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2011高考2011广西文科一本线线

大家预测一下湖北今年(2011年湖北高考)的文科一本线是多少?_百度知道
大家预测一下湖北今年(2011年湖北高考)的文科一本线是多少?
提问者采纳
大概是538-545之内
其他类似问题
湖北高考的相关知识
其他6条回答
525-535之间
今年的文科一本线估计与去年持平,因为今年文科考生数反倒比去年多,而录取比例没有多少增长。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栏目地区导航
高考最新更新
湖北留学网频道生成时间为: 13:03:43异地高考状元一本、二本、三本文科理科分数线专业排名新政对宜昌考生冲击有限 外省考生已会原籍
浏览:159次
()得知消息后,来自陕西的吴女士松了一口气。她的儿子正在宜昌读高二,全家早就搬到了宜昌,“老家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了,要转校回去很麻烦,也怕孩子不能适应。政策出来,我们总算不用头疼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重庆成都长沙长春哈市杭州合肥苏州太原天津徐州厦门郑州宁波青岛南京兰州昆明济南深圳沈阳鞍山大连福州佛山贵阳黄石荆州吉林内蒙洛阳宜昌湘潭襄樊新疆无锡唐山镇江河北南通株洲南宁南昌 宜昌异地高考方案14日出炉,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高度关注。相对于其他省市,宜昌异地高考较为“宽松”的门槛对宜昌考生有多大影响?记者走访城区高中了解到,大部分高三外省考生已回原籍报考,高二部分学生表示还是打算回原籍报考,新政的出台对本地考生冲击很有限。 湖北异地高考门槛不高 根据新出台的政策,自2013年起,凡在宜昌就业的非本地户籍人员随迁子女,具有我省高中学籍,并在我省完成三年的高中教育;随迁子女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有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含租赁)并符合相应条件的,可在宜昌参加高考。虽然我省户籍考生高考报名已结束,但对符合条件的外省籍随迁子女,可以在今年2月26日至3月1日予以补报,2014年及以后外省籍随迁子女的报名与我省户籍高考考生同步。 得知消息后,来自陕西的吴女士松了一口气。她的儿子正在宜昌读高二,全家早就搬到了宜昌,“老家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了,要转校回去很麻烦,也怕孩子不能适应。政策出来,我们总算不用头疼了。”吴女士说,之前她还很担心异地高考的条件会苛刻,但现在看来,已经是很“宽松”了。 记者对照其他省市的异地高考政策发现,湖北省的政策以“学籍、固定住所”等为主,与江苏、黑龙江、重庆等地政策接近,相比之下“门槛”不算高。北京和广东的方案都强调过渡和渐进,上海则与居住证制度挂钩。 外省考生多已回原籍 “高三的外省考生,全部都回原籍报考了。”记者走访城区多家高中,得到的都是这样的答案。宜昌市田家炳高中教务处教务员刘进告诉记者,学校50多名高三外地考生,在高考报名前就已转走,他们来自重庆、四川、陕西、福建等地,“我省异地高考政策出台时间在日,而普通高考报名时间在日至12月6日,考生不敢冒风险等政策出台,所以都回原籍复习备考了。” 记者了解到,夷陵中学、宜昌市七中、田家炳高中等学校的外省考生,部分在高一、高二就转走了。“转学需要花一些时间,学生也需要时间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市七中政教处主任宋光芬介绍,“高考的语、数、外是各盛市自主命题,综合也有自主命题的,有些地方教材都不一样,学生早点回去备考,以适应当地高考。” 宜昌市教育局基教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办理转学籍的外省学生有100名左右,“转出学籍的学生,就不能再回宜昌报考了。而符合条件补报的学生,可能是之前因种种原因放弃回原籍高考、在宜等待政策出台的考生,这部分人数极少,因此新政出台对今年高考的学生影响很小,更多影响到的是下几届的学生。” 走还是留?部分学生很纠结 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部分外省学生表示会留在宜昌高考,他们将成为新政的“受惠者”。市七中高二学生冉春林是重庆人,她想留在宜昌参加高考,“转学会耽误时间,分散精力,怕影响学习。”同班同学张亚琳来自河南,她也选择在宜昌高考,“父母都在宜昌工作,回老家反而没人照顾,留在这里考试方便些。” 不同于这些学生的欣喜,田家炳高中高二学生琼琼却高兴不起来,她因留在宜昌还是回重庆高考纠结不已。琼琼的老家在重庆,她出生在宜昌,爸爸在这里做生意,妈妈之前在城区一家公司上班,两个月前辞职了,就是为了琼琼的转学。妈妈联系老家的亲戚,帮琼琼找到了当地高中,办好了相关手续,前几天刚刚寄来了转学证,但她自己不愿意回去,妈妈却坚持让她转学。 “教材不一样,学习进度、内容和考试都不一样,我担心自己适应不了。”