀。第一次集体吃饭,同学们都比较文明,一人一筷子、一口饭的,饭吃得都不多,大概和我一样没有食欲吧。 早餐结束后,回宿舍整理内务。班长做示范,要求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样子。反复几次,并要求我们坐在被子上面压,没想到从小到大第一次遇到,被子也要叠的像模像样。内务总算整理像点样了,以为可以休息了。老撇却在外面又吹起了集合号,艰苦的新兵训练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 & 女兵排整理完队伍来到了医院的操场上,这时我们才有机会好好看看师医院周围的环境,周围的景色因是冬季,一切都是灰蒙蒙的无生机,医院的设施太差,一绺的平房,院部很小也不气派。没有我们想象的与马兰基地机关一样的办公楼,失望呀还是失望我们小声议论,有种想哭的冲动。老撇急了,训斥我们说,刚讲了纪律就忘了,忘性这么大。谁再说话我叫他单兵教练。没人敢吱声了,毕竟是学生出身,没有见过这阵势。所以都老实了,乖乖的听从命令。 & & 按照训练要求,一个班长带一个班进行训练。首先班长讲解了训练步骤的各种要点,而后集体进行。从立正、稍息、齐步走开始学起。2个小时后,我听到肚子一阵一阵的辘辘声。坏了,我饿了。早上不愿吃饭现在就饿了,怨谁呢?一会,我左侧的刘文红捅了捅我,告诉我她饿了。不说还好,一说我饿的感觉就更强烈了。辘辘声增大了,只见周围的战友们都个个都在肚子叫唤。好嘛热闹来了。一会,全排的战士均有点受不了了。集体对班排长提议我们饿了。谁知老撇毫不留情的训斥我们:“训练的时候就是训练,饿了也得训练,谁让你们早饭不吃好的,继续训练,我看谁在喊饿,就单兵教练”。单兵教练可不是闹着玩的,全体排队看着你一个人在进行队列训练,有时是对动作不规范人员的指导,有时也是对有个性人员的惩罚,谁让你不听指挥的。没人敢在喊饿,坚持住,此时的我们个个神情凝重,盼望着太阳快点到中空。那时还没有几人有手表,只能通过太阳的升起和下山来预计时间。好歹熬到中午,我们兴奋的以为有好吃的等着我们呢。在食堂门口等候时急切的心情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当听到可以进入食堂的口令时,我们向战场上吹响了冲锋号后冲锋的战士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进去一看才傻了眼,哎又是窝头,桌子上只有四盘菜还很少,够谁吃得呀。但毕竟是饿极了,我们失去以往的文绉全然不顾吃相,个个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般的把菜一扫而光。而在看看手里的窝头还没有动呢。 & & 最烦恼的就是紧急集合。第一次紧急集合我们都没有意识,正在做着甜美的梦,急促的哨声一阵一阵,就听到老撇在外擂门大声喊:“紧急集合了”。我们赶紧起床穿衣服,可是衣服不知觉中就穿乱了。越慌乱就出岔子,袜子找不到了,一急干脆不穿了直接穿上大头鞋,把被子按照要求打起背包跑了出去。老撇在外催促着,好歹集合好队伍已经是10分钟了,老撇进行了简单的整队就命令:“目标是围医院跑三圈”。不好我的被子散了,不时有东西掉下,我只好抱着被子跑。三圈结束后老撇做小结,把发现的问题做总结性批评,突然老撇发现了什么,叫刘文红出列命令她脱帽。原来她头上有个亮闪闪的东西。老撇问其是什么。文红这时反应过来,很不好意思的说是卷发器。老撇那个气呀。发狠的说,看看你们的德行,指着我说:“你看看被子散了,像个兵的样子吗,又指着文红说,头上还挂着铁夹子弄个弯弯绕,臭美”。总之能损人的难听话,那天都让他说尽了。突然,老撇命令我们脱鞋。我们不明就里的脱了鞋,才发现他要干什么。看看你们,平时挺美的、也挺整洁的,这会你们的袜子哪去了,得亏是晚上,没人看见我们的脸色,如是白天可能就看见我们个个发红的面颊了。 & & 训练约一个月时,文红被调走了,原因我们不清楚,但随后就来了叫张静的乌鲁木齐市兵,新兵结束后分在了通信营。是对换还是……,至今是个谜。 训练进入一个半月后我们也逐渐掌握了队列要领和部队的生活习惯,在队列训练时我们不时出点小花招来开开心。我和李玉萍在一二班都是排头兵,我们私下商量全排一起齐步走时步伐要超过75公分,而且步子要快,排尾的小冉和小邱因个子矮就会跟不上而乱队形。到时班长肯定会批评他俩。我们在商量时就预感到会出现可笑的事,不时偷偷的乐,一旁的秦文臻问我们在笑什么,我们告诉她一会你就会看到的。当排长喊起步走时,我和李玉萍对视了一眼心领神会的大步向前,步伐比平时快了不少,就看到队伍从一条直线变成了一条斜线,我们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很镇静的走着,只见队伍已经乱了,小冉和小邱紧倒换着小腿也跟不上,班长和排长都火了训斥了他们,她们俩也很委屈。重复了第二次、第三次后,王班看出倪端说我和老李捣鬼。我们忍住笑一本正经的说:“我们还是平时的步伐,跟不上是他们的事,不关我们的事呀”。老撇过来了,毫不留情的命令我俩离队一边罚站,实际上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罚站可以偷懒歇一会。 & &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二个月训练后,进入了射击训练程序。