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吃培训在哪里最多

广州著名小吃有哪些?地道的店在哪里?
按投票排序
本人在廣州西關已經生活了18年了。可以說,廣州沒有什麽地道小吃是我沒有吃過的。這幾天想了一下,還是把這個答案再重新修改一下,加上地圖,把推薦過的或者一些沒寫到但是也值得去的地方標記出來,方便各位全國各地吃貨來廣州尋寶。除了小吃以外,還有一些有特色的飯店。將會集中在這裡介紹:本吃貨攻略主要分為兩個部份:早茶、小吃先說早茶類的。都說廣州人早晨最喜歡的事情必定是 上茶樓(我們一般叫茶居),買份報紙,嘆一下(享受一下)“一盅兩件”;或和親朋戚友,三五知己,早上約個時間一起上茶樓,喝杯好茶,相聚暢談,人生快活之事不過如此。早茶除了喝茶,點心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份。早茶的點心多數是廣州的一些特色小吃。像 生滾粥(牛肉粥、粉腸粥、艇仔粥、及第粥、生菜魚球粥、皮蛋瘦肉粥等)、布拉腸(牛肉腸、豬肉腸、鴛鴦腸、蝦仁腸、炸面腸等)、蘿蔔牛雜、啫啫牛腩珍珠腸、蛋撻、(餛飩、牛腩、豬手、牛三星、魚蛋、牛肉丸、排骨)湯粉麵、清蒸 / 豉汁排骨、清蒸 / 白雲鳳爪、牛百葉、幹蒸、燒賣、蝦餃、水晶餃、灌汤包、粉果、黑椒牛仔骨、糯米鸡、牛肉球、馬蹄糕(馬蹄是「泮塘五秀」之一,五秀是指莲藕、茨菇、马蹄、茭笋、菱角,其中泮塘出產的馬蹄糕粉和蓮藕粉是非常出名的)、蘿蔔糕、香芋糕、叉燒包、流沙奶黃包、香菇滑鸡、生肉包、叉烧酥、榴莲酥、腊肠卷、马拉糕、油炸鬼(油条)、伦教糕、煎堆、咸水角、春卷、凉粉、龟苓膏等等。看到這個數量級的點心、我覺得應該不用再介紹了..茶居方面,上下九步行街的陶陶居最有廣州傳統茶居的味道,沙面島的勝利賓館的環境和裝潢最為精美,東風中路的和苑酒家的點心最好吃,這三家是個人極度推薦的。其他比較著名的還有地處上下九步行街的廣州酒家和蓮香樓、流花湖中的唐苑酒家、園林式的泮溪酒家、歷史悠久的北園酒家、珠江江畔的白天鵝賓館等等各有各特色。可以在網上自己搜索一下相關的信息和評價。 然後就是街頭小吃類的。我個人認為,西關的小吃主要集中在兩條路線上。一條是多寶路——长寿路——寶華路——上下九,還有一條是西華路——北京路——文明路。 先說第一條吧。從多寶路路口哪裡走過去,在廣醫附三醫院(以前的市二醫院)斜對面,有一家早上才開的新联腸粉店,裏面的布拉腸和生滾粥可以說是最正宗的,附近的街坊都會來這裡吃早餐。 繼續往前走,到逢源路口可以轉進去走四五百米,有一家同樣沒有店名的麵店,裏面有像拳頭一樣大的手打牛肉丸,只做早市和午市,下午就關門開始打第二天的牛肉丸。 回來多寶路,繼續往前走會看到開記糖水店,裏面的香草綠豆沙很不錯。對面還有一家潮汕風味館,有正宗手打的牛筋丸和牛肉丸,還有魚皮角也值得一試。 走到多寶路盡頭就可以轉進長壽路,在分岔路口附近有一家生麵店,那裡賣的蝦子面和全蛋面絕對是貨真價實,可以買點回去煮或者手信;旁邊還有一家美美炸物的,賣一些炸釀青椒之類的油炸食品,推薦去試試。走上去长寿东路,同記的雞粥還算不錯,旁邊的老字號——堅記麵店,簡直就是我童年時候的最深印象的回憶之一,那裡的牛腩撈伊麺,十塊錢就有一碗(現在的價格),而且牛腩還很大塊,伊麺也很滑很夠味。寶華路上最出名的就是寶華麵店、順記冰室和陳添記魚皮了。寶華麵店,湯底用豬骨、大地魚、河蝦子等食材老火熬制,湯底十分鮮味,加上鴨蛋做的全蛋面,爽滑又有彈性,真的是不可不嘗。順記冰室的椰子雪糕、香芒雪糕和榴槤雪糕,是用水果做原料手工打製的雪糕,吃下去跟那些在外面調味料做出來的雪糕完全不同感覺,口感細膩,水果味很新鮮。陳添記的撈魚皮也是老字號了,陳添記的老伯跟我爺爺還是老朋友,不過近幾年過世了,小時候經常聽到他非常宏厚的笑聲... 陳添記只賣三樣東西,撈鱼皮,豉油皇蒸猪肠粉和艇仔粥,建議三樣都嘗試一下,特別是撈魚皮,爽滑有勁,風味十足,吃完了保證你還想吃。到了上下九,真正有名的小吃已經沒多少了,但是南信的雙皮奶和薑撞奶,銀記的布拉腸還是很必須要去的。