琼琼说,除了学习上的考虑外,自己在宜昌出生长大,对宜昌有了感情,同学、亲人都在宜昌,她也舍不得走。但妈妈的想法是,重庆的录取线相对湖北较低,难度较小些,回去考试更有优势。 “这孩子很有灵性,成绩也不错,如果转走了真是可惜了。”琼琼的班主任邬老师表示,她尽力跟学生及家长解释新政,但还是会有部分学生选择回老家考试,这让她也很无奈。 新政 不会加剧我市高考竞争 宜昌市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也有一些家长询问,外省生源加入是否会加剧我省高考竞争?上大学会不会越来越难?该负责人解释,考生不用太过担心这个问题,“湖北的分数线较高,以前很多人愿意在湖北读,而在外地高考。就算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也会有考生愿意回原籍考试。” 该负责人说,从往年情况看,“高考移民”是从考生较多、高考录取竞争较激烈的地区,流向考生较少、录取竞争较低的地区,从这一点上看,“高考移民”并不青睐宜昌。 “虽然新政对宜昌的冲击不大,但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三峡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赵军表示,省际间高考招生分数线的差别大,导致了高考移民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的反思。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是为了缓解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问题,而宜昌乃至湖北,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地而言,其资源优势并不明显,因此新政的出台,对宜昌考生的影响并不大。 赵军说,目前政策还没有完全放开限制,比如说学生如果没有在湖北读高中、或父母没有稳定职业,可能就没有机会在这里参加高考了,但至少给学生和家长选择的机会,“随着改革的推进,相信高考公平会进一步完善。”
[招飞] 各省空军招飞初选复选动态[艺考] 艺考统考信息及专业辅导[自招] 全国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体育] 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特招[志愿] 月亮岛高考数据库:院校+专业[试题] 全国名校期中试卷下载[辅导] 中国近现代史所有考点[辅导] 40篇短文串联3500高考单词
(责任编辑:沈甜甜)一本:理科533分文科535分
发表时间:
07:50:26 
来源: 编辑:胡伟龙
一键分享给好友:
湖北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划定
较去年呈现整体上扬态势 录取率首超80%
  本网讯(记者曹宇)昨日,经湖北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研究,湖北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已经确定,其中,理科本科第一批533分,本科第二批471分,本科第三批380分;文科本科第一批535分,本科第二批482分,本科第三批417分。
  相比去年一本线理科升6分、文科升4分
  今年,三本以上批次(含三本)分数线呈现上扬态势。其中,理科一本线比去年上升6分,二本线比去年上升9分,三本线比去年上升22分;文科一本线比去年上升4分,二本线比去年上升2分,三本线比去年上升11分。
  今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为 402709人,比去年减少3.5万人,计划录取率高达79.6%。专家预测,实际参加高考人数约为39万人,另外,各高校录取时还会追加计划,这样,今年我省超过八成的考生可以上大学,湖北高招录取率2014年将首超80%。
  今年省属部分院校和专业开始在第一批本科招生后,使得湖北今年第一批本科招生总计划比去年多了7195人,总计划达38821人。这意味着“一本”计划录取率也将创历史新高,比去年提高两个百分点,约为10%。今年各批次本科招生计划约为152497人,加上录取时追加的计划,预计我省逾四成考生可读本科,这也比去年有较大提高。
  艺体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出台
  艺术类:1、艺术本科(一)和艺术本科(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化340分,其它专业文化313分;2、艺术本科(三):美术类,文化270分,专业187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化302分,专业190分;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类、表演类、摄影专业,文化240分,专业190分;3、艺术高职高专:美术类,文化150分,专业160分;非美术类,文化150分,专业110分。
