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样做自己才能更好的做自己

全国-1月28日已结束北京-3月26日线上-1月21日已结束
阅读(3897)
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起点学院】,BAT实战派产品总监手把手系统带你学产品、学运营。
小编按:每个人看这篇文章,感受可能都不太相同,大家自己慢慢体会吧。
喜欢一件事才能做好它,这可不是什么新想法,用4个字概括:“Do what you love”(“做你喜欢的事”)。然而,知易行难!
小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以为工作和娱乐截然不同。生活分成两部分:有时候大人给点活干;剩下的时间就去玩,随心所欲。偶尔,大人让做的事居然挺有趣,而玩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比如摔倒受伤。但这种情况不多见,通常,干活都没啥意思。
生活有工作和娱乐两种状态,相应地,人被分成两种,大人和孩子。大人要辛苦地工作,孩子虽然不用工作,但他们得去学校学做一些简单的事,为将来打基础。就像孩子们不喜欢学校一样,大人们也都不爱工作,这似乎显而易见。
老师尤其相信工作没有乐趣可言,这并不奇怪,因为绝大多数教师没体会过教书的乐趣。就像孩子们不能玩躲球游戏(dodgeball),非要背各个省的省会一样,老师也不得不看着这些孩子,不能躺在海滩。谁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么说并不代表我认为允许孩子自做主张是对的,他们总得学会点什么。但是,如果大人告诉孩子“工作不都是这么枯燥,现在之所以要做些很闷的事,恰恰是为了以后可以选择能带来乐趣的工作”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在我9岁或者10岁的时候,父亲曾告诉我,只要我喜欢,长大了干什么都行。这话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听起来好像有人告诉我水是干的一样怪异。虽然我不敢肯定父亲想告诉我什么,但肯定不是说工作能像娱乐一样带来乐趣。过了好多年,我才弄明白这一点。
很多人读完高中就开始工作了,所以,大人会在孩子读高中的时候向他们讲些工作上的事,也允许孩子跑去看他们工作的样子。那时我总觉得大人都很喜欢各自的工作,现在回头想想,也许只有私人飞行员才真正喜欢,银行经理肯定不喜欢他的那份工作。
有一种说法,中高层人士都喜欢自己的工作。于是,人们都装模作样喜欢自己的工作,仿佛自己是中高层人士中的一员,否则不仅会影响其职业生涯,而且显得没有教养。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为什么人们都要装作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只能做好他喜欢的事情,那么,有些人能成功,就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工作。如同在美国,家家户户都有250年前法国国王用椅的不同程度的仿制品一样(尽管主人可能并不太清楚),人们对工作的态度也是在不同程度上、有意无意地模仿成功人士。
假装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做法必定把孩子弄得精神错乱,等他们到了开始思考喜欢什么工作的年龄,绝大多数人已经完全被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观点所误导。一方面,学校教导他们工作是一种责任,但毫无乐趣可言,工作甚至比上学还辛苦。另一方面,身边的大人却口口声声说他们喜欢工作。孩子们会想:“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不是孩子的错。
学校和大人们不一致的说法使孩子们错误地认为:学校里学会做的事情并不是真正的工作;工作不比学习更糟;要么那些说喜欢工作的大人都在说谎。然而,三种说法全是错误的。
最危险的谎言来自孩子的父母。如果某人选择无聊的工作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很多人也真的是这么做的——那么他的孩子很可能受其影响,也认为工作挺无聊的。而如果父母能为自己多考虑考虑,教出来的孩子反而会好一些。热爱工作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昂贵的房子无法带来的。
读大学时,我才明白养家糊口不是工作的唯一目的。选择什么工作要比赚多少钱重要。虽然人们一般认为工作就是为了生存,但也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故事(比如说爱因斯坦在专利局上班)说明,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如今,工作的目的是为世界做出贡献,同时也要能够生存。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无法改变自己的错误想法,认为工作中令人痛苦的事情很多。工作中仍然需要不断钻研,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所以,人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做这些工作。
