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周氏电子孖祠堂(周氏大宗祠) 简介 图片~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濂溪家学源流远 一脉清风育贤良
来源:作者:记者 杨 逸 实习生 郑焱璐 通讯员 周浩发
周治中老人为记者指出小马站濂溪书院的旧址。南村随处都有周氏族人标志性的莲花装饰。“禺山发奇秀,濂水流远馨”、“漆水开绵瓞,宗风说爱莲”,“孖祠堂”门前的两副对联,完整道出了南村周氏的来龙去脉。
南村由两座周氏大宗祠组成的“孖祠堂”,气势壮观,格局罕见。
周治中老人为记者指出小马站濂溪书院的旧址。
六榕寺住持铁禅和尚手书的“仁风”匾额。
南村随处都有周氏族人标志性的莲花装饰。
  核心提示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周姓出自姬姓。商朝后期,古公亶父为躲避游牧民族侵袭,率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故称周族。其曾孙姬发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秦灭东周后,周朝宗室留下的姬姓子孙,大多改以周为姓。从北宋末年开始,周氏族人开始大规模南迁广东。鸦片战争后,不少岭南周氏家族陆续乔迁海外,以潮汕地区所占比例最大,移民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与南洋一带。
  在岭南周氏族人中,北宋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的后代人口最盛。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周敦颐曾南下广东,为官四年。他清廉爱民,功绩卓著。其子孙也步武先祖行踪,陆续迁往岭南定居。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周敦颐后裔今有60万人,分布珠三角、潮汕和粤西地区,仅在广州一地,他的后人就达到5万之众,分布在31条村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仅有119字的小品文《爱莲说》,是周敦颐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以托物言志的独特魅力流传千古,名扬天下,为周氏族人留下一笔世代传承的精神财富。在广州白云区太和镇南村,周敦颐后人世居于此800年,一直恪守着先祖的爱莲遗训。他们重教、好义、廉洁的家风,也仿如一股“濂溪清风”,绵延不绝地吹向岭南大地,随着时代变迁焕发生机,为当代乡村治理带来独特的启示。
  桃李流芳
  古祠传家学宗风说爱莲
  与许多著名的岭南古村落一样,青砖黛瓦的民居、格局严谨的祠堂、枝繁叶茂的古榕……这是我们走进广州白云区太和镇南村的第一印象。
  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孖祠堂”,是南村繁华历史的见证。“孖祠堂”由并排而列的两座周氏大宗祠组成。两座祠堂连起来有56.5米宽,恢弘的气势在广州地区可谓独一无二。祠堂内的雕梁画栋间,仿佛诉说着周氏家族的传奇身世。
  村民告诉记者,“孖祠堂”分别为纪念周仕龙、周遂禄两兄弟而建。但两人并非亲兄弟,却有着一位共同的祖先。“我们都是周敦颐的后代!”南村村委会副书记周浩发不无自豪地说,南村的开基祖周仕龙是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九世孙。从南宋嘉定年间建村至今,南村已经走过800载春秋,周氏也在当地繁衍三十一世了。
  “禺山发奇秀,濂水流远馨”、“漆水开绵瓞,宗风说爱莲”,“孖祠堂”门前的两副对联,完整道出了南村周氏的来龙去脉。祠堂里随处点缀的莲花,就像周氏族人的身份标识。南村文化室就设在“孖祠堂”一侧。村民喜以书画自娱,他们常常到祠堂举行“雅集”。
  “家无读书子,钱财何处来?”周氏族人常以朴素的祖训督促孩子读书。周浩发告诉记者,受周敦颐好学之风熏染,在南宋、元、明、清四朝,南村便有超过30人金榜题名。1932年,“孖祠堂”还成为当时龙归地区最高学府——番禺县立乡村师范学校的所在地。现代著名音乐理论家周国瑾、爱国侨领周国栋就从这座祠堂的大门走出。
  清末民初时期,在南村归侨的影响下,捐资助学之风日盛。上世纪20年代,加拿大华侨周启华深感家乡教育落后,许多孩子因家贫失学。他毅然留在国内,将自家祖屋改作校舍,用侨汇添置桌椅、教具。周启华自任教师,因教育有方,深得村民欢迎,私塾也渐渐升级为“培英小学”,学生人数最多时达到200余人。
  培英小学不求盈利,贫苦好学的学生还可以减免费用。在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抗战期间,周启华甚至变卖田产,以维持教学。尽管培英小学终因经费难以为继而被迫停办,周启华却继续将校舍无偿提供给热心人士办学,他本人负责管理教务,直到71岁高龄才放下手中的教鞭。
  “结业家资尽,园留桃李芳,清贫无足吝,曾幸育贤良。”周启华常以诗文自勉,这既是他一生心迹的写照,也是濂溪后人重学家风的一个缩影。
  仁风故里
  侨民播海外,热心报桑梓
  走进周氏大宗祠,一块长达4米、高2.4米多的巨匾夺人眼目,上书“仁风”二字笔锋苍劲起舞。
