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晃凉伞八江口的泡温泉什么时候最好能正常营业?

  凉伞位于
西南。1953年至1955年设凉伞镇。1956年改为乡。1958年9月,撤乡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公社为乡。2000年,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设镇,2001年经省民委批准为首批民族团
结示范点,是湘黔两省5县10乡镇的重要结合部及民族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全镇有17个村,188个组。总面积99.86平方公里,有耕地16533亩。1989。主要经营农产品、农具、食品加工和商业、服务业。主要特产有油菜、玉米、马铃薯、凉伞猪、凉伞豆腐等。
  乡镇府驻凉伞,距县城63公里。唐代为晃州羁縻州州治。清乾隆元年(1736),设凉伞通判署。乾隆六年(1741),设凉伞讯外委把总署。嘉庆二十二年(1817),设凉伞巡栓司署。民国初,为第五区公所、凉伞乡(后改为良知乡)公所驻地。解放初,为第四区人民政府驻地。民国25年,凉伞集上有居民100户,其中商贩25户,从业人员112人。民国末所,商店发展到48户,1950年,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和土匪纠合一起,趁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之机,在凉伞城立“晃县政府”,企图与人民政府对抗。195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凉伞,消灭土匪,凉伞人民重见天日。同时建设第四区人民政府。1951年2月,国营晃县贸易公司在凉伞开设商店。1952年建立凉伞供销合作社。现建有初级中学、完全小学、卫生院、文化站、工商所、税务所、银行营业所、粮站、农业技术中心服务站等机构。自1958年8月晃凉公路通车,工业业发展很快,市场繁荣,为县内第二大农贸市场。
  八江口(夜郎王)温泉
  出露于我镇冲首村,为贵州剑河温泉主水系带,流径深度 1100米,其水质为医疗氟水,对各类皮肤病、高血压、冠心病、老年人骨质疏松等具有较好疗效。目前已引入浙江投资商总投资 1.2 亿元的新晃八江口夜郎王(国际)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项目开发将按照“夜郎文化、北侗风情、自然生态”的总体定位,演绎水的娱乐天堂和生态养生福地,到 2015 年底完成全部投资后 , 景区将达到国家AAAA 景区标准。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吸引众多商户入驻集镇,保护商户的合法权益,该镇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镇党委、政府出面为商家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并出台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凉伞镇村民杨黎明一直在深圳打工,今年年初,当他看到镇上的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便毅然辞去了深圳的优越工作,在凉伞集镇上买了一个门面,做起副食百货生意。
  凉伞镇规划修建了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特色食品区、活禽交易区、小家电交易中心等各具功能的交易片区,盘活了土地资源,使规划区内的土地价值凸显,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今年以来,近百户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全镇私营业主达325户,凉伞集镇营业商铺年租金升至10000元/间。其中,凉伞市场已逐步成为新晃第二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每逢赶集日,湘黔周边上万群众和客商进入市场交易,每月市场交易额近千万元。目前,该镇已形成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投资流聚集的磁场效应,为小城镇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09:10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湖南新晃凉伞八江口的温泉什么时候能正常营业?
湖南新晃凉伞八江口的温泉什么时候能正常营业?
7月14日开始营业!
的感言:我叫你说具体点你呆?哪年的,我看你是瞎蒙滴哦.!
