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 骨 神 经 痛 什 么 症 状

坐骨神经痛(sciatic)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通路的病损,腰、臀、后侧、后外侧及足外侧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西医认为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发生疼痛,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其受损部位,又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其中根性疼痛远较干性疼痛多见。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的范畴,中医称。
相关示意图
许多医药说明书、广告或科普读物,将坐骨神经痛作为一种病,与、腰椎管狭窄症、、慢性等病相提并论。我们专业人员认为:这不但不严谨,还会对患者产生误导,因而有必要为它“正名”。
坐骨神经是人体内最长的一根神经,从脊髓腰段的神经根发出,由臀部的下方穿出,分布于大腿后方以及小腿、足部,指挥运动,皮肤感觉。正常人左右两侧各有一根。人体五个腰椎中,以下面的第四、五腰椎负担最重,活动度最大,容易发生退变老化。长期劳损或突然,可使腰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坐骨神经根,引起、以至粘连等变化。突出的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时还有麻木,咳嗽时加重。这种症状就是坐骨神经痛。它如同一样,只是一种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等病理变化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正如引起发热的原因是、或等等一样。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虽多,但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多为第4~5腰椎间盘或第5腰椎~间的椎间盘突出。因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坐骨神经痛可能就是。在骨科,我们发现:除了腰椎间盘突出可以引起坐骨神经痛以外,还有不少疾病也可以引起这种症状。比较常见的有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梨状肌综合征、和腰椎管肿瘤等等。但有些时候,有些医院、非骨科专业的医师对于有坐骨神经痛症状的患者,匆匆下一个“坐骨神经痛”的诊断后就盲目对症治疗,而不去追究深层的病理原因来,其实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病人到医院就诊骨科时,骨科医师应该亲手为病人作详细的,并辅助以X线片、CT、MRI()等,对病情作出合理的诊断,才能做到对因治疗,真正消除患者痛苦。
需要指出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见得一定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人体共有五个腰椎,与此相对应,有五对根,部分第4腰神经根、第5腰神经根与第1、2、3根组成坐骨神经,而第2、3神经根和第4腰神经部分,只参与组成分布于大腿前方的,不参加坐骨神经组成,因而第1~2或第2~3或第3~4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引起股神经受压迫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抬腿无力,大腿前方或内侧皮肤感觉迟钝;还有些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病人,并无坐骨神经痛。有的发病早期或整个发病过程可能仅表现为腰痛,还有的表现为间歇性跛行,走几百米路,就觉得下肢酸胀无力,必须休息或弯腰下蹲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有的病人仅感到肢体发凉;个别严重的出现,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 
坐骨神经由腰5~骶3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内,病因以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内肿瘤、压迫、臀部、、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等。  
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临床症状以疼痛由腰骶部经臀部向下肢放散,呈放射性、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行动时加重,弯腰、咳嗽、喷嚏时疼痛加剧为主。患侧腰、骶、髂、臀、、腓、踝等处可有明显的压痛点。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
(一)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
坐骨神经解剖示意图
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病员仰卧,先及膝成直角,再将小腿上抬。由于,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伸进、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或消失。
(二)干性坐骨神经痛: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坐骨神经痛只是一个症状,根据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剧疼痛的因素,减痛姿势,牵引痛及压痛点等诊断不难但确定病因十分重要。
(1):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外,并有腰肌痉挛,活动受限和生量前屈度消失,突出部位的可有明显压痛和。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确诊。
(2):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初常为单性坐骨神经痛,逐渐发展为双侧。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功能障碍及鞍区感觉减退。有梗阻及定量明显增高,甚至出现Froin征(脑脊液黄色、放置后自行凝固),碘水造影或MRI可确诊。
