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要个香港人做朋友。让我喜欢让我忧粤语听粤语。

如何评价陈奕迅 2013 年的粤语专辑《The Key》?
按投票排序
从几个方面来评价这张专辑。从悦耳度而言,《The key》是陈奕迅继2002年《The line-up》之后最好的一次。并不是说这十一年来陈奕迅的歌都不悦耳,实际上他的金曲、烂大街的金曲如2003年《黑白灰》里的《十年》、2005年《U87》里的《浮夸》、2007年《认了吧》里的《爱情转移》以及2011年《?》里的《孤独患者》等等都是在这十年里推出的。但是从整张专辑的悦耳角度,《The key》是做得最好的。十一年前的《The line-up》诞生了至少三首百听不厌的好作品:《明年今日》《人来人往》《1874》,以及《我有我爱你》《防不胜防》等,这些歌你可以看成K歌,因为比较好唱,同时歌词又非常出色。这十多年来陈奕迅的专辑很爱尝试各种不同的曲风和冷门题材,尤其是最近几年更为诡异,2010年《Time Flies》里的《味之素》、《Taste the Atmosphere》里与萨顶顶合唱的《Welcome to the Future》、2011年《Stranger Under My Skin》里的《六月飞霜》等等,编曲诡异、题材冷门,曲子本身也不能称为“悦耳”,都成不了传唱度高的歌曲。陈奕迅并不想一昧做一些迎合市场的流行曲,所以这十年来,喜欢听《人来人往》的歌迷还是挺苦的。他也清楚歌迷需要什么,所以今年年初他和谢霆锋做的一个电台访问里,他也感叹过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唱一首全城大热的金曲了——他称为“Big hit”。在他心中,上一首Big Hit还是2006年的《富士山下》。所以这次,他立志做一张“好听”的专辑。从班底而言,《The key》里由CY KONG做总的策划,他也负责了大部分歌曲的监制。陈奕迅完全放弃制作人的身份,选歌、做歌、找什么人填词等等,全部由CY KONG一手包办。八首歌里,林夕四首,林夕的徒弟林若宁一首,黄伟文“填词人联盟”的主力干将小克三首。在作词人方面,既有老牌的品质保证,也给了新人发挥的机会。作曲方面,写过《夕阳无限好》的Eric Kwok、写过《富士山下》的泽日生、写过《流年》的陈晓娟以及CYKONG亲自出马,这些人做一张“好听”的唱片完全不是问题;同时也有新人Jimmy Fung,仍然在作曲方面给了新人发挥机会。(这一点很像《The line-up》)至于编曲和监制以CY KONG和《富士山下》那张大碟的监制梁荣峻为主,所以通篇的弦乐气势如虹,再加上CY偏爱的英伦摇滚、带点哥特气质的歌剧范儿……尤以《主旋律》为甚。综合来看,有着这样一群缔造过无数金曲的人来做班底,再加上陈奕迅定下的“Big hit”目标,对于常年听粤语歌的同学而言,你很难在这张专辑里找到一首都不爱听、觉得不好听的歌。比如《失忆蝴蝶》,陈晓娟用写《流年》这样的方式去制作,旋律流畅动人,林夕的词伤感婉转,key又不高,很容易跟着唱,具备着大热的潜力。再说歌词。专辑的官方文案对歌词的解读有些遮遮掩掩,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主旋律》这样的歌,如同许多年前达明一派的《讲嘢》、Beyond的《回家》等等暗喻时政的歌曲一样,需要听众自己去品味,点破了就没意思了。就像崔健说“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你非要理解成情侣之间玩SM游戏也可以……原本我以为这次为了做“Big hit”,歌词会以情歌为主,但看来还是低估了陈奕迅的音乐理念。先讲林夕的四首作品。