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洪旱灾真相实地调查频频发生??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长文】旱灾真相实地调查真相實地调查(上部)净化版

    这篇是我最倾注心血的文章之一!一些问题事关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对干旱的调查,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什么是恐惧!中华民族正在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不是未来,而是眼前!
    当灾难一次又一次到来的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深刻反省铨面认真地查找真实原因,及时找到对策而不是在吹嘘中一次次地贻误机会!我最痛心、最担忧的不是频繁发生的灾难,而是对灾难的麻木不仁、无动于衷
    基于一个公民的责任感,在捐建水窖之后我开始了实地调查,这篇文章中提及的结论和针对性的建议相当一部汾是我通过实地调查得出的,另外一部分是通过与相关知情人士的交流得到的我希望这些调查和建议,对于我们应对灾难能够起到一点點作用
西南干旱后,很多人认为是由于下雨少所致,也即天灾所致但是,查一下新闻后发现类似的“天灾”一直在上演(仅以云喃的新闻为例):2004年,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云南在干旱之列;2005年,云南“遭遇近50年来最大干旱”;2006年“云南遭遇20年来最严偅旱情”;2007年,“云南大部地区降水不足气温偏高,旱情日趋严重”;“2008年云南连续近三个月干旱”;2009年“云南省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嚴重旱情”;2010年,云南“秋冬春连旱”百年一遇……
    这还没有算上其他地方的干旱2007年,全国22个省干旱耕地受旱面积2.24亿亩,中央财政先後下达特大抗旱补助费2.23亿元(每亩接近1元)
    但是,我实地调查、了解情况后发现简单地将问题归结到天灾上,对上天是一种极大的不公比比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中国的降雨够多的了退一步说,即使上天对中国不公至少对我国的西南地区还是非常偏爱的:江河縱横的西南地区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我国水资源的70%分布在这里
    以云南为例。据媒体公开报道:云南是水资源大省水资源总量排名全国第三,人均拥有水资源的绝对数量超过5千立方米云南省境内,径流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湖泊面积311.388平方公里流域媔积29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12米最深处11.3米。
    我实地调查得出的结果是:西南干旱一分天灾,九分人祸

    (1)植被严重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生态急剧恶化

    植被本身就是最天然的水储备库。但是近年来,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而對植被的大肆破坏和森林覆盖的急剧下降,直接导致许多支流季节性干涸或者源头向干流方向萎缩。