  体育类:本科文化335分,专业素质测试350分;高职高专文化150分,专业素质测试300分。
  艺术特长生,本科文化成绩执行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一键转播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 推荐微博
··········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三峡宜昌网()
新闻速递,信息直达。发送sxsjb到订阅三峡手机报,2元/月,详询10086。
一键转载给好友: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特别话题】晒一晒你当年的高考
积分威望 点
TA的每日心情A3&天前签到天数: 231 天[LV.7]常住居民III
自学成材谈何容易。
内容来自[短消息]
积分威望 点
TA的每日心情A 12:07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谢顶帖,可继续跟帖,高考是一个敏感的热门话题。
积分威望 点
TA的每日心情A 12:07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paragraph]
省招委关于湖北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
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通知
鄂招委[2012]7号
各市、州、县(市、区)招生委员会,各普通高等学校:
经湖北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研究,湖北省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已经确定,现通知如下:
一、理工、文史类
1.第一批本科:理工551分,文史561分;
2.第二批本科:理工494分,文史515分;
3.第三批本科:理工400分,文史448分;
4.第四批高职高专(一):理工320分,文史382分;
5.第四批高职高专(二):理工235分,文史235分。
二、艺术类
1. 艺术本科(一)和艺术本
科(二):文化335分;
2. 艺术本科(三):文化280分;
3. 艺术高职高专:文化200分。
三、体育类
1. 本科:文化363分,专业素质测试350分;
2. 高职高专:文化200分,专业素质测试300分。
四、招收参加高职统考的中职毕业生
1. 本科:477分;
2. 高职高专(一):414分;
3. 高职高专(二):200分;
4. 艺术高职高专:200分。
五、招收参加技能高考的中职毕业生
1. 本科:技能考试D等以上,机械类文化166分,电子类文化170 分,计算机类文化173分;
2. 高职高专:技能考试D等以上,文化50分。
六、高水平运动员
本科:理工494分、文
史515分(专业测试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理
工321分、文史335分)。
七、艺术特长生
本科文化成绩执行招生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积分威望 点
TA的每日心情A3&天前签到天数: 231 天[LV.7]常住居民III
  高考我是一名逃兵
  文/杨远煌
  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明年的高考还会来的。将来有一天,高考可能被取消。貌似时髦的话暗藏几多无奈,几多沧桑,几多感伤。
  汉网宜昌文坛的首版徐斌于6月7日在宜昌文坛发了一个帖子:《【特别话题】晒一晒你当年的高考》。我多么渴望发一篇关于高考的文章。我是一个下岗者,能够做事的大部分时间只能围着生计转。我才浅学疏。我思考着:高考给我带来了什么?种种原因,我发稿子的时间与自己心中的要求迟到,然而,我还得写稿,还是发帖,我高中毕业29年了,人的一生以60花甲计算,快半辈子了,对于高考,我已不想沉默不语了。
  高考,对于我来说,真是不伦不类,啼笑皆非。
  我高中毕业了,却没有进高考的考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可是,这是事实,我们那一届的高中毕业生没有进高考考场的大有人在,他们可以作证。
  我们读完初中二年级,考试后便有了一个分界线,成绩特好的极少数学生被本县最好的高中录取去读高中,成绩比较差的多数学生只能去读初中三年级。我们读的初中三年级是初中开办三年级的首届。我们因为成绩没有那么好而没有权利与机会和成绩特好的少数学生一起去读高中。我们初中多读一年才算毕业。那时还没有中考一说,成绩好的少数学生当然被县里好的高中录取,我们多数学生的成绩不太好,只能被本公社高中录取。
