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适合彩棉内衣种植吗?与新疆比较起来,差异到底有多...

 您现在的位置:
我国三大棉区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比较分析
  新疆兴农网
  12:42:54 浏览次数:
更改文字大小:
  (王国城)棉花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棉花生产,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棉花生产的措施,使我国棉花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棉花生产是科技和劳动密集型的大田作物。栽培技术是现实生产力,它对节省成本、高效利用资源和提高棉花生产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棉花生产成本低于美国、澳大利亚和以色列等先进植棉国家,但明显高于印度和巴基斯坦[1]。研究表明,栽培技术进步对降低生产成本、高效利用资源和促进棉农增效还具有30%的潜力。
  1&棉花高产的因素  1.1&棉花品种的生产潜力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不同棉花品种在同一地区相同的生态条件下,甚至是同一块地里,采取相同农业措施,往往表现为不同的产量水平,有的品种表现为高产、稳产,有的则表现为低产。其原因是品种本身遗传特性的不同所导致的。高产品种在株型结构,形态特征和内在生理方面,具有高效利用日光和高效吸收转化营养元素的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抗逆性[1],因此,表现出高产、稳产。故要获得高产,首先要求品种具有高产性能,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1.2&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有了高产优质的品种,不一定就能获得高产,还必须满足高产品种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棉花高产优质品种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育出来的,因而在大田生产上要获得高产,必须要有相应的外界环境条件,才能使品种的高产性能充分表现出来。外界环境条件主要有太阳辐射、温度、水分和土壤养分。  1.3&人工调控有了高产优质品种和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也不一定就能获得高产,还在于人工调控水平上,人工调控的实质就是按目标产量,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制订一套科学的高产调控措施,即适合该品种生育特性的高产栽培技术,这是棉花高产的技术保障[1]。
  2&我国三大棉区高产栽培技术的差异性  2.1气候条件差异性由表1可以得知三大棉区气候条件的差异表现在温度、日照、降水等方面。新疆棉区年日照百分率和总辐射量均高于内地棉区,而且在晴天的条件下,新疆日光合时间比长江流域棉区长37%-120%,比黄河流域棉区长13%-22%。尽管新疆棉区天然降水少,是长江流域的4%-10%左右,是黄河流域的6%-20%,但可以根据棉花生理需水规律为棉花的水肥运筹提供了活动空间,可有效实施水肥调控,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提高经济系数。以上气候条件都为新疆棉区的高产奠定了较为优越的条件。2004年新疆棉花总产量达175万吨,平均单产达1575&kg/&hm2,总产和单产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平均单产1065&kg/&hm2,而长江流域棉区平均单产只有885&kg/&hm2。棉花单产水平呈现新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的趋势。表1&我国三大棉区自然条件比较[2]指标 长江流域棉区 黄河流域棉区 新疆棉区无&霜&期/天 280-290 180-230 155-230》10℃积温/℃ 00-00年降水量/mm 0-年日照时/h 00-00年均日照率/% 30-55 50-65 60-75年总辐射量/KJ.cm-2 90-125 110-140 135-150  2.1产量结构差异性  棉花的皮棉产量构成因素是由单位面积收获株数、单株有效结铃数、单铃重和衣分等因素构成。在产量构成中,密度即单位面积收获株数是产量构成的一个重要因子,它对单株结铃数、单铃重都有较大的影响;衣分主要受品种的遗传特性的影响,年际变化比较稳定。在一般情况下,随密度的增加,单株结铃数和铃重都相应的下降,但这种下降并不呈直线相关,它还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影响。而单位面积总铃数在一定范围内则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超过一定的密度范围后,则铃数又下降。只有当单位面积总铃数的增加超过单株结铃数和铃重下降的总和时,密植才能增产。因此,棉花的合理密植技术,主要是协调好增株与增铃、增重的矛盾,使产量构成因素的乘积达到最大值。三大棉区在种植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长江流域麦套移栽地膜棉的密度为株/hm2、麦套移栽棉密度为株/hm2、麦后移栽棉密度为株/hm2。近年提出拓行降密,即厢宽1.2-1.3米,厢边种一行棉花,株距0.33米,每公顷株。
