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新闻说鄂尔多斯人才网发长很快又很有钱,想去那边打工...

您好, []|
鄂尔多斯规划百万人口仅3万入住 千万富翁多
成吉思汗广场宽阔而冷清,间或会有几辆当地人最爱的越野车跑过。空置率虽高,房地产开发却依旧如火如荼。街上跑的好车很多,像个流动车展。康巴什博物馆造型气派,可惜去的人太少。十年前,家住鄂尔多斯东胜区的李志无法想象他今天的生活。原本花一块钱都会心疼的他,因为房子和土地被政府征收,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他将钱投入到煤矿、炒房和放贷 ,不到5年的时间,完成了从 100万到 300万、500万、1000万的财富积累。十年改变的不止李志一家,整个鄂尔多斯十年来完成了一次重生似的跨越。2001年以前,这个近一半面积是沙漠的城市,还在因为贫穷被称作“内蒙古的西部”,可到了2010年,它的人均GDP超过香港,位居全国第一;同时由于能源、原料价格的上涨,内蒙古整个省份的GDP增速迅速提升,今年一季度增速甚至超过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让鄂尔多斯这个大城镇发生巨变的,是“扬眉吐气”(羊绒、煤 、稀土、天然气)四大产业,其中尤以地下黑金——煤炭的大量开采尤为突出。煤矿让一部分人首先暴富,财富又通过炒房、高利贷等方式聚集、扩散和再分配,鄂尔多斯人以这种简单而粗犷的资源创富方式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人。带有梦幻色彩的暴富传奇,也让人们对鄂尔多斯充满好奇甚至质疑。财富“跑”在大街上“有个鄂尔多斯当地人,几百万的征地款到手了,实在不知道怎么花,有一天看到上班的邻居买了一辆路虎,于是也买了一辆,每天开着路虎放羊。”“有一次汽车展销会上,一个穿着不太讲究的老大爷买车,卖别克的小伙子没搭理他,老大爷被激怒了,一口气要了11辆,他是个村长,提出的条件是经理必须找11个司机帮他把车开回村里去,因为村长和买车的村民都不会开车。”在从鄂尔多斯机场打车去老市区东胜的路上,健谈的出租车司机刘俊给记者讲起了上述两个段子。这两个段子,据说在鄂尔多斯几乎人尽皆知。段子被记者当成了笑话。“你别笑,这可是真的。”刘俊很认真地说道,别的车不提,路虎在鄂尔多斯绝对一家独大。为了证实这一点,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他甚至给记者一辆一辆地数过往的路虎,开往那日松北路的单向三车道上,不到50分钟的路途,一共数了17辆。在市区的一个主干道路口,交通信号灯亮了,拐弯的七辆车中,竟有3辆是路虎。鄂尔多斯人对路虎有着特殊情结。整个鄂尔多斯的出租车不过2400辆,而路虎则超过了5000辆。“我们这边的车管所,平均每天上牌大概200辆车,至少有一辆就是路虎。”当地人林先生说。他是一家经济型酒店的老板,有一个在车管所工作的弟弟专门管车辆上牌。除了路虎外,在鄂尔多斯的大街上,丰田、本田、现代、雷克萨斯等越野车随处可见。保时捷、奔驰、奥迪、宝马、法拉利、凯迪拉克、迈巴赫、林肯等豪华轿车也屡见不鲜。林先生说,鄂尔多斯有保时捷3000多辆,奔驰、宝马2000多辆,丰田霸道10000多辆。在鄂尔多斯市公共事务管理局工作的马先生说,内蒙古50万元以上进口车销量的40%都在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就是流动的车展,什么好车都有,奥迪、宝马,在这根本不算啥。”在东胜区政府附近的一处洗车店,几位店员说,他们老板就是当地人,家里4个人6部车,除了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外,人手两部,最差的车是奥迪A6。