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在重庆沙区地图一个职业学校学数控技术的,想参...

重庆晚报数字报
第007版:都市新闻
&&&&&&&&&&
重庆立事信息工程学校 师生全武行校长喊头痛
  昨天,重庆立事信息工程学校校长卢鹏向沙坪坝区公安分局提出请求,希望聘请4位专职保安到校负责安保。目前,这个学校不时发生打斗事件,校园安全受到威胁。  但鉴于保安只能起到适当预防以及从外部避免事态扩大的作用,校方还表示,为消除彼此误会,平息争端,学校准备每周开设一个“沟通日”。  投诉&老师卷入学生斗殴  昨天是国庆节后第一天,潼南县梓潼镇17岁的刘军(化名)本该回校上课,却因为养病在家休息。他一天到晚都在想,“这学还要不要上?”  刘就读于沙区中梁镇一所民办中等职业院校——重庆立事信息工程学校二年级数控班。9月7日晚,该校老师唐龙(化名)对他一阵拳打脚踢,他为此在医院住了四天,随后向学校请了一个月的病假。  刘的亲戚袁勇(化名)说,9月7日中午,刘军叫一位新生帮忙给一位女生递送情书,遭到该新生的拒绝,言语不和之下,双方打了起来。晚上,校长将当事双方叫去了解情况,哪知,该新生的班主任唐龙为了替自己的学生出头,当场暴打刘军,致使刘军头部和背部多处受伤。  袁称,出事后,打人老师未得到处理。刘军怕遭到报复,住了几天院便回老家疗伤。袁告诉记者,刘军的父母远在云南打工,而学校也迟迟未给出答复,“刘军怕回校后再次挨打,就不敢回去了。”  现状&班主任兼任保安  昨日上午,记者去采访途中遇到几位该校学生,他们透露说,学校经常有人打架,“有老师打学生的,有学生打老师的,还有学生之间互相打的。”  该校一位姓王的校长助理证实,刘军的确与低年级学生发生了摩擦,继而进一步引发了师生矛盾。他说,打人的唐老师既是班主任,又是体育老师,同时还兼任学校的保安。他说,在这起矛盾中,学生有不对的地方,老师的素质和责任心也有待加强,校方会对双方都加强教育。  王助理还无奈地聊起了另一起冲突。当时,学校下晚自习,一名老生和一名新生一前一后正在下楼,新生调皮,拧下栏杆上的一根铁棒,老生以为对方要打自己,双方遂发生口角。一位姓吴的班主任过来劝架,结果被误认为要打学生,于是大家一场混战,连老师也被打伤。  王助理说,这些是职业院校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让人头疼。他说,业内人士戏称,“当好了职业院校的一个班主任,可以出任县长。”  解释&体罚总比开除好  据了解,该校有900多名学生。校长卢鹏称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有不少是“留守孩子”,还有许多来自单亲家庭,缺少关爱。他们在认识和性格上多少有些偏差,因此调皮的学生较多。  校长卢鹏说,只要刘军保证今后在校内不再打架,改掉一些不良习气,学校欢迎他回来。  对于老师打学生,卢称,学校不主张体罚学生,但有些学生实在不听话,经常惹是生非。他认为,体罚总比简单地开除他们,或将他们直接送到少管所要好得多。  卢认为,学校经常发生打架事件,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他说,今年中秋,学校给学生布置了一门作业——给老师发感恩短信,收效不错。现在,学校正准备把每周三或周五作为“沟通日”,在草坪上开展增强交流、消除隔阂的活动。此外,学校正在增设保安,同时请来派出所负责人担任法律顾问,经常给学生进行法治宣传。&&记者&陈国栋您的位置:>>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沙区城乡统筹就业的思考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众信息网 www.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沙区城乡统筹就业的思考
沙坪坝区属城乡结合典型区域,全区幅员面积396平方公里,辖26个街镇(园区),常住人口87万,实际人口116万。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以歌乐山为界,西部农村320平方公里,地域辽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东部城区70多平方公里,工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市场潜力巨大,域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城市发展繁荣兴旺。
一、历史和现实赋予沙区繁重的城乡就业任务
(一)体制转轨遗留安置任务繁重。沙坪坝区作为一个老工业区,国有企业改制改造任务非常艰巨,自1998年以来,原抗战时期留下的老企业,通过企业兼并破产、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有43532名国有企业职工和18000多名集体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解决体制转轨遗留下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问题十分突出。
(二)承接本地和外来劳动力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作为拓展区,为推进重庆大学城建设,一直承担着大批&农转非&人员转移就业任务;作为科教文化名区,每年数万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十分突出;作为三峡库区的劳务对接区,近年内要承接一万多名库区劳动力到区内稳定就业;作为&双拥&模范区,每年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安置量大;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传统农业的改造,农村劳动力流动量加大,2005年全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达20万人,&十一五&时期,这种劳动力流动规模将呈扩大趋势。
(三)劳动力市场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欠完善与劳动力数量供求失衡,矛盾交织。一方面表现在为农民工设立的劳动力市场功能单一,职业介绍仅停留在牵线搭桥,提供信息等低层次服务,在就业方式上,农民工由&朋友、同乡、亲戚、同事&等介绍工作的比例较高,约占40%,通过劳动力市场、职业介绍所寻找就业岗位的仅占20%左右。另一方面因为农民工素质较低,很多技术性岗位无人问津,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欠完善。
二、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机制,统筹规划和统一就业政策
1、统筹规划城乡就业工作。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把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与统筹城乡就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城镇就业、解决失地农民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安置库区移民就业同城镇就业工作纳入统一的就业规划和管理,同步实施,综合考核。