另外蓮香樓的各種餅和各種酥可以買點回去當手信。荔灣名食家裏面的歐成記本來也是很出名的麵店來的,但是已經沒有以前的味道了。附上地圖一份:到西華路這邊了。首先是與荔灣路交界以西的珍珍美食店的牛腩珍珠粉和牛三星湯麵必須一試,每到吃飯時間,這裡都很快就坐滿了人。以前在附近住過,每天回來如果家裡沒人煮飯就會到這裡吃個飽。附近才福麵店的蟹子餛飩比較有特色,而且價錢很平民,性價比很高,不過相對寶華麵店來說就差一點了。然後就是金花直街金花廟後街三號,爲什麽我要說這麼詳細呢?是因為這個店也是沒名字的,而且在巷子裏面很難找。但是裏面的牛羊雜湯,我可以肯定的說,廣州我還沒有找到第二家能和這個一樣好吃的,更別說比他好吃的了。下午三四點才會開店,店裏面有一條金毛大狗,很乖很溫馴很粘人。
四中正門往東邊走,附近有一家叫八面玲瓏的麵店,裏面有個很多料(八面嘛,就是八種材料了)的餛飩,可以嘗試一下。 再往前走就是第一津街的瀨粉王,對於瀨粉,相信在西關長大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很正宗的瀨粉,真的讓我找回童年時候的味道。再走進去一點就是沙灣甜品店,鳳凰炒奶糊、杏仁奶糊和各式糖水必須試一試。 附近還有一家沙灣甜品店,鳳凰奶糊和杏仁奶糊都很正點,吃完正餐可以去試試這裡的糖水。西華路走完了,出來轉入中六,中六附近是港式茶餐廳的聚集地之一。但是我去的比較少就不介紹了。再到北京路,北京路是廣州最出名的商業步行街,走到惠福路一帶有著名的美食街,其中富临食府的猪肉值得一试。大佛寺後面有一家牛骨湯粉,湯底用牛骨、扁豆、眉豆熬制,由於湯底鮮味,粉麵也不錯,吸引了附近不少的上班族來解決吃飯問題,旁邊還有一家銀記。穿過北京路就是文明路了。文明路口上有榮成潮汕風味店,跟多寶路上的有點類似,廣州有幾家分店,雜錦粉可以一試;往上走,達楊燉品必須要嘗試,人很多,比較擠,但絕對是廣州燉品中的第一;百花甜品店,各式奶糊非常有名,也是必須一試的。這邊的點實在分得很散,很難整合到一張地圖中。只好放棄了。小吃類的就講到這裡了。說是說已經吃遍了廣州。但是這些年來還是經常發現到一些新的吃貨好去處。所以「食在廣州」確實是名不虛傳的。在廣州的大街小巷內多轉轉,說不定會有意外的發現。如果這麼好運氣碰上了的話,記得和我分享~
作为一个在荔湾区生活二十多年的土生土长的西关处女座,不得不吐槽一下得到最多赞同的几个回答:这些餐单里的餐厅,有很多都是哄外地人去的,甚至有不少是被本地人嫌弃已久,或是出品大不如前的。以下吐槽不针对谁,只是对那些被过分吹捧的所谓“广州老字号”看不惯已久。特来发言,以示正听。
---------------------------------------------吃过才评论分割线------------------------------------------------先说茶点。早茶我没什么发言权,虽说是广州土著,但我和我家人极少早起喝早茶。倒是可以推荐一家很不错的夜茶(什么是夜茶?顾名思义,就是晚饭后再去喝茶点,很夜才去喝茶,故称夜茶):银灯食府。在海珠广场附近,是广州少有的还有夜茶喝的茶楼,重点是出品还相当不错。他们家擅长在粤式点心的基础上创新,尤其推荐响铃芝士虾卷和青介萝卜糕。晚上八点后貌似有折扣,人均30+吧,值得一试。接下来回到荔湾区。别急,咱一家家来说。新联腸粉店——鄙人在那附近上了三年的高中,几乎每天都可以吃到那家的肠粉,当然也确实好奇吃过几次,因此也就一直不能理解这家为啥那么火。这家店确实挺屌的,只做早市和午市,店面也十年如一日的简陋,从未干净整洁过。夏天更是热得要命。要说这家肠粉好吃?很可惜,我还真吃不出什么特别。唯一的解释是,又是一家被过度吹捧的所谓“西关老店”。确实,广州有一些店的装修不怎么样,出品却很好,但实属少数,没必要迷信所谓的“街头邋遢好店”。干净、整洁、热忱的服务态度——我认为这是饮食业从业者最基本的节操,也是对食物和顾客的尊重。開記糖水店——又一家老字号堕落的最佳典范。曾经他们家的香草绿豆沙确实不错,但现在水平早已大不如前。绿豆少,豆沙稀,真的,你自己第一次做的都会比他们家好。