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是哪的首富是谁

江苏南通启东首富是谁?最好有前一百位!_百度知道
江苏南通启东首富是谁?最好有前一百位!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童锦泉 长峰房地产 上海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首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的位置: &
& 企业报道 & 正文
南通首富之祸 民营500强一夜到破产
 翁海华 杨瑞法 ()
日加工大豆4000吨、菜籽1600吨,日产精制油1400吨的生产能力,是全国最大的精炼油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亚洲第三大油脂加工企业,公司总资产12.5亿元。2005年8月,其“禧万年”还被评为全国名牌产品。
就是这家南通市的明星企业——南通宝港油脂有限公司,一夜之间却进入了破产程序。而为其代理大豆进口事宜的上海五矿,也在一夜之间,不见了总价值达1.9亿元的货物。
“事情发生在9月份”,12月17日,上海五矿的副总经理钮为民称,上海五矿一直为南通宝港油脂有限公司(下称宝港油脂)代理大豆等货物的进口业务,两年多来一直很正常。但在今年9月份,宝港油脂突然资金链断裂,不仅没有偿还到期的货款,还私下转移了大豆、豆油等原本属于上海五矿和上海金泰的货物,两家合计总案值达1.9亿元。
由于自身经营问题,宝港油脂在今年9月遭遇资金危机,银行停止贷款。此后当地政府迅速介入,10月8日,宝港油脂进入了破产程序。
揭秘家居老总“七大怕”
沙特拟打造中东迪斯尼
初步的调查结果表明,宝港油脂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公司总负债有14亿之多,其中光银行贷款就近8亿元,涉及南通以及南京等地12家商业银行,事发后公司董事长陈保存也曾一度潜逃外地。
 1.9亿资金被骗
“没有我们开具的提货单,宝港油脂怎么从港口提的货?”直到现在,钮为民提起此事仍很气愤。
“我们在9月18日发现宝港油脂无单提货。”据钮为民表述,当时货款没有按时到账,就去询问,结果发现货物已无缘无故被宝港油脂提走了。在反复交涉无果,而市场上却出现大批宝港油脂产品的情况下,南通方面的行为涉嫌转移资产,9月29日,上海五矿向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报案。
当天,上海方面就派工作人员赶赴南通,查封了原本就属于上海五矿的一些货物。
现在的一个疑问是,上海五矿的货物被违法提取到底是何人所为?南通港口集团为什么没有履行监管职责?此前记者询问南通港口集团,相关人士均表示不清楚。
钮为民称,上海五矿与南通市政府沟通时,对方承认港口集团无单放货违规,却归咎于下属企业负责人的个人行为;要求上海五矿继续支持,帮助宝港油脂走出困境,可既不承诺最起码的权益保障,又迟迟拿不出具体方案。“南通方面唯一感兴趣的是要上海五矿和上海金泰后面还有三船价值5亿元的货物继续提供给宝港油脂,实际上是要上海五矿和上海金泰填洞。”
上海五矿提供的材料显示,日,上海五矿和宝港油脂签订了一份《代理进口协议书》,协议约定由上海五矿为宝港油脂代理进口5.5万吨阿根廷大豆,由上海五矿对外签定合同,对外开立信用证,办理对外付款手续,并负责货到目的港后的报关、报验、卸货及提货手续。
同时,《协议书》还约定宝港油脂在协议签订日将总货款10%的保证金交予上海五矿。余下货款带款提货,但最迟不得迟于上海五矿对外付款前5个工作日将款划入五矿公司指定的账户,在未结清货款前,货物的所有权仍归上海五矿所有。
随后,上海五矿在日至5月12日,将59306吨大豆全部卸货并报关完毕,原本宝港油脂必须付款1.558亿,但其在9月1日前分期共支付6000万之后,剩余的9500多万资金就没有支付。
9月18日,上海五矿发现,上述价值9500万的货物(在未付款也没有开具提货单的情况下)已经被宝港油脂提走。
同时,上海五矿旗下的上海金泰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在宝港油脂分文未付,没有开具提货单的情况下,代理进口的大豆原油和棕榈油共计9699万元的货物也被其擅自提货。
