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西乡塘区邮编打井

当前位置: > > > 抗旱找水保民生抗旱找水保民生
抗旱找水保民生—我队2010年抗旱找水打井纪实
本网讯(& )2010年2月份以来,我区高温少雨导致旱情蔓延,抗旱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剧。广西已经启动抗旱应急二级响应。为响应国土资源部和广西的抗旱救灾号召,广西地矿局紧急调集水文地质技术力量开赴特大干旱区域进行找水打井,切实解决当前旱区水源短缺的突出问题,确保农村人畜饮水和春耕生产。
3月18日,局长李水明主持召开抗旱紧急会议。我局成立&广西地矿局抗旱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水明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段建宝任副组长,成员13人。组织5个找水工作组共36名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分赴河池市、百色市的18个特大干旱县(区)找水打井。这五组具体单位是: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主要负责东兰县、凤山县、南丹县、天峨县。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主要负责凌云县、乐业县、那坡县、都安县。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负责隆林县、田林县、新邻县。广西地球物理勘查院,负责巴马县、大化县、罗城县、河池市金城江区。广西第四地质队,负责平果县、靖西县、百色市右江区。
3月20日晚,徐初来队长接到地矿局把二七二地质队纳入抗旱工作组的电话通知。
3月21日上午,徐初来队长召开了紧急工作部署会。会议确定了以徐初来队长为组长、总工闫清武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任务成立三个工作小组,总工闫清武、李云负责南宁市邕宁区,地勘所所长姜明强、韦鸿飞负责南宁市西乡塘区,队长助理马富安、副总工廖世兴负责崇左市江洲区。
我队负责的三个区域旱情相当严重。据了解,光崇左市江洲区就有60多个旱点,加之南宁的两个区,旱点不低于100处。面对如此多的旱点,以首先解决人饮水最困难的旱点为原则,进行旱点筛选,通过物探法探测水源,确定井位实施钻探打井,争取第一时间打出水。三个工作小组立即迅速分头赴灾区开展工作,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对接,到旱点实地观察地形地貌,查阅相关地质资料,运用物探设备和技术协助查找水源等。队长徐初来同志强调:&为了早日解决旱民的饮水问题,困难再大,也要发扬我们地质队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发挥物探技术优势,仔细分析数据,尽可能地又快又准确定打井钻探点位,提高成井出水率。&
邕宁区蒲庙镇良勇村那贵坡旱点,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3月25日,闫总工调配物探设备进入此地开展物探作业,3月28日,最终确定打井点,3月29日、30日,打井钻机装运、到达打井地点,并开展钻探工作,4月1日,队长徐初来、党委书记廖长佳、工会负责人毛明江、总工闫清武又来到那贵坡打井钻探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工地上,队长徐初来同志向现场的技术人员传达了局31日召开的抗旱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并强调:&这里属丘陵地貌,地层是第三系泥质岩与白垩纪系粉沙岩,赋水条件极差,水文地质条件差一些,以前村民为缓解旱情钻了9口水井都没有出水,在这种地质条件下,我们做了物探选了点,就要抓进度,赶时间,同时更要讲究钻探技术方法,提高成井出水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争取早日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 党委书记廖长佳、工会负责人毛明江等领导同志,深入到职工临时搭建的帐篷,关心、了解作业人员的住宿饮食情况。为了抓进度,钻探队伍起早贪晚加班连续作业,截止4月2日,顺利进尺40多米。
&&&& 徐初来队长带队到邕宁那贵坡打井工地检查部署工作
西乡塘辖区内的旱情,干旱较重的主要有4个自然屯,分别是双定镇义平村的上坡屯、下坡屯以及坛洛镇东佳村的那培屯及那江屯,基本确定点位2个。马助理负责的小组也于4月2日钻机到位开始钻探作业。
我队急灾区人民之所急,为了在崇左市江洲区尽快进行物探作业确定打井点位,除了原来已投入的物探仪器设备外,4月1日又从重庆万马物探仪器有限公司购买了一套价值25万多元的WDA&1超级数字直流电法仪,当天上午付清货款,当天晚上空运到南宁,4月2日,物探所的技术人员立即进行调试,并准备奔赴崇左市江洲区开展物探定点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要特别感谢南方航空公司,因为设备中装有配套的固定电池,按规定不能空运,但一听说是广西抗旱救灾的急用设备,就办理了手续放行了,这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啊!