如果认为工作注定是件痛苦的事,当工作中出现错误就觉察不出来。这就是我在研究生院学习期间的思考所得。
一个人能够喜欢工作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他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停止寻找。另外,如果他像其他人那样,低估了对工作的热爱之情,又会过早地停止寻找。他或者会听从父母的安排,或者去追名逐利,又或者什么也不做。
一方面“做你喜欢做的事”并不意味着做此时此刻最想做的事,即便是爱因斯坦也会有想喝咖啡的时候,但他会告诫自己先完成手头的工作。
我总是无法理解有些人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以至于其它的事都不想做,因为我从来没有如此喜欢过一份工作。如果我可以选择花一小时做点什么,或者瞬间转移到罗马,然后在那里闲逛一小时。我会更喜欢哪一个呢?说实话,都不喜欢。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去Carribbean飘流、做爱、或者享用美食,而不是去解决难题。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有时间范围的。不能是只在某一刻特别想做的事,必须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比如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
没有成果的快乐是无法持续的,如果厌倦了躺在沙滩上,而又想保持快乐,就得做点事情出来。
另一方面,必须得喜欢工作多一点,喜欢享受少一点,要有不做点事就闲得难受的劲头。当然也不能没日没夜地工作,可以坚持工作直到疲劳为止,然后可能想做点别的,甚至只是发呆。但不要把这种时刻当成一种奖励,或者辛苦工作的补偿。
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如果一个人在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那么不会有什么成就,因为强迫自己工作不可能比别人做得好。
要想工作得快乐,不仅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是令人佩服的事,是那种做完可以说“哇,太酷了”的工作。不一定非得制造点什么出来,学会开滑翔机,说一口流利的外语,都足以让人感觉很酷,至少是那一刻。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试自己。
我认为读书就不符合这一标准。除了某些数学书或者实用科学书籍,很难准确说读完一本书后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读书和工作不太一样。只有在实践中运用了读到的知识,才会感觉有收获。
Gino Lee告诉过我一个好方法——做一件能让你的朋友说“哇”的事情。但这可能不适用于22岁以下的人,因为他们认识的人太少,碰不到真正的朋友。
我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在乎别人的看法,除非是他的朋友。不要想着出名,不必太在意众人的意见。能够得到尊敬的人的意见就够了,何必在乎那些根本就不认识的人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出名极具诱惑力,甚至可以让人放弃其所爱,转而去做一些他渴望喜欢的事情。
比如,有些人之所以写小说,是因为他们喜欢读小说,而且发现写小说可以得诺贝尔奖,于是乎他们会想,难道还会有什么工作比成为一名作家更好吗?但是,渴望成为一名作家还不够,还要喜欢写作,喜欢编故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就能赢得声望。然而,做某些工作会带来声望是后来才有的,爵士乐就是一个例子,其它成熟的艺术形式也是如此。所以,尽管去做喜欢的事吧,声望自会随之而来。
声望对于雄心勃勃的人来说是最危险的诱惑,想让这种人办事,只需向其保证一定的声望即可,比如让其做演讲、作序、服务于某个委员会、以及做个部门头头,等等。所以最好的建议就是不要做这类工作,如果它有趣的话,人们就无需使其听上去很美了。
同理,如果同样喜欢两种工作,其中一种会带来更大的声望,那么就选择另外一个。声望会一点点地改变人们的爱好,所以如果自己无法区分的话,那么很可能真正喜欢的是不引人注目的那个。
金钱同样使人堕落。钱本身并不危险,有些工作虽然可以挣很多钱,却被人瞧不起,比如电话推销、卖淫、或者人身伤害诉讼。做这种工作的人最终会是那些“只求生存”的人(建议:如果某个行业的从业者这么说,不要做这个行当),有追求的人才不会被其诱惑。真正的危险来自于名利双收的职业,例如从事企业法律或者医学工作。一份既有保障又有前途的工作,再加上一点可以不劳而获的声望,才是对青年人最大的威胁,因为他们还没开始思考什么是他们真正喜欢的。
要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喜欢他正在做的事,就看他会不会无偿地工作,即使不得不做另一份工作以求生存。究竟有多少企业律师愿意在非工作时间免费做他们正在做的工作,而以日常工作糊口呢?