《斯德哥尔摩情人》,林夕用了畅销书名来写了一段“虐恋”写一个被情人伤害无数次却依然死死爱着对方,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故事,“还是受害受用犯贱犯到被虐成狂”;《任我行》写的是一个曾经勇敢的不跟着大队走、不随波逐流的人,却逐渐被在社会压力下,开始附和大家,放弃自己的思想的过程,“人群是那么像羊群”;《失忆蝴蝶》是续上当年写给张国荣《路过蜻蜓》的故事,佛味浓,禅意十足。据说蝴蝶和金鱼一样记忆很短,因为善忘,所以欢喜。但真的就会开心吗?“蝴蝶记忆很短,留下什么恩怨;回头像隔世,一笑便算”。而《阿猫阿狗》则是写那些被统称为“人民”的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面容模糊,名字也是丝毫不出众的百家姓,“生似蜉蝣,消失了叫地球会转得更久”,但这样“你”就有权代表他们了吗?就有权主宰这些人的命运了吗?林夕的情绪是怒其不争,“遗忘哪个窜改你剧情”。至于小克的三首,《主旋律》写的是“旋律与音阶掩饰的不止是愤怒”,为避免被和谐就不多谈了,详见我单独的乐评:
;《告别娑婆》原名《断轮回》,两者都是灵修派在香港出书用的书名,小克近年来沉迷灵修宗教,也写过这类歌词如给周国贤的《星尘》,这次《告别娑婆》同样如此,歌词里惊心动魄的是副歌的“决不轮回,不轮回!这生余业永在 ”;《床头床尾》是整张专辑里情绪最单纯的一首歌,这首歌陈奕迅自弹自唱自己作曲,送给妻子徐濠萦,“徐徐入睡,徐徐入眠没眼泪”。林若宁的《远在咫尺》则写一段进退维谷的感情,以“贱男”视角展开的三角恋题材,“贪恋她抛弃你,是否当初想法不对”。所以综合来看,这张大碟里有时政批判、有基督教、佛教两种的宗教宇宙观和人生观、有替民众发生的社会运动歌,还有对人如何立足社会坚持自己信念的反思,也有“非主流”的情歌,以八首歌的容量来看,题材是非常丰富的,比得上很多歌手的精选集了。我为这张大碟打95分。2002年的《The line-up》足够悦耳,但是在题材方面仍不足《The Key》。《The Key》里这些歌曲代表着目前香港乐坛的一流水准,在其他歌手如李克勤、张敬轩都纷纷推出翻唱专辑的2013年,《The Key》也是今年粤语歌的代表性作品。
旋律没有特别惊艳,但是感觉都比较耐听,个人比较喜欢任我行
抛开楼上各位说的歌词。旋律真心一般,传唱度必然不高。感觉“任我行”这首还凑合
这张专辑,如果来到我天朝发行,两首歌会很敏感。第一首叫<主旋律>,"让旋律沉淀了再洗脑",MV毫不晦涩。最后一首,阿猫阿狗,歌名来自鲁迅的一篇作品。"高姓大名"的精英最爱鲁迅。被残害的人"面目模糊不入镜头",死的无人知,不过不要紧。"大难临头"时,精英们,影帝们都会上镜头,做历史的小丑。林夕和小克是最爱写政治的词人。这位写<北京欢迎你>的祖籍东莞的香港男人,也是写<六月飞霜>的Albert Leung。小克的微博经常被渣浪删。想了想,还是可耻的匿了。<任我行>这首歌,歌者是一个曾向往自由自在的"顽童",离群。意识到离群不离群都是为了和一个人飞奔七八十岁。人努力一定是为了另一半。为何在雨伞外独行?因为是同性恋。这首歌是林夕自己的写照。这位50多岁的男人会不会结婚,得他自己知。
我只想说,一张专辑只有一首经典一定也比全是八分的专辑要好。天才的作品在于听众听了一遍之后,就知道这首歌一定可以流传;而不是听了几遍之后,觉得这张专辑的歌都还可以。