队领导赴工地了解打井队员的食宿情况
随着抗旱应急水源打井工程建设的深入开展,我队找水小组行动迅速,在崇左市江州区、南宁市邕宁区、西乡塘区三区找水打井工作成果明显,充分发挥了抗旱找水主力军作用。
总工程师闫清武在邕宁区新江镇力勒村察看地质环境了解水源情况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日夜奋战,我队完成了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的良勇村那贵新坡屯、古坡屯、广良村平那屯及张村村柳里坡屯、良信村何屋坡屯,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东佳村的那培屯及那江屯、富庶村新他屯,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的卜利村马胎屯及戈楼屯、太平镇的镇宜村陇乌屯、太平镇的渠显村岜板屯及濑湍镇的全凤村元井屯等21个村屯的调查工作,调查点位27个,通过物探法确定打井点位13个。
第一口水井顺利完成,鼓舞人心
4月1日,南宁市市委副书记刘长林等一行到邕宁区浦庙镇良勇村那贵坡,视察了我队的找水打井工作。队长徐初来、总工程师闫清武向刘副书记详细汇报了我队在邕宁区的找水打井工作情况,刘副书记听后表示非常满意,对在场的工作人员们表示慰问,并表达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期望全体队员们齐心协力,艰苦抗旱,早日为农民解决饮水难的问题。
队长徐初来同志向南宁市市委副书记刘长林同志介绍打井进度
&4月3日,是清明节三天小长假的第一天,在人们与家人团聚、拜祭祖先,暂放忙碌的工作放松身心之时,我队抗旱找水小组依然坚持工作在抗旱第一线。这一天,队长徐初来、党委书记廖长佳、工会负责人毛明江来到了邕宁区钻探施工现场,看望了没有回家的队员。徐初来说:&在此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发扬&三光荣&精神,全力以赴,决不辜负局里与灾区村民对我们的信任与期望。&
4月6日,找水队员不负重托,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良勇村那贵坡的打井点成功打成一口涌水量5吨/每小时的水井,初见水位埋深为35.4米,抽水稳定水位为49米,很振奋人心。此口水井对于我队找水小组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是全局率先完成的第四口井,是我队接到打井任务后完成的第一口井。
&南宁市邕宁区那贵坡成井试抽
截止4月23日,钻机进场5台,分别在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张村村柳里坡、西乡塘区坛洛镇东佳村那江屯,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宜村陇乌屯、宜村雁楼屯、那隆镇那印村那印屯等5处同时开钻。隆隆的钻机声打破了旱区的沉寂,其中崇左市荆州区那龙镇那印村施工进展快速,钻探人员在钻机旁搭起临时简易帐篷,加班加点赶工。
第二口水井成井,那印屯与我队举行交接仪式
4月21日,经过7天的钻探,我队派出的抗旱找水工作小组在广西严重旱区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那印村那印屯打井65米出水、这口地下井静水位17.5米,动水位19.5米,下水泵35米,每小时出水量达32吨,该井是我队打成的第二口井,是我队在江洲区4个工程点中首个成功出水的地下井,这口出水量每小时32吨的供水井,不仅能够解决那印屯1000多名村民的饮问题,还能够满足当地农作物灌溉的需要,这对当地的村民来说是件比&久旱逢甘霖&更大的喜事。为了表示庆祝,那隆镇那印屯与我队于4月23日下午15点30分举行了水井交接仪式。
我队队员看到自己的打井成果喜出望外
出席本次交接仪式的领导有广西地矿局副局长段建宝同志、地矿局办公室副主任蒋伟东同志,我队队长徐初来同志、总工闫清武同志,崇左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韦立新同志、江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方锋同志,江州区水利局局长农振益同志等。仪式上,我队队长徐初来介绍了&抗旱找水保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并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发挥我们的物探技术优势,尽可能又快又准地多打井、打出水,尽我们的最大能力为旱区村民解决用水问题。村民们为我队打井队员佩戴了大红花,热烈的掌声、欢笑声、鞭炮声响遍了交接仪式现场。
徐初来队长与江州区水利局农振益局长进行水井牌匾交接&&
仪式一结束,当地媒体记者就围住我队的马富安同志,了解我队在江州区的找水打井工作情况和此井的成井过程。江州区有100多个旱点,我队在三月下旬接到抗旱找水工作任务后,迅速派出找水小组赶赴崇左严重旱区,第一时间对旱区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现场实地勘察,查看水文地质图,在短短几天时间内翻山越岭,走遍了整个江州区9个乡镇无数个村屯。初步勘查,那印屯属地处石灰岩赋水条件很差的旱点,我队技术人员使用新购买的WDA&1超级数字直流电法仪反复探测,通过做了4条剖面、1.2公里的物探工作和测绘工作,最终寻找到地下水源,确定了井位。为了尽早解决旱区人民饮水问题,确定井位后,我队连夜组织钻机进场开钻。然而,钻探工作并不十分顺利,施工以来时常下雨,虽对当地的旱情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却给打井工作带来很大不便。施工现场泥泞,容易打滑摔倒,钻机湿滑,操作比平时费力,加之回南天气,工人住的帐篷潮湿,工作服洗后不容易干,长了霉点,工人经常穿半干的衣服作业。面对盼水村民充满期待的眼神,我队打井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忘我工作。