其他回答 (1)
现在已经营业,门票20元。新的开发项目正在进行时,不久就会有新的消息公布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湖南领域专家新晃侗族自治县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新晃侗族自治县
新晃侗族自治县,隶属于湖南省,位于湘西中低山丘陵西部,西接云贵高原,东连,西南北三面与毗邻。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4.22%,最高峰天雷山海拔1136米。境内溪流众多,形成许多溪谷平地。全县辖7个镇、16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县政府驻新晃镇。2013年新晃人口约27万,其中侗族占80.13%。新晃森林覆盖率达67.5%,右旋龙脑樟呈群落分布,是中国大陆仅有的右旋龙脑樟种源地。矿产资源较多,其中钾长石储量9亿吨,重晶石储量2.8亿吨,为全国特大型矿床,被誉为“中国钡都”。农副产品产量较大,是“中国湘西黄牛之乡”和湖南省烟叶生产基地县[1-2]。历史文化特色浓郁,在秦汉时期属夜郎国治地,唐贞观八年设夜郎县,历时108年。侗文化、积淀厚重,原始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良好。傩戏“咚咚推”已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晃县城亦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3-4]行政区类别自治县所属地区中国 湖南省 怀化市下辖地区新晃镇、波洲镇、兴隆镇、鱼市镇、凉伞镇、扶罗镇、中寨镇等政府驻地新晃镇电话区号0745邮政区码419200地理位置湖南省最西部人&&&&口27万(2013年)方&&&&言侗语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夜郎谷漂流区、八江口温泉旅游区、黄家垅省级森林公园、龙溪古镇机&&&&场芷江机场火车站新晃站、新晃西站车牌代码湘N行政代码431227
县地建置前,夏、商、周时,新晃为禹贡之域,时期属楚,秦属黔中郡。西汉为武陵郡无阳县。东汉属武陵郡辰阳县,三国属荆州武陵郡舞阳县,晋至南朝宋时因之,南朝齐时仍属武陵郡舞阳县,南朝梁时属南阳郡龙标县,隋时属沅陵郡龙标县。
在唐代,县地开始州县建置。唐八年(634),析龙标置夜郎县。天授二年(691),改巫州为沅州,又析夜郎县置渭溪县,渭溪县治在今老晃城。长安四年(704),改沅州之夜郎、渭溪二县置舞州。开元十三年(725)改舞州为鹤州。开元二十三年(735),又改鹤州为业州,置奖州龙溪郡,领峨山、渭溪、梓姜三县。唐时,另置晃州羁縻州,县地部分属晃州羁縻州,为黔州都督府所辖。唐末至五代时。藩镇割据,县地大户田汉权 据得奖州,改奖州为晃州。
宋淳化二年(991),田氏归顺宋朝(仍为羁縻)。熙宁七年(1074),章敦以武力收复溪峒黔、古、显、叙、峡、中胜、富、嬴、绣、允、云、洽、晃、波、奖、峨、宜十七州,置沅州,以唐潭阳县地置卢阳县,县地属沅州卢阳县,。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至宣和二年(1120)县地复置夜郎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沅州安抚司,翌年改为沅州路,县地随卢阳县属之。
明时,县地属沅州,置晃州驿、晃州巡检司。
清元年(1736)沅州升府,置芷江县,凉伞坪添驻通判一员。乾隆三年裁晃州驿设凉山巡检司。嘉庆22年,清朝廷派湖南巡抚巴、贵州巡抚文合同勘察,从芷江县划出六里置晃州直隶厅,属辰沅道。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置晃县。
1949年11月 7日晃县解放,11月10日成立晃县人民政府,属会同专区。1952年8月,撤会同专区成立芷江专区,晃县属芷江专区;同年12月改芷江专区为黔阳专区,晃县属黔阳专区。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新晃侗族自治县,1981年7月改黔阳专区为怀化行政公署,新晃县属怀化行政公署。
1998年5月怀化撤地设市,新晃县随属怀化市至今。[5]新晃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47'13&──109°26'45&,北纬27°4'16&──27°29'58&之间,东西长52.5公里,南
