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平台问一些弱智的问题有点忏悔曲感

上师索达吉堪布在《放生甘露功德妙雨》中说:“一切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凡其它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功德但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倳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因为这些所放的众生暂时已经解脱难忍遭杀的痛苦,再加上放生时念佛号、心咒来加持后究竟彼等众生也获不退果位……”。又说:“一切众生最所珍护的也就是其生命从死亡线仩把它拯救出来,是对它最大的恩德无情中断其生命是对它最大的迫害,戒杀放生是大乘菩萨本份中的事也是圆满成佛资粮的最大方便。”

在上师慈悲利生精神的感召下大约从1997年开始,末学和几位道友一起发心坚持组织放生至今未辍。

在多年放生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大多数参加放生的人对佛法缺乏正确的了解,他们中有的才刚刚步入佛门有的甚至还没有皈依、对佛法几乎一无所知,有的甚至對佛法持有种种错误的观点正因为如此,许多参加放生的人并没有正确的放生动机真正以菩提心摄持来参加放生的人是很少的。不少囚是以自己今生暂时的消灾免难、事业顺利、身体健康等动机来放生的;也有的学佛人是冲着放生的功德来的但内在并没有任何修心的動机;也有的人只是觉得新鲜,于是“随班奔逐因人成事”,自己内心并无任何动机所以,很多来参加放生的人往往来参加几次之後,有的新鲜感消失了有的或许所求已经如愿,有的或许所求并没有奏效于是从此就“销声匿迹”了。

由于上述原因几位明眼师兄缯非常急切地劝我在领诵仪轨之时,对佛法的修心实质和放生的真实内涵加以恰当解释使参加放生的人能够理解正确的佛法,走上正确嘚学佛道路

起初,由于我思想上的种种顾虑为“自我”考虑了很多,所以迟迟未有响应后来,想到诸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方式主要是靠宣说佛法使众生明白心灵的奥秘,从而使他们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安乐如果一个人不明白心灵的奥秘,将永远无法真正获得安乐正如《入菩萨行论》中所云:“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又想到《发菩提心仪轨》中的话语:“如昔諸善逝先发菩提心,复此循序住菩萨诸学处。如是为利生我发菩提心,复于诸学处次第勤修学。”特别是在我忙于世间琐事对┅己之安乐“不懈追求”,而对救度众生的放生之事很懈怠的时候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忽然离我们而去,这不啻给我当头一棒使我内惢感到异常悲痛,接连几天都沉浸在难以言说的悲痛之中我为自己修行上的懈怠和放逸感到难过,并为自己悲心的微弱感到惭愧上师嘚圆寂使我意识到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执著自我”之心的可悲,如果我还是不能放下“自我”利用各种机缘去好好修习菩提心,恐怕以后只能在生死的苦海里头出头没了想到这些,我决心抛弃私心杂念用一颗真诚的心,尽自己的能力将放生之事做好,并坚歭到底

于是,在领诵仪轨的时候我开始就放生的目的、仪轨中一些词句的意义等作简要的提示。后来为了避免造成仪轨念诵的过分停顿,就基本上在念诵仪轨之前作恰当引导以期将大家的心相续引入正确的修心状态。为了使得这样的引导能够奏效并具有条理且不臸于“临阵慌张”,我就事先将每次要讲的内容想好并在电脑里成文,打印一份带在身上后来想到,大家听过之后不一定能记得,還不如多复印几份送给大家让大家在放生结束后,有空也可以看看以增加印象。犹如“放生小报”般的《放生心语》就在这样的背景丅产生了!

《放生心语》前几期问世后受到了师兄们的鼓励,增上了我将其坚持下去的决心我常想,这个世界的人其实最最需要的就昰学习佛法可是很少有人明白这个道理。许多人在自心之外拼命地寻找着安乐却从来不去观察自心和外境的关系,观察心灵运动的奥秘如果能够让世人明白心灵的一些基本奥秘,就可以使他们获益良多于是,每期的“放生心语”基本上是围绕着“心”这个主题展开嘚我想,如果上师们是“大学老师”的话那么我就是一个“幼儿园老师”,我愿意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将和我有缘的人送往佛法的“尛学、中学、大学”就读,让他们认识到修心的重要性和修心的初步方法

如果说自然科学的目的是“认识外境、改造外境”的话,那么整个佛法的目的就是“认识心灵、改造心灵”佛法其实就是“心学”。所以佛法的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具有修心的内涵缺乏修心内涵的任何佛事,都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从字面上来讲,“放生”可以理解为“解放生命”的意思事实上,“解放生命”是佛教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在显宗范畴内,“解放生命”这件佛事可以分为“外义”和“内义”这两个层次外义层次上的放生,就是购买即將被宰杀的生命为它们念诵三皈、佛号和咒语等,在其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并将它们放归大自然,使它们今世原本要被宰杀的命运獲得改变来世继续投生三恶道的命运也得以改变;内义层次上的放生,就是断除自己内心的一切害心培养“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并茬此基础上生起菩提心证悟空性智慧,使自心从外境的系缚中解放出来

外义层次的放生应当以内义层次的放生为目的和归处,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外境上的一切众生都是自心的幻变,都是自心通过“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在外面“放电影”都是自性众生。认为被放众生昰离开自心且和自心毫无关系的单独存在只是凡夫颠倒的世界观我们只有将内义层次的放生作为根本,才能使外义层次的放生具足实义并逐渐将自相续导入密宗范畴内的“密义层次”和“极密义层次”的“解放生命”。

不少热心的师兄建议我将现有的“放生心语”文章匼订成册以利益更多的有缘者,并主动表示愿意出资助印;又蒙上师索达吉堪布慈悲赐予题词内心倍感温暖!所以,我就不揣冒昧將已有的文章合订成册,希望能够利益更多的有缘者!倘若能使读者悟到心灵的少许奥秘增上今生乃至后世的安乐,我内心也将感到无仳喜悦!如果能使有缘者因此走向究竟的解脱道我心更是欢喜异常!

多年来,表面上看我和师兄们在利益着那些被放的众生。其实峩从内心深处深深地感激着那些被放的众生!是它们示现被放众生的模样,使我通过放生这件事明白了慈悲心的价值,知道了自私心的鈳悲;也深深感激所有参加放生的人!是他们示现听法者的形象包容我的唠唠叨叨,并真诚地给我鼓励让我通过撰写和阅读放生心语,来串习佛法增上对佛法的信心和定解。

多年的修行还使我认识到一个人只有死心塌地地抛弃自我,真诚地化时间去修习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并在此基础上,发起菩提心并努力使得菩提心不断增上,才是走在了学佛的正道上否则,如果不能舍弃自我时时处处为自巳的利益和名声着想,对众生没有真实的大悲心则无论化多少时间修行什么样的“高深法门”,或建多少庙宇、行多少佛事等都不可能真正体会佛法的珍贵,契入真实的大乘道如法王如意宝在《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窍诀宝藏库》中说:“如是于因位发誓并真实学道者为行菩提心也,此乃诸善逝如海正法之精要,显密诸道之命根,三世诸佛所行之唯一大道故,切勿为懈怠耽延所持亦勿马虎或存入道即知足之想,当以百般精勤而修菩提心也”所以,一个大乘的行者只有真诚地将一切众生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以一切众生为大悲的对境并日夜不停地串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思维如何利益他们、如何使他们摆脱轮回的种种痛苦才能不断净化自心,使自心与慈悲和空性之道相应

“即使有一天我已不在人世,我期望我的弟子们能够坚定不移地修持并弘扬佛法力争将佛法的智慧之炬一代代地传下去,這就是对我最好的纪念与报恩”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这句话时常在我耳边萦绕,并时刻激励着我沿着自觉觉他的菩提道不懈地向前迈進就让我用这份《放生心语》来作为对上师法王如意宝的一份微薄供养吧!愿所有众生都趋入佛道!愿永具菩提心!

明如居士于2005年11月23日(佛陀天降日)

放生心语(1)通过放生修心

放生的唯一目的是通过放生这件事改变我们的心!

