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新区地图现在建设的怎么样了?

吳存榮:建濱湖新區將加快巢湖治理-吳存榮-中安在線-新徽商
||||||
|||||||
您當前的位置 :&&&&&&&正文
吳存榮:建濱湖新區將加快巢湖治理
  -國家新一輪宏觀調控,沿海中小企業的利潤下降、生產成本上昇,迫使其加快轉移步伐,對合肥來說是一個機遇。
  -經濟發展迎接產業轉移,不是單獨一個企業的轉移,不是簡單計算商務成本問題,是個綜合服務、綜合環境、綜合成本、綜合交通水平問題。
  -發展制造業肯定有污染,但污染並不一定產生結果,如果措施得當就沒結果。巢湖污染問題你看到纔會重視它,看不到它就不可能治理好它。——合肥市市長吳存榮
  在國家新一輪宏觀調整政策下,合肥新一輪大發展面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泛長三角戰略』合肥如何抓住機遇有所作為?巢湖污染合肥將有何對策?在整個中部省份省會城市的GDP、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工業投資增幅等關鍵性指標均迅猛『井噴』的背景下,中部目光聚焦合肥,合肥如何面對挑戰推動新一輪發展,合肥市長吳存榮日前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宏觀調控為合肥贏得發展新契機
  [核心提示]安徽生產成本大概比沿海低30%~40%,企業在沿海地區可能虧10%,到這邊可能就賺20%~30%。
  安徽商報:很多省會城市尤其是中部的省會城市近幾年招商引資力度非常大,合肥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方面一直是處於全國省會城市前列,但在國家新一輪宏觀調控背景下,合肥與其他省會城市一樣迎來了新的挑戰,您如何看?
  吳存榮:國家新一輪宏觀調控,對合肥來講是一個新機遇。機遇在哪裡,比如關稅調整,包括緊縮貨幣以後,沿海中小企業的利潤下降、生產成本上昇,迫使企業加快轉移。安徽生產成本大概比沿海低30%~40%,企業在沿海地區可能虧10%,到這邊可能就賺20%~30%。貨幣政策中中央有一『保』一『壓』,『壓』高能耗、高污染、大量消耗原材料、低水平的產業,『壓』的方面合肥沒有,因為合肥的產業結構主要是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導向。『保』的地方呢,我們恰恰得到一些好處,比如國家加大一些重大的骨乾基礎設施建設,高速鐵路、民生工程等,都是我們所需要的。
  出口關稅調整對合肥影響也不大,合肥本來對外依存度比沿海就低,而且還主要集中在少數的一些外資企業上,大部分企業都做內銷市場。另外從區域經濟來講,省會城市在這一輪調整中往往影響並不是很大。為什麼?安徽有6000多萬人口,合肥作為一個最大的經濟體,無論從經濟發展到質量結構,都優於其他城市。
  迎接產業轉移關鍵靠『軟實力』
  [核心提示]有個好的服務環境、生產環境,纔具備了承接產業轉移的基本條件,這是個最基本的門檻條件。
  安徽商報:合肥是最接近東部和長三角主要城市的中部省會城市,很多國際跨國公司和沿海地區企業已將合肥市作為調整其國際市場戰略和產業布局的主要選擇城市之一,承接產業轉移是中部城市都在准備的,合肥准備好了嗎?
