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有人认识从宝鸡蔡家坡来西安康复路服装批发开服装店的聂雯吗

西安`我思念的城市已近黄昏
& 有几个朋友嚷嚷着来西安`作为本土东家`
我务必得给他们提出西安旅游的忠告`
对的起朋友 `也对的起咱们西安的老少爷们` ~
第一,在火车站尽量少逗留。这可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并且,要买东西、要住店,火车站方圆三公里内,全是禁区。一出火车站,马上离开,越远越好,越快越好。多留一分钟,就多一份危险!切记!
  您可别不相信,我说的这些,可全是为了您着想。不听我的劝告,折了银子、伤了人可别埋怨西安人不厚道。前几天,《西安晚报》头版登了一封群众来信,是一个外地的老人写的,他来西安旅游,在火车站广场打了个电话,除了通话费之外,又被强行索去1.6元的所谓“坐机费”。这分明是土匪么!可能有人说了:怕他做什么?就没讲理的地方了?看来,能说这话肯定是对西安不了解。他能这么明目张胆的漫天要价,还怕你去找什么机关去说理?
  理在什么地方?理就是“制服”是“大盖帽”,你若有这两样东西,那就可以在火车站广场大摇大摆的了。
  说个真实的事儿。有个朋友刚从外地出差回来,晚上十一点下的火车,一出火车站,刚走到解放门就听有人叫他,他一回头一看不认识,那人说:“今天我在这儿耍猴,你看完后为啥不给钱?”我朋友听的一头雾水,还没反应过来,就又过来了几个大汉,连推带搡的拉到一边,抢去三百元,一哄而散。报了警。凶手至今还没有抓住。
  还有一个朋友,也是晚上下的火车,正过火车站广场,被一个人撞了个满怀,只听“当”一声,那人怀里就跳出瓶酒来,在地上摔了个粉碎。那人一把揪住他的衣服,嚷着要他赔他的茅台酒,接着就围上来七、八个人,连抢带夺的把手机、钱包抢去,一哄而散,追谁去?
  西安人将那些“坑、蒙、捌、骗”的行为,一般叫“宰人”,真是非常形象,可不是吗?“宰人”的门道有几千种,火车站周围就像个铺满了地雷的雷区,指不定就踩上了。上面举那两个朋友还都是西安本地人,更何况外地人?估计,每天在火车站干“宰人”这营生的主儿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还不算各种穿制服的、戴红箍子的。还是少在火车站停留的好。
  出了火车站方圆的三公里范围,就一定要记住这第二个忠告,切记,不可随地吐痰、扔纸屑、丢烟头,除了钱可以往地上扔之外,什么东西都不能往地上扔,切记!!
  西安的市容卫生管理人员可是全国一流的。论盯梢、论拳脚功夫,那可是没的比。尤其是打人的拳法出众。
  全国其它地方的市容卫生管理人员打不打人我不太清楚。不过,西安的市容却是可以打人的,这西安人都是知道的。平均每个月总要有市容人员打人的月报的,所谓月报,就是每月报纸上都会有报道。一旦让其抓住了有不文明行为——罚款,50元!还狡辩?100元!要票?没有!少罗嗦,小心吃俺拳脚!遇到这样的还算是素质高的呢。素质稍微差一点儿就没有那么多的废话给你说的。前一阵报上不是登过一条:有个农民用自行车带了点儿香椿到城里来卖,正走着呢,旁边过来一人二话没说,飞起一脚就将他踢倒在地:“我是市容,去给我买烟去!”接下来就是连踢带打,甚至警察来了仍然是牛气冲天!(来自《西安晚报》)
  去年还有一则报道:一个外地人到西安来看病,因穿了双布鞋被市容罚了二十元钱。这种报道,我们西安人可都习惯了的。您可别把您的肺给吐出来。
  曾经有一次去西安最大的批发市场——康复路批发市场。刚下公交车,就看到车站旁边的人行道上一溜站了十几个市容人员,一个个眼睛睁的溜圆,虎视眈眈的看着下车的乘客。我前面的一位仁兄刚顺手掉了车票,就像是给猪食槽里倒了桶泔水一样,呼啦一下就围上来五、六个来。三下五除二,就将这位仁兄架到一边去了……
  所以,在西安市街上转悠的时候,可要千万注意那些穿兰制服的市容卫生管理人员。一旦不知为什么而被他们逮住了,就如实的把罚款交了,挨了拳脚可是划不来了。对了,来的时候别忘了,千万不能穿布鞋!!
  最后要提醒大家几点:
  看好您的钱包!西安的贼多!人多的地方尽量少去,人一多,贼的密度就大了。可能你身边的人都是贼!
  手机不要往脖子上挂,小心被人抢。当然,也不要拿包,有飞车党。
  钟楼附近推着三轮车卖的小吃、食品千万不要买,一旦吃了,付钱的时候会让你知道什么是世界上最贵的食品。
  还有,看到在街上围一群人在抢购照像机或电动剃须刀……不要去!因为,那十几个人都是“托”。
  看到街上有一堆人玩“押三张牌”的,别去,耍牌的、望风的连带上“托”一共十几个人呢,骗不去您的钱,小心被他们抢了去。
  如果有一捆人民币掉您脚上,您就当没有看见,别指望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告诉您:这又是一种圈套。
  西安还有许多“宰人”的方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您就慢慢的体验吧!