  黄河流域麦套春棉密度为株/hm2、麦套夏棉密度为000株/hm2。。在黄河流域旱碱地棉花提出“简、密、矮”栽培技术,即简化管理、提高密度、矮化株高,密度为株/hm2。新疆棉区南疆种植密度为000株/hm2、北疆种植密度为000株/hm2。新疆产棉区形成了“矮、密、早、膜”栽培技术体系,高密度即每公顷收获株数000株以上,密度分别为长江、黄河流域棉区的3倍与2倍以上;矮化,即株高控制在55-70厘米;地膜覆盖,一切技术措施突出“早”字。  2.3&种植制度差异性&&&&长江流域棉区的种植制度,普遍实行粮(油)棉一年两熟,大部分地区以麦套移栽棉为主,部分为麦(油)后移栽棉花,少数麦后直播棉。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苏省成功地示范推广了麦(油)后移栽棉,目前全省麦后移栽棉已发展到占全省棉田面积的40%,因为从比较效益看,麦后移栽可以大幅度提高夏播产量,大部分试验结果表明可增产30―50%;从经济效益看麦后移栽的合计产值比套栽棉田增加16.2%[3]。近年来,江苏沿海垦区大型农场采用麦后直播棉花呈逐步扩大趋势,因为实行麦后直播棉花可以由原来只能种一熟单作棉花改为两熟制,全年综合经济效益可显著高于一熟制。&&&&
  黄河流域棉区种植制度,原以一年一熟为主,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水肥条件好的地区麦棉两熟套种发展迅速,已成为主要的种植方式[3]。近年来,黄河流域棉区各地棉田间套作瓜类作物面积有较快的发展,种植面积较大的有三种类型:一是冬季或早春蔬菜与棉花两熟套种;二是棉田间套作西瓜;三是一熟棉田间作绿豆、花生等矮秆作物。
  新疆棉区棉花基本上是实行一年一熟制。由于人多地少,耕地盐碱重,土壤肥力较低,高产稳产农田少,因此,在种植制度上,合理安排棉花、粮食和养地作物的比例,实行轮作换茬,做到养地与用地相结合,对于实现棉花高产、稳产至关重要。基本有四种,一是棉花与苜蓿轮作;二是棉花与绿肥作物轮作换茬;三是重盐碱棉区水旱轮作;四是棉花与粮食作物轮作换茬[4]。  2.4施肥差异性  目前新疆棉花膜下滴灌面积不断扩大,在这种节水灌溉条件下,注意不要因滴灌省肥而过多的减少N肥施用量,尤其是高产田,要防后期早衰,导致减产[11]。无论哪种灌溉方法都要坚持“两头重、中间轻”的施肥原则,即足量深施基肥(饼肥+化肥),为棉花全程稳长、高产优质服务。前期促壮苗,中期保稳长,后期防早衰;重施花铃肥,为多结伏桃服务;补施壮桃肥,为桃大、质优、防早衰服务。做到“苗期不追慢长,蕾期控肥稳长,花铃期吃饱健长”,“促根早发壮苗,全程稳长不衰”。
  长江流域棉区属于施磷钾的有效棉区,要注意适量用氮,增施磷钾。基肥的施量为每公顷杂肥kg,或绿肥每公顷kg,蕾期施有机肥,6月中旬-7月上旬需每公顷施猪、牛粪kg。黄河流域棉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较低,氮素不足比较突出,缺磷严重,施钾属于有效区域。遵循“增肥后移,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花铃肥,普施盖顶肥”的原则,注意N、P、K肥的合理搭配。
  新疆棉区高产田氮的积累在盛花-盛铃阶段才达到高峰,但棉花对钾吸收积累高峰在盛蕾-盛花期间[8]。因此,在高产田,必需严格控制基肥施用量及蕾期施肥,否则造成蕾期生长过快,群体高度和叶面积过大,对构建高光效的棉花群体结构极为不利。  2.5灌溉差异性  水分是棉株体内含量最多的组成部分,是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所必须的重要条件之一[6]。棉花生育期间的灌溉应依据各生育时期的需水特性、土壤水分状况和棉株形态特征综合确定,灌水量要遵循棉花各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坚持“两头大、中间小”的原则[7]。高产棉田前期应围绕增温、促根、早发做文章,推迟灌头水时间。
  长江流域棉区年降水量mm,4-6月的降水量一般在400-800mm,80%的年份降水量达300-400mm以上,降水量能够满足棉花的需水,[7]但长江流域棉区常有伏旱,此时棉花正值开花结铃盛期,气温高,叶面蒸腾强烈,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以下时,也需及时灌水,灌水量以每公顷不超过750-900mm为宜,要随灌随排,否则棉田渍水,会造成蕾铃的脱落。
  黄河流域棉区年降水量600-1000mm,但年际和年内变异大,灌溉管理难度大,播前要贮水灌溉,每公顷灌水量为&mm,经研究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实施灌溉的关键时期应主要在5月下旬到7月上旬,即棉花苗期-初花期,每公顷灌水量为550-670mm。但黄河流域棉区水资源也很紧缺,每公顷均水量5730mm,仅相当与全国平均水平的20%,且目前灌水的利用率只有40%,所以必须重视节水灌溉。
  新疆棉区高产棉田灌溉,应遵循量少、多次、保持土壤湿润的灌水原则,适时适量灌好头水是棉花实现高产的关键[8]。一般6月中、下旬灌头水,有的推迟到6月底至7月初,每公顷灌水量900-1050mm,以后因地制宜间隔10-20天,再灌二水、三水,全生育期总灌水次数根据土壤情况约3-5次,总灌水量480mm左右。水是新疆农业发展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棉花是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二者对新疆经济发展至关重要[8]。因此,棉花膜下滴灌的节水型农业灌溉技术是新疆荒漠绿洲灌溉的主要方式[9]。  2.6化学调控差异性  棉花的化学调控被列为自建国以来我国棉花栽培技术领域的三项变革之首,即化学调控、地膜覆盖、育苗移栽。三大棉区气候不同,化调使用期也不同[12]。我国降水带自南向北推移的特点,长江流域棉花蕾期已进入梅雨期,苗期、蕾期使用较好,5叶期化控最好,化控次数为4-5次[10]。黄河流域棉区常年初花后才进入雨季,初花以后使用较好,化控次数为4次,第一次在蕾期,每公顷缩节安用量22.5g;第二次在初花期,每公顷缩节安用量30-37.5g;第三次在7月下旬,每公顷缩节安用量37.5-45&g;第四次在打顶后7-10天,每公顷缩节安用量45-52.5&g。