  吳存榮:經濟發展迎接產業轉移,不是單獨一個企業的轉移,也不是簡單計算商務成本的問題,它是一個綜合服務、綜合環境、綜合成本、綜合交通水平水漲船高的大戰略,與沿海地區對接,這些條件完全對接上,產業纔有可能轉移到你這兒,招商纔有可能招來,否則書記、市長天天請人吃飯、給人家送禮,人家也不來。
  合肥的『三大推進』中有個『大環境』建設,『大環境』內涵非常豐富,包括法制環境、治安狀況、商業環境、人文環境、政府服務環境等。如果你這裡社會治安非常差或商業賄賂盛行、商業環境不正常,或政府『吃喝卡拿要』,成本再低人家也不會來。所以有個好的服務環境、生產環境,纔具備了承接產業轉移的基本條件,這是個最基本的門檻條件。
  引進企業一律增設『環保門檻』
  [核心提示]引進的企業,我們的首要條件就是環保條件得事先就談好,不是等你進來再扯皮。
  安徽商報:在產業轉移過程中,不少人擔心一些高污染的企業會乘虛進入,合肥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吳存榮:合肥是國家唯一一個科技創新試點市,我們的產業發展規劃主要是按照國家對中部地區所提出的要求,重點發展先進的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所以我們把控制污染指標和保護環境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發展工業不是終極目標,工業化是致富的過程,終極目標是一個現代化的宜居城市、生態城市,在這個過程當中采取的措施,要在這個目標前提下采取措施,而不是措施至上、措施大於目標。
  環境搞壞了,吃虧的是自己,不是別人吃虧。我們在這個方面把關很嚴,這幾年我們在空氣質量和環境建設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引進的企業,全部都有門檻條件,就是環保條件得事先就談好,不是等你進來再扯皮。
  『降低門檻』主動融入長三角
  [核心提示]我一直認為:行政區劃不應成為經濟發展一體化的鴻溝。只有把自己門檻降低了,資本纔會像水一樣流往低處。
  安徽商報:今年初,胡錦濤總書記在安徽視察時指出,安徽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優勢、勞動力資源優勢,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區域發展分工。『泛長三角』戰略對安徽乃至合肥發展至關重要,合肥在此有何作為?
  吳存榮:迎接長三角首先要解放思想,先降低我們自己門檻,把我們的鴻溝掃平。江蘇省最近也開始轉變思想了,沿線的公路全部主動與我省對接,高速公路和鐵路也在對接,甚至有人提出和我們能不能實行『一卡通』等,現在大家都意識到市場的重要性,他們需要我們的能源和勞動力,而我們也需要他們的技術和資本。
  就合肥市而言,首先要降低自己門檻,『水往低處流』,只有把自己門檻降低了,資本纔會像水一樣往低處流。我們先把門檻、鴻溝填平掉,至於對方還有什麼門檻、鴻溝,相信時間一長是擋不住的,融入長三角會成為必然。我一直認為:行政區劃不應該成為經濟發展一體化的鴻溝。
  走近巢湖纔能加速治理巢湖
  [核心提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重要城市都在海灣邊上,有水的地方有人居住很正常,並不是有人居住污染就一定大,關鍵看治污措施如何。
  安徽商報:今年巢湖藍藻規模爆發,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目前科研部門正在研究對策,合肥有何設想?
  吳存榮:把藍藻消滅掉的想法是不科學的,有點藍藻很正常,只不過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不能讓它爆發。針對巢湖藍藻中科院曾專門進行過研究,巢湖過去有種微生物專門吃藍藻,但現在這種微生物沒有了,當然這種微生物現在也能在實驗室生產出來,但誰也不敢投放,為什麼?一旦這種微生物被投放,衍生出新的生物來,那代價可能就不是你想象的結果了,所以絕不能盲目行事。
  合肥現在的責任首先是把污染源頭控制住,其次控制人工水產養殖,減少化肥、農藥使用,禁止有機磷的使用,搞生物農藥等,這些措施出臺後,再加上輔助於巢湖水體的科學調度,相信藍藻爆發的規模和程度將會越來越小。
  安徽商報:正在建設中的濱湖新區,展現了合肥人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夢想,但也有人擔懮,認為濱湖新區建設會加重巢湖污染?
