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新课改登陆平台高中休学

第二节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结构
&一、我国现行高中课程结构的主要问题
&自1949年到本次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颁布以前,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有关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共有16个。总的来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在1996年前一般分为小学和中学(含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制订,1996年的课程计划才把高中作为独立的学段划分出来。尽管建国以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一直在发生变化,但课程结构上的以下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概括地讲,我国现行高中课程结构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的选择性、多样性不够
&由于实行中央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加之对课程多样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课程缺乏弹性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由来已久的问题,小学、初中如此,高中也是如此。
&建国后,我国第一次在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是在1963年,当时的教学计划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高中开设选修课。这本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多样化的第一次努力,但由于该规定只是建议性的,大多数学校也没有开设选修课的经验和基础,这一规定并未引起教育实践界的足够重视,选修课只在极少数学校得以实施。
&第二次开设选修课是在1981年,当时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高中二、三年级每周开设选修课4节,开设方式有“分科性选修”和“单课性选修”。由于“分科性选修”明确将选修课分为“侧重于文科(一)”和“侧重于理科(二)”两类,结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需求一拍即合,导致学生过早文、理分科,知识结构不合理,选修课并未起到其真正的作用。
&1990年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和1996年、2000年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都将学科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1996年的计划还区分了限选课和任选课,2000年的课程计划则设置了“地方和学校选修课”。尽管这些改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都没有改变文、理分科的基本格局,僵硬的文、理分科不仅大大限制了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而且将学生捆死在两个固定的流向上。这种情况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普通高中教育的要求严重不符。
(二)课程缺乏必要的统整
&与九年义务教育相比,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应更强调分化。但不论哪一个学段,课程统整都是课程设计必须切实予以考虑的问题。我国普通高中历来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分化较细,各学科为满足升学的需要,又片面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整个高中课程缺乏必要的沟通与渗透。
&这种缺乏必要统整的课程给教育实践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并开科目太多,学生负担较重,学校编排课程困难;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所学内容不能相互联系,无法形成一个整体,难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艺术和技术课程长期以来不受重视
&不论从学生自身的发展上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看,艺术教育和技术教育都是普通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学习领域。但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一直没有艺术课程,1996年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2000年修订的课程计划虽然开设了艺术课程,但仍然仅限于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门类。技术课程在1996年以前的高中教学计划中一直被忽视,1996年的课程计划开始重视,但仍沿用以往小学和初中的传统,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事实上历来以“劳动”为主,“技术”的成分很少,与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符。
&二、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国际趋势
&当前,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国际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划分学习领域
&经考察发现,主要国家高中课程一般都包括了语言、数学、自然、社会、体育、艺术、科学和技术、公民教育等基本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包括一门以上的学科科目,如语言学习领域包括本国语和外语,科学和技术学习领域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科目,艺术学习领域包括美术、音乐、戏剧等。这些学习领域规定了高中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的知识技能,为高中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日本的高中教育重视“基础学力”,包括对现实生活的创造力、实践力、认识能力等。而这些“基础学力”需要通过这些基本的学习领域来养成,如本国语领域、外语领域、数学领域、自然领域、社会科学领域、体育领域、艺术领域、科技领域、公民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宗教、综合学习领域等。对这些基本学习领域的学习是进入人类文化宝库、发展人的认识力的根本。
&2.增加高中课程的可选择性