  村民周巨钊向记者介绍,这块特殊的匾额记载着100年前的一桩义举:1915年7月,东、西、北三江上游连日大雨,江水暴涨数丈,省城一带多处堤围崩决,化为一片汪洋,死伤数千人。这场广州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水灾,史称“乙卯年大水”。距离南村不远的夏茅村就遭受惨重损失。
  为帮助逃难而来的夏茅村民渡过难关,南村村民纷纷施以援手,用家中存粮赈济灾民。洪水退后,夏茅村民感念南村人的恩惠,请六榕寺住持铁禅和尚手书“仁风”二字赠予南村。“南村人的仁爱之心,都来自先人《爱莲说》的教诲。直到今天,我们和夏茅村之间还保持着友好关系,逢年过节常有来往。”周巨钊说。
  19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新大陆矿山开发的兴起,不少周氏族人陆续离开故土,这股“仁风”传播海外。南村周氏有超过半数族人侨居海外,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在新西兰北岛名为珀玛士顿的小镇上,就有一座“小南村”,大部分村民都是来自白云区南村的周氏移民,还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南村口音。不变的除了乡音,还有乡情。“南村华侨肇福赠医局”是一家将近百年的南村老号。1917年,“赠医局”在加拿大侨团“群安堂”和新西兰侨团“利南堂”的共同发起下,由周启华、周驭威创办。他们请名医坐诊,为村民免费赠药,一直经营至今。
  热心公益的周氏侨民,时刻关心家乡建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旅美实业家、三藩市三邑总会馆主席周棠,发动归侨与海外华侨成立“合群汽车公司”和“南兴汽车公司”,集资开辟从广州到花县(现花都区)的“广花公路”。这条公路贯通番禺县(现番禺区)南北,南抵新洲,北至花县龙口,令广州到花县各地的交通大为改善,在广州早期公交事业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侨胞们的支持下,南村还兴建了广州首个市属村级主题公园——南村公园。每到夏天,园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动人景致,衬托出南村周氏对先人的一份自豪和追念。周氏族人的百载仁风,一如亭亭净植的莲花,香远益清。
  光风霁月
  廉名泽乡里,奉公惠后人
  一代大儒周敦颐,不但被南村周氏尊为先祖,他的浩然风骨也被村民奉为楷模。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周敦颐南下广东,先后任转运判官、提点刑狱。在粤四年,周敦颐不辞劳苦,深入民间,使沉冤得以昭雪,作奸犯科者受到惩办。
  周敦颐一生为官三十余载,从不贪慕钱财。他历年所得俸禄,大部分周济贫苦亲友和百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周敦颐以此作为人生准则。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评价道:“茂叔(周敦颐字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据村民介绍,南村过去家家户户门前都挂有记述先祖政绩的牌匾,内容无不以“清廉”为考量标准。“虽然周氏族人勤奋好学,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做大官。”周浩发笑道,南村人的老祖宗周仕龙便因耻与奸官为伍,毅然辞官来到南村开荒:“尽管在广东生活的周敦颐后人大多是一介平民,但南村开村以来,从未出过贪官,这足以告慰祖先。”
  上世纪90年代,为筹集资金兴建南村公园,廉政的考验摆在村干部面前。“祖先的告诫就在那里,党的教育更深入人心,无论谁送东西都不能拿!”周敦颐第31代后人周敬联说。尽管烟瘾很重,时任村长的他在几轮谈判中,“连竞标方递上的一根烟都不敢抽”。
  周家后人对于祖辈遗产的传承颇有创意。2012年,南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用半年时间,将400多字的《汝南堂周氏家训》用白话文进行重新注释,编成《南村村民文明手册》。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夕阳下,坐落南村市头的蟠龙古榕,根深叶茂,树影婆娑。这里既是村民们休憩的好去处,也是“大南村”的历史见证。以仁义传世,以孝德育人,清正廉明的爱莲家风,或许就是岭南周氏成为泱泱大族的秘诀,在时代演变中焕发出动人魅力。
  专家访谈
  “孝”与“廉”是周氏家风精粹
  受访专家:谢顺彬(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副会长)
  南方日报:在南村的发展过程中,周敦颐精神有哪些方面的传承和体现?
  谢顺彬:《汝南堂周氏家训》强调“矜孤恤寡敬老怜贫”,这是周氏家风的集中体现。自周仕龙、周遂禄到南村定居以后,周氏子孙后代就一直将《爱莲说》视为必修课。2010年12月,在“孖祠堂”重光纪念活动上,一位83岁高龄的妇女登台便将《爱莲说》倒背如流。周氏后人对先祖的教导铭记于心,由此可见一斑。
  南方日报:随着华侨漂洋过海,岭南周氏家风如何在海外传承?