  吳存榮:發展制造業肯定會存在污染,但污染並不一定會產生結果,關鍵看如何處置。濱湖新區靠近巢湖,為此建設之初,我們對所有建設項目提出一個要求:『零排放』。污水必須『零排放』,這是前提條件。其實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重要城市都在海灣邊上,比如美國的洛杉磯、奧克蘭、舊金山和芝加哥等,有水的地方有人居住很正常,並不是有人居住污染就一定大。事實上我也聽過這種說法,認為巢湖污染本來就很嚴重了,你一去污染不更嚴重了嗎?我說你不去就不會重視它,看到它纔會重視它,纔會治理好它,加速治理的進程。
 ?【相 關 報 道】?
中國安徽在線網站(中安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皖B2-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1208228帖子2386&精华0&进度更新积分0 &最爱的高楼高速时代广场&相机&
热烈祝贺滨湖新区7岁生日快乐,祝福滨湖未来更美好!
本帖最后由 sangguo 于
16:24 编辑
日,滨湖新区正式启动建设,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滨湖新区启动区确定在紫云路以南、沪蓉高速以东的区域。启动区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仅一路之隔,水、电、气、热等公共资源接入便捷,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网和城市骨干路网,四通八达。按照“坚持基础设施优先、坚持社会事业优先。滨湖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新区、沿巢湖岸边规划建设滨湖新区,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的决策部署,实现合肥从“环城”走向“滨湖”乃至“临江”的战略之举。
新兴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
& & “在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把合肥市打造成‘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在合肥市的全新角色转换中,市第十次党代会又为滨湖新区提出新定位:“进一步拓展建设、提升品质、彰显特色,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新中心新定位!
& & “现在的滨湖定位非常清楚,做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中心区,面向全省、面向全国。现在我们在强化中心城区的意识。”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宁波说,下一步滨湖新区发展的定位、高度、项目建设、招商引资,都将紧紧围绕这个定位。
&&威望 + 10
帖子2386&精华0&进度更新积分0 &最爱的高楼高速时代广场&相机&
本帖最后由 sangguo 于
16:30 编辑
滨湖新区——七年磨剑奏响七彩华章
合肥在线&& 04:03& &稿源:合肥日报
& & 内容摘要
& & 七年缤纷路,大美滨湖城。
& & 七年来,滨湖新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滚动发展、快字当头的思路,实施大开放、大招商、大生态战略,新区建设与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 & 七年来,滨湖新区累计投入约920亿元,主要道路网围合面积达34.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0万人;拟建并落实签约房建面积3145万平方米,实际开工面积2094万平方米,竣工并投入使用1548万平方米,相当于再造了两个合肥老城区(环城路以内);实施绿化总面积11.39平方公里,绿地率达44.8%,绿化覆盖率达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28.1平方米,绿化建设领跑全市。随着滨湖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巢湖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新区探索了一条城市建设与环境改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统一的新路,目前,一个现代化的城湖共生、独具魅力的新城已初具规模。
& & 合肥吹响“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号角。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滨湖新区将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再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一座交通便捷、商贸繁荣、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滨湖新城将在巢湖北岸崛起。
