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人回国后能在杭州买房政策吗?是第一套房……

【我要买房】专题_地产人买房这点事儿_新浪地产_新浪网
美食编辑自己天天加班吃方便面,却整天在版面上跟人介绍天下美食;时尚编辑熬夜辛苦赶制巴黎时装周专题,自己很可能就一身美特斯邦威;体育编辑对各路球星如数家珍,自己却很少有时间锻炼身体;汽车编辑自己买不起车,却经常给人推荐二三十万买什么车好……
  做房地产网站的编辑同样面对此类烦恼,虽然对各个楼盘项目如数家珍,如今却还在为房子打拼!本期话题讨论,我们就来聊聊“地产人买房这点事”。参加新浪地产网话题讨论,赢取高额地产币。
话题讨论光荣榜
特别大奖:奖励50个地产币
金奖:奖励30个地产币
银奖:奖励20个地产币
bqnlx:房产证上为什么没我的名字
hyj678:抄“非典”的底
summjj:荡气回肠买房史
铜奖:奖励10个地产币
葱葱6:杯具的第一次
jacky74:心痒?镇定!
舒欣shuxin:2008年,我出手了
天山雪莲:心甘情愿做房奴
veda:谁让我听了党的话
毛毛骏:肠子都悔青了
xiaowu21:走后门的故事
911GT:太年轻,不应该拥有房子
地产网编辑D:恭喜以上网友获奖,同时感谢所有参与以及关注本期话题的朋友们。看到有那么多朋友参与到本次话题讨论中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买房租房故事,回首这些年的辛酸与甜蜜,小D我被深深地打动了。祝大家都能拥有自己理想的家!
  说起这个话题,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
  本人81年出生,勉强算是个80后,出生在苏北农村的一个小县城,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不怎么好,高三复读了一年才勉强上了个南京的三流大学,读的还是大专。
  【儿子毕业了,不会再要家里一分钱】
  2004年毕业后,找工作之艰难,一言难尽。知道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辛苦把自己供到大学毕业,实在不容易,于是一狠心对父母说,儿子毕业了,不会再要家里一分钱,于是没钱租房,死皮赖脸赖在学校宿舍到8月份,实在拖不了去了,于是又去赖大学同学,借住在大学同学在南京江宁租的房子里,只能买了几张报纸铺在客厅里睡觉,每天只吃一餐盒饭,上班得倒三趟车约2小时到新街口上班,第一个月只拿了550块钱,差点混不下去,夜里也曾偷偷哭过,虽然一个爷们不该这样……
  【稀里糊涂地入了行】
  在南京混了二个月到04年9月份实在混不下去了,于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入了南京一个不入流的房地产代理公司到其在浙江长兴代理一个小项目做置业顾问,那时候对这行完全是一窍不通,只是因为要生存下来才稀里糊涂地入了行!!
  最令我开心的是,因为要派驻外地,所以供吃供住,底薪的补贴,呵呵,于是心里很满足了,不用再借人篱下,不用再幸苦找300以下房租的房子了!
  【一路漂泊,累了】
  辗转了很久,从南京二个月--到浙江一年半--到南京半年--再到无锡三年--再到长沙三个月--再到--江阴二个月--再到南通一年--终于在今年2010年6月又回到了无锡。
  从置业顾问一年半---到研展专员半年--再到研展部经理三年----再到策划主管半年--再到市场部经理一年--再到如今的土地拓展。
  从开始赖在大学宿舍----到借住同学租的毛坯房客厅的打地铺----到公司四个人挤员工宿舍-----到独自租民房----到住单位员工宿舍----回无锡后又租房。
  一路漂泊,累了,不想再到处跑了,于是打算买房了,嘿,大的买不起只能买个二房,先住着。
  【后记】
  罗嗦了一大堆,也不知道小编同学看的累不累,烦不烦…………
  只是因为这个话题很好,触动了我不知道哪根漂泊了很久的神经,感谢小编。
  仅以此文与正在房地产行业里打拼的同行或正准备进入这行的朋友们共勉!