  谢顺彬:周氏族人是中原移民,勇于开拓是他们代代相传的重要品质,周氏华侨则是这一精神的延续。从19世纪中期开始,由于新大陆各地陆续发现金矿,南村周氏开始迁往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谋生。目前,“大南村”地区周敦颐后裔有4万多人,移居海外的就约有2万。或许出于周敦颐家族重教好学的家风,周氏族人到了国外,也大多从事教育、医疗、法律、会计等行业。有趣的是,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大多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表现出很强的自立能力,很快融入当地主流社会。
  虽然如此,身在异国的周氏族人并没有忘记祖国。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南村就是三元里抗英的前沿阵地。每逢国家有难,周氏侨民都会出钱出力。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周氏后人对家乡每项公益事业的发展更是不遗余力。如今,在南村每一家祠堂、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公园的背后,都有海外周氏族人贡献的一分力量。
  南方日报:周氏家风对今天乡村历史文脉传承有哪些启示意义?
  谢顺彬:自律是传统乡村宝贵的传统道德观,而自律的着眼点在于对先祖的敬畏。尽管时代在不断改变,周氏家训仍然没有失去它在后人心中的分量。我认为,“孝”与“廉”是周氏家风对当代乡村治理两点突出启示:南村每年都举办不少敬老活动,成立于1987年的“南村颐老协会”是广州首个市属农村老人组织,周边地区在其带动下,成立了一系列“颐老协会”。南村还在2010年被广东省纪委评为“廉政文化示范点”。而周氏族人近年出版的《南村村民文明手册》,使各家各户有了行为指南,增强了南村的向心力,为传统古村落带来了新时代的活力。
  周氏名人
  【周光镐】()字国雍,号耿西,周敦颐后人,广东潮阳人,眀代“潮州后七贤”之一。周光镐仕宦近三十载,官至大理寺卿。他为官清正,提刑务,慎刑狱,矜恤多平反。周光镐虽身为文臣,却兼具韬略,亲历军旅。周光镐本人学问渊博,他的父亲周孚先也是当时岭南知名理学家。周光镐的《明农山堂集》《周氏宗乘》《出峡草》《兵政集训》等作品,均为岭南重要文献。
  【周汝钧】()名常俭,字约存,别字节生,号省斋,广东番禺人。周汝钧少有文誉,20岁入读广州学海堂,光绪十八年(1892)中壬辰科进士,钦点刑部主事。甲午战争失败后,周汝钧在北京参与成立“强学书局”,又称“强学会”,是维新派重要政治团体,成员包括康有为等。次年,“强学书局”遭封禁后,周汝钧与张元济等七人筹款兴办“通艺学堂”。学堂教授英文、数学、诗词,提倡男剪辫、女放足。戊戌政变爆发后,“通艺学堂”受牵连而被迫结束,校产移交“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周文雍】()原名周光宏,广东开平人,周敦颐七世孙周天与之后。1923年,周文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两年后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参与省港大罢工。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周文雍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转移到香港。1928年1月,他当选中共广东省委常务委员、中共广州市委常务委员。周文雍不顾个人安危,要求返穗重建党组织,经组织同意,与陈铁军以假夫妻身份潜回广州。两人在共同革命斗争中产生了爱情,可惜因叛徒告密双双被捕。2月6日,周文雍、陈铁军举行“刑场上的婚礼”,从容就义。