&强调高中课程的可选择性是国际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特征。保证课程具有可选择性的基本措施,就是合理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为高中生对课程的选择拓展空间。综观各主要国家高中课程设置的情况,可以发现,必修课程一般都是各国所看重的“核心课程”。例如,美国的必修课程包括英语、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健康与体育、艺术以及外语等。澳大利亚的高中必修课程则包括英语、数学、生物、化学、物理、计算机、现代史、地理、经济等。对于选修课程,由于各国的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共同的一点就是:各国为高中生提供了内容广博、数量众多的选修课程。在分权制的国家,不同的州和地区、甚至不同的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也相差悬殊。在当前的高中课程改革中,各国都致力于寻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最佳的平衡点,既保证高中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又能满足其个别化的学习需求。
&3.对课程的修习时间和课时分配作出限制
&在学分数和毕业要求方面,由于采用的名称和度量单位等的不同,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较大。例如,美国中学或高中采用学年学分制,每一科目一学年上课120小时为1学分,学生修满最低总学分(如 20学分),即可毕业。尽管不同国家对毕业学分的要求不一样,但其趋势都在于采用学年学分制,增强高中课程的可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例如,在美国高中,约有1/3-1/2的学分属选修学分;德国也在积极拓展高中选修课程的范围,并且在大学入学的资格上选修课程学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采用学年学分制,减少必修科目及其课时数,增加弹性选修科目及其课时数,是世界主要国家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
&三、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
&2003年4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成果之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正式颁布,高中新课程改革于2004年秋季进入实验阶段。
&新课程方案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我国课程发展史上首次利用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来建构高中课程体系和结构,从而使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产生了实质性的突破。特别是模块的设置与使用,将实现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及其灵活的、选择性强的课程组合模式,不仅直接改变课程的结构与面貌,影响课程的实施与管理,而且从课程内在机制上为课程内容的更新与重组,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落实提供切实保障。与以往高中课程方案相比较,本次课程方案的最大特点是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课程的空间,同时,给学校提供了选择课程发展、建构学校特色的空间。这一切得益于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层次建构的高中课程。下面对高中新课程的结构框架作以简要介绍。
(一)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图3-1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1.关于学习领域
&高中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学习领域的界定将有助于分辨科目之间教育价值的异同,有助于提炼出同一学习领域内所有科目对学生所具有的共同发展价值。学习领域的设置为充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提供了可能。设置学习领域有利于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在综合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设置学习领域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在学习领域的背景下研制分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分科教学,防止陷入学科中心,拓展教师的专业领域,使教师在学习领域的视野内更好地理解各科课程标准,以跨学科的观点设计并进行分科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有利于全面体现对高中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学生打好基础,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同的学习领域将分别有助于学生形成与发展相应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在人文、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背景下进行各学科的学习;同时该方案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2.关于科目
&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日、俄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综合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综合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综合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第二外语。科目是学习领域的下位课程元素,比学习领域更加具体。所有科目都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规定学生学习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科目的设计打破原有学科的体系结构,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
&3.关于模块
&模块的设立是高中新课程非常重要的特色。模块是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它是以科目内容为基础,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模块的设计有利于解决学科不断分化与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的矛盾,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有利于学生在同一时段内减少并学科目,相对集中有效地学习。
&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与传统课程中的单元结构方式相比,模块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每一个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该模块组织的核心,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这种模块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担,另一方面使得知识以结构化的而不是零散的形式整合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新课程中的模块有这样几种组合形式:
&(1)必修模块+选修系列
&该科目的选修模块形成若干系列,如数学、语文、物理等科目。例如:语文的必修模块包括语文基础1、语文基础2、语文基础3、语文基础4、语文基础5,选修系列包括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语文综合应用;数学的必修模块包括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选修系列包括数学B系列、数学C系列、数学文化系列、数学应用系列、数学拓展系列。
&(2)必修模块+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是学生一定要学习的,对于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要求自主选择,也就是学生在达到最低学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修,也可以不选修;可以先选修甲模块,再选修乙模块,也可以先选修乙模块再选修甲模块,还可以有其他选修形式。例如:
&历史的必修模块包括:
历史1: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历史2: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历史3: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选修模块包括: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学分完成情况选择模块学习,历史1、历史2、历史3是必修内容,对于六个选修模块学生可以全选,可以不选,也可以选择其中若干模块。
(3)选修模块组成的科目
&有些科目完全由若干选修模块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达到的学分选择模块学习。例如:
&美术模块包括:
书法、篆刻
绘画、雕塑
设计、工艺
现代媒体艺术
&从上述选修内容中任选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
&音乐模块:
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戏剧表演
&从上述6个模块中任选2-3个模块,获得3个必修学分。
&综合艺术模块:
艺术与生活系列
艺术与情感系列
探究音乐之源
身边的设计
生活情景与身体表达
生活与戏剧创编
音乐的情感表现与鉴赏
具体表达与抽象表现
舞蹈即兴表演
情感与戏剧表现
艺术与文化系列
艺术与科学系列
民族民间音乐
象征与寓言
人体、服饰、文化
戏剧比较与文化探求
音乐与科学的链接
理性之光与感性之美
乐舞与身心健康
影视特技与蒙太奇
&上述4个系列共16个模块,从中任选6个模块,获得6个必修学分。
&体育与健康模块:
体操类运动
民族民间体育
冰雪水上运动
&从上述系列中选修若干模块,确保每周2节教学时间,获得10个必修学分。
(二)学分配置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共计116学分)
选修学分Ⅰ
选修学分Ⅱ
语言与文学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求,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人文与社会
(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各4学分。
&4.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
&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四、高中新课程结构释义
(一)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结构的特点
&1.灵活性
&传统的高中课程往往以单元的方式来设计,单元与单元之间表现为一种线性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各单元的内容必须严格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因而课程的灵活性较差。在新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下,不同的课程模块有着不同的主题,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在每一组模块系列中,可以选择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甚至可以在模块之间进行跳跃选择。模块的这种灵活性特征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使我们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和教育要求,灵活地调整模块中的课程内容,甚至以新的模块代替旧模块,实现模块主题的不断更新。
&2.开放性
&我国普通高中原有的课程体系是相对封闭的。课程自身缺乏一种有效的自我更新机制。在新课程方案中,课程的模块化体现了开放性。例如,高中艺术课程模块结构所涉及的4个系列、16个具体模块中,每一个模块的主题都不局限于艺术的学科知识本身。这种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在开放的系统中,以开放的眼光去审视艺术问题,加强艺术修养,提升审美境界。
&3.个性化
&在教育的视野内,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学校课程设置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可选择的课程计划,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开发。新课程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为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的课程提供了可能。例如,在艺术课程的4个系列、16个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水平任选其中的6个模块的组合顺序以及学习时间。这对每一个学生来讲,课程呈现出来的形态就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
&我国普通高中原有的课程体系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性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内部学科门类、各学科的课时分配等方面,而且每门学科的具体内容也很少有大的变易。此前的历次课程改革虽然也对课程内容有所增减,但事实上却很少触及课程体系及其基本内容。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稳定固然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活动,但倘若课程不能在吐故纳新中发展更新,那么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日益显现,它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也就逐渐削弱了。为了走出困境,本次课程改革致力于探寻一种跨学科的、兼具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优势的课程结构。新课程将课程结构划分为学习领域、学科、模块三个层次,力图通过结构的优化实现学科融合与沟通,促进课程功能的发挥。那么,模块课程具有哪些预期的教育价值呢?