  说起租房,现在还是记忆尤深啊,虽然隔毕业已经两年,但还是觉得第一次租房很难忘,记得大四最后一个月,学校下最后的通牒必须离开学校了,于是乎,一群人只能自己去找房,还记得当时是四五个人吧,网上狂找,但都是被那天价的租金给吓傻了,好吧,我承认,都是找在繁华的市中心,这不是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负担得起的。所以只能讲下门槛,找一些稍微离市区有点远的,最后,通过联系,终于找到了一个位置还行,价格的合理的房子,可把我们给乐坏了。
  还记得,那天顶着大太阳,下找房东,觉得房子还不错,等谈到房价的时候,却与我们原来谈好的不一样,原因是,天杀,竟然是中介,要收中介费,这不是坑人嘛,明明网上是写房东本人的。杯具,只能继续找,但历经波折,都找不到满意,后面只能在此降低门槛,离市区再次更远,最后终于在东区找到了一套,虽然房子还行,但是交通不变,每次都得步行十五分钟以上的路程才能到车站,于是杯具的每天都要提早很多!
  这是第一次租房经历,与大家共勉吧!
  刚来上海那会儿,雄心壮志,抱定了不功成名就便不返江东之决心,与人合租一房,租金600,租下之后遂开始寻找工作机会。奈何沪上人才多如牛斗,数月方在一小公司觅得文案一职,每天公交转地铁再转公交,上班耗时约1个半小时。如此数月,在亲戚帮助下,独居30平一房,租金650,虽底层潮湿,又处垃圾站旁,但不用与人合住,心满意足。如此一年,终于结婚购房,成为房奴一族,居于浦东外环。此时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公司惨被波及,迁至奉贤某地,路上时间遂比上班时间还长,呜呼~~
  买房经历发表过了,租房经历对我来说比较少。
  租住的第一套房:大五的时候就出来实习工作了,当时的单位给租的房子,2室一厅,好像租金是1800,当时说是4个人住,但是2个是本市的,所以根本没来住,自然就变成一人一间了,在这个免费的租住房了,是我度过自己最快乐的工作生涯,因为之后没多久就开始了自己的还贷生涯。
  第二套:不算租住,是老公单位的宿舍,还算大的,有15个平方,开始住着还习惯,到第二年夏天,杭州的梅雨季节,加上房子是顶楼,所以房间墙上到处都是霉点,身上都开始起霉菌。坚持不牢了,不过还好买的房子装修好了,空了1个多月就马上搬进去了。
  第三套:是帮上海来的朋友租的,来之前他人在上海,所以全全委托我了,看了农民房,觉得安全性不够,还是小区房吧,看了几个要不很破,要不很贵,后来勉强找了一个11方左右的,租金700,有窗户,但是不能打开,是客厅中间分开变成了2个房间,叫朋友将就住几个月,自己再去找好了。杭州的房价贵的吓人,租金也贵的吓人。
  买房经历是没有了。租房经历倒是有点。
  【老婆大人“晕房子”】
  话说哈尔滨道里区是老城区了,房子旧,户型格局不好,租房的时候看了几家,都不太满意。终于在中央大街附近租到了一个十年房龄的高层。比较干净,就下定决心租了。
  房子是个一居,有个小客厅,卫生间比较小,厨房还可以。再就是一个卧室。
  住进来后,老婆总是感觉每天晕晕的,身体状态不好。什么原因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以我浅陋的、自以为专业的、在地产圈也混迹四五年的经验告诉她:
  “嗯,大概是户型结构不好。你看客厅,举架太低,只有二米多一点,而且有个“十”字的横梁,显复杂。所以可能会感觉比较压抑。”
  “可问题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卧室里呆着啊。”老婆说。
  “哦,卧室的举架还可以。那可能是面积小,有衣柜有电视柜有床,就没有多少地方了。比较拥护的原因。”
  “可问题是,屋子我天天整理打扫,很利落啊,也不是那么拥挤啊!”
  “那就是户型结构有问题,你看,它整体是一个土字去了上边那一横的结构,空气可能不太流畅。”
  “可问题是,除了门那一侧没有空气流动,其他三个方向都有窗户,甚至还有‘过堂风’。空气怎么可能不流畅呢?”
  “……。”
  【大仙:你这屋子死过人】
  一日,老婆悄悄地对我说:“这个房子不能住了。”
  “啊?为什么?”
  “这个房子死过人!”
  “你咋知道?”
  “我三姨会看啊,供的堂口啊。”
  朋友介绍哈市一大仙儿。
  “你这屋子死过人。女的。长头发。白衣服。从窗户出去的。”大仙儿坚定地说。
  “……不要吓我啊!”
  “没事儿。很轻松就能解,请尊佛和保家仙吧。”
  花了很多大洋,事办了,心安了。
  【至今仍是一桩疑案】
  一日遇楼下门卫大爷,在此住了数年了。问其曰:“我住屋子可曾发生事故?”
  大爷愣住:“啥事儿?”