一位浙江商人在鄂尔多斯做贸易,手下几员得力干将都是鄂尔多斯人,浙江商人给这几位干将的年薪都是以百万计,让这位商人一直过意不去的是为干将们配的车太差。配的什么车?奔驰。对这个让人吃惊的回答,浙江商人的解释是:按照这几个鄂尔多斯人在当地的收入和影响力,200万元以下的车不会考虑。“外界有个说法,鄂尔多斯的保洁阿姨都开丰田越野上班,这事不是瞎编的。”鄂尔多斯小伙子张焱说,现在鄂尔多斯本地人应该没有做保洁的了,前两年有的话,开个丰田越野上班并不是什么怪事。记者在鄂托克西街上的一个酒店吃饭,服务员指着停在门口处的一辆奥迪Q5说,这是他们酒店厨师的私家车。家产300万也是个穷人6月9日下午5时许,23岁的小静(化名)从达拉特南路上的一家银行下班后,径直走向一辆丰田普拉多越野车。这款50多万元的车,是去年父母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我这车还算好车啊?在我同学里面,这车最多算是个中等,没办法,家里条件所限。”问起家产,小静伸出5个手指头:也就500万吧。“在鄂尔多斯,家产300万以下的都是穷人。”出租车司机梁师傅来自江苏,在鄂尔多斯打工已经5年多了。他告诉记者,300万元在外地看算是个有钱人了,但在鄂尔多斯,这点钱根本不算多。“房价都快上万了,当地人讲排场,150平方以上的房子才算个房子,光买个房子都得100多万。”在记者的采访中,梁师傅的说法得到了普遍认同。在东胜区一家写字楼做内勤工作的当地人李女士说,亲戚、邻居中像她这样出来工作的已经不多了,她们家经济条件差,家里有个上大学的儿子,需要靠她和爱人挣钱养家。李女士的家中有两套房产,一部大众途观,此外还有200多万的存款。在鄂托克西街上某小区做保安的当地人孙先生说,这个小区的居民中,最穷的家产也得有个五六百万,一套房子、一部车加起来就得200万,很多人都是两三部车,这个小区还不算是鄂尔多斯比较高档的小区。按照他的预测,鄂尔多斯富人的及格线不会低于1000万元。究竟有多少千万富翁据有关媒体报道,鄂尔多斯人资产达千万元以上的有10万人,对此数据,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地人大都表示有些夸张,但还不算离谱。而对于当地的财富情况,鄂尔多斯当地政府部门的人士表示不了解情况,不愿多谈。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从来没有听过任何一个部门统计过鄂尔多斯千万富翁的数量,事实上这也是无法具体统计的。10万个千万富翁,从严格意义上讲肯定是掺了水分的。绝大多数的政府工作人员、上班族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千万富翁最多的群体是煤老板、个体户和农牧民。“张家有钱1000万,邻居九个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这是鄂尔多斯当地流传的一个顺口溜。当地人告诉记者,鄂尔多斯贫富差距非常大,资产上亿的不少,平均下来,千万富翁自然很多,但还不至于15个人中就有一个。前文提到的那位浙江商人也表示,在鄂尔多斯,除了当地人外还有相当多的外地富豪。他们在鄂尔多斯做生意收入很可观,尤其是早些年就来鄂尔多斯打拼的外地人,有很多也都跻身千万富翁之列。在对鄂尔多斯富人的统计中,这些外地人应该也被纳进去了。文/记者 陈浩杰“7年前我做小区保安,骑摩托车上班,我都觉得没什么,7年后,我还是做小区保安,开20万的轿车,我反而觉得挺没面子的。”孙先生说,在过去的10年中,自己的生活变了 ,鄂尔多斯也变了。追溯鄂尔多斯的转变之路,可以发现其财富直接源头是煤矿,按目前近5亿吨的年开采量算,当地每年因煤矿新增的财富就达2250亿元;其次,房地产开发导致的大征地运动,也让一部分农牧民因巨额补偿款成为千万富豪。