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寻乌县幼儿园,那个水库最大

京ICP备号 | 承办单位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22号外经贸大厦6层东区 | 邮编 100037
电话 010-570776 | 传真 010- | 邮箱 市场部:.cn 客户部:.cn  楼主家乡还是不错的,交通拥堵的时候会限制车辆,我们这边是开车不如骑电动车,堵死了
  年29,又是赶集的日子,我跟我堂弟在他家聊天,聊到10点多,我们才出发去镇上。我去镇上没多少事干,就是去买个闭路电视的视频接头。我堂弟去镇上就是想买点猪肉。他说不用骑那么多车,骑一台车就够了,我说骑我的踏板车,我的车还没出磨合期,要多跑跑。于是2个人就到了镇上,到镇上之后先去我妹家里,把踏板车放在她家里,这年头,一到过年,偷车贼浑水摸鱼的事很多,楼主这种踏板车特别招贼惦记。到了我妹家里的时候,我2嫂也在,还有我同一个家族的叔伯哥哥也在,人多,热闹的很。。喝一杯茶之后就一大伙人出去逛街了买东西了,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大概11点多一点,那时,我堂弟买猪肉,那么多摊,基本都剩下一点点猪骨头和肥肉了,都卖完了,好不容易找了个摊位,剩下20来斤前腿肉,马上下手,再不下手就没了。。买完东西,我妹说要买点马蹄,又逛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卖马蹄的摊主跟我年26买的是同一个人,而且摊主都认识楼主了。。这位摊主的马蹄比较大,比较匀称,可以随便挑,当然价格也比其他地方多5毛/斤,其他地方3.5元/斤,这摊主的4块。。。买好东西,楼主就跟我堂弟和叔伯哥哥回家了,我叔伯哥哥来的时候是乘车过来的,回去的时候也就一起拉着他回去了。。  这是楼主在赶集回家的路上拍的了。。。这里为刚打好的水泥路点赞,非常方便了,同时也为楼主的踏板车点赞,3个大男人在上面,跑起来相当的稳,操控性非常好。。      这就是刚打好不久的水泥路。这条路是省道,接驳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的。      
  楼主你好,好亲切啊,我也是寻乌的
  @fenging1
15:48:16  其实吃鱼本身没并没有多大的乐趣,最大的乐趣在于获取鱼的过程,比如抓鱼,钓鱼,这才是乐趣。楼主平时不喜欢吃肉的,对肉没有兴趣,上班时候中午在外面吃快餐,基本就是一个豆腐,外加1,2个青菜搞定,但鱼是个例外。所以每年过年都会杀鱼,然后切成鱼块,炸了吃。。楼主在家的时候,喜欢拈菜吃,拈的最多的就是炸的鱼块。拈菜吃,就是直接打开放菜的厨子门,看见好吃的菜,直接用手捡起来吃,呵呵,我妈说这点像我舅舅......  -----------------------------  鱼杂其实最好吃了。大蒜芹菜 辣椒
真是美味啊
  好好好
  楼主回到家,我妈还没开始做饭,于是楼主就跟随我妈去菜园里摘菜,我家菜园就在门前的侧边,非常近。菜园不大,但菜的种类很多,葱,蒜苗,韭菜,包菜,东北大白菜,菠菜,油麦菜,菠菜,生菜,大青菜(街上卖酸菜梗的就是这种菜),西兰花,萝卜,胡萝卜等一大堆。  我不知道用普通话来说,这个是个什么菜,用我们客家话来说,楼主也找不出相应的字眼,印象中,这种菜是甜的,所以适合生吃,做菜不好吃,太甜。        楼主角度没弄好,有点模糊。。              下面的这棵枇杷树就是楼主亲自种的了,楼主6,7岁的时候跟我妈去我外婆老家,在我外婆家的枇杷树下挖的枇杷苗,当时高度不足10CM,回家后我就把它种在了菜园里了,如今长成这么高了。。这棵枇杷树品种不错,果实比较大,成熟的早,比周围其他的枇杷树早,非常甜,不过就是核有点大。。。正因为这些优点,所以招鸟惦记,小麻雀,枇杷黄一个,给你吃一个,相当的无语。。。每次看见这枇杷树,就会想起高中的教科书上的文言文中的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婷婷如盖矣。’这也是楼主记得的教科书上不为数不多的字眼,记得当时读到这几句话时,楼主马上想起我我菜园里的那棵枇杷树,脑海里立马闪现出几个字眼‘菜园有枇杷树,吾幼时之年所手植也,如今已盖过屋顶矣’,当时楼主都佩服自己竟然能蹦出如此字眼。其实楼主当时也佩服这位古人的痴情,不过后来知道这货写完这篇文章不久又找了一个年轻漂亮的,于是楼主又开始鄙视之,作者写下这文章真是讽刺啊。这枇杷树我妈曾经把树尖锯断过,为的就是不让它纵向发展,让他横向发展,不然树太高摘不到枇杷吃,我妈把离地比较近的树枝也锯断了,她说枇杷说遮住了阳光,下面的菜生长不好。  
  楼主家是真的会吃鱼,各部分都有用,一点都不浪费  顶
  晚上,我妈叫我去楼上的仓库拿东西,于是又开始翻箱倒柜,竟然看见了楼主小时候玩过的神级玩具--独轮车。。。看着这2台玩具,楼主脑袋里满是自己小时候打打闹闹的影子。            
  年30早上,不到6点钟就起来了,因为今天事情比较多,或比较忙,要早起。。今天要准备祭祖,贴春联等相关事宜。。。  吃饭前就把祭祖的公鸡给准备好,装进鸡笼里了。    吃饭完,就是准备香,纸,爆竹,蜡烛等物品。  
  戒开草纸和红纸,做花纸用,花纸就是红纸和草纸间隔的夹杂在一起,不过纸张的数量是有固定的讲究的,草纸象征纸钱,如果是平常的年,12张草纸。。。如果是农历有闰月,那的13张,其实就是1个月1张草纸。红纸是4张或6张,4张的意思是4季红,6张的是六六大顺。      