  “比如跳楼之类。”
  “没有的事儿!”大爷斩钉截铁。
  “你看,没有的事儿!”我对老婆说。
  “有,人家也不可能说有啊!”
  于是,这成了一桩疑案,至今。
  【乱七八糟的事儿】
  所以,我想好了,要么不买房,要么就买新房。至少没乱七八糟的自己不知道的事啊。
  随后看到一则新闻:某日,本地一在建房产项目,工人不慎从十六楼坠落,当场死亡……
  就说最近那套吧。我那时天天在跑盘,对于市场行情烂熟于胸。可自己投资,确实犯难,一来资金有限;二来市场低迷期,迷雾、拐点论满天飞,不过凭借我的经验和理论分析,绝对是低点。心痒啊!
  【镇定!一定要镇定!】
  跑盘时,一个楼盘还没开盘,为了收集资料,就排了个靠前的号。后来为了学习,去了开盘现场。记得,开盘当天,该楼盘出奇的热闹,简直与市场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轮到我选房,看来看去,慌乱的简直像个少不经事的孩童。镇定!一定要镇定!已经有购房者打的头破血流,快点选出来。。。
  【我是来跑盘的呀!】
  反复比较后,我拿着房号到财务人员处交钱。晕!钱不够,怎么会这样!行用卡已经刷完了。对了,我还有点定期。好说歹说,让我去取。路上才想起,我是来跑盘的啊!哎!管他哦!但是,当时办理存款送了礼,不让提前支取。“管他呢,取不到就不买了”。到了银行,又是一番周折,居然取到了。
  哈哈!就这样,成为了小小的房奴。
  看了大家的留言,都是在一线城市混的。
  像我这样的,混迹在二三线城市地产圈里,和大家也是感同身受。工资低,房价高,尤其是二三线城市,还节节涨,似乎看不到可以抄底的是空间。
  只能勉强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先付了一个二环的首付,虽然还没有还款,但是可以预算出来,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占去了工资的70%,生活可谓拮据。
  现在来看,房租也是在一直的涨,租房不比买房合适,所以,一般还是选择能买房就买房。
  说到买房,公平地讲,机会是垂青于我的。我有成为拥有几套房的房东的可能,但关键是由于我的愚钝,轻易地让机会溜走了。今天晒一晒我成为房东的历史,不为懊悔,只希望能让和我一样的老百姓通过我的经历,对比自己,认清现实,找到出路。
  【赶上了福利分房的末班车】
  我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进入了当地一家银行工作。那时候还在指望着工作若干年后,能从单位分套小房居住。在1998年吧,国家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实行住房消费货币化改革。单位的房子经过整理,按工作年限、职务高低等十几条标准给每位员工打个分数,再按分数高低顺序作价给了职工,我工龄短,职务低,头脑又榆木疙瘩,最后只分了一套42平米的五楼二居室,基本上是单位最差的房子了。
  好在我家有老宅院居住,也没把这套房子当回事,随便租了出去,直到现在还是出租状态,租金每月120元,权当找个看守房屋的人吧。
  【集资建房、内部拍卖,机会都从指缝间溜走了】
  随后,单位用自己的地块,在市中心附近靠近小学的位置,集资盖了几栋商品房,我当时按资格也只能集资个六楼,那时正赶上我儿子出世,经济紧张,综合考虑,我放弃了。
  现在想起来,那个亏哟,当时如果要集资的话,138平方的三室一厅,也就六万元左右,现在嘛,值老鼻子钱了。
  不过最亏的还数2002年那一次,单位拍卖抵债资产,其中有几十套成品房,这几十套成品房虽然按规定进行了公开评估,但由于是在单位职工内部拍卖,所以几乎人手一套,价格自然比市场价要便宜一些了,更搞笑的是,最后顶楼有一套房,160多平方的三室一厅,愣是没人要。我当时在外地脱产学习,虽然得到了单位的正式通知,却糊涂地没当回事,当然房子也没我的份了。这几十套成品房位于市区次干道上,现在也是价格不菲。
  【表弟把买房名额让给了我】
  2007年底,我决定离开原单位,下海自谋职业。这时候觉得老宅院太老了,距离市区也较远,而最先的那42平方的小二居室虽然位于市区,但楼层高,配套设施又不完善,就动了买套商品房的念头,然而此时,我才发现,房价已今非昔比,不是我所能承受的范围了。
  正在愁苦莫名的时候,我又有了一个机会,表弟单位在其管辖区域内的一个小区团购了几十套房,表弟自愿把买房的名额让给了我,我以很公道的价格拿到了一套房,成全了家人住小区商品房的愿望。也是因为这次经历,使我心甘情愿地进入到一家房地产企业打工,因为我想了解这个行业,我想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买房那么难。
  我始终很感恩,比起那些奋斗十几年,仍然买不起一套房的其他人,我及我的家人是幸运的。
  【为什么中国人买房那么难】
  虽然有被人指为“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我在最后仍然想表述一下我进入房地产业之后的感悟:中国百姓都能买上房的想法在可预见的二十年里,是不会实现的,为什么?因为政府欠帐太多,政府建设大量保障房,承担百姓居住要求的责任才是解决中国高房价的正解。可是,又因为经济发展、土地财政模式、城镇化进程、人口增长等很多因素,政府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建设大量经适房或保障房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平民百姓都能买上房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
  既然买房困难,奋斗几十年当房奴,还只落个70年所有权的房屋,倒不如租个房子过生活。但话说回来,百姓郁闷的是,租房在现阶段也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社会有足量的长期租约、价格合理、配套完善的房屋吗?在国家公共房屋租赁制度没完善之前,老百姓要租到心仪的居住之所,谈何容易?中国老百姓之于房子,难啊!
