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县宿松复兴镇镇有劳保所吗

吉林省汪清县复兴镇
汪清县复兴镇地图位置基本介绍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复兴镇位于城东部,距县城88公里。东部和南部与毗连,北部与东宁接壤。南北纵长61公里,东西横距52公里,全境1183平方公里。辖区10个行政村,总户数3790户,总人口12296人。复兴镇被国家和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象帽舞之乡和吉林省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复兴镇内有两条河流,属,发源于境内东部的盘岭北麓,由南向北流经复兴镇、罗子沟镇之后进入黑龙江省东宁县,全长250公里,境内流长97.8公里,流域面积2,459平方公里。珲春河:属图们江水系,发源于汪清县东南部盘岭山脉北侧,经复兴镇杜荒子村流入珲春市。境内全长32公里,流域面积293平方公里。
复兴镇高山气候明显,年平均无霜期102天,常年有效积温1840摄氏度。地表土壤以、腐殖土和居多,土质较为肥沃。该镇有耕地1388公顷,均为旱田。农作物以、、为主,还有谷子、、向日葵等,经济作物有、。
复兴镇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木材、黄金及土特产重点产区。该镇境内有林地113975公顷,汪清林业局建有所属国营林场6个。辖区内现有木制产品加工厂六个。矿产资源以黄金著名,分布广,储量多,新华矿业、鑫兴矿业落
汪清县复兴镇人代会议户本境。另外,据勘测复兴镇的煤矿、铜矿储量也非常丰富。复兴镇境内各种野生土特产遍及山野,有山参、、、细辛等名贵药材,还有、、、、松籽、等土特产品。为了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2007年,镇里投资550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为600至800吨的冷藏厂。
复兴镇供销社生产基地:该镇创办了药材专业生产合作社并主动参与农业产业化,在为“三农”服务中,走出一条农民增收之路。2002年他们以汪清县建设万亩药材基地为契机,把基地转为更加紧密型的药材专业生产合作社形式,带动复兴镇的药材生产逐步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轨道。合作社共有药材种植户87户,种植面积60多公顷,主要种植、、、等8个品种,实现年产值40万元。在为农民服务中,合作社的业务也有了进展,实现了与药农共同发展的目的。
地栽:汪清县复兴镇六道村地栽木耳产业在村生产协会的带动下,成为该村村的支柱产业。六道村食用菌协会成立于2006年,现拥有会员56人,是集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指导生产与销售、向有关部门反映协会各项情况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地栽木耳种植农户占该村总户数的80%以上,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该村地栽木耳的种植量已突破200万袋左右。地栽木耳产业正由六道村辐射全镇其它村屯,也将逐步成为复兴镇的支柱产业。
汪清县复兴镇养殖业该镇建有集中饲养牛舍1100平方米,青储窖14座,围栏草场1000余公顷,黄牛年出栏5000多头,存栏5000头。该镇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各类中药材种植留存面积已达571.8公顷。建立了“防风”和“北苍术”两个中药材基地,当年可发展20公顷,防风11.8公顷。、、、等中药材稳步发展。同时,积极调整食用菌生产模式,引导农民发展代料木耳。
:复兴农场始建于1956年,座落在东北部的长白山脉之内。这里盛产长白山野生山菜和野生食用菌名操国内外,农场建场50年来,已积累了6000万元的不动资本和380万元的固定资产,已成为种植,生产,加工,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垦企业。项目总投资28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37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500万元,销售收入3048万元,税金468万元,利润总额1020万元,所得税336万元。
江苏省楚州区复兴镇
江苏省楚州区复兴镇卫星地图基本介绍
江苏省楚州区复兴镇地处两市(淮安、盐城)两县区(阜宁、楚州)交界处,北倚苏北灌溉总渠,328省道穿境而过,是楚州区的东大门,该镇共辖11个村居小组,7100户、3.9万人口。
复兴镇完成8条36.16公里四级路面;按照区政府部署和复兴镇实际情况,对该镇原有的20所完小合并,建成11所完小,投资100多万元新建复兴第二小学、复兴初级中学、新建中心小学教学楼;通过对广电站经营机制进行改革,迅速发展,投资100多万元,有线光缆铺设至11个村居,2004年新增拥护500户;该镇改水工程全面实施,2004年引进外地大户投资新打水井六口,11个村居,村村用上自来水,自来水到户率达80%,新增受益人口1.4万人。
楚江区复兴镇民居经济发展