2、建立城乡劳动力动态管理机制。对城乡适龄劳动力就业、失业、培训、社保等情况进行普查,建立起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信息库,并逐步完善。在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中建立企业用工信息监测点,与街(镇)、工业园区用人单位建立用工信息联系点,每年对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定期公布城乡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和失业统计及监测体系。
3、落实积极就业扶持政策。清理和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规定,对城乡劳动者发放统一的《就业登记证》,外来就业人员和本地劳动者凡持有《就业登记证》,均具备同等的使用范围和效能。在完善企业招用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政策扶持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政策范围、对象、补贴标准,逐渐缩小城乡劳动者的享受差距和享受比例。建立充分利用再就业资金、支农资金对城乡统筹就业的政策扶持机制、部门利益同促进就业工作挂钩的激励机制、城乡劳动者一体化管理机制,使城乡劳动者共同在一个政策体系下实现惠普。
(二)建立健全职业培训体系,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
1、建立开放式的职业培训体系。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类机构参与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购买认定一批家政服务、餐饮、建筑、制造等培训专业。在有条件的街、镇设立职业培训网点,依托井口工业园、西永微电子工业园、曾家转非农民就业工业园、青凤机械工业园、回龙坝纺织工业园建立各具特色的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操作训练。形成以公共职业培训中心为主体,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为补充,能够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组织。
2、大力加强城乡职业培训工作。落实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和农村贫困家庭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补贴政策。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倡导和鼓励企业与培训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培训制度。针对市场需要和不同农民工群体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需要,制定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分类培训计划,并改进培训模式,设计培训产品,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积极探索创新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工作模式。
3、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挥科教文化名区优势,鼓励区域内大专院校在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建设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着力培养数控、模具、电子、通信、交通、石化、装备制造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大力推进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适时推出单项能力证书制度。
(三)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畅通城乡劳动力就业渠道
1、规范管理城乡统一人力资源市场。在已完成东部人力资源市场功能扩展和陈家桥镇新建的西部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的基础上,在井口镇再建立一个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巩固&天天职业介绍&超市,培育&天天职业指导&超市,全方位地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劳动政策法律法规咨询、就业培训信息和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形成区级人力资源市场与区域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共享,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相互贯通的市场体系。
2、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就业工作重心下移,管理服务进社区、到乡村的思路,在街镇、社区已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所(站)的基础上,在行政村建立社会保障服务站,配备劳动保障协管员。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整合信息网络资源,实现劳动力市场信息网与所有街镇(园区)、社区(村)的联网运行。建立信息数据查询系统,强化岗位搜集整理,统一岗位信息发布,形成政府、市场、用工单位相通的、开放的人力资源和就业用工岗位信息共享格局。
3、建立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村&为抓手,着力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低保户家庭&失业人员和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建立困难家庭人员就业动态消除机制,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援助、岗位援助、观念援助、政策援助。健全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申请、安排上岗、回访登记等制度,开展援助服务。健全公益性岗位申报、收集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职介机构、社团等社会力量提供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在部门之间、街镇和社区之间调配使用,实行公益岗位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调配制度。