(3)症: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行走后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腰X线摄片或CT可确诊。
(4)腰骶神经根炎:因、、障碍或,受寒等因素发病。一般起病较急,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下肢、疼痛、轻度、除跟腱外,膝也常减弱或消失。
另外,还需考虑、等。干性坐骨神经痛时,应注意有无受寒或感染史,以及、、盆腔和臀部的病变,必要时除行腰骶椎X线摄片外,还可行骶髂关节X线摄片,肛指、以及盆腔脏器B超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只有找到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确切病因放有可能彻底治愈。对症治疗也很重要。
1、应针对病因治疗。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症状稳定。
2、对症治疗,疼痛可用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异丁、等。肌肉痉挛可用5-10mg口服,3次/d;或环苯扎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3、严重病例可用10-15mg/d,,7-10天;一般可口服10mg,每日-4次,10-14次为一疗程。也可用1%-2%或加各1ml椎旁封闭。可配合针灸和理疗,多可缓解。疗效不佳时可用牵引或泼尼送龙外注射,个别无效或慢性复发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寒湿闭阻。
【治法】散寒,止痛。
【方名】蠲痹汤。
【组成】10克,10克,6克,15克,12克,12克,制10克,制没药10克,15克,12克,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周天寒方。
【辨证】凝滞,瘀阻。
【治法】除湿,散寒止痛。
【方名】皂独附姜汤。
【组成】30克,9克,9克,6克,15克,苍术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吕广振方。
坐骨神经痛理疗
【辨证】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
【治法】,止痛。
【方名】舒筋活络饮。
【组成】独活15克,灵仙12克,10克,12克,牛膝15克,12克,10克,30克,红花9克,12克,川芎9克,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曾冲方。
【辨证】风寒湿气侵入肌肤,流注经络,湿凝为痰,痰瘀互结,闭塞遂道,营卫失其流畅。
【治法】祛风除湿,,涤痰通络。
【方名】止痛汤。
【组成】10克,10克,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10克,25克,苍术15克,15克,防己15克,15克,独活15克,6克,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3天为1疗程。
【出处】李治方方。
【辨证】寒湿阻络。
【治法】通阳开痹,驱湿逐寒。
【方名】驱痹汤。
【组成】细辛6-12克,制草乌6-12克,制川乌6-12克,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细辛、制川的药量即先从小量开始,逐渐增量。
【出处】李述文方。
【辨证】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
【方名】蛇蝎汤。
【组成】10克,炒地龙10克,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4克。
【用法】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剂。
【出处】王健民方。
【辨证】气弱,寒湿阻滞,气血运行不利。
【治法】,散寒,和血通络。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甘草加味。
【组成】70克,25克(先煎),30克,20克,30克,20克,当归15克,12克,10克,18克,10克,鸡血藤12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程广里方。
【辨证】瘀阻。
【治法】散寒祛湿,舒筋活络。
【方名】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组成】60-120克,黄柏9-12克,生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10-15克,30克,30克,鸡血藤30克,30克,赤芍15克,15克,15克,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宋新家方。
【辨证】气血两虚,阻。
【治法】,。
【方名】丸。
【组成】党参60克,当归60克,木瓜60克,60克,甘草60克,续断90克,全蝎30克,落得打30克,30克,蜈蚣20条,2只。
【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日服3次。
【出处】章次公方。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气血流行不畅。
【治法】温经通络,祛风散寒。
【方名】汤。
【组成】20克,延胡索10克,10克,鸡血藤25克,牛膝15克,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乳香7.5克,没药7.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石正仿方。
【辨证】,阻滞经络。
【治法】除湿散寒,温通经脉。
【方名】新方。
【组成】桂枝30-60克,白芍15-30克,3-5片,甘草5-6克,5-10枚,北黄芪15-30克,当归10-15克,川牛膝10-15克,独活10-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刘志斌方。
【辨证】风寒湿邪,阻络。
【治法】散寒利湿,。
【方名】当归回逆汤。
【组成】15克,嫩桂枝10克,酒10克,3克,小木通10克,川牛膝12克,香独活10克,10克,3克,干地龙10克,全蝎5克,川蜈蚣3条,防己10克,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曾绍裘方。
【辨证】寒湿之邪,内传经络,气血瘀阻,经遂不通。
【治法】祛湿散寒,温通经脉,止痛。
【方名】加味桂乌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30克,丹参30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祝汉臣方。
【辨证】寒凝,瘀阻经脉。
【治法】温阳散寒,化瘀通络。
【方名】加减。