  反正一句话:来了西安,您得处处小心才是,这儿有几万人整天准备着“宰人”。
  最后,祝您在西安玩的愉快!!
&& 西安公交车&&&
我的评价就是:一般,人多、频率不一、晚班收车时间过早、小偷也比较多。寒,我是西安人,不遮丑,客观评价。但是话说回来中国大部分城市公交车都这样,大家习惯本城市公交的话在西安也可以随便坐。价格一律1元,空调车2元,中巴车按站计费,起步5角,三站以后每四站加5角。
  TAXI:西安的出租车我认为是比较赞的,价格在全国大城市里可以算最低的了:6元起步,不计时,3公里后每公里1.3元。夜间起步价7元。从西安北郊坐到南郊也就20来块。车型大部分为富康或者捷达,绿色。司机态度普遍非常好,我这么些年还从没遇到过多绕路、不打表之类的事情。所以推荐大家,能打车还是打车,出来旅游不要图省那么一点钱。
&& 西安住宿`
鉴于实在有很多朋友询问,西安市中心的住宿情况以及价格,特别是5.1期间的情况。我是西安人,自然很少能住过西安的宾馆酒店,所以,昨天下午,我专门跑去西安东大街,挨个宾馆询问价格及住宿情况,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我以钟楼为起点,先说路南:
  1.西北大酒店:
  2星级,挺不错的一家酒店,标准间门市价240,260。你说你是西安人,可以降到140,160。5.1期间估计会涨到180,200。看着很规范的一家酒店,价格也还行。但似乎电话预订在房间紧张时就不可以了。
  电话:029-
  地址:东大街392号(钟楼向东大概500米不到,骡马市东侧一个巷子内,前面有一家MICKY店)
  2.西安五一饭店
  一个餐饮和住宿联合的东东,好像是准三吧,反正没有星。标准间平时价格是120,180。5.1期间可能会是250,280,接受24内订房。
  电话:029-681052
  地址:东大街351号(很显眼,走着能看到,司机也都知道)
  3.西安皇城宾馆
  好像是四星级,平时标间价格在300左右,5.1期间得400多。我比较不爽这个酒店,尽管我不愤青,但我很纳闷这个酒店正门墙上写了一串日语,没有汉语没有英语的,莫名其妙,老子以后有钱也不住这。
  电话:029-
  地址:东大街334号——有钱人你们也别去这住吧,不爽,呵呵
  鲁南说完了,接着说路北,还是从钟楼开始:
  1.钟楼青年旅舍
  这个是我的强烈推荐,很简单,很温馨的一个旅舍,特别适合年轻人,餐厅还有西餐提供,工作人员都是挺漂亮的MM,其他的和一般青旅都差不多,不过这家由于是新开的,一切都显得很新,很美,而且从窗户看钟鼓楼夜景,不用我说你也能想来有多美。关于这个旅舍的详细资料在国际青旅网站上有很详细介绍:/domestic/hostel_990161/hostel990161.html,资费标准也说的很清楚,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4月15日以后就按照旺季价格收费,当然还是很便宜。
  电话:029-3005
  地址:北大街1号(钟楼邮局大厦北半部,进都市春天酒店,上三楼)
  2.都市春天商务酒店
  是一家准三,和青旅在一个楼里,标间平时价格是150,200,5.1期间就是门市价250,300左右。我也不知道商务酒店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更适合商务人士?呵呵。接受24小时提前预订。
  电话:029-
  地址:北大街1号(钟楼邮局大厦北半部)
  3.钟楼邮政酒店
  也在邮政大厦那楼,这个楼位置太好了,所以商家胡多。这家有没有星我忘了,标间平时150,5.1期间260左右
  电话:029-238889
  地址:东大街619号(钟楼邮局大厦南半部)
  4.德发长酒店
  从唐城商场边的巷子向北30米,交行旁边,感觉这家挺正规的,大堂也很忙碌,和大堂一个主管模样的阿姨聊了很久,她说只要打电话预订(估计去了订也行),标准间就按照门市价368给8折再8折,也就是230多,5.1期间也是这个价格。虽然拐了个弯,但其实离钟楼也很近,最多5分钟步行。
  电话:029-
  地址:案板街28号
  5.西安饭庄
  一层是餐饮,二层以上是客房。准三。标间平时有150,200,240的,5.1期间要上浮到门市价,好像是350上下(这个没有记清楚,抱歉)但我感觉这个不怎么爽,前台就只有一点点,是我这一天去的酒店里前台最小的,而且只有一个人,对我还爱理不理,可能看我啥也没拿不像住店的。(邮政酒店前台也不大,但态度可好)