(四)建立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权益
1、完善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处理工作,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延伸到街镇。推行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对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实行动态评价、分级管理,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全面实行农民工资保障金制度向建筑、交通、水利、移民等建设行业和摩配、纺织等重点存在欠薪问题的企业延伸。从制度上加强管理,规范企业用工管理。
2、强化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监督检查。建立和完善区、街镇、社区(村)三级劳动保障监察网络,在每个街镇聘请专职监察员,加强劳动用工监督和协调。健全劳动保障监察制度,扩大日常巡视检查覆盖面。建立高效、便捷的劳动仲裁制度,建立针对农民工和城市弱势就业群体的法律援助制度,使劳动违法行为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惩处。
3、逐步建立统筹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逐个突破统筹城乡社会保险难点问题,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尤其要保证采掘业、建筑业等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全部参保。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重点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的住院医疗保障问题。
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广覆盖、低费率、可转移&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条件成熟的镇开展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并逐步推行。对农村和外来劳动者在单位就业的,实行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劳动者失业后同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作者单位:沙坪坝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Copyright & │HRSS.│││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号│版权所有: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信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新牌坊一路一号│邮政编码: 401147您所在的位置:
张开职教强区的翅膀
日17:49  
腾讯·大渝网 
有科教文化大区之称的沙坪坝区,在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教育领先的基础上,又张开了职业教育强区的翅膀,开始展翅腾飞。
昨日,沙区教委主任肖长树拿出一张报表:全区职业院校在校生已达8.9万人,有在职教职工4355人,职业学校实训类设备总资产达2.8亿元。在校生规模已跃居主城区第一,仅次于万州区,居重庆市第二;整体办学实力全市领先。然而,沙区的职教不仅是规模上在迅速做大,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在做强。那么,沙区是如何向职教强区迈进的呢?强在办学目标——打造重庆职业教育高地和全国职业教育强区一年前,沙坪坝区委书记李剑铭、区长方海洋向教育部门提出,在继续抓好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教育的基础上,当前,要突出抓好能让更多的学生就业的职业教育。根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沙坪坝区制定了建重庆主城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重庆职业教育高地和全国职业教育强区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沙区首先从区属职业教育着手,加强了“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一中心”即立信职业教育中心,2008年10月,沙区教委直属中职学校——重庆立信职业教育中心启动了新的实习实训大楼、教学辅助用房和学生宿舍楼等工程建设,总投资约400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这一工程建成后,立信职业教育中心的硬件设施,在全市的中职校中将名列前茅,为创建“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和“全国职业教育品牌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基地”即重庆市小龙坎职业中学校(重庆机电技术学校)。为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沙区决定将两所市级重点中学——原童家桥职业中学校和小龙坎职业中学校合并。2009年6月,合并后的重庆市小龙坎职业中学校以中职教育为基础,以短培短训为龙头,以大中专学历衔接为补充,对专业布局进行调整。主要举办旅游、美术、动漫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专业及大中专学历教育衔接等。争取2010年完成综合实训大楼的修建工作,利用三至五年时间把重庆市小龙坎职业中学校建设成为重庆市著名的职业教育(技能)实习实训基地。沙区的其它中职校也在加大投入进行建设,据统计,近一两年中,沙区的中职校在硬件上的投入,已有1.4亿多元。为建好全国职教强区,沙区教委引导各职业院校,争创全国和市级的重点。2008年,立信职教中心成功申报全市首家、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成功申办市级技能大赛赛点,在成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的创建工作。