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怎么样卯地遏在甘肃甘肃省庆阳市人事网有没有○△▲○□■★挨...

全国两会 两会共话系列_文档下载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全国两会 两会共话系列
共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职人员退休养老待遇与工资增长脱钩人民网北京 3 月 7 日电 (记者 贾h)2011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此间不少代表、委员针 对养老保险改革建言献策。有代表提出,要打破地方利益局限,实现养老保险“异地漫游” ; 有委员指出,养老保险覆盖面窄、水平低,全民养老任务艰巨;更有代表建言取消退休双轨 制,尽快建立国家公务员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分配公平。 近期在京举行的一场围绕中国养老保险改革与发展的研讨会上, 多位学者指出, 目前迫 切需要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系统思考和顶层设计, 扭转制度碎片化; 对于备受关注的体制内 外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距大的问题,专家建言应将公职人员退休待遇与工资增长脱钩。 关注顶层设计: 关注顶层设计:碎片化养老制度亟待整合 制度残缺,被认为是我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解决的首要问题。从现行体制看,不 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制度双轨并行,各地还有农民工养老保 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夫妇养老保险等多项制度,条块分割、界限不明。 而在制度碎片化的背后, 更为紧要的是, 大多数公民仍被排斥在正式的基本养老制度外。 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2009 年末, 我国 50%以上的从业者没有为正式的养老保障制度所覆盖, 60 岁及以上老人中约一半没有任何养老金。 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例, 基本上局限于城镇职工, 灵活就业人员及农民工群体尚 未被纳入。 此外, 在统筹层次上, 实质上仍被分割在各地封闭的统筹单位,不仅“全国漫游” 遥不可及,省级统筹也困难重重。 制度性问题已成为实现“人人老有所养”的最大阻碍。多位高官及专家都指出,我国社 保制度改革要从长期试点的试验状态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阶段,现在迫切需要系 统的思考和进行顶层设计。 “从现在起,应停止对各个群体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试验,在中央的原则指导下,设计 有序组合的多元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全民。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战略研究专家指出。 清华大学教授杨燕绥特别提议,应成立专门的国家社保局,担负起网格化管理、顶层设 计和垂直派送社保公共服务的重任,改变目前“五龙治水”却难以问责的尴尬。 经过三年的调研分析,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等已为整合养 老保险制度规划了一张蓝图: 2012 年底前,实现没有漏洞的多元制度全覆盖;到 2020 年,形成完善的公职人员养老 保险制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城乡居民老年津贴制度;到 2049 年――在新中国成立 100 年之际,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每位国1 民都可享受同一种养老保险制度。 实现多元化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只是建设的第一步。 从长远看, 为了让老年人过上高质 量的晚年生活,多层次的补充保障措施不可或缺。但目前,我国的补充养老保险发展滞后, 建立企业年金的单位多集中在电力、银行等垄断行业,受惠者仅 1000 万人。 商业保险情形也不容乐观, “闻之色变”仍是国人面对保险推销员的心态。中国保险学 会会长罗忠敏认识到商业保险未来在社保体系中的发展潜力, “将商业保险等同于基金、股 票等投资产品无异于走入死胡同,现在需要回归其服务本质,强化保障功能” 。 聚集养老差距:填平“鸿沟”还有多远? 聚集养老差距:填平“鸿沟”还有多远? 人民网 2011 年两会调查中, 体制内外人员退休金差异大成为网友反映的焦点问题之一。 有网友指出,退休双轨制所造成的不公已“罄竹难书” :两个高工不如一个机关勤杂工,三 个高工不如一个小学教师。 改革开放以来,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一直独立运行, 并未纳入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改革。 公职人员的退休金以退休前工资作为计发基础, 而退休前工资一般是其职业生 涯最高的工资水平;再加之名目繁多的各种“补贴” ,造成了公职人员退休后仍可享受退休 前的“最高待遇” 。 与公职人员养老金与工资同步增长不同的是, 企业职工养老金是按物价指数调整的, 调 整幅度远低于公职人员, 因此二者差距随着退休年限的延长而不断扩大。 一组对比数字可以 说明这个问题:以退休时年养老金 20000 元计,若物价指数为 3%,工资增长率为 8%,10 年后公退人员养老金将是企退人员养老金的 1.6 倍,20 年后更达 2.6 倍。 致力于公职人员养老保障研究的王晓军教授指出,现行公职人员养老金制度定位不合 理, 表现在已退出生产的退休人员还能够与在职职工同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 这是造成目前 公职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应通过针对老龄人口的福利政策来实现。 ”王晓军建议, 国家应果断出台政策,使公职人员退休养老待遇与工资增长脱钩,与居民消费指数挂钩,并 应在规定日期对全国各部门公职人员统一执行。 由于公职人员职业特性以及历史原因,简单的“一刀切”并非铲平体制内外退休金差异 的最佳方式。多位专家建议,根据“新老分开”原则,适时推行公职人员劳动合同制,引入 责任分担机制, 建立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结合的公职人员养老金制度, 改变目前单纯由财政 负担的局面。 除此之外,城乡之间的养老保障水平也存在巨大鸿沟。全国人大农委副主任、民盟中央 副主席索丽生表示,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应是我国社保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近些年,中央财政对新农合、新农保和农村社会救济的投入在大幅增加,但由于基数 低、人口多,至今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严重偏低,城乡差距很大。 ”索丽生指出,城乡统2 筹是迈向社会保障实质公平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需整合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 促使城乡居民 社保权益走向公平;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如加快发展农村的老年人服务 事业。 全国统筹寄望“一步走” “异地漫游”养老渺茫 全国统筹寄望“一步走” 异地漫游” 201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已明确提出, “十二五”期间将实 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实现基础养 老金全国统筹。 业内人士认为, 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 不仅是推进并完善基本养老制度的治本之 策,而且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全国统筹的实质内涵是,在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缴费比例、统一计发办法的基础 上,实现基础养老金的统收统支。专家指出,只有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才能实现企 业间的公平竞争,才能维护劳动力自由流动,保障劳动者养老权益不在流动中受损。 对于实现全国统筹的路径选择, 由地市级统筹到省级统筹、 再由省级统筹上升为全国统 筹的“三步走”思路是其中之一,但专家认为, “三步变一步”更符合我国目前实际。郑功 成代表建议, 直接从目前的地方分割统筹跨越到全国统筹, 将有利于尽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 的自我平衡和发展,也最符合公平与效率原则。 全国政协委员夏涛说: “很多人在争论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从全局看,更堪忧的是养老 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不高。我国老人 70%在农村,广大农民养老水平还很低。做好全 民养老是更艰巨的任务。 ” 怎样降低个人负担、分散社会成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 40%的县。戴仲川代表认为,关键是要打破地方利益的局限,实现 养老保险“异地漫游”和“全国统筹” ,对社保费应采取有力手段强化征收。 宋晓梧委员认为,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不仅有待于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完善,还 有待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进程的加快, 以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看, 还需 要很长一段时间, 但有些问题是应当也可以立即研究解决的, 应尽早统一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两会共话之二――代表委员话“幸福” 两会共话之二――代表委员话“幸福” ――代表委员话告别“GDP” 缔造“幸福” 告别“GDP”崇拜 缔造“幸福”中国人民网北京 3 月 7 日电 (记者 杨文彦)2011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此间“幸福指数” 继续升温。 “幸福”包含哪些内容、实现途径是什么、考核标准看什么等等,成为继“和谐” 之后的又一高频热词,同时,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最多的内容。3 幸福的基础是经济 浙江代表团缪水娟说,幸福指数是反映百姓生活能否达到小康水平的指标,提高百姓“幸 福感”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说,全国上下下决心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 展的质量搞上去,肯定会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老百姓的幸福感也会显著增强。 全国政协委员蒋明麟说,每个人的幸福感都不一样,不可能用统一的数据来衡量。提高居 民的幸福感,关键在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而民生的基础就是经济。GDP 与幸福之间, 不能完全划等号,也不能完全划不等号。 全国人大代表姚玉舟认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 GDP,使政府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改善 民生当中。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百姓的幸福指数也逐年提高。 幸福的关键是民生 全国人大代表李勤说, 如果没有没房子住, 怎么会有幸福感?只有加大公租房和廉租房的 建设,才能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 全国政协委员孙贵宝说,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人民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比如 医药卫生方面,全国人民都挤到大城市、大医院看病,当然不幸福。 人大代表黄方方说,要让“幸福”更好地落地,国家要继续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将 保障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二是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 势。三是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加快教 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五是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构建多元化 住房保障体系,让广大低收入家庭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 。六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更加关注各类困难群体的生存与发展…… 张嘉极委员认为, “幸福指数”应该囊括收入、保障、物价、住房、教育、环境、医疗、 文化等各项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有人把“幸福指数”比喻成那把转型时期摆脱“GDP 崇 拜”的钥匙,再恰当不过。 