我朋友点一个绿豆西米露,西米都没煮好,还是硬的....当时我们就“呵呵”了。尤其需要高能预警他们就在街对面开的分店,里面卖些港式甜品啥的,真真是难吃到我无法形容,反正你们千万千万不要去。真的,他们老板早就没有用心做食物的节操了。寶華麵店——这对我来说真是童年最深刻的美食记忆了。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就爱带我来宝华面店吃云吞面。那时候,他们的店面还没有那么宽敞,价格也没有那么贵,面汤也没有那么浓的味精味....几十年过去了,食肆越做越大,牺牲的必然是品质。幸而品质的倒退倒也没有像开记那么严重,如果刚好路过,还是可以一吃的。順記冰室——这是我最无法接受的推荐(之一)。说真的,楼主把顺记说得这么好,到底是多久没去了?是的,作为幸存的广州冰室,曾经,顺记的椰子雪糕也是我夏日的心头最爱。可是去年我兴致勃勃地想要带外地的朋友来一试,才知道店是物非。以前顺滑,香醇、天然的椰子味道,变成了而今浓烈的香精味道。芒果也是、榴莲也是...我吃了两口就根本吃不下去了。“吃下去跟那些在外面調味料做出來的雪糕完全不同感覺”?——也是,因为它已经连雀巢雪糕都不如了。陳添記——这家倒是真的不错。凉拌鱼皮爽脆可口,就是有点小贵。那一条街有好多家鱼皮,但只有一家正宗的陈添记,那些站到街上招呼你进去的基本是假的,只有小路尽头那家才是真的,小心别进错别家门咯。百花甜品店——毫不夸张地说,百花甜品是被夸大得最厉害的所谓老字号,我一度怀疑爱吃的人是不是都没吃过真正好吃的广式甜品?否则当你看到像水一样稀的芝麻糊,甜得你满脑子香精味的凤凰奶糊,以及完全无奶香的双皮奶——你如,何,能,忍!?即便你对这些都无所谓,但脏兮兮的桌面呢?爱理不理的服务态度呢?劣质的一次性碗和勺子呢?(经常割伤嘴),那些慕名而去排队的男女啊,你们究对食物质量的要求究竟有多低?就在百花甜品点的那条路上,往前走200米就能找到的那家玫瑰甜品都比百花好000000倍啊!-----------------------------顺带再点(tu)评(cao)一下后面被人提到的所谓“老字号"-------------------------太平沙财记——笔者已经吐槽无力了....太平沙的总店早已关门大吉,当年我还去采访过太平沙的始创者他儿子,他说现在的分店都是打着太平沙招牌坑蒙拐骗的,总店早就撑不下去了。曾经以牛腩粉打天下的粥粉面店,现在连港式茶餐都有了,你觉得能信吗?银记肠粉——妈蛋,谁告诉你银记是广州人心中的肠粉之王了,百度知道?你去问问本地广州人,说起银记,十个有九个都觉得它的出品”一般般“,”还过得去“而已。老字号倒确实是老字号,不过当年的私营老字号早已被政府收购,现在像7-11一样遍地开花了。别指望在那儿能吃到什么惊喜,当然,倒也不会难吃。以上。是一个较真的广州吃货在无数次被坑后发出的真诚呐喊:别再迷信网上的所谓老字号餐单了。真正靠谱的餐厅其实并不多。我确实有几家心水的,但不能确定你我口味一致,在这就不多说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你以上这些大部分都不靠谱。说实话,我在”吃“这件事上不算挑剔了,我甚至都觉得南航飞机餐可以接受了。所以那些就连我都觉得难吃的餐厅,一定是无法忍受的。少绕些弯路,少虐你味觉吧。
竟然没有人提到“煲仔饭”。。。
广州小吃闻名四方,可分七大类:油器类(油炸食品),有油条、咸煎饼、笑口枣等;粥品类,有艇仔粥、“伍湛记”及第粥、瑶柱白果粥等;粉面类,有云 吞面(“欧成记”为代表)、沙河粉(可制成炒粉或汤粉)、猪肠粉、桂林米粉、濑粉等;糕点类,有萝卜糕、马蹄糕、伦教糕等;甜品类,各种红豆沙、绿豆沙, 以及糯米麦粥、八宝粥、芝麻糊、杏仁糊、汤丸等,尤其以双皮奶和姜汁撞奶糊最为有名;粽子类,有甜粽和咸粽两种;杂食类,包括炒田螺、猪红汤、牛骨汤、酸 辣瓜菜等。北京路上有著名的牛杂店、果汁铺,还有供应粥、粉、面、奶茶等小吃的茶餐厅。