开始是每天练习卧姿装子弹、装卸枪支,而后是瞄准。我和老撇的矛盾就是在瞄准时种下的,在最后分配时老撇将我淘汰出局,这是后话。原因是在瞄准训练一周后,我一月一来的“好朋友”来了,那天天气很冷,地下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头一天的棉衣因长时间的趴在雪地上给湿透了还没有全干,第二天又接着训练,在冰冷的地上和着湿衣服再加上腹痛的要命,我不知觉的就站了起来。不知老撇什么时候到了我身后,一脚踹了我个趔趄,嘴里命令我趴下。当时我蒙了,动作之麻利的站起来,回手就是一个耳光打在了老撇的脸上,当时他愣了我也愣了,一时不知所措,还是王班解的围。王班问我问什么,我说了我也哭了觉得很委屈。王班很理解但又不好说什么,倒是刘班不依不饶起来。原因嘛很简单了,刘班是老撇的恋人吗,是可以理解的。分配时老撇将我淘汰出局就是为了这事,农村兵的报复心里非常强烈。要不是王护士长找的政委,我不会留在医院了。当然了,当时的我太年轻,也有干部子弟盛气凌人的一面,岂能受到这样的奇耻大辱。后来我参加了两届新兵训练,也有惩罚新兵的时候,这事在心里也就释然了。我的队列是优秀,射击5发子弹45环,成绩还不错的。 & & 留在医院后我们在那些老兵的强烈要求下(也可能是院长的意思,最有可能是那些老女兵记恨我们年轻、潇洒和朝气蓬勃的样子,夺了她们的风头),在强烈的呼声中下了炊事班。当兵当炊事员还是女炊事员太丢人了。我们集体恨透了那帮老家伙。 我和藏春霞、崔江兰,还有一个河南兵小王被分配到小灶食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病号灶。班长是81年的陕西兵姓王,上司姓左也是陕西兵。还有一个大师傅姓鲁,我们都叫他鲁师傅。不过从这天起我们的伙食就改善了,不言也明,我们有时会自己给自己开个小灶很美的。我在食堂练就了一手蒸馒头的功夫,双手同时揉馒头,而且速度飞快,发面时一袋百十斤的面粉很轻松搞定。 & & 大灶食堂热闹,分到大灶的兵也多。班长姓张,是个山东汉子,很直爽的人,就是倔强的很。有次乔平告诉我,说班长让她烧大火,她气不过下到炉坑就不出来了(一般烧大火都是男兵的事),他们在上面揉馒头忙不过来了,叫她上来揉馒头,她就是不上,只听到班长一再喊:乔平锅都开了不要烧了,她装作没有听见使劲的往炉子里添煤,就听着锅里沸腾的开水声可过瘾了。后来有一次我做梦,梦见大灶食堂锅里蒸锅中沸腾的开水声和想象中张班着急的样子给乐醒了,感觉太好玩了,乔平太有才了。 & & 三八节到了,五师为了宣传需要,给我们炊事班女兵照相,记得是宣传女兵下炊事班的报道。医院的赵干事集合我们,当时我们都不愿意照相,主要原因还是炊事兵挺丢人。但是医院的组织活动又不能不去,只能勉强按照赵干事的意见照办了。乔平至始至终不愿照,赵干事挺能磨人,乔平就在前面走,赵干事跟在后面不停的劝导,竟然围着医院转了整整一圈也没有说服乔平。至今我还记得当时赵干事一脸的苦像跟在乔平后面喊着:“乔平照相,就照一张”,乔平答道:“不照,一张不照”的样子。而我和藏春霞、崔江兰照相所摆的姿势是正在压面条,据说是拿到上级机关宣传去了。 & & 进入5月,我和邱菊被抽调到新疆军区阵地招待所,做临时招待员工作。当年在西北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演习,演习的番号为“8291”,也叫三战演习。“8291”以日正是演习的日期来确定的,三战我现在只记得两战了,即“运动战和防御战”。因我们师是野战军,所以部队(未完待续)QQ:
RE: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写的太好了,希望继续写下去,这段历史需要有人来记载。没想到还坐了个沙发。
RE: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RE: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RE: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RE: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 &哈哈,我比楼主早一年当兵(80年)战友情真是难以忘怀,所以在三军论坛上我们的战友发了一个贴子“寻找十里排83250的兵们”真是一呼百应,就连不相识的战友,而由于曾经拥有的一颗炙热的报国之心而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元旦将在江西南城举行战友聚会,来自山东、辽宁、安徽、浙江、上海、福建、江西省的战友及和我们不熟悉的海、空部队的个别弟兄战友也将赴会。三十年没有见啦,真是想念。。。。。。
RE: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RE: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原来是从马兰基地当兵的,我曾经在马兰基地工作过一段时间,把自己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部队.
