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甘南合作市人民政府旅游节何时开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畜”势腾飞正当时——甘南州合作市首位产业发展纪实
  近年来,合作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365&现代农业发展重大行动,全力推动&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积极开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和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建设,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得到了健康、持续稳步发展。
  全市现有农牧业人口3.46万人,占总人口的43%,草地总面积261万亩,畜牧业以犏牛繁育和犏雌牛(奶牛)养殖为主。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000万元,同比增长6%: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2.11万亩,同比下降0.6%;粮、经、饲比例由上年的61.75;22.11:16.14调整为61.02:22.88:16.1;各类牲畜季末存栏30.84万头(只)匹,总增各类牲畜10.07万头(只)匹,总增率34.26%,同比增长1.96个百分点;出栏9.55万头(只)匹,出栏率32.47%,同比增长2.81个百分点;商品数8.82万头(只)匹,商品率29.98%,同比增长2.59个百分点;产子成活率达92.63%;成畜保活率达96.89%。今年以来,畜牧业生产总体发展形势良好,牛、羊肉、鲜乳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有力促进了牲畜出栏和商品率的提高,畜牧业成为拉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的支柱产业,有力带动了农牧民增收。
  及时成立首位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合作市第一产业首位产业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等,为推进一产首位产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在足额落实市财政800万元的首位产业发展基金的基础上,各涉农部门建立了多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统一整合使用的工作机制,以专业合作社为投资单元,重点用于畜种改良、犏雌牛养殖、疫病防治、饲草料生产、农牧民培训等方面的补贴和奖励,为全市一产首位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紧紧围绕省委&3341&项目工程和州委&168&现代农牧业发展行动计划总体要求,全力实施犏牛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和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着力调整畜种畜群结构,加快犏牛繁育、犏雌牛(奶牛)养殖等两大示范区棚、草、水、电、路、机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升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有力促进了一产首位产业的稳步发展。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犏牛繁育初具规模。在佐盖多玛、佐盖曼玛、卡加道乡14个行政村犏牛繁育带以自然村为单元组建专业合作社87个,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为基本建设单元,结合草原补奖政策,制定了草畜平衡和牲畜淘汰管理办法,加大劣质畜淘汰力度。截至目前,共淘汰和出栏各类牲畜4.68万头只,修建牲畜暖棚94座9520平方米。加大繁育工作力度,引进黄牛种公牛800头,投放良种基础母牛2600头。预计年繁育出栏犏(公)牛和犏雌牛达1.6万头,其中犏公牛30月龄前到牛羊育肥区育肥后出栏,在冬春季为肉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优选的犏雌牛作为奶牛在养殖区进行饲养,并对牧户出售一头犏公牛或犏雌牛一次性补助300元,鼓励农牧民群众做大做强犏牛繁育产业。
  奶牛养殖不断壮大。在那吾乡、勒秀乡、卡加曼乡23个行政村犏雌牛(奶牛)养殖带以自然村为单元组建专业合作社149个,严格按照专业化布局要求,大力调整畜群畜种结构,淘汰劣质牦牛、藏羊及其他杂畜1.84头只,引送野血牦牛冻精5.7万支,开展犏雌牛(奶牛)人工授精,育肥牦尕力巴牛犊4.04万头。修建牲畜暖棚181座14480平方米,建设贮草棚124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挤奶厅、消毒池、防疫栏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3处,在那吾乡多河兴盛奶牛养殖、在绕沛金奶牛养殖、勒秀乡麻拉村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鲜奶收购站,合作社通过采取统一放牧、统一挤奶和订单销售生产经营模式,保证了鲜奶的销路和价格,有效解放了生产劳动力,拓宽了社员增收渠道。
  草产业建设不断加强。加大饲草种植面积,组建了卡加曼乡恒达饲草料种植生产加工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连片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1000亩,年生产苜蓿颗粒1万吨、玉米青贮秸秆类颗粒饲料0.2万吨,苜蓿草捆1.5万吨,混合颗粒饲料1万吨,燕麦青贮饲料2.5万吨、各类草粉2万吨,填补了合作市饲草料种植加工空白。
  土地流转不断规范。为加快推进农牧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规模化集约经营,优化农牧村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农牧村产业结构调整,合作市以专业合作社为基本单元,在适宜种植优质牧草、藏中药材的地块流转土地面积4500亩,其中连片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1000亩、燕麦草3000亩、藏中药材500亩,基本形成了&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牧村土地流转机制。
  特色种植业前景喜人。依科技创新,推进特色种植业转型向&规范化、集约化、科技化、产业化&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科技带头人和致富能人到浙江缙云县考察、学习香菇种植技术,组建了以香菇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瑞丰高原食用菌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已发展香菇种植棚8座,年可生产香菇12&16万公斤,产残料有机肥l8万公斤,年营业额可达230&250万元,计划3年内在示范园区全面推广种植香菇,力争达到100万个菌棒,并与浙江缙云县食用菌协会签订订单生产销购协议,确保香菇种植示范点产、销一体化。(记者& 马保真)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慧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为了缓解105路的压力,目前,公交集团已经开始调研筹划在该线路上再加5辆车。“目前,从龚家湾发出的公交车包括105路、5路和308路三条公交线,大概...
面对年仅12岁的小红,身为教师的张生辉着实令人发指——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他接连4次对小红实施猥亵、强奸。当张生辉的罪行被揭发后,宁县人民法...
甘肃生活通
天气·出行更多>>
考录·求职更多>>
购物·消费更多>>
二手·交换更多>>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南合作市环境大整治 让城市更靓丽
  中国甘肃网6月24日讯据甘南日报报道(记者 张成芳 张继元 实习记者 陈建强)静谧的小桥,潺潺的流水,葱翠的河岸,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走进合作市卡加曼乡,是一派村容干净整洁的乡村画卷。
  这是合作市环境大整治的结果。村民都有这样的感受:&以前村里垃圾乱堆,土墙断壁到处可见,村子脏乱,现在走到哪里都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看着都舒服。&
  为了迎接建州60周年,切实打造&洁净、畅通、安宁、和谐&的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营造文明整洁、和谐优美的城市面貌,州直及合作市各单位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合作市卡加曼乡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开展农牧村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农牧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为重点,拆除危旧房、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和障碍设施以及土墙断壁。乡政府干部职工清理了公共区域的草垛、柴堆、粪堆及墙面小广告和不规范标语,从根本上解决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等现象。
  州市各单位及居民也积极行动起来,清除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拆除违章建筑,许多商铺已着手民族特色化风貌改造,城区道路美化、亮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区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每天都从这里经过,感觉垃圾渐渐少了,清洁程度越来越好了,商贩摊位也&自觉归位&了,心情也舒畅多了。&晨练的马大爷深有感触地说。
  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市上加大对车辆通行的整治力度,乱泊车的现象少了,交通秩序也规范多了,这对我们出租车司机和行人都是件好事。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保护环境,远离&脏、乱、差&。我们相信,一个生态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城市形象靓丽、村容村貌整洁的高原民族特色城市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建州60周年。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慧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昨日,记者从兰州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获悉,兰州轨道交通征地征收工作将7月31日前完成,为确保征收工作顺利推进,切实保障征收单位征收户合法权益,...
在一日之内领略阴、晴、雾、雨、雪等天气,真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是日前科考专家对祁连山发现的最佳观赏冰川考察后的最大感触。继发...
甘肃生活通
天气·出行更多>>
考录·求职更多>>
购物·消费更多>>
二手·交换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作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