  准备好这些之后就去厅厦里祭祖了,厅厦就是祖屋,去年年前楼主那的老厅厦刚修建完成,所以得先去老厅厦祭祖。。  这就是楼主厅厦的祖位了。    因为祭祖的人多,烧的香,爆竹之类的,烟雾太浓,光线不是很好。。      祭祖的程序分为两部分:打生和献熟。打生就是在厅厦里杀鸡,把鸡血滴到花纸上。献熟就是把煮好的鸡,猪肉,鱼,豆腐,酒,以及水果拿去厅厦里祭祀。  先说打生,一到厅厦,放下鸡笼。在桌上摆上茶杯1个(也有摆3个茶杯的),三个酒碗,茶杯是供奉观音的,因为观音不喝酒的。3个酒碗,楼主小时时候曾问过我爷爷,好像分别代表天,地神灵和祖宗,其实楼主至今也不是很清楚这3个碗究竟有什么寓意。    摆好酒碗之后,点蜡烛,蜡烛都是成对的。点好蜡烛之后,烧香。蜡烛的对数和烧多少之香都是有数量规定的,蜡烛和香插在什么地方,都是有说法的,小时候跟着我爷爷,这些东西全知道,后来慢慢的长大的,好多东西忘了,而且这些事,现在都是我爸在做,不用楼主动手,楼主一般就鞠躬,杀鸡的时候帮抓下鸡,然后放下爆竹。不过一般都错不了,自己不知道问问就清楚了。    香和蜡烛点好之后,倒茶,倒酒。然后对着天,地和祖位行礼。。行完礼,准备杀鸡了,杀鸡前要放爆竹,这次放的爆竹就是大的爆竹,通常说的水雷的那种,放完爆竹就杀鸡了,杀鸡时要把鸡血滴到花纸上。。。          杀完鸡,第二次倒酒,倒茶,然后又是对天,地,祖宗行礼,行完礼稍等片刻,然后第三次倒酒,倒茶,大概是酒过三巡的意思吧。然后就是放鞭炮,烧草纸。。          最后就是把酒倒了,茶倒了,收拾东西,装好鸡,把花纸放好待用。。回家了。。  
  回到家把鸡弄干净,然后放进大锅里煮,小火慢慢的煮。。。因为祭祖要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鸡,所以,鸡内脏,鸡血样样都不能少的。。。同时要要放一块猪肉进去煮熟,也是为了祭祀的。      
  其实真正正宗的客家白切鸡就是这么做的,千万别信外面菜馆里的服务员吹牛,说如何如何做,白切鸡,鸡的选择很重要的,要选农村那种自己家养的,喂稻谷这些养大的,最好是在山上放养的那种,半野生状态的,这种经常运动,所以身上的脂肪少,肉结实。城市里吃到的白切鸡基本都是饲料喂的,所以吃起来也不怎么样,在材料上本身就差了很远了,硬伤,没办法。所以城市里的网友要吃真正的白切鸡,还的去乡下买鸡回来。
  等鸡煮好之后,就可以进行祭祖的第二部分了,献熟。。。  下图就是献熟时用的常用的一些东西。分茶点和熟食,分别装在果盘里和脸盆里。  楼主家果盘里的东东有:橙子,桔子,炒米,腊子;这东西差不多每家都不一样,糖果,饼干什么的也可以的。。  脸盆里的熟食有:鸡(完整的一只鸡,所有的内脏,鸡血都在的),猪肉,鱿鱼,豆腐。以前楼主小的时候都是煎好的红鲤鱼,现在省事了,直接用鱿鱼替代了。。  上图,比较直观。      
  献熟的步骤其实跟打生类似。。。  端出果盘和脸盆摆上桌子上,摆好茶杯,碗,点蜡烛,烧香;放大爆竹,第一次倒茶,倒酒;行礼;第二次倒茶,倒酒,行礼;放鞭炮(串炮),烧纸,这次烧纸要把打生留下的花纸烧掉。。第三次倒茶,倒酒,行礼。。然后把茶和酒倒掉,收拾东西,回家即可。。其实说来很简单,但做的时候确实步骤繁多的。。        楼主家的酒是我妈自己酿的黄酒,祭祀的时候也好多人拿红酒,白酒去的,我堂哥他们就拿了白兰地和红酒去,说给祖宗开开洋荤,换换口味。楼主家装酒的酒壶是个亮点,这酒壶是专装黄酒的,锡壶,锡做的,这在以前每家都有这玩意,做好事的时候,把黄酒装进里面,再把酒壶放进有热水的锅里,加热,这个过程俗称‘烫酒’。    新修缮的厅厦,今年第一年,大家都很积极,看看外面放的爆竹纸就能想象当时的热闹的场景了。        
  既然提到新修缮的厅厦,不得不提下休厅厦的事。。  我几个伯父和我爸常跟我们后辈说,我爷爷那一辈很了不起,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时候,带头把我们那个屋场的厅厦盖起来了。当时我们那家族太穷,连厅厦的设计图纸都舍不得买,那设计图纸就用墨水画在我家的木门上,现在依然非常清晰,整个厅厦的尺寸,一看,一目了然。。我爸躲计划生育那会,工作组的把我家的这块门板都弄到镇上了,后来我三伯去找那帮人说道,找关系把那门板弄回来了,说这是我们新厅厦的设计图,不能丢了,那帮人还算通情达理,同意我们拿回家,这是一个小插曲。而我伯父这一辈最大的事情就是把我们的新厅厦修缮,翻新。。2013年,我们一大家族的人终于把我们那屋的厅厦修缮好了,每个男丁出120块钱,其中政府补助3000块。。  2014年,我大伯他们说看能不能把老厅厦也修缮一下。。。老厅厦不只是我们那一房人的,还有另一房人的,这个是两房人的厅厦,所以,并没有那么容易。于是动员我们两房资格比较老的长者开会,讨论修缮事宜,结果两房人都非常乐意,同意修缮老厅厦,然后有开了几次会,选出理事,财会人员,核算成本。最后算下来费用在14万左右。最终决定采用鸿丁款和捐款的形式凑钱,一个鸿丁500块,这在农村可不是小数目,一些家庭男丁多的,一家得出几千块,在农村绝不是小数目。鸿丁款差不多能收到7万块,剩下的7万块钱,靠捐款。已经嫁出去的女性,很多都捐了钱,最后,光我们两房人收到的捐款就7万多,比鸿丁款还多,政府也出了6000块钱补助。最后庆典的时候,赣州,井冈山,湖南的外地的子叔还捐了一部分钱,最后修缮厅厦用了13.8万,庆典的时候还办了酒席,具体用多少,楼主不清楚,最后还剩下1.6万,存起来来了,以后备用。  庆典的时候,一共吃了30多桌,二三百号人一起吃,光冬笋就买了几百斤,还有鸡,鸭,鸡鸭都是买的农家养的,不是喂饲料的。。庆典的时候请了附近的有声望的子叔,还有外迁到赣州的子叔,他们一共来了30多个,还有井冈山,湖南的子叔。。那会年轻人基本都不在家,在外面,不然最少的多出10几20桌,反正那天每家都去厅厦里吃饭。。。  庆典时候,子叔送的东西。  下图是赣州子叔送的牌匾。    湘赣子叔送的    附近威望高的子叔送的。    