  只说一点买房经历:当时想着以全家的名义买的房子,自然业主也应该写上一家三口,之后悔得肠子都绿了!!!!后来在今年年初看好一楼盘的小户我可以自己投资的,却受到首付限制弄不下来。悔不当初……当时还是太年轻啊!!!!
  租房很烦,买房前是纠结的,买房时是快速决策(因为没空)。实地看了下,户型满意、楼间距满意、位置满意(楼王)、交通方便,行了!不满意立面、绿化、工程细节处理,但是没办法,价格挺满意,觉得性价比不错,就买了?~~
  【买房买上瘾了】
  按理说做这行会横向纵向比较,其实我却是三分钟搞定了房子问题?~~虽然之前纠结了很久很久,买房后又买上瘾。
  买房之前准备投资自己项目的小户型1+1的,可改两房,也可作舒适一房的一个户型。总价便宜,位置偏,但是有地铁规划及名校优势。后来还是觉得应该买个正儿八经的两房。后看到广告,有个四千多的房子,喜出望外。
  说实话这年头,长沙四千多的房子都偏到哪去了。位置勉强,就立马打车过去看了。扫了一眼户型,工地看了眼那套房,就定下了,从此再也没去问津,除了中途签合同再去了一趟售楼部外。
  做地产的往往比较挑剔:价格、户型、立面、交通、配套、园林绿化……等等等等。这样比较来比较去,发现长沙无好房。哎~~要不就是太贵,承受不起~~所以还是速战速决,剩下的时间可以多费脑细胞,赚米米去~~~
  房子呢是第一套,实际上已经有三次买房经历~~~本人比较喜欢投资小户~~但是真正居家还是得买大点、位置好点,哪怕老点的房子吧~~~~~
  【不要把房子当成一辈子居住的地方】
  个人看法:不要把看中房子当成一辈子居住的地方,我从来没把房子当成耐用品看待过,从来都当他是快消品。
  首先从建筑历史上看,中国的建筑,你看看十年前的房子,现在长什么样了,老掉牙~~ 户型立面都差得不行;再从房产发展及城市发展来看,说不定没多少年你那房子要拆了。从个人发展来看,说不定过三五年,你不满意你的房子位置了想换了。
  总之,我不把他当时耐用品。真正的耐用品,是去乡下自己建一栋小别墅,修修草皮、种点菜、养池鱼、美美地摇着蒲扇、守个西瓜地、摆上一壶凉茶……
  以后又米米了,全国各地去买房,一手的、二手的,只要位置好的~~~财富不会贬值。到一定阶段,看着情况甩一点,留一点固定资产,也不错~~~~
  从03年开始,我就关注上海房价了,当时在上海展览中心的房地产春季展销会上,普陀区的金沙雅院二期只要元每平米,一套66.5平米的新房才要30多万,我都准备取钱买了。
  可我最听党的话,相信政府的诺言,报纸上天天在讲上海房价虚高了,政府要调控,房价要降的,等一等再说,结果错过了这次机会,让我后悔不迭。
  上海房价天天在涨,年年在涨,03年能买66.5平米新房子的钱到06年只能买40多平米。十几年房龄的二手房,而且还是我不顾一切地买的,没还一分钱的价,结果是买对了,要是今年买,就像我前面所计算的那样,又要多掏四五万。
  在上海用人民币买房子就像解放前用金元宦蚨饕谎堑貌煌#恢滥嵌歉鼍⊥贰
  09年4月份,银行十年按揭买了套130多平米的楼梯房,房子离城市的商业中心还是有段距离的,当时楼盘刚刚开始预售,所以价格相对来说还是便宜,2200元一平,市中心的基本在2800以上。
  其实在签这份购房合同之前几乎看遍了城区所有的楼盘,而且还浪费了一次极好的赚钱机会。当时在城市的 CPD,有个日资企业开发的楼盘,预售的时候最低可以1900拿一套,但是犹豫了,结果半年后,房子建起来该楼盘涨到3300,而且销售十分火爆,当时那个悔啊~~~~肠子都悔青了,真后悔自己没有嘉诚爷爷一半的投资眼光~~
  不过现在买的这套房子也涨了800多,但我不会卖掉,留着自住~,周边环境挺好,噪音污染很少。I LIKE~
  其实说起买房经历,我觉得我真的是没什么经历好谈的,07年5月买的,当时刚毕业第一次去未来PP家,回来后,就打电话给老公说:准备给我们买房,他们给我们付首付。
  【晕晕乎乎买了房】
  但是当时的我刚毕业,手边没有一分钱,家乡是山西的小县城更不用指望爸妈给我钱,所以对于买房,买那里、多少钱,我不便参与多少。