上下九路、西关食街 一带更有老广州风格的小吃和点心,南信的双皮奶,街边小车的牛杂,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等等热闹极了,通常是小小的店铺挤满了人,找不到座位,不过 不要紧,那么多的店铺,走过一家再换一家,家家风味不同。宝华路上有家面店,那里做的猪手面、牛腩面是广州面食中的佼佼者。北京路小吃八珍菜馆地址:广州市北京路324号电话:020-推荐:煎饺太平沙财记地址:总店:北京南路太平沙16号(近太平沙牌坊)电话:020-推荐:牛腩粉人均:12元中华广场店:中山三路33号中华广场7楼美食城内泰康店:泰康路158号海联店:海联路18号天河店:天河南二路大南路店:大南路185号上下九步行街陶陶居地址:十甫路 陶陶居电话:020-推荐:嫁女饼(1元/只)、奶皇包推 荐理由:广州剩余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字号,装修设计古朴典雅具广州风情,许多产品坚持着古老的传统,是体验老广州生活的首选之地。除了戊戌名人康有为提写的 店名之外,还因为充满人情味的1元/只嫁女饼。招牌的嫁女饼就醒目地摆在门口,传统的酥皮,还坚持盖上个红彤彤的“双喜”,即使不是嫁女,也爱着朴实的喜 气,花几块钱买上几个,一整天都喜洋洋的。 荔湾名食家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第十甫路99号1楼电话:020-推荐:欧成记上汤鲜虾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荔湾艇仔粥、西关牛肉肠、梁瑛记果蒸粽、德昌咸煎饼,南信的双皮奶、姜撞奶、凤凰奶糊、荣华叉烧酥。人均:10-20元推荐理由:能在一个店一口气吃到“欧成记面食”、“ 伍湛记粥品”、“ 南信牛奶甜品”三家老字号艇仔粥。虽然这里永远都是人头涌涌,但是为了那如雷贯耳的虚名还是值得一试。富集牛羊杂汤屋地址:十甫路推荐:最好喝的牛三星、牛羊杂汤/粉人均:5-10元推 荐理由:简直难以想象,广州如果没有了牛三星和牛羊杂汤会是什么样子。富集从当初的长寿路路边档做到今天的“客如云集”的盛况,其招牌的牛三星功不可没。 所谓的牛三星,是指牛腰、牛心和牛肝,以形补形,有条理胃气的功效。富集的牛三星汤香味浓,牛肝嫩滑、牛心滑爽,连调料的酸萝卜也爽脆可口,味道极佳。不 过,价格不便宜,要5元/碗。林林牛杂屋地址:广州市荔湾区第十甫路137号推荐:萝卜牛腩推 荐理由:萝卜牛腩是广州有名的传统小吃。在一些繁华的路段如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地,它的清香都会飘满街。常能看见端着碗吃着萝卜牛腩逛街的人。上下九有两 个林林牛杂屋,一个在十甫路,一个在荔枝湾广场(十甫路的比较好吃)。虽然林林的萝卜牛杂看起来用料不够精致,但萝卜入味,牛腩味足,十分抵食。银记肠粉地址:上下九路79号;江南西也有,在铁站附近;北京路附近有一间;推荐:肠粉(特别是九王鲜虾肠8元 )推荐理由:老字号,广州人心目中的“汤粉之王”。粉皮薄且爽,还有秘制的豆豉油,可以说是肠粉界的殿堂。银记拉出来的肠粉白如雪、薄如纸,加入的豉油味道特别香浓。美 食介绍:汤粉因为要用大米磨浆蒸熟后的长条形状颇像猪肠而得名。银记拉肠是把米粉磨成糊状,浇在烧热的铁板上,放上肉片、蛋黄和青菜(好像还有香菇之类 的)。接着,有经验丰富的师傅用一种工具叠成长条状,切成两段,装盘、上桌。雪白剔透的拉肠皮,淋上红亮的豉油,里面的馅料也微透透出鹅黄嫩绿的色彩,真 是名副其实的“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南信牛奶甜品专家/仁信双皮奶地址:第十甫路47号,新广百二楼/名汇大厦