幸福的感受是公平和尊严 全国人大代表江香梅说:幸福感的关键是公平和正义,如果感觉不公平,老百姓的幸福感 就会打折。 全国政协委员陈凌孚的提案题目,就叫《共享发展成果,建设“幸福社会”。他提出,要 》 “人人有工作,家家有房子,处处好环境,个个受尊敬” 。 政协常委蒋明麟说,幸福是个庞大复杂的话题,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受教育层次、 不同世界观, 都会影响人们对幸福的理解。 幸福是满足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内心总4 体感觉,是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大代表姚玉舟认为,平安是民心所盼,是人民群众安定生活的依靠。营造平安和谐的社 会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推进幸福生活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一个风清气正的政 治生态环境,必然影响和带动社会风气持续优化,必然推助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幸福的裁决在百姓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会前与网民交流时说,幸福要“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 未来有信心” ,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领导干部的政绩应该以人民群 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最高标准,而不是以高楼大厦和项目作为最高标 准。 全国人大代表姚玉舟说: “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测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要讲科学。 要让人民感受说了算。 ” 广东佛山市委书记陈云贤代表说,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要致力于惠民生、 解民困,使幸福落实到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事好事上。幸福指数理应成为考 评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 全国政协委员林贤郁表示,要走出 GDP 神话,也要警惕“幸福指数”崇拜。两会共话之三――代表委员话“保障房” 两会共话之三――代表委员话“保障房” ――代表委员话如何从图纸变实物? “三问”保障房 如何从图纸变实物? 三问”人民网北京 3 月 8 日电 (记者 杨文彦)正在举行的 2011 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 告,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媒体的追问,多与保障房有关。此间代表委员表示, “我国保 障房覆盖率还不到 8%,我们还有 92%的被保障的空间存在,我们保障房建设所面对的任务 十分艰巨。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董事长、总裁,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于炼说, 2010 年是保障房开发力度最大的一年,尽管 590 万套的任务现在已经完成了 370 万套,但 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保障房覆盖率还不到 8%,即使“十二五”期间能如愿完成 3600 万 套,保障房覆盖率也仍然局限在 20%。1000 万套保障房 政府决心略见一斑 2011 年 2 月 24 日,中央与地方签订保障房“军令状” 。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与 各省级政府签订了今年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将 1000 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地。 3 月 5 日,温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今年要再开5 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 1000 万套,改造农村危房 150 万户。重点发展公共 租赁住房。中央财政预算拟安排补助资金 1030 亿元,比上年增加 265 亿元。各级政府要多 渠道筹集资金,大幅度增加投入。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使用、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提高 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保证符合条件的家庭受益。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朱正举代表说, 解决吃饭问题之后,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今年河北安排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任务是 38 万套,建设规模和投入力度为历年最大,目前 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同时,河北还将严格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对没有完成责任目标 的地方,取消各类评先资格。 如何为保障房筹资? 1.4万亿元 如何为保障房筹资? 4 有人测算,要完成 1000 万套建设目标,若以每套保障房 70 平方米,每平方米建设成本 2000 元估算,共需投资约 1.4万亿元。毛小平代表认为,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仅依靠财 政也是不可能解决的,应该有多渠道筹资。一是要有信贷专项支撑;二是财政,包括预算内 财政和土地收益;三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周岚建议认为,资金瓶颈可以通过吸引保险资金、发行 债券、商业贷款、信托投资等多种渠道实现。 河北省沧州市工商联主席朱守琛代表认为, 对地方政府而言, 保障性住房是微利或者无利 可图的工程项目,但对百姓而言,这是热切期盼的大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建 设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措施、规划选址、项目用地、资金筹措等环节,政府都应 当精心筹划,并在财政投入上适当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建议,从地方政府开始,把保障性住房和日常的财政 开支分开,独立出来,这是两本账,保障性住房是个资产,不能把资产性的开支收入和日常 的混在一起。只有分开,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行为,不要让现在地方政府的领导承担 今年保障性住房开支所有的重担和责任。 李稻葵委员同时建议,多用国债,少用银行贷款。因为多发国债从短期来看对整个金融的 冲击相对比较小,而用银行的资金来贷款,容易带来未来若干年银行的不良资产。同时,要 非常谨慎甚至不要民间资金直接入股本建保障房。 民间资金可以买债, 但一旦民间资金进入 【详细】 股本,会扭曲保障性住房未来的运营,因为民营资本是逐利的,要追求回报。 如何建好保障房? 如何建好保障房? 问责要动真格 1000万套建设目标堪称“重大战役” ,我们的压力非常大。要尽快把保障房从图纸变 成实物,重在执行力上下功夫。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即便是东部地区,仅依靠财政也是不 可能解决的。 宋林飞委员说,建设保障房,不能只有“新目标”而没有动静,或数字“缩水” 。国家下 这样大的力度和决心,如果一些地方完不成,保障房的问责就要动真格,责任必须细化。6 马文芳代表说, 我国现行有关住房保障制度的规定大都属于政策性规定, 存在随意性和不 稳定性, 因此需要加快住房保障法律和法规的立法进程, 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和法律制 【详细】 度。 宋治平代表说,房地产业与很多产业相关联,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 ,在积极推进保障 房建设的同时,也要支持商品房建设。这也是扩大内需的一个方面。 【详细】 如何用好保障房? 公开” 监督” 如何用好保障房? “公开”加“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夏绩恩说:好政策离不开好的落实,保障房这块蛋糕要做大更要做好,一要 防止完不成,二要防止一建了之。 ”换言之,一是如何建好,二是如何用好。 葛红林代表说,近年来, “开着宝马住经适房”“廉租房分给机关单位”等报道时常见诸 、 报端。保障房大量面市,再不能出现“变味”的现象!这项工作最基本的前提是,分清哪些 人是该政策保障的,哪些人是该走向市场的,我们的保障才能有的放矢。 针对保障房分配环节不公现象,杨建忠代表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在于“公开”加 “监督” 。保障对象的认定需要多部门合力推进信息化工作,建立更为有效的个人信息甄别 机制,同时要加大相关群众监督作用的发挥。 全国人大代表杨建忠认为,保障房为民也要便民。一些城市曾经在建设保障房过程中,走 过弯路,有的小区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配套严重欠缺,给保障对象带来极大不便, 反而增加了困难户的生活成本,这样的保障房不是真保障。 李稻葵委员说,第一,保障性住房必须要公开透明地进行管理。既然你要住保障性住房, 个人信息至少要部分公开。第二,向什么对象提供保障性住房?应该是在本地就业、本地居 住的居民,而不是户籍居民。但是现在,保障性住房仍然有户籍限制,这需要改。李稻葵呼 吁, “不要在户籍方面进行限制,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对保障房需求比例最大的还是户籍 在外地、但在本地工作的这部分年轻人。 ”两会共话之四――劳动权益 两会共话之四――劳动权益 ――滥用劳务派遣“非解决不可” 农民工落户城市不是梦 滥用劳务派遣“非解决不可”人民网北京 3 月 9 日电 (记者贾h) 劳务派遣、职业病防治、老工伤、用工荒…… 这些与劳动权益有关的词语在两会期间不断被提起。 面对部分企业滥用劳务派遣的现象,全总官员称“已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人社部副部 长胡晓义透露, 全国 300 多万老工伤人员在年底前将全部纳入工伤保险; 多位代表委员则为 解决农民工用工荒献计献策, 如提出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允许符合条件农民工落户城市, 享市 民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全总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张世平两会间透露,现行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7 定》修订已纳入国务院立法计划,拟明确女职工禁忌劳动的范围,女职工妇科病检查也将常 规化,其中女性产假有望达到 14 周。 滥用劳务派遣致同工不同酬 高官称已非解决不可 劳务派遣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的一种用工形式,具有灵活用工和促进就业等优势。 但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劳动纠纷案件也表明, 部分企业对于使用劳务派遣型工作的规模和岗 位缺乏规范,造成劳动者劳动权益受损。 针对部分企业滥用劳务派遣工行为, 全总基层组织建设部长郭稳才日前表示, 这不仅对企 业长远发展不利,而且直接侵害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的权益。 “这种侵犯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同工不同酬。滥用劳务派遣工不符合法律规定,不利于提高 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忠诚度,不利于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不利于职工队伍的 团结和稳定, 不利于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根本方针, 也不利于加强社会管理。 郭 ” 稳才说。 郭稳才强调,滥用劳务派遣工的问题,现在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 两会期间,关注滥用劳务派遣问题的还有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他建议,应制定劳务派遣办 法,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来解决这一问题,使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 同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规范劳务派遣工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进一步深化劳动制度改革。无论是 劳务派遣工还是正式工,都要做到‘四平等’ ,即工资收入平等、政治平等、待遇平等、社 会保障平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原副总经理郭涛指出。 