RE:难忘军旅情怀--在36111部队陆军五师当兵的日子 (1)
我们当兵时,女兵一顿能吃八个包子(每个一两哟)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战友如兄弟,一起度难关 65523部队指导员吕世煜与退伍战友刘鹏飞的通信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编辑同志:5月12日,《解放军报》10版刊登题为《他越是坚强,我们越要帮他过难关》的文章,引起65523部队报务训练连官兵的关注。大家自发捐款,聚少成多,为素不相识的战友献出一片爱心。5月21日,刘鹏飞收到65523部队爱心分队的捐款后,又给部队官兵回信,表达他对部队的怀念和对战友的感激。现将该连指导员吕世煜与刘鹏飞的通信推荐给《解放军报》,让我们共同传递积小爱为大爱的正能量。李成立、韩宏达、本报特约记者向勇指导员吕世煜致刘鹏飞的信刘鹏飞战友:您好!我是65523部队报务训练连的指导员。5月12日晚,全连官兵在读报时,从《解放军报》看到您坚强面对疾病的感人事迹。我们素不相识,但我们是战友,您的困难牵动着大家的心。上等兵陈峥主动说:“指导员,我要捐100元,我的这点钱不能帮太多忙,但我希望他能知道这是战友的心意。”其他战友接着说:“指导员,我也要捐款,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我知道这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指导员,这是1200元,我两个月的津贴,能帮到战友,我平时省吃俭用也开心。”捐1200元的是列兵谢亚东,父母都在外打工,家境并不富裕,但他说,他小时候吃过“苦”,更能感受到受战友帮助的“甜”,现在他要把这份“甜”分享给您……很多战士都自发地捐款,我数了数总共有2882.5元。希望这份心意能为您增添生活的勇气和战胜病魔的信心。现在,团里知道我们的举动,非常支持,号召全团为您进行捐款。看吧,这么多战友在支持您,加油,素不相识的战友!愿您和家人早日康复!指导员:吕世煜日刘鹏飞给65523部队官兵的回信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你们好!我1997年入伍,2010年退役。12年的军旅生涯,让我从懵懂小伙成长为合格军人,是部队大熔炉培养了我、锻造了我。当我脱下军装时,心中充满不舍。退伍后,正当我准备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时,不幸降临了。我痛苦过、迷茫过,是部队多年的培养给了我坚强的意志。我振作起来,坚持着,努力着。在我最无助、最想放弃的时候,是战友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鼓励我、支持我,使我再一次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我代表全家感谢65523部队的战友,感激你们给我带来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感谢大家,我会永远记得战友们对我的情意!刘鹏飞日本报于5月12日、26日两次刊登关于退伍战士刘鹏飞和父亲身患尿毒症的报道,引起军地各界关注。许多跟刘鹏飞素不相识的官兵,在看到报道后都自发地献出爱心,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虽然刘鹏飞已经脱下军装,但大家没有忘记他曾经是军队的一员。点点爱心,汇聚成河。65523部队报务训练连官兵的这2882.5元钱虽数额不大,却映射着亲如兄弟的战友深情。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刘鹏飞战友,这么多人都在关心你、支持你,你一定要坚强起来!早日康复!——编者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落的大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