&队长助理马富安接受当地记者采访
零星的春雨未能滋润久旱的大地,期待的村民站在雨中等待出水捷报。功夫不负有心人,钻机在钻入19米深的地方初见水源,找水小组人员对此感到振奋,他们不顾饥饿,经常吃了早餐后直到下午五点才吃第二餐,一日只吃两顿饭,经过7天的日夜艰苦钻探,终于为该屯打成了此口水井。
仪式最后,广西地矿局段建宝副局长与那印屯屯长黄斌强伴着声声礼炮启动了这口&抗旱找水保民生&爱心井,激烈的水柱喷涌而出,兴奋地村民们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挑着水桶去接清澈的地下水,一位七旬的老太太紧紧抓着打井队员的手不放,不停地对打井队员表示感谢,一群天真的孩子们挂着灿烂的笑容,围着出水口欢快的玩耍、奔跑。接水的队伍排了很长、很长&&
村民接水的热闹场面
捷报频传,再添打井新成果
&4月25日,我队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东佳村那江屯、邕宁区蒲庙镇张村村柳里坡屯再次传来喜讯,两处打井出水,目前正在做抽水试验,预计涌水量分别为100吨/每天、200吨/每天。我队曾是从事物化探的专业地质队伍,拥有五十年的物探经验,自1960年成立以来,我队物探工作者便不断学习、应用、跟踪物探新技术、新方面,购置新设备,依靠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完成了大量的工作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废寝忘食,忘我工作
&总工闫清武在此次抗旱打井行动中更是废寝忘食的工作。在行动之初,经与打井找水小组研究,迅速形成了我队打井总方案。过程中,由于我队物探设备和打井钻机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闫总立即与各部门沟通,连夜从正在施工的工地抽调精良的物探仪器设备,确保了旱点的物探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又通过联系各方,寻找落实打井钻机设备,保证钻机能够及时到位。邕宁区浦庙镇良勇村那贵坡屯打井点出水时,闫总早上5点钟便起床自行驾车到出水点检查指导工作,又经常去各个打井点了解工作进展,及时部署工作,一忙就是一整天,晚上回来还要加班审核队里面的专业报告直到深夜。地质勘查所所长姜明强为了帮助旱区村民早日解决用水问题忘我工作,发着了高烧但仍带病参加野外作业,为全面了解地质地貌情况,快速准确测出水源,姜所长与技术人员在崎岖的山路中穿行。他们只是我队此次抗旱打井战斗中的杰出代表,在抗旱找水前线,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默默无闻做贡献的还有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工程师廖世兴、物探工程师李云、水文地质工程师韦鸿飞&&
在抗旱找水打井保民生大行动接近尾声之际,我队与南宁市邕宁区政府、西乡塘区政府分别举行了供水井交接仪式,凝聚我队抗旱打井小组心血与汗水的5口爱心水井,在一片炮竹声中移交当地村民使用,彻底解决了当地村民饮水问题。在此次抗旱打井行动中,我队打井队员更是充分发挥&三光荣&精神,以工地为家、忘我工作,使得我队打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供水井交接仪式
&5月12日,我队与南宁市邕宁区政府在邕宁区蒲庙镇举行了抗旱水井移交仪式,广西地矿局办公室副主任蒋伟东,我队队长徐初来、党委书记廖长佳、总工闫清武、副调研员李淳聪、邕宁区副区长覃良川与当地国土水利部门等有关领导出席仪式。邕宁区副区长覃良川在仪式上对我队取得的打井成果表示祝贺并高度赞扬我队打井队员的忘我工作精神。我队总工闫清武向参加仪式人员介绍了我队打井情况。最后,队长徐初来将供水井移交牌交到当地村民手中,从此,蒲庙镇广良村平那坡、张村村柳里坡、良勇村那贵坡三口抗旱水井正式移交给当地村民使用。
我队与南宁市邕宁区政府举行交接仪式
&三口井中,那贵坡的成井十分不易。那贵坡水文条件很差,当地村民曾请来专业打井队钻过7口水井,但都未见出水,在这种情况下,心系灾区的我队打井队员没有放弃这里,反而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自治区领导也是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刘长林一行曾亲自来到那贵坡慰问我队打井队员,并嘱咐打井队员要继续发扬&三光荣&精神,克服困难,尽百倍的努力,一定要解决当地百姓饮水问题。我队派出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探队伍,反复对那贵坡进行物探勘测,分析异常,寻找地下水源,最终确定了打井点位。打井队员日夜奋战,4月7日,在隆隆的机声中,一股地下泉水从出水口喷涌而出,我队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终于为该地钻出了地下水,该井涌水量5吨/每小时,水位埋深35.4米,抽水稳定水位49米。我队打井队没有辜负自治区领导和村民的期望,队员们露出了轻松地笑容,《南宁日报》也以《新井水花溅,村民笑开颜》为题对我队在那贵坡的艰辛打井过程与成井喜讯进行了报道。该井的完成,彻底解决了那贵坡及周边村屯近千人的饮水问题与部分灌溉用水问题。
