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工职业学院技术学院好吗?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里面的专业怎么样?_好搜问答
|注册&您有新任务,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里面的专业怎么样?
被浏览92次
采纳率:41%
大专里面还算可以,专业嘛,你选一些比较适合男生的,比如,机电,工程造价不错…你自己有没有去看看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分享到:
下面是答答童鞋给您的小建议,您看靠谱吗?初来乍到,弄错了您不要生气哦(*^__^*)答答小贴士
等您帮助的附近的朋友换一换
大家都在搜好搜APP下载好搜摸字APP 随时随地随心搜索 用好搜, 特顺手!
第9天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生命的彼岸。知道了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好吗?物流就业怎么样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好吗?物流就业怎么样
具体说一下,谢谢1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素有“中国化工摇篮”之称的中国重化工基地——南京市大厂镇,隶属于江苏省


教育厅。前身是1958年中国化学工业的创始人范旭东先生创办的“远东第一大厂”——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錏厂厂办校。50年来,学院置身于扬子石化、南化集团、金陵石化、仪征化纤等国家特大型化工企业和南京国家化工园之中,历经南化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南化分院、南京化工学校等变迁,学院始终坚持化工方向不动摇、坚持培养化工人才不动摇、坚持发展化工主干专业不动摇、坚持以服务化工行业为最大光荣不动摇。2001年6月学院独立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校。2005年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进入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行列的化工高职院校。2007年成为江苏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现占地面积678亩,建筑总面积24多万平方米。院内实验、实训室、实训中心、实训基地150多个,其中,中央财政资助实训基地2个,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院外实训基地60多个,已初步形成项目化的实训室、综合化的实训中心、生产性的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的校外基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有400M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2个,有各种球类运动场47个,室内运动场地面积3455 平方米。图书馆藏丰富,各类图书75万多册,期刊740多种。


学院坚持“与地方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坚持“建设好地区支柱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专业,培养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院建有全国同类院校唯一的院内“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首创了“化工在线系统仿真”,形成“仿真实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高危化工行业人才培养实践难的瓶颈。学院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招生范围已扩大到浙江、山东、湖南、江西、安徽等10多个省份。现有教职工600余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的30.84%,学院充分发挥 “厂校一体”优势,实现了学院与南化、扬子等企业“教师”、“工程师”身份的互兼,“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73.64%以上,硕士、博士占专任教师42.36%,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培养对象学术团队2支,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9人,有18人担任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3人。


学院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现有六系二部:即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信息技术系、自动控制系、机械技术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部、基础科学部。现共有36个专业,已形成了一个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和设备、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自动控制为支撑的化工专业群,其中省级以上品牌、特色专业5个,精品课程4个。2006年成功举办“南化杯”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2007年组织首次“南化杯”全国化工系统职工和学生检修钳工技能大赛,获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彰。


学院确立了“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素质基础上有所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大力贯彻“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原则,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校本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归宿点,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实施学生个性化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安全、环保、节能”三大意识,重点塑造学生“诚信守法、吃苦耐劳、责任奉献、团结合作”四大品质,逐步形成了具有化工行业特色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南化特质的“化工人”。学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专业对口率85%以上。2008年在全国首届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评选中被评为“就业工作示范单位”。


学院贯彻产学研合作理念,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科技服务紧贴企业,实现了由向上要项目到下厂找项目的转变;职工培训深入工厂,实现了由职工进校到老师下厂的转变;技能鉴定面向行业,实现了由侧重学生到关注行业的转变。成立了精细化工研究所、污染治理研究所、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的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培训鉴定中心可以进行化工分析工、化工操作工、防腐工等27个工种的培训和考核,形成了学院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技术平台。2006年牵头组建了“江苏化工职教集团”,成为理事长单位,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良性互动。仅2007年就申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科研经费倒帐资金520余万元。

 
 
南化院在南京算好的了,

物流管理专业是学院特色示范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理论,熟悉各类交通货运基地、商贸企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具有仓储管理、货物运输管理、物资资源计划、库存控制、物资营销等实际操作技能的高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制造业、流通业、服务业等行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可从事企业内仓储、采购、销售流通、生产原材料计划等管理工作,可担任计划、信息、客户服务、业务策划等具体工作。本专业设置了助理物流师、英语口语口译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核站点,学生考证通过率达98%以上。

主干课程:物流管理概论、基础会计、电子商务导论、企业财务管理基础、物流相关法规、采购与仓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输与配送、物流专业英语、英语口语及听力等。

主要实训环节:物流软件模拟实训、物流操作实训、物流综合实训、电子商务导论实训、助理物流师考证培训、英语口语口译考证培训等。

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1)江苏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证书(必取),国家CET—4证书(选取);

(2)江苏省计算应用能力考试中级或国家计算机一级(必取),国家计算机二级(选取);

(3)助理物流师(必取),会计、公关员、秘书、英语中级口语口译证书(选取)。

提问者 的感言:前边是废话,后边比较不错,总之谢谢了! 相关知识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江苏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好劲爆的消息_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7,081贴子:
好劲爆的消息
国庆节期间劳动参加对象1.暑期社会实践未合格学生;2.军训未合格学生;3.意向申请奖学金者(义工时间认定);4.劳动教育课未合格学生;5.自愿参加义务劳动的同学。其中上述1—4种情况优先安排。
前排 基油一生一起走,多少基油都不够。一菊花,一被子,一呻吟,一库~哟。。。基油不曾孤单过,一声基油你会懂。好丽友,好基油,一起Go,一起Yoooooooo
哎呦,情侣id挺巧合的,所以让我来看看,支持一下。    想把我唱给你听,       趁现在年少如花。   明媚女子,阳光灿烂,很幸福。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暑期社会实践!