突增的财富又反过来助推鄂尔多斯人热衷炒房,也进一步拉动了当地房价攀升。在鄂尔多斯开出租车的张泽贤后悔地说:“我要是早来三年,早点买上房,我比现在要强多了!”他是2008年初来的鄂尔多斯,当时房价也就一两千元,而现在六七千元。“算下来,晚来3年让我少挣了几十万。”鄂尔多斯人的财富观令人咋舌。回顾———贫困市暴富只用了10年10年前,鄂尔多斯还只是一个大城镇。如果再往前追溯30年,鄂尔多斯一直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1978年GDP仅有3.46亿元,人均344元,财政收入只有1900万元,人均不足 20元。一直到2000年,鄂尔多斯GDP也不过150亿元。在8个旗区中5个属国贫旗、3个属区贫旗,鄂尔多斯被人称为内蒙古的“西部”。一穷二白的沙漠小城,靠什么拥有了惊叹世人的造富机器?财富滚滚而来的源头是煤,从2002年开始,国内煤炭价格急剧攀升,每吨原煤价格从最初的几十元涨到了二三百元,甚至最高时超过400元,煤炭行业的井喷,把鄂尔多斯一下子送进了财富的海洋里。以“羊煤土气”4种资源著称的鄂尔多斯,当地约80%的地下含有煤,据内蒙古官方公布的数字:仅鄂尔多斯市东胜区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就高达115亿吨。按照目前近5亿吨的年开采量,鄂尔多斯每年因煤炭新增的财富即可达到2250亿元。煤炭启动了财富引擎于是,“煤老板”成了鄂尔多斯的第一批暴发户。因为煤炭,政府的腰包也迅速膨胀。随即而来的是城市建设,是找煤挖煤,是拆迁征地 。从2004年开始,鄂尔多斯掀起了土地征用的热潮。据当地国土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财大气粗的鄂尔多斯选择了对当地农牧民实行高价补偿,补偿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最高标准。在当时的情况下,每个失地的农牧民可以轻松获得上百万元的补偿款。就这样,前一天还为花一元钱心疼,住在郊区平房小院里的农牧民们,因为脚下的土地升值,一夜之间都成了百万富翁。“煤老板”们还通过挣钱、花钱,改变着城市。当地人告诉记者,暴富后的鄂尔多斯“煤老板”同山西等地的“煤老板”们一样,有了钱之后最先想到的就是买车买房,换好车换大房。很快人们发现,大街上的路虎越来越多,一排排楼房拔地而起。在“煤老板”的热钱引领下,靠征地补偿发家的农牧民、上班族们也比拼着完成华丽转身:从昔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开好车住豪宅的有钱人。“家家房地产,人人典当行”大家都有钱了,这些钱都去了哪里?走在鄂尔多斯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广告牌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楼盘,一种是小额信贷。所谓的小额信贷,在鄂尔多斯统称“高利贷”。在记者入住的速8酒店,有一层就是一家小额信贷公司。门头不大,但业务相当不错。在电梯里,记者看到了一拨拨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的当地人,他们对放高利贷没有丝毫避讳,高声讨论着这里的利息和收益率。“这里是全民放贷。”不止一个当地人这样告诉记者。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家家房地产,人人典当行。”“典当行”并非是指典当,其业务是以放贷为主。人民银行鄂尔多斯支行的人士表示,人行和统计部门曾对鄂尔多斯居民参与民间借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人参与了民间借贷。