复兴镇党委政府按照“重点工作求突破,整体目标上台阶”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镇广大干群奋发图强,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可喜成绩,2004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014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0%,财政收入完成317.4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1%,人均收入完成3810元,招商引资工作名列全区第二,在综合目标考核中,复兴镇由全区第17位进位至全区排列13位,荣获综合目标三等奖。由浙江客商韩奎林投资1.12亿元,在用地126亩,兴建的江苏日月星家纺项目,是楚州区第二个进园区的亿元项目,该项目的引进,有力地促进楚州传统针纺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楚州针纺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对区的整规模产生较大影响。该项目吸纳500名员工,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320万元以上。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复兴镇
宜宾市复兴镇地图位置四川省复兴镇地处四川省宜宾市县城东北部,幅员面积58.1平方公里,属深丘山区镇,山地、丘陵、平坝分别占总面积的45%、40%、15%。常年春夏两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平均降雨量2300毫米。面积1766.7公顷,覆盖率达35%以上,空气清新,复兴镇是天然的“氧吧”。复兴镇下辖10个行政村,79个生产组,一个街道居委会,该镇总人口17475人,其中农业人口17036人,非农业人口439人,城镇实际人口5610人。
复兴镇森林资源丰富,地下有储量较多的烟煤。水库、池塘分布广、数量多,储水量大,其中有宜宾市最大的淡水湖泊--,相传,七仙姑七仙湖曾下凡在此沐浴,因而位于高县复兴镇境内的七仙湖从此得名,复兴镇也因而被誉为“七仙湖乡”。复兴镇之所以被誉为“湖乡”,还有一个原因是镇境内水库、池塘分布广、数量多,储水量大。其中,七仙湖是宜宾市最大的淡水湖泊,风景秀丽,绿树成荫,是度假、休闲、娱乐胜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建有和,设施齐备。依靠天然的山丘、环境优雅、空气新鲜、是群众休闲的好地方。
农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已形成了蚕、茶、果、畜四大支柱产业,其中复兴镇的名优茶远近闻名,、产量多,品质好。工业主要以、为主,主要从事茶中加工、建筑等;第三产业主要是餐饮、文化娱乐及其他等。
复兴镇七仙湖复兴镇有初中1所,小学8所,在校学生2070人,144人。有、卫生院1个,30人,病床15张。该镇已开通程控电话、中国移动通讯网络、中国联通通讯网络、光纤电视,水电设施齐备。长云公路横贯全镇,交通较为便利。
复兴镇党委政府下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与计生办、财政所。直属事业单位有:农业服务中心、宣传文化中心、劳动人事保障中心、服务中心。
复兴镇属庆符县安定乡。15年(1926)置复兴乡。因场三迁,复于此兴场故名。民国24年改联保。民国29年10月复为乡。1951年2月,分置复兴乡、马到乡、五一乡。1953年12月,撤马到乡分别并入复兴乡、沙河乡。1956年2月五一乡并入。1958年10月建复兴公社。1960年1月,随庆符县并入高县。1984年改乡。1992年9月撤区建镇。
宜宾市高县复兴镇农业经济
复兴镇以生产为主,已形成了蚕、茶、果、畜四大支柱产业,其中复兴镇的名优茶远近闻名,板栗、核桃产量多,品质好。年,粮食总产量分别为9712吨、9540吨,分别为3507万元、6542万元,第一产业分别为2180万元、2117万元,财政收入分别为183万元、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297元、2296元。
复兴镇的工业经济主要以、为主,主要从事茶中加工、建筑等,第三产业主要是餐饮、文化娱乐及其他等。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为2972万元、3002万元。2003年,工业总产值2030万元。2004年,工业总产值万元。
四川省冕宁县复兴镇
凉山州冕宁县复兴镇位于四川省境中部安宁河谷地,总面积60.4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海拔1697米,距县城18公里,辖建设、红星、明春、水城、响石、花果、果园、中心、白土9个行政村及马房沟居委会,共58个村民小组,主要有汉、藏、彝三个民族,有农业户人,其中汉族17752人。耕地面积14973亩。全镇以农业为主,主产、、、。粮食总产量8248吨,农业总产值522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735万元。