  电话:029-
  地址:东大街298号(很显眼,门口一群人在吃外卖小吃,很好吃)
  6.西安青年会宾馆
  挺安静的一个宾馆,和东大街之间有个不到100米的巷子,所以很幽静,喜欢安静的朋友这应该还不错。准三,平时标间180,200,有一种没有窗户的房间是120。5.1期间价格大概是260,280
  电话:029-673001
  地址:东大街565号(西北影城西侧一个巷子内)
  7.王府商务酒店
  又一个商务酒店,三星,平时标准间165,180,5.1期间220,260。感觉不错,前台小姐挺温柔的,呵呵。
  电话:029-
  地址:东大街555号(西北影城旁边)
  总结:
  东大街主干道酒店就这些了,再做一点补充:
  1.这些酒店地理位置都很好,最远的距离钟楼也就步行15分钟(我走路一向比较快)
  2.大部分酒店都接受24内预订,而且每个都很有自信地向我保证,5.1期间基本会满员,所以大家要来一定要打电话问清楚。
  3.关于价格,我不怎么会讲价,所以我估计,我问到的价格,换个会讲的去,估计还能低点,就看各位的本领了,哈哈。
  4.关于房间,由于我一看就不是住店的,所以都没有让我看房间的意思,不过话说回来,我觉得房间内部,5星级和2星级就没啥大区别,能住就行。还有我这一趟都只问了标准间情况,三人间单人间都没有问,不过大概折扣大家应该可以推算出来,如果知道门市价的话。
  5.我和我家人和旅游产业毫无关系,以上评价自认为比较客观,没有为哪家作托的嫌疑。而且这些都还是比较大的店,感觉应该都不会是黑店吧……不过大家留神,住店有什么问题不要怪我……我也没住过。
  这两天有时间再去调查南大街酒店情况,大家拭目以待吧,吼吼。
  苍蝇原创,首发天涯,谢绝转载。
  南大街报告出炉:
  说去就去了,中午和同学杀奔钟楼,先去回民街吃了饭,然后绕着南大街走了两圈,调查报告如下:
  从钟楼开始,南大街路东:
  1.文物大厦宾馆
  很普通的一家宾馆,但是是沿途唯一一个让我们看房间的,位置不错,开元向南100多米,文物大厦北侧。标准间平时150,我看你要讲到100多点也可以,那人看着好说话。5.1期间估计200多点。
  电话:029-
  地址:南大街129号
  2.海大商务酒店
  很规范一家三星级酒店,人很多,老外也多,标准间320的样子,不带窗户的是230,5.1期间价格不变,可以提前预订。
  电话:029-687011
  地址:南大街东木头市口向东10米路北
  3.西安商业大酒店
  准三星标准的客房,主要价格便宜,标准间120,140,5.1期间也就160,180。但只能当天订房。
  电话:029-
  地址:南大街东木头市口路南
  路东说完说路西:
  1.西安钟楼饭店
  四星级好像,位置很好,给有钱人开的,标准间560,5.1不变,但肯定会满,如果有需要可以提前一周预定。
  电话:029-
  地址:南大街110号(实际就是钟楼西南角)
  2.博泰商务酒店
  三星级,汗,今天都是用脑子记得,忘了,标准间价格在200以下,5.1期间浮动不大(好像平时是160左右),看着还不错一个酒店。
  电话:029-
  地址:南大街外贸国际南侧
  3.西安城市酒店
  三星级,这个好像网上有人说过,标间260,5.1期间浮动不大,好像挺不错的一个,可以提前预订。位置在博泰对面。
  电话:029-
  地址:南大街70号(博泰商务酒店对面)
  4.西安有色金属宾馆
  今天看到的最便宜的,平时标间有100,120,140,160的,5.1期间最多涨30块钱,而且说,你要上午来一般都有房。而且印象中这个酒店业开了不少年了,应该不是黑店,哈哈。
  电话:029-
  地址:南大街南口,湘子庙街外
  5.书院青年旅舍
  这个我今天没有去,实在太累了,估计和钟楼青旅差不多——全世界青旅都差不多。详细资料见,该有的都有。
说起西安的小吃那可不是几页可以写完的,所以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让我们有的放矢。直捣吃巢。
  1.西安首屈一指的小吃应该是羊肉泡馍了,它起源于清带,因为西安城的内的回民比较多,所以牛羊肉的食品也比较多。泡馍制作方法非常讲究,肉、馍、汤、汤料、糖蒜。我个人喜好吃炮馍一定要到小饭馆,比如大皮院的都不错。以前东洋市有家小炒特别好吃。大家可以去试试。西安人很少去老孙家和同盛祥,那里的很贵就想北京人没人去全举德吃烤鸭一样。大部分是招待外地来的朋友才去那里,要想吃到正宗的泡馍还得吃小饭馆的。西华门往西,到大皮院,里面可以随便挑一家都不错。其他的都是散落在城市各地的。如果能碰到就去尝尝,不会错的。