什么东西?我好像都没听说过
什么破烂玩意
没有我 。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吧   --来自助手版客户端
那我要好好军训    ------那个青涩的年纪我们都以为得到了自以为是的爱情。
——小哥哥我是有节操有下限爱捡肥皂穿梭在各大澡堂的机智少年!
没有一项是符合的
我好伤心啊
       你有情,我有欲,小灯一闭,哎我去。。。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我一直想知道义务的啥劳动额
我这么认真军训的人需要参加么
3可是我们班主任怎么没说?   ﹍﹍﹍﹍⣏﹍⣏﹍⣏﹍﹍     玲珑骰子安红豆,     相思红豆,     入骨相思君知否?                            ✎By Alice
正能量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正能量!
小手一抖,经验到手,为了升级,到处游走,纯属路过,不要介意,高抬贵手,立马飘走...
前排,不明觉历——————我们是群快乐的孩子,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狂奔着。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吧   --来自助手版客户端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学院现678亩,建筑总面积24多万平方米。图书馆图书75万多册,期刊740多种。现有六系二部:即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信息、自动控制系、机械技术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部、基础科学部。现共有36个专业。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六合区,隶属于。前身是创办的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铔厂厂办校。历经南化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南化分院、南京化工学校等变迁,2001年6月学院独立升格为。
欢迎各位 ,额外获取10个积分。
主要院系 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信息技术系、自动控制系、机械技术系。
校训 仁爱、求真、笃行、拓新
创办时间 1958年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工科
主管部门 江苏省教育厅
学校属性 全日制普通高校
现任校长 李世收
中文名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 NanJingCollegeofChemicalTechnology
学生人数 11000多人(2012年)
教师人数 600余人人(2012年)
办学类型: 所在地: 江苏性质类别:理工类通讯地址: 南京市大厂区葛关路625号邮政编码: 210048联系电话: 025-028510 、电子邮箱:学校网址:http://www./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地处素有“中国化工摇篮”之称的中国重化工基地——南京市大厂镇,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前身是1958年中国化学工业的创始人范旭东先生创办的“远东第一大厂”——永利化学工业公司迮厂厂办校。50多年来,学院置身于扬子石化、南化集团、金陵石化、仪征化纤等国家特大型化工企业和南京国家化工园之中,历经南化化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南化分院、南京化工学校等变迁,学院始终坚持化工方向不动摇、坚持培养化工人才不动摇、坚持发展化工主干专业不动摇、坚持以服务化工行业为最大光荣不动摇。2001年6月学院独立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校。2005年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进入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行列的化工高职院校。2007年成为江苏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南京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学院现占地面积近700亩,建筑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院内实验、实训室、实训中心、实训基地150多个,其中,中央财政资助实训基地2个,省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院外实训基地60多个,已初步形成项目化的实训室、综合化的实训中心、生产性的实训基地、的校外基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有400M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2个,有各种球类运动场47个,室内运动场地面积3455平方米。图书馆藏丰富,各类图书75万多册,期刊740多种。院坚持“与地方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坚持“建设好地区支柱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专业,培养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院建有全国同类院校唯一的院内“化工生产性实训基地”,首创了“化工在线系统仿真”,形成“仿真实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高危化工行业人才培养实践难的瓶颈。学院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招生范围已扩大到浙江、山东、湖南、江西、安徽、海南、新疆、内蒙古等10多个省份。现有教职工600余人,高级职称占专职教师近35%,学院充分发挥“厂校一体”优势,实现了学院与南化、扬子等企业“教师”、“工程师”身份的互兼,“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75%以上,硕士、博士占专任教师45%以上,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培养对象学术团队4支,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10人,有18人担任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3人。学院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职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是江苏化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学院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现有六系三部:即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信息技术系、自动控制系、机械技术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部、基础科学部、体育工作部。现共有44个专业(方向),已形成了一个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和设备、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自动控制为支撑的群,其中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2006年成功举办“南化杯”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2007年组织首次“南化杯”全国化工系统职工和学生检修钳工技能大赛,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彰。学院确立了“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素质基础上有所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大力贯彻“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原则,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校本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归宿点,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实施学生个性化评价,着力培养学生“安全、环保、节能”三大意识,重点塑造学生“诚信守法、吃苦耐劳、责任奉献、团结合作”四大品质,逐步形成了具有化工行业特色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南化特质的“化工人”。