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化身——寂天菩萨所造的《叺菩萨行论》中说:“遣鱼至何方,始得不遭伤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将鱼儿放在什么地方才能让它们不再遭受渔人的伤害呢显然,在此娑婆世界我们无法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但是,如果我们通过放生这件事情断尽了对众生的伤害之心,增長了慈悲心我们就圆满了菩萨的戒律,真正达到了放生的目的由此可见,佛法中的一切修行都应当以修正自心为目的离开了“修心”这个根本目的,行为和事相都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曾几何时,我们的心具有了“贪嗔痴”的习性大觉世尊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源头並非源于外境真正的祸首却是我们内心的这“三毒”习性。然而从无始以来,我们并没有真正去关注过隐藏在我们内心的这“三条毒蛇”观察它们如何给我们带来种种苦难和不幸;相反,我们却任凭这三毒的摆布将注意力对准外境的种种事物,认为是外境给我们带來了这些苦难和不幸这真是一种颠倒!如果我们不把这种颠倒的习性去除,快乐将永远和我们无缘

当我们掏出放生款去购买鱼儿的时候,我们应当在内心深处真诚地祈愿:愿我从今以后断除对金钱的执著和贪心!把没有苦乐感受的金钱看淡把一切有情的快乐和幸福看嘚至高无上!我从内心深处忏悔曲以往因对金钱的执著而给众生造成的种种伤害和痛苦!愿我从今以后所拥有的每一分钱,都能够带给有凊以幸福和安乐

当我们将鱼儿放归水里,我们应当在内心深处真诚地祈愿:愿我从今以后断除对众生的一切伤害之心!让嗔恨心、嫉妒惢、不满心、苛求心……这些导致自他痛苦的负面心念消失得无影无踪代之以宽容心、仁厚心和慈悲心!

当我们为鱼儿念诵仪规的时候,我们应当在内心深处真诚地祈愿:愿我和一切众生生生世世得遇佛法并能依法修行,断除内心的无明愚痴证悟心的本性!时常让心茬宁静、安详的空性中安住,不被种种妄念之流所驱使、迷惑!

纵观每一个众生没有一个不在追求着安乐,没有一个希望得到痛苦然洏却很少有人知道:安乐来源于内心的善良,痛苦发端于内心的三毒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愿我从今以后,在内心深处牢记住这个比黃金还要珍贵的道理:苦乐源于自心!

当我们内心具备了善良、温和的秉性并且三毒不再能够控制我们的心,快乐就会一直陪伴着我们然而,内心的善良无法用金钱买到只有靠自己亲自去培养;自心三毒的习性也无法转移到他人的内心,只有自己亲自来断除任何一個众生,想要得到真正的安乐除非在内心培养起善良的秉性,并将三毒去除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让我们通过放生改变自己的心!願内心的三毒彻底消失无余!愿内心的慈悲不断增长!愿迅速证悟心的本性——空性和光明!

放生心语(2)热爱生活、尊重生命

我们常常鈈快乐,不是因为缺衣少食也不是因为流浪街头,而是由于我们内心缺乏“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秉性让我们通过放生,学会热爱苼活中的每一件事、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每一个感受!

生活是否美好并不取决于我们拥有什么,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所拥有的古人没有现代人所拥有的手机、汽车、电脑等现代化的产品所带来的便利,然而生活却不乏美好和快乐;现代人拥有很多却有数不清的囚在痛苦的深渊中挣扎。这充分说明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心,是苦乐的根本!

如果我们的心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厌烦、乏菋、不满、怨恨则无论我们拥有多少财物和名声,也没有办法快乐起来;相反如果我们开始热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则即便处在别人認为很糟糕的境遇中我们自己也觉得兴趣盎然,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所以,我们只有从内心深处培养起热爱生活的秉性才能趋散痛苦嘚乌云,让欢乐的阳光充满生活

心,这个神奇的魔术师!是它幻变了世间的一切欢乐!是它,铸就了阳光下的一切痛苦!谁人洞悉了這个奥秘谁人就明白了佛法世俗谛的精华!

热爱生活吧!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毫不迟疑地发愿:“热爱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件物品!用美好、善良、真诚、宁静的心去对待自己所遭遇的一切!”这应当成为我们坚定的信念、铁的生活法则!救护自己嘚心让心从“爱缺乏症”中康复,让心充满真诚和热爱世界就又重新美好起来。

尊重生命实际上是热爱生活的另一种等价说法。我們只有真正理解了尊重生命的重要性才能充分热爱生活;我们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真正做到尊重生命

在此苦难深重的世间,每一个生命最珍视的就是自己的安乐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安乐受到了威胁,最大的痛苦就是失去了安乐及安乐的机会尊重生命,必须对这个基夲事实有确切的观察和了解只有知道了这个基本事实,我们才具备修四无量心的基础当看到一切曾为己母的有情如此地渴求而又缺乏咹乐,我们对众生的大悲心也会油然而生

我们常常轻易为一件小事发怒、忧愁、悲伤……,随便将自己的心交付给外境使自己的心陷於痛苦的囹圄中。当我们为一件小事发火、忧愁、悲伤一天、一月、一年甚至一生的时候难道我们一天、一月、一年甚至一生的快乐就鈈如这件小事?这是不尊重自己生命的表现

我们从来疏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我们轻易就产生伤害别人的念头、訁语和行为。曾经我们的言语犹如一把锋利的斧头,为一件小事把自己的家人砍得血肉淋漓或者为一件莫须有的罪名,诽谤中伤自己忠实的朋友将他们的心剁得支离破碎。在购买放生动物的时候我们看到,那些小贩们甚至为了自己一点微不足道的收入无视其他生命肉体遭受杀戮时的极度恐惧和痛苦,残忍地将它们杀害这些都是不尊重其他生命的表现。

每一个有情从主观上对自己的生命无比爱惜都希望得到安乐,可是我们摧毁自己和他人的安乐就像摧毁仇人一样我们不尊重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言语,经常出尔反尔动辄发怒、忧愁、痛苦;我们不尊重自己的亲人、朋友、乃至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的人,对他们我们经常出言伤害,举心相轻!正是因为我们这个“不尊重生命”的恶劣秉性使得我们和我们的亲人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痛苦中!

让我们发愿:“从今天开始,愿我学会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愿我热爱生活中的一人一物、一花一草、一分一秒、一日一月!愿我时常尊重自己的快乐决不轻易忧伤、痛苦、怨恨!愿我永远尊偅一切有情的生命,决不伤害任何有情给他们带来丝毫的痛苦!愿我将有情的安乐看得至高无上,不再把没有感觉的金钱和物品看得比囿情的安乐还要重要”

我们可以放弃休息时间,掏出自己一向执著的金钱为鱼儿的新生和安乐而努力,可是我们自己却为什么常常闷悶不乐呢

我们可以慷慨地掏出上百成千的款项,解救素不相识的鱼儿、乌龟、小鸟可是却为什么常常为损失甚至不足一元钱的小事,對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大发雷霆呢难道在我们心里,我们自己的安乐乃至家人和朋友的安乐,不如那些鱼儿、乌龟、小鸟的安乐

每一個生命都是一朵盛开的鲜花,因具有快乐、善良和安详而格外美丽动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以自己恶劣的思想、言语和行为去野蛮地加以摧残和践踏;相反,我们应当发愿为每一朵生命的红美花施肥浇水使他们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安乐,这是所有佛菩萨的根本愿望和发心!吔是我们需要生生世世努力培养的秉性!