  那个时候正好老公的一个亲戚房子想卖掉,他去过几次,说还不错,他们就很快订了,其中问过我有什么意见,但是我没怎么发表,因为刚入世也不熟悉,对于那套房子因为那个时候有人住着又是亲戚,也不方便很仔细看,所以就这样晕晕乎乎买了。
  2室2厅,85方,房价68万,加上杂七杂八税总共75万左右。首付30%,剩下30年递减还贷,开始一个月要还4000多。老公的工资2000不到,所以还贷的压力其实是在我身上。
  【房产证上没我的名字】
  后来我才想到,为什么不给我机会叫我选择啊,后面的贷款等于是我一个人在还呀,而且房子是只有老公一个人名字的。
  为了这个事情其实我心里一直不舒服,到现在也还是他一个人的名字,08年底09年初房子低迷,想把房子卖掉,换个大点的,但是最终由于意见不统一,还是没有成功,现在装修好了,依旧住着。
  【既是房奴,又是车奴】
  今年4月,我从原来单位辞职进入房产公司,待遇比原来稍微好点,但是现实的问题是需要买一辆车,于是我们现在背上了房奴和车奴的称号!
  现在单位的房子基本都是上千万的,所以想买单位的房子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继续我的平民生活吧!
  话说咱第二次买房的时候,还不是地产人。不过曾经在职场、股市混迹,略有些银两,虽然也不缺房子,但在商品房大潮之下,也想去买房来改善居住生活了。
  那还是2003年,是上一个十年中,深圳房价的最低谷,因为当时非典还在肆虐,加上股市连续阴跌一阵也套牢了一大拨人,街上冷清,售楼处更是空空荡荡!
  咱去看房,也不爱戴口罩啥的,那玩意,真遇到非典,有个鬼用?安慰自己罢了。去到哪儿,那售楼小姐都是相当的殷勤礼貌客气周全,特希望你买!
  因为咱不缺房子,当时住的是四房,再买那肯定要求多多,得有电梯、有好的社区环境、有更高的居住品质:交通、生活配套、医疗,最好都齐全。
  当时主要考虑的就两个片区,华侨城和香蜜湖,事实证明,咱的眼光真不赖,但这两个片区确实是之后的三、五年内涨幅最凶猛的两个片区,看了纯水岸,很棒的内部环境和很优雅的居住氛围,但感觉离城市中心太远,后来选在了香蜜湖。
  咱当时完全是为了自住,现在想,如果当时认筹的三个楼盘各买1套,现在数千万身价了呀,是不是该当房东去了?还做什么地产人呀。呵呵。
  我是2008年底,那个时候房地产处在不景气的时候,好像大家也都在观望,但我认为房地产不可能触底,那时的价格我觉得也差不多可以出手了,所以用了三天的时间特地从云南飞回珠海定下了一套35平米的公寓,总价25万,首付只有两层。
  呵呵说来惭愧那里也只有这么多钱,我是想钱放在银行也是放,还有贬值的风险,还不如就投到房产里去,算半投资半自住吧。
  这是我的第一套房,20万贷30年。现在有点后悔,当初没算好贷这么长时间真有点不合算。现在已经将它出租出去一个月1100元,刚好抵我的房贷,说实话,压力不算大,看看今年的收入怎么样,明年想提前还一部分,然后更改一个贷款的年限,这样才不至于真的是给银行打工呀。
  2000年在北京买第一套房,南三环草桥附近,现在上涨了7倍。
  2003年北京遭遇非典,房价大跌,我大学老师带领我们讨论北京的房价在未来是跌还是涨。这群被誉为中国最好大学的金融学研究生居然绝大部分认为会跌,当年我在金融街以南1000米左右的位置买了一套房,现在租金不仅可以抵掉按揭还能每月余下1000元。这套房目前上涨了8倍。
  2000年我买了一套重庆的商品房,现在上涨5倍左右。。
  2005年从法院拍来一套九江市的房子,在城市副中心,层高4.8米,95平米,加上改建仅花了10万。现在预计增值3倍。不过我没有打算卖,准备改成小公寓出租。作为以后养老用。
  2007年在九江城市中心,临湖的稀缺地段购房子一套,现在增值近2倍。
  2009年在九江新城临湖的新楼盘购房一套,现微幅增值。