新晃侗族自治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北宽42.3公里,土地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新晃位于最西部,居湖南“人头形”版图的“鼻尖”上,沅水支流潕水的中游,东连芷江侗族自治县,南、西、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天柱县、三穗县、镇远县、玉屏县及万山区毗邻。[6-7]新晃县境内以为主。东南、西南和北部的地势高,东北的地势低,整体地势为南、西、北三面高,中部带状隆起,向潕水、平溪两谷地倾斜,使之成为三山两谷地,南北纵呈“W”形的地势。新晃县土地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84.22%,丘陵占7.86%,平地、岗地和山原占6.41%,水面占1.51%,属名符其实的山地县。
新晃处于云贵高原苗岭余脉延伸末端,既有高原地相,又展山区特色。海拔大多在500 ~1100米之间。东南部以海拔1136.3米,构成了东南一屏障。西南部以海拔1101.5米的美岩大坡为主体。[6]新晃县水域宽广,有大小河流260余条,属长江水系的沅水支流——潕水河流经县境,还有平溪、西溪、中和溪、龙溪贯穿东南西北。[6]新晃县属中亚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严寒期短、无霜期较长,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6℃ ,年平均降水量1160.7毫米 ,合计日照在90.2小时之间。全年无霜期297.4天。[6]新晃县有林地150万亩,木材积蓄量185万立方米,用材林以杉、松为主,还有榟木、、楠竹等。[6]新晃县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20余种,有铁、铜、铅、锌、金、汞、硒、碲、镉、重晶石、磷、钒、硅酸盐重金石钾、水晶、石煤、石灰岩、饰面石材、砖瓦粘土、建筑用砂以及温泉等,其中仅重晶石矿和磷矿,酒店塘汞矿、马王铜铅锌矿的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高。
新晃县共发现矿产地20余处,其中特大型矿床1处(贡溪重晶石矿),大型矿床1个(硅酸盐钾矿床),中型矿床1个(酒店塘汞矿床,因矿产资源枯竭已关闭),其余均为小型矿床、矿(化)点。有一定规模和资源储量的主要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矿、汞矿、磷矿、硅酸盐钾矿、石灰岩、砖瓦粘土、铜铅锌矿、金矿。[8]截至日,新晃侗族自治县辖7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9]
辖:老晃城、中山门、桥南、太阳坪、镇江阁、龙溪口6个居委会;日光、红光、三拱桥、末设4个村委会。
辖:波洲居委会;炉冲、长塘坪、红岩、瓦屋坡、花草溪、小竹溪、波洲、暮山坪、江口、苗冲、田垄头、杉木塘12个村委会。
辖:桥东、桥西2个居委会;新村、太阳山、林溪冲、柏树林、民主、民生、沙湾、长乐坪、大群、崇仁寨、禾公、半溪、浮漂田、枫木湾、禾排、乌木溪、丁字坳、塘洞、建新、胜利、石家坪21个村委会。
辖:鱼市、酒店塘2个居委会;新桥、团溪、天枞、笑天洞、岩山、鱼市、前锋、光辉、老黄冲、小鱼塘、和平、古里、大坝河13个村委会。
辖:凉伞镇居委会;冲首、梭溪、坪南、坝堤、桓胆、桂岱、坝万、冲场、高牌、广东沟、美老、凉伞、绞西、刘坪、子城、桂正溪、街上17个村委会。
辖:扶罗镇居委会;伞寨、东风、桂贡、扶罗、云溪、皂溪、岑庄、拱夫、弓判、克寨、横坡、岑龙、桐木、八岱、三江、丈溪16个村委会。
辖:中寨镇居委会;中寨、岑枫、大寨、计寨、草场、新赛、赛容、地堡、中团、公道、恩溪、江米、半江、沟溪、祥冲、省溪、降溪、牛场、头家、岑兰20个村委会。
辖:姑巴溪、土鹿坪、酉溪、步头降、新江、雷家田、天雷、槐口、茶山、涞溪、腿溪、大秉溪、小秉溪、黄阳14个村委会。
辖:廖溪、柳寨、田坪、坳背、大坪、姑召、大坪坡、杨柳冲、洞坪9个村委会
辖:米公寨、木铎溪、中段、向家地、酸广冲、川岩、高寨、冷水冲、塘家坝、大湾罗、毛溪、甘家桥、水洞、兴隆坳、新坪15个村委会。
辖:风火井、坳背罗、梅子坪、大洞坪、白岩湾、何家田、新民、洞坡、小洪溪、马溪冲、方家屯、枫树屯、胡家坝、杨家桥、大树湾、石乌溪、上寨17个村委会。
辖:鸭塘、地芽、梅溪、坝上、晏家、大湾、斗溪、殿溪、樱桃、肖家庄、河坝11个村委会。
辖:林冲、唐家、大堡、斗溪、卧曼、石马坪、刘家、田坝、栗山、地莆、马王、塘寨12个村委会。
辖:桂根、地习、道丁、小簸、竹坪、高洞、大旺、大榜、绞沟、渡溪、彭岩、界牌、天堂13个村委会
辖:寸口、万家、宋寨、板凳寨、转水、城堡、黄鹂、茅坪、绞碧、岑棚、大田11个村委会。
辖:寿里、绞海、台洞、光芒、桂光、安马、花园、东村、凳寨9个村委会。
辖:美岩、美岩冲、阳肖、茶坪、马宗、韭菜、冲亨、塘教8个村委会。
辖:飞山、竹树、磨寨、龙寨、朝阳、圭界、八世、坝坪、老寨、老行、磨溪、坝马、新寨13个村委会
辖:绍溪、甘屯、甘美、天堂、茂守、上田、贡溪、四路、碧林、东溪、铜鼓、高寨、田家13个村委会。
辖:&三江、岁溪、大晏、龙兴、岑朗、坪地、红星、枫木、科赖、龙塘10个村委会
辖:闪溪、禾岑、龙洞、大田、青山、岑贡、洛溪、世溪、进蚕、禾滩、文祥、岑芒12个村委会。