  楼主那的老厅厦,有族谱考证的,已有400多年历史,这次修缮是建造好之后唯一一次大修,以前就是换换烂瓦片之类的,防漏雨。。老建筑的质量是相当不错的,楼主家那边是地震带,400多年了经历过不少地震,依然屹立不倒。。我爸说,地震的时候,我爷爷叫我爸他们躲老厅厦里,非常安全,足以证明其高超的建筑质量。挨着老厅厦盖的房子,很多都倒了,而且都是后来盖的房子,唯独老厅厦没倒。以前的建筑,榫卯结构的,弹性空间比较大,韧性强,所以地震对它的破坏威力得到减缓。。。。要建这等规模的厅厦,就是在古代也是要有相当的财力的,花费也是相当的巨大的。我们祖上那会发财了,发财之后就马上建这个厅厦,聪明之至。。我们那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三代之内,必会出败家子。。果不其然,败家子一出,田地房屋,都卖了,唯独这老厅厦还在,老厅厦是家族所有的,而且是安放祖宗祖位的,是不可能被卖掉的。。我们祖上已经意识到这点,再大的财也经不起败家子败,所以花费巨资建造厅厦。。。每逢红白喜事,都在厅厦操办,所以这老厅厦见证过很多人喜结良缘和很多人羽化升天。  这老厅厦在文革的时候遭到过严重的破坏,狗日的红卫兵打着保卫毛主席的幌子,搞什么‘破四旧’,坏事做尽。老辈人说,厅厦里很多的精美的木雕刻就是在那时候被砸掉了,有些地方还放火烧过,祖位上方原来有精美的镂金的雕花,也在那个时候被他们砸了,偷走了。。可恶的是,我们那边的人对这种破坏无能为力,那帮狗日的说,这些东西是封建,迷信,必须破除。。所以,土匪不可怕,可怕的是打着党的旗号的土匪。。  楼主14年国庆回去的时候,恰好正在修。发点那会的老照片,看看以前的原貌。。。  厅厦的大门。。瓦片以前是青瓦,这次修的时候换成了琉璃瓦,琉璃瓦比青瓦耐用,不用经常去换烂掉的瓦片。还在屋顶弄了个‘双龙戏珠’。。不过楼主还是比较喜欢以前的那种青瓦,看上去有一种历史沉淀的感觉。。    门槛,麻条石材质。。    门口的字    门口上边的隔板层。这个不但这里有,以前整个厅厦都有。楼主小时候经常跟小伙伴在厅厦里捉迷藏,那时厅厦里放了很多建房子用的大木材,所以小伙伴们都很容易的能爬上那隔板层,小时候那隔板层里有不少好玩的东西,锣,鼓,都有。后来慢慢的漏雨,这些隔板层的木材就烂了,所以好多地方的隔板层就废掉了。    我三叔在翻新那些梁。        复杂的斗拱和榫卯结构。这就是古建筑的魅力。                精美的木刻和雕花。        厅厦的墙都是青砖,以前的青砖相当结实,现在的红砖跟它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        祖位上方精美的雕刻早已被当年红卫兵破坏,木板上只留下残缺的木块和被火烧的痕迹。不知道是不是报应,楼主从我爸那辈人那里了解到的几个参加过当年红卫兵的人,都已不得好死,活着的也已是苟延残喘,晚年非常凄惨。所以一个人要积德行善,切莫不要做恶事,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楼主也不是迷信,但始终认为一个人不要做恶事。    
  强大的支柱。。。这根柱子很大的,这可不是一般的大树。    挨着厅厦的房屋基本都倒了,唯独厅厦屹立不倒,其做工,质量可见一斑。  
  鸿丁款和捐款,国庆那会在木板上公示,现在都在厅厦门口的墙上,用大理石刻了名字碑上。那时候还好多在外干活的,没时间回来凑钱。其实并不只这些男丁的。    捐款,国庆那会还有很多捐款的没有写上,因为那木板太小,不够写了。。男女老少都很积极,脸外嫁的很多都捐了的,政府补助了6000块。楼主捐了1000表示了下心意,我爸捐了500,我2个妹妹每人300.。我大伯和我三伯,两个70多岁的老人,每人捐了1000块。在城市里,对于年轻人来说,1000块钱还不够吃顿好的大餐,可是在农村,对于一个70多岁的老人来说,这不是小数目。。。像我大伯这样的老人,那都是他自己种菜卖的钱。                  这就是我大伯了,一个勤劳的老人。。希望有寻乌的老乡认识我大伯的,多多照顾他的菜和扫把。。我大伯每年都会种‘观音扫’,缝县圩的时候,经常去县城卖扫把,希望各位寻乌的老乡看见了多多照顾他的生意。他的扫把扎的非常好,很结实。。。          
  这就是楼主的老厅厦修缮之后的全貌了。。    
  楼主穿越了,不好意思,回到大年三十的那天。  祭祖完了吃中午饭,吃过之后,我妈就开始忙晚餐了。。而楼主我就要开始忙着贴春联的事情了。。。贴春联用的浆糊,需要做好。浆糊一般是用糯米粉,或是薯粉放水在锅里熬成浆糊。      
  然后就是先后去新厅厦,祥门,楼主自己家里贴。。。由于要贴的地方比较多,地方比较高,所以比较耗时,差不多贴了1个小时。  新厅厦的贴好了,这么高的地方得借助梯子才能上去的。        在贴祥门的时候,楼主2B了,楼主为了方便,先贴了左右两边的对联,忘了看横联了,结果,贴横联的时候一看,傻眼了,楼主把左右的对联贴反了。想换都换不了啦。只能这样了。  /p/m/.jpg。
