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杨舍老街在哪里里

成都老街之锦里
&&&成都老街之锦里
&&& 国庆之后,约了几位好摄之友去川西的米亚罗拍摄红叶,8日清晨的飞机,上午10:30就到了成都,休整一天后再去米亚罗。成都来过几次,但都是来去匆匆,没有很好地了解过。早就听说了成都的老街锦里、宽窄巷子等地方很不错,也见过一些博友的相关照片,这次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去成都的老街的逛逛。
&&&& 锦里位于武候祠东邻,是成都的一条商业老街,在浓烈的商业气氛中也透出几分古色古香。
&&&由于刚过国庆长期,当天又是工作日,老街内的游人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老街显得古朴、整洁。
&&&&&& 从老街的店名可以看出三国时的西蜀文化仍然很有影响力。
&&&& 炒茶师傅的现场表演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看。
&&&&& 色彩艳丽的小包包是女儿的最爱,拍一张回去馋馋她。&&
&&&&&&& 很喜欢葫芦及葫芦制品。
&&& 这位卖葫芦的店主看起来很有艺术范儿。
&&酒吧墙上的红灯笼和绿色植物很吸引人的眼球,既起到了招牌作用,又起到了装饰作用。
& 在老街上摆摊为游人画素描的老外,神情非常专注。走入生活的艺术更有生命力!
&& 推着婴儿车逛街的老外,在他们眼里,老街一定很新奇。
&&& 老街上的餐厅不少,还有小吃一条街,品种不少,但价格普遍要比外面高出一至两倍。锦熙园的门面和装修不错,但其出品味道一般,且价高量小,不值。
&&&四方街酒吧在锦里比较有名,同行的几位朋友前几年曾在这里喝醉过。那天晚上,我们又选择在这里泡吧,唱K、猜拳、摇色盅,不知不觉中,两瓶AK47伏特加被一扫而光,有人开始豪言壮语,大呼上酒上小食,此时服务员说要打烊了,让人十分扫兴。
&&&坦率地说,锦里的酒吧与丽江和大理的相比,差距太远,不但酒吧的环境、气氛、服务质量存在差距,酒和小食品种单一,而价格却贵的离谱,一瓶矿泉水要价20元,赶上了五星级酒店的收费标准。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成都老街 ― 天府早报 - 四川在线
国内统一刊号CN51-0104&&&&&
第01版 : 要闻第02版 : 要闻第03版 : 热读第04版 : 特刊第05版 : 广告第06版 : 成都第07版 : 成都第08版 : 社区第09版 : 汽车第10版 : 汽车第11版 : 特刊第12版 : 国内第13版 : 国际第14版 : 体育第15版 : 文娱第16版 : 文娱第17版 : 理财第18版 : 理财第19版 : 第E日第20版 : 关注
?越洋救同胞“相同的血”昨离川?好天气不长在 阴雨天又来?社区播报?灾区师傅,坚持住千万别睡觉?成都老街
转过总府路 “桃花源”在深处
在鳞次栉比的成都市中心,人来人往的春熙路、总府路不远处,转过一个弯,有一条“南顺城街”,那里有微斜的竹椅,镂空的暗红窗棂,还有参差不齐的黛瓦……本月20日,本报启动“老街记忆”征集活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打进热线电话推荐成都老街。今(24)日,本报将继续开通热线,欢迎来电推荐你所知道的成都现存老街。1分钟的闹市桃花源&&&&顺着总府路往东走,过了大慈寺后第一个路口往右拐,就是“东顺城南街”,老成都们叫它“南顺城街”。这里的老房子只有寥寥30余户,如果是赶路程,用不了1分钟便可走完整条街,但想要细细品味个中滋味,恐怕几个小时也不够用――砖红色的店铺板板,随风飘荡的面铺幌子,还有已经歪斜的梁柱……老人们坐在竹椅上在太阳下打盹,连小猫小狗也与世无争地斜靠在主人腿旁,安然地挠痒。八旬翁“默守”百年老房&&&&在东顺城南街深处,86号是一个两进房子的大院,黑色的砖瓦、已经褪成砖红色的窗棂,还有院中间的老水井。&&&&阳光斜射进院子,正好照在2号屋的门口,一位大爷和几个中年妇女坐在藤椅上晒太阳。见记者走进院子,大爷只是用昏花的眼神疑惑地打量,也没有回答记者的问话。旁边的大婶说,这位大爷不能说话,他从小在这院子里长大,80多岁了,“我们都不知道他姓什么,只知道他终身没有结婚,现在孤零零地守着这栋祖上传下的老宅,这里起码住过六七代人了。”&&&&早报记者乔子轩实习生方舟摄影华小峰盘点成都老街的老故事 红牌楼青龙街等上榜