辖:稳溪、比足、约溪、阿况、古堆、兴隆、碧朗、团结、赶溪、阿觅、化溪11个村委会。
辖:烂泥、茶坪、竹坡、赵家溪、富家冲、石羊洞、米贝、潭洞、大塘、练溪、黄连、阿界、同良山、歇场坡、碧李桥、左溪16个村委会。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27.1万人(常住人口24.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1万人,城镇化率26.47%。另有流动人口5.4万人,其中流入1703人。总人口中,男性14.63万人,占54.08%;女性12.42万人,占45.92%;14岁以下4.36万人,占16.12%;15-64岁19.96万人,占72.65%;65岁以上3.04万人,占11.23%。总人口中,以侗族为主,达21.68万人,占80.13%;有汉族、苗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黎族、壮族、布依族、满族、瑶族、白族、土家族、佤族水族、土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等25个民族,人口5.38万人,占总人口的19.87%。超过千人的有汉族3.56万人,占总人口的13.15%;苗族1.73万人,占总人口6.36%。2011年人口出生率15.34‰,人口死亡率6.81‰,人口自燃增长率8.53‰。[10]
2012年末,新晃县总人口2711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947人,农业人口234184人,年内出生人口3360人,人口出生率为12.41‰,年内死亡人口1850人,死亡率6.83‰,人口自然增长5.57‰,人口计划生育率93.03%。[11]
2013年末,新晃县总人口2663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104人,农业人口230199人,年内出生人口3289人,人口出生率为12.24‰,年内死亡人口5844人,死亡率21.75‰,人口计划生育率91.06%。[12]2012年,新晃县生产总值(GDP)为378208万元,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753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98571万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24884万元,增长12.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432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5:51.26:34.24调整为14.48:52.50:33.02。[11]新晃县农副产品丰富,其中、、龙脑樟号称“夜郎三宝”,是全国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湖南省烟叶生产基地县、湖南省中药材产业化开发示范县。2009年5月,新晃黄牛肉还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湖南继临武鸭、东江湖鱼等肉类食品后第三个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肉食产品。[4]
2012年,新晃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032万元,比上年增长4.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753万元,增长4.7 %。其中,农业总产值39744.9万元,下降0.2%,实现增加值18661万元,下降4.8%;林业总产值12033.9万元,增长20 %,实现增加值10701万元,增长20%;牧业总产值58756.4万元,增长5.6%,实现增加值23674万元,增长5.6%;渔业总产值1681万元,增长4.0%,实现增加值1206万元,增长4.0%;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785.8万元,增长10.0%,实现增加值511万元,增长10.0%。[11]
2012年,新晃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7.4%,重工业增长24.5%。2012年新晃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38户。