仁信(仁信在东川路、北京路、东山口都有)推荐:双皮奶(热/冻)、姜撞奶(热)、各式奶糊推荐理由:“广州最正宗的双皮奶店”双皮奶底面都均有一层奶皮,甜而不腻,养颜佳品。同记鸡粥地址:长寿东路福广里3号(小店是下午三点才开门)推荐:白切鸡点黄芥辣、招牌的皮爽肉滑白切鸡33元/斤,除了招牌的滑鸡粥5元/碗外,鸡杂、鸡血粥均是2.5元/碗。炒河粉3元/例。推荐理由:闻名遐迩的鸡粥店,白切鸡做的很有鸡味,粥底绵滑同记鸡粥隐在长寿路身不起眼的一个胡同口,仔细找找也没发现店家的招牌,做的几十年的街坊生意,口碑就是最好的招牌吧!不到30平米的空间,有六七张桌子,品种单一更能保留传统,这或许正是“同记”的生存之道吧。美食介绍:白切鸡上席斩件很有讲究,没有太多的花哨,却干净利落。配的蘸料有两碟:一碟以自制酱油配制的姜葱,一碟是鸡汤调的黄芥辣。推荐食法:白切鸡一份,加上一个鸡杂粥,吃时可以将切鸡放在粥里浸食。人均:8-20元坚记面食地址:长寿东路299-301号(从人民南路转入长寿路,步行不到5分钟就能看见,店面很朴实)推荐:云吞/云吞面、广式炸酱面、猪手伊面推荐理由:作为极受好评的老牌面店,坚记的特色就是全手工制作,包括广州特色“咸水虾子面”、伊面、云吞、炸酱、汤底等等,不像其它店面都是买回来的。美食介绍:鲜虾云吞大大粒,内有香菇、韭王、鲜虾做馅,搭配合适,口感不错,而且味道稳定。坚记的炸酱面也是一绝,它的汤底用鲜虾、猪骨等材料煲成,最少也要煲上10来个钟的,绝对是真材实料,严重推荐!吃 法:主要说说面的吃法。广州人吃面一定会放醋,用的不是陈醋,而是红醋,也叫淅醋。不过广州很多面馆里的醋都是自配的,所以多少都会有差距,但坚记的红醋 绝对是不错的!吃的时候不要把醋直接放进碗里,而是倒在自己的勺子里,吃面的时候夹着面往里头点一点再吃。因为广州的面都是咸水面,所以就是你不喜欢吃醋 还是加一点为好,要不然吃其它美食的时候就没有胃口了。人均:8-12元宝华路宝华面店地址:坐地铁到上下九,宝华路上的宝华路十五甫宝华面店推荐:幸福猪手面、鲜虾云吞、秘制牛x筋/面,牛肚面、牛肉丸、银丝蛋面人均:6-15元推荐理由:这是一件具有浓重广州风格的老店,一个店之所以称为“老店”,能说明两点:历史够久和味道够权威。木桌圆凳、插在盒里的筷子、抹布、酱醋辣椒瓶,还有少不了的熙熙攘攘的说话声就是典型的老广面店风格!美食介绍:面条自制的,特别爽,很多街坊都买回家自己煮。面店的上汤用猪骨头、大地鱼和鲜虾头等多种材料熬制的,金黄通透、浓而不腻的上汤缀以韭黄或葱花,有这么好的汤底才能留住客。陈添记地址:宝华路十五甫三巷2号之三(过了宝华面家有一个内进的小巷叫十五甫拐进去就能看到,招牌字是店家随意写上去的)推荐:顺德爽鱼皮、艇仔粥、豉油蒸猪肠粉(仅有的三道菜)推荐理由:陈添记靠一盒捞鱼皮发家致富,风靡广州二十多年。挂在门口的获奖证书已经发黄,却不妨碍人来人往的顾客来拎一盒“顺德爽鱼皮”。小店街知巷闻,如果找不到,随便问问街坊便知。美食介绍:鱼皮是顺德小食,手工去皮、飞水,然后用自家酿的酱油来调配,爽而利口,不腥且很入味,还配脆脆的花生,所以颇受追捧。艇仔粥料很足,有鱼片、叉烧、鸡蛋鱼皮、花生、油条,粥很绵滑、味道很好;猪肠粉的豉油味道特配。人均:15-20元恩宁路227号,工业大道南438号都是陈添记的分店。顺记冰室地址:十八铺路/宝华路85号(上下九开头附近)推荐:椰子雪糕、芒果雪糕红豆打底、红豆冰推荐理由:八十年代四大冰室硕果仅存的一家,店面基本没变,盛雪糕的器皿还是老土的矮脚玻璃雪糕杯。除了吃冰之外,镇店之宝就是椰子雪糕了,虽然一个椰子雪糕就要6块,但人气十足。荔影茶居地点:广州上下九路63号名汇大厦六楼 荔影茶居
推荐:青芥辣荔影饺(8、8元/例)、南瓜燕玉饺(6、8元/例推荐理由:吃过仁信,就不用下楼啦,直接到六楼喝茶歇脚吧。荔影茶居是传统的广州茶楼,其中出品的茶食十分丰富,单是饺子就有十几种。或造型独特、或味道特殊,让人只能用惊叹来形容。怪不得上年纪的阿公阿婆也会颤微微的来为的就是吃上一口,现点现蒸的最地道的西关点心。 青 芥辣荔影饺(8、8元/例)。皮是用菠菜汁染成碧绿色,而馅里则包上芥末,看上去晶莹透亮,十分招人喜欢。南瓜燕玉饺(6、8元/例)。看上去简直就是一 个浓缩版的南瓜,不但是颜色,连纹理都做的十分逼真。最好笑的是,上面还顶着一个短短秀气十足南瓜柄,憨态格外惹人会心一笑。咬上一口,皮软中透韧,而馅 中以素菜、鲜菇为主,清香四溢。