  高中,我被学校分在文科班。选择文科或者理科是学生的权利。可是,没有人经过学生的同意,没有人事先通知学生,学生报名的时候,书本发的文科教材就进文科班的教室,书本发的理科教材就进理科班教室,这么简单就搞定了,不管谁愿意不愿意,至于有学生想调整科班万万不能。我想读理科的,分在被称为低能班和女生班的文科班,学习积极性一下全没了,我是个不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了起来。学校的科班,课程的安排都是为了高考,为了升学率。考得好,学校对老师有物质和精神奖励,还可以去旅游,家长还请老师赴宴,谢师宴是从那时开始的。哪个班分好老师,哪个班分差老师都是学校的事,不关学生什么事。文科班的数学老师就比理科班数学老师差。九年义务教育是后来的事。我们读书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钱。我们还养肥着老师。我的堂兄在公社高中学校教书。堂兄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我们全校那么多老师,学校每月分给每一位老师6斤饭票,15元的菜票。这些饭票和菜票都是从学生的粮食中和菜钱中抠出来的。公社中学后来每年用学生吃不完倒在桶里的饭和菜养了几十头大肥猪,吃肉,学生是没有份的,逢年过节,学校杀猪分肉,好多老师家的猪肉自己消费不完分给亲戚朋友帮忙消费。
  那时的考试营私舞弊的事没现在的多,没现在的明目张胆,没现在的科技,比较少,比较原始,比较现在还算是公平的多,但是黑事还是有的。我们班的某位学生送给某位老师两包香烟,某位老师就把他的座位调整到好位置,上课经常表扬他。我加入共青团后送给班主任老师一条香烟,我和班主任老师没有特别关系,我是凭表现加入共青团的,可是,另一位入团的同学约我买的香烟,我很舍不得的。
  高中一年级读完,暑假补课。我们花钱买罪受。天气那么热,教室里没有电风扇。汗臭,屁臭,脚臭,狐臭夹在一个教室里,我们受着煎熬。补课对应届生又是很不公平的事。课程不变,复读生是不用补课的。补课,老师讲的是高中二年级的课程,我们的新课程,我们不参加不行。高中二年级的第一学期读完,高中二年级的一年两个学期的课程上完,高中毕业考试提前一学期进行。目的是精简一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发给他们毕业证,好让他们回家,留下成绩好的少数一部分学生好突击管理,备战高考。我们的高中毕业证在读高中的时间还没有结束就提前一学期就发了。
  我对自己全没了信心。全班40多人刷去一半,只留20人左右。我们班里复读生接近一半,有的复读生是老三届了,也就是刷去一半就几乎只剩下复读生了。结果真是这样,我的考试成绩排在第22位,只有少数几个应届生。因为堂兄给学校领导说好话,我多出了20元钱才留在班里。
  我们高考前的一个多月的日子,我们还得参加一次预考,预考是省里出卷子,预考过了关的才能参加高考。我们班的学生预考后留下参加高考的只有15个指标,我估计自己没戏,与其让预考刷掉,还不如自己先回家算了,这样,我就成了高考的逃兵。堂兄一再给我做思想工作要我坚持到最后,我的信心怎么也起不来,堂兄只能作罢。
  我回到了农村的家里,我解脱了。为了读完高中,我每个星期天步行20公里回家背一个星期够吃的米和臭豆腐卤,在学校与农村的家之间来回奔波。我的那个臭豆腐卤罐头瓶伴随我好几年。我在学校读高中,我是家里兄弟妹妹们的老大,家里缺劳力,每个星期天我都回家干田里的农活,挑粪,挑谷草头,回到学校有时流鼻血,有时身上疼好几天。一个星期一元的零花钱都难得到手。
  我离梦想越来越远了。我没有好的选择,我当了农民。我的人生的起点落到了最低谷,要想跳出去比登天还难。田里的农活我们书本上学的知识一点都用不着。待我熟练的掌握了各式各样的农活,成为一位出色农民,我的几年美丽的青春年华,我的梦想却被掩埋在泥土里。
  我的祖父,兽医站的正式职工,城镇户口,已退休在家休息的祖父对我说,你去复读吧。我的家里太穷,别说是复读,连养我的资本都没有了,我只有自己养活自己。祖父说,你不复读了,会造孽的。我心里很明白,可是,我有什么法子了呢。
  我的一位叔伯的哥哥在本村小学教书,民办教师,他约我到巴东地区去复读,山区的起分线比平原地区低得多。课程一样,我们去了优势很大的。我们好多同学在平原地区考不上大学,到山区复读一年就辉煌腾达,可是,我连路费都没有,谈什么复读。
  我到了湖南。我的父亲是我的幺祖父的嗣子【过继的儿子】,我是幺祖父的嗣孙。幺祖父在临湘县的某公社医院工作,正式职工,老中医。我在幺祖父那过了一段时间。我的想法是,幺祖父出钱资助我复读,无论在湖南湖北都可以。可是,幺祖父却想我向他老人家学中医。我高中读的文科,学医难有大出息,我放弃学中医。复读的事终于泡汤。
  为高考唱赞歌的人当然有的。考上了大学,国家分配工作,铁饭碗,有固定工资,有福利,有住房,好找老婆。
  我的一位同学,家里他是唯一的儿子,为了他能考上大学,他的妹妹们都只读完小学和初中,他复读了好几年考上了,被分配在某镇农业银行工作。90年,我因事去会他。他在家里招待我吃饭。他对我说,象我这样家庭环境的人都没有考上大学。所谓象我这样的家庭,是指我的父亲有工作单位,是正式职工,属商品粮户口的。其实,他压根儿不知道,我的家里比他家更穷,他能复读几年,而我复读一年都无望。
  我的另一位高中同学,复读了好几年,从理科读到文科,收到了大学通知书,兴奋得晕倒在地。范进中举似的。我以这件事为原型写了一篇小小说。我将小小说寄到了小报社,虽然没有发表,但可以说,我的文学创作是从那时就开始了。