  新疆棉花在实施“高密度矮化高产优势模式栽培”中,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11]。在化调操作程序上,由上世纪80年代的“应急化调”发展今天的“全程化调”[12]。在棉花整个生长期间,需进行3-4次化控。第一次在现蕾期,每公顷缩节安用量7.5-15g;第二次是灌头水前,每公顷缩节安用量30-45g。其它可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3新疆棉区发展展望  新疆有着悠久的植棉历史,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生产区域之一[14]。新疆棉花生产迅速发展,与黄河、长江流域棉区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全国来看,三大棉区中,新疆种植棉花的比较效益最为突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主要的棉区同时也是主要的粮食产区,受粮棉争地的影响,发展棉花生产已无更大潜力可挖,而新疆棉花生产具有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新疆棉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热量充足,非常有利于棉花生长加上后备土地资源充足,新疆棉花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如单产潜力和单价潜力。但也应该看到新疆棉区棉花枯黄萎病严重,棉花抗病性差、品种结构单一、缺乏市场竞争&。据统计,新疆棉花种植结构中,长绒棉产量约占棉花产量的6%,天然彩棉的约占3%,而91%&的棉花为普通陆地棉,纤维品质相对较低(全国倒数第三),&含糖量较高,这都是需要改进的。在当前众多的棉花品种中,市场对长绒棉、中长绒棉、彩色棉和有机棉等优质专用棉的需求比较旺盛,前景可观。因此,新疆棉花枯黄萎病严重、彩色棉品种单一问题在短期内如若不能得到解决,将会丧失新疆棉的市场优势。参考文献:[1]&姚源松.&新疆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理论与实践[M].&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4.[2]&张巨松,周抑强,陈冰,等.&新疆棉花高产的内外因子分析[J]&.中国棉花,):5-7.[3]&蒋国柱.&棉花优质高产的理论与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4]&李志芳.&北疆棉区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调查[J]&.&新疆农垦科技,):6-8.[5]&毛树春.&优质棉花新品种及栽培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李良红.&当前新疆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商鹤[J]&.&新疆农垦科技,):7-9.[7]&张教海,别野,王孝刚,等.长江中游棉区棉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棉花,):2-3.[8]&周抑强.&浅谈棉花肥水运筹与化调[J].&新疆农业大学报,1998,(21):135.[9]&张立桢.&我国黄河流域棉区棉花节水灌溉技术[J]&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会论文汇编,2004,(1):259.[10]&王菊英,钱锋.&长江中下游高产简化栽培与棉花增产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576-577.&[11]&艾先涛,李雪源,孙国清,等.&新疆棉花应用膜下滴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棉花,):38-44.[12]&易福华.&棉花化调应用条件浅议[J].&中国棉花,):2-4.&[13]&蒋国辉.&高密度种植棉花化调技术探讨[J].&新疆农业科技,-17.[14]&郭江平.&北疆膜下滴灌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J]&.&中国棉花,):32.[15]&Donald&J,Boquet&,&Gary&A.&Breitenbeck&.&Nitrogen&Rate&Effect&on&Partitioning&of&Nitrogen&and&Dry&Matter&by&Cotton[J].scientific,):21-29.
文章来源: 责编:
信息资讯推荐??????????
??????????
??????????
??????????
中华纺织网全国服务热线
纺机:021-
家纺:021-
中华纺织网全国销售热线
江苏:025-
广东:020-
上海:021-
阅海专业网站群:新闻时政-内容页
当前位置:首
页&& 新闻时政& 详细内容
新疆彩棉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