【组成】麻黄10克,熟地20克,油桂5克,15克,15克,50克,玄胡25克,桃仁15克,赤芍15克,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尚尔寿方。
【辨证】劳伤筋脉,气血不运,经遂不通。
【治法】舒筋活络,缓急止痛。
【方名】加味。
【组成】50克,炙甘草50克,元胡15克,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日服2次。
【出处】陈玉明方。  
对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已经充分证实针刺通过调节痛阈治疗坐骨神经痛所引起的疼痛,通过促进神经再生对神经纤维损伤起到恢复的作用。
主穴:腰2-5、、
1.风寒湿痹
【诊断要点】腰腿冷痛,上下走窜,屈伸不便,遇阴雨寒冷气候加重,或伴下肢;或白腻,紧或沉。
坐骨神经痛拔罐治疗
【处方】、、
【诊断要点】有腰部内史,腰腿刺痛,痛处拒按,按之刺痛放散,甚,不能俯仰,转侧不利;舌紫暗或有,脉滞涩。
【处方】阳陵泉、、、
【诊断要点】腰腿隐痛,反复发作,遇劳则甚,下肢萎软,,喜揉喜按,,面色无华;苔少,脉沉细。
【处方】阳陵泉、委中、、
4、其它针灸疗法:
耳穴贴压:坐骨神经、臀、腰骶椎、肾、压痛点
针:叩刺腰骶部及在压痛络,加。     
坐骨神经痛多发于单侧 ,夜间加重 ,咳嗽、大便时加重。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两种。原发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病变引起 ;继发性的则多由、腰椎、腰和臀部的以及盆腔、椎管内病变引起。患者除避免着凉外 ,适当加强腰腿部功能锻炼 ,会获得良好效果。
一、左右摆腿。站立位 ,双手扶墙 ,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 ,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二、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 ,轮流将在、右腿伸直后抬起 ,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
三、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 ,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 ,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四、正坐举腿。坐位 ,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 ,直膝 ,脚跟着地 ,手握凳边 ,抬腿过脐 ,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 ,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五、平坐推腿。坐位 ,足跟着地 ,足尖跷起 ,两手平放大腿上 ,随即向前弯腰 ,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 ,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蹲跳。双手扶凳 ,左腿屈膝下蹲 ,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 ,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疼痛发作时,可用冰敷患处30-60分钟,每天数次,连续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样的间隔用敷患处,也可服用等非处方止痛药。
每日睡前用热毛巾或布包的热盐腰部或臀部,温度不可太高,以舒适为宜。  
1 防止风寒湿邪侵袭。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2 防止及。原发性坐骨神经病也就是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等感染后,病原体(细菌或)产生的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本病。
3 注意饮食起居调养。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戒烟限酒,增强体质,避免或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4 治疗本病的药物对胃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严重者宜慎用。 
5 孕妇使用内治法宜慎重,以免引起与。
6 类药物仅限于急性期,应避免长期服用,切忌滥用。
7 在期,不要拾起超过10磅(1磅=0.9072市斤)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用力上举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后发生坐骨神经痛,绝大多数是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这与怀孕期间特殊有明显关系。一是孕妇激素发生生理性变化,使、,为做好准备,无形中使腰部的稳定性减弱。二是在子宫内逐渐发育长大,使腰椎负担加重,并且这种负担持续存在,直到分娩。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有腰椎间的劳损和扭伤,就很可能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从而压迫坐骨神经,引起水肿、充血,产生坐骨神经刺激症———坐骨神经痛。
对准妈妈的这种坐骨神经痛最好不要做X光检查,而用检查代替。即使无法代替,也要安排在妊娠后期检查,此时胎儿发育接近成熟,不易引起。孕妇应首选硬板床休息和做牵引治疗;常规的配戴容易限制胎儿活动,不利于其发育,故不宜选用;由于活血化淤的中药会影响胎儿发育,也应禁止使用。某些药物虽然效果好,但也不主张在这个时候使用。中期症状若严重者,可考虑终止妊娠。临产时则建议采用剖腹产的分娩方式,以免加重病情。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准妈妈在分娩后,其坐骨神经痛能自愈,只有少数需要分娩后再手术。预防的关键在于孕期劳逸结合,避免做剧烈的体力活动,尤其是在临产前3个月。平时最好采用侧卧位睡觉,平卧时要在下面垫上枕头或软垫,此外不要穿高跟鞋。  
出自A+医学百科 “坐骨神经痛”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坐骨神经痛”的留言:
-- 日 (三) 12:20 (CST)
留言:與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有何差異(以同一部位來說)???扫码下载好大夫APP,专享更多坐骨神经痛知识!