学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专业对口率85%以上。2008年在全国首届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评选中被评为“就业工作示范单位”。学院贯彻产学研合作理念,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科技服务紧贴企业,实现了由向上要项目到下厂找项目的转变;职工培训深入工厂,实现了由职工进校到老师下厂的转变;技能鉴定面向行业,实现了由侧重学生到关注行业的转变。成立了精细化工研究所、污染治理研究所、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院的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培训鉴定中心可以进行化工分析工、化工操作工、防腐工等27个工种的培训和考核,形成了学院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技术平台。仅2007年就申请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科研经费到帐资金520余万元。学院以“仁爱、求真、笃行、拓新”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团结、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及“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铸就了“团结互信、进取争先”的南化院精神。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校本文化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激发办学活力,着力建设,塑造化院品牌形象,增强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把学院建成校园优美、设施先进、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职院而努力奋斗!
突出的专业优势。现有六系二部:即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学系、信息技术系、自动控制系、机械技术系、经济管理系、社会科学部、基础科学部。瞄准行业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一个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和设备、化工自动控制为支点,以化工环保、化工服务、化工建筑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的一个循环再生的化工专业群。现有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1个;院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2个,院级精品课程6个;精细化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两个专业均为全国化工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学院坚持以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2006年成功举办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化工技能大赛。
化学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成立于1958年,几十年来培养了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四”奖章标兵获得者薛魁(化工89级)和中石化劳模、技术能手唐卫泽(化工88级)为代表的、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散布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化工企事业单位,为化工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该系有五个专业对外招生(学制三年):、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有机化工生产技术专业、高聚物生产技术专业和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拥有投资数百万元的化工单元操作实训中心、高分子材料实训中心等实训场所,可分别满足化工类专业和高分子专业的学生进行岗位综合实训的需要,是相关专业学生技能考核和取证的重要场所,具有化工和高分子相关专业中、高级工技能培训、考核与取证资格。化学工程系共有教师46人,其中教授1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14人,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32.6%。“双师型”教师25人,拥有一支稳定的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组成的专、兼职教师队伍。该系的化工原理课程为江苏省省级精品课程,今年正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省级骨干示范专业。作为一个传统老牌系部,化学工程系始终重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职教理念,在培养模式和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岗位综合能力培养。积极与企业联合,举办了“订单式”培养的南通江山公司化工班、惠生公司化工班等。与此同时,该系多年来一直承担面向企业的各层次培训,如中石化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的技师培训、塞拉尼斯公司和江苏中能光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职工的岗前培训等。近年来,该系学生的就业率稳居98%以上,使传统专业老而弥新,始终焕发不竭的生命力。
机械技术系
机械技术系历史悠久,成立于1958年,在我国化工机械职业教育界享有盛誉,使我院成为全国化机职教教育指导委员会牵头学校十几年。1993年就与加拿大合作开展"高中后职业技术交流合作项目",多位老师赴加学习、考察现代职教思想,并在国内宣传和实践加拿大的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职教思想,在化工按CBE思想探索教育改革。1996年,牵头成立华东地区化工职教制冷与空调专业,经过几年实践,成为国内将CBE理论与国情结合,实施教学改革较为成功的专业。1998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科委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络南京中心的培训基地之一。2003年,适应市场需求,组建了"订单式"热能动力设备班级。 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要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研究能力和技术应用研究能力,既当教师又能当工程师。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机械技术系的教师们不断推出新的成果:李健、潘传九老师合作开发了性价比极强的压力容器实验台,现已在几十家大中专院校使用;张志宇、段林峰老师任中国化工防腐蚀协会理事,研制的XZ-1型锈转化剂广受赞誉,独创的搪瓷反应釜现场修复方法和技术为企业制造了巨大经济效益,修复了几百台反应釜;孙见君、魏龙老师的研究项目"弹簧比压可控振动可测机械密封试验装置"被省级评审专家组评价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教师成果中不乏国家专利、省研究课题。"教育实施学分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等职业类制冷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都具有较好水平。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系经过多年的发展, 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机械工程类和技能类应用人才。从原有化工机械专业发展成为以机械近机械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定单或培养为热点的多学制多方向重实用的专业系部。2004年底,经过专业整合,现设有5大专业10个专业方向。分别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含化工机械方向、机电设备方向)、(含数控加工方向、模具制造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方向)、能源技术专业(含热能动力设备方向、制冷与冷藏方向)、建筑工程技术(含建筑施工方向、工程造价方向)、眼视光技术专业。 由于专业实力强,市场定位准确,结合高职人才特点和企业需求进行教学改革,使毕业生能获得CAD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化工维修钳工、制冷工等机械类岗位证书,多年来就业率始终大于95%,深受社会欢迎。特别是同企业联系,办起了"定单"培养班,例如:"热能与动力新浦班"(新浦化工有限公司)、"热能与动力江山班"(南通江山有限公司)和"眼镜技术宝岛班"(台湾宝岛眼镜有限公司)等,使机械技术系的办学机制和教学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应用化学系