  【周啸虎】()原名周瑗章,广东信宜人,周敦颐后人。周啸虎1928年入春睡画院,成为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的入室弟子。他善画虎狮,笔下的猛兽栩栩如生,雄风凛凛。为身临其境观察老虎,他亲自到马来西亚山区,整整三年与虎为伴,积累创作素材。商人胡文虎还选中周啸虎所画的老虎作为“虎标万金油”的商标,一直沿用至今。抗战爆发后,周啸虎毅然从马来西亚回国,亲赴抗日战争前线长沙抗敌。他同时以笔作枪,通过虎、狮画鼓舞抗日军民保卫祖国。
  延伸阅读
  濂溪书院中,先哲留贤名
  现年84岁的周治中,广州小马站的街坊都不会对他的身影感到陌生。当他再次现身濂溪书院旧址时,街坊们都热情地和他打招呼。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带着记者重游故地了。“看,这块‘濂溪书院旧址’的牌子,是我亲手挂上去的。”找到濂溪书院的标记,周治中还是难掩一脸兴奋。
  濂溪书院旧址在小马站19号。它隐藏在一片居民楼里。由于经过多次改建,原有格局已经难复旧观。只在老旧的外墙和后墙上,依稀找到写有“周濂溪祠地墙界”、“周濂溪祠后界”两块麻石界碑。当年,周治中从旧照片里按图索骥,寻找“濂溪书院”的影踪。他就是凭着这两块界碑,向文物部门证实这里曾经的身份。
  周敦颐晚年在庐山“濂溪书院”著书立说。此后,周氏族人兴建的书院和祠堂多以“濂溪”命名。广州首家“濂溪书院”,建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小马站濂溪书院则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由广东44房周氏后人集资建成。除广州外,阳江、开平等地都有濂溪书院的遗迹。
  “小马站也不是广州濂溪书院现存的唯一旧址。”在周治中引路下,记者来到了一巷之隔的药洲遗址。迎面而来的一块石碑上,赫然写着“濂溪书院”四个大字。当年,周敦颐在广东任职期间,曾在药洲寓居。为了纪念这段渊源,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在此重建濂溪书院,湖中的池水也因而一度改名为“濂泉”。
  作为家族教育场所,濂溪书院与岭南周氏子弟形影相随。据史志记载,自南宋至清代,周敦颐在广东的后裔登进士的有35人、举人63人、贡生88人,他们大多曾在濂溪书院读书备考。在近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濂溪书院为岭南文教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岭南为官期间,周敦颐在阳春、肇庆、德庆、潮州、连州、惠州等地,留下不少诗文与题词。他备受岭南学子推崇。张之洞在广州创办广雅书院(今广雅中学)之初,便专门兴建濂溪祠。“张之洞要求学生开学礼首拜孔子,次拜濂溪先生,可见周敦颐地位之崇高。”周治中说。
  小马站濂溪书院旧址发现后,海内外周氏后人纷纷不远千里来到广州瞻仰遗址。在周治中与宗亲们的努力下,2012年,广州市文化局将濂溪书院初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周治中希望,濂溪书院未来能够建成“周敦颐纪念馆”,陈列周敦颐在粤史迹,让周氏爱莲家风更加广为流传。
欢迎关注“南方新闻网”公众号(微信上长按二维码识别 )
编辑:张林昱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珠海又斩获“国字号”奖项,广东省唯一入选! 转向快速发展 盘点2015清远的那些经济大事件
新闻关键词
评选推介一批代表岭南特色、受广东百姓信赖赞誉的省名特优新农产品。杏坛镇祠堂简介(部分)
发表时间:  信息来源:杏坛镇宣传文体办公室&&
右滩黄氏大宗祠
& & 建于明末,为万历状元黄士俊的家族祠堂。黄氏一族原籍福建蒲田,后迁居南雄珠玑里,宋末为避战乱迁到与右滩一河之隔的新会,最后迁至甘竹右滩。黄士俊高中状元后,官运亨通,一度官至宰辅,其宗族于有荣焉。
& & 我国古代建筑善用空间尺度营造等级氛围,这在黄氏大宗祠的建筑中最有体现。该祠原占地二千多平方,现只留主体建筑仍有1614平方。大门外一片横向庭院,宽广开阔,气势不凡,左右两侧均有成排的旗杆石矗立,显见当年黄氏家族的显赫。主建筑是五间三进结构,间距极为开阔;两边梢间是长条石板砌成的包台,基座有古朴雕纹;居中三间有石阶直上,均开有与间距等宽的大门。中间门口的左右各有人高的狮子一,左边一只狮子足踩小狮子作啸呼状,可见主人家的尊贵身份。宽米许高丈多的门板是整木锯成,门上横板有精致木雕,两侧门额上分别混雕花鸟纹饰,包金大字清晰可辨,左为“兆启鳌头”,右为“徽流燕翼”。