与此同时,重庆光华女子职中成为全市第一所民办市级重点职中、全市唯一的一所民办学校“两新组织”市级示范单位,目前,正全力创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民办学校重庆计算机管理学校也在努力创建市级重点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不仅要育出技能型的人才,而且要育出道德高尚的人才。”沙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平说,区里在帮助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职业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2009年初,立信职教中心、重庆光华女子职中、重庆计算机管理学校,同时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单位。“师高弟子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建立一支教学能力、技能都强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因而,在建全国职教强区中,沙区通过引进、自己培养等多种方式,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目前,沙区的1855名高职院校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已有590人,双师型教师678人,专业带头人近百人。各高职学院还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技术专家30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并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教授等4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这样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在全市的区县中是独有的。通过引进、培训,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已见成效。目前,在全区1400名中职教育专职教师中,已有市区职教系统骨干教师40余人,市、区计算机、旅游、机械等专业学科带头人10多人,市、区职业教育中心组成员20多人。同时,各职业院校还聘请了198名校外专家、学者担任学术顾问,常年指导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高要求的办学目标,促使沙区职业教育从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都在向“强”迈进。强在学生技能——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就业率“职业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技能,让学生走出学校就能就业。”沙区分管教育副区长蔡道静在谈到创建全国职教强区的目标时说,沙区职教的强,还强在学生的技能上。今年6月下旬在天津举行的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立信职业教育中心代表队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的佳绩。沙区中职学校在全国性的大赛中,为重庆市职教争了光,展现出了沙区在职业教育中以强技能为主的风采。“在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上,我们始终把培养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放在首位。”沙区教育工委书记冯世春说,为此,各职校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动手动脑结合。在培养学生技能中,沙区还按照“社会需要什么专业就设置什么专业,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办学思路,积极引导学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平台,努力实现定单招生,定向培养,工学结合、对口服务。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社会适用的技能型人才中,与200余个大型企业联合成立了产学合作委员会,聘请重庆煤炭集团和四川煤业集团两大省级区域性大型企业董事长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实现了企业全程参与学校教学与管理。培养学生的高技能,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实践证明,沙区通过培养高技能的学生来提高职校学生就业率的办学思路是正确的。近两年来,全区职校毕业的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超过95%,重庆光华女子职中等甚至高达98%以上。高就业率为沙区的职教带来了良性循环,市内外上千家企业和单位,与沙区的职校建立起了定单培养人才的联系,为职校学生就业,提供了更畅通的通道。强在办学规模——高职院校全市领先,中职学校品牌叫响全市“没有一定的规模,也就谈不上强。”沙区教委主任肖长树介绍说,近两年来,沙区的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上得到了迅速的扩张。到目前为止,沙坪坝区已有各类职业院校31所,开设了各类专业100余个。拥有3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对80余个工种进行职业鉴定。高职院校的规模,已在全市领先。在紧挨沙坪坝陈家镇的旁边,一座占地1365亩的现代化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已经建成。这所总投资已达6亿元,校舍建筑面积已达32万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有28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有283个的高职院校,设有51个市场需求较大的专业,全日制在校生已达1.7万人。到目前为止,沙坪坝区已有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巴渝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7所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在校生达2.7万人。另有在普通高校内设置的高职学院4所。据了解,一个区内有11所高职学院,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沙区的高等职业学院,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都在全市领先。