全国政协委员、 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蔡继明做客人民网时表示, 劳务派遣工和正式职 工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具体表现之一,未来要消除或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 距,达到全体社会成员都公平分享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 职业病防治重在落实法律 老工伤将全部纳入工伤险 不久前曝光的“毒苹果事件”让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职业病防治。全总副主席张鸣起在回 应此事件时表示,要减少职业病侵害以至完全杜绝,需要修改法律、完善规定,将新的有毒 有害物品纳入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把既有规章制度和政策落实到底。他认为,政府应当履 行执法主体的责任,切实监督企业用工行为。 两会前夕, 一份民间机构调研报告显示, 我国有约 2 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 职业病危害,有近四成患者未获赔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的提案也指出,目前从职 业病诊断、 工伤认定到损害赔偿需要花费三年以上的时间, 使得劳动者在维权时处于被动地 位。张鸣起透露, 《职业病防治法》将针对诊断难、鉴定难、赔偿难做进一步修订,简化相 关环节,并已被列入今年全国人大工作。8 “我国有 36.5%的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 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 34.7%。 ”全 国人大代表、 甘肃省庆阳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副主任王庆粉用一组数字揭示出我国职业病防 治的严峻形势。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盐城疾控中心副主任沈进进指出,职业病人命关天不容忽视,并且患 病的大都是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政府要从企业审批、日常监管、执法力度等源头抓起, “不 能让 GDP 染上血色” 。 而面对全国 300 多万老工伤人员的保障问题,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日前表态, 今年年底前, 要将其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在资金方面,胡晓义说,存续企业应提供一部分资金支 持,如果资金不足,用工伤保险基金结余再承担一部分,地方政府还要再提供一部分财政支 持。 “用工荒”背后是农民工权利意识觉醒 落户城市不再遥远 用工荒” 目前,用工荒已有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趋势。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将通过 引导企业进一步改进用工环境,特别是改善薪酬待遇、劳动条件,提升人文关怀等途径来扭 转这一局面。 有评论指出,用工荒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农民工自我权利意识的觉醒。全国人大代表、富润 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提议增设“工龄工资” 。他认为,有了“工龄工资” ,可以减少员 工流动,确保企业和员工都可从“队伍稳定”和企业发展中受益。 “企业通过挖潜、改造,把工资提高一点,就可以吸收更多的人来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 三全董事长陈泽民指出, “用工荒”问题是暂时的,随着工资的调高,随着工厂劳动条件的 改善,农民工慢慢又会涌入中小企业。 除了提高薪酬待遇和改善工作环境, 一些代表委员还指出, 给予农民工市民身份和相应权 益,是解决用工荒更大的推动力。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表示,用工荒 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下的前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一些改革,如让符合 一定条件的农民工能够在城市落户,享受同等市民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告诉人民网记者, “十二五”时 期,我国全面解决有条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时机将成熟,要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推 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迟福林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具有全局性意义,有助于形成消费主导的格局,有助于加快城 市化进程及社会稳定。 据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介绍, 农民工进城务工落户问题的有关政策已经制定, 农民工有三 年的劳动合同、能够缴纳社会保险的,未来将可落户地级市;农民工进入副省级以上的大城 市,则要“合理控制、创造条件,逐步落户” 。9 两会共话之五―― 二胎政策” 两会共话之五―― “二胎政策”“一胎化”政策是否完成使命 一胎化”全面二胎还有多远? 全面二胎还有多远?人民网北京 3 月 9 日电 (记者 杨文彦)截至 3 月 9 日,两会进行到第七天, “放开二 胎政策”以热度 489866 居人民网“两会热搜榜”第一位。代表委员热议说, “一胎化”人 口政策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并带来了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那么,二胎政策还有多远? 全国政协委员、 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透露, 目前计生部门正在考虑放开二胎 政策,很多专家对此做了研究。王玉庆认为,放开二胎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他个人赞成 逐步放开二胎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今年已经是第四次提案建议调整生育政策, 希望生二胎的政策在全国推广。人口问题需要统筹考虑,深谋远虑,现在迫在眉睫、刻不容 缓地需要调整独生子女政策。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 清华大学教授王名和山东大学教授刘大钧联名建议, 中国应取消生育 控制,尽快放开“二胎” ,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一胎化”人口政策是否完成历史使命? 一胎化”人口政策是否完成历史使命? 王名和刘大钧的提案中指出,30 年来, “一胎化”人口政策在中华大地全面实施,我国的 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和解决, 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整个社会贫困落后的局 面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据全国人口普查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与上世纪 70 年代相比,我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已经从 1.59%下降到 0.47%,年均增加人口从 1350 万减 少到 626 万,妇女总和生育率从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 2.5 左右下降到 1.5 左右。 全国人大常委郑功成认为, 我国的人口政策确实到了一个必须认真研究、 审慎调整的新阶 段。30 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国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度行进,以及“少子高龄化”现象的加剧,空巢家庭的大幅度增加,独生 子女成长环境的某些缺陷,都需要对 30 年前确立的单纯强调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 加以调整。 “一胎化”政策带来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胎化” “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后计划生育时代’的到来,人口控制政策带来的风险和代价正在 增大和显现。 ”李冬玉委员表示,计划生育政策施行以来,我国已积累了上亿个独生子女家 庭,这些由政策产生的、数量庞大的高风险家庭。有独生子女的成人风险、成才风险、婚姻 风险和养老风险;有独生子女家庭的儿女养老风险、结构缺损风险;有社会的发展风险、国 防风险和责任风险。 中科院武汉分院岩土所研究员、 全国政协委员白世伟呼吁尽早放开独生子女政策。 他表示, 30 年来独生子女政策为遏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口总量愈来愈少会伴生10 一系列新问题,比如“一个孩子、两个父母、四个祖父母”的人口倒三角结构和老龄化、男 女性别比例失调、社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等诸多问题。 老龄化、高龄化、 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 性别比例失衡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近日表示, “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人口老龄 化形势更加严峻,将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 到 2015 年,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2.16 亿,约占总人口的 16.7%,年均净增老 年人口 800 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 2400 万,约占老年人口 的 11.1%,高龄化进一步加速。此外,空巢化进一步加剧。城乡空巢家庭超过 50%,部分大 中城市达到 70%;农村留守老人约 4000 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 37%,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 突出。 纪宝成说,老龄化社会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作为家庭来讲,一对独生子女夫妇将来 要赡养四位老人,甚至更多,会带来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家庭问题。 “现在中国的出生性别比是 100:120,男性比女性多了这么多,而且现在还是表象,后 果显现期将在今后数十年显现出来,这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家庭、伦理道德等各方面都会产 生深远影响。 纪宝成说。 ” 青年劳动力锐减, “民工荒”是种写照。纪宝成说, 2000 年开始, 从 青年劳动力就在减少; 从 2009 年开始,20 岁到 24 岁,这个最具活力,最能接受新生事物的劳动力群体人数开始 大幅度下降, 而且在十年内会减少一半。 这意味着在今后几十年里中国的青壮劳动力要逐年 下降。这种劳动力的减少造成的困难主要不在数量,而是结构上的矛盾。 “民工荒”的出现 当然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但和人口减少和青年劳动力的大幅度下降绝对有关系。 应对“老龄化” 一胎化”政策亟待调整? 应对“老龄化”挑战 “一胎化”政策亟待调整? 我国曾于 1980 年提出到 2000 年人口控制在 12 亿,于 2000 年提出到 2010 年人口控制在 14 亿的目标都已完成,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 2030 年前后将达到峰值 14 亿左右。 “下一步我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而且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 我国是未富先老。 加之这些年我国独生子女家 庭渐多,未来养老是社会大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医学部学位委员会主任迟宝荣 呼吁,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们要未雨绸缪,早作打算,加快构建成本低、效益高、覆盖 广、保障全的积极健康的老龄社会体系来应对挑战。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全国政协委员李冬玉提交提案建议,在全国已普遍实行“双独 二胎”的基础上,在部分城市先试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的 政策,最大限度降低个体家庭的人口风险。 纪宝成疾呼,应该从今年开始调整独生子女政策,凡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放开二胎, 用三到五年时间,全面实行这个政策。11 郑功成建议,在全国普遍实行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可以生育两胎的政策。