在规模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全年发电量11457.74万千瓦小时;化学农药7720吨,增长20.1%;水泥34.18万吨,增长16%;牛肉休闲食品1104.2吨,增长19%;植物油6142吨,增长12.8%;复合肥25.87万吨,增长3.5%;铬铁5.3万吨,增长146.6%;机制纸及纸板1.66万吨,增长20.3%。[11]新晃素有“五省通衢”、“黔滇孔道”、“水上丝绸之路”之美誉。历史上这里是中原和西南省份经济交流的“黄金走廊”,上世纪九十年代仍是湖南四大边贸市场之一,也是湘黔边界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3]
新晃中心城区人口5.8万人(2009年),新晃县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约8.76亿元(2012年),城区商业网点营业面积为6.5万平方米,零售商业网点面积约3.9万平方米,人均商业面积1.12平方米,人均零售商业网点面积为0.67平方米。在中心城区内,2012年拥有大中型零售网点2个(分别为佳惠超市、锦云商场),从业人员为130人,全年货物吞吐量为0.095万吨,仓储面积为2750平方米。商业网点高密度分布区域主要集中于新晃商业步行街、金星步行街等商业聚集区,网点业态主要为购物中心、百货、大型专业店、专卖店。商业网点中密度分布区域主要集中于县城中山路、人民路、太阳坪路、河滨路、解放路、沙洲路、晃山路、通达路沿线等区域,网点业态主要为超市、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等零售网点和综合性服务网点为主。商业网点低密度区域主要集中于环城路和大湾罗、兴隆、方家屯等乡镇干道区域。至2012年12月底,县城以新晃商业步行街为代表的商业街或以街区形式集聚的网点共有2处。新晃城区商品交易市场基本布局在环城路以内,主要集中在河滨路、中山路、晃山路沿线。新晃县拥有农贸市场14个,其中兴隆农贸市场和中心农贸市场都在城区,中心农贸市场建筑面积合计2.5万平方米,是新晃县最大的综合性市场。此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渐成新晃县群众追求时尚潮流的方式之一。[7]
2012年,新晃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87345.2万元,增长15.4%。从地域看,城镇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0895.8万元,增长15.9%;乡村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449.4万元,增长13.0%。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5639.9万元,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705.3万元,增长15.9%。[11]2012年,新晃县完成科技计划项目申报9项,争取资金300万元,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3项,完成专利申请71件,并成功申报了右旋龙脑樟地理标志。[11]2012年,新晃县有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396人,教职工71人。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2200人,有教职员工182人,其中,专任教师149人。独立初级中学1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在校学生6581人,有教职员工851人,其中专任教师606人。完全小学19所,在校学生15938人,有教职工855人,其中专任教师783人。有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数2369人,有专任教师13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小学毕业升学率97.6%,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0.2%,初中入学率98.5%,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1.5%。[11]2012年,新晃县完成惠民文化送戏下乡演出84余场,落实惠农数字电影公益放映3423余场次,观看人数累计达12万人。继续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全年完成69家,新晃县296个村实现了“村村都有农家书屋”。完成了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站点建设,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19个,覆盖率达60%。