& & 中心之城 纸上蓝图正变为现实
& & 一个好的规划至关重要。滨湖新区总体规划坚持“高起点、国际化”的原则,汇聚全球智慧形成了最终规划方案。方案突出“生态环保”的理念和“独具魅力”的发展方向。
& & 新区开发如下棋,更需布局谋篇,一个好的启动区选址十分关键。滨湖区认真吸取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开发区和新区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按照“规划要好、起步要小、行动要早、两个依托”的原则,3.5平方公里启动区以较小的成本迅速启动、扎堆建设、快速发展。新区借势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文化娱乐资源,吸引和集聚了人气。
& & 之后,从启动区——拓展区——核心区,七年来,滨湖新区的开发建设也越来越进入了佳境。于是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沿着徽州大道,形成了明显的金融产业聚居区,沿着地铁一号线附近形成了多个商业中心,在滨湖新区文化中轴线附近分布了大量的文化场馆……可以说滨湖新区的发展,从点到线到面,开始变得“有模有样”,生动而鲜活。
& & “其实,很多新区并非规划不好,而是一直没有执行到位。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不能坚守,导致不能进行集中式开发建设,我们发现集群式开发时,由政府投资的道路、水电等基本设施可以共用,成本最低,而信息、资金和人力可以共享,对相关企业也大有好处。”滨湖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已在滨湖拿地的联投(安徽)负责人说:“我们地点选择没有多大,但是我们看到了这里的集群效应,看到了这里的广阔前景。”该公司计划在徽州大道附近建设办公楼,就是瞄准了这里云集的金融企业,为他们做好配套。
& & 七年了,在滨湖新区的开发征途中,最早进入滨湖的是世纪金源、万科、保利等全国性品牌开发商。如由世纪金源集团投资兴建的滨湖世纪城超大型复合型地产项目,项目占地为20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80万平方米,项目的物业形态多样。如今更多的本土企业进来了,百大来了,安徽联投也来了。一位本土企业的负责人说:“说实在的我们进入实在是有点晚,如果再不进来,恐怕也没有机会了。”
& &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进入滨湖的大型企业纷纷二次进入,如万科开发了一个楼盘后,又接着拿地再进行开发,还有保利地产、高速地产……滨湖新区怎么样?投资者的行动恐怕最有说服力。
& & 七年了,滨湖新区梦想已经初步实现。如今的滨湖新区,从安徽层面看,是合肥经济圈乃至全省的新中心;从全国层面看,是皖江城市带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最重要的载体。滨湖新区紧紧围绕“新跨越、进十强”的总体要求和“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继续坚持“四个优先”、突出生态环保不动摇,重点打造两个示范区,努力营造六个环境,构建六大中心,拓展建设、提升品质、彰显特色,成为新区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把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
& & 产业之城 产业聚集活力迸发
& & 在全国大建新城的背后,不少城市沦为空城,滨湖新区却是个例外。
& & 其实,这并非偶然,滨湖新区一直就把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进行产业招商,大招商,招大商。几大产业在滨湖落地生根繁荣,并且形成了产业集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金融、商业、文化三大产业。
& & 金融后台基地强势崛起。滨湖新区充分利用国内金融业前后台业务分离、分工不断细化并向二线城市转移的发展趋势,2009年,合肥抢抓机遇,打造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仅仅三年时间,就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14家金融机构正式签约入驻。中国人寿等金融机构纷纷跟进。
& & 目前工商银行、中国平安项目都已经开始运营,明年上半年将有7家后台项目也将投产。滨湖新区还通过产业招商打造金融产业链,先期引入的大型金融企业可以说是金融后台基地的“龙头”,其实滨湖新区的“视野”更大,他们希望通过树立“龙头”形象,来引入各种类型的金融企业,打造金融人才聚集高地、金融创新平台。