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
上月,成都通过《条例》,要求保护成都地名的“纯洁性”。说到成都地名的“纯洁性”,其实应该回到城市的文化基因上,或者说回到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特色上。
日,成都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成都市地名管理条例》。这个条例,为保护成都地名的纯洁性做了一些规定,如禁止以国外地名、国内外企业名、产品名和商品名,为道路、桥梁、隧道、轨道站点等城市公共设施命名。有人说,这个《条例》也被称为成都“史上最严”的地名管理法规。
说到成都地名的“纯洁性”,其实应该回到城市的文化基因上,或者说回到城市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特色上。地名里,自然最主要包含了成都的街道名。
很多人说,成都的街道名字很有特色,很多地名的背后藏着不少有趣的故事。这在全国不多见。
有个杭州来成都旅游的美女说,成都的街道很好玩,但也稀奇古怪:有的像一条粗短的盲肠,几秒钟的距离,有的则像细细的鹅肠,九曲十八弯;还有的则像一个道士的葫芦,口小肚大,给人一种进得来出不去的恐惧。她认为,成都的街道就像是成都著名的火锅一样,初一接触,肯定被麻辣得受不了,但事后回味起来又不住流口水,再想嗨吃一顿。
这是因为,成都是一个有着浓厚历史文化背景的古城,许多街道名称都与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相关,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氛围的渗透和继承。于是,成都的街巷也极多,名字也“稀奇古怪”了。
有权威机构统计过,成都目前的街道大约有600多条,巷道240条,以“路”名街的212条,以桥梁为名的共33处,还有以里、坝、村、沟、湾、道、坊、池、堰、碾、山、口、庙、坡等等为名的共80多处,街巷名称变动很大。
成都街道的得名,有专家把它们划分为以下各类:祠庙堂所类、衙署兵营类、姓氏家族类、市场作坊类、桥梁水系类、地貌风物类、经传辞语类,祈祥祝愿类、名人遗址类、方位字序类以及新旧民主革命词汇类等。
但不管哪种类型,关于成都街道的掌故是不得不说的,尤其是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街道,里面藏着的好玩龙门阵更是“捂”也捂不住的。
高笋塘:孝子崔沔挖塘栽高笋
高笋塘是成都出北门的主要通道。相传在唐朝时,这里还是一片田地,只稀稀拉拉地住了十几户人家,其中有一户姓崔,他家有个孩子崔沔,8岁时父亲就死了,13岁时,他妈又得了眼病,他变卖了家产,到处为母亲求医问药。崔沔小小年纪,就支撑起这个家。崔家的屋门口有个水塘,塘边是一条弯弯的小路,住在这里的人每天从这里经过。一天晚上,母子俩正吃饭,门外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声:“我的儿啊!”崔沔急忙跑出去看,水塘边站了几个慌里慌张的人。原来,刚才一个小孩摸黑从塘边走过,一不小心掉到水里去了。
回到屋里,母亲对崔沔说:“沔儿,你明天在屋门前挂一盏灯笼嘛!这里路窄,晚上又黑摸摸的,人家从这里过很不方便,照起灯笼就不得掉到水里头了。”崔沔就在屋门口挂起了一盏灯笼。大家很感动,你一家我一家,自愿拿出一点油送来。母亲对他说:“你做了好事,大家都记得的!”崔沔一边种菜糊口,一边发奋读书,后来考上了进士。他念念不忘母亲,经常陪着母亲游玩。一天,他们去馆子吃饭,崔沔拈了菜给老妈吃。他妈咂咂嘴问:“这是啥子菜?”崔沔说,是高笋。他妈说好吃。为了让母亲时常能吃到高笋,崔沔就请人在家门前挖塘栽上了高笋,并在周围栽上果树。崔沔的官越做越大,始终不忘母亲养育之情。后来母亲去世了,崔沔回到自己简陋的家里为母守孝,塘里遍种高笋,每年清明总不忘给母亲送上一份高笋。为感念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后人就把这地方取名“高笋塘”。
红牌楼:明嘉靖中蜀王于此建坊