2012年,新晃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达19.81万人,参合率为96.18%,比上年提高了1.18个百分点。2012年末,新晃县卫生系统医疗机构30个(其中医院27所),从医人员1258人,在编人员8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21人,医生314人。卫生机构编制床位956张,实际开放床位1354张。全年就诊人数551887人次,入院人数48828人次,出院人数47828人次。[11]新晃县拥有独特的区位交通,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是湘黔边界重要的商道和物资集散地。沪昆高铁、株六复线铁路、320国道、S232省道、沪昆高速公路及正在规划的松从高速公路横穿县境,县道、乡道横通纵接。县城距铜仁大兴机场80公里,距芷江机场60公里。[7]
2012年,新晃县公路线路总里程1343.44公里(不含高速公路)。[11](一)文物遗址
大湾罗古代崖葬群悬棺景区(向家地村、高寨村);古动物化石遗址(大湾罗乡打岩坡);双狮峰古营盘(方家屯乡石乌溪村);旧石器遗址(兴隆镇柏树林村、长乐坪村);新石器遗址(兴隆镇柏树林村);商周遗址(兴隆镇柏树林村);秦汉遗址(鱼市镇五里卡小坑);唐、宋遗址(洞坪乡姑召村、波洲镇红岩村);印台古迹(兴隆镇民主村);老营盘(兴隆镇丁字坳);龙门坳(波洲镇龙门坳);“金銮殿”(贡溪乡甘屯村);(新晃镇龙溪口贵州街)。
(二) 古建筑
石凉亭(中寨镇新赛村);三拱桥(新晃镇红光村);龙溪口古城古建筑(新晃镇龙溪口);唐伯赓故居(波洲镇暮山坪村)。
(三)仿古建筑
镇江阁(新晃镇龙溪公园);文昌阁(扶罗镇伞寨村);燕来寺(大湾罗乡新坪村);民俗文化村(兴隆镇丁字坳村);北侗风雨桥(中寨镇中寨村)。夜郎古都(城楼、舞阳楼、竹王祠)
(四) 碑刻
夜郎故地牌坊(波洲镇龙门坳);双狮峰古营盘“黄公屯”(方家屯乡石乌溪村);牛雕(鱼市镇光辉村);夜郎文体广场图腾柱(新晃镇);“燕然石刻”(兴隆镇民生村);天书石刻(茶坪乡冲亨村);“特立”石刻(新晃一完小对面);燕赵石刻(新晃一中)。
(五) 名山胜景
黄家垅森林公园-夜郎古都(兴隆镇柏树林村、民主村;大湾罗乡兴隆坳村、甘家桥村);凉伞温泉(凉伞镇冲首村);夜郎谷(方家屯乡何家田村、白岩湾村、洞坡村);仙人桥、钟鸣洞坡岩脑景区(大湾罗乡毛溪村、高寨村、塘家坝村);庙背蟮垅休闲区(方家屯乡杨家桥村、新晃镇三拱桥村);三奇洞、绍溪溶洞(贡溪乡甘屯村、绍溪村);天雷山(步头降乡);万宝山(兴隆镇);公岩、母岩(凉伞镇刘坪村)
(六)古树
晏家千年银杏(晏家乡殿溪村);红豆杉(凳寨乡);倒生杉(扶罗镇伞寨村);古银杏群(米贝乡阿况村);大树湾古树(方家屯乡大树湾村);雪冻花(林冲乡塘寨村);古枫树群(新寨乡新寨村);金桂树(步头降乡涞溪村);银杏树(大湾罗乡大湾村);悬镜山银杏群五树连根(李树乡科赖村)。[13]北起贵州省万山特区高楼坪乡,南止湖南省新晃县的龙溪古镇,是云贵高原苗领余脉沿伸的末夜郎谷[14]端,刚好处在雪峰山以西,武陵山以南,属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峡谷全长15公里,纵深最深达300米,谷底平均宽度不足30米。[14]大雄宝殿高15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坐像和十八罗汉像。大雄宝殿右侧为客燕来寺[15]堂、伽兰殿、斋堂、念佛堂和僧寮,总计建筑面积1923.6m2,大雄宝殿正面还将续造山门,左侧建天王殿、祖师殿、地藏殿、讲经堂、五百罗汉堂、藏经阁和琴、棋、书画室等。[15]新晃夜郎古乐城又名夜郎古都、黄家垅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部,与中心城区仅一水之隔。景区占地面积夜郎古乐城8000亩,,坡度舒缓,最高山峰海拔403.6米,最低海拔305米。主要由大前门、浣纱湖、竹王祠、夜郎王宫、王印塔、皇家动物打斗场等景点组成。公园森林茂密,遮天蔽日,数十座山峦连绵起伏。[16],位于县城西北龙溪河与潕水河交汇处,古镇建筑整体布局缜密,工艺精湛,格调清新,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儒道学思想和融通吐纳的民族特点。[17]距县城53公里,地处云贵高原边沿,湘黔两省交界,地势险峻,峡谷幽深,由于雪峰古陆端喀斯特徒坎地貌形成的溶洞群千姿百态、星罗棋布,延绵数十里,据考古学者初探,溶洞中发现了70万年前的犀牛、马、羊、熊等大群古动物化石。[18]新晃侗族自治县凉伞乡西北角的凉山岭上,屹立着两座巨石,一座上面宽大下面窄小,像一个撑着雨伞的巨人,肃立峰顶;一座像一位美女立于峰顶侧面的悬崖之上。人们叫它们为公岩、母岩。[19]新晃的民风民俗中,仍保留夜郎文化遗迹。传说诞生于竹,所以竹也就成了夜郎地区民族的崇拜物,并衍生出异彩纷呈的夜郎竹文化。新晃的竹品种丰富,有楠竹、水竹、苦竹、绵竹、贵竹、黑竹、白竹、罗汉竹等十数种。新晃竹文化十分丰富,有很多竹制品的竹建筑,如竹筒、竹箩、竹椅、竹床、竹席、竹碗、竹筷、竹饭盒、竹垫、竹渔具等,更有意思的是在民风民俗中有“陪竹”、“祭竹”、“葬竹”、“隔竹”等习俗,民间还有“接竹”、“吞竹”等绝活。