& & 现代商业品牌云集。正在运营的合肥世纪金源购物中心2010年刚开业的时候,整个购物中心每天人流量只有一万人左右,生意一般,然而经过不到几年的发展,随着滨湖新区人口快速聚集,现在双休日时每天客流量超过6万人次。目前集合了美食街、女人街、永辉超市、居然之家、国美电器等12个业态,共有1000多个独立经营商户。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合肥世纪金源购物中心销售额达到2.5亿元,2011年突破4亿元,2012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
& & 随着地铁1号线快速建设,地铁商业开启滨湖全新商业时代。中信广场、利港银河广场、联投国际广场、浙江佳源、金大地集团、中海地产、万达集团、恒大集团等地产大鳄纷纷抢滩滨湖新区,沿地铁1号线走向密集布置商业项目,完善商业商贸配套,极大提升滨湖新区形象和定位。近期,以中信、恒大、百大等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项目集中全面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30万平方米。
& & 文化产业高端上档次。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滨湖新区一直以“无中生有”和“包容接纳”的工作思路,构筑时尚新城的风骨与品格,为合肥文化强市注入新内涵。走进新区,会展巨舰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常年举办大型会展,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吸引着众多市民,会让你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就连社区文化也足以让你流连忘返。
& & 公共场馆群崛起巢湖之滨。渡江战役纪念馆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日正式开馆以来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100多万人,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场所。安徽名人馆东侧与渡江战役纪念馆毗邻,全面展示中国古代与近代历史上的安徽名人,目前安徽名人馆正在紧张的布展中。四大场馆建设正酣,安徽省城乡规划展示馆暨合肥市规划展示馆位于滨湖新区云谷路和环湖北路西北侧,安徽省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位于环湖大道与香港路交口东北角,安徽美术馆位于环湖大道与金斗东路交口西北角,安徽百戏城位于云谷路与环湖大道交口东北角。还有音乐厅、博物馆、图书馆等系列场馆正在规划当中。这些场馆沿滨湖文化中轴线和巢湖沿线分布,形成了我省文化场馆最为集中的区域。
& & 滨湖国际会展中心自营业以来就积极培育区域展览市场。日,成功举办第20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27日,成功举办第67届全国药品交易会,约2000家医药企业参加,10万药商参会。所办展会涉及家用电器、农业机械、医疗医药机械、电子设备等制造业以及服装服饰、美食文化等众多行业和产品门类,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拉动了本地第三产业的增长、彰显了安徽资源和产业优势、快速推动了区域会展市场的起步和发展。
& & 今年10月27日,合肥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在滨湖新区正式开工,文化旅游城是万达集团凭借多年在商业、文化、旅游产业积累的丰富经验,创立的世界首个特大型文化旅游商业综合项目,具有项目创意世界唯一、设计团队大师组合、万达拥有知识产权三大特点。该项目总投资约350亿元,其中文化旅游投资190亿元。项目占地约10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包括大型舞台秀、电影乐园、电影城等内容。建成后可同时容纳5万名游客,预计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合肥文化旅游产业航母,成为中国文化旅游新品牌,对于推动合肥成为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 & 美丽之城 “城湖共生”彰显生态文明
& & 一场雾霾,再次将大家的注意力聚焦到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上来,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滨湖七年历程的理念就是这种“新选择”的生动实践,“生态滨湖、造福于民”。
& & 滨湖新区因巢湖而生,因巢湖而兴。一开始,生态环境保护就被决策者们摆在突出位置:规划总用地范围内保留近一半的土地为非建设用地;生态规划上建设两片三带绿色网络,形成点线面结合;对成片树林、湿地加以特殊呵护,逐步恢复脆弱的生态环境;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广泛采用环保材料,尽量减少对环境产生影响;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