在此基础上,让 一方是独生子女, 一方是非独生子女的家庭也能够生育两胎。 再经过一段时期能让所有的人 都可以生育两胎,最终实现人口的均衡增长。两会共话之六――“教育培养” 两会共话之六――“教育培养” ――京沪两地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突破户籍限制 京沪两地逐步推进“异地高考”人民网北京 3 月 10 日电 (记者 刘洋)少年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党的事业 不断发展的希望。在 2011 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如何保障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接受良 好教育,学有所成,贡献国家成为代表委员的热门议题。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 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 考的问题日益迫切。教育部表示,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针对孩子的教育,有委员表示,孩子培养不要跟风,而是注重观察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有 重点地培养。有代表认为,要用自身的榜样力量去影响孩子。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委员呼 吁,法律应该增设“虐待儿童罪” ,只要是有损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都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突破户籍限制一视同仁” 逐步推进异地高考 突破户籍限制一视同仁” 3 月 6 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异 地高考问题,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该问题比较复杂,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教育 部则主要和接收这些学生比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进异地高考。 王玉芬代表建议, 针对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现实, 尝试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 费流转制度。流入地政府要把常住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范围,突破户籍限制,试点开放城 市职业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和以后的升学制度, 建立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长效教育管理 体制。 张志勇代表主张,针对农村地区的考生,应该有社会救济的措施。那些特别贫困又特别优 秀的孩子,如果没钱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社会各界、政府、学校该提供帮助。对于落后地区 的孩子,在自主招生指标上应该给一定的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彭雪峰表示,第一代农民工多数将子女留 在农村接受教育的情况,现在有很大的不同,新生代的农民工更期望能够扎根城镇,多数希 望子女能够留在城市里接受教育。 关于农民工的子女教育, 彭雪峰说, 很多城市都开放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教育限制, 现在统计 80%的以上的农民工子女得到了在城市中学里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彭雪峰建议,第一是要尽快改革户籍制度,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的12 限制,加快现行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实现城乡公平。第二是解决法规与政策实施之间的矛 盾, 农民工流入地的政府有义务为农民工提供义务教育, 规范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 教育的收费标准,要减免相关的费用,做到收费基本上和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要注重孩子兴趣与特长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秦绍德代表表示,学龄前儿童犹如一张白纸,千万不要急着在上面“写字算数” ,好好打 上好奇心和观察力的“底色” ,会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孩子的学习能力是有发展阶段的,要 抵制各阶段教育提前的倾向,过早的知识灌输,只会让孩子远离求知,更谈何创新。 谢德体委员称,目前应试教育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成了压在孩子身上 的大山。被强迫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孩子会很痛苦。家长应该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让 小孩做自己愿意做、喜欢做的事情。 刘红宇委员认为,孩子还是不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要全面发展。给孩子自主权会形成一 个良性循环,孩子的自信心、被信任感、被欣赏感增强,就有利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有利于 创造性的激发。 朱永新代表说,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 的。 ”他说,最关键的是要根据教育的规律、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教育。在孩子发展 的不同阶段,对孩子的性别、个性,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要做到父母亲与孩子一起 成长,用自身的榜样,用自己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行为影响孩子。 李邦河委员认为, 杰出人才不是靠从小的精英教育选拔出来的, 而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才能 脱颖而出的。因此要给广大的学生平等的教育机会。 陈云英代表谈到对幼儿早期教育进行福利制度的建设,希望对每一个儿童都公平, “就是 说在起点的时候,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是出生在城市,或者在农村,或者是在富有人家,或 者是贫穷人家,对他来说是一个起点公平的一个工程。 ” 建议增设“虐待儿童罪”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 建议增设“虐待儿童罪”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两会间表示, 民政部已会同 19 个部门拟定救助流浪儿童的初步方案。 今后将从源头治理,依靠基层政府、乡镇、街道做好儿童救助工作,加强社会保障、社会救 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对问题家庭,特别是对不履行监护责任的父母,必要时依法停止 或者转移监护人权利,保证儿童权益。 韩红委员提议,增强未成年人“国家保护”意识。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如果 家庭功能失灵,政府应及时对困境儿童进行“国家保护” 。加强困境儿童保护,要在国家层 面建立强有力的儿童保护专门机构。 郗杰英委员建议, 《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明确规定政府部门或者授权特定的民间机构提起 撤销监护人资格的诉讼, 规定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监护人不仅应当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还要承 担监护费用。 制定 《未成年人福利法》 也很有必要, 明确规定政府保障未成年人福利的职责,13 在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协助和保护。 史贻云委员呼吁,法律应该增设“虐待儿童罪” ,只要是有损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不管 是其亲生父母还是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都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构成犯罪的还应追究其刑事责 任。国家应当制订更具体的法律条文对责任人给以处罚。 关于减少烟草对未年年人的危害,黄细花代表呼吁,禁烟要从娃娃抓起。在全国教育机构 实行全面控烟行动,在校园全面展开创建无烟校园活动、严肃整治在校吸烟行为,在中小学 周边 500 米内不得设立卷烟销售点, 此外, 还要严格禁止各类销售点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 品。 范利委员指出,慢病预防应从娃娃抓起,应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养成优良习惯、健康伴我 成长”行动,提高对青少年健康行动计划重要性的认识,在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健康教育网 络系统,尽快在全国中小学校启动健康教育课,及时掌握青少年生活方式特点和健康状况。 彭雪峰代表呼吁,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 ,强化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积极干预,打击色 情、 暴力等有害信息, 净化网络环境。 同时完善法律法规, 建立青少年网络保护的法律体系。 补充网络犯罪罪名,加大对网络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儿童不是成人娱乐的玩偶,把成年人表演的节目让天真无邪的孩子表演十分有害,长期 如此会提早成熟,发育不平衡,造成人格或情绪发展方面的问题。 ”庄威委员认为,主流媒 体应该抵制成人化的少儿节目,避免以成人视角来剪裁、规范少儿充满童趣的内心世界。严 格审查少儿电视选秀节目,应禁止诸如爱情小品、成人模仿秀等成人化选秀比赛。两会共话之七―― “医疗卫生” 两会共话之七―― 医疗卫生”医生晋升不应考核论文 为百姓看好病比什么都强人民网北京 3 月 10 日电 (记者 杨文彦)医改,是欧美发达国家都没有完全解决的 难题。 看病难看病贵, 这个让老百姓痛苦, 让政府头痛的问题, 何日可以缓解以及基本解决? 公立医院改革,这道被卫生部部长陈竺形容为“绕不过去的坎”究竟该如何“破题”?医生 晋升,涉及到 260 万医生群体个人发展的问题,到底何日不被论文困扰? 立法: 立法:医卫组代表呼吁 尽快出台法律法规治理医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说, 今年常委会的立法工作, 【详细】 将修改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精神卫生法。 全国政协委员、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说,医院作为救死扶伤的特殊场所,少数患者 家属在医院内挂横幅、设灵堂甚至行凶等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医疗秩序,威胁到了医护人 员的人身安全。而公安人员根据现有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只有双方发生身体冲突时方 才出面处理。她建议制定《医院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医院内治安即引入公安力量。医卫界 别的委员将联名向卫生部党组提交一份相关提案。14 全国政协委员、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徐勇说, 《医院治安管理处罚专门条例》 出台 , 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医闹的存在,不仅关系到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而 且耽误更多的患者接受治疗。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周海波说, 《侵权责任法》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的提 法很简单,存在很多问题,应该进行司法解释。比如主观病历和客观病历问题,过去只能复 印客观病历,现在患者一闹,主观病历全都拿走了。其实,主观病历是医生之间讨论时的病 历,如果给患者拿走复印,可能会作为证据,在法官判案的时候,医生很可能会败诉,这样 医学如何进步呢?!医生不能交流,只要交流中有错就会被告,这样医学是无法发展的,也 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因此,应该在司法解释中提出,不允许对所有病历进行复印。 全国人大代表 齐齐哈尔第一人民医院曹书杰说,我的议案中有专门负责《医疗事故处理 法》的议案,觉得现在的法律很简单,而医疗的事情是非常复杂的。