上面的都介绍得很详细~不过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还是要补充一些,顺便说说自己的看法。去逛北京路的话,可以顺带去北京南路的好彩煲仔饭试一试,环境虽然一般,但胜在好吃,而且很受欢迎的。去西关(多宝路、长寿路、宝华路、上下九一带)的话,陈添记鱼皮是必须的,而且可以顺便问老板拿份“西关搵食图”(就是西关美食图的意思),当然我必须强调那份地图其实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像是什么人人欢的我就不推荐了,林林牛杂也不推荐,因为林林牛杂太多人光顾了,以致它的牛杂根本没煮够时间没入味就要卖出去了。这份地图的作用在于,西关的路兜兜转转,要找出食店可不容易,所以可以依照地图找出1楼推荐的食店(有好几间都有在地图上标记出来的)~好吃的面店有很多,但我心中最喜欢的叫"第一面",我觉得它的面、汤、用料甚至辣椒酱都可以排第一啊。(我以为我会告诉你们我心中有一个面店自制辣椒酱排行榜吗?)关于黄埔古港(黄埔古港不在黄埔区而在海珠区),其实它好吃的那些东西在市中心也很容易找到,不过黄埔古港的便宜一点。如果是来广州做短途旅游的,我就不推荐去黄埔古港了。在广州生活的或者逗留很长时间的,可以考虑考虑,不过我个人认为,注意是个人认为,黄埔古港略显坑爹。
作为一个本土的广州人,有必要给好好回答这个问题。
著名小吃基本集中在咸的+甜的,辣的没有,广州不吃辣。口味不重,追求色香味俱全,还有背后的故事,例如过年吃的煎堆(有意头,来源我忘了)
咸的有:早餐的拉肠(布拉肠更好,更滑),通常能在遍布广州的银记(各个区都有)吃到比较好吃的拉肠。油炸鬼(就是油条),脆又香。通常在比较大型的酒楼喝早茶的时候会有
不得不提广州的早茶文化,一盅两件,报纸加叹茶(叹:享受),聊聊天,吹吹水,和朋友亲戚联络感情,广州人的一个上午就打发过去了。 早茶通常包括:生滚粥,布拉肠,猪红汤,牛杂,珍珠肠,蛋挞,汤粉面,排骨面,还有出名的蒸笼排骨、蒸笼凤爪、蒸笼牛肚牛百叶等等。
甜的还有马拉糕、叉烧包之类的包点...
基本上早茶就是吃小吃,各种小吃。。我饿了。。。
还有街边小吃:牛杂,广州一绝...
上下九那些什么韩国串串香就不是广州小吃啦,全国估计都有....
甜的有:双皮奶,姜撞奶,推荐百花甜品(文明路一带的确有很多老字号),龟苓膏等等...
还有那些老的街坊常去的小面包店,里面的东西才更加符合老广的口味...
上下九的顺记冰室也很好吃,首推榴莲雪糕和芒果雪糕,相当有水果味,不是调出来的。
看到有人要求煲仔饭,又没有看到有什么人说。于是甩出自己心目中全广州排首位及第二位的煲仔饭,价格比坊间专营煲仔饭的小店贵很多,但是值得,材料不一样,不可相比较。首位的是雅苑餐厅,一家五星级收费的大排档,高中曾于广州短居数月,与她初相见便惊为天人。于是大学读书至今工作,在广州呆了十余年,在我想不到去哪里吃什么的时候,就会到雅苑餐厅,要一煲饭,一条鱼或一碟牛双弦,一碟菜。很少会失望。不管我是住在增城还是上社还是猎德,都会或公车或地铁穿过密集车流人流,到老城区的朝天路,吃个饭,然后又折腾上一小时或更长时间回家。这家是做粤式小菜的经典地方。干净”企理“。一个数日不见便会想念的地方。第二位是番禺的大哥餐厅,一个港式茶餐厅。(见楼上很多人说吴系,我不认可,在我个人,港式是港式,粤式是粤式。茶餐厅是港式的,粤式的相对的给人”打等“的地方是冰室,现时旧冰室要香港澳门才能寻觅到心满意足的了。)大哥的煲仔饭不如雅苑的款式多,我一向偏好腊味。白色的腊花肉,脂肪层已半透明,口感略韧,瘦肉层略微粉薄的暗红,还有坊间少见的润肠,二八偏瘦肠(这个比例有时会是三七)。上台后,不揭盖,沿煲盖边浇上酱油,焖一阵,再揭盖撒葱花。便胜佳肴无数。这两家的用料,味道很干净,吃后无不悦,是我觉得好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再一个就是饭焦的程度和饭的口感了。雅苑的米比大哥的要香,是米香,不是饭香,所以略胜一筹。