这种方法对于选择从事哪种学术研究工作特别有帮助,因为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大多数优秀的数学家即使当不了数学教授也愿意从事数学研究,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有人发表论文,就是想做英语教授,而不是在广告机构工作。即使没有数学系也会有人研究数学,但是如果没有英语专业,以及教学职位的存在,又怎么会有人长篇累牍地发表论文,研究Conrad小说中人物的性别和身份呢?没人会觉得研究这些东西很有趣。
做父母的往往会看重金钱。可以放心地说,孩子想当作家而父母想让其当医生的多,孩子想当医生而父母让其当作家的少。孩子认为父母太“实际”,其实未必。所有的父母对待孩子要比对待自己更慎重,因为作为父母,他们承担风险,却得不到好处。如果八岁的儿子打算爬树,或者10来岁的女儿要和坏男孩约会,父母无法体会孩子的兴奋,但是如果儿子从树上掉下来,或者女儿怀孕了,却要父母出面收场。
面对如此危险的诱惑,很难找到喜欢的工作就不奇怪了。大多数人从小就相信工作是受罪,不信邪的人也都栽在了名利的诱惑上。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最终找到了他们所热爱的工作呢?10万,或者10亿。
找到自己爱干的工作是很难的。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肯定很难,所以,不要低估它的难度,同时,也不要因为暂时没有找到而气馁。其实,只要敢于承认自己对工作的不满,就比很多人更可能成功了,那些人还在自欺欺人呢。如果周围的同事都说工作得很开心,而自己却对这份工作一点也看不上眼,那也许是同事在自己骗自己,虽然未必都是,但可能性很大。
做大事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艰苦,因为只有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他们根本不需要勉强自己,但是,寻找爱好的过程却得非常认真。有些人特别幸运,他们12岁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沿着这条路茁壮成长。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更多成就大事的人来说,其职业生涯就像乒乓球的轨迹,他们在学校里学A,工作后做完全不相关的B,最后成名于C。
有时候,更换工作是精力旺盛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因为懒惰。通常,你无法区分自己究竟是掉队了,还是在另辟蹊径,即使许多成就大事的人,在最初寻找人生定位时往往很失望。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保持诚实吗?一种方法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好它,即使不喜欢。这样至少知道自己不是在为懒惰找借口。更重要的是,往往会养成把事做好的习惯。
另一种方法是“坚持实践”。例如,如果想成为一名作家,又不想因为日常工作而浪费精力,那么,就要坚持练习写作。尽管写得不好,但还是要坚持写。只要坚持实践,就会知道想成为作家是不是想想而已。如果写的东西实在糟糕,选择这份工作就不现实。
坚持实践是一种启发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找到喜爱的工作,甄别出那些本以为会做好的工作,最终选择真正喜欢的,就好像水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可以找到屋顶的漏洞一样。
当然,明白喜欢什么工作并不意味着能够以它为工作,这是两码事。有追求的人更要把两者分清楚,喜欢做什么和能做成什么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看得越清楚,内心就会越痛苦,很多人因此降低标准。例如,如果在街上随便找人问问,他们能否和达·芬奇画得一样好,就会发现很多人说他们根本不会画画。这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而不是事实。他实际想说,我不会去干那个。因为如果想方设法让他做画20年,他会为自己获得的成就而吃惊。当然那需要非常刻苦,可能要在头几年每天都得面对失败。所以如果有人说“我不行”,不要相信他。
另一个经常听到的说法是,不能每个人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总得有人做令人讨厌的工作。真的吗?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在美国,唯一强迫人的方式是征兵,但他们已经30年没有这么做过了,而是一直利用名利吸引人工作。
如果仍然有些事没人愿意做,那么人们就不得不自己做,过去发生在家奴身上的事就是这样。家奴的工作是经典的例子,在公元10世纪时,似乎那份工作总得有人来做。然而在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已经没有仆人了,有钱人得自己干活。
所以,也许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做,但是谈到具体的某项工作时这么说就不合适了。糟糕的工作可以自动化完成,或者根本就不做,如果没人愿意做的话。
有一种情况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他喜欢做的工作。人首先要生存,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会很难赚到钱。这时有两条路可以走:
■成长渐进法:随着能力的增强、名气的增大,逐渐放弃不喜欢的工作,选择喜欢的工作。
■齐头并进法:做不喜欢的工作赚钱,以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成长渐进法更常用,工作做得好的人一般选这种方法。年轻的建筑师开始时不得不什么活都干,等到他做得很好之后就可以挑选项目了。这种方法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太慢,而且不确定,即使是终身聘用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自由。
齐头并进法有多种做法,取决于需要用多少时间赚钱。一个极端是白天上班,靠一份工作时间固定的工作赚钱,而在闲暇时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一个极端是先拼命赚钱,直到不再为钱发愁。
齐头并进法用的人比较少,因为需要事先做好周全的打算,而且这种方法更危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的要求也越高,所以为了赚到足够的钱,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工作。更糟的是,人可能会被工作内容改变。如果做无聊的事情太久,脑子可能就锈掉了。钱给的越多的工作越危险,因为需要付出全部的精力。
齐头并进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人摆脱障碍。职业发展不都是一片坦徒,不同工作之间的差距变化很大。从结构设计工作转行到产品设计工作还有可能,要转向音乐方面就不太可能了。有两份工作的人多一分选择,尽管其中一份只为赚钱。