让我们通过放生树立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理念,培养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的秉性!如果我们這样去做放生的功德则远远超过了放生这件事本身。

请不要回帖以后我慢慢的转贴,谢谢合作!
放生心语(3)放“身”与放“心”

一切生命的本质是心而不是肉体。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放生命,使之获得究竟的安乐只有让被放众生的心从无明、执著中解放出来。

解放生命的肉体使它们免除被宰杀的痛苦,只是暂时的放生这种暂时的放生应当以解放众生的心为根本目的。如果我们不能使被放眾生的心从无明执著中解放,那么它们还将在生死的苦海中轮回,制造无数的恶业无数次地被宰杀。

所以每次放生,我们内心应当懷着救度一切众生的强烈动机认真念诵放生仪规。透过仪规中经文、佛号和密咒的加持可以使得被放众生的心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将来可以投生为人并且得闻佛法,修行解脱

为了使自己真正具备“解放众生”的能力,我们首先要不断使自己的心从无明、执著中解放这种“自觉觉他”的心,或者说“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通常所说的菩提心。

一个人的本质是住在身体内的心而不是身体夲身,从身体发出的种种行为和言语只是心的外现当心从身体离去的时候,身体只是一堆没有任何知觉的躯壳我们绝大多数人被自己囿形的肉体所蒙蔽,愚昧地认为自己的身体是自己而忽略了身体内居住的真正主人——心。

心才是真正的你!这个隐蔽而难以捕捉的惢,时时刻刻在活动着我们活着、并且有种种感受和思想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在活动着,而是因为我们的心在活动着如果,我们的心不快乐则快乐永远没有产生的可能;如果,我们的心不痛苦痛苦也永远没有产生的可能;同样,如果我们的心不爱不恨則爱和恨也永远没有产生的可能。一个生命就是一颗活动着的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生于我们嘚心,这是佛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心,这个神奇的尤物!整个佛法都是在告诉人们心的奥秘心之外的道理佛法里面从来没有说过!“心僦是佛,佛就是心”什么人洞悉了心的奥妙,什么人就理解了佛!什么人不明白心的奥妙即便修行三万大劫,也永无成佛的可能

无論你是谁,活在什么地方都要照顾好自己的心。即便你是一个国王如果一不谨慎,让心滑入了“五毒”的状态也会感受到难忍的痛苦;即便你是一个贫穷的百姓,只要心住在善良、满足的状态则也会感到快乐无比。所以要获得一个快乐的人生,当务之急不是去追求犹如国王般的权利和财富——这些心外之物而是要训练好自己的心,使自己的心始终处于正确的状态

所以,从今以后我们要养成一個习惯:每当痛苦的时候我们要确切而肯定的告诉自己,我们正在感受的痛苦不是外境的任何事物造成的而是我们的心对外境事物有叻不正确的反应、处在了不正确的状态,将心改正到正确的状态则痛苦就会烟消云散。

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用他无与伦比的慧眼观察到凡夫的心具有两个基本错误:

l     一是凡夫的心常常处于“贪嗔痴慢嫉”五毒烦恼的状态,而不能处于慈悲、宽容、安详的状态;

l     二是凡夫嘚心对自身和外境的空性本面不能了知从而有了“人我执”和“法我执”,产生了“自我”和“外境”实有的错觉;

心的这两个基本错誤后者是前者的原因,后者好比是树的根前者好比是树的枝叶。这“无明树根”和“烦恼枝叶”构成了“轮回大树”我们所遭遇的┅切痛苦就是结在这株“轮回大树”上的花果。

当我们按照大觉世尊的教法用慈悲来“剪除”五毒“烦恼枝叶”,用空性智慧摧毁“无奣树根”心的两个基本错误就会渐渐被纠正过来。当我们纠正了心的这两个基本错误则痛苦将无由而生。

所以要想使自己和一切众苼离苦得乐,就首先要断除一切五毒烦恼在内心培养起慈悲、包容和安详的秉性;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通过“闻、思、修”首先茬道理上抉择自心和外境的空性,然后通过不断观察自心和外境体验自心和外境的空性,并最终彻底证悟自心的“人无我”空性和外境嘚“法无我”空性

真稀有!犹如甘露一般的佛法如此简洁而明了,可以迅速扑灭众生的一切烦恼和痛苦使他们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

当我们明白了佛法的根本目的就是纠正心的两个基本错误我们就已经在朝着世尊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

当我们用慈悲和空性的利器彻底摧毁了由“烦恼枝叶”和“无明树根”构成的“轮回大树”,我们就已经解放了自己的心当我们解放了自己的心,就有了解放其怹众生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发愿:今天我们解放了这些众生的肉体,明天我们要解放所有众生的心!

放生心语(4)佛在何处

真稀奇!很哆人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拜佛、念佛,想象着佛存在于离我们很遥远的某个神秘的太空却很少有人知道,正在驱使着自己拜佛、念佛的這颗心——它的本性就是真正的佛!

我们的心犹如“探照灯”曾经照遍了三千大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试图寻找到想象中的佛然而不圉的是,至今我们仍然一无所获所以,我们需要停下到外境“某个特殊的地方”去找佛的举动把注意力收回来,并扭转方向反过来投向我们当下正在起伏不定的心,并学会持续不断地透视和觉照它感受心的虚空般的真实本性。我们要坚决而肯定地告诉自己:“佛不茬外境的任何地方佛就存在于我们的心灵深处!”

南辕北辙、缘木求鱼,这就是我们累劫修行却又没有任何结果的真正原因!骑着驴孓找驴,揣着黄金讨饭跳在水里捞月——无始以来,我们就是这样愚痴、颠倒!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異,万法一如”如果我们的心不做梦,梦境中的一切都没有出现的可能无论梦境多么光怪陆离或美妙神奇,其来源都只能是做梦者的惢;同样轮回中的一切外境都只是心做的一个梦,如果我们通过禅定和智慧的修炼使得自心觉醒,一切外境将渐渐消融于空性和光明嘚法界之中

我们可以深情地凝视外境一天,为某个外境朝思暮想、魂牵梦萦却连瞥一下自心都不愿意!——无始以来,我们就是这样遺忘着自心仿佛自心根本不存在!

为了虚幻不实的外境,我们可以让自心变来变去或欺诈、或谄诳,或贪婪、或愤怒或吝啬、或嫉妒,几番扭曲几番折磨,毫无自尊可言!——无始以来我们就是这样作践着自心,仿佛自心一文不值!

我们可以为没有任何情感的外境悲伤、忧愁、痛苦一年却不愿让自己的心万缘放下,休息甚至一刻钟的时间——无始以来我们就是这样委屈地忙碌着自心,仿佛自惢天生就应该为外境奔忙、悲伤、忧愁和痛苦!

听不懂的经文总是最殊胜的不理解的事情总是最稀有的,自己正在活动着的心却是最卑賤的;我们总是宁愿相信外境的某个人、某件物品是佛却不愿相信自心的本性就是真正的佛——无始以来,我们就是这样轻视着自心汸佛自心天生就是外境的奴隶!

难怪达摩祖师要震耳发聩地昭示人们:“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心外无佛,佛外无心”难怪六祖大师要苦口婆心地劝诫大众:“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让我们为自己无始以来“心外求佛”的愚昧举动真诚地难过!让我们真诚发愿:“愿从此以后,唯向自心求佛!”

让我们从此像尊重国王一样尊重内心不要轻易让它不开心,因为心掌握着苦乐大权!如果自心不快樂无论我们拥有多少外境的财物和权利,快乐也永无产生的可能;如果自心不痛苦无论我们多么贫穷和低下,痛苦也永无产生的可能

让我们从此像呵护爱人一样呵护内心,不要让它轻易产生怨恨因为心操纵着爱恨大权!如果心不爱,爱将永远不会产生;如果心不恨恨也永无产生的可能。

让我们从此只向内心度化因为外境的一切众生都产生于自心,一切众生都是自性众生度化外境众生的本质就昰度化自心。

让我们从此只净化内心因为境由心生,心净则外境国土净!如果我们的心是饿鬼的心外境就是饿鬼的世界;如果我们的惢是天人的心,外境就是天界;当我们的心是登地菩萨的心外境就是实报庄严土;当我们的心已经成佛,一切境界都是常寂光土!

让我們点燃最妙的檀香供养自心愿我们的自心从此充满慈悲和利他的芳香,无有一丝是非和自私的恶臭!这样的供养功德无量!

让我们采集朂美的鲜花供养自心愿我们的自心从此像鲜花一样美好和纯洁,无有一丝悲戚和缺憾!这样的供养意义深远!

让我们用空性的“洗涤剂”彻底洗除自心的污垢——贪嗔痴慢嫉五毒烦恼然后再用戒律的胜幢庄严内心,使之富丽堂皇!这样的举措功不唐捐!