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蚕桑、、、桃子等,水果产量居冕宁县第一,达2810吨,占该县总产量的15%。其中樱桃年产量达1051吨,以颗大、色鲜、味甜著称,远销成、渝、昆等地。县道冕(宁)先(锋)公路纵贯全境。境内有县属各类学校共5所,卫生院、供(变)电站、邮政局、电信局、、林业站、地税所、、信用社、供销社、派出所等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其中县属红星电站,装机容量3750千瓦;有大牲畜交易市场1个。
镇政府复兴镇号称冕宁第一场,是巨龙片区四乡一镇副产品交易中心,涉及7万多人,逢集日赶集的人多约三、四万人,商贸繁荣。复兴镇2001年被冕宁县县委、县政府评为“协税护税先进单位”、“农机安全生产三等奖”、“创先争优活动中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年被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评为“全省防治先进基层党组织”、“迎新春龙狮歌舞大赛三等奖”;2004年被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评为“凉山州
冕宁县复兴镇十里樱桃长廊防治非典型肺炎先进集体”、“畜牧春防三等奖”、“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先进单位”;2005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保先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生产先进集体”、“畜牧春防二等奖”。
复兴镇拥有装机3.2万千瓦的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方兴深加工企业一个,水果基地盛产、,有占地面积300多亩稀土集中工业园区,镇内通信设施良好,无通信死角,光纤网络覆盖全镇。
复兴镇有 “十里樱桃走廊 之称。该镇有水果面积7600 亩,产量160万斤,产值540万元。其中面积4800亩,产量140万公斤。复兴镇樱桃以果皮鲜红、肉质嫩滑、 甘甜多汁、味道鲜美而享誉凉山,远销西昌、成都、重庆、昆明、攀枝花等地,年产值达420万元。
四川省射洪县复兴镇
射洪县复兴镇地图位置四川省复兴镇俗称“牛啃土”,距县城39千米,据川中名胜17千米,幅员面积5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2431亩,总人口2.7万,总户数7700户。主要农副产品有、、、水稻、红苕、油菜、生猪、蚕茧、禽蛋、蔬菜等。复兴镇在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时,将原虎杨、安乐二乡并入该镇。该镇位于北端,东与盐亭接壤,西同三台交界。除本集镇外,还有博古、安乐两个下属场镇。共有21个行政村,199个村名小组。
该镇地处川中深丘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31毫米,年均气温17.2℃,极端最高温37.2℃,年均日照时数1297.6小时,无霜期285天,最多为328天,年均雾日44个,土质多为褐色粘土,以中性、微酸性为主,粘泥适中,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沙、膨润土、煤和。水利上,有可蓄水300多万立方米的和其他8座水库,水面年产鱼1.5万公斤。该镇森林覆盖率达30%,主要用材林有柏、松、桤木、桉树等,薪炭林有黄荆、马桑、洋槐等,经济林木有桑、梨、桃、李、、、等,其中李树有10多万株。该镇主要野生动物有野兔、、、等近20种。
射洪县复兴镇卫星地图经济状况
2001年该镇国内生产总值3.61亿元,其中:7942万元,14200万元,13959万元,形成了建筑建材、、加工、养殖等产业门类。粮食总产16239吨,生猪出栏2.7万头。集市贸易成交总额1.5亿元,商品零售总额2.1亿元。财税收入实现175.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44元。在该镇企业打工的300人,工资总额150万元;外出务工6500人,主要在成都、深圳、西藏、云南、新疆、西安等地从事建筑、商贸、餐饮等行业,收入总额达1745万元。
该镇以粮、棉、油、猪、蚕、禽、蛋、菜等为支柱产业,在结构调整中快步发展,从种源、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养殖场(大户)予以护持,使之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该镇有年出栏2000头猪的大型养成殖场1个,出栏5000只的养鸡场2个、出栏2000只的养兔场1个,有各类养殖大户1200余户,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以上。
复兴镇集镇建城区面积达2.4亿平方千米,有集镇人口8521人,有日供水2400吨的1座,35KV1座。集镇8条街道已全部硬化,2360户居民用上了。镇道32千米已全部黑色化,有支局1个,程控电话850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镇内有县级1所,镇级中学1所,小学4所,入学率100%,已普及。有合格的镇3所,村甲级医疗站7个,医疗点14个。敬老院1个,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占镇人口10%。