医疗事故和任何其他行 业的过错不能相提并论,医疗这个行业非常特殊,专业性很强,应该针对医疗行业专门出台 一个《医疗事故处理法》 ,让医生们放下包袱,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学:增设“急诊医学” 医学:增设“急诊医学”专业 留住专业技术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 浙江永嘉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陈飞建议, 在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增 设“急诊医学”“急诊护理”专业。 、 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我国各级医院均建立起不同规模的急诊科或急救中心, 急诊医学专 业队伍已经逐渐发展壮大。陈飞代表说,急诊科作为院内急救的专业科室,急诊医学专业工 作者在应对突发事件、抢险救灾、重大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时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目 前急诊医学专业发展仍然存在专业认定、 职称晋升等诸多问题, 导致急诊从业人员缺乏归属 【详细】 感和成就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稳定,高年资医务人员转岗现象普遍存在。 医院: 究竟该如何“破题” 医院:公立医院改革 究竟该如何“破题”? 卫生部部长陈竺,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 今年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 公立医院改革当中,我们突出了一个重点,就是要把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网络的龙头,即县 医院建设好。我们有一个测算,目前农民大概 80%的病能够解决在县医院,如果我们能够 做到 90%的病,包括一部分比较疑难的大病也能够解决在县医院,实现大病基本不出县的 话,那么新农合的效益就能够发挥得更好。 【详细】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认为, 国家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还 是不够,无法真正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卫生厅厅长李利认为,改革要改医患之间的“买卖关系” ,让公立 医院回到公益的道路上,但医务人员作为医改的主力军,其积极性不能因“后顾之忧”受到 挫伤。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周海波,我国实行公立医院改革,不应该是医院自15 己来探索,而应该是政府主导,不应该是私有的竞争,而应该是寡头竞争。由几个医疗行业 的寡头组成三级医疗网络集团,再由寡头之间进行竞争,这样可以吸取市场的活力,也可以 实现分级分类管理,再由政府进行部分投入,在半计划经济的情况下,将医改改好。 全国政协委员、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利霞指出, 公立医院改革要坚持公益性不 能动摇,防止企业化。杨利霞委员建议,法人治理结构一定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医院和 企业的法人治理形式和原则相同,但目标和内容不同,医院主要提供的是公共服务,首要的 是体现公益性目标,不以赢利能力为衡量标准;二是在落实出资人地位、实行管办分开的前 提下,建立健全业绩考核监控指标,既防止医院经营以趋利为目标,又能良性运转。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毛宗福说,对于支持城市医院推进社区体系建设, 我很赞同有条件的城市医院按照区域规划支援对口基层医疗机构, 可尝试托管、 重组等形式。 在目前公立医院过于庞大,优质医疗资源较为集中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机制、体制、利益等 方式,使得优质资源合理流动,值得探索。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医学院熊思东说,人们看病往往都挤向大医院,却不去选择社区 医院和小医院。 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还需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 让更多的医疗人才能够走进 基层,服务百姓。 医生: 医生:基层医生晋升不应考核论文 首要是为百姓看好病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今年我们一个很重要 的工作是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准备通过两年的时间在全国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都能够配上合格的全科医生。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医学院熊思东表示,医疗人才下到基层最重要的三个问题是,如 何下得去,呆得住,用得上。如何下得去,这就需要政府做出努力,要像培养师范生一样以 政府买单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学生下到基层。 如何呆得住, 就是要社区医院跟大医院建立合 作,医生要经常不定期的回到大医院进行培训,才能保持一个好的医疗水平,服务百姓。如 何用得上, 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这才是“用得上” 的工作,只有尽可能多的培养全科医生, 才能真正适应社区医院、基层百姓对于看病的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毛宗福说,改革医生晋升机制的考核指标,我举双 手赞成。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晋升不应该考核论文和科研成果, 基层医务人员能为百姓看 好病,管理好他们的健康,这比什么都强。 全国政协委员凌锋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 医生是一个培养周期 很长的职业, 一旦培养了就要充分发挥资源效益。 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是一个好事 【详细】 情,有利于病人,但是需要制度约束,循序渐进地放开。 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马文芳说, 乡村医生是村民及家庭最鲜活的 “健康档案” , 村民的既往病史、用药过敏史和家族病史,甚至连村民自己都不清楚,而乡村医生却了如指 掌。100 元左右的公共卫生经费,与乡医的付出实在太不相符。乡村医生的待遇问题若不抓 紧解决,就会出现老医生逐渐流失、卫校毕业生又不愿下乡、乡医后继无人的状况,农村卫16 生服务网络将面临“人走网破”的挑战。 【详细】 医保: 医保:医疗卫生投入要有明确比例 否则会流于形式 陈竺部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指出, 今年按照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要求, 政策 范围内报销比率要达到 70%,而且报销上限要达到 5 万元,同时门诊统筹又在推开,因此 【详细】 这是要花很大力气的。 陈竺说, 今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新农合, 对城镇居民医保补助的水平也会大幅度提高。 但新农合补助水平总体来说相对比较低,去年是 120 元,今年是 200 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出,这次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里,医疗卫生方 面量化的指标有两个: 一个是新农合每人增加到 200 元, 还有一个是人均的基本公共服务标 准提高到 25 元。但是投入没有量化,没有比例。有一个明确的比例,才能够保证可持续发 展,才能够保证不是一次走过场,有比例才好落实,也才好去监督! 医改: 医改: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信息系统 缓解西部医疗人才缺乏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院长王静成建议,每年,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用在信息系 统建设方面花的钱很多,但形成的却是信息孤岛,实现联网的不多。我认为信息系统建设应 该有一个顶层设计, 在卫生部或者发改委建立一个全国卫生系统的统一的平台, 在这个层面 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 这一做法可以实现东西部地区的远程会诊, 解决西部缺乏医疗人才的 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重复、浪费的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绍兴市主委车晓端建议,国家从实际出发,完善医改政策,对零售药 店销售基本药物享受政府财政补贴,推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车晓端代表认为, 随着医改政策的逐步实施, 基本药物另一个主体――零售药店的药品零 售业,其存在和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本药物以统一价格销售,医院 享受财政补贴基础上取消药价加成, 将使医院和药店所出售药品的差价不复存在。 零售药店 既要按章纳税,又要追求利润,显然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据调查显示,部分实施药价零 差率的地区,药店的客流量减少40%-60%。 ”两会共话之八――“收入分配” 两会共话之八――“收入分配” ――增幅“一升一降” 个税改革助力“橄榄型” 收入与 GDP 增幅“一升一降” 个税改革助力“橄榄型”社会人民网北京 3 月 11 日电 (记者贾h) “中国一定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从中 等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不是必然, 这取决于在经济层面, 中国能否成功进行收入分配改革, 把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分析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危害性时, ”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P如是说。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对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发表见解。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7 “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目标,有代表评价为“历史性的一 步” ;有委员认为,设计实施科学的个税,可以使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在提升低收入群 体收入方面,有委员建议通过集体协商制度来改变工资“只涨老板不涨工人”的状况。 “五年规划”看变化 收入与 GDP“一升一降” 五年规划” “一升一降”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已成为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两会召开首日, “收 入分配”排名人民网话题热榜第一名,由此可见网民关注热度。 5 日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提出, “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 7%, 与经济增长预期指标相一致。 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相关指标对照,可以看到“十二五”期间收入增速目标上升了 2.5 个百分点,GDP 增幅预期下降了 0.5 个百分点。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将这“一升一降”形容为“历史性 的一步”“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已经成为公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之一,看到‘十二五’这样安 : 排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目标,让人感到眼前一亮。 ” “两个 7%是在提醒,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必须与地方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不能差距太 大。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阿拉善盟委书记王玉明指出,这要求地方政府必须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进行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加大民生投入,建立各项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记者会上表示, 如果说过去的五年规划比较注重增长, 那么此次 的五年规划更加突出了民生保障。 副主任徐宪平用一组数据显现了各地政府对提高居民收入 的重视程度: “只有 1 个省在‘十一五’地方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实际结果是 3 个省实现了同步增长。