& & 黄氏大宗祠的建筑设计大气简洁,雄浑敦厚,有大家风范。建筑用料极考究,中、后座的檐柱采用方型石柱,是已经打磨过的,手感光滑。大宗祠历经重修,保留有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房梁、房顶、瓦脊、檐口装饰精美,集灰雕、砖雕、石雕、木雕和陶塑之大成,极具珠江三角洲明清时期祠堂建筑的典型艺术特点,尤其是木雕工艺精湛雅致,有较高观赏价值。现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右滩大学士祠
& & 人称状元祠,在右滩罗香路,深两进,四周建有围墙,祠前有多座牌坊。是黄姓后人为祀奉士俊及其配室所建的家族祠。可惜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 & 按:大良也有黄大学士祠。据《采访册》载:在县城南门内,即顺德协副将署,原为明黄士俊第宅,后改建祠祀士俊。又载:在阜南门内原南隅社学地。徐闻县丞林应聪来署县,即其地创建府馆。……崇祯间,县绅黄士俊请于官,承为己宅,纳地税五亩一分五厘。……至国朝康熙五年设水师,提督假其宅为营署。署之西楼尚有士俊木主,盖迁出时所留,以存其古迹者。至今,黄氏子姓得科第者,一入祭焉。又据陈《志》载:阿阁,在南门外,明黄士俊建。
右滩蔡氏大宗祠
& & 位于右滩新竹路迎龙坊,建于清代。面三间,深二进。曾于1996年重修。
光华梁氏大宗祠
& & 此为清同治状元梁(火翟)枢宗族祠堂。梁(火翟)枢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得族人相助方有读书、应试机会。他能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一连高中,最后夺得状元桂冠,成为一代良吏,宗祠的作用功不可没。
光华吴氏大宗祠
& & 位于光华大道中段。面三间,深三进,总面积900平方米,建于明末清初,曾经过四次重修,最近一次在1996年。
光华潘氏大宗祠
& & 位于光华大道中段,面三间,深二进,坐西北向东南。建于明末清初。
光华林氏大宗祠
& & 位于光华六组林家面前涌大街。面三间,深三进,坐北向南,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曾重修,由二进扩为三进,并立重修碑志。以后还进行过三次重修,最近一次在1988年。
逢简宋参政李公祠
& & 宋代庆元年间进士李仕修是位进亦忧、退亦忧的真名士,在朝为官时力主抗金,退隐江湖后尽力为百姓做实事,他晚年定居逢简时,曾主修五桥以利百姓,其后人为纪念他而建的祠堂就坐落在他主修的明远桥附近,该祠占地并不广,仅五百多平方,但用料上乘,木料均是上佳铁木,雕刻精细,硬山顶,主脊呈两头起翘之势,脊上依稀可见有动植物雕饰;最独特的是门外用花岗石料铺砌增设展首,两边建有护栏,栏前方望柱各有一石狮。因久未重修,整座建筑还保持着素雅原貌,隔河远远望去,一座清峻古雅的祠堂静默在蓝天白云下的寂寂乡间,与古桥流水相映,宛如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丹青。
逢简刘氏大宗祠
& & 刘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此祠由刘观成所建,当时曰“影堂”,又叫“追远堂”。刘观成(),字喜韶,号松溪。原有堂联:“藜业校天禄之书,说苑谈经,世守先人典籍;锦江汇地灵之秀,彭城派衍,绵长奕代簪缨。”据传逢简刘氏是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备同宗,都是汉高祖的后裔。刘氏大宗祠原来占地5000多平方,现在面积虽削减过半,但仍有2600多平方,其气势确是其他祠堂所无法比拟。虽然能证明它原有身份的许多设置都已毁去,但它五门的整体设计,在附近的祠堂中也算独具一格。刘氏大宗祠的第一道门是“藜光书院”入口;第二道门是“台门”,门上方的砖雕和绘画古朴而有特色,一扇油漆一新的门也还保留着些许古风;与之对称,大门另一侧有第四道门“阁道”;第五道门现已破旧不堪,但门的上方仍隐约可见“广益围所”四字,里面收藏的是全族筑堤护围的工具。五道门便诠释了祠堂的所有功能与内涵。