蒲庙镇广良村平那坡,地下水分布不规则,水文地质情况较复杂,30多米以下深部为物探&屏障&区,很难发现找水异常,打出地下水井的难度也很大。于是我队加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力度,背水一战,经过水文地质、物探工程技术人员和打井施工人员连续12天的艰苦奋战,钻机钻到70米处成功出水,涌水量达288吨,可解决平那坡400多人及牲畜饮水困难。随后,我队又在蒲庙镇张村村柳里坡打出涌水量192吨/每天的水井,这是我队抗旱救灾紧急行动开展以来在蒲庙镇打出的第3口水井。
&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供水井交接仪式
&5月20日,我队与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举行了供水井交接仪式。这天一大早,党委书记廖长佳、地质勘查所所长姜明强、工程师韦鸿飞驱车与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西乡塘区农林水利分局、西乡塘国土分局等有关领导会合后一同前往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富庶村新他屯、东佳村那江屯打井点,对我队所打水井进行验收。
在那江屯,我队为当地村民打出了涌水量120吨/每天的水井,水井被一大片香蕉林围绕着,此井的成井过程十分不易。原来那江屯水文地质条件很差,当地村民请来专业打井队打过9口井,在我队所打水井周围就有6口,但都未出水,当地村民已经准备放弃打井,另寻方法解决用水问题,就在这时,我队的到来又重新燃起了村民的希望。水井旁,姜所长俯身拿起钻出的岩心,向同行领导们介绍了我队的打井过程。南宁市国土局蒋调研员等对我队取得的打井成果表示赞扬。了解完那江屯水井情况后,一行人又赶往富庶村新他屯,对我队在新他坡所打水井进行验收,在该打井点,我队完成了高密度电法1.2千米,寻找到了异常,确定了井位,4月22日钻机进场并开钻,5月5日,经过8天的奋战,在进尺80米时出水成井,日涌水量约288吨,解决了新他坡屯670人的饮水问题。
随后,在坛洛镇政府举行了交接仪式,我队党委书记廖长佳、地质勘查所姜明强、工程师韦鸿飞与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西乡塘区农林水利分局、西乡塘国土分局、西乡塘城区政府、坛洛镇政府等有关领导出席仪式,新他屯屯长向我队致谢时说道:&你们队技术真是厉害,以前我们屯请人都打不出水,你们一打就出水,我们真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了,我们吃水不会忘记打井人啊!&仪式上,廖书记向坛洛镇政府移交了水井交接牌匾,激动的村民代表为我队送上锦旗。
我队打井工作圆满结束
我区的抗旱找水打井行动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次行动中,我队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自治区抗旱救灾号召,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投入到抗旱找水打井工作中,经全队打井人员50多天的共同奋斗与不懈努力,我队圆满完成打井工作任务。在崇左市江洲区共打水井8口,成井3口,日涌水量分别为840吨、120吨、156吨;我队在南宁市邕宁区共打水井4口,成井3口,日涌水量分别为120吨、192吨、288吨;我队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共打水井2口,成井2口,日涌水量分别为120吨、288吨,三区共成井7口,所打抗旱应急供水井彻底解决了部分旱区村屯约6000人及15000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部分解决了村民的灌溉问题。
打井过程中,我队打井小组分秒必争、以工地为家、忘我工作,节假日时,队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更是深入工地,与奋战在抗旱打井第一线的队员们一起度过。
此次行动中,我队组织得力、行动迅速,成功完成我队既定目标,打井成果丰硕,充分发挥了抗旱找水打井主力军作用。
技术支持:
版权所有: 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 &&&&&&&&地址: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槎路262号
邮编:530031 电话:5传真:5&以下是对 [] 的评论,总共:条评论009版 践行核心价值观 推进广西腾跃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
为民找水建设美丽广西 引出甘泉助推清洁乡村
——自治区地矿局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惠民工程纪实 广西日报&& &&&& &&&&