现在我们了解, ‘十二五’地方规划提出‘两同步’的有 29 个省,其 中提出居民收入超过经济增长的有 5 个,提出‘完全同步’达 19 个,提出‘基本同步’有 5 个。 ” “一升一降” 个到 29 个,体现出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将提高居民收入放在更突出的 、1 位置。 个税改革提上日程 将减轻中低收入群体负担 两会前夕,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出有必要提高 》 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次级距。两会期间,通过改革个税来 缩小收入差距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化,既需要调整初次分配中政府、居民和企业三者关系,也需要 调整二次分配中居民间分配关系;而设计与实施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恰好能发挥它在18 这方面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对此予以肯定。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透露, 此次修改 个人所得税法主要是提高起征点, 也就是个人缴纳所得税工薪收入所得的免征额; 另外还涉 及税率幅度调整,现行的九级税率将适当合并。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就提出, 个税的最高税率调整为 20%-25%左右比较合理。 “现在我们的个税 80%是工薪阶层缴纳的,老板缴纳不多,他们甚至有能力把收入挪 到台湾香港去,因为香港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 15%,这样,我们的税收是外流的。如果把 税率降低到 20%左右,这些高级白领的个税就不会外流。 ”黄奇帆说。 在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看来, 尽快建立综合征收和分类征 收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是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的举措之一。杨子强建议,将资产性收入 纳入征税范围,提高免征额,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 有来自煤矿行业代表的代表建言, 国家对艰苦行业应实行差异化个人所得税制。 全国人 大代表、 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官地矿工人栗俊平表示, 虽然国家根据实际给予煤矿工 人发放下井补贴、班中餐、夜班费等补贴,但这些都计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增加了煤 炭职工的负担。 工资增长机制、最低工资制度让低收入群体更“体面” 工资增长机制、最低工资制度让低收入群体更“体面” “严格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被写进今年的《政府 工作报告》 。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指出, 加快建立正常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 最重要的是建立集体协商 制度,通过集体协商确定职工工资的水平,确定职工工资增长的幅度。 “工资协商作为一种制度, 一是可以促进职工的劳动收入随着企业营利的增长而合理上 增。更重要的是,职工的诉求能够拿到这个平台上与企业沟通。通过这种沟通,减少了一些 劳资方面的矛盾或者劳动争议,调动和促进了职工的积极性。 ”全总副主席张鸣起表示。 蔡P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从企业层面来讲,劳动报酬的增长应与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保持同步,应建立和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引入科学机制,给职工表达诉求的渠道和 平台。 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作用应进一步发挥。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表示,集体协商可以平衡劳动关系双方的收入分配关系, “目前我们存在 的劳动报酬跟资本收益比例有点失衡,协调这个关系很重要” 。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 全国政协委员、 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同样支持建立工资集 体协商机制。 胡成中指出, 由集体协商决定职工的工资分配形式、 工资水平、 工资增长幅度, 努力改变工资增长由企业单方决定、职工收入在企业利润分配中长期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 可以避免“只涨利润不涨工资”以及“只涨老板不涨工人” 。19 在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方面,据尹蔚民介绍,2010 年全国有 30 个省区市提高了最低工资 标准,增幅约 24%;今年到目前为止,共有 6 个省再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全国政协委 员、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建议,政府要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逐步完善企业工资 指导线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两会共话之九――“大学生就业” 两会共话之九――“大学生就业” ――结构性就业矛盾存在应建良好的就业实习机制人民网北京 3 月 12 日电 2011 年高校毕业生将达 660 万人,其人数之多,就业形势 之严峻,让两会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颇为关注。 “就业难”这一话题不断被提起。 在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千方百 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 报告指出,中央财政拟投入 423 亿元,扶助和促进就业。 “在向好的经济环境下,虽然就 业形势依旧严峻,但随着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信心指数正在逐步回升。 全 ” 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市长林峰海说。 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 高素质劳动者岗位偏少 “学生就业难问题首要症结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现在制造业占的比重还是很大,低层次 的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总体上符合高素质劳动者的岗位偏少,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说。 “大学生对就业主渠道,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在养老、医疗、住房及职业福 利等社会保障层面缺乏满意度。 ”郑功成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应该加快,这 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空间扩充的基础性工程。 关于应对结构性就业矛盾,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适应我国劳动力结构特点,大力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 服务业、 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 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就业需求。 人大代表刘庆峰认为,要加大科技类民营企业扶持力度,使创新企业人数大面积增加,就业 岗位大幅提升,才能根本上解决人口大国的就业问题。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认为, 我国的劳动力人才市场尚不成熟, 在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处于粗放水平。 必须有效解 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 引导建立人才战略, 不仅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 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 而且能有效激活积极选用大学生的更广阔人才市 场。 郑功成表示,应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 共就业服务,比如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推进劳动权益的平等,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20 系等等。这些措施可以实现劳动者的自由流动,降低一些垄断行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陕西省总商会副会长荣海说,要让大学生 “下得去、 留得住” ,应该采取鼓励性政策,切实解决直接关系大学生就业、生活的现实问题,比如户 籍制度、薪酬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 动脑” 动手” 建立良好就业实习机制 “动脑”和“动手”并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 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很多时候反映出 现行高等教育“重知识轻实践”的问题。农民工遭遇“用工荒”资源紧缺,而毕业的天之骄 子却面临无处安身的窘境。改变高校“货不对路”“产销脱节”的现状已是势在必行。 、 致公党中央常委、上海市副主委、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蔡建国认为,大学生就 业涉及到高校、人社部门、用人单位等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密切合作、统筹推进。全国政 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顾也力表示,当前国家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 结构的关键时期,高校、人社部门、企业等要建立和谐通畅的沟通机制,形成完整的就业链 条。 梁亮胜委员认为,应建立一套符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习制度,政府、 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和协调,尤其需要给予足够的政府扶持和社会支 持,弥补当前高校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的缺陷,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沈健指出,大学应针对社会需求,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从过去片 面强调“动脑”转向“动脑”和“动手”并重。 江苏全国人大代表刘玲认为首先要加强职教院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只有校企深度合作, 通过企业、 行业、 学校共同制订教育计划, 共同实施教育计划, 才能反映企业一线用工需求, 企业参与人才的培养,才能培养实用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张杰庭说,首先政府要有超前意识,大学校长要有超前意识,调整专业,使 专业更合理, 更能满足未来三四年以后的市场需求。 他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校长要了 解这十二五国家要发展哪个产业,然后进行重点专业调整。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全国人大代表程苏表示,即便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实践需求,大学生 也要不断了解社会竞争趋势、 有针对性地加强能力培养; 不能仅将大学视作找工作的敲门砖, 要注重打造坚实的知识基础,全面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惩罚就业歧视应立法保障 3 月 5 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十二五”时期,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 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不平衡,行业不平衡,都是导致就业不公的重要原因。