这两年跟着男朋友差不多尝遍了广州所有地道的美食。我是山东人,口味偏厚重,男朋友土生土长广州人,口味清淡,所以我们两个在吃上磨合了好久。下面作为一个外地人说一下我心中广州最好吃的小店。1、荔湾区,上下九老西关这儿不必讲了,楼上讲了很多,网上也有很多。2、广州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从早到晚,叫做“直落”,要说吃早茶下午茶,肯定很多人都选陶陶居、广州酒家什么的,你会看到一群钱多人傻的外地游客在那儿排队,其实我吃过最好吃的早茶是在越秀公园附近的雍雅山房。那儿的点心平正靓。3、我很爱广州的粥,和北方不同,最好吃的粥店在中山大学小西门附近,出小西门左转,看到有个牌坊,然后往里走,有一家小店,但是粥和肠粉是在是地道,现在下班晚每次都去那儿吃。不过应该很难找,想吃的私信我~~我带路4、再说一个压箱底儿的,我和男朋友经常去的,不过是在深圳,是潮汕的猪杂汤,只有那一家,真的相信我,我每次都是80块钱高铁就为了去喝那家的猪杂汤,来回160,成本有点儿高,不过真的此味只应天上有。男朋友不吃醋(好像认识的很多广州男生都不吃醋)波及到酸豆角一切酸的他都不吃,我不吃辣,最恶心香菇,所以吃的东西都是经过南北口味共同挑剔出来的,绝对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味。在广州做个吃货挺幸福
上面已经介绍很详细了,我是个吃货 我记得我刚来广州的时候,第一次吃煲仔饭,觉得惊为天人,一点不夸张,只是现在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 就挑几样我个人觉得不错的小吃。 银记肠粉:广州很多个地方都有分店,但是由于师傅不同,还有有一些差别,中华广场附近的东川路里的银记是我认为最好吃的一家。推荐里面的肠粉。 达杨原味炖品:这家好似没有分店,在越秀区文明路160号-1(近北京路) 。店面很小,人却很拥挤,是我喝过的炖品中极好的一家。但是因为品种中有一些比较骇人的食材,素食及环保人士应该会却步。推荐椰子原味炖鸡。 陈添记鱼皮:这也是广州的小吃特色。店家的三样美食中,除了鱼皮一定要尝试之外,艇仔粥味道也很称绝,肠粉倒是一般。 仁信双皮奶:有人喜欢南信,但是相比之下我还是比较喜欢仁信。如果你喜欢吃甜品,那这个是不错的选择。众多分店,我推崇的依旧是东川路的仁信。双皮奶、杏仁糊、盅饭、白云凤爪等都是我的最爱。
除了上面介绍的外还有黄埔古港也不错,姜撞奶,各种地道特色小食...
北京路-文明路一带是个不错的选择,小店很多,八珍煎饺、猪红汤、百花甜品、达扬炖汤,====。
对排名第一的答案我觉得有所遗漏。真正的本地肠粉怎么可以没有华贵路源记(酱油一流)泮塘路汉明(粉质一流)逢源路芳记(分量一流)?银记是糊弄外地游客的好吗?云吞面除了宝华,还有梯云路的吴財记。窃认为广州云吞面家,这两家可谓双壁。以下的无可论者。双皮奶依然推荐东川路仁信,比大良本店还要好。无他,奶粉没放那么多故也。牛羊杂除了金花直街还有观绿路那家,也是成名的英雄。实名反对某答案里的太平沙財记,牛腩瘦的太柴肥的太油,粉用的是红薯粉,毫无河粉应有的那一阵米香味,广州坑爹小吃无出其右。辣椒酱还可一试。补充个人推荐:光孝路和平馆隔壁的顺德馆焖田螺,每天售完即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低俗喜剧》,这部剧里面提到在广西吃牛欢喜的事情,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其实该剧真正的拍摄地点在广州,那家正宗的牛欢喜店也在广州,前段时间和同事去光顾了一下,那家店叫荷塘食府,在广州客村新港中路附近,招牌菜有咸酸菜炒牛欢喜,还有牛鞭汤,还有荷兰豆炒猪西、炖牛眼等,想体验一下广州人什么都吃的饮食,可以来这里体验一下
成裕雪糕店的雪糕华夫饼,玫瑰甜品的杏仁豆腐花,吃过太多热气的东西,还可以去耕田公凉茶铺那里喝一碗甘蔗水或者龟苓膏