& & 厚重的红漆大门后是三进的复式四合院结构的大宗祠主建筑,中座是追远堂,寓“慎终追远,孝思不匮”之意。追远堂前有墀池,墀池左右有石狮子各一,台周有白石护栏,这是探花的配置,说明族中曾有人中过探花。刘氏大宗祠因建祠时间较早,所以砖、灰、木、石均较朴拙,2002年乡民自发捐款重修后对外开放。院里有两株有着五六十年树龄的鸡蛋花树,悠悠散发着淡远芬芳。
逢简存心颐庵祠
& & 又名石鼓祠,位于厚街3号,原占地面积1300平方以上,现占地面积838平方,建筑面积581平方。建于明嘉靖年间。存心是逢简刘氏第六代传人,颐庵为其子。存心之父松溪曾于1450年率众击退黄萧养军队,后被黄萧养杀害,明王朝平定黄萧养后设顺德县,县衙颁石鼓褒奖松溪义举,并立“章义坊”纪念,现石鼓仍在祠外。该祠主建筑为三进结构,东西各有走廊,前后均有花园,四周高墙围绕。门口展首原有多种精美灰雕图案,现多毁坏。
逢简宋招讨梁氏大宗祠
& & 梁氏后人为纪念梁起所建。原祠堂群体建筑的设计极具匠心,集祖宗崇拜与族人信仰于一体。祠门两边均镶嵌上丈高的门神像,祠堂对岸建有文魁阁,内供“大成至圣孔子先师”、“送生司马文昌帝君”,涌上筑一木桥,以便春秋往祭。祠堂是三进结构,左右各有巡廊、值事厅等对称建筑;祠堂门前面正对河涌,水边建有一半月形的涌坞,对岸不远处有一莲塘遥相映衬;祠后人工堆成后山,栽有杨树等树木,全套建筑设计融自然与人工于一体,浑然天成。上世纪六十年代,该祠被拆除,现只留有后山遗址。
逢简梁氏和之祖祠
& & 建于光绪年间,前后30年方建成,占地789平方,是逢简现今保存最好的古祠堂之一。砖、木、石雕刻均极精细,灰雕工艺尤其出色。该祠门前地势开阔,左有古桥巨济,右有百年古树,对岸是御赐金桂,为祠堂增色不少。
古朗伍氏大宗祠
& & 此祠建于明代,现只余下一块地基。据伍氏族谱载:伍氏出自桃花源武陵,后经数十代迁移,至豫章、汴梁、斗洞等地。到协安公时,赵帝(丙曰)驻都崖门,粮食缺尽。协安与嫡伯隆起公贡米七千八百余石济饷,率兵勤王。宋灭,协安与嫡侄孙志高避于安教深巷。其长子伍谘留于安教,次子伍询,字税全,号朗源,迁于古朗尚古里,遂为古朗伍姓之始祖。
古朗漱南伍公祠
& & 位于古朗。此祠建于明崇祯四年辛未(1631),是专崇祀漱南公及其配室胡氏、余氏的。这座祠占地约二千平方,五间三进,主体建筑开阔高大,后座深达十四檩,柱间头拱亦长大,柱头形式多变,镬耳山墙。伍漱南(),名观成,漱南为其号,是古朗伍氏始祖之次子。现古朗江尚六巷(即当年的尚古里)尚存漱南衣冠一座,墓前有一高大闸门,闸门头上有石匾一块,刻有“气萃平阳”四个大字。古闸门己毁,幸石匾尚存。
古朗日东伍大夫祠
& & 该祠为古朗伍姓后人为纪念其先祖日东公而建之祠。祠正门右边大梁上有一幅《中国官员审判洋鬼子》的木雕画。
古朗梁氏宗祠
& & 位于古朗东边街,占地约六百平方,面三间,深三进,硬山顶。门外两侧包台高达米多,基座石雕古朴。使用两跳斗拱,有上昂,檐口雕饰精美。祠内木柱合抱,采用莲花、覆盆石础。墙上有黑底彩绘,人物依稀可辨。此祠由梁有年主建。祠旁边还有一座“梁氏分祠”。梁有年,明万历乙未(1595)科进士。
马齐陈氏大宗祠
& & 始建于明万历丁酉(1597),庚子(1600)落成,曰崇本堂。主体建筑四柱三间,柱间采用石雕组合斗拱,硬山顶。主建筑阔落高大,山墙不明显,屋脊有生动起翘。两旁附属建筑小巧,外墙有精致人物花草砖雕,镬耳山墙高耸。该陈姓之始祖为长桑公,宋末自南雄珠玑巷徙居至桑麻乡中心村,至六世澹圃公于明洪武年间二十七年(1394)迁居马齐南岸洲,故澹圃公为马齐陈姓迁居之始祖。此祠最近一次重修在2004年。
金洲阳台麦公祠
& & 始祖义道,原居番禺,明正统年间()迁居本邑澳根坊(马齐)。至五世阳台(),字崇化,由马齐麦地耀南迁居至金洲坊。金洲麦姓之后人为纪念其迁居始祖而建祠。此祠建于清同治甲戌年(1874)。
昌教黎氏大宗祠