  竟然没传成功。  
  贴完对联。楼主要帮着我妈做晚饭了。。。  我妈已经切好了一些菜了。  萝卜丝      冬笋丝      蒜苗    鸡杂,猪皮。    鱿鱼丝    还有香菇,锤鱼等其他材料,这些材料其实都是一个菜的,冬笋炒鱿鱼丝。。。经过多道工序,终于炒好了。。色香味俱全。      
  正宗客家白切鸡出场了。。。。醮上姜末。绝配啊。        
  下面就是楼主家的年夜饭啦。。其实就是楼主家的年夜饭比较简单了,白切鸡,煲萝卜,冬笋炒鱿鱼丝,腊猪肝,香肠等。。其实还有好多菜没端上来,像炸鱼块,炸鸭肉这些。。大年30那天,楼主家就3个人吃年夜饭,我爸和我妈还有我,我妹还在信用社值班,回不了。。    
  今日元宵节,公司3点就下班了,楼主也准备撤了,祝各位网友,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快乐
  吃完饭,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但是给长辈发压岁钱还是要照常进行的。楼主给父母,伯父伯母等长辈发完压岁钱,就去看放烟花了,其实放烟花也没什么好看的了,在广州经常看见有人放烟花,看多了,就没什么意思了。但是,放烟花的时候人多,热闹啊,吹吹牛啊,聊聊天啊什么的。  我二哥放的烟花。            
  放完烟花,楼主就在我家等着喝茶了,等我大伯家的二哥过来跟我们讲趣事。我这二哥讲的事情特别搞笑,他讲的时候,还会手脚并用的配合动作,绘声绘声,就像现场看小品。特别的有趣。刚开始的时候,楼主跟我爸在那喝茶,我妈拿着我的手机在跟我外婆打电话。陆续的,我三伯家的二哥来了,然后是我大伯家的二哥,然后我堂弟,我一个叔伯哥哥来了,人一多就热闹,吃着东西,喝着茶,嘻嘻哈哈,特别有意思。。电视机都不开了,春晚在这个时刻,毛都不是了。其实楼主不喜欢看春晚,楼主自从04年开始就没在看过春晚了,所以谁谁谁上不上春晚,对楼主来是,一点意思都没有。。。年轻人平时一般都在外面,过年才回来那么几天聚聚,所以有说不完的话题。。就这样一直聊到快12点的时候,因为要开门,要放爆竹,我大伯家的二哥和我堂弟要回去了。因为房屋所在的山头不一样,所以开门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楼主那一般都是凌晨4多到6点那段时间。。他们走后,我三伯家的二哥,我爸他们都去睡觉了,剩下我叔伯哥哥和我在那吹牛了,我这叔伯哥哥也是搞笑的高手,说话什么的也特别有趣。。。我们俩吹牛吹到1点多,然后各自睡觉了,因为4点多要开门,所以先休息一下。。  到4点多的时候,楼主被放炮竹的声音吵醒了,原来是开门的时候到了。。楼主赶紧起床,准备开门。。。  开门,就是在门前放放炮竹,然后把门打开,迎接新年的意思。  楼主得把爆竹的包装拆开,摊开放在地上,然后燃放。        当楼主拆开包装,准备点燃的时候,一看,傻眼了,这爆竹竟然没有留长 点火的引线,现在的炮竹做的越来越假,这点都省了,而且现在的爆竹引线燃烧的时间越来越快,一点着引线,爆竹就炸了,根本来不及逃离。楼主不敢怠慢,找了我妈洗衣服用的橡胶手套穿上,耳朵里塞上耳塞,然后放着音乐,戴上墨镜,毕竟安全第一啊。。。果不期然,楼主一点着,炮竹就炸了,幸好穿了手套,不然极有可能炸伤手了。。楼主小时候也是经常玩炮竹的,经常把鞭炮拆成一个个的单独燃放,或是开门之后捡那些没有爆炸的鞭炮来燃放。。那时候的鞭炮质量好,左手拿着点着的香,右手拿鞭炮去点火,然后能有充足的时间把点着的鞭炮扔出去,或是把鞭炮插在牛屎堆上,或捞上岸的还很湿的塘泥上,然后点火,一样能有很充足的时间跑开。。楼主小时候这样玩过的,一个一个的燃放的炮竹,加起来不下3万个。。现在楼主看着现在的炮竹,都很害怕了,现在的炮竹,根本不敢拿在手上燃放,一点燃就炸了,根本就是在手上就炸了。所以现在都不敢这样玩炮竹了,只能玩水雷了,水雷的引线燃烧的比较慢,有充足的时间扔出去。。          
  我家的放完鞭炮,楼主就去转转,去帮放开祥门的炮竹。。我跟我叔伯哥哥一起放的,放了2盒水雷,一盒20个,我们一人放一盒,水雷比较安全,点火了,扔出去,时间很充足。  我叔伯哥哥在点水雷,楼主在拍照。          开祥门的鞭炮还可以,比较引线烧的慢,而且有导火线,非常的安全,有足够的时间跑开。              
  开完门,楼主就没有再睡觉了,跟我叔伯哥哥在他家喝茶,吹牛,5点多的时候,他的女儿也醒了,接着我叔叔也醒了,人多了就热闹了,一直吹牛吹到7点多,然后楼主就回自己家了,帮我妈煮早饭。  大年初一,我们那的习惯,就是早上和中午要吃素,不能吃肉,说是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不过现在也有好多人家里不吃素了,直接吃肉的,楼主家还是按习惯,吃素了。楼主猜测,可能古代穷,年30吃的菜的留着,所以年初一早饭午饭不能吃好吃的,也就是肉,说白了就是穷,肉不够吃。。  楼主家的早饭的两个素菜,一个 油麦菜,一个蒜苗炒豆腐。        
  好亲切,