应用化学系是学院从事化学化工教学与研究的教学单位,目前开设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高聚物生产技术专业、生物化工工艺、生物技术及应用、工业分析与检验、商检技术七个专业,其中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是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为江苏省高校品牌建设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为院级品牌建设专业。另外,我系与荷兰泽兰德大学合作,开办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综合水资源管理方向)专业的中外合作班。与国内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毕业生就业渠道通畅,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应用化学系实验设备先进齐全,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中心以及各类项目化的实训室及专业实训中心三十多个,所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多次在全国高职院技能比赛中荣获多项冠军。目前系部建设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所、工业分析中心面向学院和社会承担相应的分析测试工作。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应化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拥有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目前我系共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37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比例达8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2%,同时我系还聘请企业老总、企业知名专家、高级工程师作为系部兼职主任、兼职教师。应用化学系积极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多位教师参与起草制订了全国化工类高职高专及大纲,主(参)编、主审出版各类专业教材近二十本,与企业合作完成污水治理、新产品开发及工艺改进项目八项,主持立项省级研究课题六项,提升了高职院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应用化学系在抓好专业建设同时,特别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系部有寸草环保协会、国防教育社团、那一剧社、艺欣社、萌心社团、应化青年杂志社、生化协会等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其中寸草环保协会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2009年环境0721班被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应用化学系全体教师本着一切从教书育人出发,一切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为基础、应用化学为特色,创建品牌为目的,在团结、奋进、求实、创新思想的指导下,以更大的热情和希望去迎接系部美好的明天。
自动控制系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南京化工学校。 1966年,首批仪表中专班招生。1978年招收了全国恢复高考时的第一批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的本科生。1980年起招收高中毕业后(三年)二年制仪表专业中专生。1987年起招收初中毕业四年制中专生。1995年、1997年、1999年先后开始招收电气化、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等方向的初中毕业后四年制中专生。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1992年南京化工学校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1年6月,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转制升格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从此迈入了高等学校的发展行列。截止到2005年,自动控制系累计为国家建设输送毕业生近4000人。目前自动控制系有过程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应用电子、楼宇智能化、计算机控制等六个专业方向,以及一个四年制双专科方向。在校生约1200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事以工业自动化为核心的生产一线的操作、运行、技术、管理等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与实践,不仅可以取得代表知识能力的毕业证书,还可以获得体现职业能力的技能证书,同时在综合素质方面也将有更多的收获。自动控制系师资力量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达 30%,中级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达到70%。还有一批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软硬件建设的大力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提供了保障,学生在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目前,自动控制系校内实习实训面积近万平方米,建有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业控制实训中心、专业技能及相应的专业实验室综合实训室。专业实验实训总资产达 1千3万;相关专业图书103种55600册。校外也建立了南化公司、南京炼油厂、南京集成电路研究所、南京华东电子集团公司等合作关系良好、运行正常的实习实训基地。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使我们学生能在化院真正成材。自动控制系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的卓有成效:与山畔三村社区共建成省级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周末爱心学校”是南京市十大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与葛塘派出所共建“警校共建点”。在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中,夺得“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足球比赛 2Vs 2 ” 、“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灭火大赛”两个一等奖,为学院争光;并有多位学生在江苏省大学生建模竞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比赛中获得佳绩,展现了我们自动控制系学生的丰采。