自治区地矿局局长唐善茂(左六)在施工现场指挥找水打井工作。
广西三○五核地质大队在永福县罗锦镇米田三达屯打出一处日出水量达到1万吨的“双孔”水井,图为找水队员在水井边欢庆打井成功。
东兰县金谷乡打出地下水。
校园里引出清清井水。
找水打井施工现场。
罗锦镇党委、政府向广西三○五核地质大队赠送锦旗。
&&&&黄&强&蒋伟东&宋海军&文/图&&&&七月流火。然而,为尽快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惠民项目——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地矿局的17支找水打井队进入到紧张找水打井施工阶段。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全区52个县(市、区)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找水奇迹,把清洁、干净的甘泉从地下深处引出来,为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作出了突出贡献。&&&&自治区地矿局局长唐善茂说,自治区党委、政府造福百姓的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将解决超过1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作为承担单位,自治区地矿局全力以赴,确保提前一年完成任务,通过实施“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找水打井项目,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清洁乡村、清洁水源”工程作出了重大贡献。自2013年5月启动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以来,截至日累计完成2240个缺水村屯的1:1万水文地质调查,2083个缺水村屯的物探布井,开工钻孔2487个,完工钻孔2345个,成井1502口。总出水量每昼夜4.0724742万吨,为101.1486万人解决了安全水源问题。&&&&1&任务艰巨: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农村缺水和饮水不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据统计,2010年底,广西尚有1779.64万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除2011年-2012年按规划解决了662.54万人的饮水问题外,广西仍有1171.1万人存在着饮水困难。为进一步落实党的惠民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这一现状,提出开展全区“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找水打井工程,并将项目交给在找水打井技术条件与力量有优势的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自治区地矿局分别进行项目组织和承担,其具体任务是:2013年至2015年三年任务压缩到两年完成,即:2013年成井875口,建水泵房600座,投资预算为2.439929亿元,2014年成井875口,建水泵房800座,投资预算为2.503227亿元,2015年建水泵房350座,投资预算为1111.06万元。&&&&能为缺水村屯找水打井是广西地矿职工光荣且责任重大的事,但在两年内完成1750口水井的任务并开展多项相关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却是他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情况是,其工作量比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的工作量增加了三四倍。同时,许多地勘单位还担负着地质找矿、工勘施工等工作,任务已经非常紧张,再抽调一批人力和设备参与找水打井工作,能否吃得下?自治区地矿局找水打井项目指挥部经过一番慎重思考,并与相关地勘单位沟通后,决定迎接挑战,并再增加9支队伍!而且,找水打井队伍经历了抗旱打井、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和百色市“四县一区”抗旱找水打井工作。这更坚定了大家的决心。&&&&如果不能按期完成这项惠民工程,地矿人无颜面对党和政府及缺水地区的百姓。艰巨!这个词语压在自治区地矿局班子成员和指挥部每个人的心头。日,他们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采取措施,确保完成任务。动员会上,自治区地矿局要求各找水打井队发扬地质工作的光荣传统,同舟共济,保证完成任务,并与17个单位签订了“军令状”。参与单位当场表态:“坚决执行指挥部的决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2&必须完成:举全局之力找水&&&&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签下了2013年和2014年完成190口井的“军令状”。