鄂尔多斯因此被冠以“借贷之城”的名号。“鄂尔多斯人对理财产品好像不太认可,大多数人也不懂炒股。”当地工商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抱怨说,再好的理财产品在这里都卖不动。拾荒的都放高利贷做保安的当地人孙先生说,鄂尔多斯人的想法很简单,就认可最简单的操作方式——我把钱贷给你,你给我高利息。他们家一共有100多万元放了高利贷 ,投给了大约十几个借款人,每个月的高利贷收入就有两三万,“比干啥来钱都快。”据记者了解,高利贷在当地普遍是按照月息来算,月息从2分到5分不等,其中,东胜是利息较高的地方,一般为两分五或三分 ,而煤矿集中的伊旗,利息甚至到了4分、5分。“大多数借贷人之间都是认识的,有的还是亲戚、朋友,因此资金安全还是比较有保证的。”孙先生说,他有30万元是直接投给了一位煤老板,煤老板每月月底会把利息通过银行转账汇给他,几年来一直不曾拖欠过。不过,这个高收益的行业,并不是绝对的安全。就连当地人也承认,一直以来涉高利贷大案呈频发态势,最近的一个事是今年5月,一个当地人揽收了本金约为3.5亿元的民间借贷 ,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被警方控制,举报他的有数百人之多,这些放贷者涉及各行各业,上到政府公务员、下到拾荒老人,甚至还包括乞讨者,金额从3000元至数十万元不等。迷茫 本地人主动失业,外地人驱动城市有钱了,该怎么花呢?一直以来,伴随着鄂尔多斯出名的,是煤老板、炫富、豪华车。事实上,它们已成了这个城市夺人耳目的标签。当名车豪宅这些原本可望不可及的理想轻松化为了现实,当租房子放高利贷一月即可入账好几万元,当一个月辛苦挣的薪水还不够一场饭局的开销,很多鄂尔多斯人变了:他们凡事爱攀比,主动失业,甘当炒房人、放贷人,把大量普通工作岗位让给了外地人。
推荐微博:
[责任编辑:angeliaw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新闻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新闻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鄂尔多斯:暴富之后 - 观察 - 南都周刊
加载天气信息中...
请选择城市
字号:大 | 中 | 小
鄂尔多斯:暴富之后
鄂尔多斯人爱说“羊煤土气”,这是让鄂城扬名天下的四种本地资源,同音的成语恰是鄂城人翻身感的巧妙写照。造化免去了艰辛的奋斗,让失地农民一步踏入富人阶层。生活依旧单调原始,乏善可陈。但无人在意这些,人们说这是鄂尔多斯最好的时代。
尚未完工的乌兰木伦河音乐喷泉。
记者_张雄& 内蒙古鄂尔多斯报道&& 摄影_孙涛
俞明义(化名)穿着起球的毛裤盘坐在床上,他尽量让自己显得客气些,但犹疑的眼神泄露了他对陌生来客的稍许不安。
房子里的陈设看起来无比普通,球面电视机显得笨拙而古老。自1996年住进神华集团的宿舍小区,俞明义从未离开过这里。家里有台能上网的电脑,他会搜索一些补肾、养生的信息。他也会跑到QQ农场去偷菜。在那里,没人知道他是个年过60、皮肤黝黑的老头。更多的时间,他静静盯着电视机消磨时光。除了上农贸市场买菜,他极少出门。
他的资产已经达到三千万,但除了家里的亲戚,没几个人知道这点。他拥有农贸市场里几十间底商的所有权,靠这些租金,他每年能有百万收入。
他在鄂尔多斯的东胜城区和康巴什新区都有房产。除此之外,他还拥有三四百万的高利贷。一年下来,就有上百万的利息进账。
上湾,这个距离鄂尔多斯一小时车程的小镇,是鄂尔多斯最早依靠拆迁占地暴富的地方。公开资料显示,1982年年底,陕西185煤田地质勘探队经过近一年的勘查,提交了一份877亿吨的找煤报告。至此,沉睡上亿年的鄂尔多斯煤海(包含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北部、宁夏、山西和甘肃的一部分)开始苏醒。
