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族长调长调谁唱的好

内蒙古歌唱家
哈扎布(1922― ),著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人。其父额班台吉系本旗一各小官吏,善弹雅托噶,母亲会唱民歌。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唱歌,显露出过人的音乐天赋。15岁时拜著名哥手斯日古椤为师。不久,又师从阿巴嘎旗首席歌手特木丁。经过四年的正规训练,掌握了长调歌曲演唱技艺。1949年在锡林浩特小学任教员。1952年参加锡盟文工团,成为一名专业文艺工作者。翌年2月调入内蒙古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哈扎布是蒙古族最负盛名的长调民歌大师,草原传统声乐流派的杰出代表。其演唱风格雄浑豪放,典雅端庄,具有行腔委婉,装饰华丽,音色纯净,意境深远的艺术特点。他的曲目十分广泛,既能演唱音域宽广、难度极大的长调歌曲,又能演唱风趣活泼、通俗易懂的短调民歌。1953年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表演奖。其代表曲目有:长调民歌《走马》《小黄马》《四季》《苍老的大雁》;潮尔歌曲《圣主成吉思汗》《初升的太阳》;以及短调民歌《董桂姑娘》《万梨》等。经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哈扎布创造性地发展了长调歌曲演唱方法,将其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长调歌曲演唱法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创立独具特色的蒙古族草原声乐学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此,乌兰夫主席曾亲笔为他题词“人民的歌唱家哈扎布”。他不仅是杰出的歌唱家,也是侮人不倦的优秀教师,长期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长调歌手。我国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拉苏荣等人,都有是他的得意门生。1982年以来,他回到故乡阿巴嘎旗,自筹资金举办了民歌训练班,为家乡人民培养年青歌手,使长调民歌后继有人。1991年,荣获内蒙古艺术界“金驼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特授予他“歌王”称号。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萨仁格日勒(1922──),潮尔歌唱家、笛子演奏家。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哈纳尔旗人。少年时代曾入寺庙学习蒙文。后拜当地民间乐手宝日呼为师,学习吹笛子。擅长演奏长调民歌和民间乐曲。兼能演唱潮尔合唱,并熟练地掌握了潮尔这一独特唱法。声音浑厚雄壮,粗犷有力,是蒙古族潮尔唱法的重要传人。1950年加入锡林郭勒盟文工队,任笛子独奏演员。1952年调入内蒙古歌舞团。经常与哈扎布合作,演唱蒙古族长调宴歌和赞歌。其主要曲目有:潮尔合唱《成吉思汗颂》《旷野》《晴朗》《孔雀》等。他还长期担任宝音德力格尔的笛子伴奏,为广大听众所熟悉和喜爱。后因故返回故乡。1979年参加内蒙古首届民间音乐戏曲录音会,再度与哈扎布合作,录制多首潮尔合唱,为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作出了贡献。
普力杰(1925──1981),歌唱家,著名歌剧演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白旗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内蒙古骑兵第四师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1950年加入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工团。1955年调入内蒙古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参加演出歌剧《三座山》,成功地扮演了男主角云登,得到音乐界一致好评。声音嘹亮纯净,字正腔圆,极富艺术感染力,是享誉草原的歌唱家。多才多艺,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曾任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蒙古语配音演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生前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
敖登高娃(1929──),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人。1948年加入内蒙古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后赴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师从汤雪耕教授。音色清脆甜美,善于演唱东蒙民歌及蒙、汗语艺术歌曲。其代表曲目有《敖包相会》《绣着鸽子的慰问袋》《鹿花马》《金叶玛》等,曾举办独唱音乐会,灌制9张唱片。为多部电影演唱插曲,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了数百首歌曲。自50年代至今,先后出访了前苏联、蒙古、朝鲜、日本等国,受到各国听众的热烈欢迎。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
朝鲁(1930──1986),男低音歌唱家。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早年赴蒙古人民共和国学习,显露出过人的歌唱天赋,在乌兰巴托人民艺术剧院任独唱演员,曾荣获金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即返回祖国,1955年参加内蒙古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参加歌剧《三座山》的演出,扮演重要角色巴拉干,受到好评。1959年调入内蒙古广播文工团。其代表曲目有《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嘎达梅林》《纳林河畔的蝴蝶》等。声音浑厚,气息通畅,字正腔圆,深受群众喜爱。
莫德格(1930──),女。歌唱家。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人。母亲是民间歌手,自幼学唱长调民歌,在当地负有盛名。1952年参加内蒙古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声音纯厚甜美,行腔婉转自然,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后回到家乡工作,经常参加文艺会演。1979年应邀参加内蒙古首届民间音乐戏曲录音会,录制了大量的长调民歌,为弘扬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贡献。其代表曲目有:《孤独的驼羔》《凉爽宜人的杭盖》《绿缎子》《长尾马》《枣骝马》等。
宝音德力格尔(1932──),女。著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员。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人。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唱歌。1949年在本旗那达慕大会上登台歌唱家乡长调民歌,崭露头角。1951年参加呼伦贝尔盟文工团,翌年调至内蒙古歌舞团,任独唱演员。1953年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优秀表演奖。1955年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海骝马》等长调歌曲,被誉为“罕见的女高音”,荣获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嗓音甜美,音质纯净,气息充沛,行腔自如,具有高亢豪放的草原风格,是呼伦贝尔草原民歌流派的杰出代表。主要曲目有:《辽阔的草原》、《褐色的雄鹰》《盗马姑娘》《清秀的山峰》《美丽的内蒙古》等,深受广大听众喜爱,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传授长调民歌,培养了大批青年歌手。1983年与辛沪光合作,编辑出版了《呼伦贝尔民歌集》,为弘扬民族音乐作出了贡献。曾任内蒙古艺术学校副校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德力格尔玛(1934──),女。又名汪浩茹。歌唱家,国家二级演员。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右旗人。1950年参加内蒙古歌舞团,任独唱演员。擅长演唱东北、陕北、内蒙古西部民歌小调。其代表曲目有:《秋收》《妇女自由歌》《王大妈要和平》《王二嫂过新年》等。现为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