32篇相关文章
76位专家在线免费问答
12家医院的免费加号
推荐医生:165&位
副主任医师
可电话咨询专家:位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可网上咨询专家:76位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可预约加号专家:位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病情复杂,求助权威专家,咨询治疗方案:
23位坐骨神经痛专家可直接通话;
付费后90%当天即可通话;
患者满意度99%。
擅长:各种脊柱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各类脊柱畸形,包括青少...
查看患者反馈>>
最近通话:09-04 20:55
擅长: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颈源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头面部...
副主任医师
查看患者反馈>>
最近通话:10-07 21:28
擅长:1. 脊柱肿瘤
2. 颈椎病(脊髓型 神经根型)
3. 骨质疏...
查看患者反馈>>
最近通话:10-08 20:54
回复者均为正规医院大夫本人,100%验证:
76位坐骨神经痛专家可在线咨询;
上传病情资料,咨询更有效!
擅长:各种脊柱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各类脊柱畸形,包括青少...
擅长: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关节痛,足跟痛,腱...
副主任医师
7小时前在线
向专家本人预约门诊,符合病情免费申请:
12位坐骨神经痛专家可预约;
在医院正常收费之外,不额外收费
擅长:各种脊柱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各类脊柱畸形,包括青少...
最新预约:09-21 21:30
擅长:偏头痛、丛集性头痛、颈源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头面部...
副主任医师
最新预约:10-05 12:59
患者看病经验
医术精湛、高超 。针灸穴位精准、不痛。对待患者耐心,热情。
就诊大夫:
医院:天河区中医院
科室:康复科
发表时间:09-01 09:37
看病过程:我今年三月份突发左腿疼痛,腰椎测弯,行动不便,疼痛难忍不能睡觉,去几个...
就诊大夫:
医院:中日医院
科室:全国疼痛诊疗中心
发表时间:08-27 22:09
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坐骨神经是由腰4至骶3神经根组成,是全身最长最粗的神经,经臀部分布于整个下肢。
全部患者咨询
腰间盘突出膨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管狭窄骨质增生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症状重吗?严重的话,建议重拍一个腰椎核磁。现在走不了多远!最多50米!腰疼的厉害!
广州南方医院
患者已经有两年以上的患病史,左腿一直疼痛,近两个月疼痛加剧,去医院检查,有的诊断坐骨神经痛,有的诊断腰间盘突出。中间做过正骨、按摩、针灸,但都未见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以前是腰疼,近二月来主要是右侧臀部胀痛,曾经用甘露醇治疗5天,停要后还是痛,近一周在盲人按摩及,牵引,及电疗,今天似乎加重了,有了右腿麻的症状。核磁共
副主任医师
黄主任您好:我是大巴司机,腰疼病史20年,断断续续,数年数月发作一次。近俩月病情加重,腰腿疼,屁股疼,腿麻木,疼得浑身出汗,夜里睡不着觉。用的保守疗法
腰腿疼痛4年,双小腿麻木、酸胀1年年。刚开始是左侧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及左侧膝盖,现在是双侧臀部及大腿后侧疼痛以及双侧小腿发麻酸胀不能长时间坐站走。经过
2015年4月开始腰疼,经火针针灸一次开始出现坐骨神经痛,继续针灸,当时扎完针灸就感觉好点,过后还是不行,扎了6次就停止了,在日常工作中慢慢的病情就重
请输入您要咨询疾病的标题,5万名正规医院大夫给您指导…
坐骨神经痛相关疾病
按地区查找:
福建省立医院疼痛科
上海瑞金医院骨科
各种脊柱骨折脱位伴神经损伤。各类脊柱畸形,包括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
北大医院疼痛门诊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偏头痛,臂丛神经牵拉伤,下肢冷痛,痛经,早期带状疱疹
副主任医师
武警总医院麻醉科
仁济医院中医科
针药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痛,失眠,中风后遗症,面瘫,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
荆州三医中医科
运用中药、针灸治疗各种神经内科疾患、脑病、中风后遗症、面瘫、颤症、痴呆、精神紧张...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
头、面疼痛,胃痛,颈、腰腿痛、中风,面瘫,帕金森病、鼻炎,咽炎,耳聋、耳鸣
昆明市中医院针灸科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传统治疗
按地区查找:梨状肌综合症跟坐骨神经痛有什么关系啊?