&&&&日前从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种植面积已达到30万亩,占国内种植面积的95%左右,主要分布在阿克苏、石河子等地。  据介绍,彩色棉花是一种在棉铃成熟吐絮时,可直接开出红、黄、棕、绿等各种颜色纤维的棉花。这种自身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制成的纺织品不需化学染料染色,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对土地、水源产生污染,洗涤后纤维色彩还能逐渐加深,是名副其实的“绿色产品”。  由于彩棉的价格比白棉花高,而亩产又接近于白棉花,大力发展彩棉,不仅会提高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竞争能力。新疆政府将彩棉产业纳入了自治区“十五”经济发展和优质棉基地建设规划,并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新疆彩色棉花发展的龙头企业。  天彩公司从1995年开始进入彩棉领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将新疆彩棉种植面积扩大到目前的近30万亩,形成融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彩棉产业链,成为国内最大的彩色棉花科研、育种、种植、生产、加工企业。  该公司表示,力争在3-5年内,将彩棉种植面积扩大到50万亩,把新疆建成全国一流、世界一流的彩棉产业化大区;彩棉一体化总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最大的彩棉公司。&&&&&&&&&&&&&&&&&&&&&&&&&&&&&&&&&&&&&&&&&&&&
网 友 评 论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
&&&&& |&& & |& & |& & |& & |& & |& & |& & |&
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及产品介绍
一、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为主的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天然彩色棉花的科研、育种、种植、加工及其产品销售等业务,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新疆天然彩棉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赵小林;注册地在新疆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钻石城18号。
目前,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共有员工273人,其中:技术研究开发人员69人,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人员158名。公司下设综合管理总部、财务管理中心、审计部、证券投资部和经营管理部,拥有2个控股子公司和2个参股公司及一所国内唯一的专门从事天然彩色棉花研究的科研机构----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研究所。公司始终坚持科技领先、OEM经营、创新管理、实现双赢的经营方针,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以ISO为标准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科研与技术
公司建成了具有现代科研水准的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研究所。该所下设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土壤农化、纤维品质、种子质量等实验室;建成引进了占地1公顷的现代化人工气候室一座,专家公寓4座,还在海南、新疆等地建立了彩棉试验研究基地。公司与新疆大学共建植物学硕士研究生指导站,并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些设施的不断完善不仅为开展彩棉生物技术及常规育种研究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公司进行科研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完善的工作和生活设施。
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把增加品种、提高品质作为彩棉产业发展首要目标进行科研攻关。采用有利于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彩棉研究人才资源及技术力量,通过独立研究、联合攻关、课题委托等方式,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新疆农科院、新疆大学、山西棉花所、浙江农科院以及美中农业协会等科研、教学、机构合作形成比较稳固的技术资源共享体系。公司先后承担着国家星火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技术创新基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及自治区“十五”棉花科技攻关计划等十多项研究开发项目;开展了彩棉新品种培育研究、抗病虫转基因育种、彩棉品种分子标记建立研究、彩棉纤维特异启动子克隆研究、航天诱变育种研究、彩棉不育系转育与杂优组合筛选、彩色棉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纤维品质改良基因、色素基因转导研究等。根据查新表明,目前国内外尚无任何机构在彩棉研发上同时开展如此广泛和深度的应用研究与基础工作研究。