《史记》、《汉书》在解释夜郎问话牲时都说,“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这是古夜郎部族最突出的三大特征。新晃现今的民风民俗中仍传承了这些特征,表明新晃与古夜郎部族是源流关系。“椎结”就是将头发盘结成椎开于头上,古代男子皆结椎,现仍包青侗布帕;妇女结椎在今日乡村仍十分普遍,未婚少女尤其花样繁多,有单顶、双顶、盘龙、凤尾、螺丝等十多种。“邑聚而居”就是大家习惯集中住在一起,一般是同姓同宗住一个寨子,若二三姓同居一寨,则分片居住,现今新晃农村仍保留有许多叫某某寨子的地名,如“审家寨”、“龙家寨”等等。新晃农村普遍流行的吊脚楼、跑马楼民居,传承了“干栏”式建筑特点,是巢氏文化遗风在建筑方面的体现。“能耕田”指的是能种水稻,从新晃出土的旧石器看,早在5--1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了,从新晃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稻谷颗粒和稻灰看,新晃先人至少在5000年前就学会了耕种水稻。邻近的靖州县出土了5000年前的竹饭篓,和今日新晃等侗族地区竹饭篓的一模一样,佐证了侗族地区在楚军到来之前就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
最能体现新晃传承古夜郎神秘文化、民风民俗的当推稻作。由于新晃先民“能耕田”历史久远,故稻作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除用稻草制作草神、草棚、草屋、草帽、草鞋、草床、草团、草绳、草标外,新晃农村今日还流传“开秧门”、“扫阳春”、“尝新节”、“压嫁妆”、“滚泥田”等具有浓厚稻作文化色彩的生产、生活习俗。最有影响的还有以祭“稻神”为主的贡溪乡四路村的傩戏“呼呼推”(因表演者在舞蹈中随两声鼓点一声锣声不断反复,故得名。)表演者着稻草衣、戴面具,表演内容多私法生产生活中情形。历年来国内民俗学专家及日本、韩国等外国民间文化专家十余次来四路村考察。1997年9月,日本民俗学专家秋原秀三郎教授,日本中部大学教授黄强博士等到四路村考察了“呼呼推”后兴奋地说:“找遍东南亚,到过世界许多国家,还从没有见过如此古老且保存完整的稻作文化遗风”。新晃流传的夜郎巫傩文化主要还有“傩技”、“傩堂戏”等。“傩技”除上刀山、过刀桥、踏火海、踩红犁、衔红铁之类,令人惊讶的还有吃瓷碗、嚼玻璃、吞铁钉、吞尖竹、烫油洗脸、死鸡还阳、钢针穿脖等绝活。[20]新晃是一个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体现侗民族特色的建筑主要有:鼓楼、风雨桥、干栏式民居(跑马楼、吞口屋、吊脚楼、四合院)、花街路、石凉亭、吊桥、浮桥、石拱桥、木桥等。新晃的风雨桥分布广泛,主要的有位于中寨镇的“北侗风雨桥”、兴隆丁字坳侗俗文化村的风雨桥、方家屯“龙潭山庄”的风雨桥等,位于夜郎广场的风雨楼,是风雨桥的演化形式。在县城,干栏式民居建筑,主要集中在夜郎寨。
新晃的石凉亭位于新寨村,全用石头建造,独具风格。新晃石拱桥,桥礅、桥拱、桥面均用石头建造。吊桥,在新晃至凉伞公路一线河流上建有十余座。[20]在1999年于贵阳召开的夜郎学术研讨会上,有关夜郎古国的民族构成及中心区域所在地就成了激烈争论的焦点。云南专家以当时出土的“辅汗王印”为据提出,夜郎国国都在云南沾益;湖南学者以夜郎文化的核心是楚文化为由,认为其国都应在楚地;广西学者则认为,夜郎古国的活动中心在广西凌云。除了省际“争夺”,贵州所属的兴仁、赫章、岑巩等10多个县市也参与进来。
争抢和打造夜郎品牌的地方比较多,主要有:湖南新晃、贵州省政府及所辖的六盘水(特别是六枝)、遵01义、赫章、桐梓、普安,云南宣威、沾益,广西凌云,重庆万盛等。其中贵州数县(市、区)曾动意更名为夜郎县,未果。2003年,湖南新晃向国家民政部申请恢复更名为“夜郎侗族自治县”,从而引起轩然大波,贵州数县(市)纷纷争抢,亦分别强烈要求省政府上报国家民政部,更名为“夜郎”,力争把“夜郎”品牌留在贵州。贵州省政府为此召开专门会议协调,确定上报六枝,更名为夜郎县赫章县不服,径直上报民政部,为此湖南新晃与贵州的夜郎之争,通过全国数千家媒体炒作,达到白热化程度,恰似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20]
2010年10月,新晃宣布50亿元打造古夜郎国计划。此后不久,贵州省委宣传部协同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专家召开研讨会予以回应,再次重申“夜郎是贵州当仁不让的品牌”。[2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泡温泉什么时候最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