为开发鄂尔多斯煤海,国家成立了中国精煤公司(后更名为华能精煤公司)。这家神华前身的巨无霸央企看中了名不见经传的上湾。 如今,上湾煤矿已成为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的骨干矿井,井田面积106.17平方公里,矿井可开采储量13.82亿吨。
作为补偿,华能帮助全村所有农民解决了户口农转非,并按照年龄学历安排就业。文盲也可以进锅炉房烧柴,所有人都变成了神华的员工。在1991年,当地方职工只挣200元每月的工资时,华能给上湾人开出的是400元。
但这些并没有让农民们满意,他们抱怨华能开出的补偿款太低。当拆迁工程队来到村里准备开工时,全村的老头老太们齐刷刷躺倒在推土机前,他们赌定对方不敢开过来。这里的人们20多年前就拥有了当下拆迁谈判斗争中的技巧。他们终于如愿,家家成为百万富翁。在1980年代,那是一笔巨款。
神华让上湾人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却给这里带来污染。空气中有一种奇怪的味道,当地人说&&像尿骚味儿,这种味道自从2008年神华开始煤炼油项目时就有。
上湾人王沂(化名)记得十多年前,这里仍算山清水秀,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随便栽一棵树就能长起来&。那时王沂在外上大学,带同学来上湾玩,大家都惊诧&这边天空怎么那么蓝&。但十年过后,上湾荒漠化严重,西边水草肥美之处已经变成沙山。从今年开始,上湾开始实行分时段限水政策。王沂说,神华过来挖煤矿之后,地下水位下降得厉害。
但在这里,你听不到居民对神华的抱怨。在他们看来,神华拯救了他们。&这边人对环境不是特别敏感。&王沂说,&这边神华宾馆里还住着很多外国专家。外国人都能忍受,你有什么不能忍的呢?&
尚未竣工的稠密高楼,卡车灯的轨迹。
上湾人拿到巨款后的第一反应是&&盖房子。每个人动辄盖上十间二十间平房底商,然后全部出租。一拨拨外来的淘金者承租了这些房屋。一间只有20平方米的出租房,一年租金是三到五万块钱。而当时盖房子的成本才几千元。王沂在1996年给自家亲戚算过,光一年房租就能收9万多。&那时候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巨额的财产,特别划算。&
三十年以前,俞明义与所有农民一样。他所有的资产均由那100万的占地补偿款,一路翻转,变成如今的三千万。但他远不是上湾最富的人,按他自己的话说,&只能是中等水平&。有经营得更好的,已经家产过亿。
方圆不到5平方公里的上湾,清晰保留着三个时代的分布格局。俞明义住的宿舍楼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在上湾地区这差不多已算是最好的房子。这里保持着1990年代的风貌;宿舍小区外的街道,还有农民们当初拿到补偿款后盖的平房,是上湾的1980年代;再往外走一点,山头,荒漠,那就是1980年前农业时代的上湾了。
钱买成底商继续生钱,放高利贷继续生钱,所有的钱都让它流动起来。俞明义手里真正可支配的,大约只有一二十万。但放出去的钱却一直在挣钱。
在上湾,即便是熟人,也不会像温州人一样,组团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炒房,炒热后集体出手。他们只会在东胜和康巴什炒房。信息沟通的方式是&&一个人对另一人说:今天我在哪哪买了个便宜房子,你明天也去买吧。
上湾人没有&团购&,他们忌讳让别人知道自己到底多有钱。即便在家族聚会场合,人们也不会谈论自己的投资详情。他们会说起哪儿有房子卖,会说我在那里买了房子。但是买了一套,还是一层,还是一栋楼,无人知晓。
纽兰欧式别墅区现楼销售殆尽,却无人居住。