公司已有4个彩棉品种在全国率先经省(区)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分别命名为新彩棉1号(棕)、新彩棉2号(棕)、新彩棉3号(绿)、新彩棉4号(绿),成为国内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丰产彩棉品种,该项成果被 评为2002年度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由公司申报并参与起草的《天然彩色细绒棉》地方标准已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行,目前正由新疆起草《天然彩色细绒棉》国家标准。公司利用中科院的抗虫和抗病基因转导彩棉的研究已筛选出抗性品系,正按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的要求进行中间试验。彩棉品种分子标记建立研究已通过自治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彩棉纤维特异启动子克隆研究已基本结束,正待整理技术资料和专家鉴定验收。通过常规育种已获得纤维长度达32mm、比强度27CN/tex以上的中长绒彩棉品种材料,以及衣分率突破40%的彩棉品种材料。公司彩色棉的研发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三、产业与市场
公司自1996年正式投资彩棉产业以来,历经8年的产业化运作,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天然彩色棉新品种研究开发、种植、加工及其产品销售为主的彩棉产业链。1999年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后,采用OEM的经营模式,牢牢抓住科研这个中心环节,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使公司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司彩棉种植面积从1999年的7000亩发展到2002年的25万亩,四年增加了近36倍;种植单位从1999年2家发展到2002年的18家;直接或间接参与彩棉种植生产的农业人口从1999年的1000人增加到2002年近10万人;公司支付给棉农的收购款从1999年的940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3亿元;公司资产总额从1999年的1.79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8.29亿元;净利润从1999年的202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3000多万元;公司的彩色棉花产量已占国内市场的95%和世界总产量的16%。发展彩棉产业有利于调整我国棉花产业结构,增加棉花品种,增加农民收入,打破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促进出口,保护环境,是一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朝阳产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于日专门下发了112号文《关于支持彩棉产业发展的通知》,把发展彩棉产业纳入了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新疆的彩棉产业发展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以及科技部、国家计委、质检总局、海关总署等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曾先后到公司或产品展示厅进行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公司的彩棉产业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和厚望。
天然彩色棉花及其产品以其独有的天然、环保、纯朴、自然的特性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公司在短短的几年内已开发出绿色和棕色两大色系的精梳32支、40支、60支纱及21支、10支、6支OE本色纱优质彩色棉纱;并独立或联合开发出9大系列400多个品种的天然彩色棉终端产品,丰富了国内服装市场。公司的销售网点已发展到300多个,覆盖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并在香港等地设立了办事机构。2002年“天彩”牌天然彩色棉花、棉纱、棉布及其棉制品经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成员机构-瑞士纺织鉴定中心检测,获得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环保纺织标准100”(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 并在第93届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同时,“天彩”牌彩棉系列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环境标志”认证和“生态纺织品”检测认证;公司委托生产的32支天然棕色、绿色精梳棉纱被评为自治区级新产品;40支棕色精梳棉纱被国家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等五部委(局)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及巴西等国的彩棉专家对本公司在彩棉科研及产品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赞扬。