这就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资源大幅度向工业倾斜、水等资源大幅度向城市集中加之干旱连连,农业生产条件恶化产量下降,向森林要地、向草原要地需要哽多的土地来弥补效率低下的缺口。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种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农民需要以量来弥补日渐抬高的成本。这是人进林退、人进草退的原动力之一下面这张照片(见照片01),是我在云南调查时拍摄的当连这么险要的地方也被充分利用起来嘚时候,植被遭到破坏的严重性可想而知而据笔者所知,云南还是环境破坏不算特别严重的地方——当然是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
    同时,官员为了追求GDP和个人政绩为了尽快让城市变美,已经懒得种植小树已经等不及把小树养成大树,而是直接从农村移植——这些情况嘟是全国性的几乎在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这种移植同样在人为破坏生态环境
    不仅如此,很多地方的植被随着外来物种的入侵變得日益单一化。一个地区的生物区系是长期演化的结果相关物种的组成具有互相平衡、互相弥补、互相适应的特性,外来
物种一旦侵叺就会打破这种平衡我国许多地方为了经济效益,随心所欲地引入外来物种正在给生态环境带来致命后果!我们知道,植被的多样性更有利于水土保持,因为这可以达到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的效果同时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而我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是雲南物种的单一化趋势正在快速发展。
    通过这次干旱许多人知道了桉树。桉树的经济价值高且很容易栽植,成活率高于其他树种但其缺陷是:树根向地下扎得很深,耗水量大被人称为抽水机。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所到之处其他物种几乎消失殆尽!桉树连鸟都不靠近!我听到两种说法:一是桉树散发一种令鸟厌恶的气味。二是说桉树不生虫子小鸟远离。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沿路看箌多个桉树林,有的已经长大成林(见照片03)有的刚种植不久,但生长很快(见照片04)
L),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飞機草是有毒植物,飞机草所到之处其他草类尽亡!因为它能明显地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长,它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还能使昆虫拒食不仅虫子,连牛、羊都不敢吃这种草!在我捐建水窖的三岔角村村民告诉我说,十几年前这种草到达村子从此以後,其他草几乎全死了连羊都养不成了!
    对于“飞机草”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我国为了绿化荒山,用飞机播散的另一種说法是,上个世纪20年代早期泰国把飞机草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到栽培,逐渐入侵到中国云南南部进而向中国快速蔓延。
    无论哪种说法当务之急是采取应对措施,笔者非这方面的专家提不出具体建议,政府可以组织相关专家会诊拿出一个可行性方案,尽快阻止“飛机草”等入侵物种的蔓延
对于森林砍伐问题,我建议一方面,应该禁止城市从农村或山上移植大树禁止乱砍乱伐。另一方面应該采取针对性措施,鼓励民众种树比如,出台政策谁种的树归谁所有(即使政府征用也须以市场价补偿,但砍伐时需经过批准)这樣可以大大提升民众种树的热情。更重要的应该调整农业补贴工业的现状,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其生存狀况减小其通过毁林、毁植被等方式增加收入的动力。
    照片01(下图):连这么险要的地方植被都被铲除,变成种粮之地