听第一遍确实没有一击即中的歌,但是比《..3mm》这类已经好很多了。再听听吧,很多歌是越听越有感觉的,尤其再配合上歌词。想当年第一次听《H3M》还不是一点感觉没有,现在来想这张专辑简直碉堡,没有不能听得,而且还有《于心有愧》《沙龙》《不来也不出》这样的上层之作。《The Key》第一遍听下只是觉得《任我行》很好,《失忆蝴蝶》有大热潜质,其他歌没印象。循环几天听下来,觉得真正的BOSS是《远在咫尺》啊,好有feel的,单曲循环的眼泪要掉下来。然后现在又迷上了《再见婆娑》,整曲唱下来一气呵成,我已经跟着哼了,那几句“不轮回,绝不轮回”气势磅礴,真想赶紧在KTV上唱了。照这样的趋势,个人认为追平或者超过《H3M》是没有悬念的,但是会不会有所谓的Big Hit是个疑问。现在要出一首像《夕阳无限好》《富士山下》《最佳损友》这样的金曲太难了,这东西也要看缘分。
反正我听歌很主观。喜欢 Eason 的很多歌,也有很多不喜欢的歌。这张专辑里没有一首歌属于前者。别写那么多好听的理由,我就是不爱听。
作为对公元1874(何言)回答的补充,送上专辑官方FACEBOOK的文案:陳奕迅《The Key》以音樂作鑰匙
開啟時代之曲Eason Chan X C. Y. Kong X 梁榮駿 X Eric Kwok x 林夕 x 小克 x 林若寧跨進音樂新領域2013年,陳奕迅全新廣東大碟《The Key》,再次夥拍資深監製 Alvin Leong 梁榮駿 ,以及老拍檔 C .Y. Kong,Eric Kwok,而填詞人同樣三足鼎立,由林夕 、小克 、林若寧 分別操刀,以音樂作鑰匙,記錄時代之曲,內容由人際關係、愛情態度、夫妻相處、以至生死輪迴均有涉及,絕對為Eason的音樂邁進另一新領域。《The Key》原自Eason看過的一幅畫像,當時畫像還未完整,並未加上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圖案, 那就是今天大家可以在封面上看到的星星圖案"The Key"。當Eason了解此畫的"Main Theme(主旨)"
後,覺得與這張專輯内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一致,因為每一首歌曲也是如生命("Life") 的鑰匙,所以用上了《The Key》作為此專輯的名稱,及以此畫作為專輯封面。***陳奕迅全新廣東大碟《The Key》, 日****《The Key》歌曲解說1/ 《主旋律》曲:C. Y.
Kong / Lesley 姜麗文  詞:小克編:C.Y. in London
監製:思歪江 C. Y. Kong 「主旋律」顧名思義指一首歌的主要結構部分,也可延伸解作主流思想態度。在Eason的演繹下,成為一首氣勢澎湃、意義深遠的時代作品。C.Y. Kong、Lesley的曲,緊密的結構但也完全難不上Eason。Eason解說「主旋律」即"Main Theme",借情侶關係講人與人的相處之道,如何和諧地生活,經營互惠關係,是永遠學不完的人生哲學。2/ 《告別娑婆》曲:Jean Chien / C. Y. Kong  詞:小克編:C. Y. Kong
監製:思歪江 C. Y. Kong在小克詞作中,有一門專探討宇宙、時間、生命的分類,此歌就可歸納其中。「娑婆」在佛經通常解作大千世界。而《告別娑婆》亦是一本著名靈修文學的書名。小克借此歌探討生存意義,無論有否輪迴、無常、因果,當下人生其實才是最為重要。C. Y. Kong的雄壯編曲帶領樂迷進入宇宙穹蒼之領域。3/ 《斯德哥爾摩情人》曲:C. Y. Kong  詞:林夕編:C. Y. in London  監製:Alvin LeongEason這曲亦充滿了一份妖艷、迷離的愛慾情感。究意是絪著你才能愛著你,抑或願可做你腳下那堆爛泥,說到底是只有你情才有我願,旁人難以評論,林夕用全新的感情角度,寫出打破流行曲框架充滿叛逆的「虐待情歌」。4/ 《任我行》曲:Christopher Chak
詞:林夕編:Gary Tong
監製:Alvin Leong《富士山下》經典班底再次相遇。作曲人Chrisopher Chak綿密曲式已成個人風格,林夕亦擅於為這種一句到尾的結構入字。「千山萬水任我行」,縱然是灑脫人生境界,但人不能只當孤島,境隨心轉,偶而隨著大隊走又何況?《任我行》是非情歌,卻道出最為瀟灑的人生境界。5/ 《遠在咫尺》曲:Eric Kwok