  吃完早饭,楼主就去我堂弟那里跟他吹牛B,然后我妈,我三伯母,五伯母,我叔伯哥哥,我三伯家的二哥,我二嫂,他们都陆续来了,我五伯母装了一大堆的东西,我们在那吹着牛,吃着东西,喝着茶。然后大家说斗地主,斗了一会地主,又说斗地主没意思,要打拖拉机,于是又打拖拉机。临近中午,我妈问我要不要煮饭,说我爸说煮不煮都可以,楼主那会吃了不少东西,跟我妈说不煮了,我妈说那就早点煮晚饭。。楼主斗地主和拖拉机都是不赌钱的,楼主家族家风比较好,祖上有交代,子孙不能赌博,当年祖上曾经发财,出了败家子,就是赌博把家财给败没了,所以教训比较深刻。我爷爷身下,我爸四兄弟,我6个堂兄弟都不赌博的,附近的人听了,都不相信。。赌博的人认为不赌博的人很蠢,有闲钱不赚。古话说的好,十赌九输,无假不赌,赌博要想不输,就的作假。楼主那边有些人赌博赌的非常没有道德,每逢哪个赌鬼家卖东西了,比如猪啊,鱼什么的,有些赌鬼就会找好3个人,说好,去到刚卖完东西的那一家人那里去赌,那三个人都是说好的,其中一个人跟卖完东西的人搭档,当托,另2个人老是赢,最后把卖完东西的那个赌鬼的钱的全部收走了,然后3个人一起分钱。3个人赌1个人,不赌死才怪。。楼主那边,赌博赌的,卖房卖车,卖果树,妻离子散的非常多。。平时最好不要去赌博,大多数人赌博都赌不赢的,荒废了青春,耽误了事业。。。。.  在我堂弟家,我堂弟的儿子老缠着我,一会给我吃这个,一会吃哪个的。。最搞笑的是,他在外面摔倒了,他指定要我去牵他起来,我堂弟把他扶起来,他又原本原样的躺回他摔倒的地方,连姿势都跟摔倒时一模一样,然后说"大伯牵",他奶奶去牵他起来,他还是照原样躺在他摔倒的地方,然后我去牵他起来,他就不哭了,就起来了。特别搞笑,楼主经常去逗他玩。  我堂弟的儿子,他自己生活他在洗衣服,可能看见他奶奶在洗衣服,动作是相当的搞笑。。      
  不错!!
  去年去过你们那边
  下午也是在打牌,一直打到4点多,然后大家都准备做晚饭了。。楼主家是我妈在热菜,基本上也不用煮什么菜了,大年30剩不少菜,热热就行了,然后再斩点白切鸡,就这样过了。。我问我妈要不要烧火,我妈说不用,于是楼主就窜到我家的后山上,摘了几个沙糖桔吃,非常甜。。回来就吃饭了,我一看一桌的基本都是肉,我跟我妈数把早上吃的素菜给热热。。其实楼主还是比较喜欢吃青菜的,对肉没什么兴趣啊。。                    青菜啊,太好了。      
  客家女婿飘过
  吃饭完,楼主又跑去我堂弟家玩了。。再晚点的时候,我大伯家的二哥也来了,于是楼主又听我二哥讲了一晚上的有趣的事。。  年初二上午,按惯例还的去祭祖,这次祭祖,直接执行献熟的程序就可以了。当然祭祀前,要把鸡,猪肉,这些东西在锅里煮一段时间。捞起来装好,就去祭祖了,仪式跟大年三十那天的类似,楼主就不再重复发图了。。。  祭祖完,楼主跑去我堂弟那,我堂弟说我妹夫说叫我们下午去他山里老家看山花,说吃太油腻了,去山上转转。。吃完饭,楼主就跟我堂弟,骑着他的踏板车去我妹夫镇上的家里了。。。在我妹夫家里,喝了杯茶,套了下家常,然后就骑着摩托车去他山里老屋了。。  我妹夫说离他老家比较远的地方有座庙,他说10多年没去那地方了,说去那个地方转转。。  在路上听见羊叫,就没是看见羊,终于在羊圈里看见了2只刚出生的小羊羔。。    楼主几个翻山越岭,穿过荆棘丛。还是没有看见庙。。这时候和我堂弟说会不会走错了路,我妹夫说映像中没有走错,于是又接着向山里走。                  
  终于,走了很久,来到了一家屋子前面,我妹夫说这个是庙了。我有点不太相信,因为那屋子的外形,怎么看起来也像个普通的人家屋,要不是门上边的横联上写着‘有求必应’。楼主还真以为这个是普通的人家屋。  庙的侧边有桃花,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桃花庵前桃花飞’吗?        走进里面一看,果然是庙,里面供奉了不少菩萨,楼主几个人烧了香,行了礼。。听说菩萨不能拍照,所以楼主不敢造次。   门前的坪里放着一个打糍粑用的石臼。      
  庙侧边的山泉水,以及庙里的师傅洗菜,洗衣服的地方。      庙的全貌。     
  我们从庙里出来,顺着旁边的小溪流往上走。。            走了一会,来到一个大石头上,于是就在这大石头上谈天说地。。  那个穿蓝衣服的在那傻笑的2货就是楼主我了。旁边的是我堂弟。      我妹夫和我堂弟。  
  暂时先更新到这里,下班了。。
  楼主!!!我是寻乌人,不过是镇上的人  
  广西客家人来顶  据老人说当年我们的祖上从广东是要投奔江西的亲戚的,走到广西问路是什么地方,当地人说的土白话"广西"GUAN SHAI"跟普通话的江西很接近,就住下来了一直到今天,不然说不定我们也是江西老表了哈
  教科书上的的你都信啊,我真是福了。我主主就是地主,意思是我爷爷的爸爸。最开始的时候非常穷家,完全是靠自己一手一分钱一分钱挣起来的。你还真以为是像黄世仁这样啊。吹牛都不打草稿的,90%以上的地主都不是那种情况知道么。ZG是为了土地国有化才搞得这一出。
  怎么这种好贴会沉啊,我 日
  很喜欢看这种帖子。也向往这样的生活。订你楼主  
  厅厦,好熟悉的叫法,不过给全国人民看应该说祠堂O(∩_∩)O  
  周末有点事,所以没有更新。今日继续。。  没事的时候在山上走走,心情舒畅,在山面前,感觉人是那么的渺小。。                                
  年初三早上,把过年这几天的垃圾收集起来,然后把它送走,送走的地方要放鞭炮。。。  用我们客家话说就是‘送地脚’,就是倒垃圾的意思。  
  吃饭完,我妹他们来了,来了节目就多了。一会去这里玩,一会去那里玩。下午的时候就是打牌了,这次有惩罚的打牌了,打包分,也是拖拉机的一种,3个人一起跟庄家干。。输了喝冷水,我们家里的水是山泉水,直接喝就可以了。。  晚上的时候,就炒螺蛳了,就是年26那天捡的。。
  顶楼主.相片朴实接地气,一样的年味不一样的风情.
