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算GDP总值时,为什么就要把宁波排除在外。

最新出炉!宁波2016年实现GDP达到8541.1亿元,可能被佛山超越
明州智见汇
昨天,宁波市统计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2016宁波经济运行情况简析》,公布了2016年宁波各项年度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宁波GDP总量达到854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 杭州的数据是2016年杭州实现生产总值1105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5%。 以下是网络论坛上流传的一份浙江各地市2016年GDP成绩单。从中可以看出,宁波7.1%的增幅,在全省处于中游。 从全国城市来看,宁波与佛山的GDP总量一直比较接近。根据佛山公布的GDP预测数,预计2016年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0亿元,同比增长8.3%左右。按照这个数据,去年宁波超越佛山,今年预计佛山将超过宁波。由此预测,在全国城市的2016年GDP规模排名中,佛山15位,宁波16位。 而GDP规模相对接近的无锡,预计2016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07.6亿元,同比增长7.7%。增幅也快于宁波。 从计划单列市来看①深圳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19492.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增速居全省各地市第一。经济总量继续居内地大中城市第四位,比上年净增近2000亿元,创历年新高。 ②青岛1月23日,青岛市统计局发布数据,2016年青岛市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011.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9%,成为全国第12个挺进“万亿俱乐部”的城市。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1.01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160.67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5479.61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4.7%。 ③大连根据最新的《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大连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50亿元,增长6.5%。 ④厦门2016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3737亿元,增长8%。 上述数据显示,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宁波GDP总量位居第三位(高于厦门和大连),增速也位于第四位(高于大连)。
下面来看看宁波GDP的构成 初步核算,2016年全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4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增速快于全国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4.6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239.6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996.9亿元,增长8.1%。三次产业之比为3.6:49.6:46.8,一、二、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47.0%和52.0%。 工业是宁波经济的基石。2016年全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766.6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99.1亿元,增长7.3%,增速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汽车制造业增长29.9%,石油加工业增长19.5%,烟草制品业增长17.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4%,纺织服装、服饰业下降1.1%。(汽车制造业成为宁波第一大产业)。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3.3%,有限责任公司增长15.7%,私营企业增长7.1%,外商投资企业增长5.2%,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0%。从主要产品生产情况看。全市列入产品目录的214种产品中,114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在3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种产品产量增长,其中房间空气调节器、汽车、光电子器件增长最快,分别增长65.5%、38.8%和31.3%。生产新能源汽车17540辆,占全部汽车产量的5.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3886.2亿元,增长4.1%,实现出口交货值2816.9亿元,下降1.5%。 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增加值占比继续提高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占GDP比重为46.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房地产行业大家都很关心。对经济增长贡献是很大的。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分别增长21.2%和8.8%,合计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6.5%; 全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33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26.1万平方米,增长33.0%。12月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8.0%,增速比前三季度、上半年分别下降15.0和22.9个百分点。 社零方面,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7.6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4.4亿元,增长8.5%。 外贸方面。全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262.1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出口4359.4亿元,下降1.4%;进口1902.7亿元,增长6.5%,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456.7亿元。外贸出口全国占比为3.15%,比上年略升0.01个百分点。 2016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宁波经济发展成绩应该说来之不易。不知道大家有何评论,欢迎各位留言……
48小时热点排行
大家正在看(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11次下载&&|&&总322页&&|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高教版 周加来)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10积分
13人评价428页
1人评价109页
5人评价211页
1人评价303页
1人评价112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10积分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2)表示投资和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投资的边;RnR1R2;????1?r(1?r)2(1?r)n;了利率水平外,还有预期收益,即一个投资项目在未来;从上面分析可知,GDP增加时,投资―利率曲线将向;11.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答:自发消费增加会使IS曲线右移,自发消费减少,;46;
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计算资本品价格的公式为:Cp=
(2)表示投资和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当GDP增加时,投资―利率曲线将向上移动。原因分析如下:影响投资需求的除
????1?r(1?r)2(1?r)n
了利率水平外,还有预期收益,即一个投资项目在未来各个时期估计得到的收益,影响这咱预期收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是投资项目在未来各个时期估计得到的收益,影响这种预期收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是投资项目产出的需求预期,而GDP的增加可以影响投资项目产出的需求预期。当GDP增加时,意味着人们的收入增加,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可能增加,如果企业认为投资项目的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就会增加投资,假定一定的产出量要求有一定的资本设备量提供,则预期市场需求增加多少,就会相应要求增加投资多少。另一方面,GDP增加,则在相同的利率水平下,可以用来投资的资源也增加,这种用以说明产出增量和投资之间的关系数字称为加速数。
从上面分析可知,GDP增加时,投资―利率曲线将向右移动。
11. 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消费和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会有什么样的变动?