据《华阳县志》记载,“红牌楼堡距县南十里,明嘉靖中蜀王于此建坊,名曰红牌坊。”相传当时在红牌楼场镇南北街头各建有一处牌坊,蜀王建坊的目的是迎接西藏前来送贡礼、做生意的藏族同胞,故按藏族的风俗习惯将牌坊涂成红色。牌坊设三道龙门,门柱雕有龙凤图案,中间大门通车辆,两边过行人。进了牌楼,两旁皆为经色街面,场中又有一过街红楼,场尾(南街头)有红恩祠,祠内亦有一排红楼,真可谓街头红牌坊,通街红楼宇。
因此,红牌坊亦被称为红牌楼,它作为红牌楼场镇的标志性建筑和民族和睦、商贸繁荣的象征,雄踞街头,壮观达远,盛名累世。可惜这样一个曾光耀久远的一方胜景,不知何年何月因何而坍毁了。
青龙街:前蜀皇帝以“神”命名
古代神话传说,仙人居住天空星宿上。在北半球东方,有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共七个星宿组成龙形的东方天神。古代又把青、赤、黄、白、黑称为正色,代表东、南、西、北、中央五个方向。所以,东方为龙,称为青龙。后代都把青龙、白虎、朱雀(红鸟)、玄武(黑龟或龟蛇合体),合称四方之神。又按《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因此,左边方位一般是以青龙作为代号。传说前蜀皇帝王衍在乾德元年(919)在成都城内西北角修有亭台楼阁,常住其内。由于他是皇帝,住地外面可以用四方四神命名,故取了青龙、白虎等地名。以后街道多次遭受兵燹,白虎街名似为不吉,故宋以后续建城市时未予恢复,仅青龙街留传下来。曹博骏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我要报料(有奖报料:20元--1000元)
虚假新闻举报邮箱:&&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
电话报料:028-&&&&&&&&&&&&&&邮箱报料:
QQ报料:&&
已有条跟帖成都的老街
成都归来的一段日子,一直忙着自己的工作,游记也写的断断续续。有时稍有片刻的歇息,都会不经意的想起成都几条有代表性的“商业化”老街---“宽窄巷子”,“文殊坊”和“锦里”。估计当地人是不会去这样的地方感受老成都的“魅力”的。然而,对于我们这些游人来说,这些地方又无疑像是一扇窗,一道门,从中可以窥探出一些“成都文化”的片段。
“宽窄巷子”,给人的感觉是超级“小资’。里面的每一家店铺,包括饭店,酒吧,咖啡店,小吃店,茶馆和食品店都各具特色,慢慢的逛,细细的品,听着充满川韵的吆喝,看着慵懒的人群,可以坐下品一盏香茗,也可以去"星巴克"欣赏一段浪漫的钢琴独奏,更可以在夜色阑珊之时,一边品尝美味川菜一边欣赏精彩川剧。这个地方,浓缩了成都的“精致”,也汇聚了成都人的“巴适”。。。。
“文殊坊”,相对于“宽窄巷子”而言,稍显朴素,也就更能还原成都人生活的本来面貌。进入了一家叫“成都生活”的茶馆,露天的;在一个宽敞院落里,喝茶的,聊天的,打牌的,一个既非节日又非周末的上午,成都人哪来的时间到此处“摆龙门阵”?与妻相视而笑,倘若她这个急性子来到成都,还不得“憋死”,而我若生活在此处肚子上的游泳圈不知道要大上几号呢!
“锦里”这个地方,似乎在记忆中还有些痕迹,去之时对于“锦”字就格外的敏感,那句“锦官城外柏森森”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管他是不是同一处典故呢!觉得,“锦里”在三条古街中是最为热闹的。没有“宽窄巷子”那么小资,没有“文殊院”那么古朴,这里有的是成都的“热闹”。游人如织,各式的店铺应有尽有,每家的生意自然也不错。和航航在其中的一条小吃街从第一家吃到最后一家,才发现到了“诸葛老先生”的家门口--武侯祠--侧门。一看到“不菲”的票价,咬咬牙,狠狠心,只是在门外张望了一下,也算是不枉此行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等的无奈与苍凉,与如今此处的“熙攘热闹”形成了奇特的反差。
其实,以上的三处街,估计当地人会很少去。就好象大连的“俄罗斯风情一条街”,在大连生活了十几年,在街口路过了无数次,竟然一次没有进去过。呵呵,和朋友调侃,这样的地方不过是给导游“提回扣”的摇钱树罢了。或者,又说明,最近的,往往更容易被忽视。。。。。说不定哪天,真的应该背起相机,去那里好好感受一下“俄罗斯风情”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舍老街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