信息技术系
信息技术系目前已经设置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与实施、系统集成、信息安全)、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运维、网站建设与管理、3G-JAVA)、软件技术(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漫艺术类、室内设计与装潢艺术类、企业形象与产品包装设计、广告与动画制作)等四大专业共12个专业方向,在校生规模1500左右。信息技术系现有专职教师42人,硕士以上学位34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1人,“双师素质”教师36人,另外还有来自企业一线的专家兼职教师近40名。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中小型企业,完成多项中小型网络系统集成、软件研发及艺术设计项目;依托化工行业,参与央财支持的现代化工教学工厂的系统管理与仿真开发的信息技术服务工作,并将现代化教学项目的信息技术真实项目应用于教学。近年来信息系各专业与IT著名企业紧密合作,引入企业教学内容,校企共办专业,形成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2007年与神州数码共建成立神州数码网络学院,2012年与南京金智共建(云运维),2008年与江苏微软共建软件技术专业,2011年起拓展至软件技术(软件测试),2011年起与南京中兴合作共建计算机应用技术(3G-JAVA)培养移动互联开发人才。2012年起,云运维与移动互联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按大类招生的要求,以“平台+模块”的模式进行重构,学生修完“平台”课程后,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需要自由选择专业模块进行学习,实现按不同职业方向进行人才分流培养。经过多年的发展,按学院三维四层的实训体系建设思想,信息技术系各专业专业已经建成初具规模的教学、科技服务的实训基地。建成了满足各专业基础岗位技能共享型课程教学和各专业方向的专业实训室实训中心30个。2009年对老校区校园网进行改造,建立了基于真实场景的老校园网网络实训基地,2011起参与建设纳入骨干示范项目的智慧校园的软硬件建设,与南京金智合作共建我院智慧校园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移动互联、资源共享及虚拟实验实训平台,智慧校园建成后将成为云运维与移动互联专业群各专业基于网络运维、软件开发与维护、移动开发、物联网建设等方面的真实场景的实训基地。2011年起,依托建在校园内的省级科创园----南化院中山科创园平台,本专业群又与园区内多家企业开展了教师科研、学生顶岗实习、学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近几年,特别是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以来,专业群与江苏微软、南京中兴、南京金智、南京嘉环、上海网威、上海融达信息、江苏邮电、等企业密切合作,建成多个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基地,依托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基地,深化教学改革,先后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探索开展工学交替与订单式培养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与社会效果。近几年毕业生受用人单位广泛认可,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
经济管理系
经济管理系(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DEM )成立于2002年,由最初的2个教研室、200余名学生,发展至如今7个教研室、2000多名学生的团队,经管系现在有、有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眼视光技术、空中乘务九个专业。本系设有电子商务实训中心、物流实训中心、营销实训中心、旅游服务实训中心、国际商务会议中心、语音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中心、眼视光实训中心和呼叫中心,可开展高级营销员、导游员、公关员、中级口语、助理电子商务师、助理物流管理师、工程造价师、高级验光员等多种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2011年荣获“2010年度中国商科教育学科竞赛综合竞争力50强职业院校”,2011年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经济管理系将竭尽所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商科教育和培训课程,培育学生“勤思、至信、经世、致用”的特质,为他们的就业与未来生活作好准备;将以“和谐经管、特色经管、活力经管”为共同愿景,专注于教师发展和系综合水平提升;将坚持开放办学、合作共赢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专能,为企业提供人力开发课程及有关服务,以支持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几年来,经济管理系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方向,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始终把办出特色,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经济管理系各专业的设置以服务于周边地区的化学及机械工业经济发展为宗旨,与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相适应。自建系以来,为突出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环节建设,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建成比较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目前经济管理系在校外已建立了10多个实训基地,校内已建成了一个电子商务实验室。经济管理系重视学生的多证书建设,毕业学生一般要求达到英语三级或A级及以上、计算机应用省一级及以上,以及拥有各专业技能证书如秘书证、推销员、公关员证、助理物流师证或助理电子商务师证。0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26%市场营销、就业率达100%,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能较快适应岗位需要。另外,经济管理系也特别重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尤其在职业素质教育上更是长抓不懈。针对女生较多的特点,经济管理系经常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及社团活动,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了全方位提高。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史,同我国的现代化历程和工业化进程有着深刻渊源。在20世纪初叶,著名爱国民族资本家范旭东等人在南京长江北岸六合县的卸甲甸(现为六合区大厂镇),举办硫酸铵厂。1937年2月投产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硫酸铵,成为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联合企业。后因该厂拒绝与日本侵略者“合作”,在投产仅九个月后毁于战火。范旭东逝世后,侯德榜继任总经理,设法恢复工厂生产。1952年,永利公司改为公私合营后,陆续输送了大量科技人员到全国化工、轻工、核能、机械等部门工作,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了技术骨干作用。1958年,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为了保障企业生产,承担培训和支援建设任务,建立了永利化专,由南化公司代管,由此揭开了学院发展的序幕。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中,为支援全国各地的技术力量,保证自身生产和发展需要,南京化学工业公司工厂党委决定成立一所专业学校。1958年8月永利化工专科学校正式诞生,当年学校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录取了一百名统招考生。1959年5月,南化公司在磷肥厂教育科、永利宁厂教育科和所属工厂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南化公司化工学院。学院列入国家批准的高等学校名单,成立了相关专业的系部和教研组。学院开设了全国仅有的添加剂专业,重视课堂教学,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1962年秋,化工部决定撤销南化公司化工学院,12月,迁入化工学院新校址。1965年上半年,化工部决定南化技校并入南京动力学校,校名改为化工部南京动力分校。