  高考给我贴上了落榜生的标签。我象蜗牛一样背着一个壳爬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仅黄莺笑我,连蚂蚁都笑我。我在兽医站,在兽医行业已经学得干得很出色了,我的一位高中英语老师对我说,你们那一届高考出去的不多。我在家种地的几年,有的农民也说我没有考出去,连我的老婆的只读完初中的妹妹都说,她们知道的谁谁高中应届就考上了大学,说我不聪明。
  高考让我自卑。我读书的高中学校,举办过几次学生会,我一次也没有去,人家衣锦还乡,能给学校出钱出力,我们混的贫穷栽倒,去了对学校一点贡献都没有,不是丢人吗,干脆不去。
  到了新的世纪,我的一位高中同班同学,高考考取的警校,他在派出所工作了多年。上面安排他到本镇派出所当指导员,我见了他,一直不敢直呼他的名字,我不敢正眼看他,他也没把我当一个老同学看待。我要是当一个镇委书记,他一定说我是他的老同学。
  高考,我们那一届的多数高中生得到的不公平太多,被剥夺的权利太多。如果,我们是原告,谁该来当被告,我们不该得到的,我们不该失去的该谁来买单?没有被告来买单的,我们原告已经买了单,怨谁呢,怪自己不聪明,没本事考上大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积分威望 点
TA的每日心情A 12:07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谢杨版跟帖,话说当年,真是一言难尽。
积分威望 点
TA的每日心情A 12:07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三峡晚报讯 (记者杨本波)记者从市夷陵中学获悉,昨日揭晓的2012年高考成绩,让该校师生再次品尝到付出后收获丰硕的甘甜。该校902名考生中475人高考裸分达到文理科一本分数线,刷新了该校去年创造的450人的记录。据介绍,市夷陵中学2009年高考实现文理科高考裸分上一本分数线326人,2010年达到345人,2011年突破400大关达到450人,今年则在历史的高位上实现新突破,创造了文理科上一本线475人的新纪录。文理体艺各类考生上一本线人数达到621人,意味着该校本届毕业生70%可就读一本高校。
  高分层突出也是该校今年高考抢眼的亮点,总分600分以上人数达185人。理科考生中,罗翔鹏高考成绩673分,柴佳琪高考成绩670分,许开来(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制推荐生,上一本线即可录取)高考成绩669分,许雅璇高考成绩667分,陈诗萌高考成绩666分,分列宜昌市理科第2、3、4、5、6名。获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加60分优录资格的叶子萌高考成绩655分,获得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加20分优录资格的罗志薇高考成绩664分;文科考生中,唐艺高考成绩647分,张鼎高考成绩638分,徐笛高考成绩634分,分列宜昌市文科第2、5、7名,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生潘婷瑶(加60分录取)高考成绩597分。据记者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湖北招生组了解到的情况,市夷陵中学有13人可进入两校预录范围。
积分威望 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一个中国的高考,一个民族的高考,牵动每个社会成员神经的高考。
积分威望 点
TA的每日心情A 12:07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paragraph]
我的高考一九七七
--高考不期而至,幸运绝非偶然
作为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的亲历者和受益者,对高考自然比较关注,每年高考时节,往往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当年我的高考,往事历历在目,犹如昨天。
1976年底,我在家乡县城的一家工厂当工人。车间班组里婆婆妈妈多,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工作很枯燥。我的工作是与冲床、压力机、剪板机和钢板打交道,有一定的危险性,好几位师傅的手指头被机床切掉了。这段经历,是我自学和高考一个契机,我很想搞点自动化和自动控制方面的技术革新,解决工人手指头安全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也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想能当上一名以工代干的技术员,坐办公室画图,有机会到大城市出差。