  年初四,楼主去相亲了,这次相亲非常奇葩。待楼主慢慢的道来,楼主这里没有任何埋怨的意思,只是不管男女,年龄大了,父母亲都着急啊,这个楼主深有体会。。这次相亲,本来是去年12月份的一个延续。去年12月份,我爸的一个朋友Z叔叔打电话给我说,说他本家有个叔公,他叔公说有个女儿在深圳XX银行上班,条件都很好,人长的也不错。女儿的爸爸想找个我们同一个县的。所以说女儿的爸爸想见见我。我当时想,这真是谨慎的父亲,女儿不带去相亲,自己要先看一眼过过眼。。更奇葩的是,我Z叔叔说叫我去深圳XX银行附近等着女孩他爸,说他爸正开车从我们县去深圳的路上。我当时我就说了,XX银行在深圳那么多,我去哪里等啊?当时我想,这个也太不靠谱了,也不想去。。再过几个小时,我Z叔叔说女孩他爸有事,又回我们那县城了。。这下好了,坏人不用我来做了,即使真的发了具体的地址,我也不想去深圳的,但是出于我Z叔叔的面子,也不好不去,最起码过场还的有啊。。刚好年初三的那会,我Z叔叔又打电话给我了,说那女孩他爸想见见我,说约在我Z叔叔家,说年初四早上8点左右到就可以。楼主吃完早饭,骑着我的踏板车,直奔镇上Z叔叔家里。。可是楼主一直在那喝茶聊天,11点了也没见人影。。楼主直接走了,因为过年回家就那么几天,不想浪费时间再这等人,而且,时间观念这么差的人,楼主打心眼里讨厌。我走之前,我z叔叔特意打了个电话给女孩他爸,他爸说他还在家。。这么不守信用的,楼主也是第一次打交道。本以为这事已经结束了,楼主从我Z叔叔家出来就骑车去县城我舅舅家了,因为我老外婆年龄大了,今年刚好90岁,所以要去看看。到了我舅舅家,我讲起了早上相亲的奇葩事,我舅妈说女孩他爸是她亲戚,跟我舅妈的爸还很亲。说叫我舅妈的爸去探探女孩他,然后我舅妈的爸爸就去联系那女孩的爸爸,其实我本想叫我舅妈的爸爸(其实我该叫他外公)不要去联系了,可是不想拂了他老人家的面子,他都是快80岁的人了,一听我舅妈说起这事,立马从他自己家就到我舅妈家了,说这事在电话上说不清楚,要亲自来一趟才行,看着老人家这么上心,楼主心里很过意不去。。外公这老人家出面,果然好使,女孩他爸爸说叫他去拿照片,然后我舅舅开着车送外公去取照片了。。拿到照片,楼主看了,说心里话,确实,那女孩长的不错,符合楼主的审美观,而且她女儿的手机号,QQ什么的都给我了,女孩他爸跟老外公说叫我多跟他女儿聊聊。后来我说照片还要不要还回去,老外公说要还,说女儿他爸背着他女儿拿的照片,他女儿还不知道呢。。后来,楼主没有去联系那女孩。因为楼主觉得,这只是女孩父亲的单方面的一厢情愿,而且连相亲这样的事都没有告诉他女儿,这是非常不尊重他女儿的,而且女孩父亲都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有没有意中人;还有一点就是楼主觉得,楼主不喜欢跟不守信用的人打交道,女孩的父亲还曾经是个老师,现在转行做生意了,一个生意人,信用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孩子大了,父母着急,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楼主并没有怪女孩的爸爸什么,虽然他曾经放了我2次鸽子。。。  傍晚楼主打算回去的时候,我舅舅他们说住一晚上再回去,我妈也说要回家,我说我就不住了,我妈住一晚上就可以了,我妈也好久没有在我舅舅家住了,她每次来都比较忙,一般都是晚上家我舅舅送她回家的。所以我妈就住了一晚上。  楼主的老外婆,今年90岁了,身体还不错。旁边的是我小姨,我妈,我小姨的孩子他们。其实楼主也一起合影的,无奈拍照的亲戚没拍好,把楼主拍了一半出来,楼主干脆处理了照片,眼睛反光,开了闪光,楼主本以为是‘红眼’,用PS处理了下,还是一眼,原来是反光,不是红眼。    
  从我舅舅家回到自己家的时候,我三伯母说,我大姑和小姑都来了。今天我妹在我家的,后来,我爸妈,我小妹,还有我都走亲戚去了,我妹一个人太无聊,也跟着我二嫂去县城玩了,所以我家没人在家,中午是在我大伯家吃的饭,早知道我就早点回来了,楼主也有差不多两年没见过我大姑小姑。
  年初五傍晚,我在我大伯家,跟我大伯和我二哥在那喝茶聊天,我小妹打电话给我叫我回去,说我小姨的小女儿来了。。于是楼主就回自己家了,然后楼主就带着我的小表妹(我表妹就是个子小点,已经上大二了)在我家后山和我妈的菜地里转转,这些照片我表妹拍的。她是看见什么喜欢的,就拍什么。                                                  
  年初六,吃过早饭。今天又是赶集的日子,楼主又去镇上买东西了,楼主开了自己的踏板车,载着我表妹,我堂弟也去镇上,我堂弟的车载着我小妹。。天气不错,出行的人也多。。楼主到镇上买了2个水龙头,然后就瞎逛了。。我妹说去信用社存钱,说是我外甥女的压岁钱,我问她有多少,她说差不多2000块。。不得不羡慕现在的小孩,楼主小时候那会,压岁前都是以毛计的,楼主小时候,一般总共也就1块钱多几毛。。  回到家,我表妹在用我笔记本看电影,我换水龙头。    
  吃完中午饭,楼主就带我表妹去山里转了,去看我们那的水库。从我家家到水库也有几公里,以前去水库只能走小路,现在开了条泥路,能走摩托车,越野车也没问题。  进山的泥路。                盛开的山花。              