  2.葫芦头泡馍,南稍门风味葫芦头,柏树林的铁蛋葫芦头,土门的第一碗葫芦头,经二路的老李家葫芦头。香啊。
  3.粉汤羊血,也就是大家说的血块。麻辣味的,可爽啦。
  4.水盆羊肉----老白家(北广济街内),这个就是羊肉泡馍的一种变异吃法,比较适合喜欢汤多一点的吃家、。
  小炒----老乌家(北院门向西300米路北)
  杂羔汤----也就是大家吃的杂碎汤。别小看这玩意做好吃了不容易呢。
  烤肉----西安很少吃考羊肉,所以我们都叫考肉。筋,肉,腰子,外腰。考鱼等等,反正能考的我们都考,可以到东新街和鼓楼去吃。
  肉夹馍----腊汁肉夹馍。肥而不腻。秦豫肉夹馍(柏树林南口)樊记,竹笆市内。
  孜然炒肉夹馍----这可是西安独特的,尖椒和孜然加上红辣椒在锅里一爆炒,夹在饼饼里吃别提多香了,西安好多人晚上夜宵就是一个这个再来一玩八宝稀饭。巨好吃。
  水盆大肉----老宋家(柏树林十子西南角)也就是把羊肉换成大肉,满足不同口味
  蒸碗----(建西街东口向西100米路南)将各种肉制品放上花椒大料等在锅里蒸制,这可是西安人过年时的住打菜呢。
  煎饼----顶顶香煎饼屋(龙首村十子向南50米路西)
  酱大骨头---骨头庄(吉祥村十子向东100米路北)
  麻辣粉----牵人(粉巷)
  火锅----竹园可是正宗的陕西火锅,有鱼头锅,锑华锅等等。绝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火锅口味。与众不同哦。有机会一定要去吃!在和平路上和劳动路都有
  蒜蘸面----绿蚂蚁对面
  牛肉面----马虎面(西七路)
  大盘鸡?郭老大
  西大街桥梓口车站路南小巷里有一家〔卤汁凉粉〕
  大雁塔正面的路东有一家〔肉夹馍〕和〔丸子汤〕
  南稍门永宁村里有一家〔烤羊肉〕,现割现秤现穿现卖现烤现吃
  除例如这些小吃,西安还有好多零食级的食品。果扑,油茶,大红枣,胡辣汤等等。这些都得慢慢去摸索,我也记不清了,大家见凉。
  要吃大餐的话好办
  粤菜鲍鱼有大香港,东门和高新都有,川菜有四川会馆,位于朱雀门内。湘菜有毛公湘菜馆,位于友谊路。粗粮有文豪杂粮食府。西安小吃有西安饭庄,炮馍有老孙家和同盛祥,饺子有德发常,西餐有好世界,海鲜有家和,日本料理有北海道,韩国料理有萨拉博尔(建国路的汉城烧烤又便宜又好吃)。
  又到了各位蠢蠢欲动,准备杀往各地寻找刺激的时候了。无论当老板的,给别人干的,闲的在家没事的,都难得有连着7天可以扎堆出去玩的时间。脑子可以歇歇,可嘴不能。如果有人来西安,注意,最好多带两个肚子,难免看见好吃的,可又装不下。
  要说小吃,第一就是鼓楼、大皮院。到了西安最繁华的钟楼脚下,向西500米左右。就能看见鼓楼,沿着青石板铺成的街道从鼓楼下没有路灯充满了汽车尾气自行车三轮车汽车互相傍着肩膀走的长门洞下穿过,一条古槐避日,烟熏火燎的小吃一条街到了。(注意:这里是西安市最大的回民聚居区,千万不要拿着对面樊记的肉加馍近来)街两边除了一家挨一家的回民饭馆,还有卖假古玩、陕西本地工艺品的。其实5块、10块一个的泥制“埙”到是比较好的纪念品,因为只要你能吹响,就像是古代秦人筑长城时梦姜女的哭声。越扯越远了,说吃。
  NO1推荐:红红酸菜炒米
  原先卖酸菜炒米的是街口的“林月楼”,但是红红出来后,基本上这条街上其他卖炒米的就没什么生意了。红红的位置在这条街的后段,门朝西。黑匾金字,老板是兄弟两个,炒米为什么好吃,口水,一边打字,一边口水打湿键盘,不行,看见这六个字唾液分泌就旺盛。
  为什么好吃?我说,在于酸辣爽口,刺激非常。特制的米饭,互相并不粘连,酸菜很脆,很爽,和着青椒丝,豆瓣酱的辣,卖相一般但是口味一流。之中感觉只有离开了西安,回想起来时,哎为什么当时不在多吃一盘,半夜3点,想打个飞机,去吃一盘的念头。
  正宗的吃法是进门,环顾四周,如果超过4人以上同来,请上二楼,一楼基本上都是散客,沿着油腻陡峭的楼梯上去,找着一张桌子坐下,前胸挨着桌沿,后背就可能是一个漂亮西安妹妹的后背,世纪金花的漂亮售货员经常成群结队的在这吃饭,不用看菜单喊:“老板,四个糙米、四个酸梅汤、一把牛肚,一个鸡蛋汤。”
  酸梅汤一般是冰镇的,酸甜冰凉,被炒米的酸辣刺激的火烧火燎的口腔,猛然被酸梅汤的冰冷所冲击,然后舀一勺回魂专用鸡蛋汤,熨烫以下舒服的口腔,请您仰天长叹一声“啊---爽!”然后又迫不及待的对桌上的炒米展开下一轮猛攻。个中感觉只有品尝过冰火九重天的高人才能感觉,哎哎不许撇砖,各位想到哪里去了,思想也太复杂了!