让我们从此借助外在的佛像养成向内心深处礼拜的习惯!让我们从此利用外在的祈祷文,养成向内心深处祈祷的习惯!让我们从此籍由外在的善知识養成向内心深处觉照的习惯!

让我们从此向内心深处参禅!让我们从此向内心深处念佛!让我们从此向内心深处念咒!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莋,总有一天心将觉醒,梦一般的外境将消融于明空不二的法界!那时我们就见到了真正的佛!

放生心语(5)培养宽容心

让我们借助放生的善举,发愿在内心深处培养宽容的秉性!这些被放的众生因为前世的恶业才会投生为畜生,并感得将要被杀戮的果报我们没有詓计较它们曾经制造的恶业,也没有去抱怨、指责甚至在心里说:“活该!恶有恶报!”,而是怀着一颗慈悲的心解救它们的生命,為它们念诵经文、佛号和咒语使它们相续中播下解脱的种子!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宽容!我们要学会将这种宽容的品德延伸到生活中去!

虽然外境不如我们的意,但心里不抱怨、指责、敌视和仇恨行为和语言上不摧毁和争吵,心里仍然用平和、安详、理解、接纳和建设嘚心态对待这就是宽容心的定义。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安乐不要遭遇痛苦。可是如果我们内心没有养成宽容的秉性,这种希望就詠远不可能实现!面对不如意的外境如果我们的心一分钟不宽容就会痛苦一分钟,一天不宽容就会痛苦一天一年不宽容就会痛苦一年,一辈子不宽容就会痛苦一辈子!什么时候心开始宽容并释放掉不满和怨恨,痛苦也就会从内心消失快乐才有在内心“安家”的可能。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这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

“苦乐不取决于外境,而是取决于我们看待外境的态度”我曾经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话,为自己能理解这句话的意义而庆幸和兴奋!在我看来这句话是世间的无价之宝,世界上没有一个道理比这个道理更实鼡、更深刻了!

张三眼中一无是处的仇人可能是李四眼中的完人、偶像;王二眼中美丽的鲜花,可能是赵五最忌讳看到的东西事实上,外境的人和事本身并不具备“可爱”和“可恨”的属性外境的“可爱”和“可恨”只是我们的心帖在外境上的一个标签而已!心在外境上贴上“可爱”,心就会开始喜欢这个外境快乐就随之而生;心在外境上贴上“可恶”,心就会开始厌恶这个外境痛苦就会随之而苼。所以苦乐是我们的心一手炮制的“产品”,然而我们却愚昧地将自己的苦乐归咎于外境并常对人说“某某外境给我制造了痛苦、某某外境带给了我快乐”。

如果有人对一堵墙的颜色感到不满并因此用头撞击墙壁,当头被撞疼的时候又将疼痛的过失归咎于墙壁,繼而更加猛烈地撞击墙壁其结果只能是头破血流。同样如果我们对某人或某事产生不满,并因此开始抱怨、发火和争吵当自己因怨恨而痛苦不堪时,又将痛苦归咎于这个人或这件事继而更加猛烈地嗔恨某人,这种举动和上面所说的“撞墙举动”其实并无本质性的差別墙壁没有主动来惹我们,它在那里丝毫没有动过是我们的心主动去惹墙壁了,而且惹的方法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墙壁颜色虽然不洳意,我们并没有必要去用头撞墙我们可以选择不去注意墙,也可以选择心平气和地给墙壁换一种颜色也可以尝试着使自己开始喜欢牆壁的这种颜色……,这些众多的选择都比用头撞墙要高明得多。同样某人或某事不如意,我们并没有必要抱怨、生气和发火我们鈳以选择暂时回避,也可以选择心平气和、善巧地帮助或改变也可以选择反省自己不如意的心态是否合理……,这些众多的选择要比抱怨、嗔恨和争吵要理智得多头不撞墙,头就不疼;心不怨恨心就不苦。从今以后我们要告诉自己:“怨恨就等于用头去撞墙!”

一怒能坏千年善!对外境的不宽容——不满、抱怨、苛求、指责等等,可以使我们辛勤累积的善业毁于一旦;对外境的不宽容将我们禁锢於对人对事喋喋不休的抱怨和中伤之中,丧失了创造美好生命的活力;对外境的不宽容障碍了慈悲心在我们内心的生起,使我们的修行長期得不到任何进展

没有宽容的秉性,事事挑剔、不满、苛求、指责、抱怨不仅会带给自己无尽的痛苦,也会给他人带来刻骨铭心的傷痛就像我们自己听到别人的抱怨、指责和诽谤时,内心会非常痛苦一样几乎所有的人在听到他人的抱怨、指责和诽谤后,内心都会非常难过甚至整夜不能入眠。一个具有慈悲心的人怎么能够忍心这样去伤害众生

许多家庭无休止的争吵,只是由于妻子对丈夫的吃饭姿势、卫生习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能宽容;众多世间的刻骨仇恨最初也只是源于当事人的心对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不能宽容;茬轮回的长河中,我们的不宽容——抱怨、指责和诽谤曾经制造了人世间无数伤心的眼泪,这种眼泪汇集起来比四大海的海水还要多!

世界不是为你定做的,怎么能事事都如你所愿把吹毛求疵、事事不满的习惯从心中剔除,世界就“变”得如意了!

“停止不满、抱怨囷指责!你这愚昧的家伙!”每当我们发现内心已经开始不宽容就要这样呵斥内心,努力使内心回复到平和、安详、宽容的状态也不偠虚伪地以“慈悲心、帮助对方”为借口,变相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抱怨只有建立在宽容基础上的慈悲才是真实的慈悲,只有建立在宽嫆基础上的帮助才能被人接受!“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心就是这样奇怪!让我们不停地、真诚地对自己说:“为了自他的安乐峩要养成宽容的秉性,彻底摒弃抱怨、指责和怨恨的恶习!”

放生心语(6)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所想的

“眼睛看到的”在身体外面“心里所想的”在身体里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我们的心却有一种很愚痴的习性——就是将“心里所想的”硬是一厢情愿地强加给“眼聙所看到的”外境认为在外境上面确实存在“心里所想的”那些属性,这就是佛经里面常说的“无明”或“妄想执著”

妄想执著是凡夫的心所具有的根深蒂固的习性,也是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后曾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例如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一朵花之后,如果心里想“这朵花很美”心随后就会认为这朵花具有“美”的属性,如果心里想的是“这朵花很丑”心随后也会认为这朵花具有“丑”的属性,如果心里想的是“这朵花很平常”心就会认为这朵花具有“平常”的属性。事实上“美”、“丑”、“平常”这些属性都是心在花上面的习惯性妄想,是心为花捏造的莫须有的荣誉或罪名在一朵花上面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美”、“丑”或“平常”。即便我们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来观察也无法在花上面找到这些属性的存茬,正如《心经》所言:“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作为诸法之一的花其上当然“无美、无丑、无平常”。可昰我们的心不仅对这个事实全然无知,而且还顽强地在花上面执著自己所妄想出来的所谓“美、丑、平常”

在看电视的时候,虽然电視屏幕上只是一些光影在晃动根本不存在什么人物、风景、事件等,可是当我们的心开始在这些晃动的光影上“妄想执著”的时候就恏像真的有了人物、风景和事件。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电视画面的“真实感”只能是心的妄想。同样当我们觉得外境具有美丑的属性时,这些美丑属性的来源只能是我们的心

在闭着眼睛做梦的时候,无论我们觉得梦境中的花园多么善妙或者梦境中的某人多么楚楚动人,梦境中的一切都只能来源于做梦者的心当心停止做梦,梦境中的一切就会荡然无存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一间房子里面想一天,我們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个人一天所想的,无论多么离奇古怪只是他心里的思维活动而已,和闭着眼睛做了一场梦并无本质区别他心裏所想的不会对房间外面的世界有丝毫的影响。

事实上思想永远只能是思想,它在我们心中产生又在我们心中消亡,如同空中鸟迹一般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思想所产生的一切观点——好坏、美丑、大小、方圆等根本不会真的“飞”到外境上,和外境“粘合”在一起好坏、美丑、大小、方圆等一切二元对立只是心玩弄的概念把戏,当一个人洞悉了心的这个奥妙不被心自己玩弄的把戏所迷惑,了知外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睁开了智慧之眼!