& & 昌教黎姓始祖八解元德夫,原南雄府始兴县沙水村牛田坊珠玑巷十四图居民。于咸淳九年(1273)正月十五日安居昌教。昌教黎姓后人为纪念其先祖而建此宗祠,又称“裕庆堂”。据《道光己酉重建裕庆堂记》载:“七世祖东白公始启族,逮天启时十世房祖淳征公始置祭产萃族建祠。”故该祠应建于明天启年间()。清道光己酉(1849)重修。
昌教黎氏家庙
& & 在昌教潭头坊,大宅门西边。是黎兆棠家族宗祠。
昌教梁氏宗祠
& & 位于昌教南安大街,建于清代,面三间,深二进,曾两次重修:一次在1920年,另一次在2002年。
昌教林氏大宗祠
& & 建于清同治年间,1995年曾重修,现整座建筑占地面积近2500平方米,阔落大方。三间三进的砖木结构,从前院到后花园俱完整,天井、回廊、厢房都讲究对称。全祠木材采用的是进口的坤甸,石料则选用粗石岩,天井两边墙体上有人物浮雕,梁上亦雕、绘有精美花纹及历史人物故事图案,据昌教林氏族谱载,该姓始祖为频昌公,号白云。大宋年间遇世乱,挈其子泉清自新会大江乡迁至昌教。
马宁何氏家庙
& & 位于马宁五社。此祠建于明代,面三间,深三进,总面积580平方。清道光丁亥(1827)曾重修,2001年再次重修。据载:自(王咸)祖易韩为何后经数十代迁移,至模祖支派四十九世利广祖从南雄迁至马宁,时约在北宋中后期。始祖遗言要以“忠孝”为昌宗之本,故中座悬挂有“忠孝堂”横匾一块。
马宁何氏四世祠
& & 又名“(王宣)祖”,建于光绪癸卯年(1903),由族人武进士何家饶倡建。面三间,深三进。该祠曾做过小学校址。
马宁谭氏宗祠
& & 谭姓先祖高要人。宋咸淳年间()为南海掾(官署属员),适元起之乱,举家迁于广城。至二世元延年间()始迁于马坑。数代后,到明初期,由乐耕公复迁于增村。此祠深两进,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坐西向东,背山面水。
马宁梁氏宗祠
& & 位于马宁礼安坊,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面三间,深二进。
马宁麦氏宗祠
& & 位于马宁礼安大道,建于清代。面三间,深二进。
马宁胡氏宗祠
& & 位于马宁忠心,建于清光绪戊戌年(1898)。面三间,深二进。现只余下前座正面部分。
马宁刘氏宗祠
& & 位于马宁忠心,建于清代,面三间,深二进。
马宁陈氏大宗祠
& & 位于马宁双社,面三间,深三进,建于明末清初。最近一次重修在1998年。
吉祐黄氏大宗祠
& & 面三间,深三进。大门两旁包台高起,柱间使用叠层石雕斗拱。硬山顶,镬耳山墙较小。全祠的柱子都是石柱,中后座用的是前方后圆六根柱子,大至合抱,高至丈许两丈,梁枋榫头直插进石柱。中座厢房的石柱采用南瓜柱础,后座前左右各有石制排水孔,堂内铺有33厘米见方的红砖。虽然建筑内没有任何文字资料留下来,但大门外的地上散铺着多块明清时的旗杆石,最早一块居然刻着弘治年间字样,早于明王朝允许民间建祠的时间。推断此祠建于明朝,清时曾重修。吉黄姓之迁居始祖为其昌公,至今已二十多传。
吉祐灿南黄公祖祠
& & 位于兰堂坊,坐东向西,二进建筑,为黄迪光父子所建。迪光之祖,父为灿南公,故有此名。
吉祐麦氏大宗祠
& & 位于吉祐礼村耕地,面三间,深三进。建于清代。曾于1991年重修,取名为兴松纪念堂。
杏坛苏氏大宗祠
& & 位于杏坛镇杏坛乡,是县志有记载的现存较大古祠堂。面阔3间,进深3座,硬山式顶,砖木石结构,石柱为6棱形或8棱形,承托梁架的驼峰足饰云水纹、上刻缠枝花,雕工精致,斗拱装饰亦美观。从建筑风格看,祠的前座和中座是明代建筑,后座上盖却是典型清代风格,推断此祠始建于明,清时曾重修。据载,杏坛苏姓自南雄珠玑巷移居顺德龙山苏埠,至五世佛僧公迁居杏坛乡,六世苏恺迁南朗。
杏坛乡黄氏大宗祠
& & 杏坛乡黄姓始祖漕运公,原籍南雄珠玑巷。至二世咸淳年间迁至杜阮。至八世玄生公,官封宣义郎,于宋至正末(1367)迁居杏坛乡。当地黄姓后人为纪念其迁居始祖而建此大宗祠。
西马宁何氏大宗祠
& & 建于明代,右侧还建有“秘书家庙”一座。何氏有位先祖名何〓是宋政和乙未(1115)科状元,官拜北斋右丞相,为抗金而卒,其后裔子孙十人皆荫封为郎官。其中熙祖长子贵二郎,宋封为宣义郎,其后裔自南雄珠玑巷迁居至此。现祠内有木刻阳文同治八年敕书仿制件一式两块存放。
麦村秘书家庙
& & 位于麦村大街坊。建于明代,是麦氏后人为纪念其迁居至麦村的始祖麦明远所建。麦明远是元延年乙卯科进士,官至秘书院学士,其后人称之“秘书祖”。
麦村梁氏祠