  对于本次调控我认为:三线城市和二线(省会)郊区项目是重灾区、二线城市市内地段与一线城市(深圳除外)郊区将有一定比例的下调。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地段是避灾区。这些地段的小户型住宅不但别指望跌,还会再涨。总的来说十年后,由于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的改变房价实际上都会进入下跌通道。
  我是在2009年买的,价格还好,以房屋所在的地段和性价比,我觉得还不错,而且是在房产行情相对低迷的时候买的,价格也是在我的心里价位的,做为一名地产人,对自己的房子还是挺喜欢的。
  这是我的第一套房子,也是完全用自己从事地产几年来的积蓄来付的首付,面积不大,就60平米,朝南,全落地大窗户,单身公寓,很适合我,我把房屋装修的很现代风格,很有家的感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朋友们也是经常来我这聚餐,虽然每次都会把房子弄的很乱,有点心疼啊,呵呵呵,但是还是很开心。
  房屋贷款10年,每个月还款也是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有个这个房贷,我也不会向以前那样乱花钱了,现在这个区的房价已经上涨了50%,而且城市规划有条轻轨在2015年要通到这里,庆幸自己眼光不错,虽然是房奴了,但是觉得值得。
  其实我在2006年就已经进入房地产行业了,当时是做业务,在福州,经历了房地产的鼎盛时期,到了2008年,房地产市场直线下滑,到四月五月份的时候,福州市很多楼盘开始出现大幅降价,而我刚好手上有一点点积蓄,所以也就动了要买房的念头。
  但是这样的市场实在是有点看不准,因为天天都在降价,到处都在做活动。遍地都是房子,却不也下手。价格最低的三千多的都有,一直到08年底,这些存量房开始少了,选房也是越来越困难了。到后面,有些房子户型合适你的,却价格比较高,要么就是价格合适的,户型地段都是你不喜欢的。
  一直到2009年5月份,这个时候,房地产成交量已恢复了,虽说价格上没有涨多少,但是成交量却是很惊人。我看中的那个楼盘,提前半个月开始预约,到开盘当天,却挤不进去售楼部,人山人海,就连售楼部外面的空地上也坐满了人。
  多亏我也是同行业的,所以也认识里面的售楼人员,所以通过电话,就把我的房子从预约转成认购,算是确定下来,那房子是我的了。
  刚毕业那会,想着好好工作,等有些成就再考虑终身大事,所以一直没有购房的概念,看到很多的朋友一个个沦为房奴,大半的薪水都砸在了房子上,觉得真是太傻了,把自己搞的人不人鬼不鬼的。
  可是现在自己也要面临这个问题,实在是不想当奴人,一直很排斥按揭贷款,总觉得像是卖身的契约一样,完全失去了自己。
  但是身为一个男人,总不可能让别人跟着自己居无定所吧,想来想去也得步前人的后尘啊,准备按揭。准备在本单位购得一房,到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想就是曾经的美好愿望像云烟一样飘去的时候了。
  实在是不懂我们中国人怎么挣扎怎么抗争,好像都抗争不过潮流。唉呀。
  就如同医者不能自医一样,本人从事房地产营销行业已经多年,但对于自己买房之事来说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稀里糊涂。
  越明白事情的真相反而不能为身在其中的自己提供一条捷径,往往会形成一种思想与思维方面的束缚,所以才会有上面那个词。
  其实我买房子吧,说不上什么情节跌宕起伏,我买东西不管是大件还是小件的只要是喜欢而且价格又能接受目前确实需要,我就会买。
  要说经历就是几乎访遍了城区所有的在售楼盘,一一的对比,非常理性的分析,包括楼盘整体的规划,绿化率,自有配套,周边配套,物业管理,交通,地段将来的发展,价格等等,最后买下了现在的房子。
  期待未来的美好生活咯~~!