事情发生后,上海五矿迅速向上海市有关部门作了汇报,上海市政府对此也是高度关注。
上海五矿系国有全资进出口企业,年进出口总额逾8亿美元。
钮为民称,和宝港油脂合作的两年多期间,在今年9月份之前宝港方面的资金都会及时支付。而且宝港油脂是南通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当地政府也很支持宝港的发展,谁也没有想到9月份,其资金链突然断裂。
宝港油脂破产
在未出事之前,宝港油脂的董事长陈保存被公认是南通当地的首富。其公司亦被评为中国民营500强之一。
陈保存为江苏盐城大丰人,早年务农,1989年担任濒临倒闭的大丰第二粮油加工厂厂长,两年内该企业起死回生,后兼并当地的第一、第三粮油厂,组建宝鑫集团,企业日隆。
1999年,陈保存以招商引资的方式落户到南通市崇川区。当时陈的设想是,在南通市的狼山港建立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当年10月,陈保存创建宝港油脂,注册资本3239万元,固定资产5亿多元。
南通市经贸委今年3月份的资料显示,宝港油脂占地90.2亩,均系租赁南通港口集团堆场建设,租期20年。“宝港油脂很特殊,它是建立在南通港口集团之内的,而一般情况下,港口的土地是不允许建立其他公司的。” 一位熟悉土地政策的业内人士称。
当地有银行人士称,最近3年,宝港油脂的销售额有45亿左右。资料显示,2004年其以35.76万吨的产量,在全国食用油行业中排行第4位。
“9月29日,我们报案后,10月8日,宝港就进入了破产程序。”上海五矿方面称,早在9月中旬,当地政府已经成立了托管小组。
上海五矿转给记者的一份材料显示,在9月19日港口集团就对宝港油脂的财务、提交货物流程实施监管。
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10月11日的公告称,已于10月8日立案受理南通市商业银行申请南通宝港油脂发展有限公司破产还债一案,宝港公司已进入破产还债程序。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成立了监管小组,宝港的生产经营由监管小组负责,10月8日,债权申报小组进驻公司。
现在宝港油脂正处于清产核资阶段,12月14日,南通市商业银行一位姓艾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南通宝港油脂的事件当中,南通市商业银行尚有1.7亿元贷款未收回。
此前,南通市商业银行的王卫兵告诉记者,早在10月2日,南通市商业银行就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查封冻结了宝港油脂的资产,以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10月下旬,上海公安再赴南通,“我们追到还有8000万货物在码头的仓库里面,上海公安要吊赃,南通不让吊”,钮为民称,在处理1.9亿货物转移案件当中,遭到南通方面种种阻挠,当时,上海公安要调阅宝港油脂的财务账目,结果也被阻止。
另外,在上海五矿将存放于南通港的属于自己的货物查封后,为什么当地法院又将此货物再次查封,而按照最高院的解释,对案外人财产不能进行保全。“我们的货物是案外资产,理应先归还上海五矿。”
 陈保存的资金链
在宝港事件中,除南通市商业银行贷款金额为1.7亿外,其次是中国工商银行,也有1亿多。而据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宝港油脂整个负债差不多14个亿,其中银行贷款总数在8个亿左右,涉及12家银行,其中南通当地的银行有8家,分别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深发展、交通银行、南通市商业银行,以及南通当地的一家信用社。
事实上,陈保存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贷款,以及信用证贷款。除了银行贷款资金之外,一些代理商为其代理进口货物,资金也有三个月到半年的周转期。
除了固定资产贷款之外,陈保存还利用同一份原料进口单据在多家银行进行重复质押,以获得大笔的商业贷款。
对于宝港资金链断裂的缘由,此前,市场一种说法是,陈保存由于炒期货而亏损巨大,因此造成宝港油脂资金问题,不过记者于10月下旬在南通市采访时,当地政府部门一位官员援引知情者说,陈保存的问题并不是出自资本运作,也不是外面说的携巨资外逃。