全国人21 大代表,山西省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马巧珍认为,解决就业不公问题的根本,是要国家 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地区行业均衡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郑功成说,大学生是我国快速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政府必须要为 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 创造并维护劳动就业市场 的公平与公正,是对大学生就业的最大支持与最好保护。 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庆说, 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需要防止就业歧视。 比如执行在取消就业体 检中的乙肝项目规定、 男女性别等问题上, 企业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切实维护就业公平。 ” 全国人大代表韩雅琴认为,就业歧视的界定标准和反就业歧视的要求,需要法律来规定。应 当通过立法完善相应的制度,督促企业等用人单位认真落实法律法规中有关公平就业的规定, 增加就业的透明度,纠正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各种歧视现象。要建立劳动者公平就业的救济渠 道,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支持和鼓励劳动者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也指出,近年来,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也在逐年加大。政府有责任促进就业,如对录用女性的单位给予政府补贴,给不同类别用人 单位规定录用人员性别比例等。解决就业歧视,不仅要立法保障,还要加大对就业歧视处罚 的力度。 湘潭大学校长、 罗和安代表直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院校歧视现象,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 就业的制度性院校歧视日益‘显性化’和‘普遍化’ ,有悖于就业机会公平和教育公平原则。 呼吁国家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和相关法规,对就业院校歧视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先立足再发展 端正心态才能走得更精彩 谈及大学生就业难,刘庆峰代表说,首先要有好的心态,去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不一定要 在好的城市、好的岗位,确确实实是首先要先立足再发展,这是心态。 郑功成讲,对于学生来讲,先谋生再自立然后寻求发展,也未尝不可,暂时没有找到高端 的岗位,就从低一点的工作做起。放低身段,考虑长远,肩负责任,应当是当代大学生较为 合理的就业取向,不要仅仅看到眼前的利益。 王宏代表善意地提醒大学生朋友们,不要没有经验,又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只有通过基层工 作的积累,才有可能做到管理岗位,得到更大的发展。 黄方毅委员认为创业和就业是平行的, 如果没有创业就没有就业, 没有一代早期的创业者 不会形成新一代的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马国湘认为国家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创业教育, 提升创 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的服务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秦和指出,应当采取恰当的政策,鼓励、引导、 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国家相关部门应总结和推广部分地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做法 和经验,为创业的学生制定减免税费、提供贴息贷款、设立创业专项基金以及提供场地等方 面的优惠政策。22 全国政协委员王健林认为,在制度安排上,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为青年创业解决资金问 题。 国家可以成立一个中小银行,主要向中小微企业贷款,并对其考核,要建立约束性指 标,而非指导性指标。要完善扶持创业的政策配套,对创业者,对尚在襁褓中的小微企业税 收、各种保险实行减免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段拉卡建议依托全国各地陆续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搭建集政策解读 与落实、创业融资、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成果转化等的专业化、综合性的创业服务平台。 成立专门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天使基金, 落实政策的部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绿色通道, 支 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两会共话之十--------“通胀与物价” 两会共话之十--------“通胀与物价” --------对高物价“釜底抽薪” 对高物价“釜底抽薪” 今年不会出现严重通胀人民网北京 3 月 13 日电 物价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 展的大局,决定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高低。去年以来,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现象走进 百姓日常生活,也引起了 2011 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高度关注。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列为今年十大重点工作的 第一位。提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稳定物 价,摆上了今年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议程。 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指出, 审查稳定物价和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 快上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监督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高物价“釜底抽薪”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 对高物价“釜底抽薪” 温家宝总理在与网民对话中指出,控制通胀、解决物价问题,首先要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 因素,控制货币流动性。 “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等举措旨在从控制货币因素角度来稳定物 价。 物价调控要多管齐下,但最主要的手段还是经济手段。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委员认为, 货币政策的收紧是典型的经济手段。 “虽然国家也曾放出储备棉来平抑飞涨的棉花价格,但 这些政策治标不治本,只是平抑物价的退烧药,不能多用。 ” 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货币政策既要保持物价稳定,同时又要维持经济的合理增长。针对 目前通胀形势,周小川表示,通胀预期处于相对平稳状态,而应对通胀的工具中不侧重于应 用汇率政策, 利率政策肯定会是一个需要运用的重要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委员表示, 今年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将更加频繁, 有必要继续加快 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步伐。2010 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和广义货币双双超出年初制定的增长目 标, 2011 年控制货币流动性的任务艰巨。2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说, 现在市场的资金还是比较充裕, 这两年贷款的规模比 较大。另外,海外一些“热钱”的流入,也对国内的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合 理地控制信贷的规模,合理地确定货币的供应量,创造稳定价格的货币条件。 给人民吃一颗“定心丸” 稳定农产品价格 给人民吃一颗“定心丸”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生活必需品、重要生产资 料的生产和供应。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委员表示,各省市政策根据国家 40 号文件的要求,从保障供应、降 低物流成本、加强监管多方面入手抑制通胀,连月来 CPI 逐步下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发 展农业生产、抗旱双保、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等举措,从根本上保障了农产品供给。 全国人大代表、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表示,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是稳定物价的 “定心丸”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夺取农业丰收,尤其是 。 粮食生产争取第八个丰收年。 只要我们农业能够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收成, 我们控制物价就有 了比较好的物质基础。 杨晓霞代表说,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畅通“绿色通道”等举措通过增强市场调控 能力稳定物价。市场辣椒五六块一斤,批发也就八九毛钱。田里农民没得到什么好处,城市 百姓多付出了很多钱,问题出在中间环节。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委员表示, 抗通胀不能一味的压低粮价, 也要考虑农民的增收问 题。国家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但农产品价格面临着成本 增加的各种压力,因此应当允许适度涨价,这不仅有利于农民丰产增收,也有利于相关产业 的良好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一些游资投机炒作,对此要 加强管理,应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加强价格监管等举措侧重遏制不法行为,从维 护市场秩序角度来稳定物价。这样做意义不仅是稳定价格,更着眼于稳定预期。 维持市场秩序 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强调, “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温总理所提 这两个统一,将继续成为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重要管理手段,是对民生的重要保障。 工信部前部长李毅中委员表示,现在平抑物价的措施多集中在居民消费品的生产、流通、 消费领域,而要从根本上平抑物价,则要追溯到居民消费品价格链条的“上游”――能源和 原材料的供给领域。要淘汰落后产能,控制过剩产业产能盲目发展;工业界要将节能降耗、 减排治污作为重点来抓;在保障社会供给的同时,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这样可对控制物价 产生积极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各种政策要搭配使用,因为每一种24 政策都有“副作用” 。财政政策应该更积极一些,可以适当减税,设立企业控制成本基金等, 从而避免企业将成本上涨的压力转嫁给消费者。 全国政协委员于小文表示,当前,在做好稳定物价工作的同时,应逐步建立稳定物价的长 效机制。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物价法规和禁止不正当获利法规,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建 立物价监管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动机制, 在治理上实现经济处罚、 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并重,威慑和警示市场主体不敢谋取不正当利益。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要加强市场的监管。从根本上来说,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来决定, 我们要加强市场的监管,对囤积居奇、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现象,要坚决依法进行打击和 治理,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和价格秩序。 有信心抑制物价过快上涨 不会出现严重通胀 不少代表委员认为,当前我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形势不容乐观。