来自于:江苏|
提问时间: 17:16:44|
病情描述:
医生说我患梨状肌综合症,我对梨状肌综合症)不是很了解,又不敢确定是不是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回答专区
  是坐骨神经在臀部受到卡压的一种综合症,在下肢神经慢性损伤中最为多见,由于易与所致坐骨混淆,故值得注意.
  [编辑本段]症状体征
  梨状肌综合症是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从臀部经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由于症状较剧且影响行走,故病人就诊时间也较早,肌力的下降多不太严重,检查时病人有疼痛性跛行,轻度小腿肌萎缩,小腿以下皮肤感觉异常.有时臀部(环跳穴附近)可扪及索状(纤维瘢痕)或块状物(骨痂),“4”字试验时予以外力拮抗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臀部压痛处Tinel征可阳性.有髋臼骨折病史者X线片上可显示移位之骨块或骨痂.
  [编辑本段]疾病病因
  臀部外伤出血,粘连,瘢痕形成注射药物使梨状及变性,纤维挛缩,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均可使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此外,少数病人因坐骨神经出骨盆时行径变异,穿行于梨状肌内,当髋外旋时肌强力收缩可使坐骨神经受到过大压力,长此以久也是一种慢性致伤因素.
  [编辑本段]病理生理
  梨状肌是髋关节小外旋诸肌中最上一个,坐骨神经约85%经梨状肌下缘出骨盆,向下行于上子子肌,闭孔内肌,下子子肌,股方肌和臀大肌之间,然后到大腿后方支配大腿后侧及膝以下的运动和感觉.臀部外伤出血,粘连,瘢痕形成注射药物使梨状及变性,纤维挛缩,髋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过大均可使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处受压,引起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编辑本段]诊断检查
  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病常有腰痛伴坐骨神经痛,腰椎代偿性侧弯畸形,腹部加压可加重或诱发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损害范围与突出椎间盘部位相关,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阳性,而“4”字试验则可为阴性.
  2,神经鞘膜瘤
  高位坐骨神经鞘膜瘤较为少见.其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与活动或休息无关,臀部有较强的Tinel征,但难以在局部扪及条索状的瘤体,有时可在B型超声图象上发现沿坐骨神经表面均匀增厚的回声带,手术和病理检查最终确诊手段.
  [编辑本段]治疗方案
  早期梨状肌综合症可经保守治疗而得到缓解,如病因不能解决,已形成较重瘢痕粘连或有骨痂压迫,神经行径变异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效果与病程长短关系很大.
  [编辑本段]用药安全
  1,梨状肌综合征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梨状肌的炎性病变,解除梨状肌对坐骨神经的压迫,早期治疗可以使梨状肌的病变中止,不再对神经继续卡压;晚期无法通过保守治疗缓解者可选用手术方法治疗以解除压迫.所以无论病变早期或晚期经过有效治疗,均可康复,预后良好.
  2,如果经各种治疗仍无法缓解症状应排除注意腰椎及神经本身病变.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或尽量减少活动,以利病灶部水肿,炎症的吸收,并注意下肢,臀部的保暖,避免过劳及风寒湿的不良刺激,在缓解期应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腰臀部肌肉的功能锻炼.