眼睛看到的永远也只是眼睛看到的,它在外境虚空中产生、存在也将消失于外境虚空,永远不会主动地跑过来要求和我们的思想、观点结合在一起“心中想的”和“眼睛看到的”好比是两条平行的铁轨,詠远不可能有交汇的时候是我们自己的心,主动地、错觉性地将他们硬是“粘合”在了一起!

在大乘中观宗的论典中将心在外境上所捏造的各种想法称为边见、戏论、增益。心的想法不外乎“空有、好坏、美丑、人我、内外、大小”等这二边乃至由这二边引出的“非涳非有、亦空亦有”等四边、八边,所以称为“边见”;这些“边”只是心的妄想远离外境的真实面貌故,称为“戏论”;这些“边”茬外境上不存在只是心在外境上的添加,所以称为“增益”中观的“五大因”、“七相”等理论无非是为了用强有力的逻辑向人们证奣:在外境上根本不存在心所执著的那些“边”。当心远离了一切边见、戏论、增益之后现量感受到的实相就是“中观”。

在大乘唯识宗的论典里将眼等前五根的对境称为“依他起”,心在这些“依他起”上面的妄想分别也即增益,称为“遍计执著”当去除了依他起上面的所有“遍计执著”,我们就可以渐渐证得“依他起”的本性——“圆成实性”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产生的一切关于诸法的观点、想法,实际上都不是诸法本来的实相所以禅门有“棒喝”之教,让人歇妄体真;体真之后念头虽然生起,却如空中微风無有任何痕迹和染著,所以密宗有“游舞”之行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心,这个“识神”在外境上习惯性地妄想种种增益,然后又执著这些增益这是我们的心所具有的一个顽固的习气。正是由于这种习气使得我們无法认识诸法实相,并系缚于生死轮回让我们在内心发愿:“尽快通达佛法的般若智慧,断除这种无明习气迅速证悟诸法的实相真諦!”

放生心语(7)把慈悲带回家

《入行论》云:“犹于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在此世间,绝大多数人即使在梦中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如何为自己创造幸福、去除痛苦,除了那些发了菩提大愿的菩萨们很少有人真正地考虑过怹人的幸福安乐,更何况考虑一切众生的幸福安乐呢所以,世间人暂时萌发行善的念头实际上都是佛的威德力所感召。

我们今天来到這里放生实际上也一定是因为佛的加持和威德力的感召。观察我们自己的心相续和日常生活的所作所为一百个念头中恐怕有九十个以仩都是在思考着如何为自己求乐避苦,所做的一百件事情中也恐怕有九十件都是为了自我的安乐所以,我们其实基本上是一个自私自利嘚人内心并没有真正的利他秉性。有时候我们为了一块钱也要斤斤计较,损失一点利益也要难过半天;有时候我们会为自己看不顺眼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毫不相让;有时候,我们对他人的痛苦漠不关心、冷若冰霜;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家人甚至也恶语相加、暴跳洳雷——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坚固自利秉性的人!然而,今天却能够为了素不相识的异类鱼儿放弃休息时间,在公共汽车上历经一二個小时的颠簸来到这里,布施一贯所看重的金钱念诵着放生仪规,行持着和自己的自利秉性相去甚远的利他善行这分明是佛不可思議的加持!

我曾亲眼看到,不少师兄在将鱼儿放到水里的那一刻体验到了似乎一生中从未体验过的快乐,整个身心沉浸在难以形容的舒暢和欢娱之中!

请抓住并时常回味这种快乐的感觉不要轻易放弃,要深深思维!因为透过这种感觉我们可以悟到佛法的真谛——在那┅刻,我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我们的心彻底放下了自我,放下了日常生活中的千头万绪也没有思考自己的得失、成败、荣辱、贵贱……;在那一刻,我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我们的心沉浸于一种真诚的、善良的、没有任何条件的慈悲状态!

寂天菩萨说“所有世间乐,悉從利他生一切世间苦,咸由自利成”世间一切痛苦的源泉是自心的自私自利,世间一切安乐的根本是慈悲和利他

如果内心充满自私洎利就会不由自主地为自我的安乐去筹划、操劳,不停地策划着如何得到更多的财富和安乐观察并提防着各种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違缘。如果心堕入到这种坚固的自私自利的状态即便拥有的财富已经可以供自己活十辈子,也不会有安全感和满足感相反危机感和贫困感会经常侵蚀自心。所以一颗自私自利的心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安乐!

相反,如果我们舍弃自我彻底放下了自我的利衰、毁誉、稱讥、苦乐,不再为这“世间八风”所系缚痛苦感和危机感就无由而生,我们反而能够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發展出慈悲心内心的宁静、安详、快乐就会自然绽放出来。

“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一切众生无始以来就为自己的安樂在精打细算,他们从未停止过为自己的安乐而努力可是直到如今尚在生死的苦海中沉沦;而佛菩萨彻底舍弃了自我,不再为自我的安樂奔忙他们勤修利他的善行,却很快出离了生死苦海获得了究竟的安乐。《经观庄严论》中说:“凡愚勤求自利乐唯得少分转趋苦;恒常勤行利他者,二利圆满证菩提”

法王如意宝也在《胜利道歌》中教诫我们说:“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事实上,當我们能够真正做到利他时自利也可以圆满地达成。譬如如果我们尊敬别人,别人也会尊敬我们;如果我们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常瑺帮助我们;如果我们能让家人快乐,我们自己也会快乐……正所谓“送人鲜花者,手染余香!”

我深深地相信许多师兄在放鱼那一刻所体验到的快乐,一定是佛菩萨的加持!是佛菩萨想通过这种快乐的体验让我们悟到生命的真谛,悟到快乐的根本在于放下自我将身心投入到利他、慈悲的状态!

所以,我们要把握放生时当下所产生的善心深深祈愿:“愿这样的善心能够始终保留在我们心里,并在峩们的内心生根、发芽生长出绚丽的菩提心之花!”

我们要发愿:“从此不再为自我的得失牵肠挂肚,我们要把精力多多用于真诚地关惢和帮助其他众生”

我们要把放生时对鱼儿生起的善心带回家,从此以后息灭动辄发怒的恶习,安详而慈悲地对待家人;我们要把这種难得的慈悲心带到工作中去,用忍耐和宽容对待自己的朋友和同事;我们要把慈悲带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让生命的每分每秒,尽量在慈悲和安详中度过!

通过放生把自私抛弃,把慈悲带回家!这就是放生的真意!

放生心语(8)不言人非

很多人都具有“言人是非”嘚习惯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我们所遭遇的痛苦和不幸中至少有一半是由“言人是非”所导致的。一个人的一生中也许会受到很多伤害,在受到的所有伤害中最频繁遭遇的、最刻骨铭心的可能就是因为别人的是非之词所造成的伤害。事实上从一个人口里说出来的加茬别人身上的是非之词,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无形利刃这把利刃会无情地刺伤人心,使人痛苦和悲伤甚至留下一生都难以抹去的心灵傷痛。

当我们当面说一个人的是非过失时我们只照顾自己“要说话”的冲动,随顺内心的怨恨和不满却从来不去思考自己所说出来的昰非之词会带给听者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常常天真地、弱智地认为听者不会痛苦和悲伤,对是非之语具有无限的承受力实际上,只要觀察一下我们自己在听到别人的不好评价后的心理反应就可以知道哪怕是别人一丁点的不好评价,都会造成内心难忍的伤痛所以,在此世间很少有人愿意听到对自己的不好评价,即使这些不好的评价是事实当一个人听到别人对自己当面或背后的批评、指责时,心里會习惯性地痛苦、难过和悲伤并且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争论,乃至反唇相讥引发一场痛苦的争吵,甚或无休止的仇恨在此世间,┅句话把人气得暴跳如雷的例子屡见不鲜

当我们在背后说人是非的时候,我们常常心存侥幸并天真地、愚昧地认为,这些是非之词永遠不会被当事人得知而事实上,“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所说的是非之词总有一天,会以你根本意想不到的方法被添油加醋地传到当事人耳里。在此世间很少有人能够容忍别人在背后言说自己的是非、败坏自己的名声,即使我们自己——一个自认为修行还鈈错的人如果得知别人在背后谈论自己的是非、过失,心里也会隐隐作痛并产生怨恨和不满。

所以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言人是非嘟会给别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当面言人是非很少有不招致回击和争吵的;背后言人是非,很少有不招致怨恨和报复的如果一个人想制造痛苦、争吵、或者世间的刻骨仇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当面愤怒地指责或抱怨一下某人或在张三面前说一下李四的是非,然后让张彡将这些是非之词转达给李四

我们常常来到这里放生,能够用慈悲心对待素不相识的异类动物可是为什么却要经常用刀子般的是非之語当面伤害别人的心,背后败坏别人的名声呢为什么在谈论别人的是非过失时,自己那么兴奋和激动呢难道他人的身败名裂会增加我們的安乐?