该队队长白爱忠的表态震人心魄:“如此大的水文地质项目,这在历史上从未有过。但是,这项惠民工程必须完成。”必须完成!4个字铿锵有力,让大家不禁想到:干,心里才踏实;打出水,才是硬道理!该队明确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冼亿雄、兰海敏、王生杰、文振兴分别负责宜州市、南丹县、柳江县、忻城县的找水打井工作。截至目前,该队已在这4个市县的287个村屯开展了1:1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在203个缺水村屯开展了物探工作,成井157个,出水量为每天5.92106万立方米,解决了6.221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广西第四地质队同样也是承担190口打井任务的4个单位之一。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该队队长梁官华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召集专题会议,对找水打井工程进行了整体部署,分别将任务落实到该队下属的南宁地矿地质工程勘察院和广西第一地质工程公司。&&&&同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第四地质队一样,广西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两年承担的任务也是打井190口,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承担的任务162口,这5个单位成为此次找水打井的“前锋”。近几年来,这些单位按照指挥部的部署,大力推进各阶段找水打井项目的实施,在项目推进中增强了活力,在摸索中增强了技术优势,在服务中提升了社会声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找水打井骨干单位,为另外13支找水打井队伍带了个好头。&&&&3&加快进度:让饮水工程造福百姓&&&&虽然工作已经部署,但设计方案和具体任务没有确定,资金没有下拨,地方关系没有协调,村民水井用地没有落实……一个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  &&&&面对困难,一些单位产生了畏难心理。指挥部办公室给大家鼓劲说:“我们可以提前开展工作争取时间,打赢这场找水打井攻坚战。”&&&&&这些找水打井队伍不等不靠,自筹资金,按规划的缺水地点提前开展了工作。去年5月6日,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进驻上林县白圩镇爱长村、武鸣县双桥镇平陆村;5月8日,物探院进驻柳江县里高三合村、盘龙村;5月10日,二七二地质队进驻和睦镇和睦村;5月14日,水文地质队进驻河池金城江六甲、东江、六甲、拔贡村;5月19日,四队进驻马隘乡多孟村、叫查村,城关乡西读村,敬德乡农安村,燕峒乡平安村……&&&&2013年“五一”劳动节过后,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找水打井热潮提前拉开了帷幕。在太阳火辣的找水现场,水文地质技术人员在酷热的山野中开展了广西农村水源性缺水地区水文地质详细调查,摸清了当地地下水资源状况、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规律及开发利用条件。打井施工队的每名职工犹如善战的勇士,全身心投入到打井中。&&&&由于行动迅速、部署及时,去年5月22日,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上林县白圩镇爱长村石俭屯打出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启动后的第一口水井。目前,该公司已率先完成成井169口的任务,是找水打井队完成任务最快的单位之一。&&&&4&为了孩子:再困难也要打出水来&&&&地处大石山区的广西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平略小学一直在“等水”,一年多来,当地很少下过大雨,平时用水就靠囤积雨水,本学期因干旱更加缺水,学校只能掏钱买水。大石山区“九分石头一分地”,严重缺乏地表水源,光秃秃的石头山围绕着整个小学,山脚下零零星星建有一些蓄水池。当地村民说,下雨时雨水就蓄积到一个大水池里,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畜用水困难。然而,一些蓄水池因年份已久,现已无法蓄水。&&&&对此,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看在眼里,决心要为该校打出一口井。该地海拔高度460多米,蓄水条件极差,属泄水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此处打井是一种挑战。但仔细调查研究之后,去年6月23日,工程技术人员经过20多天的努力,终于打出了清澈的深层地下水。该井深148米,日出水量为63立方米,有效地解决了平略小学230名师生及学校所在村屯350名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在如此高的岩溶峰丛洼地中打出地下水,乡政府和村民都极为惊喜,激动地把平略小学打出水的喜讯传遍了十里八乡。&&&&上林县乔贤镇中心学校成立20多年以来就一直缺水,700多名师生喝的都是不达标的井水。