与爱做实业的温州人相比,鄂尔多斯人似乎对繁复的制造工序缺乏兴趣,他们更喜欢古老而简单的放贷游戏。在这里,几乎人人都放高利贷,因为它来钱快。以100万为例,一年利息三分利一年就是36万的利息,利息又可以放出去做本,滚起来大约两年半就回本了。就算本金回不来,利息能付清也可以了。很多人手头上一两万也会放出去,导致家里并没有存下多少钱。&如果钱没生钱,他会坐立不安的。&
鄂尔多斯的高利贷有两种途径,一种职业的典当行,现在已经有很多变身为贸易公司或商贸公司,王沂介绍,挂着这样招牌,里面又没什么人上班的,肯定是放高利贷的。典当行赚差价,2分进来,2.5分放出去。更多的是通过亲戚朋友,利息比典当行价格高一些。多数的钱到了房产开发商、建筑商、工程承包商等人手上。这是大兴土木的鄂尔多斯最活跃、也是最急需资金的行业。
这些时时刻刻流动的资金大多在鄂尔多斯范围内,甚至不会出上湾。钱只在熟人之间流转。上湾人的高利贷只放给最信任的人&&家族内的亲戚、同学、朋友。这是个处处依赖关系的世界,借贷的风险因基于血缘关系的信用而大大降低。无论是那种放贷方式,几乎都没有什么保障,不会拿房产证做抵押,所有人都靠信誉生存。 虽然2009年出过石小红案,但鄂尔多斯人仍然对信贷市场充满乐观,他们相信亲戚同学朋友不会骗他们。
这里到处闪耀着财富的光芒,道上奔波的质感厚重的名车,林立于路边装饰一新的高楼,鄂尔多斯人最引以为豪的是这个城市的治安。
但人们亦承认这个城市的硬伤:服务行业的粗糙,和精神生活的贫乏。走在最繁华的街道上,也极难找到书报亭和书店。尽管这里的生活成本,已达到国内一线城市的水平。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西南角杨家渠有个新园小区,这个占地66公顷、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大型住宅小区里,住有几千名回迁的拆迁户。
四月的一个礼拜五上午,小区里阳光和煦,几个中年人凑在一块聊天。他们的衣着并不讲究,或者说有些邋遢,神情轻松而慵懒。一辆闪着贼光的奔驰从他们身旁快速驶过,掀起一阵尘土。人们侧目望去,车尾上的标语颇为张扬:走牛逼的路,让傻逼们说去吧!
他们没有工作。在2006年拆迁住进小区以前,他们是祖祖辈辈劳作于此的农民。完成拆迁后,每户至少获得一套住房,以及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补偿款。
拆迁评估是个巨大的黑洞。按照没有公示的标准,各户经评估得出的补偿金额相差悬殊。当地人说起高家坡,以前是每天晚上要看着电表点灯的穷地方。在征地时,很多人家紧急装修房屋,连猪圈都用瓷砖贴出来。
居民杨虎城告诉南都周刊记者,这里的住户里,八成人不再工作。他们每天的活动是:吃饭,睡觉以及打麻将。
麻将馆多开在居民楼里,门上并不挂牌,但居民们都知道位置。一位来自准格尔旗的中年女人挑了间位于一楼的两居室,自己住一间,另一间作麻将室。麻将室不大,只能坐下两桌人,来的都是常客,且多是固定的四人组合。她说,像这样的麻将馆,小区里有几十家。
下午三点,快活的喧闹声传到门外。一个桌上汇集着80后、70后、60后以及50后的老中青三代,他们粗暴地将麻将牌推进麻将机中间的黑洞。另一桌上坐着几位上了年纪的女人,一位手上戴了两颗金戒指,另一位脖子上挂粗粗的金项链,显得皮肤晦暗无光。
杨虎城指着一位观战的平头中年对记者说:&他放高利贷,一年利息就能收70万。你说他还出去工作干吗?&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靠放贷度日。鄂尔多斯人爱把&羊煤土气&四个字挂在嘴边,那是他们引以为豪的四种资源,谐音的成语颇能概括他们的感受。说起&人均GDP超过香港&的典故时,他们会露出中奖后的表情&&不是我嚣张,撞大运没办法。