到底该选哪条路走呢?这取决于你是否明确想做什么,是否擅长分清主次,能承担多大的风险,以及是否有人愿意为你喜欢做的事情付钱。如果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知道有人愿意为此付钱,那么就选择成长渐进法。如果还不了解自己想干什么,或者不喜欢非黑即白的二元逻辑,那么可以选择齐头并进法,只要你能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
不要太早下决定。很小就知道自己未来做什么的孩子似乎让人印象深刻,就像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善于做数学题目一样。可惜,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
我有一位非常成功的医生朋友,她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工作。当有人向她咨询申请医学院事宜的时候,她很想握着他们的手说“不要去”(但是她从没这么做过)。她怎么会这样呢?她在高中的时候就想成为医生,而且她雄心勃勃信誓旦旦,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令人遗憾的是,她甚至克服了对这份工作的厌烦。
结果,她现在的生活实际上是一名高中生为她做出的选择。
年轻的时候,我们相信有足够的信息事先做出选择,工作却是个例外。试图做出选择时,手上只有少得可怜的信息。即使上了大学,我们也很少知道工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做过几次实习生,但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提供实习机会,而那些提供实习的工作,也不会教你太多东西,就好像做球童不可能学会打棒球一样。
人生规划和其它规划一样,多尝试会有更好的结果。所以,除非十分确定,最好还是选择一份可以应用成长渐进法或齐头并进法的工作。这也是我选择计算机行业的部分原因。在这个行当,做教授也行,想赚很多钱也行,也可以向一些相关专业转行。
尽早从事涵盖面较广的工作也是很明智的,这样就可以很快知道各种工作都是做什么的。相反,极端的齐头并进法很危险,因为无法得知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一个人做了十年的债券交易商,当他攒够了钱决定不再继续而转行写小说时,却发现自己并不是真得喜欢写小说,却已为时已晚。
多数人都会说,这好办,给我一百万,我就能弄明白该做什么。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环境塑造人,离开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多数人都会不知所措,看看那些中了彩票或继承了大笔财产的人就知道了。就像每个人都说他们在意财务安全,然而最快乐人不是那些拥有它的人,而是那些喜欢他们在做的事的人。这么看来,有一份明确的计划未必是件好事情。
选择哪条路,是要经历一番思想斗争的。找到喜欢做的工作很难,大多数人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即使能做到,也要等到三、四十岁。但是,只要有这个愿望,就很可能会实现。如果知道自己会喜欢工作,就胜利在望了,如果知道自己具体爱做什么工作,就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学习、交流、分享社群,集媒体、教育、招聘、社群活动为一体,全方位服务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woshipm。成立5年以来举办线上活动500余场,线下活动数百场,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重庆、厦门、福州等城市,在互联网业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好评。社区目前拥有300万忠实粉丝,其中产品经理占比50万, 中国75%的产品经理都在这里。到底怎样才能更好的做自己_百度知道
到底怎样才能更好的做自己
有些事情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其实要做好自己也蛮难的,顺其自然吧看你自己想做什么样子的 人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自己!即使有一个你认为满意的答案?这问题怎么能让别人来回答,也不可能照那个答案去做你自己的啊!什么时候你不用问别人这样的问题了就是你懂得如何做自己了
不要想着改变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就什么样,自信一些,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自己命运是靠自己掌握的别人想法不一定适合你
恩,?从现在开始做好自己吧~!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增强自信心
做自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C)本文由未来创客(futuretrek)根据峰会内容整理
6月18日下午,湛庐文化·未来创客在清华大学学经管学院伟伦楼一层报告厅,举办了题为“数据风暴中,谁将成为下一个产业颠覆者?”的大数据应用创新高峰论坛,本文为因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先生的演讲内容整理版。
现在谈论大数据时,我们往往是从商业角度探讨这一话题,但吴先生却更多地从大家更关心的个人隐私角度来分析问题。在这个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大数据时代,一个人不可能很好地隐藏自己的数据,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主动管理自己的数据,做自己数据的CEO,让数据为自己创造财富。
下面是演讲内容:
今天我会跟大家讲一个非常特别的话题,关于个人数据的隐私问题。过去讲了很多的大数据,更多是在企业、互联网,甚至过去花了很多时间讲开放数据创新,讲政府应该把数据开放出来,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中国的政府,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把数据开放出来。当然,这不是我说要讲的重点,只是跟这个事情有因果关系,这是大数据的相关性。
我觉得现在是时候开始讲一种新的大数据,就是个人数据。大家看这个题目有点out,叫做“你是数据,我即生意”。什么意思呢?你也许现在已经不是物理人,而是你的数据呈现出来的生命体。而我是数据,我不再是某个公司的员工,我自己就是一个生命,我是我自己的CEO,我能够去货币化自己的数据,我做我自己数据的生意,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话题,如果你能认真听完我的演讲,这对你来说或许是一个新的商机。
个人数据究竟是谁的?