据悉,引起宝港油脂资金断裂的真实原因是,当时一笔银行贷款的资金没有找到担保单位(原来担保方为狼山港务公司),从而造成资金链断裂,形成连锁反应。
事实上,宝港油脂由于无土地使用权证,其在港区投入的6.8亿元固定资产无法取得产权证明,不能进行抵押贷款,而为其作担保的港口集团,在今年下半年引进了新的合作伙伴。
南通市经贸委的信息显示,宝港生产用地的出租方南通港口集团正在进行改制和资产重组,土地租赁协议的存续有较大不确定性。所以南通市经贸委建议,为扶持宝港油脂做大做强,应支持其参与港口集团改制,并将该地块从港口集团资产分离,交由国资委与之续签租赁合同。
但土地的续租仍然解决不了资金担保问题。相关报道显示,香港保华集团(0498.HK)投资4.3亿增资南通港口集团,增资后保华集团持有45%股份,原来的南通市国资委和国投交通公司股份比例减持至42.68%和12.32%。
在港口集团进入改制阶段后,新的合作方为厘清港口的资产,不同意港口集团下属的狼山港继续为宝港油脂的贷款作担保,而短时间内,陈保存无法找到新的担保方,另外上海五矿催款愈紧,陈不得已远走他乡。
10月2日,陈保存被证实外逃,但在10月18日,陈保存就被南通检察机关从厦门带回,其子陈剑则被从深圳带回。
10月下旬,南通当地人士称,陈保存失败的根源,主要是企业资金过于依赖银行,资金链绷得太紧。同时,宝港油脂历年的盈利并没有投入到公司的生产经营,以缓解公司的财务结构。2003年,宝港实现销售21.6亿元,利税3.16亿元,出口创汇680万美元。
早在2003年,陈保存就携资回乡投资中鑫生物饲料项目,重组了大丰市供销机械厂、银海轻纺有限公司两个老国有企业,以及筹建棉花、油菜生产基地,和1600亩淡水养殖基地。这些投资使宝港油脂的原本紧绷的资金链雪上加霜。
如今宝港油脂自身的资产已所剩无几。此前一位接近调查组的人士称,宝港油脂资产价值只有2个多亿。据悉,陈保存唯一有价值的是位于市区的新长城大酒店,据说,陈以2500万买下这家酒店,而按照目前的房产价格,现在这家酒店的价值在1个亿左右。
目前,南通方面设想,由美国嘉吉公司来重组宝港油脂,以租赁宝港资产的方式,先进行生产。
?( 07:30:39)
?( 07:06:44)
?( 06:51:01)
?( 07:17:45)
?( 10:41:24)
?( 07:54:26)
电话:010-
(请将“#”改为“@”)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南通首富破产案与政府理性抉择
南通市政府日前以旗下控制机
  南通市政府日前以旗下控制机场、铁路等基建资产的国企作担保,将获得的1亿多元贷款用于贴补陈保存及其宝港公司的偿债资产。后者曾号称“南通首富”,已于2005年因严重资不抵债而破产。   对于南通市政府用国有资产作抵押替宝港公司还债的做法,舆论褒贬不一,多数人认为,南通市政府不应该这样做,因为这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基础。  抽象来看,无论是对国企还是民企,政府似乎都不应有“救市之举”。市场经济的基本要义就是平等竞争,只要竞争,总会有失败者,这是很平常的事。况且,从新的《企业破产法》实施后,国企今后破产,也要走市场化之路。此时政府出资挽救一家民企,确实没有根据。  然而,如果我们不是站在一般的学理而是就现实来说,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站在南通市政府的角度考虑,政府的“救市之举”似乎又是有必要的,是一个“三赢之举”。  首先,从大的背景来看,目前的中国只是一个转型经济,还称不上完全的市场经济,政府不可能退出市场体系和秩序的建设。我们暂且不说在新的《企业破产法》出台前,对于大量的国企破产案,政府都实行特别政策,给予财政支持。支持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  尽管就总量而言,民营经济创造的产值、接纳的就业人口等都超过了一半甚至还多,但至今在行业准入、融资以及其他方面,民营企业事实上处于不平等地位,受到许多有形和无形的歧视。这种情况即使在国家出台非公经济36条后也没有多大改观。所以,南通市政府对一家陷于破产境地的民企施以援手,就不仅是救了一家企业,而是向社会发出了一个重视民营经济的积极信号。