  另外这地方上菜较慢,所以涮牛肚是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最好的消磨时光的方法。红边白瓤的牛肚,被串在了像以前毛衣针粗细的竹钎子上,浇上特制的调料,(本家的调料比较特殊,好象有花椒的麻味)调料以芝麻酱为主。切的透亮的牛肚,裹着香哝的调料,真棒。回民的馆子烤肉、牛肚都是要多了不退,少要些觉得好吃了再要。四个人吃饱30元左右。
  NO2推荐:卤汁凉粉(绝无仅有重点推荐)
  卤汁不是卤肉的汁,是专门用鸡蛋、面粉熬成的一种清亮亮的类似于勾芡、有类似于蛋清一类的粘稠液体,好吃不好吃,全在卤汁上。这本来是夏季纳凉佳品,但是只要想吃,随时还是可以解谗。
  注意,这家店下午三点左右肯定关门,要吃一定要趁早。原因是西安本地人都把他当午饭。大皮院一直往下走,一直走,走到与大莲花池巷交界的口向左看就是,没招牌,只见是人多,夏天你可以看见一堆人站在老板浇卤的摊子前。饶过浇卤的桌子走进小店,只有两张桌子,见男人女人围着桌子站着掰馍。旁边一个老太太,70多了吧,精神挺好,算帐也块,可见脑子清楚。面前摆着一摞锅盖大小的面饼,饼子很软,相比羊肉泡馍的饼。旁边放着一小盆茶鸡蛋。
  怎么吃?怎么点?可得看你的肚量,四分之一个饼掰在碗里,只有一碗底,可加上凉粉、鸡蛋、卤汁,就是大半碗,吃完了这个吃不下别的可别怪我。掰馍,掰成蚕豆大小,茶叶蛋包皮,放在饼上,端着碗出来,您可认准了,碗是一样的碗,饼是一样的饼,放在老板面前的案板上排队,眼睛紧盯着您的碗,呆会弄混了可别怪别人,老板浇卤的案旁边是一大盆清澈粘稠的卤汁,盆的大小和你小时侯光着屁股你妈给你洗澡的铝盆一样大小,案上是一个专门切凉粉的伙计切的整整齐齐的最小号不锈钢尺大小的凉粉。
  终于排到您了,伙计一刀切在您的蛋上,别怕,当然是切在您的茶叶蛋上,右手那起浇卤的木勺,手法熟练的将卤汁浇上,顺手递给右手的老板,老板的面前放着8个巨大的搪瓷盆,每个盆里都盛着各色的液体,只见老板左手端碗,右手翻飞,从各个盆中不断的淋出各种调料。其熟练的手法,没有10几年的功力恐怕嘿嘿。
  各种调料我只认得辣椒、芝麻酱、对还有芥末,芥末是正经的黄黄芥末,不是油。就是北京人长吃的芥末堆。一碗卤汁凉粉好了,没地方吃,别急,请您端着碗,向前走5米,饶过了一个卖水煎包子铺,端进去,两溜桌子靠墙,一堆人吃的正热火朝天。坐下,拿双筷子,慢慢溜边,把凉粉、饼子和卤汁调料慢慢活匀了,夹一口已经吸满了卤汁的饼放在嘴里,然后卜啦两口滑溜溜的凉粉,咬一口沾满了卤汁的鸡蛋,味道吗?自己尝吧。对面的铺子卖皮蛋,见人下过皮蛋,自己没尝过,不知道味道如何。价位:两个人15元左右。
  现在介绍肉夹馍:
  在石家庄吃过驴肉火烧,味道一般.饼是热的,可是驴肉是凉的,还没桥梓口贾永信的腊牛肉好吃.肉夹馍就不同了。
  在西安最有名的应当是"樊记",钟楼跟前就有,鼓楼向南过十字,这条街叫竹笆市,以前是卖家具的,过十字走百米左右,路东,紧挨着一家电影院,好象是绿色的门头,进了大门象是文化大革命时的食堂,摆着7、8张桌子,味道刚好和驴肉火烧相反,肉是热的,饼是凉的(不算太凉,微波炉热的。但是失去的饼的原味)。烧饼凉了没法吃,即使刚热过,咬起来有劲,反弹力巨大,而且难以撕扯。
  所以最有名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本人推荐“王奎”。不远,走南大街,肯德鸡对面的巷子,叫东木头市顺着街道向里走300米,路南一家小小的门脸,门口支着一个烙饼的炉子,和一般炉子不一样的地方是上下两层都有碳火烤,饼子在中间,上面有一个支架可以把上层的炉火掀开便于放饼。其实王奎和樊记的肉各有千秋,樊记的更香一些,王奎的有些腻。