  租房最难忘的就是被贼偷;
  最憋屈的当然就是去了宜家,看到好看的大物件,不能买;
  最想哭的就是感觉我在为房东打工,房东成了我妈,每月定期交钱。
  对于我等刚进入北京职场的人来说,房子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其实在我看来,每月向房东交点钱时可以接受的,个人对住宿的要求不用太高。
  看了其他网友的评论了,去宜家看到大件的不能买确实很遗憾,但是为什么要买这么好的家具呢,一般的够用就可以了,生活质量并不会下降多少不是!租房,也是一种生活!
  这个话题很亲切啊,干地产这行也5、6年了,一套房子还没有拼下来,倒不是不想买房子,而是终究太过漂泊,难以定所,买了房子还房贷吧,有所牵挂,再买二套房要求也高了,难以承担。
  想当年大学毕业在北京入的行,做房地产咨询,天天看盘作报告,豪宅去了很多,却没有自己能搞定的;后来去了广州,房价不像北京在这么贵了,却不喜欢这个城市。南方企业的产品有很多值得赞赏的细节处,这也不断提高自身的品位,难得有看中的房子。这和选老婆有点像,美女看多了,眼光就高了。
  后来再来到上海工作,却不知道在这样的魔都能呆多久,20000多的也不能算什么好地段,产品好一点不是豪宅就是很郊区。不是我不想买房,一来买不起,二来自己还没定下心。
  也许真像任志强说的那样:太年轻,还没吃过苦,不应该拥有房子。
  作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地产小女子,一直有一个在大大城市小小蜗居的生活梦想,无奈房价一直涨,噌噌噌噌,遥不可及。
  唉~~做地产的人常常跟着项目走,尤其在代理公司,经常换地方,今天这里,明天那里,更多的时候就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下一站会在那里。
  在外面漂泊地久了,寻思着还是回家乡的小城市去买套小房子吧,暂时不会常住也不作投资,就当是为自己种一颗种子,落地生根。
  活到现在,估计这是唯一可以自豪一下的一件事就是毕业以后真的没再用过家里一分钱,回想当年,忆苦思甜!感谢老婆和家人的默默支持与鼓励!
  正在走向房奴的道路上。
  其实想想,如果不买房子,每月8K的薪水应该已经可以混得很好了。可是现在,女朋友她妈说要买房,这就莫名得生活得痛苦了。我又不想靠父母,攒了4年,攒个首付,现在打算成年底抄底,不过最不爽的就是,为什么要买房?
  其实我们做房产的自己明白,房产可以赚钱,但是没有投资打算下,有地方住不就行了吗?
  也许,顾云昌说的对,这叫特钢,特别刚需,我们都是被生活强暴的,唉。
  去年看了半天没买,今年正在努力看,最近中介都很积极,我也有点糊涂了。。希望可以在尽可能少的首付买一个满意的房子。。第一套房子很难呢。。
  80后的我,已经是房奴,55555
  总价40万,08年买的,贷款10年,收入行业平均水平,压力还是满大的,哈哈
  何时买的:06年2套(一三线各一套),09年1套(一线)
  第几套房:09年的算第二套(卖了06年那套换的)
  户型:3房(三线),4房(一线)
  感觉压力如何:还行
  买房目的:自住。 三线的是老家,给父母养老用,一线的自住。
  话说有些人觉得我在一线收入并不高,如何买房? 当年我是借债买房。06年那会儿,父母凑了一些、又借朋友的钱,加上自己微薄的薪水,全部倾囊,在我老家(三线)给父母置了养老的房,又在一线给自己安了落脚的地。去年初,在低点卖了又买,现尽足矣。
  我已经是房奴了
  何时买的:、;
  第几套房:上述是购买房子的时间,现在住一现房,存一期房,余皆归别人矣;
  总价、面积、户型:
  03年,第一套,二手房,44平、一室一厅,不到十万元(真便宜啊)后悔不买个百十套放在那,可是当时没钱!呵呵。前几年已卖掉。
  05年,第二套,80平二室二厅,二十余万,现在觉得比之现在依然便宜很多很多;
  06年,第三套,99平二室二厅,近五十万,价格感觉同上;已转让;
  之后沉寂多年,未出手。
  2010年,虽然恒大85折促销很有作秀及忽悠之嫌,但其价格依然低于周边,出于对高房价的愤恨,所以支持了恒大一把。
  所以现在我亦是标准的房奴,寄希望行业走上健康之路,还消费者一个朗朗乾坤!