&1.打破学科壁垒
&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学科中的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可以说是模块的“灵魂”。它有利于实现模块中各知识点的统整,以主题的形式来分解学科、组织课程。这种课程设计模式有效地吸收了核心课程与学科课程两种不同课程类型的合理内核,既有利于教师组织实施,又有利于学生从事专题探索。还以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为例,新课程所确定的四个模块系列分别是“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可以看出,新的高中艺术课程已经走出了艺术学科的传统框架,开始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来阐释艺术中的学问,展示艺术的魅力。“艺术与科学”模块的开发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打破学科壁垒、实现领域沟通的尝试。“艺术”与“科学”这两个原来彼此割裂的领域在这里实现了有效的融合。
&2.促进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我国普通高中原有的课程设置较多地关注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忽视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这种课程设置思路导致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隔膜。在学校生活中,学生虽然掌握了许多知识,但面对社会现实问题却常常束手无策。知识与智慧、知识与能力在这里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关联。新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在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架设了桥梁。一方面,社会生活中的课题被纳入了学校课程,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学生们开始突破课堂时空的限制,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从事自主探究、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例如,在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中,四个课程模块系列中特别列出了“艺术与生活”系列,下设的四个模块分别是“生活中的音乐”、“身边的设计”、“身体表达的艺术”、“戏剧创编入门”。这种生活化的模块设计在“历史与社会”、“地理”、“数学”等科目中均有鲜明的体现。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增强了课程的可选择性,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许多科目将内部的课程模块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学生可以在选修模块中自由选择。例如,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了“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必修模块,并开发了7个选修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历史学科也在规定的三个必修模块之外设置了6个选修模块。而艺术课程所开发的16个模块、音乐课程的5个模块以及美术课程的4个模块均为选修模块,学生可以在这些模块中自由选择,获得规定的学分。这种灵活性和个性化的课程的设计思路既是对学生心智的解放,也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认可。
(二)关于学分制管理与高中课程结构
&1.学分制的含义
&学分制于1894年产生于美国哈佛大学,它是在实行选课制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能力、素质存在着差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应该扩大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自主安排自己的学程,于是选修课随之兴起。选修课蓬勃兴起遇到的新问题就是如何计算学生毕业取得学位所必须完成的学习量,这样学分制应运而生。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的。学年制是指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和学业,即按学习年限来计算学生的学习量。学分制则是以学分计量为单位,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作为毕业的标准。
&学分制又可以分为学年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学年学分制指学校不改变学习年限,只是在教学管理上采用学分制方式,这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完全学分制是根据学生所学总分达到或超过规定毕业学分作为毕业的标准,或是提前毕业,或是延期毕业,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目前,我国高中的学分制大都属于学年学分制,只有较少的几个学校实行了完全学分制。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在不同范围(大学或延伸到高中)、不同程度(指选修学分比例的多少)地采取了不同形式(全面学分制或学年学分制)的学分制。其中,西方国家大多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而东方国家大多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我国在民国时期模仿美国,在高校普遍推行学分制。解放后,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模仿前苏联,一律实行学年制。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学年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及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校实行学分制已成为大势所趋。早在1978年,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批高校率先实行了学分制,经过20多年的摸索,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均实行了学年学分制。
&2.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要采用学分制的原因
&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与选修两部分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它规定三年高中的总学分为144分,其中必修学分为116,剩下的28个学分为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14.9%。