要实现这个愿望,必须要有专业知识。我总共只上了六年小学(很扎实),半年初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二年工农兵中专(学校办在工厂,有一大半的时间在车间干活),只能说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学生,“水货”初中生和“水货”中专生,想搞技术革新,专业知识差得远。按当时情况,上大学,当工农兵学员,我是毫无希望。父亲在文革一开始就被打倒了,长期住五七干校不能“解放”,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大的问题,自己成了“黑五类”子女,被推荐上大学,连做梦都不敢想。
由于白天要上班,全靠晚上学。那时冬天比现在冷,冬夜尤其冷,又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寒冷的冬夜是我潜心学习的黄金时段,往往不知不觉就搞到了十一、二点。夏夜里天气闷热难熬,别人都在外面乘凉聊天,我却在煤油灯下做习题。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个另类,以为我是个书呆子或者精神不正常,连我的母亲也怀疑,儿子是不是真的有问题了,总想法找人与我聊天,让我到外面坐一坐,透透气。虽然入党、参军、上学、提干等好事一概与我沾不上边,但自己还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有志青年来对待,冬天即使下雪,还早起跑步,夏天河里涨大水,我敢一个人徒手游个来回,每天坚持自学和锻炼,日子过得很充实。
县城里消息很闭塞,当要恢复高考的消息在大城市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对此还是一无所知。国庆节期间,省城的越剧团来县城搞巡回演出,因为剧团团长和我母亲一起搞过四清,算是熟人了,团长到我家做客,看我这么爱学习,就告诉我要恢复高考了,省城里的青年人都在复习准备报考,要我也好好准备。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很兴奋,又有点将信将疑,盼望要是真的就好了。
日, 我终于从广播中听到了、从报纸上看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国家恢复了中断11年的高考,对于像我一样对上大学已经不抱任何幻想的弱势青年群体,不啻是天大的喜讯。我知道,“文革”开始后学校里学不到什么东西,社会上像我这样坚持自学的没有几个人,虽然我当初自学不是为了高考,但现在凭考试上大学,我的机会就来了,真是“种豆得瓜”,“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也是高兴得头脑发昏了,竟然在班组里胡说“这次我要是考不上,我们厂里就冒得人考得上了”,一时间传出了车间,连在厂部工作的小学同学都知道了,他好心地帮我打掩护,说很了解我,而我又是个非常谦虚的人,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有人把话给传错了。对于同学给予我的真心爱护,我很感动,但当时也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有点“舍我其谁”的豪情,很爽快地承认自己说了这个话。
正当我踌躇满志,信心百倍的时候,没想到厂里不让我报名。文件规定的招生对象为:“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包括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出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因为我是中专生,中专生报考也要按照年龄超过25周岁的条件来要求,并且我入学时会超过25周岁,厂里对我严格要求,认为我达不到“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出成绩或确有专长”的要求,所以不准我报考,搞得我一盆冰水浇头,从头凉到脚,一下子傻了眼。幸亏车间主任比较关心我,看我成天闷闷不乐,帮我到厂里去说了情,说我确有专长,如果需要的话,车间可以开证明,行不行让他去试一下嘛。车间主任真是我命中的贵人,最后厂里勉强让我填了报名表,但办事人员一再声明教育局肯定不会给我发准考证,报了名也没有用。
也有一些有资格报名的人不报名。从新闻发布到考试只有五十多天,时间太紧了,厂里好多老三届高中生就是因为学业丢的时间太久,复习时间来不及而放弃了。车间的团支部书记也放弃了,我知道团支部书记好想上大学,就问他为什么不报名,他说数理化一门都不懂,报了名也没用。记得76年推荐上大学,他被厂里推荐到了地区,眼看就要美梦成真,没想到被后台更硬的人给挤掉了,搞得他一直气鼓鼓的,可现在机遇来了,他却没有能力把握,只有令人惋惜。