他们坦诚这辈人赶上了好时候,承认本地人的懒散以及与外地人在勤奋和精明上的差距。前农民们曾经凑在一起,认真分析过前途问题:做生意,脑子不如外地人精明;当出租车司机,没文化考不到上岗证; 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复存在,而进城打工又嫌累且挣钱不多。一位曾经的打工者说,他想继续回工地工作,但工地招人时都喜欢找河南、陕西等地的民工团队,却不愿招单个的个体。&外地人能吃苦,把我们本地的都排挤掉了。&
也有人做过其他尝试。拆迁之后,生于1973年的吕建明与妻子在东胜城里开了家服装店。&只卖几十块一件的衣服,再高档的咱也不懂。&生意一直不温不火,两口子强撑了三年。最后算了下账,发现赔进去五六万,沮丧关张。&进货渠道不行,一换季衣服就烂箱底了。咱是农民还是不太懂这些。&
河南人任孝景已在这个城市生活了十七年。&这边缺技术,这种需要动脑子的事情很多都是外地人在做。&他在城东开了一家电器修理店,相比周围几家理发店、糖烟酒店走马灯般更换租户,他很自豪一技之长让自己在这个城市里生存下来。
亦有拆迁后少数继续打工的人。一对年轻的夫妇告诉记者,他们的存款在二十年内是够花的。但是他们儿子以后要结婚,要给他盖房子(或买房子),所以还得每天开着车上离家20公里的建筑工地做瓦工,挣150元一天的工资。他们的儿子今年才四岁。
跳出了农门,当上了业主,户口本上却还是农村户口。你到底是农民还是城里人?&我不知道。两个都不是,我也说不清我到底是啥。&吕建明说。
&我认为生活方式上没什么区别。&吕建明半躺在自家巨大的沙发上,以一种自嘲和无所谓的口气说,&除了冬天不用烧煤取暖,吃水不用从井里手提之外。&
他曾经也是工地上的一个电焊工,如今已然失业三年。现在每天的工作,便是开车送女儿上下学。
外面传说鄂尔多斯&人傻钱多速来&,王沂觉得这样说的人&完全不了解鄂尔多斯&。&真正的鄂尔多斯人除非应酬,不会花太多钱在吃上,他们会在家里做饭。&
但鄂尔多斯人又极好面子。今年3月,王沂有个本家爷爷过世,家族里的&阔佬们&都回来了,开着各种豪车,&穿得却和农民没任何区别,真的是非常之土。你别说LV,就是杰克琼斯、森马,他都不知道。顶多就认识一个雅戈尔之类,因为电视上有。&
王沂有个表弟,在新疆开了一家炼油厂。来北京出差还会坐地铁,住地下室。&但他在鄂尔多斯一定要开陆虎,他不算有钱的,但一定要看起来特别有钱。这些都是装出门面,在鄂尔多斯就是这样:你也许就是住一个车库,但是你必须开一个好车。不然没人跟你谈生意。&
王沂现在在北京工作,有个同学来北京玩。两人去崇文新世界逛商场,那位同学要买个包给老公。王沂领她看了很多国际的牌子,从LV到登喜路,同学一直摇头。最后,她挑了一个金利来,非常满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买别的牌子大家会说那是假货,因为鄂尔多斯不卖这个。&
[匿名评论]
请在此输入评论内容。600个字符以内。
请勿发表恶意攻击国家、用户及工作人员,及广告性质的信息。提倡良性留言氛围。
评论加载中...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都周刊"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版权电话:020- 法律顾问:梁香禄、肖曼丽、袁铮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媒体
合作伙伴: | &| &| &|
| &&&&&(C)2011&广州市南都周刊传媒股份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号&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如何看待鄂尔多斯50亿鬼城现象?_百度知道
如何看待鄂尔多斯50亿鬼城现象?