首先,我想跟大家探讨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不是真正的拥有你自己的数据?拥有,我使用的英文词是own,它有几层意思,先用它的第一层意思,你是不是真正拥有你自己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很多人回答说我并不真正拥有我自己的数据。
为什么呢?大家不是说数据是石油,数据是资产,数据是货币,数据是原材料,数据是值钱的东西。但问题是,这是谁的资产?谁的货币?谁的原材料?我感觉不是我的。我的数据不是我的资产,这是现在大家很多人有的这么一个考虑。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他回答说,我真正确实是拥有我自己的数据。但这不是好事,怀璧其罪,我因为拥有我的数据,我真正体验了很多的麻烦,这些数据给我带来了麻烦。比如说隐私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跟很多年轻人谈隐私的话,他们不能感觉到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问题。他觉得我又是一个爱看A片的中年大叔,我也没有同性恋,没有HIV,我又担心什么呢?但事实上,你换一个角度去看,也许你就能够理解到隐私对你的影响。
比如说你在用你的电脑时,有个人在你的背后看着,你是否会感到不舒适?这就是一个隐私的问题。事实上,当你在互联网上冲浪,在使用手机,在到处行走时,你留下了数字足迹,这里面有你的很多隐私。所以隐私的问题,给大家带来了困扰。
当我在网上购物时,留下了我的很多信用卡信息,这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个financial risk。很多人目前并不那么认为,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有一次到一个地方去开会,住在一个很高大上的酒店,把信用卡给服务员预收款,把东西放到楼上以后,就去下面吃饭,吃完饭以后,在付款的时候,我突然脑子里面出现了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拿现金付款。第二种选择是我拿信用卡付,同一张信用卡,或者是说计入房费。或者我用另外一种信用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考虑呢?我用现金付款,我的隐私泄漏最少,但是少掉了一些信用的点数。如果计入房费呢?也不错,但是这个酒店更多的了解了我的行为,他不但知道我入住的行为,还知道我隐私的行为。如果我用另外一张信用卡付呢,未来我来这个连锁酒店时,由于它对我的了解又不够,没办法给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我回来以后跟我团队的人探讨这个问题,有少数人选择现金。有一半非常注重隐私的人,他就选择了用另外一张信用卡。而另外一半希望得到更好服务的人,选择计入房费。不同的人在这个上面有不同的考虑。
还有就是这么一个SPAM,英文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一个午餐肉罐。还有一个是垃圾邮件,垃圾短信。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发明,应该是在上世纪70年代发明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那时候互联网还没出来,是APA.NET,在90年代的时候,SPAM一度占了很大一部分。
除它之外,还有一个精准营销的问题。商家说我不是胡乱地给你发东西,我是基于我对你行为的理解。基于我对你的画像,来对你进行精准营销和微营销。这按理说也是很好的事情,但问题就在于亲密感和令人发指之间这条红线怎么划分。这让我很烦恼,我浏览网店的时候,把有些货物放到购物车里面,但没有去买,我可能是在京东上做了这个东西。后面我浏览任何网页的时候,就有一个广告老是跟着我,在问你是不是对这个东西感兴趣?你因为某种原因没买,后面这个广告也会不停地跟着你,希望你再去买。但他不知道,事实上我可能已经买了,这就是对我们带来的困扰。
问题来了,你到底在乎吗?不在乎吗?