即便这家民企,由于自身行为不规范,直接导致其一夜坍塌。  其次,从小的背景来看,陈保存和宝港公司的破产也直接与当地政府有关。虽然宝港公司是民营企业,但其贷款信用担保主要来自南通港口集团下面的一个全资子公司,而南通港在重组前,是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在重组后,政府还保留着2/5的股权。也正是这次重组,在港资控制了南通港口集团后,使得其子公司不再继续为宝港公司的贷款进行大大超过其净资产的违规担保,从而断了宝港公司的资金链,引爆了它最后坍塌的导火索。  第三,至少在事后救火层面上,这是一个“三赢之举”。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政府,或者对债权人来说,都有利。宝港公司总的债务是13亿元左右,其中银行贷款10.48亿元,而宝港自己仅有7亿元,缺口近6亿元,单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清偿的。而最后达成的结果,虽然各方债权人放弃了利息、优先权和25%债权本金,但总算保住了大头。  对企业本身而言,宝港公司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居南通市民企第一位,不仅如此,宝港公司还位列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它也是南通市的纳税大户和就业大户。就业问题直接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拯救了宝港,也就等于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百姓的就业问题。所以,南通市政府的救市举措,称得上是一个理性选择。  当然,此类政府动用国有资产来贴补企业的做法,应该被视为例外,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能成为常态。对政府来说,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百舸争流的自由、规范、平等的舞台。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
《南通首富破产案与政府理性抉择》相关文章
------分隔线----------------------------
& 随机图文
首先是背景资料: 欧洲30年战争以来,金融资本开始有机会超越世俗政权成为一股独立的...
勇敢o耐劳而俭朴的中国民工o我和我的夫人劳拉向你们致意。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7...
2005年以来,有关中国股市的种种“外资阴谋论”层出不穷,有的指向美国、日本等“亡我...
当年来财大时还是个挺帅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发苍苍眼茫茫了。 我经过去年看整个产权...
我对必然爆发的货币战争的几点看法!!! 我个人对货币战争的看法是这样的:一、我支...南通首富沉没档案 - 《商界》2006年第03期 - 杂志博览 - 杂志期刊
现在位置:
&&&&&&&&&&&&&&&&&&&&
广告商链接
南通首富沉没档案
■ 谭 强
《商界》2006年第03期  浏览
  日,南通首富陈保存父子突然朱踪,舆论大哗,人心惶然。
  陈保存,南通宝港油脂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其子陈剑,宝港油脂总经理。宝港油脂,最近3年销售额45亿元,资产总额13亿元,“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省级龙头企业,全国食用油行业老四,2003年南通市民营企业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位。
  日,陈保存被南通检察机关从厦门档获;陈剑则从深圳被带回。
  南通市赫赫有名的上流人士,奈何置10多亿资产不顾,突然一夜人间蒸发?人们惊疑不解。走进仔细打量,才发现此刻的宝港油脂只剩下一具空壳,留在身后的,是巨额的债务。