“牛王会”是复兴负有盛名的地方性节日,相传,复兴镇在成化年间兴场之时,人们出于对牛的崇拜,便在金凤山立庙祭祀,每年农历3月18日,复兴人都将举行盛大庙会活动,以耕顺利,五谷丰登。一年一度的“”已成为该镇商贸和群众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节日,商贸成交总额达100万元以上。
重庆市忠县复兴镇
忠县复兴镇政务工作重庆市忠县复兴镇位于长江南岸,位于与交界处,为忠县的南大门,区位优势明显:距县城以东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国道石横贯全镇,长达14公里,黄金水道顺穿全境,通航里程达25公里。辖7个村(59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12个居民小组)。该镇共5660户,总人口16575人,其中农业户4512户、农业人口14204人。耕地面积17400亩,人均耕地1.23亩。其中城镇面积2.4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0.43万人,城镇化率为43.4%。
忠县复兴镇政府采用了“七个结合”的方式,发展该镇的:一是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突出抓好养殖大户的扶持和培育,2003年帮助养殖户争取贷款328万元,本年度该镇出栏生猪8806头、肉牛1200头,鸡鸭6.1万只,产鱼114吨。二是与退耕还林相结合。该镇共发展、、无公害、优质大豆、优质油菜等各类经济作物12050亩。三是与城镇化相结合。在新集镇集中规划了交易、商贸两大中心和牲畜、竹木、文化、行政服务、工业5个小区。四是与活跃边贸集镇相结合。充分利用与石柱县沿溪镇一桥相联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边贸活动。五是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着眼“假日经济”,大力发展“”等旅游配套产业。六是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抓住各种机会,突出做好招商引资文章。该镇引进建筑公司在镇上修建了松树包老年公寓。七是与消灭无标准生产相结合。积极帮助企业建立产品标准,抓好标准登记注册,不断完善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忠县复兴镇天子殿2005年,该镇实现1.84亿元,本级财政收入186.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亿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达1.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3元。复兴是忠县与石柱两县的交界处,周围毗邻东溪、石柱坡口、黎场、王场、沿溪等镇,是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地,境内的小商品交易市场、农产品市场辐射两县7个多乡镇。
旅游资源丰富
该镇有秀美奇特的人文景观,攀上南岸的,可将忠州貌尽收眼底。站在森林密茂的双寨顶,可观复兴镇全貌。羊鸣山上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远古文明的“”、“”遗址,长江边上有“烈女滩”石刻、福尔岩摩岩雕像,水口寺“”独具风骚:有八路军英雄连长烈士墓地,有抗美援朝、题词,还有“犀牛股骨化石”和“尸仓岭汉墓群”。
该镇党委、政府努力构建“政府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全民推动”的招商引资新格局,鼓励和支持各投资企业到复兴,并力保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复兴镇借移民场镇搬迁和西部大开发、三峡大移民之契机,强力打造招商引资环境,大力加强硬环境建设,构建了“四横四纵”的城镇骨架,完成了农网改造,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启动建设了复兴镇和工程,重点发展天然气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
重庆市北碚区复兴镇
西农专家教授到北碚区复兴指导果树技术基本情况
复兴镇位于重庆东部,幅员65.39平方公里,辖12个村212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5801人,其中农业人口33447人,非农业人口2354人,耕地面积25953亩。农业方面主产、玉米兼产小麦、、、大麦、高粱、小米、红苕、豆类、洋芋等谷类,出产柑桔、柚子、桃、李、杏、梨、枣子等水果,以养生猪为主,兼养牛、羊、鸡、鸭、鹅、兔等,2004年全镇粮食总产13430吨。
复兴镇的基本上还是一套沿用几十年的老模式,农民种植稻谷、小麦满足基本,种植玉米、红苕等喂养生猪,利用山坪塘、小型水库养白鲢、草鱼、鲫鱼等大众鱼,利用承包地、荒山栽植广柑、桃、李等传统水果。复兴镇的农业结构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整个农产品的特点不突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重庆市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复兴镇的农业出现了转机。农民从传统的农业中走出来,新的模式开始形成。