詞:林若寧編:林知秋   監製:Eric Kwok猶記得Eason《於心有愧》寫出男人愧對前度的深情告白,打動多少情路崎嶇的過來人心聲。今次林若寧+Eric Kwok的《遠在咫尺》,肯定能再次擊中萬千男人感情弱點。當愛情已成習慣,深夜夢迴你也可能假設如果跟當天那個她一起,會否有不一樣的結局?可是我們不能像《阿飛正傳》的旭仔所講:「要到死那天才知最愛的人是誰」,無論心如何翻騰,歌詞最後還是歌頌細水長流的關係。6/ 《失憶蝴蝶》曲:陳曉娟  詞:林夕編:C. Y. Kong /Gary Tong
監製:思歪江 C. Y. Kong台灣唱作人陳曉娟, 曾憑《愛》、《葉子》獲台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譜寫過多首華語流行曲,包括張國榮《路過蜻蜓》、《潔身自愛》,王菲的《流年》,莫文蔚 《愛》等。林夕撰詞的《失憶蝴蝶》也像一個《路過蜻蜓》的延續篇,從卑微的路過心情,演化到只求一剎蝶戀,親密過後了無痕,沒有記憶,又何來忘不了的遺憾,這是一首需經再三品嚐方能領略箇中滋味的情歌。7/《床頭床尾》曲:陳奕迅  詞:小克編:C. Y. Kong
監製:思歪江 C. Y. KongEason的作曲作品其實並不少,詞人亦常為他打造生活化內容。小克以直接文筆,寫出夫婦關係相處之道。是詞人的過來人心聲,還是萬千伴侶的寫照,大家各自入座,不過歌詞中「徐徐入眠沉睡∕徐徐入眠沒眼淚」就頗為幽默,惹人聯想。 Eason還把自我的感情放進此曲,而當中吉他Solo部份,更親自錄奏。8/ 《阿貓阿狗》曲:Jimmy Fung 
詞:林夕編:Jimmy Fung 
監製:Alvin Leong作為大碟最後一曲,一向喜愛與新單位合作的Eason,這次也 嘗試與新晉作曲、編曲人Jimmy Fung合作,而林夕的詞是寫出新世代的故事,歌詞內容直接而振奮。人生在世,未必個個都是大人物大英雄,然而蜉蝣並非面目模糊,螻蟻的故事也可歌可泣!.Bonus Single 《同舟之情》為「家是香港運動」而創作的主題曲《同舟之情》,再次撮合兩位歌神張學友、陳奕迅繼《天下太平》後的二度合唱。Eric Kwok+陳詠謙 結合《獅子山下》經典曲詞配搭顧嘉輝和黃霑,亦如兩個世代的音樂交流。藉著大街小巷及電子媒體的熱播,早已深入民心,當中「愛在舊城窄巷」相信人人都懂哼兩句吧。
这应该是打开11年专辑《?》的那把Key。
《阿猫阿狗》前奏一响起我就跟着哼起了Wonderwall。Today is gonna be the day that they're gonna throw it back to you~
Eason很多歌都是听第一遍一般化,多听几遍琢磨琢磨就无法从手机里面删掉了,the key 里面绝大多数歌属于听第一遍就已经不舍得删了。
在没有仔细研读歌词的情况下循环了几遍《The Key》。本来满怀希望,遗憾几遍听下来,都没有一首产生被击中的感觉。所以若一定要评价,那就是这张专辑挺平庸。不如有《苦瓜》的《Stranger Under My Skin》。不如有《无人之境》《一丝不挂》《陀飞轮》的《Time Flies》。不如有《沙龙》的《H3M》。继续往前数,好听的歌就更数不过来了。无奈只好关了这张,继续去听之前的老歌去了。