  快到水库的时候,有个小房子,房子的墙上有人在涂鸦。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啊。      一到水库,就是警示牌,禁止游泳,楼主小时候也是经常到水库里玩的,那时候有树木扎的竹排,楼主的哥哥们有汽车的内胎,打满气,比救生圈还好用,楼主那时候就是套着轮胎在水库玩的,或是放牛的时候,把水牛赶去水库里洗澡,然后人骑在牛背上,在水库里玩,还经常放牛的时候去钓鱼,那会鱼多,经常能钓到比较大的鲫鱼,那会水库里的鱼都是野生的,没人养,非常好吃。。每年到农历二三月那会,就盼望着下大雨,因为下大雨之后,水库里的鱼就会从泄洪道里溜出去,然后下完雨,楼主就拿着瓢去水库下的小河里捞鱼,楼主捞鱼的技术得到了我爷爷的真传,我小时候就喜欢跟着我爷爷去捞鱼,技术很不错的,楼主不吹牛。。去捞了鱼,收获肯定不小,那会都是些大的鲫鱼,楼主水库里那会鲫鱼非常多。。  
  这就是水库,去年刚修好,现在水库的水主要是我们村里的那个自来水厂的采水点,水库的水质其实也是可以的,也是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不过楼主那村的都有自家从山脚下引出来山泉水,所以那水厂的水,我们村的人并没人用,那些水都供应到隔壁村的团建,车头,黄坝等村了。            
  楼主听叔叔说水库尾那里有很多小鱼,这种小鱼其实也不小,大的能长到200克左右,不过一般都是只有手指头这么大的,这种鱼把内脏掏干净,然后拌上薯粉或葛粉,用油炸,炸酥,非常香,这鱼有个特点,这鱼只有一条龙骨,没有其他的小刺,非常好吃。因为楼主也喜欢抓鱼这些事,所以特意去水库尾转了一圈,水库尾的水非常浑浊,肯定是有人刚刚在这里捞过鱼。              
  水库尾水太浑浊,没看见鱼,不过在对面的长草的水边,发现了成群成群的小鱼,要不是楼主快回广州了,肯定得弄鱼网去网鱼。。
  自来水的取水点,直接通入到水库底。        自来水管,从水管里流出来的水也是很干净的。              
  从水库回来,又去了我们村小学玩,楼主小时候就是在这上的小学。。以前楼主读过书的教室都被拆了,然后盖起来几间新教室。以前楼主的村小学有个铜铃,一敲很响的,几公里外都能听见。后来被偷了,这次去玩,看见一个小铃铛,比以前的小多了,。            
  现在的村小学都没几个人读书了,一般的都去外面读了,去镇上,去县城。不过本身这个就少了。
  赞一个
  在小学那里发现的奇香的花,楼主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那香味跟香蕉味一样。。还有桂花树,开花了,也非常香。                  
  顶顶顶!!!!!!!!!!!!!!!!!!!!顶顶顶
  暂时更新到这,还有一点点晚点更新。。
  很温馨,楼主家亲戚多,过年很热闹。
  楼主,拍下你们客家房屋的构造给看看吧,很好奇啊  
  这几天楼主比较忙,一直未能更新,广州这边就是这样的,元宵节前基本都不做事的,所以事情一般都是过完元宵节就来一大堆的。。
  年初七,我家有客人来了,我表妹一个人在我电脑上看电影,楼主跟客人吹吹牛。客人是我一个叔公,楼主也跟他多年不见,10多年没见,以前他在我们老家的时候我见过,后来他家去县城住了。所以,吹的事情就比较多。下午,没事做,我表妹在看电视剧&大宅门&,她是特别喜欢看,后来我小姨夫跟我说的,其实我表妹都看几遍了。这时候我妈在准备给我回广州的东西了。。
  年初八吃完饭,我和我表妹在我家后山剪沙糖桔,楼主准备带去广州的。这沙糖桔,我妈都没搭理过它,看看周围长那么高的杂草就知道了,也没打过药,接近于纯天然。。我堂弟的儿子也来了,听见我喊他,他就一个人跑上来了。。。                        
  从后山摘完回到家,我妈在准备东西了,楼主要先寄一部分东西去广州,比如比较轻快的老家特产。。。楼主作死,寄了20斤橙子去广州。说实话本来楼主不想寄的,我爸妈说,橙子这东西,虽然在广州能买到,但买的并没有自己家用农家肥种的甜,而且我们家的橙子都半年多没打过药了,橙子这玩意,现在我们老家都贵,过年那段时间收购的都差不多5块钱一斤了,高的卖过5块多。广州,水果摊上卖的,最少也要6块钱一斤,而且还不怎么甜。。我爸妈还说,自家有的东西,带点给我公司同事吃,寄总比在广州买便宜。。楼主父母太厚道,其实不光我父母,其实很多农村人都很厚道的。。。所以,楼主就寄了20斤橙子,然后还寄了20多斤老家的特产,比较轻的,老家的土特产,我妈都装了2份。快递到了公司之后,楼主拿出一份放在公司,另一份楼主在自己带走。。。20斤橙子直接放公司了,因为楼主家里还有自己带的。。  在我准备寄东西的时候,我五伯母提了一大包东西,有花生,番薯干,还有其他的一些,说给我带去广州,其实楼主太多东西拿不了。每次出来广州,我大伯家,三伯家,五伯家,我妹夫家,我小姨家他们都会给我拿东西的,说让我带去广州,桔子,橙子,还有一些土特产什么的。我堂弟的儿子手上拿着一袋东西,塞给我,说,“粄粄,大伯吃。”,那袋东西不轻,这小子力气不小啊。。。我这侄子,只要他给你东西,你不要都不行的,你不要他就硬塞给你的,直到你拿了为止,你不要他还会不高兴。特别搞笑,我打开一看,是一袋柿饼。。我五伯母说,他看见那东西就说要拿给我吃。。楼主平时也喜欢逗他,特好玩。。给他来个特写。    
  这天上午,我表妹要去镇上喝喜酒,她姑姑家娶儿媳妇。其实,我表妹的姑丈我该叫四舅子,我妈娘家的亲戚,她姑姑我该叫舅妈,刚好,我表妹的姑姑就嫁给我四舅子。。。我小姨说,到时候她打电话来,叫我表妹在我家那的公路边等着,然后一起去镇上。我妈本来也去喝喜酒的,后来她说,以前娘家别的家的喜酒她没有去喝,如果这次去我四舅子家喝,而且我妈娘家的一大家子人都在,难免会说我妈厚此薄彼,所以我妈就不去了。她叫我去,说我去没事,而且我妈娘家的人基本都没人认识我,而且说我跟我四舅家的大表妹比较熟,去喝酒也是名正言顺。。不过楼主也不想去,因为楼主没有确实也没时间了。而且去了,基本的人都不认识,除了我四舅家的大表妹。。。后来的事情发展的更具戏剧性,我妹夫的妹妹的儿子也在这天做满月酒,而且还是同一家酒楼。我妹夫的妹妹,跟楼主家很有渊源的,她亲生母亲是楼主家的一个叔伯姑姑,她外婆是楼主家的一个叔婆。。所以,幸好,楼主没去喝喜酒,不然,都不知道去哪家喝,分身无术啊。。  11点多的时候,我小姨叫我表妹出去等,于是楼主也要出发去镇上放东西了。楼主当时是怕我表妹不好坐,我就叫她坐我的踏板车的,所以跟她一起去镇上。这就是楼主准备去寄的东西了。楼主把车牌抹了,省的麻烦。  