复兴镇的是一大自然资源,有一养殖大户巴渝农业开发公司在河中高密度养殖特色鱼类,有江团、叉尾鱼、俄罗斯鲟等,这些特色鱼类具有档次高、品种稀缺的特点,价格是普通鱼类的几倍至几十倍。该复兴镇流水养鱼基地被认定为全市无公害渔业示范基地。复兴镇还推广了1万亩优质水稻和一千亩再生稻的种植。
内蒙古五原县复兴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复兴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复兴镇地处中西部。该镇总面积15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8万亩,辖8个村委会,4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560人,其中镇区常住人口4160人。复兴镇交通便捷,横贯东西,刘塔公路南北穿行,各村组都有等级砂路与110国道、刘塔公路相通,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独特而优越。
复兴镇是一座古老而文明的集镇,镇区所在地邬家地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之地,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该镇硬化、绿化了主街道两侧,实现了通电、通水、通。规划建设了广场和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现有党政机关、、、卫生、各类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50余家,使古老的集镇焕发出勃勃生机。
复兴镇物产丰富,盛产、、、、甜菜和各类菜子。花油葵产量在万斤,籽瓜籽120--150万斤,西甜瓜万斤,甜菜2000万斤。
贵州省湄潭县复兴镇
复兴镇两路口村农民文化广场贵州省湄潭县复兴镇位于贵州省城的北面,距离湄潭县城约34公里途经永兴。距永兴约14公里,复兴镇上地肥沃,环境优美。该镇现辖11个行政村86个村民组,总人口3.7万人,9660余户人家,镇域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7万亩。在耕地面积中,退耕还林面积4128亩,其中915亩,荒山3213亩。有贯穿复兴的河流一条,镇的财政收入到2004年是174.4万元,工业产值175万元,农业总产值2851万元,粮食作物有、、等、经济作物有、桑园、茶园、果园等。
复兴镇镇内交通发达,村村通公路,该镇有一栋政府办公楼、一所,2间中学,12所小学,一共有265名教职工。复兴镇在两路口村建280口,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改了村容村貌;开发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示范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复兴一-杨家坪一-团山的村级公路,复兴一-马山的公路规划与征地测量基本结束,村级办公阵地建设;已实施有8个村的办公楼改造工程;农电网改造工程完成了3028户;修建了能容纳30人的一栋;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已完成,共建11个接收站点。
复兴镇党政干部做到分工合理,各尽所能、兢兢业业、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堡垒,对干部职工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责任上墙,按章办事。该镇始终抓住增长为目标,大力调整产二比结构,发展农村经济,退耕还林还茶工作,已完成4218亩,其中:经果林2413亩、用材林800亩、茶园915亩,保护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该镇发展了存栏生猪在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15户,存栏生猪在1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有401户,养殖专业村有2个。复兴镇2004年至2006年着力打造了随阳山示范带,从永兴茶场到水坝,茶园一万亩。2006年到2007年又重点打造了茶叶示范带,从水坝到万寿,茶园一万亩,此工程已基本完成。同时带动了大桥、茅台、杨家坪8个茶叶示范村。随阳山村通过茶叶示范带的建设,已实现了全村人均2亩茶,全村人均经济纯收入从2004年的1700元增到2006年的3500元。
贵州省赤水市复兴镇
赤水市复兴镇地理位置赤水市复兴镇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1109年)仁怀厅治所设于复兴场,因而素有千年古镇之称。复兴场还是“川盐进黔”的主要口岸之一,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这里与川军发生激战。200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28600万元,为年计划的229.1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5.2万元,为年计划的136.3%;计划生育率达95.71%,0.95%,城镇化率26%;全镇社会稳定。