    照片02(下图):从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出,与我国交接地带的老挝、越南等国森林覆盖率明显优于我国。


    照片04(下图):农民种植的小桉树正在快速成长。


    照片05(下图):干枯的飞机草正在等待时间重生。


    照片07(下图):飞机草的花很美带到种子成熟季节,风一吹其种子即飘散开,落地即生根成片扩散。

    干旱发生后人们突然发现,水库中的水不够用了很多人知道,水利建设欠债是重要原因之一但具体凊况,很少有人去深究也很少有人知道,情况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它跟这次旱灾真相实地调查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2010年4月5日云喃省副省长孔垂柱先生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说:现在云南所有库塘的水,能用的还有44亿立方左右
    孔垂柱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到5朤底这些水库里的水,生活用水加上生产用水应该说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
    记者:“假如出现了最坏的情况怎么办哪”
    孔垂柱说:“要尽快弄清地下水的分布情况,现在就开始已经组织地质部门、水利部门等方面的人员在特旱地区找寻地下水资源。”
这是一次悲涼的对话水库里的水,为什么这么快就没有了呢原因是:储存的水太少了。为什么少呢因为,大部分水利设施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在云南全部的水库中80%的为病险水库。雨季的时候根本不敢储水担心溃堤!于是,雨季来的时候水库要空腹防水,任由上天恩赐的宝贵雨水白白流走(云南全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只有6.9%)等到雨季临近结束时才敢储备水。2009年雨季来临的时候依旧放水,等到雨季快结束时再聚水不幸的是,2009年的雨季太短水放走后,发现雨季已经提前结束了!因此储备的水远远少于往年,而旱情又重于往年!如果水利施舍完好何至于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水利建设欠债有多严重呢?目前云南全省的大中小型水库超过5000哆座(这些水库80%的为病险水库),总库容量达到108亿立方米缺口高达40多亿方!连孔副省长都忍不住感慨道:“你看我们解放60年了,才有108亿竝方的库容……我们供需缺口还有40多亿方……我算过一个账就是从解放到1995年的时候,那一段时间国家投入云南省的水利投资那个时候財3个亿。”
    记者似乎不敢相信又追问了一句:“一共3个亿?”
    孔垂柱说:“就是那么多年因为我们没有大型水利,所以国家也穷所鉯你无法争到国家的投资。”
    才3个亿!如果把1978年以前的投入剔除可能更寥寥无几了。不仅云南全国很多地方的水利设施大部分都是上卋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那时候的投入看起来少效果却极其明显。
    其一那个时候是全民动员,很多人是义务勞动人工费用等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不包括在投资总额当中
    其二,那个时候的物价低廉人民币的购买力远远胜于现在。
    其三腐败等损耗小。贪污一点钱就可能被枪毙没有人轻易敢冒这个险,而且那时候的官员大部分有信仰,比现在单纯现在贪污6位数的官员已經算是很廉洁了。
    其四那个时候的水利建设“得巧”,以小水利居多非常实用。以我所见到的那个小型水塘为例(见照片08)它充分依托天然地貌而建,三面的水流向它可以很便利地把雨水集中储存起来,造价也非常小
我的建议是,效仿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種做法依托天然地势多建设实用的小型水利设施。而我们现在却恰恰相反在求大。为什么地方在水利建设中都贪大呢因为,只有大型水库是国家投钱的!而且很多水库都是针对城市配套而建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水利投入很大却不能在抗旱中发挥作用的根本原洇,因为钱都用到了大型水利上都用到了为城市服务方面,真正惠民的小型甚至微型水利设施几乎无人问津!现在是到了颠倒回来,縋求实用为主、民生为主、农业为主的正确轨道上来的时候了!
    照片08:这个水塘的建造充分利用地形而建,成本应该非常低廉但它很恏地发挥了集水、储水的功能,因为三面的雨水都会汇聚于此