即使这样的水,他们也要雇车从几百米的坡下运上来。长久以来,“中心学校不会有水”的看法在当地百姓心里扎下了根。而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仅仅用了20天就打破了这一魔咒,将深埋于地下96米深的甘泉抽到了校园里。&&&&在此次广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找水打井项目中,南宁市西乡塘区是自治区地矿局二七二地质队的责任区域。该队领导在得知金陵镇小学师生用水困难的消息后,做出了优先在校园内找水打井的安排。打井队伍迅速进驻校园,仔细研究该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迅速制订了打井方案,反复在校园内进行物探勘测,选定了井位。历时半个多月,该队在校园内成功打出了一口水井,井深90米,涌水量为504吨/天,有效地解决了全校1000多名师生的用水问题。这口水井成了打井队员们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5&科学打井:针对不同水文地质条件&&&&找水打井项目办的专家们深知在岩溶、碎屑岩石等地区找水打井必须技术先行,进行充分调查、论证和实践之后,才能大范围推开。为此,办公室主任黄桂强、副主任张华员带领专家组走访了深受缺水困扰的地区,实地考察了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情况。他们先后跑遍了全区的52个县(市、区)),行程上万千米,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反复论证、科学筛选,编制了找水打井项目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为进一步细化方案,项目办公室还请专家点评找水打井设计方案,并进一步优化方案,切实加强项目的组织实施。专家们通过听取各单位的汇报,对各单位提交上来的设计书进行了详细审查,使各单位的设计方案更具前瞻性、指导性和科学性。&&&&东兰金谷乡位于云贵高原向桂中岩溶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下水水位埋深枯季达到200米以下,是广西大石山区找水攻坚特别困难的地区,但地方政府的强烈请求和村民的深深期盼,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勇敢地接过了金谷乡找水打井任务,面对超难度的施工,技术人员多次进行技术分析、选点,终于在孔深312打中了高度达2米多的溶管道上,目前,已相继打出了两口深度为350米和338.6米的水井,每天出水量共达到240吨。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党委书记、教授级高工高武振介绍说:“这是广西自开展抗旱找水打井工作以来打得最深的一口井,水位埋藏也是最深的,在岩溶地区打这样的井是个突破。”&&&&在合浦县星岛湖乡采木村委垌口村,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针对当地的地质条件,制订了岩层裂隙找水方案。但是,如何才能找到裂隙水?该院的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该村处在白垩系与志留系的结合部。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使用自然电场法、高密度法两种物探方法做了3个剖面,经分析,认为有存在节理裂隙水的可能。去年8月7日,钻机进场施工。经过1个星期的努力,他们终于在地下100米深处打出了井水。经抽水试验,水量为3立方米/小时,这在碎屑岩缺水区已属珍贵。&&&&在大新县榄西乡正隆村弄雄屯,找到地下水难度非常大,曾经有多个单位在该屯打井,都是无功而返。广西北海水文工程矿产地质勘察研究院技术人员分析研究了地质情况,认为过去一些社会上的打井队都在低处选打井点,完全是个误区,因为该地域岩溶不发育,经多年的冲填,地下水改道,因此,他们采取精确测量该地灰岩产状,推断地下水位置,找小构造的办法为弄雄屯找水定井位,为该屯打出了日出水200吨的水井。&&&&在融安县桥头村东茶屯,自治区地矿局三〇五核地质大队深知在该屯的分水岭处找水难度很大。但是,他们经过多方调查,认为只要工作做到位,定会找到最佳井位。于是,他们利用最新的物探设备,多拉了6个剖面,不漏过每个异常点,大胆设计孔位,经过10多天的连续奋战,终于打出了一口水井,打破了理论上该区域不具备找水条件而打不成水井的说法。&&&&&在成绩面前,自治区地矿局没有止步。他们深信,找水打井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事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带着感情服务民生,才能取得成效。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为广西“清洁水源”无私奉献的地质勘查队伍,才使缺水地区的找水打井工作快速推进。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
各版主要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宁西乡塘区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