  贷款年限:15-30年;
  感觉压力如何:可以承受;
  买房目的:多元化……
  何时买的;2008
  第几套房;1
  总价、面积、户型;60万 70m2 两室两厅
  贷款年限;11年
  感觉压力如何;目前月供3000感觉还可以,
  买房目的……要生孩子一定要先有个窝才行啊
  何时买的:2009年
  第几套房:第一套
  总价、面积、户型:五十万,八十平米,二居室
  贷款年限:20年
  感觉压力如何:挺大的
  买房目的:自住
  何时买的:09年,当时很搞笑,那天刚好我们自己的楼盘开盘,那个楼盘也是当天开盘,我没空过去,只是父亲大人去看了一眼,只说这个价格可以买,于是就定了,等我过去看了之后觉得还可以就没反对。其实当时知道旁边即将拍卖一块地,就知道升值潜力是很大的。
  第一套房,按商品房来计算的话。
  面积130O,3+1房,总价48万。
  贷款年限:13年
  感觉压力如何:还过得去,对买新车有点影响。目前是父亲大人供房,预计三到五年后考虑提前还贷,或者攒够首付再寻他处置业,这里也可以转手赚一笔的。目前已升值50%左右。
  买房目的:自住为先,若找到别处更好的可以考虑转手。
  房奴谈不上,但已经购房
  1、1998年 、2007年、2008年 分别购房
  2、个人三套
  3、98年为基本居住,面积套二,价格很低;07年三线城市投资,面积很小,商住,纯投资,价格2000多;08年所在城市投资,小户,5000多。
  4、前两套已经付清,最近的月供1100以内。
  5、看准时机,量力而行,没有压力,反而对收入是有益的补充。
  6、之前是投资,最近寻思改善住房了,却真的买不起了。有人肯定说“卖了,换三套”。谈何容易,首先是,卖了,原来的租房收入没有了,还要背负新的债务;其次是,全卖了,可能才能全款购房。(三套不能贷款了)
  购买时间:08年11月
  首次置业
  总价52万,面积89平米,户型两室两厅
  贷款年限20年
  从收入上来说,压力还不算大,每月不到2000的月供,还是能承受得,平时经常和朋友出去玩,自从买了房之后,几乎两三天一次的聚会变成了一周一次。虽然玩的时间少了,但是心里还是挺舒服得,自己算有了自己的避风港,摆脱了租房的命运,给自己的人生引进了第一个不动产。
  08年楼市的情况,无论行内行外的购房者应该都很清楚,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08年下半年,本来并没有打算购房的自己,还是在短时间内重新考虑了一翻。从现在在看回去,当时的决策着实是正确的,让自己以一个合理的价位购买了一套性价比十分高的住房。现在的自己也准备结婚了,纵观还有成千上万的准新人在等着政府调控,等着楼市动荡。。。。。自己心里也算是小小的高兴了一把,至少短时间内,不再为“蜗居"而烦恼。
  2010年,我们一起携手殿堂。。。。。
  准备何时出手:准备近期8、9月份出手,个人感觉时间差不多了
  预算:63万
  买房目的:结婚
  准备买公司的房子,幸好公司允许我们以底价买房,再加上工龄折扣,首付公司垫付一半等相关福利措施,总算能在无锡安家落户了。
  对于我这里农村出来,家庭条件一般的人来说,已经不容易了。出门在外,独自打拼,一切只能靠自己,努力奋斗吧!
  何时买的:07年
  第几套房;房子在老公名下,但是贷款是一起还的。也算第一套房吧!
  总价、面积、户型;总价75万,85方,2室2厅
  贷款年限:是递减式:30年
  感觉压力如何:应该还算好,当时房价8500左右,但是当时刚毕业,家里给付了首府,剩下自己还,2个人都是刚毕业的,所以一点积蓄都没有,几乎每个月都是月光,有时还借钱,等到年底奖金发了再还。现在3年过去了,工资稍微提高了,压力稍微减轻点,但是要考虑到要孩子了,所以想买车,这样压力又要大起来了。主要老公不是地产行业的,待遇相对要差很多。所以在外人看来我们也差不多算有房有车了,但是其中的压力没人知道呀。现在房子涨了将近3倍,但是也不会卖的呀,因为附近的也一起在涨。
  买房目的:自住。现在这样的情况投资是根本谈不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买房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