那天在富临食府吃饭,看着周围那么多等待的人,我突然有些伤感——原来这就是他们认为最美味的东西啊。所谓的白灼牛肉和生扣鹅掌都加一大堆生粉,导致一点嚼劲和肉味都没有,全他妈的都是生粉味,牛肉、鹅掌,这么好的食材居然能做到那么难吃的极致。
达杨原味炖品也很不喜欢,甜和油搭配在一起不知是什么感受,还有混杂着椰子香味,关键是还加了一些枸杞,受不了。
银记肠粉和华辉肠粉吃过很多家,没什么喜爱。
推荐四哥雪花,台湾人开的店,比顺记冰室好太多;还有陈添记,有骨气的芝士焗番薯;如果喜欢潮汕牛肉,可以到体育西旁边的体育横街,有六七家店,比如海记,很正宗,虽然比潮汕本地的店还差一些
宝华路 丽的茶餐厅 云吞面稍贵,但味道好得想哭德政路百花甜品?比起玫瑰弱爆了,对面的明记都比它好越秀南附近风味馆,牛三星、陈村粉都很好
来我大顺德吧。12月1日刚被联合国评为世界美食之都。中国第二个。距广州1个小时车程。双皮奶,伦教糕,陈村粉,姜撞奶,各种生滚粥……
其实感觉竹升面不适合北方人的胃口,太细太干……目前在广州吃过的最好吃的虾饺是喜客喜宴专门店的,中午特价9.9一笼……中华广场旁边的银记肠粉好吃,感觉比上下九那家好=。=
不吃辣的四川人,口味偏清淡。去年去广州待了几天。出发前搜集了好多“必吃的广州小吃”“最地道的广州小吃”等等……吃一圈下来,真心要推荐的两个:1.达杨原味炖品的整椰顿竹丝鸡!这是唯一一个我现在想想都会流口水的吃食!2.广州酒家的虾饺。有卖相有口感~他家粥也挺好的至于其他,什么姜撞奶、云吞、肠粉的,个人口味不喜欢。建议可以直接去上下九 文明路 北京路,一路吃下去。
喜欢粥品的同学,推荐海珠南路的林记粥店,粥见仁见智,他家的咸煎饼无出其右,比伍湛记强多了,去广州只要时间来得及必定打包三几十只带回给亲朋好友分享。不过要去的可能要尽快了,上次听老板娘说起年纪大了干不动,家里晚辈又不愿意接班,想退休了。还有一家向群饭店,主营传统广州小炒地道粤菜,很有特色味道也不错。他家有很多分店,强烈建议去龙津东路的哪一家,最有广州市井的味道了,最好吃宵夜的时候去,但是要留够肚子哦。另外,茶餐厅这种东西是港产回流生物,就不要挤到广州著名小吃里了吧。再补充一家多宝路生记肠粉,的确好正,小店,旺区边缘,远离人群,知者不多,坚持做自己的街坊生意,记得有一次过去帮衬,点完单同个收银大姐讲肠粉要走青,点知个大姐碌起双眼粗声大气对我讲:肠粉点可以放青菜嘎!水孑孑咁边度好食啊?我哋重来都唔落青菜噶!搞的我一脸惶惶,好像亵渎了某个大师的作品一样,特别是旁边两个无良大爷阴阴嘴一脸贱笑望住我。如果想体验一下广州地道的市井风味可以一试。至于云吞面,以前很喜欢和平中路和十八莆路交界哪家竹升面,后来舌尖上的中国报道了以后就没去过了,不知道现在怎样了。嗯,还有文昌北的婆婆面,不过我重来没有找到,我是在文明路那家吃的,还不错。外地的朋友来广州如果没有本地土著带路是很难吃到地道的本地小吃的,不过按楼上各位的地图走至少也可以体味个6、7分了。说到市井风味,我觉得小吃其实就是一个城市市井情怀的最佳载体,回想一下:铛铛糖、飞机榄、咸酸萝卜、猪红汤,煎饺、牛杂、红豆冰,飘散在这个城市大街小巷的叫卖声仿佛扑面而来。如今有的已经消失无踪,有的已经登堂入室,只闻其味,了无韵味,但总是还有一些在坚持在传承,我想这就是一个城市基本的味道。我把对美眉答案的回复贴在下面,细想一下这或许是我对这个城市最深的记忆了吧:嘿嘿,说起冰室,我在广州的时候最牛逼的是财厅前新华书店旁边的美利权冰室,有同学知道吗?现在好像还在,还有一家名字忘记了,在中山四路文德路致美斋老店对面,萝卜牛杂无德顶!后来跟省粤剧院一起拆掉了吧。至于云吞面,以前响仓边路旧仓巷口有一间个体露天面档,真是大条竹升压面的,叫碗面,师傅渌面渌云吞,大瓷碗里面放滴猪油生抽韭黄粒,冲一大勺大地鱼猪骨汤,再铺面铺云吞,就住大红浙醋和胡椒粉..........顶!流晒口水添。胡乱写的,搏君一笑,或者有兴趣的同学咱们开一个“广州已经消失的著名小吃or店”的问题怀旧一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小吃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