& & 如何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滨湖新区所有工作以此为本,与之背道而驰的就坚决不做!
& & 一是做好绿文章。合肥是全国首批园林城市,这一传统在滨湖新区建设过程中得到延续。绿化总面积11.39平方公里(其中道路3.5平方公里,公园6.4平方公里,余下为学校、场馆和住宅),绿地率达44.8%,绿化覆盖率达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8.1平方米。放眼今日滨湖,形成“林网、水网、路网”有机结合,森林“绿肺”、城市绿地与湿地相互匹配的“大绿化”格局。绿意盎然,吸引了各种鸟类前来栖息,居民开门见绿、出门有景。
& & 塘西河公园规划面积约55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为370万平方米,水生植物设计面积约为28.7万平方米,塘西河公园是合肥市目前最大的休闲公园,面积与纽约的中央公园相当;金斗公园规划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利用原绿化场地建筑工程渣土堆造成山,覆以足够深度的种植土后,再进行绿化,变废为宝独具创新,全部完工后的金斗公园总面积将相当于4个逍遥津公园。方兴湖公园位于塘西河沿线,总面积236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47万平方米,水体面积89万平方米,中心湖合理分区,建成后的中心湖水面面积为天鹅湖的1.5倍;滨湖公园为17.5公里带状,总面积500万平方米,已完成60万平方米。
& & 二是做好水文章。 根据环巢湖流域水生态状况,坚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污染、不新增污染”的工作思路,滨湖新区重点对巢湖区域水生态进行治理、修复与重建。对区域内入湖河流实施河道整治、截污治污、水源补给、监控调度、生态重建“五管齐下”的组合治水方略,以“湖城共生”作为首要目标,重点治理好塘西河、十五里河等水系和巢湖沿岸,逐步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打造湿地、绿地呼应,绿带、水系连环的生态新城。
& & 滨湖新区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首先选择塘西河,实施“五管齐下”综合治理,塘西河成为滨湖新区的一道绿色生态廊道。塘西河监控调度信息化系统项目2012年底完成系统安装调试并进入系统运行,每月该中心均对塘西河采集的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河道的水质呈变好状态。例如:河道中的氨氮、总磷、COD、BOD含量由1月份的地表水劣五类水质标准逐渐提高至地表水四类水标准,总氮含量由1月份的地表水劣五类水质标准逐渐提高至达到地表水五类水标准,屡次监测结果均显示,塘西河河道水质均比巢湖水质高2个等级,这充分说明,滨湖新区的建设正在为巢湖水质改善做减法。
& & 在湖泊治理方面,滨湖新区也在积极探索。巢湖湿地试验段工程范围为合肥市滨湖新区十五里河口附近至水街桥,岸线总长9.65公里,扣除已实施的生态试验段1.8公里及拟建码头等,本次工程涉及湿地填筑段岸线长度约7.11公里,已于今年10月正式动工。在渡江战役纪念馆西侧,有一处被圈围起来的水域,同是巢湖水,圈围着的湖水更加清澈。“这里是一片实验段,里面放养着一种名为‘食藻虫’的生物。”滨湖新区建设指挥部生态部副部长葛军指着这片水域说。在这个名为“巢湖生态修复实验段”中,他们正在探索一条通过自然生态规律治理蓝藻的新路。
& &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滨湖新区在建设中,要求建筑节能环保,推广住宅产业化,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如合肥要素大市场采用一系列系统节能、节水、节林、节地等技术。该项目的年耗电量约为87.46千瓦时每平方,全年可节约用电量约为590万千瓦时。屋顶设置了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量约50.46万千瓦时,占建筑总电耗的2.68%;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屋面的雨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浇洒和项目场地冲洗。计算可得,场地东南侧设置一有效容积约420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每次收集的雨水可供5.3天使用,雨水使用量占室外浇洒和道路冲洗总用水量的59.89%。竖直遮阳板、光导管、采光井、绿化庭院、灵活隔断等。
& & “节约集约用地示范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中美低碳合作区”,一系列称号表明,人们对滨湖新区的充分肯定,为打造大湖名城增添了瑰丽的篇章。
& & 幸福之城 为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环境
& & 幸福,写在滨湖人脸上,幸福来自哪里?