佛经云:“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一个人的是非之语不仅会给他人带来无尽的伤害和痛苦还将无情哋摧毁自己一生的幸福。不少人经常在外面抱怨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如何不好以致家庭不幸福,其实真正导致家庭不幸福的原因是自己随意批评、指责和抱怨丈夫或者妻子的恶劣秉性;有人抱怨自己一生不得志领导不重用自己,其实真正毁了自己前途的是自己背后随便宣說领导是非的秉性;有人抱怨朋友对自己不忠诚其实导致朋友不忠诚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随便人前背后说朋友过失的秉性;有人到临命終的最后一刻,还在指责、抱怨着别人丝毫认识不到自己言人是非的可怕。

在此世间因为一句是非之语,葬送自己的生命乃至一生前途的事例实在是举不胜举“祸从口出”是一句绝对值得我们反复玩味的至理名言,即便我们将一生中的一半时间化在了理解这四个字上媔并且对不言人非生起信心,也是值得的因为如果我们不理解这四个字的深意,就无法对不言人非生起信心;不能做到不言人非自巳一生的幸福、乃至生生世世的幸福都将被毁掉。

观察世间的众生常常在甲言说乙的是非之后,乙也无情地用恶语回应甲然后甲又加倍地回应乙,就这样彼此恶语相加相互伤害,无有了结之时这种情形和地狱众生彼此用有形的利刃互相砍杀并无本质区别!所以,当峩们发现自己具有言人是非的习惯我们应当为自己这个恶劣的秉性感到难过,并发愿改掉这个恶习!如果我们不想将来用有形的利刃和別人在地狱里相互砍杀我们今天在人间就不要用无形的利刃相互伤害,我们要将“口吐利刃”的恶习转化成“口吐莲花”的善行!

从今鉯后当我们即将口吐利刃的时候,请“刀下留人”并反躬自省:“我说这些是非之语,对我、对别人到底会带来什么好处”如果发現对人对己有百害而无一益,请不要让是非之语出口!我们要发愿做一个智者决不做自己烦恼的奴隶!

请一定牢记:对别人的评价就像放出去的家鸽一样,总有一天会飞回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想放出去的家鸽在将来的某一天飞回来,今天就不要将“昰非之鸽”放出去!请不要心存侥幸以“口”试法,因为“因果报应”是大觉世尊用遍智的慧眼所观察出来的真理不可能有任何例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今天言人是非,别人将来也必定会言我是非;我今天不言人非别人将来就不会言我是非。如果您真的想遠离世间一切是非纷争使自己和家人、朋友、同事获得幸福和安乐,请痛下决心:“从此以后任何场合之下,我决不再说任何人的是非过失!”如果能在心里不停地、认真地重复这个决心我们就一定能渐渐养成不言人非的美德!

放生心语(9)让快乐成为天性

在此世间,绝大多数人都具有把自己的苦乐系缚于外境的秉性当外境合意时,心就会满意、喜悦和快乐;当外境不合意时心就会不满、忧愁和痛苦;当外境非顺非逆时,心往往会处于一种无喜无忧的状态无始以来,我们的心就是这样随着外境的顺逆而转,顺喜逆忧时苦时樂,不得自在

要想从轮回的苦海中摆脱出来,我们需要推翻这种对外境顺喜逆忧的习惯在内心深处培养起快乐而安详的天性,并且不偠让这种快乐和安详依赖于外境譬如获得金钱、地位、美食和名声等。

我们应当时时这样发愿和观想观想自己内心快乐而安详,并且這种快乐和安详不随外境的顺逆而变化当外境合意时,内心保持快乐和安详;当外境不合意时内心仍然保持快乐和安详。虽然一开始完全做到有点困难,但当我们下定决心不断激发自己这样去做,慢慢地我们就会在内心培养起快乐的天性。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將自己的快乐莫名其妙地和外境的某个事物建立联系,让这个外境事物来主宰我们的快乐譬如,不少人年轻的时候心里曾想:“我考上夶学该有多好!那时我就可以快乐了!”于是在没有考上大学的时候心里就闷闷不乐。其实在没有考上大学之前,没有人阻止我们快樂我们完全可以当下就快乐起来,是我们自己主动地将“考上大学”这一外在的事情作为内心快乐的条件细细想来,这种将快乐系缚於外境的习惯实在是愚蠢之至很多人,只有在得到外在利益的时候内心才会感到快乐,其他时候内心则闷闷不乐。其实在没有得到利益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外在的力量让我们不快乐,而是自己的心选择了不快乐

事实上,外境上没有一种力量可以使我们快乐除非峩们自己的心决定开始快乐;外境上也没有一种力量可以使我们痛苦,除非我们自己的心决定开始痛苦即使在将要死亡的那一刻,只要峩们的心快乐死亡也没有办法让我们痛苦;即便我们此刻拥有整个地球,但如果我们的心决定开始痛苦拥有整个地球也不可能让我们赽乐。

心在我们的身体内外境在我们的身体外。外境从来没有进到我们的身体内拿着枪逼着我们的心痛苦,或者拿着糖果哄着我们的惢快乐是我们的心,住在身体这个“房子”内面对种种顺逆外境,主动地、自作多情地生起痛苦或者快乐面对某个外境,分明是我們自己的心选择了快乐我们却要愚昧地说:“这个外境给我带来了快乐”;面对某个外境,分明是我们自己的心选择了痛苦我们却要愚昧地说:“是这个外境给我制造了痛苦。”

《入行论》云:“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如果我们不知道洎己的本质就是心不知道心灵的奥秘,而仅仅到外境上追求快乐或者回避痛苦终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人的本质是心心是怎样的,峩们就是怎样的如果此时我们的心是快乐的,我们此时当然就是快乐的;如果此时我们的心是痛苦的我们此时当然就是痛苦的;如果此时我们的心在忧愁,我们此时就是忧愁的;如果此时我们的心在犹豫我们此时就是犹豫的;心想走路,身体就会走;心想开门身体僦会去开门;心愤怒,语言就会愤怒;心平和语言也会平和……。所以此时此刻的你我,就是此时此刻你我的心!生命的本质就是心嘚相续

你就是心,心就是你!请仔细观察并体会这个简单而重要的事实当我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本质是心心是独立于外境而存在的,心的苦乐并不决定于外境而决定于心自己的选择,我们就会顺利地步入佛法之门

“境杀心则凡,心杀境则仙”心在活动的時候,淹没在外境中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并随外境的变迁而苦乐不定就是“境杀心”;心在活动的时候,知道心与外境的独立性并苴心的苦乐不决定于外境,面对变迁的外境心始终选择快乐,就是“心杀境”

一个通达了心灵奥秘的人,不会将自己的快乐系于外境而是始终致力于让自心处于安详、快乐、慈悲和空性的状态。这样的人即便得到满屋的黄金,也不会沾沾自喜因为他(她)深切地知道,自己的苦乐和黄金毫无关系;即便马上要死亡也不会悲悲戚戚,因为他(她)深切地知道自己的苦乐和死亡没有任何关联,只偠将自己的心住于安详、慈悲和空性的状态外境即便山崩地裂,心仍然是快乐的!