& & 位于深涌。单间,青砖墙,镬耳顶,坐西向东。建于清初,是麦村梁姓宗祠。
麦村资政大夫梁公祠
& & 位于(钅童)秀坊。面三间,深二进,坐北向南。镬耳山墙,石柱顶梁。据传,该祠为梁九图建。
麦村苏氏大宗祠
& & 位于麦村西渚。面三间,深三进。总面阔20.30米,总进深40.15米。红石地基,青砖山墙,此祠建于同治年间()。
北水尢氏大宗祠
& & 北水尢姓,初祖肇初,原居甘竹,至七世祖起东公迁居北水,遂为北水尢姓之初祖,至今已传二十世。北水尢姓后人为纪念其初祖而建祠。
高赞梁氏大宗祠
& & 高赞梁姓之始祖为世豪公,宋时居南雄府保昌县百顺里大井头柯树下,相传因宋宫人苏氏事件,举家逐队而来。至连州江口,又被风雨破舟,住陈候太尉之庙,已而浮至广州府属香山黄角,从流而上,直达高赞,遂定居于此,故世豪公为该族迁居之始祖。其后人为纪念其先祖,于明时建此大宗祠。
高赞胡氏大宗祠
& & 位于高赞三元大街,面三间,深三进,总面积740平方米,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曾两次重修。最近一次在2004年。
东村念山廖公祠
& & 位于东村大道北廖家大街2号,建于明代,面三间,深二进。最近一次重修在1994年。
东村近池邓公祠
& & 东村邓姓始祖鲁侯公,原籍南雄珠玑巷人。于宋咸淳八年(1272)迁居甘竹堡里海第一埠。数代后其裔孙始迁东村。此祠建于明代,二进建筑,宽10.6米,深21米。经多次重修。
光辉周氏大宗祠
& & 光辉周姓始祖元胜公,原籍顺天府人,宋朝进士,诰授谏议大夫。因抗疏论朝政而被解职,流寓于南雄珠玑巷。未几,宋妃难发,遂流离奔走,择居于光辉。本祠于明万历年间()所建,曾于清咸丰年间()重修。元胜公现存一座衣冠在光辉闸头北边堤围外,当地人称“周家大山”,距今己有六百多年。露出墓上的白石仍在,墓两侧有大小石狮子各一对,墓右边还有一棵过百年的木棉树。
上地松涧何公祠(何氏家庙)
& & 上地何姓之迁居始祖为九世望灵公,宋时自南雄迁至南海马村(上地)。其后人于明弘治壬戌(1502)年建此家庙以纪念其始祖及松涧公等先祖。
桑麻南庄苏公祠
& & 该祠是当地苏姓后人于清道光年间为祀奉其迁居始祖南庄公而建之宗祠。进深三间,硬山顶结构。桑麻苏姓鼻祖应贵公,原籍南雄珠玑巷,相传因苏妃事件而迁居西渚。到五世明德公迁至桑麻。
罗水李氏大宗祠
& & 为逢简李姓支系。该祠是当地李姓后人为纪念其迁居始祖而建之大宗祠,面三间,深二进。
罗水罗氏大宗祠
& & 位于罗水新园大路六号,建于清代,面三间,深二进,祠内四周绘有二十四孝壁画。民国十二年(1923)重修,增建前座。现后座己被拆去改建作他用。
南朗陈氏家庙
& & 南朗陈氏亦是南雄珠玑巷移民,其开族始祖为广厚公。广厚是宋咸淳戊辰(1268)科进士,官资政大夫,致仕后由江西迁居南雄保昌县珠玑巷,后奠居九江,至三世观俊,号松涧,明仗义斥贼,里人谥贞公,由九江迁至南朗定居。其后人为纪念迁居始祖而建此家庙。
古粉朱氏祖祠
& & 位于古粉,深三进,建于清末。据载:古粉朱姓原籍湖北人,因逃难迁到浙江,数代后又移迁南雄珠玑巷,于宋嘉定十六年癸未(1223)来到南海古关城(即现今罗水与古粉交界)住下,后再迁至古训乡(即今古粉)。
安教刘氏大宗祠
& & 位于龙潭村安教坊。坐东向西,面三间,深三进,占地面积1560平方米。“刘氏大宗祠”门匾由李翰芬手书。该祠于民国甲子年重修。
霍村廖氏祖庙
& & 位于龙潭村霍村坊。坐东向西,面三间,深三进,占地面积1125平方,镬耳山墙建筑。
还未发现违建?
好多梁氏宗祠
你将人家的祖宗搞错了!
逢简刘氏之宗是彭城丛亭里——刘嚣。刘嚣是汉武帝刘彻曾孙汉宣帝刘询的第四子。中山靖王是刘胜,刘胜跟刘彻是兄弟。逢简刘姓并非中山靖王之后!
麦村苏氏宗祠
<font color="# 发表于
你将人家的祖宗搞错了!
逢简刘氏之宗是彭城丛亭里——刘嚣。刘嚣是汉武帝刘彻曾孙汉宣帝刘询的第四子。中 ...
本贴转自杏坛正俯网站,要求更正的可与他们沟通~~~~~~~~~
安教人路过。。。。。。。。。
Powered by
&& &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周氏电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