&学分制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哲学,它既能考虑到所有学生共同的教育质量,用毕业学分、领域――科目――模块学分要求的方式表示,又能照顾到个别差异,通常用最低毕业学分、领域最低――最高学分、科目最低――最高学分来体现,这样就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程度或种类)的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分结构,真正体现了“让课程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的教育思想。它要求学校不仅要关注容易获得学分的绩优学生,而且要关注不易或难以获得学分的绩劣学生,必须承担诊断、补救与协助的职责,也就是说,“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学校必须要完成比以前更多的工作,提供比以前更复杂的、更适应的课程,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担学校教育的责任。学分制是随选课制而来的。学校按照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丰富而多样的课程,就产生了学生选课制;选课制的到来必然引起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客观上要求采用学分制,否则就会导致个人兴趣主义、课程不均衡、课程不连续、共同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按照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的原则,将为高中学生提供100多门可选择的课程,这为每位高中生设计自己的课程方案、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活、选择自己的课程之旅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学分制势在必行。
&总的来说,学分制是反映学生在学校课程方面发展历程的一种课程管理制度,也是衡量学生在课程方面的经历和发展水平的一种课程评价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学分制的实施方式很多,考虑到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学校规模与班额太大、学制的相对稳定以及高考、大学录取等的配套政策跟不上,目前暂采用学年学分制。
&3.我国高中学分制的几种模式
&1990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规定学校设置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类课程,在这个基础上,我国高中开始逐步试行学分制。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在高中试行学分制管理。目前,全国各地部分高中纷纷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实验,其中实验比较成功的有南京市金陵中学、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上海市大同中学、上海市大境中学等。这些学校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行高中学分制的模式,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获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上海市大同中学学分制模式――学时学分与奖励学分并行。1995年,大同中学率先在上海设计与试验实施高中学分制管理方案。学分为学时学分和奖励学分两部分,对所有课程和军训、学工学农、劳动、定点定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量”和“质”进行“统一度量衡”,规定学生取得必要的最低学时学分,奖励学分不封顶。学时学分以学生根据课程计划必须达到要求的教育、教学量为基本评价指标,与学校现有的课程分类相配套。也就是说,学时学分是用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的指标。学时学分又包括必修课学分、选修课学分和活动课学分。为了使学分制的评价指标全面反映出学生在完成课程规定的学科知识、能力掌握与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基本要求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以及学生在自主积极获得知识与技能、学习与活动能力等深广度上个性特长发展的差异,大同中学设置了奖励学分。奖励学分通常不超过学时学分的20%,对学有特长的学生可以酌情增加。奖励学分的设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学多学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开发创造性潜力。大同中学高中学分制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在结构上具有多元复合性,在奖励上也体现了差异性和个性化。在保证学生基本学习“量”的同时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的“质”,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上海市大境中学学分制模式――基础学时学分+发展变化学分+特长特色学分。大境中学将学生的学分分为三个部分:
(1)基础学时学分(基础学分):即学校课程中规定学生必须获得的最低学分。反映了学生的基础学习总量和学习经历,着眼于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
(2)发展变化学分(发展学分):在学校中体现多元学习质量的学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及学习变化和发展潜力,着眼于学生发展性学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发展变化学分包括学习行为学分、学习状态学分和学习变化学分。
&(3)特长特色学分(特色学分):学校教育目标内认定的体现了学生在各类竞赛和评选中参与程度及成果的学分。反映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眼于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境中学的高中学分制模式兼顾学生的基础与特长,结合学生静态的水平与动态的发展,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关于试行学分制的建议
(1)关于重新构建学校课程方案学分制不是一项单独的管理措施,它与学校课程管理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进行学分制试点的学校应按照教育部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新课程标准和有关学校课程管理的指导意见或要求,制定适应新课程的学校课程方案以及相应的学分制管理方案。在着手制定学校课程方案时,首要任务是对原有课程进行评估、整合,积极开发选修课,从而建立以必修课、选修课为框架的课程结构,为学生选课提供平台,凸现课程的灵活性、选择性。学分制管理方案应包括课程设置、学分认定、选课指导、学籍管理四大要素。试点学校还应在每学年的学校课程方案中规定学生一学期所修习的学分总量的上限和下限。
(2)关于师资建设实施