& & 群众利益优先。新区建设之初就确立要把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重点解决好失地农民的住房、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截至目前,新区累计拆迁面积466.8万平方米,涉及拆迁群众7.1万人,建成及在建安置房面积448万平方米。对拆迁安置方案实行“三榜公示”制度,确保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当地老百姓按人均45平方米进行安置。适龄劳动力经过培训上岗就业,已消除零就业家庭,对年龄超过60岁的男性和55岁的女性失地农民全部纳入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每月按时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老百姓收入水平较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少有所学、壮有所业、老有赡养、住有宜居”的目标。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新区还建有保障性住房,其中经济适用住房6万平方米、995套,廉租住房4万平方米、901套,公共租赁房12万平方米、1824套,解决了3720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 & 基础设施完善。新区市政道路和配套水、电、气、热等各种管线超前建设、一次到位。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交通、生态环保项目建设。区内“五横四纵”主干网建成,BRT快速公交专线已经通车,地铁一号线试验段加速建设;日处理3.5万吨污水的塘西河再生水厂已投入运行,出水水质高于一级A标准,再生水全部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实现了污水处理后全回用;环巢湖(滨湖新区段)17公里的景观大道以及十五里河、塘西河两岸生态修复、全线截污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已经启动。
& & 生活配套齐全。投资7.96亿元、总占地面积545亩、总建筑面积30.5万平方米的合肥一中、四十六中、师范附小三所名校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并于日开学。日,新区开学学校已达12所,招生规模4.5万人。具有3000张床位规模的三级特等医院——合肥市滨湖医院首批2200张床位已于日正式开诊。一大批文化体育场馆投入使用或正在建设当中。此外,还有社区级商业配套和大型SHOPMALL,吃喝玩乐购都能得到充分满足。
& & 就业更加方便。走进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中国工商银行(合肥)后台中心一期电子银行中心,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正端坐在电脑前,认真办理着一笔笔业务。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电子银行中心于今年6月22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业务职能主要为覆盖南方16个省市的95588呼叫业务,可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看到年轻人办公环境良好,人均6000元左右的月收入,我们真的感到很欣慰,感觉到前期的努力很值得。”滨湖新区有关负责人说。以金融产业为例,预计3~5年合肥金融后台产业将发展成合肥乃至安徽省的支柱产业,可形成10万~15万相关从业人口,为新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大大拉动新区消费需求,为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 & 社会管理和服务不断创新。2013年2月,辖区辐射面积6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近10万人——作为安徽省首个街道级“大社区”,滨湖世纪社区成立,在全市乃至整个安徽省,无疑都具有标杆和示范意义。滨湖世纪社区确立了“一核多元、社区共治、居政分离”的管理体制,积极引导居民自治,努力提升服务效能,初步形成党委领导,社会组织、自治组织、业主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居民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该社区全力打造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群众工作中心、社区文化生活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六大服务平台,实现社会事务全能受理,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为群众提供公共事务、生活、医疗就业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打造一个比家更温馨的空间。
& && && & 合肥滨湖新区欢迎你!
帖子3946&精华46&进度更新积分52 &最爱的高楼老鼓楼&相机&
<td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1年,在惴惴不安中过去了
2012年,在众人争论中也过去了
2013年,在满怀希望中即将过去了
2014年,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一天开始
帖子2386&精华0&进度更新积分0 &最爱的高楼高速时代广场&相机&
帖子731&精华0&进度更新积分0 &最爱的高楼省广电中心&相机&
<td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年也只是遍地的住宅楼 速度还是太慢了……还有那个安徽名人馆&&空置了多少年了 ……
帖子44198&精华25&进度更新积分2845 &最爱的高楼钱&相机钱&
哦,没有政务变化大。。。。。。
合肥宝能550、450、350、290、250、200恒大518、290、260、220华润282、213坝上街300、300广电301
帖子54259&精华21&进度更新积分825 &最爱的高楼肥肥的高楼&相机&
顶顶滨湖区
帖子33919&精华8&进度更新积分3303 &最爱的高楼中银大厦&相机&
哦,没有政务变化大。。。。。。
吴戴卫 发表于
&&&&政务区是2002年3月正式启动 ,滨湖新区是2006年11月 ,相差4.5年
& && & 同样的7年,09年的3月政务区貌似连一个大超市都还找不到吧,150米以上建筑也没有一栋吧~
帖子206&精华0&进度更新积分0 &最爱的高楼gaolou&相机&
滨湖进度已经不错了,不过推地的速度还应加快一点
帖子44198&精华25&进度更新积分2845 &最爱的高楼钱&相机钱&
我也来祝贺下啊,不错哦。。。
合肥宝能550、450、350、290、250、200恒大518、290、260、220华润282、213坝上街300、300广电301
帖子7016&精华0&进度更新积分0 &最爱的高楼/&相机1&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滨湖新区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