答:自发消费增加会使IS曲线右移,自发消费减少,IS曲线左移。边际消费倾向增大,将使IS曲线的斜率变小。因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增大,意味着一定的收入中会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更少的收入用于储蓄。为使储蓄和一定利率水平上的投资相等,就需要有更多的收入来提供相应的储蓄。当更多的收入和一定的利率对应时,IS曲线就会变得更平坦。同理,边际消费倾向变小,IS曲线的斜率变大。 12. 两市场均衡的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收入?为
式中,Cp表示资本的供给价格,R1、R2、?Rn表示资本预期未来的收益,r表示资本边际效率。资本的供给价格也就是资本的重置成本。公式表明,资本品的价格与资本边际效率成反比,与资本预期收益成正比。凯恩斯认为,预期收益的减少与资本边际效率的上升都会使资本品价格或价值减少。 10. 为什么投资是利率的反向函数?当GDP增加时,投资-利率曲线将如何移动?为什么? 答:(1)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提高,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设等。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凯恩斯认为,是否对新的实物资本进行投资,取决于这些新的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为购买这些资产而必须借进的款项所要求的利率的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投资是值得的,如果前者小于后者,投资就不值得,因此在决定投资的诸因素中,利率是首要因素。在投资的预期和利润率既定时,企业是否投资,首先决定于实际利率的高低,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量就会增加。总之,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这是因为,企业用于投资的资金多半是借来的,利息是投资的成本。即使投资的资金是自有的,投资者也会把利息看成是投资的机会成本,从而把利息当作投资的成本。因此,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自然就会减少对投资物品(如机器、设备等)的购买。
答: 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对应的收入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这种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收入。因为在IS-LM模型中没有考虑劳动市场是否均衡,所以不知道这种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收入。由于种种原因,劳动市场既可以均衡,也可以不均衡,即实际就业量既可以是充分就业量,也可以是低于充分就业量,从而实际收入既可以是充分就业收入,也可以是低于充分就业收入。 13. 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答:
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和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当利率降低投资增加时,为了保持产品市场的均衡,储蓄必须增加,进而收入必须增加。若用坐标图上的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IS曲线就向右下方倾斜。如果投资不随利率的降低而增加,或者储蓄不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IS曲线就不会向右下方倾斜。例如投资的利率弹性等于零,即投资曲线垂直,则利率可以变动,但投资不变,从而储蓄不变,进而收入不变,于是IS曲线垂直。
14. 简述影响LM曲线移动因素有哪些?
答:引起LM曲线移动的因素有交易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动、投机货币需求函数的变动和货币供给函数的变动三个。
(1)交易货币需求函数变动引起的LM曲线移动
在货币供给量既定且货币市场始终保持均衡的条件下,交易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将引起投机货币需求量的等量的减少。根据既定的投机货币需求函数,投机货币需求量的减少导致利率的上升。 这样,在每
一收入水平上的利率由于交易货币需求增加都比过去提高了。于是,LM曲线就向左上方移动。如果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则LM曲线右移。
(2)投机货币需求变动引起的LM曲线移动 假定投机货币需求增加,意味着在每一利率水平上,现在的投机货币需求量都增加。在货币 供给量既定且货币市场始终保持均衡的条件下,投机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将引起交易货币需求量的等量减少。根据既定的交易货币需求函数,交易货币需求量的减少导致收入的减少。 这样,在每一利率水平上的收入由于投机货币需求增加都比过去减少了。于是,LM曲线就向左上方移动。如果投机货币需求减少,则LM曲线右移。
(3)货币供给变动引起的LM曲线移动
假定货币供给量增加,增加的货币供给量或者全部为交易货币需求量吸收,或者全部为投机货币需求量吸收,或者同时为二者吸收。为简单起见,假定它全部为交易货币需求量吸收或全部为投机货币需求量吸收。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若全部为交易货币需求吸收,则一方面投机货币需求量L2不变,从而推 出利率r不变;另一方面交易货币需求量L1增加,从而推出收入Y增加。综合结果:利率不变而收入增加。故LM曲线右移。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若全部为投机货币需求吸收,则一方面交易货币需求量L1不变,从而收 入Y不变;另一方面投机货币需求量L2增加,从而推出利率r降低。综合结果:收入不变而利率降低。故LM曲线右移。同理,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则LM曲线左移。
15.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答:当利率降到很低水平时,一方面人们持有货币成本极低,另一方面债券的价格极高,人们预期利率只升不跌,有价证券价格只跌不升,因而会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即对货币投机需求无穷大,这种情况被称作“流动偏好陷阱”。此时,如果政府实现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将十分有效。此时,LM曲线呈水平状,不存在挤出效应,扩张性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16. 自发支出与IS 曲线位置的决定有什么关系? 答:计划的总支出是包括自发支出与引致支出,在IS-LM模型分析中,自发支出取决于利率,引致支出取决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所以,只有当利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某一特定值的结合时,所决定的计划的总支出才能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相等,从而实现物品市场的均衡。
17. 极端凯恩斯主义者如何说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为零?