&学分制带来了一系列学校课程管理的问题,也带来了另一个重要任务,即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的问题。学分制实行的前提是选课制,普通高中新课程中选修学分Ⅰ、Ⅱ在毕业学分中至少占28学分,占毕业最低总学分的19%。对于选修学分Ⅰ,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领域知识,并密切关注本学科新进展及其与当代社会发展关系。在选修学分Ⅱ领域,要求教师能结合学校特色、学生需求及自己的专长申请某门课程的任课资格。当然学校想要大量聘请兼职教师也是不现实的,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让更多的教师打破单一的知识结构,发展他们的课程能力。
(3)关于选课指导
&选课是学分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普通高中学生,他们的课程选择意识和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试行学分制的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人生规划能力的指导,并建立相应的制度,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条件、发展需要,按照学校的课程设置计划进行选课。试行学分制的学校可在学期结束前两周公布下学期学校的开课计划,并向学生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学校可以在选课前对学生进行集中咨询,并结合每周一次的个别咨询。此外,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课,可以将学校开设的课程内容介绍印制成册或光盘提供给家长,并向家长提供课程咨询。在试行学分制的学校,由于学生的走班,影响原有的行政班和班主任制度发挥作用。这时就需要学校制定选课指导教师计划,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有的学校在学分制的试行中采用导师制,帮助学生选课,即由中级以上职称、责任心强、有指导能力、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师兼任导师,负责学生的选课,以保证选课质量。学校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教师编制指导学生选课,负责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年度课程修习计划,监督检查学生年度学业计划中学分的获得和成绩评定,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选课和学业进展。
(4)关于学分制与学生评价
&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学习量的单位,学生完成一定的学习量且成绩合格即获得该科目的学分。学生获得学分的总量与结构达到毕业要求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主要依据。因此,学分制实行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灵活的课程管理方案,而不是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有些国家在实行学分制时,通常附加实施绩点制,主要理由是使学分全面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及使学生间所拥有的学分可以比较,尽可能使这些学分具有等值的功能,同时,使得学分制除了管理功能之外的评价功能大大增加。这在学校注册人数不多、班级规模不大的地方是可行的。考虑到我国普通高中全面推广学分制还只是一种尝试,而且学校注册人数太多,班级规模过大,因此不可能全面体现学分制的所有功能,也不能将学分制设计得过于复杂,以致缺乏可传播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不管将学分制设计得如何精致,学分制都很难准确、完整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我们应该首先更多地考虑学分制的课程管理功能,而不是评价功能。我们可以重新设计高中学生学习报告手册,倡导由校长或其他人员签名手写、登记记录,以弥补这种学分制在反映学生整体素质上的不足。
&(5)关于编班
&许多国家在采用学分制的课程管理时,通常采用无班级制或无年级制的完全学分制。每个学生按照学校的有关课程规定(如选课指南),经与课程咨询员或导师协商,制定属于自己的课程计划,然后,拿着自己的课程表,去找以学科或任课教师命名的教室上课。从理论上说,这种无班级制、无年级制确实对学生来说具有最大程度的课程选择与学习自由,然而它的实现取决于充足的教育投入、丰富的教育资源、适中的学校规模与成熟的管理经验。考虑到我们的国情,试行学分制管理的学校,学生可仍按年级编班,形成自然班或称行政班。学生选课后,按选课人员形成教学班。学生可以跨班但不跨年级走班上课。这样既可以满足课程多样性的需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地实施。当然有的学校或地区在教育资源允许的条件下,也可以探索打破班级或年级安排课程的经验,配合弹性学制实行无班级制或无年级制的完全学分制。事实上,据我们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试验(1999年),在校本课程领域(占总课时的1/4)采用无班级制似乎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打破年级确实有点难度。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打破班级、实施分层教学方面也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因此,在选修课程和/或校本课程领域尝试无班级制或无年级制也是一种选择。
(6)关于学籍管理
&实行学分制,即取消留级制。然而怎样处理学校规模过大、班额过大的考试不及格学生?特别是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同时就有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怎样安排这类学生?这确实是我国实行学年学分制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国家课程的设计层面,新方案推出的最低学分数、设置多样化与有层次的课程、适当降低共同标准以迎接大众化的高中教育、要求学校设置辅导教师和小先生制等,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除此之外,在课程管理上还必须作出相应的规定。学分制允许学生免修和重修。对于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一方面,可以采用补考或补修不及格课程来代替留级制。补考放在寒暑假之后、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对于补考还不及格的学生,允许其选择自修、重修来补修。另一方面,在达到该领域和科目的最低学分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跨科目或领域选修其他容易通过的模块。学校可以允许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历和成绩,或根据学生已获得的国家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申请免修相应课程。学生认为通过自学可以掌握,亦可申请免修,通过考核后取得相应学分。学生的休学、停学、复学、退学等按现行学籍管理规定执行。对于转学的情况,学生已修选修课程的学分可根据学分互认办法予以承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新课改登陆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