  初步调查表明,宝港油脂财务冻结之际,账面上流动资金不足z5000万元,加上未曾售出的库存食用油与陈氏父子名下的几辆汽车等,可以直接变现的资产只有2个亿。其余厂区楼房、机器设备等总值8个亿左右的资产,则全都抵押在银行里变做了贷款。而宝港汕脂欠债共计14个亿,两相抵消,最终亏空3~4个亿。
  在空寂的雪山之巅,往蓬松的枳雪上轻轻扔一块石头,就可以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雪崩。上海五矿逼债就是引发了宝港大雪崩事件的这块石头。
  日,上海金泰国际粮油贸易公司和它的母公司上海五矿向上海警方报案,称遭到生意合作伙伴宝港油脂的经济诈骗,原因是两公司进口的大豆被宝港油脂无单提走用于生产,但1.9亿元的货款却拖欠至今,屡催不还。上海警方当即立案调查,陈保存父子随后出逃。
  消息炸开,雪山崩溃、与宝港油脂有着业务往来的160多个债权人立即围聚而来,有银行、进出口贸易商,建筑公司、装修公司等各行各业五花八门的债权人,甚至南通市郊成千上万的农民也提着麻袋,背着背篓,大摇大摆地走进宝港油脂的大门,骄傲地宣称自己是宝港油脂的债权人,因为宝港油脂一直是用食用油换他们的油菜籽,现在宝港油脂破产了,但它还欠我两桶油呢。
  银行闻风而动,立即通过法院查封了宝港油脂抵押在他们手里的资产,冻结了陈保存的银行账户。其他债权人也一拥而上,纷纷抢夺所有他们能拿到手的财产。在一片喧闹和挤兑声中,南通市曾经耀眼的明星企业轰然坍塌,被宣布破产,以资抵债。
  冰雨冷泪
  日,江苏南通下了一场冰雨,寒骨浸心,不知道是不是陈保存的眼泪在飞。
  日,168名来自全同各地的宝港油脂债权人走出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垂头丧气。刚才法官透露消息,如果宝港破产,所欠款项他们能收到30%就不错了,不知道他们的心是不是在滴血。
  日,凄风冷雨掀起浪潮直赴狼山港口,浓雾锁江,巨轮满载着货物漂洋而来,看不清航向,汽笛长鸣,逡巡不敢近、很山港务,这家为宝港提供担保的公司此刻也备受拖累,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风雨中迷茫徘徊。
  在政府的支持下,1999年,陈保存在狼山港务公司内租赁到了一块“风水宝地”,建立起宝港油脂,抢到了优良的深水港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陈保存自有资金并不多,但有高官打招呼,狼山港务公司多年来便一直为宝港油脂提供担保,帮助陈保存从银行贷款。
  随着行业的整体升温火爆,靠着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宝港油脂迅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就坐上了南通民营企业的头把交椅。、2003年,宝港油脂每年赢利高达数千万元。
  到2004年,宝港油脂突然巨亏1亿多元,2005年,再亏1亿多元,深层次原因,下文专述。此前,为保持与政府的良好关系,陈保存又接了大量的政府烂摊子,四处投资,兼并破产企业,特别是在家乡大丰和盐城。宝港油脂的发展因此高度依赖贷款。当公司连续两年巨亏,企业举步维艰时,陈保存已没有自有资金渡过难关,只有寄希望于再向银行贷款。同时拖欠上游供应商的资金。
  2004年4月份,中国银监会通知各地银行暂停在“五一”期间发放新的贷款,央行发出缩紧银根的信号-而中国油广大多依赖银行开具的信用证来采购大豆。中央宏观调控,银行惜贷,没担保就贷不到款。
  宝港油脂的贷款以前一直依赖于狼山港务公司的担保,但到2005年下半年,形势突变,南通港口集团改制重组,原南通港口不再是最大的股东,新大股东为理清港口的资产,不同意集团下属的狼山港务继续为宝港油脂的贷款作担保。
  此时,上游供应商上海五矿已对陈保存失去信心,开始逼收1.9个亿的欠债,直到最后中断供货。公司账面上倒有几千万元流动资金,可一点不能动,否则就等于抽下公司的血液。陈保存在其他地方投资的公司一时也凑不出这笔巨款,只好再找银行贷款把漏洞给补上。然而,所有能抵押的东西都已经抵押了,四处求告。无奈银行天晴借伞,落雨收伞,不但不贷款,反而要收回贷款。最终上海五矿报案,警方找上门来。短短几天,陈保存尝尽人间冷暖,无法找到新的担保人,最终被逼人绝境,迫不得已携子远走他乡。
  逼下深海
  南通首富为何欠上2个亿的债务?年的巨额亏损原因何在?