1966年3月,南京动力分校从南京动力学校分立出来,改名为化工部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景色(12张)南京化工学校。学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日,化校全面停课。1968年,学校转化为南京化肥厂厂办校,更名为南京化肥厂化工学校。学校在经调查研究,寻找到了一条为工厂培训新工人的办学思路。学校举办了省内的氮肥厂干部轮训班和全国性的冶金部烟气制酸训练班。1973化校恢复招生和上课。学校重归南化公司领导,校名改为南化公司技工学校。根据南化公司技工学校更名为南化公司化工学校。秋季,学校招收新生110名,编入化机、无机专业学习,共四个班,学制三年。1975年至1978年,南化公司工人大学与化校联署办公。1976年秋,学校开设了石油化工专业,标志着化校的化工专业已从无机逐步向有机转变。
1977年5月,江苏省委决定,在化工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南京化工学院南化分院。学校设立了四年制本科化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详情(9张)机、有机、无机、仪表四个专业。化机专业是全国化工中专的牵头专业,化机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学校。1983年5月,经省石油化学工业厅批准,南化公司化工学校更名为南京化工学校1987年11月,南化公司批准我校正式实行校长负责制。1988年11月,化工部教育司委派化工中专教育质量评估小组对我校进行评估检查。评估组认为,南京化工学校是全国化工系统中专中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的一所老校,在全国化工中专中有一定影响,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1993年7月,学校被省政府批准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军训(12张)极进行了以调整专业结构,更新专业内容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化工科将炼制专业改为有机专业,无机专业改为化工工艺,并与南京化工学院联合开办了大专函授班。基础课科开设了营销新专业;工自科与南京动力专科学校联合开办大专函授班,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改为工业仪表及自动化专业;并增开了微机应用与办公室自动化班。学校本部学生增加到1618人,校外办学点增加到12个班。1994年8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1997年,机械厂研究发明的多功能回转窑(复肥设备)获专利。日,南化集团公司和省石化厅领导正式签署《交接协议》,学校由此划归省石化厅直接管理。日,经教育部批准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估,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
50年校庆照片1996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江苏逐步扩大优质中专校升格为高职学院的试点。学校紧抓机遇,加快发展,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先后开设了5年制、4+2学制(挂靠)及3+3学制(挂靠)高职班。在册生人数增加到4335名,其中高职学生1050名。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京化工学校升格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江苏省教育厅直管的一所普通高校。学院升格后,原地扩建,新征土地33.93万平方米进行新校区建设。2005年底,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初评,并取得“优秀”成绩。2006年确立了争创示范性高职院的目标。6月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建设单位。--24日,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江苏化工职教集团(Jiangsu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G缩写成:JSCVEG),学院成为集团理事长单位。日起,学院开始实施二级管理体制。学院的工作重点将进一步转向宏观层面,系(部)是学院实施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在学院宏观调控下依法治教、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2008年2月基层党建考核工作成绩为优秀评级。
党委书记李子全李子全,男,1964年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先后在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东南大学、、、、英国和南通市海安县政府等学习和工作。曾任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和处长、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海安县副县长(挂职)等职务。先后兼任教育部金属材料工程与冶金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和《》副理事长;全国铸造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委员会新技术专委会委员;江苏省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等学校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实践教学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组织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董事;正德学院董事。先后承担了3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市厅级奖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SCI和EI分别收录30和90余篇,参编出版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1本。指导博士后出站2名,毕业博士6名,硕士15名,多名学生获省校级学术奖励。曾担任江苏省首届“材料科学与工程”品牌、重点专业负责人,江苏省“工程材料学”精品课程负责人,出版了包括“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工程材料学》等4部教材。主持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5项,获江苏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项。院长李世收李世收,男,汉族,民进会员,1964年2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自1996年以来历任南京工业大学自信息中心副主任、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南京工大科技产业园股份公司董事长。2008年10月起任江苏省首批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队队长,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11年3月任现职。承担信息网络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高校信息化、科技管理等。近年来承担了多项纵向及横向科研任务,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篇,专著两部。