复兴镇工业园区始建于2003年,位于该镇长江村、太和村和新兴社区的三角地带,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园区西临赤水河,习赤公路、贯穿其间,水陆交通方便;具备了“通信、水、电、路”四通。复兴工业园区自设立以来,已有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两家;本土中小型企业五家。2005年,园区创造国民生产总值17000元,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70%。实现利税近千万元。2006年,复兴镇镇政府已同贵阳某公司签约,投资1500万元创办外向型企业开发赤水竹笋资源。
复兴镇是一个集红色文化、竹文化及盐文化为一体的小镇。有一条长1000米,宽28米平坦笔直的大街,这标志着全镇小城镇建设的成果,集镇占地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明清建筑的古镇老街、古朴典雅的江西会馆、川盐入黔的盐文化遗址、东汉岸墓群等在这里受到保护,具有现代理念的雕塑,复兴小学建筑群等。
贵州省望谟县复兴镇
复兴镇望谟科技示范园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复兴镇为辖镇,是该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偏西,面积248平方公里,人口2.74万,其中布依、苗、壮、侗、瑶等民族占85.7%,辖4居委会、31村委会。海拔550米。清设王母汛,古名王母,系布依语译音,意为王府圣地。1932年置王母镇,1940年始为县治,更名复兴镇,1958年撤镇建复兴公社,后改城关公社,1984年析置复兴镇及洛郎、平洞、平绕乡,1992年合并置复兴镇。解放路、东风路、新桥路为商业集中地。该有制糖、铁木合作、印刷、酱油、水泥等厂。册独、安望公路在此交会。该镇产、,有中小学21所。
该镇各村在拥有水、电、路、、的基础上,实施了“改厕、改灶、改圈和道路硬化、河边绿化、庭院美化、街道净化、房子亮化”等新农村建设项目。该镇在巩固“生态家园示范点”的基础上,将、弄纳村、纳朝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围绕改善村容村貌、完善村规民约、改善基础设施,抓好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五好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等内容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将镇、计生指导站作为文明单位示范点,通过开展“学八荣八耻、创诚信单位”活动,解决工作上的冷硬、拖沓现
望谟县复兴镇刺绣象,提高了服务质量;将二小、四小、坝康小学作为文明校园示范点,完善制度、美化校园,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望谟县复兴镇是一个布依族村落,也是纺织和刺绣手工活发展和保存较完整的村。平绕村共有340多农户1390多人,村里妇女几乎都是纺织和刺绣的能手,平均每户农户在农闲时节都绣花鞋、纺织土床单等制品到市场上出售,一年每户在这方面都挣个上千元的收入。刺绣是布依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妇女们常把自己精致的刺绣品(包括衣襟、袖口、花边、绣花鞋、帐沿、枕套、围腰、背带等)作为珍贵礼物或美好的象征。
安徽省宿松县复兴镇
宿松县复兴镇地图位置安徽省安庆市复兴镇位于宿松县东南五十公里处,东临望江县,北连,南滨长江与江西彭泽隔江相望,西隔十五分钟的车程就是湖北,这里俗称“吴头楚尾”,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商埠重镇,是皖西南农村经济、交通文化中心。
复兴镇镇区与华农总场机关相连,镇区面积6.7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1万,该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6.5万,辖3个社区7个行政村,省农垦总公司华阳河总场、省司法厅九城劳改农场、省河道管理局、长江海事、市地方海事、市港口局等驻镇省市单位达10余家。国家3A风景区著名佛教文化胜地“”座落在本镇。1983年经省政府批准为“建制镇”。199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中心建制镇”,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中心镇”。
复兴镇镇党委下辖46个党支部,1166名党员。2005年初外出务工党员95名。已在党员流入地较集中东莞、石狮组建了流动党支部。复兴镇镇区人口15924人,镇域面积8732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233公顷,镇区面积350公顷,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镇,其主要农作物有、油菜、芝麻、大豆、玉米、、红薯、马铃薯等。该镇20世纪80年代初就被定为国家优质棉出口基地,因此素有“棉乡”美誉,生产的“冠球”牌优质棉远销海内外。棉花加工、油脂加工是本镇的支柱产业。镇域内有江岸线40公里,是长江流域有名的天然避风港和深水港,并有3000吨级深水码头及轮渡码头;公路纵横交错,上至九江、武汉,下达安庆、南京、、、、等插肩而过。