当年因为“文革”的影响,老百姓虽然在“天天读”、“学理论”,又总是受蒙蔽,站错队,所以大家认为文科是耍嘴皮子,理科才是真本事,都不愿意报考文科。当时在大街上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你怎么不去考大学?”,“唉,数理化太差了,考不了。”,“那就考个文科啥”,好像文科很好考似的。当时是先填志愿后考试,我也受了“重理轻文”的影响,也大胆地报了理科。“高考”、“填报志愿”对广大考生非常陌生,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文革”中梁效(二校)写作组很有名,我看见有农村来报名的考生,只知道清华、北大,别的学校连名字都不知道,第三志愿还没法填。我在这方面要强一点,还知道有好学校和一般学校的区别,听说文革前成绩好成份差的想上好大学,只有去读“找矿”或“修水利”的专业,因为自己对电子技术感兴趣,考虑到本身政治条件不过硬,也不敢报好学校,清华、北大就算了。听厂里一位南京邮电学院毕业的工农兵大学生说南邮比北邮好,就把北京邮电学院作为第一志愿。长沙工学院名字听起来不怎么响,肯定不是好学校,填在了第二志愿,又把有所了解的湖北农业机械学院作为了保底的第三志愿,服从分配是不敢不填的,不填组织上说你思想不好,影响录取怎么办?后来才知道这个志愿填报得太离谱,真是那壶不开提那壶,北邮和长沙工学院都是保密院校(北邮78年招生宣传写得很清楚,长沙工学院后来叫国防科技大学。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保密院校?),政治条件要求高得得很,这些学校都不会要一些家庭成份有问题的,而且北邮要比南邮好。
当时厂里还办了个“七二一工人大学”,让青年工人每周利用二个晚上业余时间,学些《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我晚上也在那里学,报纸上公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我决定全力以赴复习,不再去听课了。
过后看起来,复习对我帮助不大,考试主要靠平时积累。一是要学的内容太多,时间不够。厂里生产任务紧,好像不太支持工人参加高考,也没有提供什么方便,除了到县里填报志愿给了二小时,没有放一分钟的假。而且当时厂里的政治空气还很浓,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还被占用搞政治学习,每天晚上七点到九点,搞什么“三大讲”,人人不能缺席,我人坐在那里听班组长读报纸,心在着急复习没有时间,真是如坐针毡。我只能晚上九点以后在煤油灯下学(当时老停电),又不敢学得太晚,怕第二天白天上班磕睡,冲床把手指头给冲掉了。二是没有课本和考试大纲。因我没有读过初中和高中,连课本都没有,也找不到任何,只好看看以前买的并不适合考试的书,也不知道那些要考那些不考。三是没有老师辅导。好像大家都觉得数学的问题最大。厂工会的一个老师利用星期天讲数学,还油印了几页纸的复习资料,全厂有几十名报考者听课。我也跑去听课,没料到老师说你不能报名,不能发资料,这次课允许你听一下,下次你就不要来了,他的话搞得我心情糟糕透了。我硬着头皮听他讲了一堂课,资料也没拿到,也不好意思再去了。四是复习策略错误。由于没有老师,没有教材,没人交流,我的复习成了一个人的战争,完全是在打一场乱仗。自认为数学、物理还可以,语文写一篇作文就行了,政治找报纸看一看、背一背就对付了,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了从没学过的化学上,因为时间太紧,最后化学仍然没有搞懂,而本来会一点语文、政治又没有时间复习。
另外,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会不会发准考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看书时总想到又不让你参加考试,你还学个什么劲?于是心情一下子大坏,脑子总是受干扰,极大地影响了复习效率。
湖北省的高考是在日、7日,印象中天气不太好,突然来了个小寒潮,来不及衣服加有点冷。全省共设821个考点,因为报考的人太多,很多公社也设了考点。考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占绝大多数,平时与书本沾点边的考生就很有优势,所以当年民办教师、大队会计、广播员或书香门第出身的考上的就多。一共考语文、数学、理化、政治四门,总分400分。考题虽然很简单,对于当时多数考生来说,即使是简单的试题也着实感到头疼,尤其是数学,能得高分的寥寥无几。我倒觉得数学还算容易,所有的题目都做了,应该没有大的错误(过后知道小错误还是有的)。试题做完了,后面还有三道附加题(高等数学,不计入总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考几道大学的题目,估计99%的考生不会知道导数是什么东西,但学过的就知道很简单。因为时间充裕,我把附加题也做了二道,第三道是微分方程,我也不会做。
虽然数学考得顺风顺水,但其他的科目就不行了。比如说语文,考试前我还真不知道除了写作文,还会有语文基础知识,有一道是给“我们热爱英明领袖华主席”划句子成分,明明是送分的题,我看了却一筹莫展,我只上过小学语文,哪里知道什么主、谓、宾。物理力学、电学题做得还不错,声、光、热、原子题看不懂只能空着。化学只做了几道无机化学题,也不知对不对,有机化学则是全部放弃。政治主要靠背,我连“十一大路线”也背不全,因为无话可说,提前一个多小时交卷出了考场。我不知道别人考得怎么样,他们可都是上过初中、高中的啊,基础比我厚实多了,我突然觉得考不考得上还真难说,先前的牛皮吹大了。