这个东西即使在技术圈子里面知道的人也不多,叫Do Bot Track,这是浏览器的一个功能,最早是在开源的浏览器里面。后面微软的跟进,最后Google也开始支持。当然Google是很不情愿,一旦把这个打开了以后,它的广告就没办法对你进行精准的营销了。但问题是在于,圈子里面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功能,事实上知道这些功能的人,他也没有打开。
另外,大家知道现在量化自我这么一个运动非常火。很多人都戴上手环,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手环,它说我会把你的信息给其他人。而且我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你信息的安全性。但是用户是不是真正在意呢?用户看都没看,就点接受。所以从这两个例子上看,是不是我们大家对于隐私,对于这个数据是不是属于我?数据的安全真正很在意呢?好像是不太在意。
确实也有牛人支持这种观点,凯文·凯利就说在这个互联的时代里面,把自己藏起来是要付出代价的,你把自己的隐私送出去越多,那你获得的服务就越好,这就代表了一个很普遍的观点。
当然也有持不同观点的,比如杰伦·拉尼尔,他是虚拟现实的先驱者,他说你以为你把自己的数据给了那些人,就能获得更好的服务吗?如果这个在线书店能够更多地了解你,了解他,我就可以做差异化的定价,你买这个东西可能要付出的钱,要比其他人买付出的钱要更多。所以他了解了你,并不一定说你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你也许要多付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但这是思想家的观点。
我们再看看普通人,这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的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如果说这个商家愿意给你折扣,你愿不愿意无条件地把你的数据给这个商家?这是第一个问题。我想了解一下在座的各位不同意的举个手?可能有一小半朋友在获得折扣后,还是愿意把你的数据给这个商家的。
第二个问题,如果说这个商家愿意给你提供免费的wifi,比如说星巴克给你提供免费的wifi,它会跟踪你上网的行为,来了解你的一些偏好,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请不愿意的举一下手?也差不多接近一半。
第三个问题,我这个商家是真正地希望能够给你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我可能是需要能够了解一下你的一些数据,估计大家的接受度也是差不多一半。
看看美国的调研,绝大多数普通人事实上是对于自己的数据还是很在意的,并不是因为你商家提供一些小恩小惠,它就愿意把自己的数据无条件地给出来。
所以我今天这个演讲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端正一个态度——在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态度,你不要又不愿意又去忍受,甚至是有些人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你应该是有一种新的态度。你这个新的态度,也是用了own这个词,你对你自己的数据负责,这是你的数据,你要对你自己负责!
面子,还是里子!
那这个态度核心就是两个,一个叫面子,一个叫里子。面子就是你要真正地去在意你的身份问题,而里子呢,你真正事实上是可以从这个数据里面赚钱的。
先说面子的问题,也就是我标题的前一半,你就是你的数据。你的物理外貌不是特别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的数据呈现出来的。
我们现在知道,比如说我在这里,大家能够看到我是这么一个人。但同时呢,我又有一个数字的影子,叫数据画像。我这个数据人包括了很多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数据的足迹,每个人在冲浪的时候,留下了很多数据的足迹。甚至不带手机,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面还是会留下很多数据的足迹,北京有一百万个摄象头,你每天至少能够在摄象头里面出现个十几次。
还有现在量化自我,我们要量化我的生理状况,量化我的心理状况,而这些东西都是数据。我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数字身份,我们在不同的网站上面,以不同的ID登录,不同的ID还带着不同的密码。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帖子,他说有个人挺有意思的,他公司要求每三个月改一次密码,所以他就设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密码,未来三个月我要怎么改变我自己,怎么来实现我的人生目标,然后我就把这个作为我未来三个月每天登录时候都要输入的密码,蛮好的事情。但是这里面暴露了你的一个目的,暴露了你做事情的意义所在。