曼凯(1935──)女。歌唱家,歌剧演员。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人。1952年考入伊克昭盟歌舞团,1954年调入内蒙古歌舞团。1956年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声乐。后调入内蒙古民族剧团,任歌剧演员。曾主演歌剧《三座山》《洪湖赤卫队》《杜鹃山》等多部蒙古语歌剧,受到音乐界好评。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
图都布(1936──)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锡林郭勒盟镶白旗人。1954年考入内蒙古广播文工团,1962年调入内蒙古民族剧团,任歌剧演员工。声音浑厚明亮,富有艺术感染力,曾在多部歌剧中扮演主要角色。1979年调入内蒙古歌舞团。其代表曲目有:《嘎达梅林》《锡林河》《大青山颂》等。现为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玛西都仍(1937──),歌唱家,国家二级演员。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人。1954年参加内蒙古民族剧团,1956年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声乐。后调入内蒙古民族剧团,任歌剧演员。先后在《红灯记》《草原曙光》《莉玛》《章京之女》等数十部歌剧中扮演主要角色。演技精湛,声情并茂,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曾任内蒙古民族剧团艺委会副主任。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理事。
图雅(1937──),女。歌唱家,副编审。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人。1956年参加内蒙古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任独唱演员。音质纯净、音域宽广,富有艺术感染力。代表曲目有:《母亲的恩情》《牧民的摇篮》《森德尔姑娘》等,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1972年调入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任音乐编辑。编辑出版了《蒙古民歌曲500首》等数十部音乐书籍,对繁荣发展内蒙古地区的音乐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现为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
雷克庸(1939──),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195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剧舞剧院,任歌剧演员兼声乐教师。先后在《刘胡兰》《阿依古丽》《第一百个新娘》《马可。波罗》《叶甫根尼。奥涅金》《货郎与小姐》《茶花女》《卡门》《费加罗的婚礼》等20余部中外歌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声音浑厚洪亮,气息通畅,善于刻画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1981年荣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现为歌剧团团长等职,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整理: 牧笛内蒙古晨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1版 封面
第A03版 晨报专题
第A04版 特别报道
“天骄之声”唱响高等学府蒙牛携手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在20所著名大学推广蒙古长调
  ■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会长拉苏荣给蒙牛集团副总姚海涛颁发证书 胡红波摄影
&&日前,由蒙牛乳业集团与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天骄之声
唱响校园”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走进大学系列音乐文化活动,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正式拉开帷幕。“长调歌后”宝音德力格尔、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会长拉苏荣等著名长调歌唱家和内蒙古第九、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瑞清、蒙牛集团副总姚海涛等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被誉为草原音乐灵魂的蒙古长调民歌,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音乐形式,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据拉苏荣介绍,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一直在努力利用现代化手段研究和保护长调,但要更好地弘扬长调文化,仅凭一家机构和几位专家学者还远远不够,需要发动草原上更多的社会力量。正是在此背景下,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与蒙牛乳业达成了推广长调文化的合作意向。&&据介绍,在今后5年的时间里,蒙牛公司将支持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组织一批著名的蒙古族长调歌唱家和专家学者走进全国20所著名大学,向广大在校青年大学生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不朽魅力,促进其在青年大学生和国民中的知识普及和传承。“和蒙古长调一样,蒙牛是咱们自治区、咱们草原飞出的金凤凰”,拉苏荣对蒙牛积极推广草原文化的善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对蒙牛体现出的草原企业社会责任感给予了高度评价。&&“蒙牛是一家深深扎根于草原的企业,蒙牛这些年的发展离不开自治区、呼市政府和草原人民的鼎力支持,”蒙牛副总姚海涛表示,“不论是从回馈家乡人民对我们的帮助与厚爱角度看,还是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蒙牛与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共同举办此项活动,都责无旁贷。”&&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最大的乳制品企业和全球液态奶冠军(UHT),蒙牛始终强调“大事有我”,将社会公益活动纳入到了企业自身之中。从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万元抗击非典,到2005年出资1000万元参与呼和浩特奶牛风险基金的设立,再到2006年开启中国牛奶爱心行动、两年多来为全国1000所贫困地区小学送去2亿多元的爱心牛奶,蒙牛一直积极投身国内和自治区的各项公益事业。曾经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挂职的博士团成员、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冷德熙博士说,蒙牛是一家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蒙牛集团参与蒙古长调的保护和推广,充分说明蒙古长调作为草原文化代表性艺术形式的独特价值,同时说明作为世界性知名企业的蒙牛公司,高度重视企业公益行为的文化价值,已经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民族传统文化、草原文化。此次活动一定会更好地推进蒙古族长调的保护和推广工作。&&蒙古族长调民歌在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活动最后,毕力夫向参加发布会的各界人士发出呼吁,希望能有更多的草原企业能够像蒙牛一样,积极参与到宣传和保护长调的活动中来,为推广草原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超一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联系我们 |歌舞《吉祥草原》(长调演唱 乌英嘎)内蒙古卫视汉语春晚节目选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蒙古族长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