--首先一个问题,在哪里听到陈奕迅的歌的频率最高?哪里最低? 我的私人观察是,KTV等场所听到陈奕迅歌曲的频率最高(路过5个包厢恐怕都会听见一曲),大型选秀比赛上听到陈奕迅歌曲的频率最低(哪像汪峰的歌,选手都爱以沙哑嗓音吼一嗓子)。原因之一在于,陈奕迅的歌「好唱」。 如果我们认同流行音乐就是一种流水线上的产品,那就应该有一套标准来进行考察。我简单胡诌了四个维度,分别是「传唱度」、「炫技度」、「解读度」、「易唱度」。 易唱度:陈奕迅的歌易唱度非常高,或者说大多数流行歌曲的易唱度都非常高,基本上听个两三遍,都能哼两句。而且陈奕迅的歌基本都在中低音游走,男女通杀。 传唱度:流行音乐基本属性决定了传唱度一定不会低,此项不细说。 解读度:一曲面世,就与作者无关,就属于受众了。一首歌的解读,从旋律到歌词到编曲到乐器转换什么的都可以解读,不过对于大众而言,还是歌词最好解读了。而陈奕迅一直以来的合作词人「两个伟文」为他给出的歌词,都是几年来流行乐歌词中的上乘之作。如《明年今日》、《K歌之王》、《浮夸》、《富士山下》等歌曲很是适合各种解读,每个人听到都能联系到自己,情感经历么,谁都有,老少通杀。 炫技度:陈奕迅的歌,大多不是炫技,而是在炫情绪。诸如《浮夸》这等「浮夸」的歌曲,都是满腔情绪喷薄而技巧为次。 易唱度、传唱度、解读度的高,决定了陈奕迅的音乐非常能够勾起受众心底的涟漪,而且好唱易唱也决定了普通民众会唱爱唱陈奕迅的歌。但是,因为炫技度的低,遇到选秀比赛这种需要炫唱功、炫把控度、炫真假音切换,偶尔还需要炫演技(眼泪)的场合,选手选择陈奕迅还不如选凤凰传奇,至少也能带动全场气氛博个第二天娱乐版版面外加「高音把控力」。 说到选秀,多说一句。选秀舞台上有一些选手唱得比原唱都好,首当其冲的就是唱汪峰歌曲的选手,但要唱过陈奕迅,很难,因为陈奕迅就是香港流行音乐制作流水线上成功的案例,从词到曲,从旋律到意境,量身打造,明知不难,旁人亦难越过。 回到《The Key》这张专辑,仍然算得上是香港流行音乐生产线上的精品,集结了圈内林夕、CK、等一批顶尖作词人、制作人。整张专辑从头到尾,没有一首不好听。 其中《主旋律》中的一句「大时代的小插曲」,恰如其分地点名了这张专辑的重点。即陈奕迅在一众作词人、制作人的帮衬下,再次将视野聚焦到小人物生活上。 其中《任我行》无论从词作、编曲、情怀来看,都非常像当年的《shall we talk》。《阿猫阿狗》听来也像是《阿怪》《阿牛》等意象的延伸。《斯德哥尔摩情人》一曲,非常狠,描述了渗人的意象(逊于《大开眼戒》),拿来比对恋爱中纠缠的痴男怨女,非常贴切。 而小克《告别娑婆》和《床头床尾》两首词作,意象铺陈艰深,但朗朗上口的编曲冲淡了词作的深奥,补足了传唱度。 最后,陈奕迅的歌一定会被人找经典歌词,因为人人都爱陈奕迅。我先挑点自己觉得的「金句」吧。     「爱若是徒劳      再不用记起苦恼」      ——《主旋律》     「谁和我世世代代,离离合合中,相认 」     「灵魂,囚身体里,盼自由,因果里听候。      灵魂 囚身体里 渴望回头 填补一切错漏 」      ——《告别娑婆》     「胡涂地软弱当善良      谁就这样变善良      你更放肆得漂亮 」      ——《斯德哥尔摩情人》     「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      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      从何时婉惜蝴蝶困于那桃源 」     「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 」      ——《任我行》     「谁人会被拒      谁人作伴侣      难道有规矩」      ——《远在咫尺》     「还没有惊艳      才没有考验      才未值得哄骗」     「还没有闪电      才没有想念      才未互相看厌 」     「从没有相恋      才没法依恋      无事值得抱怨      从没有心愿      才没法许愿      无谓望到永远 」      ——《失忆蝴蝶》