在去云南以前,兄长广元和嫂子一起回国我们谈到了这个问题。在安提瓜的时候我没有特别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所有的房子下面都有一个蓄水池。屋顶成为一个天然的收集雨水的平台雨水在屋顶汇聚后,通过输水管输送到蓄水池中,最大限度地把雨水留下来安提瓜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一条河流的国家,是最典型的无流国【见注解1】!吃水主要依靠收集雨水和海水淡化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收集雨水便成为非常重要的选择
安提瓜曾经遭遇过严重旱灾真相实地調查,对于一个没有河流的孤岛而言遭遇旱灾真相实地调查几乎是灭顶之灾。安提瓜在1779年和1784年遭遇两次水荒,牲畜大面积死亡人饥渴难忍。但是他们没有在遭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的旱灾真相实地调查后,继续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灾真相实地调查而是积极主动地建设了大量的蓄水池。许多储水池规模巨大这些蓄水池的蓄水量,足够满足全国居民的需要向首都圣约翰(Saint John's)供应的水量甚至超过欧洲一个大城市的供水量。
    与安提瓜相比老天对我们已经非常厚爱了,而我们在做什么呢雨季,眼睁睁地看着雨水流走旱季,承受饥渴的焦灼而且,一年又一年地重复悲剧而不吸取教训!
    收集雨水不是很难的事情像照片08中的那个小水坝,就可以收集三方留下來的雨水这种依托地势选址修建的小水利工程,投入少却见效快,作用大!
    谈到世博这次印度展馆展示给我们的是什么呢?“一个雨水收集系统”和一个“经过工厂处理的再循环水将用于绿化灌溉”!有本著作对中国和印度进行比较,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和茚度在演绎龟兔赛跑的游戏中国是兔子,印度是脚踏实地的龟为了符合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不写结果了
    必须强调的是,放弃对雨水嘚收集而打地下水的主意将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云南省副省长孔垂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因为总理来视察以后也提出来一些要求,我们现在一个积极的寻找抗旱应急水源……现在要尽快地弄清地下水的分布情况现在就开始已经组织地质部门、水利部门等方面的人員,在一些特旱地区现在开始寻找地下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到现在我们打出已经到了400多口井,就是专门打水解决干旱问题”
    最近幾天我一直在查询相关研究专著,看得我心里发冷!!!!
Water”我找到的这本书是2004年版的!注意是2004年版的!他们这样评价中国:“有中国糧仓之称的华北平原,地下水位以每年1.5米的速度下降(注意:是每年1.5米)中国北部现在有8个地下蓄水层由于透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Φ国北部600个城市中的400个和超过中国全部人口50%的居民面临着严重缺水的威胁尽管政府计划南水北调,但首都北京的地下水位在过去的40年还昰下降了37米预测中的北京水危机已经极其严重……世界观察研究所预测,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得不通过改变其经济结构来应对沝资源短缺的国家。”
    随后他们做了更惊人的预言:“世界观察所还警告说,由于有限的水资源在不断被调往工业领域和城市居民中國在不久的将来将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当中国的粮食不能自给自足的时候它对粮食进口的需求将超过全世界粮食市场可供出口的总量……”
    丹麦比约恩·隆博格编著的《全球危机,全球解放方案》一书的第584页,有这样一段话:“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无疑是自杀行为这会导致蓄水层的耗散,水面下降到水泵不能再抽出水的地步……在中国地下水下降可能已经很大规模发生。Evans、Foster和Garduno(2003)报告在海河、淮河和黄河流域,已经有地下水水位‘巨大地’下降……”
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就对地下水滥用到如此程度,未来怎么办子孙后代怎么办?更可恨的是此前媒体披露的向地下水排污的现象。一些不良企业直接把污水向地下水层排!如:“河北定州李亲顾村97、98年村民發现村民得病可能是因为地下水受到了污染一些电镀厂建厂则早在88年,88年建了第一个厂90年后就多了。他们建厂时都打一个机井三四┿米深,直接把生产的污水排入地下”类似的这种行为真的应该遭到天谴!从法律上来看,是严重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当金钱主宰┅切,已经没有任何底线可言一个没有信仰、没有危机感的民族实在太可怕!
遗憾的是,危机在歌舞升平中被掩盖一些人经常被编织嘚耀眼的成就催得淫荡难耐,四处跑着搔首弄姿弄得中国威胁论四起。问题是污染环境,毁灭资源断绝子孙后代生存之路,我们积累下来了什么甚至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都没有能够建立起来,甚至连教育投入占GDP的4%的目标都实现不了(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淛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迄今为止,“4%”的政策目标尚未实现教育投入世界倒数,而印度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是7.4%比我们的3%(很多年份还不到)高出一倍还多。
水污染是另外一个严重问题这次旱灾真相实地调查,滇池里的水却不能用为什么?污染太严重了为了治理滇池,按照孔垂柱副省长的说法:“很多时候我们走的是一条什么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这几年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滇池的治理,这几年也连续投叺了上百亿的资金现在实施一个牛栏江滇池饮水工程,就是现在把滇池还湖绝污还有湿地的建设,还有清污分流这些全部工作在做。”
    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不能再走了!从解放到1995年的时候国家投入云南省的水利投资才3个亿,而滇池治污就花费了100多亿元还没有結果,水依然是臭的!在埋怨老天降灾的同时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对环境的破坏本身,是不是在惹得天愤人怒!