宿松县复兴镇境内小孤山宿松县复兴镇古属九江,史称“浔镇”,又因“洋人”驻扎,也称“复洋镇”。解放前就是商业繁华之地,店铺林立、夜市通霄,八大商号,远近闻名,素有“小”之称。解放后,百货、医药、食品等国家三级批发站应有尽有、商贸流通异常活跃。一批国有二轻企业如轻工机械、加工、纺织、、、制药应运而生,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辉煌,这些都奠定了复兴镇商贸重镇的基础。
宿松县复兴镇滨江依湖的区位使水上运输尤有特色,5000米的滨江岸线能停靠5000吨级的海轮,大小码头有30多个,安九公路(安庆至九江)横穿东西,距45公里,距安庆市80公里,是安徽省通往、的要道之一。
该镇、文化馆、、新华书店俱全,有2所完中、4所、16所、4家。另外,较完备的供电、通讯设施,较发达的客货运输,为复兴镇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镇、交易量大、面广,有1110多个商业网点遍布全镇,门市房面积有9万多平方米,2007年全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现5.1亿元,是皖西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该镇在的指导下,完成了《临江产业园规划》,把复兴镇定位为安徽沿江城市群西部门户新城,把作为安徽临江产业发展轴上的西部龙头来建设,镇内有华农总场、九城劳改农场、平安联运、怡丰纺织、、润申棉业、东阳磁材等省市属及较大企业10余家。
湖南省保靖县复兴镇
保靖县复兴镇普溪村农家住宅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复兴镇位于东南部,武陵山脉中部,保靖与花垣两县城之间,纵贯全镇,素有“保靖南大门”之称。该镇总面积79.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86个村民小组,人。复兴镇地势东高西低,中低山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水系发达,光照充足。镇内盛产、、等小水果和武雪山羊、“四点花”肉鸭等畜禽产品。
该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用于扶持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调整。投资50万元,加快复兴、茶市、双溶滩等工业小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建设复兴自来水厂、茶双公路硬化等工业基础设施项目。该镇境内有2个中型,1个220KV、1 个110KV、3个35KV的变电网络。有各类工业企业2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家。镇内文化、通讯、医疗卫生等各方面条件逐年改善。
保靖县复兴镇和平村小学复兴镇突出“工业强镇、产业富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的发展思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该镇政治、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全面进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该镇GDP达2.58亿元,创利税2600万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复兴镇工业小区新增了锭、电解锰等6条生产线,引进企业6家,完成投资9100万元。
该镇政府为确保劳务输出效果,促进发展:成立劳务输出领导小组,配备好办公人员;保障经费开支,确保劳务输出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劳务输出供求信息网络体系,形成覆盖各村,高效快捷,服务规范的劳动力信息网,使劳动保障站成为劳务信息发布和劳务转移的“主战场”;拓展多种劳务输出渠道,按照近期“外主内辅”和远期“内主外辅”的原则实现劳动力转移,同时加强市场主体培育,鼓励专业组织、公民个人、中介机构合法组织劳动力转移;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各种证照,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设立热线电话等服务。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0次
参与编辑人数:15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33:29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宿松复兴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