答:极端的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当存在流动性陷阱时,人们在即定的利率时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所以,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自发支出的增加使IS曲线向右方移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而利率不变。由于财政政策所引起的自发支出增加不会引起利率上升,所以也就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作用最大,而且,流动陷阱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异同点。 答:(1)相同点:它们都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新价值,即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不同点:GDP是按照“国土原则”计算国民经济的生产成果,即不论经济活动参与者是否
为本国国民,只要在本国领土的经济活动都包括在内。GNP是按照“国民原则”计算国民经济最终成果。即不论本国国民居住在哪里,其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全部成果都包括在内。
(3)GNP与GDP的关系为: 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产出-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的产出=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2.试比较实际GDP、名义GDP、人均GDP、潜在GDP概念
答:名义GDP=实际GDP×GDP缩减指数。GDP概念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名义GDP反映的是当期货币价值,实际GDP反映的是与基年相比较的实际价值,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距,反映了一国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程度;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国富裕程度和水平,用同一年的人口数量去除该年的GDP,则可以得出当年的人均GDP;潜在GDP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的资源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它不是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因而也称为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它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缺口称为国内生产总值缺口,可反映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失业状况。而充分就业的失业率也可称为自然失业率。
3.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把中间产品剔除在外?如果计算了这些商品,结果会如何?试解释一种能解决中间产品问题的计算方法。
答:剔除中间产品,是为了避免GDP的重复计算。若中间产品被计算在内,则会严重的重复计算。为了避免重复,可用价值增加值法。
4.在计算GDP时,必须注意哪几个问题?
答:计算GDP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GDP是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最终产品价值以货币来衡量,它等于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产量。第二,GDP以最终产品价值计量,不计入中间产品价值。第三,GDP只计算计算期(一般为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第四,GDP一般指市场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地下经济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5.进行国民收入核算中,试比较储蓄与投资的区别与联系。
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储蓄等于国民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余额,投资则是指一个国家的资本财货今年比去年的增加量。这一增加显然只能是来自当年新创造出来的国民产品中没有被人们消费掉的那部分产品、故有:消费品+资本财物=个人消费+投资=个人消费+储蓄。换句话说,投资来自于储蓄,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投资即等于储蓄。
6.什么要区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答: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即现价)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它既反映实物产出的变化,又反映价格的变化。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它消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实物产出的实际变动。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首要目的在于了解一国经济中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而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可能是由于这些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也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价格变动,或者是由于数量和价格同时变动引起的。因此,当最终产品和劳务价
格发生变动,影响计量国内生产总值时,就需要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实际国内产值,所以,有必要区别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答:不能。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这包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是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时,它还属中间产品。
8.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答:产出指GDP的生产,亦即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价值总和。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费棉花价值为15万元,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
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呢?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旧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的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及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和地租后的余额。假定工资是2万元,利息是1.5万元,地租是0.5万元,则利润就是1万元。因此,
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例如,假定一件上衣卖500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出500元,而这500元又是许多与之有关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衣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上衣是如此,千千万万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来看,总产出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9.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所以政府公债利息不被看作社会创造的新价值,从而不计入GDP。
10.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当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11.为什么存货会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答:存货对厂商来说,像设备一样,能提供某种服务。例如,当市场发生意料之外的需求增加时,成品存货可应付这种临时增加的需要,同时,生产过程要顺利地连续不断地维持下去,仓库也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储备。至于商店,更需要库存必需的商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可见,存货对厂商的正常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资本存量的一部分。
GDP是某经济社会在每一时期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DP之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而不是生产额。例如,某国某年生产9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8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要作为存货投资计入GDP,即看作是企业自己购买存货的支出计入GDP。
1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答: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失业救济金发放则是因为人们失去了工作从而丧失了取得收入的机会才给予救济。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老师发薪水是因为老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13.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高等教育、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应用写作文书、52宏观经济习题二等内容。 
 习题解答 一、略二、√√√××× 1. √。 2.√。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这是经济均衡的条件。只是在不同形态的经 济中,投资和储蓄...  宏观经济学习题二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宏观经济学 简答题 ISLM模型宏观经济学习题二三 1. 简答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和代数式。 解答: (1)持有货币的三...  《宏观经济学》自测试题(二) ___系 专业___ 学号___ 姓名___ 分数___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 1 均衡产出或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2 消费...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 2 第二章 一.基本概念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国民收入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个人收入 消费 国内生产总值 折旧 固定资产投资 存货 投资 个人...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 22 章一、 a.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 ...  《宏观经济学》习题二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宏观经济学练习题 第二编:国民收入决定的静态均衡模型 (一) (3-7章) 一、基本概念 萨伊定理 加速原理 本...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二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一) 单选题 1 、一般来说, IS 的斜率( )。 A 为负; B 为正; C 为零; D 等于 1 2 、在 IS-LM ...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_经济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宁波工业总产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