以重庆电子工程学院为例,学院设置了电子信息、通信工程、机电工程、汽车工程等10个系,开办了与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与重庆支柱产业相适应的专业。今年,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7%以上。沙区的中职学校已有20所,其中一批中职校品牌已在全市叫响。歌乐山上的重庆光华女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市级重点职中。这所全市唯一的民办女子职中,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的管理,其全新的办学理念,使家长放心,用人单位省心。这所学校培养学生,不仅有技能,而且在思想品德上也是一流的。多年来,这个学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抢着要。设在青木关的重庆计算机管理学校,其学生在计算机运用技能上的水平,也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从这所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不少都走进了国家重要部门就业。由于中职校的品牌效应已在全市叫响、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因而,中职校的学生,不仅遍及重庆40个区县(自治县),还有来自四川、贵州、陕西、甘肃、福建、湖南、新疆等地的学生。到全国去争一席之地——重庆立信职业教育中心的品牌之路2009年,重庆立信职教中心的品牌,不仅为沙坪坝区争了光,而且为重庆市的职业教育争了光。“这说明,我们坚持走品牌的路子是走对了!”立信职教中心校长蒋红梅说,立信这块品牌,已开始走向全国了。技能大赛领先全市各级政府举办的技能大赛,是对一所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综合水平的检验,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校办学综合实力的检验。立信,经受住了检验,而且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6月下旬,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立信代表队获得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其中,张飞同学在车身涂装项目中荣获的一等奖,是西部地区在该项目上首次获得的全国一等奖,也是重庆市在汽修类项目上首次获得的一等奖、重庆代表团在本次全国大赛所有项目中获得的唯一的一等奖;周文俊同学在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中荣获的二等奖,是重庆市在该项目的历届竞赛中获得的最高奖项;郭强同学在数控铣工项目中荣获的三等奖,实现了重庆市在该项目上全国获奖零的突破。而在此之前举办的重庆市第二届中职学校师生职业技能大赛中,立信夺得了全市第一名的总成绩。学校84名师生参加的20个项目中,有61人获奖。共获得一等奖11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15个。获奖数全市第一,并遥遥领先第二名。立信在全市和全国技能大赛中能够战败对手,取得骄人的成绩,争得一席之地,其背后是学校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严肃校风和师生整体技能水平的强力支撑。品牌建设增强实力我们的品牌是源于“立信”,从财会专业起家的。蒋红梅校长说,了解中国现代会计的人都知道,“立信”是现代会计的代名词。立信会计享誉全国。他是由“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1928年创办的,主要培养具有从事财会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以此命名的学校全国有近10所,我们是其中的一所。我们学校的这个老品牌专业,也焕发了青春,已成为重庆市骨干专业。该专业建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现代会计模拟、核算实作室等,在今年重庆市第二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全国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未设立财会专业方面的竞赛项目),共计获奖11个,其中会计实务一等奖2个,会计电算化二等奖1个等。2008年,立信争创全国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成功,这标志着立信的汽车维修专业已成为一个能在全国叫响的品牌。正是有了这个全国性的品牌,立信在汽修专业上的招生,今年早已爆满。“创出一个品牌也是不容易的。”蒋红梅说,品牌的背后,是高素质的师资、先进的实训设备。以财会专业为例,现有教师17人,其中高级讲师3人,获得研究生学位3人,注册会计师资格的3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汽修专业,学校不仅集聚了一支在全市中职学校中领先的师资力量,而且在沙区教委的支持下,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建起了实训基地。在品牌建设中,立信坚持了按照市场需求来打造品牌,通过不断的调整,压缩了一些短线专业,集中力量加强了汽修、数控、电子、会计等市场急需的专业,并集中师资、资金等力量,把这些专业打造成品牌专业。今年,立信正在争创全国数控实训基地,国家中职学校骨干专业。由区教委投入260万元,改造汽修实训基地,申办成功重庆市中职学校技能大赛汽车维修竞赛赛点。正是坚持了品牌建设的办学思想,才不断地增强了立信走向全国的实力。走出重庆立足全国4年前,立信成功地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迈出了走向全国的第一步。“这只是我们迈向全国的第一步。”蒋红梅说,“要立足全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立信正在向更高的一个目标冲剌——“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和“全国职业教育品牌学校”。为实现这一目标,沙区政府已加大资金投入,修建10000平方米的综合实训大楼,60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1800平方米的教学辅助用房,在硬件设施上建成全市一流的中职学校。三年内,我们的办学规模将由今天的6800人达到8000人,23个专业。到那时,立信这块品牌在全国就会有一席之地了。[责任编辑:wyiceyrao]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沙区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