不要总是看不得别人好然后就通过各种各样的八卦新闻来贬低一个城市,这里的天然气不外送!怎么好好的城市就被说为鬼城呢?,问问他们,理性的对待,这里的羊绒衫奶制品等都没有?当时全国80%的地方都要因为没有媒碳天然气等而无法正常生活,没有来过鄂尔多斯的人,是有很多暴发户,可是那时有几个媒体来关注过,我也并不想说我们的城市有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可这并不是说鄂尔多斯只是靠着黑煤炭吃饭,看起来是多么令人垂涎甚至妒忌的数字,而不仅仅是物质的富有,如果一个城市在刚刚发展起来时就被舆论所埋没,也是要值得质问与怀疑的!有钱也是错?!我可以很骄傲的告诉你们每一个人,这里的电厂不发电,说什么鄂尔多斯有7000以上的亿万富翁,你可以看看这里普通老百姓的业余生活怎么样!那年的雪灾,当时几乎大部分的煤炭都来自鄂尔多斯,我为我是鄂尔多斯人而骄傲自豪!当初汶川地震时,没有人来质疑,因为这里不仅待遇好而且老板从来不拖欠工资,更是把这种文化传到了全世界,也许我们在发展中确实存在一些弊端,和乐融融??,鄂尔多斯第一时间紧急输送煤炭和其他慰问品给灾区,更是精神的富有,什么人均GDP超香港!鄂尔多斯,用科技用人才走出了今天的鄂尔多斯,看看这个被你们鄙夷的地方,可是谁来感谢过,你一定会爱上这个地方!有钱也是因为鄂尔多斯人懂得生财致富?,看看这里的人,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可是不管怎么样!前段时间腾讯写了一个很炒的文章,只是想要告诉每一个中国人,说什么这里百万富翁都算是穷人,你们是否曾拍拍良心问过自己,为什么来!你们总是在那里说说说,你可以看一看?,你亲自来一下吧,说是鄂尔多斯一个小时工开着丰田跑车去打工,而且也在发展的同时时刻保护着坏境,这个城市的人民都特别友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那你还会笑着说自己有先见之明么,而不是片面的批判,居全国第一等等,你可以问问那些从外地专门过来的打工的人!难道靠自己的劳动与智慧换来的富裕生活,那会是很开心的事情么!我可以告诉你,都应该正确面对问题,如果这里的媒矿不工作!从几十年前的羊绒衫就早已经打开了鄂尔多斯的国际市场!难道中国有个富裕的城市就牵扯到了要被整日炒作唾骂的地步,连续文明城市等等,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个偏远的城市会在短短十几年内有如此的突飞猛进!这里被评为全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质问?看着自己国家的城市亲手被自己毁灭!城市总是要发展!鄂尔多斯是资源丰富,蒙牛伊利等好多企业首先捐出了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捐款,但毕竟也在逐步努力改进中,不仅仅是让中国认识了这个城市,鄂尔多斯的伊泰集团,可为什么那时没有人来问?,并不是什么爆发户中不懂爱护家园的人,这里的治安怎么样!现在在那里成天批判鄂尔多斯的那些媒体与记者,到那时会是一个城市的悲哀么,却总是不能用善意的眼光来对待这个城市?!没有真正去过就不要盲目的乱评论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不见得是鬼城,只不过鄂尔多斯城市人口本来就少,在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分配着150万左右的人口。所以康巴什现在住三万人很正常。不能和南方城市和中原地区人口密集的情况比。政府有钱想提高老百姓居住环境并且为了招商引资而建成康巴什新区的想法很合理,有钱就要有长远的投资和发展目光,而不是把钱握在手里。我们要想象城市发展壮大并且成为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美好前景,想象鄂尔多斯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不要受一些媒体不实的评论的误导。因为这就是“鄂尔多斯现象”,鄂尔多斯过去十年来创造了奇迹,现在仍在创造奇迹,将来还会坚持自己的道路,奇迹般的令世人瞩目!
有钱人太多。。仅此而已据说生活成本比北京还高。。尤其是上湾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在中国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
什么"鬼城"?我真讨厌那些无聊的媒体,可恶!说好也是你们,说坏也是你们,你们扪心自问,你们究竟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做过些什么?"搞臭"就是你们的伎俩?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鄂尔多斯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鄂尔多斯人才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