  但是王奎的饼绝对是热烤现卖,一个年轻的烤饼师傅手拿一个绝短的擀面杖,从面前的面堆里揪出一团,之间在手下擀呀擀呀擀呀擀呀,突然将手中的擀面杖在案板上一嗑,擀面杖反弹到空中,翻着跟头落下,说时迟那时快,手中的面饼啪的一声摔向炉中,一个圆圆扁扁的烧饼贴在铁板上,同时接下落下的擀杖,顺手又揪一块面团下来,继续擀,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难度系数9分。旁边一个伙计剁肉,从一口大锅里不断的舀出炖的喷香的猪肉,放在一个原木的墩子上,因为使用的年代比较久远,案板的中间已经深深的陷了下去,象一个小小的火山口。一个又一个白生生的饼不断从炉中拎出扔在两人中间的饽萁里,夹膜之前应当向夹馍的师傅提出肉的条件“纯瘦”“纯肥”“肥瘦”。我还见过只要猪皮的,试过一次,太腻。最好是“肥瘦”西安本地话“瘦”念“SOU”去掉中间的H,比较好听。俗话说的好“要吃肉,肥中瘦”说的就是这个。
  师傅按你的要求剁好了肉,从簸萁里拎出一个烫手的烧饼,按在案上,一道划出缝来,白色的蒸汽和着面在高温下散发出的纯粮食的清香飘向你的鼻孔,肉贴在刀面上塞了进去。黄色的草纸一裹。肉夹馍交到您的手中。
  慢慢抬起您的双手,凑进您的双唇,这一次亲密接触就要开始,隔着草纸,烧饼还微微烫手,她散发着面和肉的芬芳,人是素食肉食杂食动物的论断没错。吸一口气,擦一下已经流出来的哈喇子,张开您的红唇,狠狠的咬下去(注意,小心自己的手指头)外脆里嫩的饼和着瘦肉的丝丝入扣的充实感觉和肥肉绵软顺滑的浓香,充分在舌尖混合,味蕾被肉汁内的各种调料激发的欲仙欲死,不许拍砖,哎呦哎呦,其实性欲和食欲一样,一旦被挑逗起来,只有好好饱餐一顿色香味俱佳的“野食”,才能体会到“满足”这个词的真正含义。
  一个肉夹馍的价钱应当是2块,满足一次便宜吧,这东西比较结实,所以店里头还提供紫菜粉丝汤,帮助您顺利的吃下去,单独吃比较没趣,和肉夹馍配对刚好。
  这个店的门口还有一个中年妇女推车买“三原油塔”味道也不错。是面和猪油掺在一起,作成细丝状盘在一起,一坨有大号象棋子大小,3个还是4个一盘,浇上辣椒、醋、蒜泥等制成的醋水,端上一个小盘子,好多漂亮姑娘也站在路边吃的吸溜吸溜。
  陕西人的饭量应当说是比较大的,而且以面食为主。本身面没有什么味道,好比是一个良家妇女,一旦嫁了一个五毒具全、无恶不做的老公,嘿嘿。。。所以陕西人的饮食是重辣重酸,面在辣椒和醋的激发下,所爆发的无限激情、和无限创意才是陕西小吃的真谛所在。
  下面我们来讲“歧山臊子面”
  初来西安的人恐怕会误会,有一次,我在面馆里听一个上海人说:“哨子面、哨子面难道这面能吹响吗?”关中地区的方言SI和SHI不分,哨和臊一个音。最正宗的在宝鸡那边,在西安吃,还是去“永明歧山面”唯一的缺点是太油,味道还不错。这家店分店极多城的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有分店。
  几年前没发家时在南稍门还是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铺子,那时侯就有很多人开车跑好远来着吃,唯一没变的是哪个跑堂叫号的伙计,小低个、小平头、喊号的嗓门特大,店里头喊隔着两条马路街对过都能听见,嗓音还极有特点,怎么个有特点法?您得自个听。
  南稍门的是老店,原来旁边是家商业银行,地方被永明的老板给吞并了,现在挺大的,一楼有30多张台子,饭口上您得站在正吃的人旁边等,这里是先交钱后吃饭,点好的菜伙计给您送上桌,面条和臊子夹馍是这里的招牌,你点好了面和夹馍会给你一个号,您可记住了号,不然喊号时,您不答应您永远吃不着。
  这里有一道菜是必点的,名字忘了,凉菜,在门口买单的柜台底下一大盘,其实就是肉皮冻,晶莹剔透,吃在嘴里滑溜溜。味道拌的与众不同不错。坐下来等着上面,环顾四周,白色的墙上有一副巨大的喷绘,特夸张的大海碗里满是红幽幽的辣子油漂浮着黄的、红的、绿的、黑的菜码子,并有文字说明,歧山面的来历、做法、和特点以及“十字”真诀。这时候那位喊号的伙计站在厨房门口喊您的号了,您只要伸手示意,或者用不太标准的陕西话答到:“在这呢!”音-(栽这泥)。一碗红幽幽的臊子面端到您的面前,外带一个臊子夹馍。拿起筷子,您拨开各色的菜码子,捞出面条,就要往嘴里填,慢,且慢,正确的吃法应当是,努起嘴,吹,这位看官要问了“只听说过吃面的,没听说过吹的!?”