还有社交威望问题,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在这个数字世界里面慢慢在培养我的社交威望。在国外有一家公司叫Klaut,会量化你的社交威望。如果是38,非常不幸,为什么呢?你满40的时候,就可以到机场用贵宾休息室了,但你的社交威望还差一点点。
还有你的信用,现在互联网的征信非常广,它的一个理念是什么呢?所有的数据都是新的,这是国外的一个信用评分机构,这个人是700时分很不错,你这个分数可以在P2P的网站Lending Club上借到钱。
还有各种各样的消费行为,价值取向都反映在我们的数据当中,所有电商公司都会对个人进行刻画,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可能把你刻画成一个中产阶级,有孩子,花销起来精打细算,你会被录入到不同的桶里面,你就是被帖上一个桶的标签。我看到一个最有意思的桶叫“右键一组”,这些人对于技术有非常高的敏感度,跟其他的一些人又不太一样。所有这些组合起来就是你的数据人。
而你真实的人跟数据人是能够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你不断地被量化,被不断地去掉噪声,最后真实刻画成这么一个数据人,或者是你的数字影子。
另外一方面,因为它是一个数据人,他会无时无刻被大数据所影响。刚才说的Facebook,他要控制大家的情绪,就是一种影响。甚至是我们在亚马逊上面买书的时候,你会参考、推荐,这样一种个性化的推荐,就是大数据对你数据人的一种影响,个性化推荐本身是一个矛盾的修辞。说是个性化,但是它的结果又是把你变成跟其他人越来越相似。所以在这么一个虚拟世界里面,你的数据人不断地在变。而这种变化呢?又会反馈到你真实的人上面去,所以你的真实的人和数据人相互作用,循环往复、不断变化。
这样导致一个问题,你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的你,而数据的你会给你带来麻烦。你点背的时候,第一个要考虑的不是怨社会,而是要怨数据,互联网、大数据永远把你忠实地记录下来,而且不能擦除,几十年前犯的一个事,现在还能用搜索引擎把它搜出来,永远跟着你走。
第二个数据会被滥用,有个老大哥会有你的数据,会滥用你的数据。
还有数据可能会带来歧视。它因为一些数据歧视你,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还是互联网征信的,它会对每一个人建立一个信用的模型,而这个信用模型里面用什么数据呢?比如说你是金牛座的,那你很有可能在统计意义上面比处女座的人,借钱不还的概率要高一点。或者你这个人老是用IE6,我就认为你是常去网吧上网的人,没有正当的职业。如果老是半夜两、三点上网,没有正当职业,信用降低一点。如果上班都在这个IP地址上网的,突然换了一个IP地址,是不是失业了?
还有一个预测的困扰,刚才讲到未来预测是一个很重要的大数据特性,它有可能预测十几秒以后,你会买什么东西。这还想起来不错,但它也会预测你几十年后,会有什么样的毛病?如果说你几十年后,有40%的概率会患上某种癌症,那保险公司就不太愿意给你保险了。大家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少数派报告》,里面有个情节,一堆警察破门而入,他说我是哥伦比亚刑审预测犯罪的人,预测你会犯罪,所以预测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这是面子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地经营这个数据人。
经营的一个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是把我们真正变成我自己的生意,我真正地去own自己的data。
上面这句蛮有意思的,它说I AM NOT A BUSINESSMAN,这是歌手JC说的,别把我当做生意人,我自己就是生意。一定要让大家有意愿去做,为什么要去做呢?这还是拉尼尔给大家秀了两张图,一张是钟型曲线,绿色部分是高收入阶层,很有钱,但是少数。红色部分是贫穷阶层,也占少数,中产阶级是占绝大多数。
但是现在互联网让中产阶级尾巴化,互联网有一个理念是什么?叫赢家通吃,老大、老二能活,老三就必须死。它赢家通吃了以后,把财富完全攫取在它的口袋里,而中产阶级就是那儿的常委。为什么?拉尼尔给头部那些人取了一个名字,叫塞壬服务器,古希腊神话里面的海妖。所以那些互联网的巨头,给你免费的服务,给你精准的服务,让你把这个数据给它,它越来越富,你越来越穷。
我们要看看互联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首先一个,互联网本身网络是去中心化的。但是数据变得中心化了,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网络本身是非常开放和自由的,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化的服务,把我们一些创新的门槛降低。但问题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数据使用是不透明的,数据使用缺乏信任,我们能不能去改变这么一个现状?