  一场雪崩将人们的眼球吸引过来,冰山终于露出一角,揭开层层迷雾,一场国际商界的围猎景观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商人推广使用大豆油无疑是成功的,多年来习惯了吃菜油和猪油的人们逐渐接受并追捧豆油,这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豆油消费国,也使得像陈保存这样的豆油行业抢食者在前几年赚了个盆满钵满。然而,一哄而上的结果是国内大豆供不应求,不得不大量依赖进口,陈保存们就这样被迫与世界接轨,最近三年,我国迅即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豆进口国,而大豆是四大粮食品种中国家取消保护政策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受到国际冲击最大的品种、其实,早在1996年大豆就已提前加入了WTO。
  然而,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却没有掌握到大豆的定价话语权。目前国际大豆主要在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以美国公司为主的近10家国际粮商掌握了大豆期货交易价格的话语权,其中又以ADM、邦吉、嘉吉为主。宝港油脂就是通过嘉吉采购大豆。因此,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大豆的主产地巴西和阿根廷,均不得不被国际粮食巨头牵着鼻子走,形成了“南美种大豆、中国用大豆、美国卖大豆并决定价格”的局面。
  当内湖连通远洋,大白鲨,逆戟鲸游进了内湖,内湖里的鱼类或是受到吸引,或是被驱赶着也游进大海.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一场力量悬殊的肉搏战便在更加广阔的战场展开。
  然而,此时像陈保存这样的中国商人们对期货知识还知之不多,缺乏国际贸易经验,风险管理意识也不强。陈保存们的幼稚与无知,为国际巨头们捕猎提供了可乘之机。
  深海掠食者
  多年前,手机,BP机还没有流行,几个来自南方的小姐闯进太原,惊讶的发现,太原的煤矿老板们傻乎乎的,出手阔绰,她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立即向仍然在与精明油滑的沿海城里人周旋的
“姐妹们’发去电报,共车信息,电文措辞简洁、惜墨如金:“钱多,人傻,速来!”全国各地的小姐闻风从四面八方杀人太原,太原歌城盛极一时。
  当中国的陈保存们盲人骑瞎马一样地闯进大洋,估计率先得手的国际投机基金大鳄也向同伴传播着同样的信息:“钱多,人傻,速来!”国际投机基金闻腥而至。
  而此时,中国的陈保存们,还在拼命地扩张增产,争夺大豆,他们还以为,谁能抢购到更多的大豆,谁就能榨出更多利润。又是一年大豆上市时,国际投机基金巨鳄们早已磨刀霍霍,他们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上大举做多,购买大豆期货,营造大豆紧缺之势,巨量的多头持仓和滚动式操作,使大豆价格持续疯涨。掌控大豆产需信息资源的美国农业部又开始新的一轮信息发布,一会儿说巴西。阿根廷遭遇旱情,一会儿又说政府限产,大豆产量预测连续数月不断降低,而中国大豆进口量预测则不断走高,直至最后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信息表明,大豆库存已降到20多年来的最低点。
  中国的陈保存们恐慌了,他们纷纷加大采购力度,以防原料短缺,芝加哥期货市场大豆价格由此从2003年8月份的低点540美分左右一路上涨至2004年4月初的高点1060美分附近,整整猛涨1倍,达到了近16年来的最高点!这种涨幅相当于中国境内价格从每吨2300元人民币涨至4400元!
  在国际投机基金巨头施放的种种烟雾弹中,中国的陈保存们彻底昏了头。他们自作聪明地以为,买来一船大豆,放几天就可以涨价,然后卖出去就能轻松赚大钱。炒作大豆期货显然比一桶一桶卖油更轻松更赚钱、投机心理在陈保存们的心中迅速膨胀,他们疯狂追涨,争先恐后地在2004年春期货价格高位上签订了大量进口合同,其中仅在美国就采购了822.9万吨大豆,平均成本高达每吨4300元,几乎是在最高位接了单。
  他们哪里知道,这简直就是自投罗网,等待他们的正是投机基金巨头冷酷无情的收网、当他们一接单,国际投机基金和美国供货商马上抛单撤离,大豆期货价格一路狂跌,至2005年5月已降至2746元/吨。巨大的高价期货订单砸在手里,抛单将损失惨重,不抛单,那么等到期货到期就必须按当初的合同价格购买,如果以这个价格采购来的大豆进行生产,每生产一吨油就将倒亏219元,甚至更多!