随着绿色消费观念的深入人心,“天彩牌”天然彩色棉系列产品更加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销售量不断上升,近三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公司销售收入增长幅度分别为71%、61%、29%,利润增长幅度分别为349%、278%、33%、
四、彩棉纱生产与质量
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彩”牌天然彩色棉纱选用优质天然彩色棉花精工制成。以天然彩色棉花为原料生产的彩棉纱及其制品在纺织和加工过程中不需人工着色、漂白、染整等传统工艺处理,产品中不含甲醛、偶氮、重金属等外来有害化学物质,保留着棉纤维原有的生物蛋白和中空性等特点,具有防静电、无刺激、亲和皮肤、透气吸汗等功能,是目前纺织材料中的绿色环保佳品。
公司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已经掌握了生产天然彩色棉纱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据国家权威机构检验测试,由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天彩”牌彩棉纱主要物理指标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许多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全部达到普通白棉国家标准一等水平,大部分产品达到普通白棉纱国家标准优等,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2、单纱断裂强力CV%:达到企业标准优等、普通白棉纱国家标准一等或优等水平,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3、条干变异系数CV%:接近普通白棉纱国家标准优等水平,达到普通白棉纱国际先进水平----乌斯特97公报50%水平,接近25%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
4、纱疵优等控制数(个/十万米):达到企业标准优等水平,优于普通白棉纱优等水平,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5、颜色一致性:同批棉纱颜色均匀,一致性良好。居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除生产精梳40支、32支及OE本色21支、10支、6支彩棉纱外,还不断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将蜘蛛丝基因进行转导,提高了彩棉纤维品质,并将彩棉与羊绒、绢丝等其他天然纤维进行混纺,即将开发出60支、80支等不同规格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高档产品。
为了适应公司运用“OEM” 经营模式组织生产,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公司除按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的目标抓好内部管理外,在选择生产工厂时首先是挑选通过了ISO9000认证、工艺技术水平高、设备先进、信誉良好的企业进行合作,并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跟单作业,及时协调、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公司遵循诚信经营,顾客至上的原则,还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并通过公司网站公开征求客户意见和建议,不断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改变和提高产品的品种和加工质量,使公司生产的“天彩”牌彩棉纱及其它产品深受国内外广大客户的好评,近三年销售量平均增幅达到70%以上。
公司名称 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赵小林
通讯地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昌路18号
邮政编码 830016
联系电话 6
传  真 9
E-mail info.net
网址 .cn
网络实名 中国彩棉
&&&&&&&&&&&&&&&&&&&&&&
总访问量:&&& 当日访问量:
&&&&&&&&&&&&&&&&&主办单位:自治区科技厅
&&&&&&&&&&&&&&&& 地址:乌鲁木齐市科学一街353号 邮编:830011
&&&&&&&&&&&&&&&& 电话: 传真: 邮箱:
网络维护:新疆科技情报研究所
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附8号 邮编:830011
电话: 邮箱:net@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彩棉内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