  3,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向患侧放射,即坐骨神经压迫症状.在临床中造成坐骨神经压迫症状的疾病有多种,因此确诊梨状肌综合征时需要除外其他疾病造成的坐骨神经疼痛.主要有坐骨神经炎和根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炎起病较急,疼痛沿坐骨神经的通路由臀部经大腿后部,窝向小腿外侧放散至远端,其疼痛为持续性钝痛,并可发作性加剧或呈烧灼样刺痛,站立时疼痛减轻.根性坐骨神经痛多由于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关节炎,脊柱骨肿瘤及黄韧带增厚等椎管内及脊柱的病变造成.发病较缓慢,有慢性腰背疼痛病史,坐位时较行走疼痛明显,卧位疼痛缓解或消失,症状可反复发作,小腿外侧,足背的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足及趾背屈时屈肌力减弱,踝反射减弱或消失,这类病变可做X光片检查以协助诊断.此外,梨状肌综合征还应该和其他造成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疾病相鉴别,如臀部脓肿,坐骨神经鞘膜瘤等病.
  4,手法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缓解病人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疗时,首先要选准部位.患者可取俯卧位,双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手术患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连线,连线中点直下2cm处即为坐骨神经出梨状肌下孔之部位,其两侧即为梨状肌.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坐骨神经痛专题:&
.cn/guke/zgsjt/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坐骨神经痛有哪些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坐骨神经痛症状,尤其是坐骨神经痛的早期症状,坐骨神经痛有什么表现?得了坐骨神经痛会怎样?
二、症状深读
一、症状  一、症状  坐骨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和。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样疼痛。夜间更严重。&  二、分类  1、原发性  原发性为坐骨神经的炎症引起的疼痛,以单侧者居多,可常和肌纤维炎同时发生。原发性坐骨(坐骨)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寒冷潮湿及扁桃腺炎、、、等其他炎症感染,有的同时伴发肌炎及肌纤维组织炎。  2、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1)  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征阳性,(Lasegue征)阳性。  2)  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点在臀点以下,Lasegue征阳性而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  3)  此型临床比较少见。表现为同时出现,可沿一侧下肢的后侧向下放射。  体检发现  1.压痛点 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有压痛点如腰旁、髂点、臀点、腓点、踝点等。  2.坐骨神经 牵扯征阳性,如Kernig征、Laseque征、Bonnet征等阳性。  3.坐骨神经支配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反射和。致患侧脚趾背屈力弱,小腿外侧觉减退,跟,臀部等。&  三、诊断标准  根据疼痛的部位及放射方向,加剧疼痛的因素,减痛姿势,牵引痛及压痛点等诊断不难但确定病因十分重要。  1、  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可确诊。  2、马尾肿瘤  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初常为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逐渐发展为双侧。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及鞍区感觉减退。腰椎穿刺有蛛网膜下腔梗阻及明显增高,甚至出现Froin征(脑脊液黄色、放置后自行凝固),碘水造影或MRI可确诊。  3、腰  多见于中年男性,早期常有&&,行走后下肢痛加重,但弯腰行走或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当神经根或马尾受压严重时,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坐骨神经痛症状及体征、病程呈进行性加重,卧床休息或牵引等治疗无效。腰骶椎X线摄片或CT可确诊。  4、腰骶神经根炎  因感染、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或劳损,受寒等因素发病。一般起病较急,且受损范围常常超出坐骨神经支配区域,表现为整个、疼痛、轻度、除跟腱反射外,膝腱反射也常减弱或消失。&  另外,还需考虑腰椎结核、椎体转移癌等。干性坐骨神经痛时,应注意有无受寒或感染史,以及骶髂关节、髋关节、盆腔和臀部的病变,必要时除行腰骶椎X线摄片外,还可行骶髂关节X线摄片,肛指、妇科检查以及盆腔脏器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坐骨神经痛症状文章
只需输入症状,自查工具将告诉您可能患上的疾病,指导您正确就医!
当季多发症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