我觉得啊 ,这张新碟比起H3M,还有黑白灰等等,在副歌方面要差些,没有以前的大碟有很多上口的歌,但是这是一张粤语碟,EF们还是很喜欢的。一如既往的优势就是林夕,小克的词,加上的ERICK的作曲,和实力唱将的陈奕迅,这一张碟还是很不错的,评分应该在9.0左右。。。这张碟主要还是讲人际的关系,这个也是陈奕迅一贯的要求,就连演唱会的布景和选歌一样,一定要符合这个主题。香港红磡演唱会已经10几场了,都是大卖,这就说明陈奕迅现在的能力和粉丝数。。。
君得票最多。但是答案没有考虑《time flies》的《无人之境》《一丝不挂》《陀飞轮》 ,《H3M》的整张专辑。10年专辑《time flies》是近几年悦耳度最高的EP,采用高技术制作,这张EP正式把eason推向歌神的高度。个人是最喜欢《H3M》这张专辑。《the key》制作精良,eason的歌喉从10年的沙哑转好,越显成熟。但歌曲的“好听”不及《H3M》及《time flies》。《the key》专辑风格凸显,从专辑封面可以看出;林夕的词锋亦从温暖渐渐转向有犀利刀割的感觉(如《六月飞霜》《斯德哥尔摩情人》《阿猫阿狗》)。主打歌《主旋律》,却也有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反而《斯德哥尔摩情人》中间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基本在水准线上...给人感觉比去年要好...目测失忆蝴蝶会一击即中不少人...给Eason点赞...
抛开粉丝这个身份去谈&THE KEY&这张专辑写得实在棒。得票最多的
里面的内容我基本都同意。和09年H3M相比,THE KEY 在内容上真的非常多面、丰富。最为深奥的,当属《告别婆娑》《主旋律》两首。前者探索寰宇,后者隐喻时政。我小小地察觉,很多答案都是说,第一次听完整张专辑的时候,感觉并不是很high。我也有同感,但细听歌词,找到共鸣之后,几乎停不了。当时整整一个下午,都在重复重复...陈奕迅今年40了,出道至今差不多20年,我想一个歌手到了这个阶段,他想带给听众的已经不是单纯的浮躁的声乐了。以前听H3M的时候,《沙龙》《不来也不去》《七百年后》...几乎每一首都让我不能自拔。时隔那么久,我在THE KEY找回了这种不能自拔的沉醉感。我本身并不喜欢随波逐流... 喜欢陈奕迅的人太多... 我好怕被别人说你也是他粉丝啊?但最后我还是慢慢臣服于他了。好的歌手真不少,但能进我心的就这么两三个,他是其中之一。至于其他答案中,所提到的艺术家,我觉得有点过火了。但有可能,在将来。按感觉答题,勿喷。
如果吹神每出张新碟都会关注一下豆瓣的评论,你会发现最近几年的碟出来马上会有不少的怀念章节,而the key 上只是单纯的乐评,且不论评价好坏,从这点可见她没有让我这种老粉(再次)失望。一句话评价:这真是极好的...ps:建议参考cy在milk接受的关于钥匙的专访以及吹神目前几晚(未完)在903的吹水作为背景资料ps2:知乎竟然推送这问题给我,世界真小啊。
都几中意《任我行》和《失忆蝴蝶》有些人注定离群,但是只能孤身地在群居生活,渐远渐近之间去看这个世界所有发生的事情,包括感情。无论是不是同志,不过是爱,彼此身心一致,有爱,就可以。至于《失忆蝴蝶》是不是有些感情,它不发生任何的情感关联,对于彼此来说,是一种最美好的朦胧。我不得而知,但至少,它不需要太过纠结,甚至产生伤痛以后,伤疤都不曾会太痛,公元兄。也许它所表达的,是我们都彼此喜欢,但是懂得彼此所有的感情,只是我们没有在一起。
人听歌会不会先入为主呢?以前的歌很多都很好听,现在都说不上,给《H3M》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我喜欢让我忧粤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