获苏州市人民政府科技合作贡献奖、全国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要社会兼职有:江苏省电子学会网络专委会主任;江苏省高校网络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网JSERNET专家、江苏省评标专家库成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专家、常熟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等职务。党委副书记丁志平丁志平,出生于1958年8月,江苏靖江人,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毕业于,研究生,,教授,1982年5月参加工作,现教授《精细化工概论》《化工热力学》等课程。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8项,拥有专利5项。曾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精细化工概论》荣获第八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二等奖、《化学实验技术基础》被评为第一届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电子出版物职业组一等奖。[5]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沈国良沈国良,出生于1963年3月,江苏吴江人,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大学,,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77年9月参加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机电测控和电工电子技术,现承当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及国际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了《电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两部教材,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六大人才高峰”和“高新产业推广”等多项省级纵向或横向科研项目,主持过省级精品课程,现还担任南京市机械密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化院中山科技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主要社会兼职有:江苏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副院长黄斌黄斌,出生于1963年8月,江苏启东人,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生,理学学士,研究员。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物理。曾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荣获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扶贫促小康先进工作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个人等荣誉称号。副院长赵美惠赵美惠,出生于1956年3月,河北张北人,中共党员,毕业于,现任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1974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河北张北县磷肥厂、河北工业大学、南京化工学校、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和工作。曾任南京化工学校、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职。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与网络多媒体技术。曾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现教授《Premiere Pro与非线性编辑》、《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课程。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项,拥有专利4项,主编并出版《多媒体素材与采集》、《Premiere Pro与非线性编辑》、《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规划教材四本,其中一本获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二等奖,并获2011年度江苏省精品教材。兼任全国化工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组织出版了近三十本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兼任江苏省省直机关女职工委员会委员,曾多次荣获江苏省省直机关工委优秀工会干部称号。教务处处长张小军张小军,出生于1967年10月,江苏镇江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教育学硕士,研究员, 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江苏省高校实践教学委员会常务理事。现教授《大学英语》、《化工专业英语》《统计学原理》等课程。曾独撰26万字《高等职业院校》专著1部;荣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1部;曾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并获校外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一、二等奖11次;主持省级以上课题4项(其中2项已结题,2项待结题);主持获得江苏省高校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2011年10月荣获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以第一成员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曾荣获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全国化工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称号、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首届优秀工作者”称号、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南京市科技专家库成员、学院首批教学科研带头人、课程带头人、教学质量优秀奖5次、教学改革先进个人2次等院级学术荣誉20次。
现有教职工6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校内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2.69%,4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占青年教师总数的比例为60.65%。学院充分发挥“前校后园、厂校一体”优势,基本实现了学院与南化、扬子等企业“教师”、“工程师”身份的互兼,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含实践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78.6%。学院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8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4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1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全国化工职业院校教学名师3人,有29人担任全国化工高职各专业教指委委员,其中主任3人,副主任7人,学院是中国化工教育协会职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江苏化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打造高技能化工人才培养高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理念,坚持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开发与建设原则,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理论—仿真—实操、半工半读、平台+模块、订单培养等方式保障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紧密配合,实现毕业生与岗位紧密对接;取得了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院立足江苏,辐射周边乃至全国,招生范围已扩大到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等省份,现有在册学生11000多人。