  把东西放我妹那,楼主就回家了。吃完中午饭,我表妹发短信给说她又回来我家了。原来,我舅舅,舅妈还有我小姨和小姨夫吃完我四舅家的喜酒,要来我家坐坐。于是就过来我家了。下午3点多的时候,楼主得再去一趟镇上,送一箱橙子放在我妹家里,还有把上午放去东西拿去快递邮寄。。楼主回来的时候已经4点多了,没聊多久,我四舅家就打电话来叫我舅舅他们去他家吃晚宴了。楼主帮我妈拿着菜,送出去公路上,这些菜是我妈给我舅妈的和小姨的,我妈自己种的菜。在公路上耽搁了一段时间,楼主回到家已经快6点了,楼主还有一件正事要干,把楼主的踏板车洗干净,因为楼主走后,这车就差不多收起来了,我把踏板车放在我妹家里,隔一段时间打着火,充下电而已,很少骑出去的,楼主的踏板车是电喷的,不是化油器的,电瓶没电连启动都启动不了,打不了火,所以要经常打着火给电瓶充电,不然,电瓶放久了容易挂。。  洗踏板车也不是很好洗,幸好楼主家用水方便。洗了差不多1个小时,总算洗干净了。洗完天都黑了,洗车的时候,我堂弟的和他儿子都在,边聊天边洗,所以时间比较久。            
  吃完晚饭,楼主家就停电了,今天比较奇怪,很多年都未停过电,今天下午停了,晚上又停,真搞不明白。没电,楼主就在门前跟亲戚聊天,因为没电,所以都出来了,太早也睡不着。快10点的时候,来电了,然后楼主就准备睡觉了,因为明天要早起,回广州了。  初九早晨,楼主6点就起来了,收拾了下东西,我妈饭也煮好了。吃完早饭,楼主告别父母,亲戚,就骑车去镇上,准备回广州了。。  出发的时候,特意记了下里程数,一算,这过年这几天,一共才跑了200多公里。到了镇上,先去加满油,然后放好车,从我妹家拿出东西。出来等车的时候,看见我五伯家的大堂姐夫和四堂姐,他说送他儿子坐车去海南读书了,他儿子小时候都在我五伯家带大的,所以楼主跟他都很熟,只是多年不见,他已经变了太多了,我差不多都认不出来了,跟他小时候完全变了个人,我四堂姐给他送车票,聊了下天,然后楼主就回广州了。  
  其实更新到这差不多也就结束了,不过楼主还有些照片还没上传,楼主要先整理下,稍后更新。这几天都比较忙,所以要忙完工作再更新了,争取明天能更新完所有东西。这个楼也就算是盖完了,到时候楼主再回复一些网友提出的问题,楼主不能一一回复,忘谅解。
  耳目一新······
  @fenging1
13:30:09  其实更新到这差不多也就结束了,不过楼主还有些照片还没上传,楼主要先整理下,稍后更新。这几天都比较忙,所以要忙完工作再更新了,争取明天能更新完所有东西。这个楼也就算是盖完了,到时候楼主再回复一些网友提出的问题,楼主不能一一回复,忘谅解。  -----------------------------  虽然是流水账,感觉挺温馨的,楼主性格肯定是个很温和的人。继续
  那个腊子是什么?
  @fenging1
17:41:20  在小学那里发现的奇香的花,楼主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那香味跟香蕉味一样。。还有桂花树,开花了,也非常香。              ......  -----------------------------  玉兰花,
  谢谢,  很实在。
  @fenging1
14:59:39  码放好,然后就是称重,上车了,比较便宜,菜头7毛,菜心也是,菜梗5毛。我妈说前段时间菜头1块钱,越近过年越便宜啊。          -----------------------------  为什么我们这里越近过年越贵啊
  有感觉!不错!捉鱼我喜欢!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本打算上周五更新完的,临时出差去了躺江门。今日补上。
  楼主过年吃过的一些食物。。算是小吃吧。  番薯干,是不跟超市上卖的那黄澄澄的番薯干差别很大?        
  铁勺粄。    
  @fenging1
13:54:23  铁勺粄。  /img/static/2011/imgloading.gif    -----------------------------  错了,看错了,此为三角酥,就是面粉做的,面粉加调料和其他配料和开,然后碾成薄片,然后切成菱形小块,然后用油炸,炸酥就好了,这个形状明明就是菱形的,为什么要叫成三角酥,楼主是在也不明白了,是不以前的人还的在切成菱形的小块上再沿着对角线切成2个三角形的小块。。不过以前这叫‘鸭嘴夹’,就是在菱形状的小块的一头,切个开口,然后尖尖的那地方弯过来从这小孔中穿出去,蛮像鸡嘴,尖尖的,为什么叫鸭嘴?
  这就是炒米了,我妈弄了点,基本都送人了,她自己剩下的都很少了。    
  这个楼主也不知道叫什么,暂且叫芝麻糕糕吧,主要有芝麻,炒米,麦芽糖,炒花生,白糖等还有一些其他的配料。    
  铁勺粄。。本来是圆圆的一个,挺好看的,我妈给我的时候弄碎了,弄碎了装的多。    
  柿花干,就是柿饼了。    
  水煮花生。。水煮之后,再晒干。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乌县幼儿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