当时家长们也没把高考当回事,第一场考试结束后,我急急忙忙赶回家吃饭,谁知家里一个人也没有,饭也没有做,好在头天还有剩饭,我捅开煤炉子,匆匆忙忙炒了一碗油盐饭吃了,再去赶下一场考试。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因为国家和家庭的条件都不好,没办法对考生给予什么特殊照顾,不像现在全民总动员,考生都是特保儿。
据统计资料,1977年全国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是570万人,从66届毕业生到78届在校生,13届的考生一同进入考场,最后录取27.3万人,录取率是4.8%,是中国高考史上最低的录取率。湖北省有20.6万人报考,其中只有2.8万人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他全是知青、工人、复员转业军人等社会考生,“老三届”就有好几万人,原计划招收12211人,后来扩招了走读生6000多人,实际录取18396人。由于我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没有学过的内容多,放弃的分数不少,估计总分也不是太高。所幸的是当时考生最头痛的数学,我反而考得比较好,加上又做了高等数学附加题,单科成绩显得很突出。当时报纸有报道,通过高考,发现了不少人才,有的考生已经达到了大学水平,自己应属于这一类,心里就有了底。等到了78年2月底,我果然收到了通知书,虽然与自己填报的三个志愿无缘,仍被武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录取,消息一下子在全厂传开,人们纷纷打听中榜者是谁,工会的老师立刻与我冰释前嫌,把我说成是他的得意学生,为厂子增了光。其实收到通知书后我并不高兴,专业不是我喜欢的,最先我决定放弃,后来在亲友的开导下才去学校报了到。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标志着一段历史的结束,同时又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我也从一个“黑五类”子女一下子变成了“天之骄子”,虽然留有遗憾,但毕竟从此步入一个崭新的天地,开始了新的人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我和当年所有有幸被录取的77级同学一样,对77年恢复高考充满感激,是它给了在十年动乱中不甘随波逐流,仍然渴望学习的青年人一个机会。衷心祝愿高考制度不断完善,能做到录取更加公平、考试更加科学,真正造福于千百万考生和家长,造福于国家和社会。
积分威望 点
TA的每日心情A 12:07签到天数: 4 天[LV.2]偶尔看看I
2012年高考成绩揭晓,我校再传捷报!
  长阳一中2012年高考继连续三年取得节节攀升之后,再获佳绩,特向全县人民报喜:
  2012年,我校890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含民族加分,下同)文史类86人,理工类181人,体育类8人,艺术类37人,总计一本上线312人,一本上线率35.06%!二本及以上上线557人,三本及以上上线807人,累计本科上线率90.67%!
  其中,理工类第一名665分达到清华大学录取控制线;文史类第一名630分;600分以上高分人数理工类40人,文史类20人,合计60人。同时,我校在飞行员招录,中国人大、武汉理工、华农等“985”、“211”工程重点高校自主招生,艺术类中国传媒大学招生,体育类高水平运动员优录等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与2011年相比,今年我校一本上线人数增加77人,一本上线率提升近9个百分点;600分以上高分人数增加5人。
  本届高三是湖北省实施新课改的首届毕业生,全体高三师生拼搏奋进、扎实努力、厚积薄发,他们用辛勤汗水浇灌出了累累硕果。自信的长阳一中人在改革的洪流中通过严格管理、科研引领、制度创新和人文关怀,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努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确保高考成绩持续攀升,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峰欢腾传捷报,天鹅奋羽啸长空!长阳一中全体师生特向本届高三教师团队和全体学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关心和支持长阳一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长阳一中将用拼搏与创新的精神赢得社会的信任,用爱心和责任铸就学生的成功!
积分威望 点
TA的每日心情A3&天前签到天数: 231 天[LV.7]常住居民III
回 徐斌 的帖子
:2012年高考成绩揭晓,我校再传捷报!
....... ( 10:16) 祝贺祝贺,莘莘学子真不容易。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广西文科一本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