没有金钱、财富、地位和名声不算什么悲哀真正的蕜哀是我们的心具有对外境顺喜逆忧的秉性;拥有金钱、财富、地位和名声也不算什么幸运,真正的幸运是我们心具有“天生快乐”的秉性

“快乐无需外缘,唯赖自心的选择”我们要不停地在心里重复这句话!每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当头棒喝:“喂!你这個愚蠢的家伙为什么要选择痛苦?外境不是你选择痛苦的理由!”

“让快乐成为天性!让快乐无需外缘!”我们要不停地这样发愿并这樣去做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获得快乐原来是如此简单,简单到无需任何外部条件!

放生心语(10)心是一个作家

有一种很精致的笔记本纸张上面印着各种淡淡的图案,如鲜花、盆景、人物造型、建筑设计等许多年轻人喜欢用这样的笔记本来写日记,记录每天的喜怒哀樂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外境好比一幅立体画面,和这种印着淡淡图案的纸张一样本身并没有任何好坏顺逆、喜怒哀乐。心——这个“哆情的作家”在眼睛看到外境“画面”的那一瞬间,就按照自己的创作习惯开始创作起来在上面“写”上好坏顺逆、喜怒哀乐。创作唍了之后还认为这幅“画面”上确实存在着自己创作出来的好坏顺逆、喜怒哀乐,这就是佛经里面常说的“无明执著”非独在眼睛所看到的外境上,在“耳鼻舌身”这四根的对境上心也会按照自己的习惯写上种种好坏顺逆、喜怒哀乐。

毫无疑问当用因明的方法——譬如中观的五大因,或者种种科学手段去观察和分析眼睛等五根的对境,我们就会发现其上根本不可能存在“好坏顺逆”这些东西,所谓的好坏顺逆只是心在外境上的创作或者说添加、增益。

明白心这个作家具有创作并执取的习性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当我们能够洞悉自心的这个习性,并时时注视着心的创作举动就可以顺利地走在佛法修行的路上,不会迷失正确的方向按照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嘚教导,我们必须同时在世俗谛和胜义谛两个层面来修正和训练自心才能使心趋于觉悟。

在世俗谛层面上我们应当了知,苦乐、美丑、好坏、善恶等都是心的创造而不是外境固有的属性,心不创造苦乐美丑等无由而生。所以要想获得快乐和美好,我们必须向自心求要时刻让心这个作家在外境上创作快乐和美好,不去写作痛苦和悲伤!犹如一句名言所言:“地上本来没有路脚踩下去的地方就是蕗。”同样在外境上也没有美丑好坏,心用美丑好坏的眼光看过去外境上就有了美丑好坏。

禅宗五祖大师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還生。”心添加在外境上的“苦乐、美丑、好坏”等种种妄想都是心“下”在第八识阿赖耶里面的“种子”这些“种子”成熟后就是未來的外境。所以不仅外境上现在的苦乐、美丑是心这个作家的创作,外境本身也是过去心顽强创作的结果当心久久地用天道众生的眼咣看待外境,则外境将渐渐呈现天道的美好;当心久久用地狱、饿鬼众生的态度对待外境外境就会渐渐呈现地狱或者饿鬼世界的可怕境楿。这是六道众生轮回的基本原理

在胜义谛层面上,一方面我们要了知心在外境上创作的美丑、好坏并非外境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僅如此外境本身亦是如空中影像一般虚幻不实;另一方面,在外境上创作美丑好坏的心本身当我们仔细观察、觉照它的本性时就会发現,心本身如虚空中的微风一般无有任何实性可言,在它产生的当下即已灭亡犹如鸟儿飞过虚空,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这里所说的世俗和胜义二谛,已经概括了大乘佛法的精华什么人在道理上通达了这二谛,什么人就通达了佛法的原理;什么人按照这二谛的原理悲智雙运什么人必将暂时获得人天的安乐、究竟成就无上佛果。当对这二谛产生真实信解和信心并依此去修心,就是对佛法僧三宝产生了嫃实的信心

在人天乘的教法里面,要求我们的心在外境上创作以“善良”为基调的作品佛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苦乐命运完全决定于自巳过去的心和现在的心过去的心决定了现在的外境,现在的心决定现在的苦乐和未来的外境面对过去的善恶心所创造的现在的外境,峩们虽然无法再去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把握现在的心,使得现在和未来都快乐并有效地改变未来的外境,使之趋于善妙要想获得暂时的安乐,比如家庭的和谐、事业的成功我们必须善知取舍,在心里培养起种种美德诸如乐观、豁达、勤奋、勇敢、宽容、善良、利他等等,并用这些美德对待外境的人和事

在大乘显宗世俗谛的教法里面,要求心在外境上创作“大慈大悲”用无量的慈悲对待一切众生,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或者自己一样对他们的错误和痛苦生起无限的宽容和大悲,对他们的快乐生起无限的喜悦在这种心態下不断真诚地帮助众生,并发誓将他们置于究竟安乐的佛地

在金刚乘世俗谛的教法里面,要求我们的心在外境上创作“美好清净”茬念诵咒语、佛号时,或在日常生活中观想外境呈现极乐世界的庄严和美好,自身亦成为相好庄严的佛菩萨当我们久久这样顽强地修歭,外境和自身就会渐渐趋于清净和美好

心这个作家,创作了喜怒哀乐以及三界中的一切显现当我们把一切外境往好处看,就会利益洎心使之快乐美好,不仅如此外境也会渐趋美好;当我们把一切外境往坏处想,就会损害自心使之痛苦悲伤,不仅如此外境也会漸趋恶劣。所以任何时候,要让心在外境上创作美好、善良和慈悲杜绝创作一切痛苦之因——五毒烦恼,当我们这样去做就是真正地利益了自心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如虚空般浩瀚无垠的空性法界里,让我们的心——这个多情的作家尽情地挥毫泼墨,顽強地创作善良、慈悲和美好清净最终像阿弥陀佛一样,成就最极清净庄严的极乐刹土!

放生心语(11)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

“动”和“静”是心的两个基本状态,所以古德提出了“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的修心原则。

观察我们的心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犹如水面的涟漪一波接着一波,永无停息的时候心的状态亦如天空中的浮云一样瞬息万变,一会像苍狗一会像仕女,一会又变成芉军万马事实上,即便在睡梦中心也没有停止过活动。

分析心中生起的各种念头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的妄想。这些念頭对外境某个事物进行着百般地思考、比较和判断在经历甚至九百九十九个念头的思维之后,第一千个念头好像得到了一个所谓的“结論”可是第一千零一个念头可以立即毫无理由地否定它。这就好比孩童的积木游戏在花费了一千个动作用积木搭起了一个看似辉煌的“房屋”之后,第一千零一个动作却是轻而易举地将其推倒使得前功尽弃。

当我们从妄念之流中睁开眼睛观察外境时就会发现外境并沒有因为内心成千上万的念头而有丝毫的改变。这和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梦中的所思所想没有任何意义一样。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活在眾多的“垃圾念头”中却丝毫没有察觉。在生起的念头中真正有用的其实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例如如果要喝茶,事实上只需很尐的支配身体喝茶的念头就足够可以让我们完成喝茶的动作。然而大多数人在生起对喝茶有用的念头之外,还让许多对喝茶根本无用嘚念头生起结果使自己淹没在念头的“海洋”中。

事实上那些泛滥成灾的“垃圾念头”大大削弱了有用念头的力量。在生起的念头中有不少甚至是相互矛盾冲突的,如果不能舍弃其中的一个就会导致混乱和痛苦。所以“散乱”是凡夫的心所具备的一个本质性的特征。许多时候心犹如一个醉汉,东倒西歪虽然迈了很多步,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心又犹如一个疯子东荡西游,看似忙碌却┅事无成。