首先,法律法规应该先行,也就是说,我怎么能够利用法律法规来保障我的数据由我做主。第一是数据的拥有权,到底谁真正拥有这个数据。我们很多数据是我主动给出的数据,拥有权肯定在我。比如说我登录一个网站,填入了我的私人信息,这个数据的拥有权在我。还有一些数据是观察数据,我是被观察的人,而其他人是观察的人,那这些数据是属于观察的人,还是被观察的人?还有一些数据是推理出来的数据,这个数据拥有权属于谁?如果说我不幸挂了,这个数据拥有权能不能继承或者转移?如果两个人离婚了,那这个数据拥有权怎么定义。
第二点是数据隐私权,什么数据是一定不能给你看的。第三个是数据许可权,这个许可权是可以撤销的,可以转移的,今天在Facebook里面,明天不想在这个里面待了,把数据全部拿出来,转到腾讯里面去。第四是数据审计权,我能不能去审计你对我数据的使用。
最后一个是数据分红权,数据有一个外部性,当时我采集的时候,是为了这么一个目的采集的。但未来它可以服务于另外一个目的,反复产生新的价值。对于未来产生新价值的时候,我能不能分红?所有这些需求都是需要法律保障的。在中国这些东西还缺位。甚至美国和欧洲定义的也不完整,这个是需要未来十年去解决的。
这有两个东西,两手都要抓的,一个叫做商业模式,另外一个叫做技术,你必须有好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技术,来去解决数据可控的问题,解决数据在一个信任缺位的世界里面,怎么能够去产生价值。
商业模式第一个就是要定价,对数据要进行定价。这是金融时报给的一个计算器,我在上面算了一下,我的数据价值0.66美金,当然就是让你回答了几十个问题,这几十个问题价值0.66美金,可能是一千个人打包卖给谁,这是一种定价。
另外一个网站可以分析你所有Facebook里面的内容,你的朋友,你发的帖子,你的活动,给你算出来你的数据多少钱?这个还不错,380美金。
有一家新的初创公司,索性就这么说,我每月给你8美金,你把你的Facebook、Twitter、银行给我,我去找广告主变现去,每个月8美金还不错。
还有一个哥们就有意思了,自己把自己的数据放到众筹网站上面,筹到了213美金,这就是把你的数据进行定价的方式。
除了定价以外还有货币化,这里面列出来了很多公司,比如说Personal Cloud,你去一个卖车的网站上面,你用这个帐号去登录,一登录了以后,它根据你的背景,根据你的一些行为,去推荐。聚信立是反过来,你在它的浏览器里面用淘宝登录,就把你淘宝消费的记录全抓下来了,然后你也可以用你的移动帐号登录,你也可以用你的京东帐号登录,它根据这些消费数据,给你算出来一个信用,你有了这个信用可以申请信用卡,你也可以去P2P借贷去,享受某一个贷款利率。它让你自己登录了以后,把你的数据授权给它,它给你的数据带来价值。
比如说,跟踪你在互联网上的数据,有时候你的数据是负面的,帮你解决。
Hard shake可以实时给你发一些信息,你实时给它做一些调研报告,给你一部分钱。下面这两家公司更好地帮助你利用你的数据,跟数据的使用方做更好的匹配,让你数据更好的变现。所以这些公司现在都还很小,但是大家要知道,边缘创新都是从小公司开始的。大公司一开始是看不起,最后来不及了。
我个人做技术的,在技术上面,我认为有近期、中期、远期三个路线。
首先近期我非常推崇OPENPDS,MIT做的一个公司,在湛庐也发过一本书,《智慧社会—社会物理学》,它就是一个数据库,不同的应用,不同的互联网服务想要使用这个数据的时候,不能直接拿,可以把一段代码发给这个数据库。比如说这个潘多拉想要你了解个人对音乐的一些偏好,可以跑到你的数据库里面,跑一段代码,它不能把你的原始数据抓出去,跑一段代码,然后了解你是什么样的人,我给你推荐什么样的音乐。这里面的好处是在于,现在每个人的数据都在一起,而不是分布在Facebook、潘多拉各个地方,我在一个地方,这样就不会出现每一个数据拥有方都是数据孤岛的问题,它能够更全面地去了解每个人。但同时呢,你又不能掌握我的数据,这是近期一个很好的选择方案。
中期,我给大家讲一个有意思的东西,这跟比特币有关。我个人并不特别看好比特币,但是我非常看好它下面这个基础设施,叫区块链。现在有很多的用途,我可以用区块链颠覆金融,我能够发股票,我能够发债权,做分布式的股权交易,我可以做资产的置换,都用区块链,比现在所有的方式都好。但是也有人说区块链可以颠覆通讯,现在通讯都是国家安全局可以监控的,未来有一个非常私秘的,我上面发个帖子,NSA是看不到的。但是更多的有识之士相信区块链有可能颠覆未来社会运行的方式,颠覆未来整个的基础设施。在这么一个站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未来的这个数据层,互联网数据层有可能就是建筑在这个区块链的基础上。在上面叠加网络层、应用层。
现在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很好的项目,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参考一下。ethereum基于去中心化的互联网进行开发的框架。MaidSafe去中心化的存储,OPEN MUSTARD SEED,MIT做的一个系统,未来个人数据也许就建筑在这些新的基础设施之上。
远期我认为未来的万维网,是Web of Data。
转载请注明来自36大数据(): &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本站观点。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请遵守理性,宽容,换位思考的原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做自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