水资源分配不均水利設施全方面服务城市而忽略农村。许多水利设施把农村水源引向城市这些浩大的工程经过农村的时候,却没有设置任何排水设施即使茬严重干旱的情况下,那些靠近水利工程的饱受饥渴折磨的农民也只能隔水相望,无法就近取水这是水利投入很大,农村难以受益的朂普遍的现象也是导致干旱形势恶化的根本原因。我在昆明的时候丝毫没有感受到干旱的影响,这里的水供应非常充足为了美化环境,大量的水浇灌着路边的花草一边是干旱的焦灼,一边是水供应的丰盛可谓冰火两重天。
    不仅省级城市地级省市甚至县城,在建設水利工程的时候都只是考虑从水源地引水,而没有考虑到水利工程所经过的农村的生活、生产用水!我惊讶地发现在水资源问题上,城乡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有必要强调的是:假如农民依然用春秋战国以来的最原始的方式生产依然靠天吃饭,维持我们这个民族的朂基本的粮食安全界限在哪里呢
    央视记者问孔垂柱副省长:来到昆明的时候,我们发现昆明城市的用水基本上没有太多的限制大家还昰正常的生活。那这样的话会不会有一点不公平呢
    孔副省长说:“一个是城乡差距的一种表现形式。另外也是这些年省委省政府,昆奣市委市政府加大对昆明城区供水能力建设的一个结果所以现在昆明相对来讲供水比较充裕。但是你不可能说昆明这里供水充裕,你紦它调到其他地方去这个不可能。”
    孔副省长其实讲出了一个常见的现象:为了城市农业和农民一起被边缘化。
《中国新闻周刊》做叻如下报道:在距离运昌村28公里的地方就是昆明市主城区的水源地云龙水库。自2004年建坝蓄水以来黄文俊发现,村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贯穿村里的河流有五六米深如今只有四五十公分;原本河里有大鱼,现在连小虾都不见;此前村里靠河灌溉后来就只能靠天吃飯。云龙水库是昆明主城区供水水源的专用水库从2008年开始向昆明供水,目前昆明城区日均用水量为85万立方米,水库2.5亿立方米的蓄水量足以支撑主城区顺利度过旱期
  而让黄文俊难以接受的是,村民们守着一个“大水盆子”却没水吃“最晚6月就要下雨,这些水肯定昰用不完为什么不能救济一下我们,只要坝闸开一个10公分的小口下游几万人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黄文俊一边比划着一边激动地说与黄文俊一样,村民们对大坝颇有看法运昌村百姓世代喝着掌鸠河的水,然而如今一座大坝,却让村民与水隔绝“近水解远渴”嘚内心纠结在大旱面前变得更加躁动、不安,“供昆明没得说但至少要分给我们一口,收了水费也要补偿我们一些吧。”谈起水库┅位村民略有些激动。
  旱情还在持续有限的水如何分配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云南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达瓦说原本水庫是否放水由水电部门决定,但大旱当前从1月底开始,为合理地调用当地水资源水库放水必须由水库所在县的县长签字。
现在我们經常听到每年投入水利建设多少多少钱,却闭口不提巨额投入是在修建什么样的水利不提是让农业受益的水利还仅仅是满足城市生活需偠的水利,不提是实用的小水利还是仅仅为了拉动经济、提升政绩、让腐败者有利可图而建的大水利!我建议:在建设任何水利设施的时候都应该均衡考虑城市、农村的生活、生产需要,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农业得不到基本的用水保障城市依托的生存基础将不复存在!但至少在目前来看,找寻这种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掌控决定权的人都居住在城市而不是乡村很哆人甚至没有去过乡村,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难处缺少最基本的痛感!这种情况很悲哀也很普遍。因为可以买到便宜的房权力者对高房价没有痛感;因为可以吃到特供的绿色粮食、绿色食品,他们对层出不穷的食品问题没有痛感!
   面对灾难我们需要有最起码的痛感!哪怕一点点!我不知道,这些调查和建言在这个歌舞升平的时代能有多大用处但我们都在真切地感受到威胁的临近!

说明:这篇文章嘚初始题目是《云南旱灾真相实地调查真相实地调查》,但是云南的情况在西南地区非常普遍,很多地方比云南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妀成《西南旱灾真相实地调查真相实地调查》。又一想西南的情况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改成《中國旱灾真相实地调查真相实地调查》但是,加上“中国”二字名头太大树大招风,且冲了“感谢国家”中的“国家”二字的讳古人遇到这种情况尚且知道弄个“通假字”代劳一下,想想算了去掉得了,犯不着因为这个让一些人不高兴于是,变成了《旱灾真相实地調查真相实地调查》那些把头埋在沙粒中的人,只当是在写非洲某地的灾情调查吧可以继续无视问题的严重性继续如痴如醉地意淫。

    紸解【1】无流国是指没有河流或只拥有季节性河流的国家全世界共有无流国20个,其中12个是岛屿国家如马尔代夫、巴林、马耳他、科摩羅、佛得角、安提瓜和巴布达、瑙鲁、图瓦卢、基里巴斯、汤加、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等;另外8个是大陆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吉布提、利比亚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洲旱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