建校50年,为社会输送了近5万多名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中专、大专、本科),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系统的职业素质教育。学院确立了 “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素质基础上有所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大力贯彻“德育为先、学生为本、创新为魂”的原则,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以主流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归宿点,拓展素质教育内涵,实施学生个性化评价。1名学生获得“江苏省十佳青年”称号,1 人获得江苏省理工类高校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全国化工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国防知识竞赛等各种大型比赛中屡创佳绩。学院正在实施“十一”五素质教育规划。重视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实施创业教育,强化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学院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受到社会普遍好评。全面的技术服务平台。学院贯彻产学研合作理念,加强服务社会能力建设,创办《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加大投入引导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鼓励教师承担承担各类教科研项目,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成立了自动化研究所、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高分子材料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机械密封研究中心、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学院的化工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中国工业防腐蚀技术协会培训鉴定中心可以进行化工分析工、化工操作工、防腐工等27个工种的培训和考核,形成了学院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技术平台。“六合科技创业中心化工研发园”、“江苏省化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先后落户我院实训基地,进一步搭建了学院与企业和地方经济紧密联系的桥梁,使产学研合作有了良好的载体。2006年又成功组建了“江苏化工职教集团”,成为理事长单位,搭建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拥有明显的行业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积淀的资源优势。学院诞生于化工摇篮,扎根于化工高职教育,坚持化工方向不动摇、坚持培养化工人才不动摇、坚持发展化工主干专业不动摇、坚持以服务化工行业为最大光荣不动摇;服务于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建成了集产、学、研、训于一体的化工综合实训平台,提供一个“理论+仿真+实际操作”的环境,仿真系统中数据实时采集于生产现场,学生经仿真培训后再顶岗实际操作,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紧密对接;构建了融“设计—仿真—制造—生产”于一体、工学结合的机械电子综合实训平台;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研发了多媒体仿真教学实训平台,实现了多专业资源共享;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合作求共赢”,积极参与化工企业技术开发和人力资源培养,精心打造化工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创建化工职教品牌。学院以“仁爱、求真、笃行、拓新”为校训,形成了“文明、团结、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及“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铸就了“团结互信、进取争先”的南化院精神。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校本文化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激发办学活力,着力和谐校园建设,塑造化院品牌形象,增强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把学院建成校园优美、设施先进、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现代化高职院而努力奋斗!
古都北郊,江水滔滔,化工学府我为高,永利历史传,旭东精神照。团结互信又进取,争先把行业至高来创造。言仁爱,传求真,身笃行,教拓新。前驱英华卓荦,后起努力追踪,念过去艰辛缔造,愿明朝校誉飘飘。雨花芬芳,茉莉飘香,化工学府我为上,业内人才送,域外美名扬。严谨勤奋求真知,智慧把卓越人才来培养。博学理,尚礼仪,重实践,振化工。前驱英华卓荦,后起努力追踪,念过去艰辛缔造,愿明朝校誉飘飘。
南瓜籽论坛从2013年6月开始筹建,现在已经基本完成,是由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Dyllon同学发起创建的创新型社区网站,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唯一网上交流平台。平台以网上交流、线下活动等方式为南化年轻人搭建了一个快速、贴心、有效的校园生活服务的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让不同喜好的本地网友都能在这里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分享生活感悟、工作心得。
南瓜籽论坛从2013年6月开始筹建,现在已经基本完成,是由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Dyllon同学发起创建的创新型社区网站,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唯一网上交流平台。平台以网上交流、线下活动等方式为南化年轻人搭建了一个快速、贴心、有效的校园生活服务的新媒体平台和网上家园。让不同喜好的本地网友都能在这里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分享生活感悟、工作心得。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化院“,很多时候被学生称为“南瓜院”,“南瓜籽”是南瓜的种子,寓意南化院莘莘学子!
创办这个论坛只是觉得学院的信息交流不够畅通,学生交际的圈子有些局限。每当活动中心有什么活动,而自己全然不知而有些困惑。我希望通过这个论坛可以有些改善。在巨大的学习就业压力下,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同学急需一个可以自由释放自己的平台,同时也需要一个同大家自由交流交友的桥梁,扩大自己的交际面。南瓜籽论坛由学生自主参与打理,是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自由交流的平台空间。
2、学费等收费标准:严格执行江苏省政府有关收费规定。学费:普通类4140元/年(校企合作收费标准为5796元/年),艺术类6800元/年,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专业8340元/年,类12000元/年,其中艺术类、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在江苏招生;住宿费:500-1200元/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化工职业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