张平表示,对于今年的 物价趋势,我们还是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今年要完成把全年 CPI 涨幅控制在 4%的目标 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委书记李宏鸣等认为,虽然物价压力显 而易见,但在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之下,今年不会出现恶性通胀,总体可控。 李稻葵委员表示,从今年 1 月份 4.9%的 CPI 数据看,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稳定物价的 效果开始显现。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着重提出了有效管理市场流动性、大力发展生产、加强农 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强价格监管和完善补贴制度等稳定物价的五方面措施,针对性很强, 我们完全有信心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李毅中坦言,当前中国物价压力确实比较大。他建言政府需要把发展速度、调整结构以及 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三者结合起来。对于 2011 年中国能否较好控制 CPI 涨幅,有信心,亦有 难度。 贺铿代表认为,总理把稳定物价放在第一位,同时也说到要正确引导通货膨胀预期,不必 对通货膨胀过度担心。今年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在加大,但是不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司法公正 两会共话之十一 ――司法公正阳光” 司法公正民心所向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人民网北京 3 月 15 日电 司法公正,作为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与公民的切 身利益息息相关。法律必须被信仰,司法必须被尊重,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共识。在推进依 法治国的进程中,法制的力量越来越显现,发挥着保证国家安宁、促进社会稳定、维护人民 权益的重要作用。 据人民网在今年两会前的统计,网友对两会热点词“司法公正”的关注排名第二。这说25 明,人们对我国司法公正状况很重视。同时,也折射出司法公正在人们心目中具有不可取代 的重要位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时提 出,要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国家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加快建设 法治政府。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维护社会公平正 义。 要敢于“晒晒太阳” 司法不公开谈何公正 要敢于“晒晒太阳”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 办公厅副主任孙军工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 以公开促 公正、 以公开保公正。 让司法在阳光下运行, 今后司法公开的力度只能加大, 不会受到削弱。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说,司法公开是司 法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法院人民性本质的必然要求。司法公开对于提高审判质量,特 别是保障公正司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认为,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社 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只有把司法权的行使尽可能地置于&阳光&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遏 制背离公正司法的潜规则的生存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汉宇认为, 司法公开最大的价值是促公正。 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 没有司法公开就谈不上司法公正, 缺失公正的司法自然无公信力可言。 公开力度不够,会自觉或不自觉助长司法神秘感,无法让老百姓了解和理解,百姓自然就不 会信服。 一定要相信群众, 司法一定要敞亮在群众的眼皮底下, 司法操作要敢于 “晒晒太阳” 。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党组书记、二级大检察官邓川表示, “阳光 检务” 是检察机关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 增强检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对检察 工作的参与度, 确保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的一个重要举措。 方便广大群众对检察机关进行了 解,进一步提高了办案的透明度,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执法的公信力。 全国人大代表、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表示要让法律在人民群众面前有权威, 除 了司法公开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司法廉洁是公正保障 司法腐败应该采取零容忍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建设廉洁的政府是一项持久而又紧迫的任务, 是人 民的殷切期望。 要加快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把查办大案要案作为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同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安东指出, 司法廉洁是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保 障,同时也是对这种职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司法腐败对法院形象的危害,对我们国家司法 事业的危害,都是很大的。所以,对司法腐败,我们应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表示,没有作风 建设和廉洁建设, 就没有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检察机关对司法腐败案件要严格实行零容26 忍。 要更加重视司法队伍作风建设,把检察机关的廉洁放在非常突出位置。没有队伍的廉 洁,司法公信力就无从谈起。 全国政协委员柴宝成说:反腐败是各国面临的难题。推进反腐工作,还应综合运用制度 和科技两种手段,让群众切实拥有参与权、评价权和监督权,重视群众举报和意见,及时调 查反馈,形成反腐倡廉的强大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张凤宝说,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 每年都有一些腐败官员被 查办。但当前反腐败工作与群众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反腐应多管齐下,要治本还应从制 度上严防,完善监督机制,特别是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最大限度减少权力腐败和寻租 的空间。 金兰英代表说,我们政府在惩治腐败方面有了重大突破,让老百姓相信“俺就不相信共 产党治不了腐败” 。中共株洲市委委员刘晓武代表说,在惩治腐败的过程中,抓大案要案没 错,但今后更应抓基层一般性的案件,基层腐败的个案数额可能小,但它直接侵犯老百姓的 切身利益,区域社会影响是很坏的。 人情案金钱案影响司法公正 规范量刑促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 湖北省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林所说, 司法公正影响最大的问题之 一是,提前退休的法官借助老同学关系、老上司关系、老朋友关系,来搞关系案、人情案, 操纵法律服务市场,危害了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曾多次公开表示,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是影响司法公正的 顽症,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因此必须解决人情关系干扰办案问题。最高人民法院为此颁 布实施了 《关于对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审判执行岗位法官实行任职回避 的规定》和《关于在审判工作中防止法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的若干规定》 ,以期“从制度机 制上促进司法廉洁” 。 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华说, 司法的廉洁和公正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 如果司法机关 工作人员不注意实行任职回避, 就容易发生亲情案、 人情案, 会毁坏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任。 司法机关应该更加强调自律,守护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2011 年高法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制定量刑程序规则,确立定性分 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量刑方法,规范法官裁量权,促进量刑公平公正。高检报告指出要积 极支持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起诉时依法提出量刑建议,促进量刑公开公正。规范量刑 建议工作,强化对刑事审判特别是量刑畸轻畸重的监督。 2010 年 10 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和《关于规范 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 将量刑纳入法庭审判程序, 使法官量刑从 “估推” “精 到 确计算” ,避免因不同的法官由于学识、素养、经验不同,对案情相近或相似的案件,得出 不同结果。 全国人大代表汪夏认为, 同案趋于同判是司法公正的应有之义。 这一改革就是通过法庭27 量刑程序的设置,让诉讼各方直接参与到量刑活动中,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效避 免“暗箱操作” ,最终确保量刑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华表示, 如果法官对量刑方法理解上有偏差, 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也会 存在偏差。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必须在法官培训上加大力度。乔汉荣代表建议,应尽 快出台进一步规范职务犯罪量刑工作的相关规定, 解决量刑幅度过宽、 渎职犯罪量刑轻刑化 等问题。 司法队伍建设再加强 加强司法建设顶层设计 全国人大代表陈旭代表建议,根据中国国情、司法规律和国外经验,系统研究司法队伍 培养模式,鼓励法学院招收第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高等法学教育中重视案例和实践教育, 完善司法培训和司法人员遴选制度。 车秀兰代表说, 法检两院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管理创 新的基础,任务非常艰巨,要切实加强队伍和内部制约机制的建设,提高队伍素质。 吴启迪代表建议,加强司法建设的顶层设计,提高法官、检察官的社会地位,强化专业 能力和执法水平在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加大公共财政对司法系统的投入和保障, 在保证队伍 精干的基础上,提高司法人员待遇,加强法学人才培养和司法人员遴选制度,促进教育实践 与司法实践相结合。 罗美元代表建议,在人民法院系统乃至整个政法系统倡导心态建设,激励、引导、促进 广大干警建立为民司法、务实公正、理性平和、一心为民的健康心态,从而推进“社会矛盾 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刘玲表示,目前老百姓申诉案件很多,申诉量在上升,希望法官能够更加 执法为民,公正执法,力求让双方当事人胜败皆服。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廉洁执法,慎用手 中法律,不徇私枉法,提高审理案件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王振华说,一定要在广大法官队伍中培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到在思 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把司法为民的过程变 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省庆阳市人事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