  为何?因为这歧山面好吃就好吃在这汤上了,汤好喝就好喝在醋上了。北京人好象用的都是龙门醋、山西人是老陈醋、江浙一带好象都是恒顺香醋。而这歧山面用的绝对是凤翔、蔡家坡一带的特产醋。味道极特殊,特别适合拌面、拌凉菜,单独喝一口绝对让您酸一个跟头,可就是和这面一拌呢,他散发出的又是另外一种别样的风情。
  吃面,又扯远了。因为这汤上有一层厚厚的辣椒油,为了您和桌对面同志的生命安全,请您象喝茶那样左右摆头慢慢吹出一片真空地带,瞅准了,突然在汤上嘬上一口,(有点象刚谈恋爱时,占女朋友的便宜吧)。味道怎样?我没说错吧,这时候你可以夹上一筷子面条细细品尝了。这面啊,叫一个筋道,叫一个细,知道怎么作的吗?这面也叫铡刀面。并不是所有的西北人都是五大三粗,这叫粗中带细。这臊子都有啥呀?陕西话叫"拦臊子"是肥瘦相间的带皮五花肉,在各种调料和辣椒、醋的狂炖一十二个小时密制而成,臊子夹馍夹的就是这个,拿起满手流油的夹馍,咬上一口,对喜食酸辣的朋友来说,绝对上上品,和肉夹馍来比,好比一个是“白嫩细腻的上海姑娘”一个是“惹火刺激的川妹子”。
红酒咖啡里浸着唐诗宋词
  一座闻名世界的古城,
  承载了13个王朝5000年的文明史。
  像一本:至今保存完好的线装书,
  记录着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古老的历史景观
  浸润培育出西安市民风格独特的文化生活。
  即便在21世纪,
  变化中的西安,依然缭绕着古韵古意,
  连小资的红酒咖啡里,
  也飘荡着唐诗宋词……
  埙的声音,最能和西安的气氛相融。
  场景之一:城墙和埙
  西安是由古城墙围成的四方城,秦砖汉瓦叠砌的城墙承载着长安千年文化的厚重。西安人每天穿梭来往于城墙之间,宛若行走在幽深漫长时间隧道里。人们在现世生存中疲惫了,烦躁了,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了,不要紧,赶快登临城墙吧,在城墙上望一望,走一走,仰天长叹一声,顿时有纵横古今、穿越时空的浩然大气,心中的小恩怨小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见了城墙,不由自主想到一连串独具中国特色的古乐器:笙、管、箫、笛等,事实上真正能吹奏出城墙以及西安这个城市灵魂声音的是一种叫做埙的古乐器。埙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由黄土烧制而成,吹奏出的是土音,刚而浊。西安人普遍喜欢吹埙,尤喜欢夜晚登上城墙吹奏。一人在城墙上如影子如幽魂般吹埙,城墙下涌集了那么多人倾听,它是那样的深厚、神秘有极强的穿透力,以致使一些年幼少女惊恐而哭。埙的声音最能表达中华民族的性格,最能与西安这座城市的气氛相融。
  场景之二:书院门的字画和北院门的牌匾
  书院门牌楼。
  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这一条步行街。街是青石板铺成,街两旁都是些仿古建筑,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店铺:卖湖笔端砚的,卖名人字画的,卖古籍的,制印的……每家店铺都古色古香、老板袖着手坐在屋子里面,或捧一只紫砂壶,或手里旋转两颗翠玉保健球,眯着眼,决不吆喝。
  西安人普遍钟情古文物,喜好字画,随便走进一个西安人家里,可能没有笔记本电脑大屏幕彩电,但必定有几枚古钱几片瓦当,几本邮票和古书,几幅于佑任或石鲁的字画。有人家装修房子或乔迁新居,一般会来书院门挑选一些当今名家字画或古代名人字画拓片装饰其中,许多普通市民家中,中堂上都悬挂“读书是福,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条幅。
  中国各大城市,手写的风格各异的店铺牌匾西安最多,而最集中的地方要数绕过钟楼穿过鼓楼洞口北院门一条街,石板路两旁仿唐或明清风格店铺,卖民间手工艺品、传统日用杂货、各种地方风味小吃及名目繁多的老字号点缀其中。再不起眼的店铺的匾额或招牌都是古今名家手书。即使那些流动于街头巷尾的小吃担,如镜糕、笼笼肉、蜂蜜凉糕、麻酱米皮,担头上晃悠晃悠的小木板招牌上也常是颜真卿或董其昌的字。卖镜糕老头在鼓楼洞口避雨,怀里紧抱一只塑料袋,雨停了,老头小心翼翼打开塑料袋,露出写有“镜糕”两个大字的长方型小木板,竟是于佑任先生手书的,你一边买镜糕一边问起,老头就滔滔不绝讲起这字的来源,并分析字的运笔气势风格流派,连镜糕都忘记卖了。西安人不但有收藏古玩字画嗜好,也有沿门逐店研读招牌匾额的雅兴,读出喧嚣中的宁静,清新中的古意。
  场景之三:易俗社和自乐班
  秦腔自乐班,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
  从周秦汉唐一路走来的西安人什么都敢藐视,北京广州的摇滚乐队来演出,他们一般不怎么捧场,认为那是从秦腔中学来的,是秦腔的孙子。他们迷恋秦腔,并不全因它土生土长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惊的撕扯吼叫最能表达他们灵魂的渴望震颤。这个城市地下埋皇陵地上长寺庙,阴气重于阳气,人们用秦腔惊天地泣鬼神的阳刚之气来平衡几千年郁积的阴森和鬼气,达到阴阳平衡刚柔并济。