  自作聪明惹的祸
  不怪敌人太残忍,只怪自己太愚蠢。如果不是自作聪明地想投机赌博,脚踏实地做实业的榨油人其实都懂得通过套期保值的办法来将市场风险降至最低。所谓套期保值,简单地说就是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来补偿和冲抵因现货市场上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作为以大豆为原料的豆油行业,陈保存们的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大豆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上。因此,他们参与期货市场的目的,应该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大豆价格上涨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锁定经营成本和生产利润,规避闪成本上升带来的市场风险,而不是投机:一个理智而审慎的经营者,在2003年年底,大豆行情还处于相对低位的时候,就应该未雨绸缨,在期货市场上买进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大豆合约,以防止今后大豆价格上涨而损害原有的加工利润。如果陈保存当初做了买入套期保值,那么,无论以后现货价格涨到什么程度,他仍然可以现货价格购进大豆,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原有合约,用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弥补现货市场上采购所增加的成本。遗憾的是,陈保存们不仅没有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市场风`,反而在投机心理的作用下冒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大量囤积大豆,只买不卖,以为奇货可居。
  因此当大豆价格一路狂跌之时,南通狼山港,陈保存的仓库里大豆堆积如山。此时,高价买来的巴西、阿根廷大豆期货已到期,远洋巨轮将大豆拉了过来,要以当初4000多元/吨的期货价格卖给他,而此时,大豆的现货市场价格仅为2700多元。如果拒买,他将被扣掉当初的保证金,而且还将承担严重的违约责任。
  陈保存就这样和他的同伴一起,像一群不知远洋危险的未成年海豹,因为追逐企鹅,却不幸闯入逆戟鲸的包围圈。杀戮是残忍的,但却是正常的,这就是游戏规则,这就是生态链。
  祸不单行
  糟糕的是,恰在此时,中国开始宏观调控,银根紧缩,银行拒绝为油厂开信用证,屋漏偏遭连夜雨,拿不出钱来的中国榨油厂商四面楚歌。
  陈保存们由此认为,国际投机基金对中国商人怀有敌意,专门针对中国商人设计了陷阱,甚至相关国家的政府也难辞其咎,并称中国的国家利益遭受到了外国敌对势力的侵害。为此,他们呼吁中国政府立即采取强硬措施保护他们,也是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当然,还有一层目的,那就是拒绝履行合约。
  为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2004年5月,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决定拒收三船巴西大豆,理由是中国检验检疫部门发现一船巴两大豆混有染红的大豆.同时,在大豆上还检出杀真菌剂残留物,这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显然这些红豆感染了大豆锈病,不能食用。中国声称要对进口污染大豆实行“零容忍”制度!即一船大豆中不得有一粒受到污染的大豆。
  此举一出,舆论哗然。境外媒体纷纷指责中同大豆压榨商,称这是将杀真菌剂问题作为拒绝履行高价合同的借口和手段。按照美国的检疫标准,每公斤大豆中允许有3粒受污染的大豆、他们认为,这一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也是通行的大豆检疫标准,中国没有理由不接受这个标准。美国大豆协会等6个组织则联合致函美国,巴西及阿根廷总统,请求他们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改变限制贸易的政策,理由是中国的做法已违反了世贸组织协定。
  日,中国政府施行新的卫生进口政策,允许一公斤大豆含有一粒经杀真菌剂处理的大豆。这同样要比国际通行标准严厉许多。美国大豆协会、美国农业部等组成的美国农业代表团于7月中下旬紧急访问中国,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中国各界解释,他们并非有意“陷害”中国大豆加工业。同时,巴西,美国、阿根廷出口商致函中国方面,希望中国立即停止采用政府行为干预大豆贸易,否则,三国考虑向WTO起诉中国。
  中国油榨商诚信顿失,国际形象大受影响。国际粮食巨头由此对中国油榨企业的大豆进口进行“联合抵制”。当陈保存们需进口大豆到美国询价时,美国供货商提出了非常“严格”的条款,要求他们必须先履行原来价位上的合约,并提供相当数量的保证金,方可再签协议,否则免谈。以致一段时期,中国油榨企业几乎开不了工,无豆可榨,眼看着有钱赚不到。
  本已祸不单行,谁知禽流感、猪肉链球菌又跳了出来,陈保存们的处境可谓雪上加霜:禽流感,猪肉链球菌、食用油企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八杆子都打不着,岂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其直接的结果是,鸡鸭鹅猪卖不出去,家禽家蓄养殖业遭受沉重打击,人们捕杀鸡鸭减少喂猪,于是饲料厂的饲料卖不出去了,不得不减少生产:这一来,油榨企业损失惨重,大豆榨油后产生的豆粕是要卖给饲料厂做原料的,豆粕卖不出去,价格急剧下降,以致2005年,陈保存们不但没能止住亏损,亏损反而进一步拉大。民营油厂由此死的死,伤的伤,破产倒闭的就有几十家,整个中国榨油行业损失起码在60亿元以上。
  陈保存就在这股死亡大潮中溺毙,然后浮出水面。
  (编辑 海 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通是哪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