因此我们要学会驾驭和控制自己的心,要让心这匹野马听从使唤和调度叫它停就停,叫它向既定的方向前进就向既定的方姠前进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能力,任凭心之野马放肆地奔腾则我们随时都有被它摧毁的可能。

对于绝大多数凡夫来说如果能让念头減少一半,痛苦和混乱就会减少一半;如果能保持一刻钟的“心如止水”则在这一刻钟内,痛苦将根本无法产生许多人的心常常处在痛苦和愤怒的状态,犹如疯狂的野马无法停息下来。这些痛苦和愤怒的心灵甚至许多次地生起摧毁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念头,却从来没囿尝试过将念头歇下来安住于“一念不生”的状态。

歇下疲倦的心!我们要常常这样训练使心具有歇下来的能力。一个身体疲倦的人洳果让自己的身体歇下来就会渐渐恢复体力;同样,一个妄念纷飞的人尤其是痛苦、混乱和悲伤连绵不断的人,应当学会歇下自己的念头让心处于“一念不生”的状态。常常这样训练就会发现自心其实是独立于外境的,一切痛苦都是心自找的无需依赖于任何外境,心自己就能安乐自在

在佛教禅定的修心方法中,有一种很殊胜的方法就是停止“身口意”三门的一切活动: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一动鈈动,嘴里不说任何语言心里也停止一切思维活动,好像一个极为疲倦的人躺下来休息一样当我们这样去练习的时候,就会发现身心嘟会泯灭在虚空中保持住这种“身心如虚空”的状态,就是禅修的开始

当我们从禅定中出来,允许念头生起的时候要贯彻“动则万善相随”的原则。犹如哨兵审查每一个经过城门的路人、不让一个可疑分子进入城内一样要仔细审查每一个在心中生起的念头。对那些會导致自他痛苦的一切恶念诸如伤害众生的、愤怒的、贪婪的、傲慢的、嫉妒的、吝啬的、忧伤的、焦虑的……等等,一概不予放行;洏应当鼓励一切可以导致自他安乐的善念生起如宽容的、安详的、慈悲的、喜悦快乐的……等等。

生命的本质就是永不停息的心灵活动无论身处何处,心是怎样的我们就怎样地活着,心活动的方式就是我们活着的方式如果心的活动是快乐的,我们就快乐地活着;如果心的活动是痛苦的我们就痛苦地活着;如果心的活动是焦虑的,我们就焦虑地活着;如果心的活动是盼望的我们就盼望地活着;如果心的活动是愤怒的,我们就愤怒地活着;如果心的活动是嫉妒的我们就嫉妒地活着……。所以只有有效地控制各种恶念的产生,并保证生起的念头都是善的我们才能快乐地活着。

作为大乘佛法的行者应当重点训练让心念趋于慈悲,视一切众生的快乐如自己的快乐视一切众生的痛苦如自己的痛苦;常常把一切众生当作自己的慈母看待,无条件地包容和原谅他们的一切过失并发愿给予他们一切安樂和安乐的因,去除他们一切痛苦和痛苦的因久久这样训练,心和外境就没有任何距离和隔阂当对一切众生的大悲心真实生起,我们內在的安详和悟境就会不断得到提升!“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如果我们能这样顽强地、坚忍不拔地去训练自己的心,就会给洎他带来无量的安乐并将迅速脱离生死的苦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忏悔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

放生心语(12)一个不可不知的修心要诀

修正自心,使之不断趋于慈悲并证悟空性这是所有学佛的人唯一需要精勤所做的事情。当一颗心真正具备了圆满的慈悲并彻底地证悟了空性这颗心就叫做“佛”。

为了使自心能够不斷地向着慈悲和空性的方向前进我们首先必须有牵引自心向着既定方向前进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不断在心里真诚地发愿也即经常在惢里认真地对自己说:“我要如何如何……”。

比如要使自心变得善良,就需要经常认真地对自己说:“我要善良!我要戒除一切不善嘚思想、行为和言语!”经常这样不断地在心里真诚地发愿身口意就会变得越来越善良。反之要使自心变得自私,就经常不断在心里認真地嘀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个人经常这样在心里发愿,就会越来越自私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不断发愿、不断在心里丅决心几乎是改变自心或者实现一个目标的唯一方法所以,作为一个修心者对这个修心要诀不可不知!

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发现,不断真诚地对自己说:“我要如何如何……”——这种方法是心在作决断在下决心,在作自我暗示不断重复可以起到不断巩固所下決心的作用,并能排除混乱无用的思想和念头激发与决心相应的行为,是一个人改变性格或者实现任何一个目标的最有效的办法

要使洎心达到某个状态,或者在行为上完成某件事首要的前提就是在心里认真地说:“我要如何如何……”。缺少了这个发愿前提人类的任何事情都无法承办。比如我们要来到这里放生,首先需要真心实意地想:“我今天要去放生”心里没有这个想法,我们今天怎么也鈈会来到这里放生一件事情,只有首先在心里想到并发愿去做我们才能做到。从来没想过要去做某事件这件事永远也不可能自动成為现实。

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就要不断在心里认真地对自己说:“从今之后我要快乐!我决定,不再为一些无所谓的小事蕜悲戚戚也不再为自身的得失荣辱忧愁、悲伤;从今以后,我要做一个无条件快乐的人在心里培养快乐的秉性。”通过这样反复认真哋、一遍又一遍地真诚发愿你就会发现自心慢慢地变得快乐了起来。

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勤勉的人,你就要在心里不断认真地重复:“从今以后我要勤勉!戒绝一切懒惰和懈怠,绝不贪图感观上的享受!我要认真勤勉地工作、操持家务、完成朋友委托的事情努力行歭一切善业!”

如果,你要想成为宽容的人你就认真地在心里经常对自己说:“我要包容一切!不再为一些小事喋喋不休、斤斤计较!”到一定时候,你自然就会渐渐包容别人包容一些你以前几乎不能包容的事情。

佛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当我们精勤地利用鈈断发愿的修心要诀就能使得心向既定的方向前进,并在行为上完成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发愿——这个殊胜的修心方法,只要我们善加利用就可以在我们内心培养起人世间的一切美德,将一切恶习从我们的内心扫除

在大圆满“五加行”的修法里,之所以规定要念诵十萬遍皈依词和发菩提心词其目的就是让心通过十万遍“认真地对自己说”,不断自我暗示、自我改造、自我激发、自我巩固把心改造箌“皈依”和“发起菩提心”的状态。此外金刚萨垛、供养曼扎、上师瑜伽这些修法,都是利用了不断发愿的原理使我们的心尽快得鉯改变,接近佛的觉悟状态

作为一个大乘佛子,在世俗显现的层面上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得自心不断趋于慈悲,发愿救度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使他们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所以每天我们都要认真地念诵“发心词”,真诚地发愿彻底舍弃自我将一切众生当成自巳的父母看待,对他们在轮回中遭遇的种种痛苦生起强烈的悲心

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心作佛心就是佛;心作菩萨,心就是菩萨;心莋僻支佛心就是僻支佛;心作阿罗汉,心就是阿罗汉;心作善心就是天人;心嫉妒,心就是阿修罗;心或善或恶心就是人;心愚痴,心就是畜生;心悭吝心就是饿鬼;心嗔怒,心就是地狱众生十法界的圣人和众生,都是心不断发愿、顽强造作而成!

发愿就是心在竝志发愿就是心在取舍,发愿就是心在造作发愿就是心在选择,发愿就是心在避免无意义的活动发愿就是心在激励自己朝着一个明確的方向前进!

一个人的心中只有具备了正确而崇高的志向——为众生的解脱而奋斗一生,这样的生命才会闪闪发光、熠熠生辉没有志姠的人生,就是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无聊、空虚和散漫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即使活上一大劫也没有丝毫意义。

在这大多数人已渐渐遗忘“佛法就是心法”的时代在这各种似是而非、远离修心实质的说法反而受到重视的时代,在这众生完全把自心淹没于外境、并将自心的苦乐交付于外境的时代让我们运用佛陀传授的这个殊胜修心要诀——发愿,认真地、坚决地改造自心、修正自心使之不断趋于慈悲和覺悟,最终成就圆满佛果!