  有百年历史的剧院——易俗社,白天晚上连轴转上演传统折子戏经典名剧《三滴血》、《铡美案》、《屠夫与状元》……观者如潮场场爆满。台上名角表演得精湛绝伦炉火纯青,台下观众看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民众听戏看戏,自己清唱作乐更成了生活重要内容,于是自发组成无数民间自乐班,于炎阳酷暑天,凛冽西风中,在城墙根下、护城河边、公园林阴中、小巷门楼前,随处可见秦腔的即兴表演,观众即演员,演员即观众,且不分男女老少皆可进去吼上几声,居然个个有板有眼字正腔圆,水平不亚于易俗社专业演员。
  场景之四:德福巷的咖啡红酒
  和中国其它大城市一样,西安也有无数高楼大厦,无数酒吧茶室咖啡馆,高楼大厦大都集中在城西南角高新开发区,酒吧咖啡馆则一窝蜂开在名叫德福巷的一条小街里。
  德福巷,酒吧咖啡馆云集。
  和西安现存的众多地名如朱雀门、端覆门、化觉巷、四府街、竹笆市、洒金桥、后宰门一样,德福巷这个名字也起源于唐代,现在的建筑是在唐遗址上仿建的。外部建筑是古代的,里面装潢设备却是现代的西式的。来这里消费的大都是高新区有钱的金领白领和没有多少钱但有情调的小资和大学生。
  小资也和别处不同
  表面上看这里的情色男女和别的城市的没什么两样:衣鲜妆美,优雅的坐姿,不失体面的玩笑,小口小口地品着正宗的外国手磨咖啡,小茶匙慢悠悠搅着红酒里的冰块;圣诞树上花花绿绿的闪光塑料纸;成人玩具如意大利积木、英国拼图、台湾九连环……且慢,仔细看吧,你会看见玟瑰花的阴影下放一本唐诗宋词的线装版选本,情色男女优雅的白话文英文中不时夹杂一两句唐诗宋词:“举杯消愁愁更愁”呵、“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出生在这样一个城市,唐诗宋词早在娘胎里就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为取之不尽的古典情怀和用之不竭的日常用语。从德福巷出来,这些金领白领小资们说不定会直奔老孙家羊肉泡馍馆、老樊家腊肉夹馍铺、贾三灌汤包子店、秦镇米皮摊,坐在油迹斑斑长条木凳上,于烟熏雾罩中淋漓痛快海吃一碗羊肉泡馍、一个腊肉夹馍、一笼灌汤包子、一大碟辣油调得红红的米皮,这一点又区别于其它城市,其它城市金领小资们刻意标签化模式化,穿什么吃什么用什么在哪里消费似乎都是固定的,不能有差池的,西安的金领白领小资们完全可大而化之,随意而为,因为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的后裔,身上有着皇族的血脉呵。
  穷人一朝富了,最怕别人看出他从前穷时的陋习,贵族怕什么?贵就贵在自己身上的平民意识和大众意识。
  场景之五:贾平凹及其他
  西安是一座阴气颇重的城市。在最具中国文化精髓的唐宋诗词中,是没有太阳这个意象的,惟月亮的阴晴圆缺贯穿其中,月光浸润着汉字,汉字谱写着阴柔诡谲的中国文化,所以中国文化也是阴性的。
  这样的城市这样的文化浸润造就的文化人,要么是半人半仙,要么是半人半鬼,作家贾平凹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贾平凹的生活习性写作习惯与常人颇为不同,他通常昼伏夜出,写作前,喜欢登上夜晚的古城墙,充分吸纳城市上空浓郁诡谲的阴气。这还不够,他还要在他的书房四围摆满从古墓里出土的大小形状各异的土陶罐,每只陶罐大张阔口,倾吐千百年来养精蓄锐的阴气,置身于这浓郁深重的阴气里,他神奇般地灵感喷发、文思泉涌,下笔如有鬼,他的文字有着原汁原味的古音古意,他的语言有着月光般的空灵、飘忽和清凉;还有那么一点儿月光掠过古城墙的森森鬼气。他就是靠着这千年不散的诡谲阴气滋补浸润他的锦绣文章,也靠着这股阴气医治好了他严重的肝病。
  把作家捧成明星
  在中国,仿佛有个规律,只有演艺界娱乐圈里演电影的唱歌的演小品的才有可能被大众捧成明星,作家只能在文化或文学圈子里打转转,就连很有影响的王安忆、余秋雨、王蒙,出了这个圈子,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可西安不一样,西安人向来不拿演电影的唱歌的演小品的当回事,生生把个写纯文学作品其貌不扬的贾平凹捧成个超级大明星,上自政府高官、企业老总,下至钉鞋的扫大街的卖钟楼小奶糕的,无人不晓贾平凹大名的,无人不读他的《商州三录》、《废都》、《白夜》、《土门》。把一个作家生生捧成明星,这事只有在西安才会发生。
  西安还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奇人叫李红旗(笔名唐汉),在城外仓颉庙(中国汉文字发源地)附近租了间纸窗瓦屋,苦研数载,齐刷刷拿出十大本线装版著作《唐汉解字》,直接挑战许慎的《说文解字》和郭沫若的甲骨文。
  在西安这个诡谲的斯文之地灵性之地,这样的奇人高人不计其数,饭馆里,夜市上,护城河边的垂钓中,一不小心就撞上一个熟读《周易》的,研究天象的,精通佛经道义的,拆字算命的,他们神态安详衣饰不鲜,混迹在芸芸众生中决不显山露水,但个个身怀绝技、博大精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康复路服装批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